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與商業銀行的關系
『壹』 如果數字貨幣完全普及,那麼商業銀行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如果數字貨幣完全普及,那麼商業銀行還有存在的必要肯定是有的。
『貳』 央行要發行數字貨幣了,請問與我們有什麼關系嗎
數字貨幣可以理解成人民幣數字化,它有兩個顯著的優勢「無賬戶支付」和「無網支付」。今年Facebook推出libra後,央行數字貨幣也加進了步伐。我們看到的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總而言之,數字貨幣實際上還是人民幣,只是形態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說數字貨幣有其重要意義,其不僅增強了安全性、可控性,也令假幣「無所遁形」。此外的,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也有利於央行更為方便快捷透明進行管理。
『叄』 為什麼說浙商銀行有數字貨幣概念
這都聽誰說的,在哪看到的
不靠譜
『肆』 數字貨幣正在成為主流,銀行是引領者還是跟隨者呢
數字貨幣,更加容易動搖銀行在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中介地位,那麼銀行為什麼要引進數字貨幣給自身帶來不良的影響呢?
有時候人們會說,‘額 這就是為了募集資金啊’。如果一種代幣只是為了募集資金而發行,它可能不是最好的代幣。親,你只是想看到發行的代幣,將會給這個系統帶來真正的價值,對吧?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不穩定的資產類型。但是很多人看到了大片希望。有人預測價格,幾年後會上漲到50000,有人說是一百萬⋯⋯
『伍』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dcep的區別
在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這個問題上,央行們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全球的央行都在考慮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以跟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進行競爭,卻久久不能付諸行動。
媒體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尤其是扎克伯格就 Libra 問題在國會上作證,以及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第一次媒體招待會上承認了對穩定貨幣的「清晰需求」之後,似乎有點改變了公眾對這件事的看法,讓許多加密貨幣社區的人認為 CBDCs 就在眼前了。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七年各國央行都在對這項技術進行調查,並評估其影響。參與調查的 63 家央行中的 55 家認為他們在未來三年不太可能發行,只有一家央行報告稱他們「極有可能在未來三到六年發行大規模的 CBDCs。」
盡管各國央行目前(或即將)在研究 CBDCs 的比例很高,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主要是理論上的,調查性質的工作。只有五家央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並進行了真實項目的開發或實驗——不過這仍然不能表明他們將必然發行 CBDCs。
經過近距離的觀察,越來越明顯的看到,不管是 Facebook 最近發布的 Libra,還是新的穩定幣資產,都對央行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天的局面是經過上百年才形成的,然而在幾個月之內就發生了變化;之前從未想到過的,滲透到央行精英社會的最恐怖,最陌生的概念——-競爭,現在正在敲門。
可以說,目前情形的解決方案仍不明確。一些對這些事比較熟悉的人甚至說這都是虛張聲勢。不過,用拉加德自己的話來說,慢慢來以及走著瞧的監管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
1.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其它數字貨幣的區別是什麼
CBDC 是新的貨幣形式,由央行以數字的形式直接發行,以作為法定貨幣。目前的法幣形式是現金、准備金存款或余額結算。
CBDC 和其它數字貨幣(包括加密貨幣和其它形式的央行貨幣)有兩點主要的區別:
1、CBDC 與加密資產一點關系都沒有。它們不是去中心化的,它們不一定必須基於區塊鏈,而且他們肯定不是匿名的,不是無須許可的,也不抗審查。
2、與目前的數字現金相反的是,CBDC 的操作結構將與其它形式的央行貨幣不一樣。CBDC 的功能更加強大,它們是可編程的,可以產生利息,可以近乎實時的清算,手續費更便宜,開放程度更廣。
當真正設計 CBDC 時,各國央行的速度就不太一樣了。不同的央行都採用它們獨有的方法。不過總的來說,正在探索的問題有三個,CBDC 是應該基於代幣的還是應該基於賬號的,CBDC 是批量的(只對銀行開放)還是零售的(面向大眾開放),是否應該基於 DLT?
