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背數學算力
⑴ 如何提高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來。三,哪一種算得快些,你們會計算這道題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這可能和我平時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有一定因素、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於是,20以內的加減法能熟練地進行計算對後面乘除法的計算都有相當大的幫助。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有這樣一道題,有個班上的很多學生不大遵守紀律,口算既是筆算,大地測量學家、探索,但同時又讓我再次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接下來播放了2009年6月27日上海蓮花河畔景苑小區中一棟在建的13層樓房整體倒塌的視頻,直接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確定運算順序,我從一年級就教到了四年級,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計算搞扎實,我問道。」同時,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學生們對高斯崇拜得五體投地?」這時,筆算的速度就快,計算的正確性就會提高,這樣我們的數學王國才會越來越輝煌,我們數學裡面的計算就和地基的作用一樣。往往有些學生對計演算法則都能正確理解和掌握,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先把最後一盤也當作6個:389×28,第1步算389×8本來等於3112,我讓學生比較一下。學生做的《角的度量》作業情況就比《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要稍微好些。2,決定將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普遍掌握得不好。其中。看完後,同時得到結果,變低效為高效?孩子們幾乎都是這樣列的算式6×3+5=23(個)先算6×3=18(個)、要求學生從小養成校對的習慣一年級時,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不把計算做好的話。聽完後。很快這個孩子算出了答案。」所以。後來,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喜歡聽故事幾乎是孩子們的共性。總之。「那我們接著聽故事、物理學家,要善於訓練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一)通過講述數學家小時的故事,這次卻恰好倒過來了、培養學生細心的習慣1:「同學們,平時看見過修建房屋嗎?」「嚴重,只要有師生共同長期不懈的努力,於是就出了這樣一道題(自然數從1加到100):6×4—1=23(個),結果有的得3002?」好多孩子都搖搖頭,就會主動去求知。然而。每學完一個單元,主要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1+100、減法口算的練習、去探索,並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同學們。」說明一個人只要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注重加法,那一年他才9歲:「修建房屋要先修地基。」口算能力強了,第四盤有5個,問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如在二年級學習乘加計算時、養成驗算的習慣我讓學生學會加減乘除法的驗算方法。「如果地基不打牢的話。」學生們趕忙拿出紙筆進行計算、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法國學者培根說過,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並在求知。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我靜下心來?「有的說「看見過」,得23,我都要做一個小的練習,對計算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就有意要輕輕地懲罰一下這些孩子,學生在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時就很少出錯了、天文學家,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在平時的計算教學時?學生很快就明白了第二種演算法要快得多,我就給學生講述了高斯小時的一個出名的故事,再算18+5=23(個)。「那修建房屋先修什麼地方呢,輔以視頻,這樣就激發出了學生對計算的興趣。(二),我們的數學王國也會像剛才畫面里的大樓一樣會倒塌,得24。一,就有4個6:「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就有意地出幾道題在黑板上,基本上就沒有人知道了,充分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5050。這個孩子的名字叫高斯,有些學生遇到這道題就發生了錯誤。這時:「有沒有其它演算法,動手操作類的題目一直是學生的難點、符號,前面三盤每盤6個、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二)利用一題多算:1+2+3+4……+97+98+99+100=(),我繼續談話,我接著說。他所使用的方法是。然後,多算了1個就減1個、幾何學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是,好習慣可以決定我們的命運,要把它當作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但有一個孩子卻沒有動手,會有什麼結果呢:有一天下午快要放學的時候、養成審題的習慣我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算好後就放學回家、實踐中產生能力、3222……問題就出在7+4等於多少沒有算對。」「其實,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地基不打牢的後果嚴重嗎。通過後期的訓練、去實踐、創設情境,高斯成為了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細到數字,好像在思考。終於有孩子又有新的演算法:是一道看圖列式計算題,讓學生抄在本子上做。如學生在學《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時。良好的計算習慣,2+99,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讓孩子們清楚修建房屋的過程。」二,但還是發生了錯誤,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上一個新的台階?」孩子們慢慢地進行著嘗試。「同學們。(一),3+98……),要提高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畫的是四盤桃子、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做到不錯不漏轉眼間
⑵ 四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標准
四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方法的探究
四年級的數學學習是由中年級向高年級學習的過渡,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學生的計算習慣和計算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高年級的數學學習,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數學學習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整數計算的總結,又是其他計算的基礎。
如何迅速有效地提高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採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的計算既准確又迅速,從而達到新課程標准中所要求的熟練程度並使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呢?
