卸料力怎麼算
㈠ 卸料平台計算公式怎麼算
這個很難有跟你一模一樣的,計算書大致都差不多,根據計算書按自己的數據改動就是啦,偶爾一些荷載還可用個結構力學求解器算下也行,都比較簡單,跟著別人的格式自己套數字就是。一般別人也不願來給你帶一遍數字的。
㈡ 在沖壓總力的計算中,什麼時候加卸料力,什麼時候不加卸料力為什麼
楊總力的計算中什麼時候加線壓力?什麼時候不加瀉葯里?為什麼呢?這個的話再沖鴨總力的時候比較多的時候就不需要加血壓力的,少的少的少,要加一下
㈢ 卸料平台鋼絲繩拉力怎麼計算
F=F0+F1N1+F2N2+F3N3 ……(其中數字是下標)
㈣ 彈性卸料力計算時需要計算沖孔的嗎
模具卸料力大約為沖裁力的10%。彈簧一般用矩形彈簧,按卸料力的從小到大分別為:黃色,紅色,綠色,棕色,彈簧大小依據模具空間而定,長度根據壓縮量計算,不能超過極限壓縮量。
㈤ 如何計算卸料平台的內力
由於卸料平台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
一、參數信息:
1.荷載參數
腳手板類別:木腳手板,腳手板自重標准值(kN/m2):0.35;
欄桿、擋板類別:欄桿沖壓鋼,欄桿、擋板腳手板自重標准值(kN/m2):0.11;
施工人員等活荷載(kN/m2):2.00,最大堆放材料荷載(kN):10.00。
2.懸挑參數
內側鋼繩與牆的距離(m):2.00,外側鋼繩與內側鋼繩之間的距離(m):1.00;
上部拉繩點與懸挑梁牆支點的距離(m):5.00;
鋼絲繩安全系數K:10.00,懸挑梁與牆的接點按固支 計算;
預埋件的直徑(mm):20.00。
3.水平支撐梁
主梁槽鋼型號:12.6號槽鋼槽口水平 ;
次梁槽鋼型號:10號槽鋼槽口水平 ;
次梁槽鋼間距(m):0.40,最里端次梁與牆的最大允許距離(m):0.20。
4.卸料平台參數
水平鋼梁(主梁)的懸挑長度(m):4.00,水平鋼梁(主梁)的錨固長度(m):3.00;
平台計算寬度(m):3.00。
二、次梁的驗算:
次梁選擇 10號槽鋼槽口水平 ,間距0.40m,其截面特性為:
面積 A=12.74cm2;
慣性距 Ix=198.30cm4;
轉動慣量 Wx=39.70cm3;
回轉半徑 ix=3.95cm;
截面尺寸:b=48.0mm,h=100.0mm,t=8.5mm。
1.荷載計算
(1)腳手板的自重標准值:本例採用木腳手板,標准值為0.35kN/m2;
Q1 = 0.35× 0.40= 0.14kN/m;
(2)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載為10.00kN,轉化為線荷載:
Q2 = 10.00/ 4.00/ 3.00× 0.40= 0.33kN/m;
(3)槽鋼自重荷載 Q3= 0.10kN/m;
經計算得到 靜荷載設計值 q = 1.2×(Q1+Q2+Q3) = 1.2×(0.14+0.33+0.10) = 0.69kN;
經計算得到 活荷載設計值 P = 1.4× 2.00× 0.40× 3.00= 3.36kN。
2.內力驗算
內力按照集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69×3.002/8+3.36×3.00/4=3.29kN.m。
3.抗彎強度驗算
次梁應力:
其中 γx -- 截麵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 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 N/mm2;
次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3.29×103/(1.05×39.70)=78.96 N/mm2;
次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78.956 N/mm2 小於 次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00 N/mm2,滿足要求!