當要實際落地 CBDC 時,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有很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考慮。
比如,一旦 CBDC 推出了,是否需要取消現金?CBDC 是否應該計息?它們是否應該像現金那樣擁有面值?或跟總價格指數掛鉤?這對商業銀行會產生什麼影響?匿名和隱私問題怎麼處理?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回答。
2. 發行CBDC的動機
在 2017 年的員工討論文件中,加拿大央行在一篇題為《央行數字貨幣:動機與影響》的文章里給出了發行 CBDC 的六個理由:
1. 確保央行向大眾提供足夠的現金,以及維持央行的鑄幣稅收入
2. 降低利率下限,支持非傳統貨幣政策
3. 降低總體風險,提高金融穩定性
4. 提高支付的可競爭性
5. 促進金融包容性
6. 抑制犯罪活動
回頭看我們之前分析的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支付安全以及國內效率被選為央行最重要的動機。根據央行和其它大型金融機構發表的大量論文來看,對於發達國家來說,轉型成為無現金社會是主要的驅動因素,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金融包容性,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操作效率是主要動機。
縱觀其餘的報告和能找到的文獻,由加密貨幣行業中的比特幣以及其它創新所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對「領先一步」的明確需要,當然,都沒有被列為發行 CBDC 的原因。
3. CBDC的優勢和概率極低的潛在風險
如果央行開始推出 CBDC,並且最後成功了,那麼潛在的好處有很多。
從技術角度來說,CBDC 比現在的法幣形式要好得多,它們能更好地被追蹤,更方便地收稅,更好地傳遞貨幣政策,有更好的金融包容性,能減少生產物理貨幣的成本。
最明顯優勢是支付更便宜,更快速,無論是境內支付還是跨境支付。
除了設計和實現方面的難題之外,發行 CBDC 的一個關鍵問題是 CBDC 可能會提高銀行運營的風險。不過,這只在銀行承諾銀行的存款可按需兌換 CBDC時才會發生,根據英國央行的這份文件,這種情況不一定會發生。
4. Facts on the Ground
距離我們看到一個真正的 CBDC 在市場上出現還有多遠?這很難估計,但是,目前來說,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現在的情形:光說不練。
如果我們拋開失敗的厄瓜多、突尼西亞、及委內瑞拉的數字貨幣不談的話,我們能做的只有理論研究,少量的實驗,以及發布一些未來國家支持的可行的 CBDC 發行公告。
還在進行中的最著名的 CBDC 項目有:烏拉圭的E-peso(該項目在2018年試驗成功)、中國的 DCEP、泰國的「 Project Inthanon, 」、瑞典的 E-krona (仍在調研階段)……
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考慮到前面說的那些因素,大多數關於 CBDC 即將發布的頭條新聞都是沒有根據的。所有計劃今年發布的項目都推遲了。
事實上,CBDC 距離誕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要想說服大眾,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聲明,還需要更多的東西。鑒於當前的情形,看起來 CBDC 與其它加密貨幣或互不影響——至少目前如此。
『陸』 數字貨幣TBCC和中國銀聯有關系嗎
1、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2、中國銀聯(China UnionPay)成立於2002年3月,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總部設於上海。
應答時間:2020-10-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數字貨幣、非現金支付是否意味著社會不再需要商業銀行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數字貨幣,本質上都是一個擊鼓傳花的資金盤游戲再加上傳銷的騙局!全都是騙子們精心包裝出來的騙局!是幣圈割韭菜的工具而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投資數字貨幣!不要投資數字貨幣!不要投資數字貨幣。
『捌』 中國數字貨幣試點在全球領先,對銀行會有沖擊嗎
中國數字貨幣試點在全球領先,對銀行的沖擊很大,隨著數字貨幣的推出和逐漸成熟,傳統銀行業的業務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玖』 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的關系(一)數字貨幣 來自歐陽
1、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不同於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貨幣,因為它能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而不局限在網路游戲中。早期的數碼貨幣(數字黃金貨幣)是一種以黃金重量命名的電子貨幣形式。現在的數碼貨幣,比如比特幣、萊特幣和PPCoin是依靠校驗和密碼技術來創建、發行和流通的電子貨幣。
特點:運用P2P對等網路技術來發行、管理和流通貨幣,理論上避免了官僚機構的審批,讓每個人都有權發行貨幣。
2、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者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通過使用某些電子化方法將該數據直接轉移給支付對象,從而能夠清償債務。嚴格意義是消費者向電子貨幣的 發行者支付傳統貨幣,而發行者把與傳統貨幣的相等價值,以電子形式儲存在消費持有的電子設備中。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把錢存進自己的銀行賬戶中時,銀行賬戶里就會多出一個數字,表示我們存了多少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把手中的紙幣給了銀行,銀行給我們銀行卡里加了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我們的電子貨幣。
特點:
電子貨幣與紙幣(或者說實物貨幣)是可以很容易直接相互轉換的;
電子貨幣的數據對應著同等數量的實物貨幣;
我們需要向電子貨幣的發行者(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實物貨幣才能換取等量的電子貨幣。
3、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相似點:都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
4、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不同點:
電子貨幣有發行機構,而且對應的該機構里相等數量的實物貨幣,可以跟實物貨幣相互兌換;而數字貨幣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去中心化),只能存在於網路數據中。
目前,對於數字貨幣到底是不是貨幣還沒有一個國際統一的結論,所以在目前的我國,數字貨幣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投資產品」,而且是一個相當有風險的投資產品,僅又極少數的商家願意接受數字貨幣消費;當然,一些國家(德國等)也正式承認數字貨幣的貨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