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數字貨幣的接受度
⑴ G20各國對數字貨幣態度都是怎樣的
在G20會議上,各國對數字貨幣的看法不盡相同,有的極力抵制,有的積極監管,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G20國對數字貨幣的態度。
加拿大
加拿大證券監督機構(簡稱CSA)發表聲明稱,考慮到ICO發行全流程,許多ICO代幣符合證券的定義,並要求他們遵守證券法。此外,CSA注意到,ICO也可能是衍生品,需要受加拿大證券監管機構所通過的衍生品法律的約束,包括貿易報告規則。監管機構表示,歡迎即將進行ICO的企業進入「監管沙盒」,在有限的環境中測試新的金融產品。
印度
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著手規劃監管印度比特幣市場的指導方針。另外,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了金融監管委員會,並和印度儲備銀行(RBI)官員召開了會議。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還計劃監管比特幣衍生品和其他加密貨幣是否被用於非法籌集資金。
⑵ 數字人民幣開始走進百姓生活,數字貨幣將會如何改變百姓們的生活
數據人民幣開始走進百姓生活,數字貨幣將會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有如下幾個方面:
最後,數字人民幣也將方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對老年人和排斥使用智能終端這部分群體,央行數字貨幣應該更多考慮非接觸式、被動式支付手段,通過刷臉、指紋等方式便利該群體的支付結算,將結算賬號作為子女的子賬號設定一定規則後進行扣款結算,便利老人的同時信息也同步給了子女。類似的體驗應該不僅從支付環節,還可以從軟體自身的色調、字體大小、人機交互心理學的角度來思考做提升。
⑶ 深圳「嘗鮮」 數字貨幣漸行漸近,如何影響了百姓的生活
數字貨幣支付起來會比較方便,而且由央行發布會更加安全。近期,深圳市政府與央行聯合開展數字貨幣試點活動,這場活動是羅湖區政府出資贊助的,這次活動會向5萬名深圳市民發行200元面值的數字人民幣,總額為1000萬,而這5萬名市場將有有抽簽的形式抽出,抽中後,通過下載數字貨幣APP,再和自己的手機號碼綁定,就可以使用了。而使用場景為羅湖區的3389家商戶,和移動支付一樣,直接掃碼即可。而且這次的數字貨幣設計得跟紙鈔差不多,正面都有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的樣式。
有相關的經濟學家也表示,數字貨幣的優點在於其交易,轉賬都是零成本,比如說,現在的一些移動支付,提現,轉賬可能需要一些手續費,但如果是數字貨幣,就不存在手續費這個概念,貨幣數字化了所有交易都是零成本,對企業和用戶都是一件好事。
⑷ 數字貨幣究竟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不要為帶錢發愁了,方便快捷省心
⑸ 深圳「嘗鮮」 數字貨幣,使用後反饋情況如何
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也就是說,和現金一樣,未來既要面向公眾提供廣泛的數字人民幣服務,也要保證所有公眾都可以方便地獲得和使用數字貨幣。穆長春指出,在數字人民幣發行過程中,一方面所有的商業銀行應該參與到流通服務中;另一方面,也要保證為包括貧困地區和數字弱勢群體在內的所有老百姓,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數字化央行貨幣,避免數字鴻溝和金融排斥。“我們也一直在研發適合老年人和排斥使用智能終端這部分群體使用的數字人民幣產品。”他說。
⑹ 商務部發文稱將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數字人民幣有什麼特點
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網路,這是所有其他網路付款工具所不具備的功能。其次是環保,可以節約紙張。第三是不需要銀行賬號,以免被不法分子將錢盜走。
⑺ 有了「數字貨幣」,人們還會繼續使用微信、支付寶嗎
有了“數字貨幣”,人們還會繼續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數字貨幣的出現並不會影響到微信和支付寶,原因如下:
第一:數字貨幣的普及是需要時間的數字貨幣雖然已經開始推廣,但是要全面普及還是需要時間的。畢竟數字貨幣是一種新的支付方式,消費者要全面的接受還是需要使用的。支付寶能夠獲得用戶是信任和接受,也是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微信也是因為有用戶基礎之後才能達到現在的普及度,但是數字貨幣是沒有這樣的基礎的。
但是支付寶和微信就沒有假冒的軟體,從這一點來講,至少微信和支付寶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而且消費者本來是不太容易去改變自己的習慣的,特別是同類型的東西,根本沒有改變的必要。數字貨幣理論上就是跟紙幣一樣,支付寶和微信雖然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是只要能完成支付,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⑻ 電子貨幣的被接受程度劃分
電子貨幣也被稱之為數字貨幣,在歐美一些國家接受度要高一些,尤其是北歐一些發達的小國家,人口少,天氣寒冷,出行不方便,綜合素質較高,數字貨幣接受度要高於紙幣。當然,中東的以色列也是如此。但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接受度就相對比較低。
中國央行在今年召開了一次數字貨幣研討會,計劃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但也只是停留在實驗的階段,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況且這種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瑞泰幣、活力幣等數字加密貨幣也是不同的。
⑼ 對數字貨幣感興趣的都是哪些人
本帖最後由 vipuser 於 2016-1-5 19:45 編輯
據有關機構調查,對數字貨幣而言:
1.最易接受數字貨幣的群體為「千禧一代」,大致為18歲到34歲的人群。
2.最有可能使用數字貨幣的消費者為富裕人士。
3.另外,調查還顯示,那些對數字貨幣排斥或恐懼的人群多為知識水平較低者,恐懼的原因則是因對其缺乏必要的了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