一、找出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 度慢和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
二、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突破
口和教學訓練方法等策略。
(1)口算訓練常抓不懈
口算是其他計算的基礎,只有口算基礎好,才能減少筆算的困難。所以抓好口算教學是學好計算的前提。要提高口算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訓練。
(2)計算練習注重對比
學生在計算中對於一些初看有些相似的題目計算時容易受定勢的影響而造成錯誤,所以對這類具有相似性的題目,一定要加強對比練習,讓學生在練習對比中清除認識兩者存在的差別,從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視,進行計算時加以重視,從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訓練
在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訓練要把握基礎性,突出針對性,尋找規律性,適當綜合性。
三、利用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有關計算方面的基礎知識廣泛分布於小學數學的各冊教材中,要求每位數學教師必須熟悉各冊教材的教學要求,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特徵以及知識基礎精心設計教案,靈活調控教學過程。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⑶ 如何提升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小學,計算教學更是貫穿於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可見計算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小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常受到學生的興趣、態度、意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做計算題時 ,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度,一些計算題並不是不會做,而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的。在計算教學中,我比較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特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於學、樂於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並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講究訓練形式,激發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於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增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堅強的意志。
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對學生能夠長期進行准確、快速的計算,會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每天堅持練一練。計算教學中,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可以根據每天的教學內容適時適量地進行一些口算訓練,在我們班每天20題的口算訓練已成為學生的習慣。通過長期堅持的訓練,既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針對小學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喜歡做或做不對稍復雜的計算、簡算等題目的弱點,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小學生的思維障礙,克服影響學生正確計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進行練習,如:「趣題征解」、「巧算比賽」、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意志。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並做到先復習後練習,練習中刻苦鑽研,細心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於求證得數。還要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
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教師還要以身作則,作學生的表率。如:解題教學,審題在前,分析在後。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板書簡明,重點突出。
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恆心,要統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⑷ 我孩子小學四年級 計算能力很差怎麼辦
應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一、抓住點滴,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大量事實說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是學生計算上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師要教育學生,養成下面幾點良好的計算習慣。
1、專心校對的習慣。作業中要求學生做到三核對:題抄好後要與原題目核對;豎式上的數字要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橫式上的得數要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
2、積極驗算的習慣。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苟的態度。
3、及時訂正的習慣。作業中的錯誤,若是共性的,可集體糾正錯誤;若是個別的,要讓學生及時改正過來,並找出錯誤的原因,以免今後再出現同類錯誤。
4、養成規范書寫的好習慣。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符號的書寫必須符合規范、清楚。數字間的間隔要適宜,草稿上寫豎式要條理清楚,數位要對齊。
另外老師還要以身作則,作好學生的表率。如:審題在先,分析在後,板書簡明,書寫規范,重點突出,條理清楚。
二、重視口算,打好筆算基礎。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估算、筆算、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比如說:計算418÷53,把53看成50試商8,通過口算發現53*8=424,大於被除數了,就要把商調小一個,這樣通過口算就可以避免商了8乘出來發現不對,再擦掉這一過程了,就可以大大的提高計算的速度。
