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優先數字貨幣
Ⅰ 商務部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數字人民幣應該怎樣使用
商務部公布了《關於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在其中發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現階段,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仍是「4+1」,即優先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季奧運會場地開展內部封閉式試點檢測,並沒有任何的變化。有關人員強調,在網上傳的北京、天津、上海等28個試點地區,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數字貨幣的真正投放使用,還需要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風險可控性等多項環節。央行也多次表態,數字人民幣尚沒有何時推出的時間表。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用上方便快捷的數字人民幣了。
據統計,因為客戶開戶等全過程都是完全在線上進行的,按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這張數字銀行卡只有實現二類卡、三類卡的作用,包含投資理財、消費、付款等。假如要想取現金,就必須去銀行營業網點面簽後,才可以完成。
Ⅱ 美媒警惕:數字人民幣,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
「數字人民幣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5日推出長篇報道,介紹中國的數字人民幣。雖然報道免不了「酸」一番中國借數字人民幣進行「監控」,「侵犯隱私」,但也評價中國的這一舉措可能動搖美元的全球金融體系「霸主」地位,有效應對美國藉助美元這一「武器」所實施的制裁。
實際上,就連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都表示,正在認真研究中國的數字人民幣,以及美元數字化的可行性。但在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美媒認為中國已「先行一步」。
《華爾街日報》:中國創造了自己的數字貨幣,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尚屬首次
「數字人民幣,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
「一千年前,當錢指的還是硬幣的時候,中國發明了紙幣。現在,中國政府正數字化地製造現金,而這種針對貨幣的再想像,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
《華爾街日報》開篇如此形容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報道介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元一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霸主」,但中國正嘗試包括貨幣數字化在內的更多形式,在這些未來技術上「先行一步」。
數字人民幣資料圖 澎湃影像圖
報道解釋說,雖然現在美國的蘋果支付(Apple Pay)和中國的微信支付,已經讓交易變得虛擬化,但這些只是電子轉賬的方式,而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實際上是把法定貨幣變成計算機代碼,這是最大的差別。
在談及我國法定數字貨幣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介紹稱,央行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將推出一攬子計劃,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也就是說,我國的法定數字貨幣,就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是「人民幣的數字化」。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在國際外匯交易中,美元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貨幣,約佔88%,人民幣只佔4%。但《華爾街日報》援引的分析人士和經濟學家說,數字化本身不會讓人民幣在國際銀行電匯中成為美元的競爭對手,但以這種新的貨幣形式,人民幣可能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邊緣「受到歡迎」。
其中的一種使用場景,就是應對美國藉助美元施加的國際制裁。報道解釋稱,目前全球超過2.1萬家銀行開展業務時,都需要用到美元,而美國也一直以來都在主動要求了解主要跨境貨幣的走勢。
這可以讓美國通過禁止銀行與個人和機構交易,將這些實體凍結在全球金融體系之外,外界也一直批評這種做法是「美元武器化」。
實際上,美國財政部有個所謂受制裁個人和公司資料庫,幾乎涉及地球上每個國家。長期以來,美國都對伊朗和朝鮮施加制裁,讓這兩個國家的經濟「舉步維艱」。而在今年2月緬甸局勢發生動盪後,美國也利用制裁手段阻止緬甸高級軍官的金融資產通過銀行流動。
目前,世界上主要銀行都有「銀行國際代碼」(SWIFT Code)。用戶電匯時,匯出行按照收款行的銀行國際代碼發送付款電文,就可將款項匯至收款行。
報道稱,這種用於商業銀行之間轉賬的信息網路可以受到美國政府的監控,但如果使用數字人民幣,就不需要使用銀行國際代碼。
此外,《華爾街日報》也注意到了中國近期在數字人民幣上的一系列動作。例如,2月24日,中國央行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該項目得到了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
