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檔案去人才中心
㈠ 離職後人才中心不接收檔案怎麼辦
國企離職後,可以將檔案轉回到戶籍地人才中心。或者委託人事檔案託管機構接收您的人事檔案。
檔案千萬不可以放在個人手上。人才中心不接收個人手上的檔案。
人事檔案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在個人辦理養老保險、考研究生、公務員政審、進國企事業單位、出國審查政審、退休工齡計算、執業認定職稱評定、入團入黨、遺產繼承、積分落戶、轉業安置、夫妻投靠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檔案。

㈡ 辭職以後檔案怎麼轉到人才市場里去存檔啊
如果在工作單位辭職後,應由本人攜帶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到本單位(有人事檔案管理資質的單位)或上級單位將封好的人事檔案取出送交至戶籍所在區(或縣)人才市場予以託管。同時將原單位建立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轉移至戶籍所在區或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在沒有找到新的用人單位的時候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以防止養老保險繳納斷檔。
㈢ 離職了從原單位把檔案調到人才交流中心怎麼辦
流程如下:
第一步,到原單位開具一份離職證明。
第二步,帶上「離職證明」和身份證,到人才中心開具檔案接收函(或調檔函)。
第三步,把「接收函」(或調檔函)交給原單位。
第四步,「接收函」(或調檔函)交給原單位後的大約15個工作日後,你就可到人才中心查詢檔案是否到達人才中心。如果到達,與人才中心辦理檔案代理(託管)手續即可。
㈣ 離職了,檔案在人才中心怎麼提走
填寫一個申請單,填寫完成以後就可以提走了,至於申請單可以找人才中心要。
㈤ 檔案在人才市場存放,從單位離職後,檔案需要怎麼處理
離職後,勞動者的五險一金和檔案的處理通常如下,具體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有區別,應該以當地為准,當事人應該去當地咨詢一下:
1、養老保險轉移手續
《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規定養老保險採用 「雙轉移」模式,轉移手續如下:
一是攜帶包括參保人員居民身份證、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居民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到目前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列印《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二是帶齊這些手續,填寫《轉移接續申請表》,向轉移地的社保機構提出轉入申請。此後,就不需要再操心其他事宜,新舊參保地兩地社會部門將處理轉移事項。只要審核通過,參保者將在45個工作日後接收到社保部門完成轉移的通知。
2、醫保賬戶可隨人劃轉。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台的《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從2010年7月1日開始,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
而根據《暫行辦法》的規定,當勞動者離職之後到新城市就業,即可加入當地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將通知原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勞動者不再享受原就業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原就業地在中止參保手續的同時出具參保憑證備查。同時,個人賬戶余額通過保險經辦機構轉移。這意味著,只要你在新就業地參保醫療保險時提供足夠真實的參保信息,那麼所有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的事情你都不用再費心了。
3、工傷及生育保險
這兩種保險屬於「當期交納當期享受」的險種,並不存在轉移的問題。
4、失業保險轉移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成建制跨統籌地區轉移,失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失業保險關系隨之轉遷。如需辦理手續,在職職工在本省內或向外省遷移,應到受理其原單位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由經辦機構出具職工參保及繳費情況證明,職工憑此證明到遷入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不需轉移資金。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本省內跨統籌地區轉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職工失業保險手冊》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並按遷入地標准領取失業保險金,不需劃轉資金。失業人員跨省遷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並劃轉所需資金,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資金劃轉手續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
4、公積金異地購房只能一次性提取
按規定,個人到外地工作,如果他在外地的工作單位已為其建立了住房公積金賬戶,那麼他就可以將在原來住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全部金額,轉移到外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辦理時,該員工需要提供調入單位接收證明、在調入地建立住房公積金的證明、轉入銀行賬號、開戶行名稱、職工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給在原居住地的原單位,通過原單位的住房公積金經辦人到開戶管理部申請辦理。
而員工個人檔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要在十五天內辦理社保和檔案轉移。而如果當事人一時沒有新單位,可以暫時掛靠原單位。
因地區差異,各個省市會有所不同,具體請咨詢當地社保局和公積金管理中心,以官方回答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