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輪組自由端的力怎麼算
A. 滑輪組如果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應該怎麼計算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力
物重+動滑輪重+繩重+摩擦力 除以繩子的股數就OK了!
B. 在物理中繩子自由端的速度是什麼怎麼求
豎直滑輪組:動滑輪上繩子段數為n。
繩子自由端拉力為F,物體重力為G,動滑輪自重G1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物體移動距離h 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v,物體移動速度v1 則:
力的關系: F=G總/n 。
如果是理想情況,忽略動滑輪重力、繩重、摩擦力等:F=G/n 如果是實際情況,考慮動滑輪重力:F=(G+G1)/n 。
距離關系:S=nh (不論實際還是理想情況均滿足) 速度關系:v=nv1(不論實際還是理想情況均滿足) 機械效率
η=W有/W總=Gh/Fs=G/nF,η=W有/W總=W有/(W有+W額外)=G/(G+G動) 水平滑輪組: 動滑輪上繩子段數為n 。
繩子自由端拉力為F,物體阻力為f。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物體移動距離S1。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v,物體移動速度v1 則:
力的關系: F=f/n 距離關系:S=nS1 速度關系:v=nv1。

(2)滑輪組自由端的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滑輪組繩子自由端:
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於滑輪組的使用效果。繞繩的原則
是:當定滑輪和動滑輪數量相等時,繩子的自由端可以從動滑輪出來,也可以從定滑輪出來,而且從定滑輪出來時,繩子的固定端掛在定滑輪上;從動滑輪出來時,繩子的固定端掛在動滑輪上。定滑輪和動滑輪數量差不會超過1。
他們數量不相等時,繩子的自由端從多的那一邊出來,繩子的固定端掛在少的那一邊。動滑輪一定時,當繩子的固定端掛在動滑輪上時,滑輪組要比繩子的固定端掛在定滑輪時省力(因為有更多段繩子承擔物重)。
設n為承受物重的繩子段數(如上面左邊的滑輪組n=5,右邊n=4),則n段繩子能配n或n-1個滑輪,配n個輪子時,動滑輪和定滑輪數量相等,且繩子固定端在定滑輪上;配n-1個滑輪時,n為奇數,且繩子固定端在動滑輪。
使用滑輪組時,重物有幾條繩索承受,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滑輪
C. 初中物理:簡單機械滑輪組 當在繩子自由端掛重物,從動滑輪那裡施加力的話怎麼算
動滑輪倒用。不考慮動滑輪重:F=2G物;考慮動滑輪重:F-G動=2G物。如圖所示

D. 滑輪組 不計摩擦但要計動滑輪重 怎麼算拉力 公式
在不計摩擦的情況下,拉力(動力)做的功等於克服物體做的功與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之和。
即W拉=(G物+G動)h,h 是物體及動滑輪上升的高度
若滑輪組有 n 段繩子,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是S=n h,拉力大小是F
那麼F*S=(G物+G動)h
所以F=(G物+G動)h / S=(G物+G動)/ n
E. 關於計算滑輪組的拉力的公式。
求一段線的拉力,即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不考慮摩擦時,
n段繩的總拉力為nf=(g動+g物)
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1/n)(g動+g物)
F.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怎麼求求W是等於拉力F乘自由端,還是拉力F乘段數乘自由端
機械效率是有用功除以總功。
G. 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速度怎麼求
滑輪組物體的速度v物,h=v物t繩自由端上升的速度v繩,s=v繩t因為s=nh所以v繩=nv物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H. 滑輪的拉力到底怎麼算
動力端移動距離與承重繩的段數有關——承重繩段數為n,重物上升h,則s=nh
關鍵是找准承重繩段數!
僅供參考!
I. 在滑輪組的計算中,題目中求什麼的時候要算繩子段數繩子自由端升高幾米怎麼算
搓人、只要牽扯到滑輪組那基本就是考你數繩子、哪個滑輪組拉東西都會有數繩子滴、、比如什麼滑輪組拉東西等等、、自由端上升的距離是:物體上升高度X繩子段數因為滑輪組省力就費距離、省的力是 F/繩子段數,所以非的距離就是 繩子段數X h 還有欠你的飯會還的、、、別追債了、、、
J. 滑輪組的計算
這里如果不考慮機械效率的話
G人=500N,所以至少有2300/500≈4.6股繩子,此時取5,又因為人站在地面上所以繩子端應該向下,所以至少需要5個滑輪,三個定滑輪,兩個動滑輪,從動滑輪上起繩,至於圖你自己畫吧
繩子自由端拉力實際大小為F=G物/n=2300/5=460N
繩子是5股所以如果物體上升3m,繩自由移動S=nh=5*3=15m
此時繩子對人有個向上的拉力為460N,所以此時人對地面的壓力F=G人-F拉=500-460=4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