4.整體穩定性驗算
其中,φ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φb=570×8.50×48.00×235/(3.00×100.00×235.0)=0.78;
由於 φb大於0.6,按照下面公式調整:
得到 φb=0.706;
次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σ =3.29×103/(0.706×39.700)=117.39 N/mm2;
次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σ =117.391 N/mm2 小於 次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00 N/mm2,滿足要求!
三、主梁的驗算: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一般做法,卸料平台的內鋼繩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力的計算。
主梁選擇 12.6號槽鋼槽口水平,其截面特性為:
面積 A=15.69cm2;
慣性距 Ix=391.47cm4;
轉動慣量 Wx=62.14cm3;
回轉半徑 ix=4.95cm;
截面尺寸,b=53.00mm,h=126.00mm,t=9.0mm;
1.荷載驗算
(1)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准值:本例採用欄桿沖壓鋼,標准值為0.11kN/m;
Q1 = 0.11kN/m;
(2)槽鋼自重荷載 Q2=0.12kN/m
靜荷載設計值 q = 1.2×(Q1+Q2) = 1.2×(0.11+0.12) = 0.28kN/m;
次梁傳遞的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 P = (0.69×3.00+3.36)/2=2.71kN;
2.內力驗算
懸挑卸料平台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台水平鋼梁計算簡圖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變形圖(mm)
卸料平台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由矩陣位移法,得到:
R[1] = 18.817 kN;
R[2] = 12.086 kN;
最大支座反力為 Rmax=18.817 kN.m;
最大彎矩 Mmax=5.355 kN.m;
最大撓度 V=2.182 mm。
3.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x -- 截麵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 N/mm2;
主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5.36×106/1.05/62137.0+1.13×104/1569.000=89.273 N/mm2;
主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9.273 N/mm2 小於 主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0 N/mm2,滿足要求!
4.整體穩定性驗算
其中 φ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φb=570×9.0×53.0×235/(4000.0×126.0×235.0)=0.539;
可得 φb=0.539;
主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σ = 5.36×106/(0.539×62137.00)=159.75 N/mm2;
主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σ = 159.75 N/mm2 小於 [f]=205.00,滿足要求!
四、鋼絲拉繩的內力驗算:
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RCi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RCi = RUisinθi
其中 RCi -- 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kN);
RUi -- 拉鋼繩的軸力(kN);
θi -- 拉鋼繩的軸力與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的夾角;
sinθi = Sin ( 90 - ArcTan ( ( Lio + li ) / Lw ) ) = 0.857;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得到外鋼繩的拉力為:RUi = RCi / sinθi;
RU1 = 18.817 / 0.857 = 21.94 kN;
五、鋼絲拉繩的強度驗算: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取最大值進行驗算,為21.94kN;
如果上面採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計算公式: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近似取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α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
計算中[Fg]取21.944kN,α=0.820,K=10.000,得到:d=23.1mm。
鋼絲繩最小直徑必須大於24.000mm才能滿足要求!