《華爾街日報》因此推測說,中國正將數字人民幣定位為國際使用,並將其設計為擺脫全球金融體系的束縛。它將為貧困國家的人們提供國際轉賬的選項,而即使是有限的國際使用也可能減輕美國制裁的影響。
「數字化貨幣可能會重塑金融業的基本面,就像亞馬遜顛覆零售業、優步(Uber)顛覆計程車行業那樣。」
美元也想數字化,但專家擔憂:或做出一些糟糕的政策選擇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也提到了一些數字人民幣在中國國內的應用場景。最近幾個月的測試中,中國有超過10萬人下載了央行推出的一款手機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在包括星巴克和麥當勞在內的商家內,消費政府發放的小型數字現金。
2月24日,成都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測試活動啟動 澎湃影像圖
一名北京女子就向《華爾街日報》表示,數字人民幣「很不錯」,她只需要用手機對准掃描儀,就可以為女兒的生日照片付款。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數字貨幣「看起來像是政府實現宏觀經濟的潛在工具」,實時跟蹤人們的支出,加快救災速度,或者標記犯罪活動。但這家媒體毫無根據地說,中國政府將因此「獲得巨大的新權力」,為「國家監控提供一個新的工具」。
不過報道里也提到,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近期向外界表示,數字人民幣具有可控匿名的特徵,滿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隱私保護需求。例如,電信運營商參與了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但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電信運營商不得將用戶信息披露給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機號開立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對於央行和各運營機構來說,是完全匿名的。
實際上,美國的財政官員, 以及各類經濟學家都認識到了數字貨幣的重要性,甚至將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最近幾周,當被問及中國等國家貨幣的數字化可能會對美元產生何種影響時,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都表示,正在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以及美元數字化的可行性。
例如,近期的一場參議院聽證會上,有美國參議員詢問美元數字化的可行性,以及能否繼續幫助捍衛美國的「霸主」地位。
對此,鮑威爾回答說,研究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優先」的項目。「我們不需要成為第一個,我們需要把它做到最後。」
鮑威爾的表態,實際上不無道理,近年來數字貨幣已經逐步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華爾街日報》援引的數據顯示,超過60個國家正處於研究或開發數字貨幣的某個階段。而世界銀行表示,全球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對於他們而言,數字貨幣具有最大的潛力。
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職員、現大西洋理事會智囊團成員利普斯基(Josh Lipsky)評價說:「任何威脅美元的事情都是國家安全問題。從長期來看,這對美元構成了威脅。」
但另一些專家有些悲觀。前美聯儲理事、現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任職的沃什(Kevin Warsh)認為,中國數字化貨幣的步伐,讓美國注意到需要現代化自身的金融基礎設施。「如果我們等待5年或10年,我們可能會迎來一些非常糟糕的(數字貨幣)政策。」
自2020年中國開始進行有公眾參與的數字人民幣測試以來,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從2014年著手研發工作到2020年接近公開測試,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正在擴大,越來越多的公眾有望體驗數字人民幣。
對於外界關心的跨境交易等問題,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4月1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設計主要是用於境內零售的支付,但是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如果市場有這樣的需求,利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這也是可以實現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Ⅲ 移動支付愈發便捷,數字貨幣在國內什麼時候能普及
移動支付愈發便捷,數字貨幣在國內什麼時候能普及?
大家都知道,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推動了手機支付時期。而最近傳來了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的推進工作。有新聞媒體爆料,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將優先在深圳市、蘇州市、河北雄安、成都市及將來的冬季奧運會情景開展內部封閉式示範點檢測。
當今,中國的數字貨幣正由於大家每一個人的參加,越來越愈來愈方便快捷,愈來愈安全性。大家應用數字貨幣,帶來大家的是針對資產的安全性維護。大家每一個人都需要堅信,在未來的兩年以內,堅信大家的數字貨幣可能全方位普及化,更全方位的發展趨勢。
Ⅳ 移動支付有新方式了央行正式宣布,或將推行數字人民幣