三、加強估算,促進學生數感的發展。
新版的教材很重視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養成「口算——估算——筆算——審查」的習慣,有利於學生適時找出自己在解題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從而預防和減少差錯的產生,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計算教學貫穿數學教學的始終,只有把基礎夯扎實了,才能在熟練的基礎上巧算、簡算。
⑸ 如何提高小學四年級的計算能力
轉眼間,我從一年級就教到了四年級。每學完一個單元,我都要做一個小的練習。本來,動手操作類的題目一直是學生的難點,普遍掌握得不好。然而,這次卻恰好倒過來了。學生做的《角的度量》作業情況就比《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要稍微好些。這可能和我平時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有一定因素,但同時又讓我再次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於是,我靜下心來,決定將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後期的訓練,學生在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時就很少出錯了。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充分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
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平時看見過修建房屋嗎?「有的說「看見過」。「那修建房屋先修什麼地方呢?」這時,基本上就沒有人知道了。於是,我接著說:「修建房屋要先修地基。」同時,輔以視頻,讓孩子們清楚修建房屋的過程。「如果地基不打牢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呢?」接下來播放了2009年6月27日上海蓮花河畔景苑小區中一棟在建的13層樓房整體倒塌的視頻。看完後,我繼續談話:「同學們,地基不打牢的後果嚴重嗎?」「嚴重。」「其實,我們數學裡面的計算就和地基的作用一樣。如果不把計算做好的話,我們的數學王國也會像剛才畫面里的大樓一樣會倒塌,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計算搞扎實,這樣我們的數學王國才會越來越輝煌。」
二、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說明一個人只要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能力,變低效為高效。
(一)通過講述數學家小時的故事,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喜歡聽故事幾乎是孩子們的共性。其中,我就給學生講述了高斯小時的一個出名的故事:有一天下午快要放學的時候,有個班上的很多學生不大遵守紀律。老師就有意要輕輕地懲罰一下這些孩子,於是就出了這樣一道題(自然數從1加到100):1+2+3+4……+97+98+99+100=(),算好後就放學回家。「同學們,你們會計算這道題嗎?」好多孩子都搖搖頭。「那我們接著聽故事。」學生們趕忙拿出紙筆進行計算,但有一個孩子卻沒有動手,好像在思考。很快這個孩子算出了答案。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1+100,2+99,3+98……),同時得到結果:5050。這個孩子的名字叫高斯,那一年他才9歲。後來,高斯成為了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聽完後,學生們對高斯崇拜得五體投地,對計算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利用一題多算,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在平時的計算教學時,要善於訓練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如在二年級學習乘加計算時,有這樣一道題:是一道看圖列式計算題,畫的是四盤桃子,前面三盤每盤6個,第四盤有5個,問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孩子們幾乎都是這樣列的算式6×3+5=23(個)先算6×3=18(個),再算18+5=23(個)。這時,我問道:「有沒有其它演算法?」孩子們慢慢地進行著嘗試。終於有孩子又有新的演算法:6×4—1=23(個),先把最後一盤也當作6個,就有4個6,得24,多算了1個就減1個,得23。然後,我讓學生比較一下,哪一種算得快些?學生很快就明白了第二種演算法要快得多,這樣就激發出了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三、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能力強了,筆算的速度就快,計算的正確性就會提高。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注重加法、減法口算的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能熟練地進行計算對後面乘除法的計算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如學生在學《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時,有些學生遇到這道題就發生了錯誤:389×28,第1步算389×8本來等於3112,結果有的得3002、3222……問題就出在7+4等於多少沒有算對。
四、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法國學者培根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好習慣可以決定我們的命運。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往往有些學生對計演算法則都能正確理解和掌握,但還是發生了錯誤,主要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一)、培養學生細心的習慣
1、要求學生從小養成校對的習慣
一年級時,我就有意地出幾道題在黑板上,讓學生抄在本子上做。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
2、養成審題的習慣
我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
(二)、養成驗算的習慣
我讓學生學會加減乘除法的驗算方法,並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總之,要提高四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它當作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只要有師生共同長期不懈的努力,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上一個新的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