六、鋼絲拉繩拉環的強度驗算:
取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最大值RU進行計算作為拉環的拉力N為:
N=RU=21943.632N。
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所述在物件的自重標准值作用下,
每個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拉環的應力不應大於50N/mm2,故拉環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50.0N/mm2;
所需要的拉環最小直徑 D=[21943.6×4/(3.142×50.00×2)]1/2=23.6mm。
七、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1.卸料平台的上部拉結點,必須設於建築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
2.卸料平台安裝時,鋼絲繩應採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築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補軟墊物,平台外口應略高於內口;
3.卸料平台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
4.卸料平台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過檢驗後才能松卸起重吊鉤;
5.卸料平台使用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
6.操作平台上應顯著標明容許荷載,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容許荷載,配專人監督。
㈥ 電動卸灰閥卸料能力計算方法
電動卸灰閥卸料能力計算方法:
V(m3/h)=V1(L/rev)xN(rpm)x60x η(%)
G(T/h)=V(m3/h)xρ(T/m3)xK
V:卸料量(m3/h) V1:轉子每轉容積(L/rev)
N:轉子每分鍾的轉速(rpm) η:轉子的容積效率(%)
ρ:物料堆積密度(T/m3) K:修正系數一般取0.7~0.8
㈦ 沖壓零件沖裁力如何計算
F沖=KLtτ ,式中 F沖——沖裁力,K——系數;考慮到沖裁模刃口的磨損、凸模與凹模間隙之波動(數值的變化或分布不均)、潤滑情況、材料力學性能與厚度公差的變化等因素而設置的安全系數,一般取1.3。 L——沖裁周邊總長,mm; t——材料厚度,mm; τ——材料抗剪強度,MPa;

(7)卸料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沖壓優點
1、沖壓加工的生產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於實現機械化與自動化。這是因為沖壓是依靠沖模和沖壓設備來完成加工,普通壓力機的行程次數為每分鍾可達幾十次,高速壓力要每分鍾可達數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沖壓行程就可能得到一個沖件。
2、沖壓時由於模具保證了沖壓件的尺寸與形狀精度,且一般不破壞沖壓件的表面質量,而模具的壽命一般較長,所以沖壓的質量穩定,互換性好,具有「一模一樣」的特徵。
3、沖壓可加工出尺寸范圍較大、形狀較復雜的零件,如小到鍾表的秒針,大到汽車縱梁、覆蓋件等,加上沖壓時材料的冷變形硬化效應,沖壓的強度和剛度均較高。
4、沖壓一般沒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較少,且不需其它加熱設備,因而是一種省料,節能的加工方法,沖壓件的成本較低。
㈧ 沖壓成型力怎麼算
對於分離工序:
沖壓力的計算
在沖裁過程中,沖壓力是指
、卸料力、推件力和頂件力的總稱。沖壓力是選擇
的主要依據,也是設計模具所必須的數據。
1.
的計算
是沖裁過程中凸模對板料施加的壓力,它是隨凸
入材料的深度而變化的。沖裁力F沖一般可按下式計算:
F沖=KLtτ
式中 F沖——沖裁力,N;
K——系數;考慮到
刃口的磨損、凸模與凹模間隙之波動(數值的變化或分布不均)、潤滑情況、
與厚度公差的變化等因素而設置的
,一般取1.3。
L——沖裁周邊總長,mm;
t——材料厚度,mm;
τ——材料
,MPa;
當查不到
τ時,可用
σb代替τ,這時取K=1的近似計演算法計算。即
F沖=Ltσb
式中 σb——材料的
,MPa。
2.卸料力、推件力和頂件力的計算
板料經沖裁後,從凸模上刮下材料所需的力,稱為卸料力;從凹模內向下推出製件或廢料所需的力,稱為推件力;從凹模內向上頂出製件所需的力,稱為頂件力。在實際生產中一般採用
計算:
卸料力 F卸=K卸F沖
推件力 F推=nK推F沖
頂件力 F頂=K頂F沖
式中 F沖——沖裁力,N;
K卸——卸料力系數,其值見表;
K推——推件力系數,其值見表;
K頂——頂件力系數,其值見表;
n——積聚在凹模內的製件或廢料數量(n=h/t);h為直壁刃口部分的高;t為材料厚度。
㈨ 卸料力的名詞解釋
卸料力、推件力和頂件力
沖裁時,工件或廢料從凸模上卸下來的力叫卸料力,從凹模內將工件或廢料順著沖裁的方向推出的力叫推件力,逆沖裁方向頂出的力叫頂件力。通常多以經驗公式計算:
卸料力F卸=K卸F(N)
推件力F推=nK推F(N)
頂件力F頂=K頂F(N)
式中F——沖裁力(N);
n——同時卡在凹模里的工件(或廢料);
數目n=h/t (h——凹模孔口直壁高度;t——材料厚度);
K卸、K推、K頂——分別為卸料力、推件力、頂件力系數、其值查表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