中央銀行在看到第三方支付軟體如此火爆之時也開始了對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工作。終於在去年時,我國的數字人民幣研發基本完成,可以實現交付使用,這也預示著我國未來的移動支付潮流。那麼這就引起了大家的討論,移動支付有什麼新方式了?央行正式宣布,或將推行數字人民幣。
移動支付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火如荼,也是受到了互聯網經濟的帶動。 Playpal是最早的移動支付平台,在這一方式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它的創始人也因此名滿全球,也為他的後期創立space——x級特斯拉,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我國由於建國時期晚,剛建國之初專家們都致力於研究國防安全問題,在這一方面的研究特別少。playpal的出現占據了我國大量的市場份額,但在我國推出微信和支付寶之後,由於更加的方便便捷,很多人放棄了playpal從而選擇了微信或者是支付寶這兩類第三方支付平台。
現如今我國的網民不斷增加,根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時我國使用移動支付的人已經達到了8億之多,平均每一個月能夠新增1,000萬用戶。現在我國有85%的網民,都選擇了第三方移動支付平台。將此數據於2017年的數據相比增加了17%。在除過我國的一些老人以及小孩子基本上實現了全民覆蓋。
我國現如今推出的數字人民幣又叫數字貨幣,是由我國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數字貨幣的價值與我們現如今日常生活當中流通的紙幣價值一樣都具有等同價值的效力。而數字貨幣在金融學當中被歸為M0當中,由此可見,數字貨幣也屬於現金的一類。
在2019年時,我國的數字人民幣在一些地區開始試點。到目前為止,累計的試點場景已經突破400萬個。而可以進行數字貨幣充值的銀行已經達到19家之多。累計開通個人錢包的數量已經突破2億個,成交金額更是達到600多億。
數字貨幣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能夠做出如此傲人的成績與之前支付寶和微信對於市場的開發和累積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支付寶和微信的大量普及,為數字貨幣的出現做好了鋪墊以及打消了廣大用戶的疑慮,所以我國的數字貨幣一經推出,便受到了一眾用戶的喜歡。
很多人由於對於數字貨幣沒有具體的認知又或者認知模糊,讓一類人誤以為虛擬貨幣便是數字貨幣。但其實不然,它們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差別。首先它們二者的發行方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數字貨幣是以我們國家的名義發行的,而虛擬貨幣則不具有國家性質。虛擬貨幣的價值受投資者認知的影響,但數字貨幣的價值是與現金等同的。
除此之外最嚴重的是虛擬貨幣的安全性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有很多的虛擬貨幣公司會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洗錢與恐怖融資的絕佳工具。在這一點上數字貨幣則遠遠優於虛擬貨幣,畢竟背靠國家,安全問題絕對有保障。
在數字貨幣之前,我國流通的一直是現金鈔票。紙幣的使用時間雖然較長,但紙幣由於印刷成本高,再加之現金不利於監管,會讓很多不法分子鑽空子。數字貨幣則在這幾方面做出了重大優化,數字貨幣的出現減低了紙幣印刷的費用,並且可以更好地管理錢的流向。
數字貨幣的建立也可以促進人民幣在國際 社會 上的普及率,讓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更上一個台階。數字貨幣對於全球而言都是一個新的概念,我國優先建立數字貨幣可以說是成功有效地搶佔了數字貨幣這一領域的優先權。這也更有利於我國建立起人民幣跨境清算系統。
現在我國已經有19家銀行支持數字貨幣的各項使用服務,隨著國家數字貨幣的不斷完善,相信數字貨幣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創造出更好的成績。這時候也會有一些人擔心數字貨幣的出現會是現金退出流通領域。關於這一類問題,大家可以完全放心,不論何時我國都不會取消紙幣的發行。
Ⅳ 數字貨幣怎麼投資_我投了一萬買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投資需謹慎,以下是一些穩妥的投資策略:
認清投資風險:
- 高風險性:數字貨幣市場波動極大,價格可能一夜之間翻倍或腰斬。投資者需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切勿盲目跟風。
- 詐騙風險:市場上存在大量空氣幣、傳銷幣等詐騙項目,投資者需仔細甄別,避免「踩雷」。
選擇性投資:
分散投資:
- 不要將所有資金都投入到一個數字貨幣項目中,應分散投資,以降低整體風險。
長期持有:
- 數字貨幣市場短期波動較大,但長期來看,優質項目往往能帶來可觀的回報。因此,投資者可考慮長期持有,耐心等待價值釋放。
關注市場動態:
- 密切關注數字貨幣市場的新聞、政策、交易量等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學習相關知識:
- 投資者應不斷學習數字貨幣的相關知識,包括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歷史、市場趨勢等,以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
總結:數字貨幣投資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的活動。投資者需保持理性,認清風險,選擇性投資,分散風險,並關注市場動態。同時,不斷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才能在數字貨幣市場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