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研發人員招聘
『壹』 數字人民幣推廣員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招募數字人民幣推廣員」是虛假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核實,「招募數字人民幣推廣員」等信息均為虛假內容。數字人民幣採用「央行 - 運營機構」雙層架構,不存在第三方推廣員或高額傭金模式,任何以「月入10萬」「推廣返佣」為噱頭的招募均為詐騙。
不法分子的常見詐騙手段包括通過虛假宣傳誘導公眾提供個人信息、發展下線,以「兌換返補貼」等噱頭騙取資產,還會仿冒APP竊取信息、偽造試點活動鏈接等,需警惕「拉人頭分潤」「押金入門」等傳銷特徵。
數字人民幣雖有正規推廣渠道與活動,但和所謂「推廣員」無關。數字人民幣APP內有官方拉新活動(路徑:頭像→活動中心→分享海報),但無傭金返現,僅為用戶體驗推廣。商業銀行(如郵儲銀行、建行)會開展線下宣傳活動(如「一元購」「商戶設備鋪設」),相關崗位需通過銀行官方渠道招聘,無「0元加盟」「永久分潤」等承諾。
此外,數字人民幣為法定貨幣,不具備炒作屬性,切勿相信「兌換貼息」「投資增值」「兌換返補貼」等謊言。下載官方APP請通過手機應用市場或央行官網(www.pbcdci.cn),切勿點擊不明鏈接。如遇可疑信息,可向當地商業銀行或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咨詢核實。
『貳』 數字貨幣銀行會招什麼員工
數字貨幣銀行招聘員工類型
數字貨幣銀行作為金融行業的一個新興領域,招聘員工時會關注多個方面。以下是數字貨幣銀行可能會招聘的員工類型:
一、金融科技專家
數字貨幣銀行高度重視技術,特別是在數字貨幣領域有深厚技術背景的人才。因此,金融科技專家是數字貨幣銀行招聘的重點對象。這些專家通常具備區塊鏈技術、加密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等專業知識,能夠協助銀行進行數字貨幣系統的研發、維護和優化。
二、風險管理專家
由於數字貨幣市場的波動性較大,風險管理在數字貨幣銀行中尤為重要。因此,銀行會招聘風險管理專家來負責風險評估、監控和防控工作。這些專家需要具備金融風險管理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運用相關工具和方法進行風險分析、制定風險管理策略。
三、業務開發與市場營銷人員
為了拓展市場份額和吸引客戶,數字貨幣銀行還需要具備業務開發和市場營銷能力的人才。這些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市場敏感度和銷售策略,能夠推廣銀行的產品和服務,並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四、合規與法律顧問團隊
由於數字貨幣法規尚在不斷完善中,合規與法律問題是銀行必須面對的挑戰。因此,數字貨幣銀行會招聘具有金融行業合規經驗和法律知識的專業人士,以確保銀行的業務活動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總的來說,數字貨幣銀行招聘的員工類型多樣化,涵蓋了金融科技、風險管理、市場營銷和合規法律等多個領域。隨著數字貨幣行業的不斷發展,未來數字貨幣銀行對於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
『叄』 央行推行數字化貨幣嗎
目前,全球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都在進行貨幣數字化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在12月20日深圳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上,平安集團、微眾銀行、大成基金等40餘家單位宣布將共同發起籌建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配合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數字貨幣行業標准和相關體制機制。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實習編輯 李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全球支付方式的深刻變化,更高運行效率、更強經濟適應性的數字貨幣,正在成為未來貨幣發展的新趨勢。
在這一趨勢下,全球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都在進行貨幣數字化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在12月20日深圳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上,平安集團、微眾銀行、大成基金等40餘家單位宣布將共同發起籌建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配合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數字貨幣行業標准和相關體制機制。
貨幣數字化是大勢所趨
在KPMG發布的一項全球科技創新調查中,數字貨幣與3D列印、物聯網、生物科技等被並列為未來三年裡最有前景的技術。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在推進貨幣數字化的研究。
今年初,英國央行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稱,數字貨幣以及移動技術的結合可能會徹底改變英國人民的購物習慣,英國央行正考慮利用這種技術來發布官方數字貨幣。而瑞典央行正在考慮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ekrona(電子克朗),以應對該國現金使用量大幅下降的趨勢。
2014年,我國央行成立了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以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今年初,央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進一步明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11月,央行官網發布的直屬單位印製科學研究所2017年度人員招聘計劃顯示,擬招聘6名具有碩士或博士學歷的專業人士進行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央行科技司副司長兼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未來有望在票據市場等相對封閉的應用場景先行先試,不過推出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暫無明確時間表。
第三方支付機構可能消失
在12月20日舉辦的首屆「中國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深圳市政府的指導下,平安集團、招商銀行、微眾銀行、大成基金等40餘家單位將共同發起籌建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以及FinTech研究院。
據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介紹,聯盟將配合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數字貨幣行業標准和機制體制。研究院則將全面開展FinTech基礎設施和創新業務的研究,探索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應用。
作為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火幣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林指出,談到數字貨幣,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法幣的數字化與數字貨幣存在本質區別,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其本質是一種標准化的數字資產。但是因為法幣數字化可能會選擇利用加密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作為其中一種核心實施技術,所以兩者之間又有著緊密的聯系。
李林表示,區塊鏈在不可重復交易、不可偽造、不可篡改等安全屬性上具有非常突出的技術優勢。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具有去中介化、開放性、公開透明、可追溯等特性,而這些特性也將對未來主權數字貨幣的流通產生深遠影響。
「在全球加密數字貨幣運營流通體系裡,有一個統一開放的協議,不同機構之間遵循標准協議,為貨幣賬戶的跨平台流轉提供了基礎。無需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服務,來對接不同銀行。」李林舉例說道。在他看來,未來主權數字貨幣如果使用統一開放的區塊鏈協議或者其他協議,單純提供跨銀行協議的技術服務第三方支付公司將會消失。
李林同時指出,去中心化結構下的加密數字貨幣結構體系,給政府監管帶來非常大的問題,因此在主權數字貨幣體系裡會有一些改變,例如匿名是可控的匿名,而不像比特幣網路中的完全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