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行長數字貨幣
㈠ 請問一下現任各國中央銀行行長是誰
美國央行行長:Ben S. Bernanke
英國央行行長:Mervyn King
瑞士央行行長:George E. Pataki
德國央行行長:Axel A Weber
加拿大央行行長:David A. Dodge
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Glenn Stevens
紐西蘭央行行長:Alan Bollard
㈡ 央行推出什麼數字貨幣
直接2019年11月9日,央行還沒有推出數字貨幣。
2014年,中國央行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面臨的法律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8年9月,數字貨幣研究所搭建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屆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曾透露,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央行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
(2)英國央行行長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推出數字貨幣的好處
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還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
同時,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存貸款利率,同時有助於打破零利率下限。
㈢ 各國央行的行長名字
中國周小川
美國央行行長:Ben
Bernanke
英國央行行長:Mervyn
Allister
King
法國央行行長:Christian
Noyer
德國央行行長:Axel
Weber
加拿大央行行長:David
Dodge
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
義大利央行行長:Mario
Draghi
俄羅斯央行行長:Sergei
Ignatyev
㈣ 央行行長提到的數字貨幣,是怎麼回事
央行用的研發的名字是DCEP,實際是電子支付,支付的東西是數字的東西不是紙面的貨幣,數字貨幣也有貨幣屬性。研究數字貨幣不是說讓貨幣實現某種技術方案的應用,本質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和低成本,同時也考慮安全性和保護隱私。
數字貨幣目前有很多評論,批評在數字貨幣沒有在零售支付應用,而是跑到虛擬資產交易了,這也不符合我們金融資產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所以在這方面也不必太著急,穩步有序研發,強調服務實體經濟,降低成本,防止成為過度投機的產品。
目前,市面上比較火的比特幣、以太坊、維基鏈實際上是不被央行所喜歡的,投機性太強。
㈤ 英央行行長金恩(MervynKing)
默文·阿利斯特·金(Mervyn Allister King,又譯金恩,1948年3月30日-),英國經濟學家,2003年6月30日接替愛德華·喬治出任英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
金先後就讀於伍爾弗漢普頓文法學校、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和哈佛大學,畢業後在劍橋大學和伯明翰大學擔任教職,又曾到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任訪問教授。從1984年10月起,他開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出任經濟學教授。
1991年3月,金加入英格蘭銀行,任首席經濟學家和執行董事,1997年獲任命為副行長,1998年6月1日就任。同年,他加入金融顧問機構30人集團。2003年,金出任英格蘭銀行行長。
英文介紹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newwindow=1&q=Mervyn+King+economist&aq=f&oq=
圖片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newwindow=1&q=Mervyn%20King%20economist&um=1&ie=UTF-8&sa=N&tab=wi
㈥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dcep的區別
在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這個問題上,央行們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全球的央行都在考慮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以跟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進行競爭,卻久久不能付諸行動。
媒體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尤其是扎克伯格就 Libra 問題在國會上作證,以及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第一次媒體招待會上承認了對穩定貨幣的「清晰需求」之後,似乎有點改變了公眾對這件事的看法,讓許多加密貨幣社區的人認為 CBDCs 就在眼前了。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七年各國央行都在對這項技術進行調查,並評估其影響。參與調查的 63 家央行中的 55 家認為他們在未來三年不太可能發行,只有一家央行報告稱他們「極有可能在未來三到六年發行大規模的 CBDCs。」
盡管各國央行目前(或即將)在研究 CBDCs 的比例很高,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主要是理論上的,調查性質的工作。只有五家央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並進行了真實項目的開發或實驗——不過這仍然不能表明他們將必然發行 CBDCs。
經過近距離的觀察,越來越明顯的看到,不管是 Facebook 最近發布的 Libra,還是新的穩定幣資產,都對央行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天的局面是經過上百年才形成的,然而在幾個月之內就發生了變化;之前從未想到過的,滲透到央行精英社會的最恐怖,最陌生的概念——-競爭,現在正在敲門。
可以說,目前情形的解決方案仍不明確。一些對這些事比較熟悉的人甚至說這都是虛張聲勢。不過,用拉加德自己的話來說,慢慢來以及走著瞧的監管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
1.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其它數字貨幣的區別是什麼
CBDC 是新的貨幣形式,由央行以數字的形式直接發行,以作為法定貨幣。目前的法幣形式是現金、准備金存款或余額結算。
CBDC 和其它數字貨幣(包括加密貨幣和其它形式的央行貨幣)有兩點主要的區別:
1、CBDC 與加密資產一點關系都沒有。它們不是去中心化的,它們不一定必須基於區塊鏈,而且他們肯定不是匿名的,不是無須許可的,也不抗審查。
2、與目前的數字現金相反的是,CBDC 的操作結構將與其它形式的央行貨幣不一樣。CBDC 的功能更加強大,它們是可編程的,可以產生利息,可以近乎實時的清算,手續費更便宜,開放程度更廣。
當真正設計 CBDC 時,各國央行的速度就不太一樣了。不同的央行都採用它們獨有的方法。不過總的來說,正在探索的問題有三個,CBDC 是應該基於代幣的還是應該基於賬號的,CBDC 是批量的(只對銀行開放)還是零售的(面向大眾開放),是否應該基於 DLT?
當要實際落地 CBDC 時,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有很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考慮。
比如,一旦 CBDC 推出了,是否需要取消現金?CBDC 是否應該計息?它們是否應該像現金那樣擁有面值?或跟總價格指數掛鉤?這對商業銀行會產生什麼影響?匿名和隱私問題怎麼處理?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回答。
2. 發行CBDC的動機
在 2017 年的員工討論文件中,加拿大央行在一篇題為《央行數字貨幣:動機與影響》的文章里給出了發行 CBDC 的六個理由:
1. 確保央行向大眾提供足夠的現金,以及維持央行的鑄幣稅收入
2. 降低利率下限,支持非傳統貨幣政策
3. 降低總體風險,提高金融穩定性
4. 提高支付的可競爭性
5. 促進金融包容性
6. 抑制犯罪活動
回頭看我們之前分析的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支付安全以及國內效率被選為央行最重要的動機。根據央行和其它大型金融機構發表的大量論文來看,對於發達國家來說,轉型成為無現金社會是主要的驅動因素,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金融包容性,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操作效率是主要動機。
縱觀其餘的報告和能找到的文獻,由加密貨幣行業中的比特幣以及其它創新所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對「領先一步」的明確需要,當然,都沒有被列為發行 CBDC 的原因。
3. CBDC的優勢和概率極低的潛在風險
如果央行開始推出 CBDC,並且最後成功了,那麼潛在的好處有很多。
從技術角度來說,CBDC 比現在的法幣形式要好得多,它們能更好地被追蹤,更方便地收稅,更好地傳遞貨幣政策,有更好的金融包容性,能減少生產物理貨幣的成本。
最明顯優勢是支付更便宜,更快速,無論是境內支付還是跨境支付。
除了設計和實現方面的難題之外,發行 CBDC 的一個關鍵問題是 CBDC 可能會提高銀行運營的風險。不過,這只在銀行承諾銀行的存款可按需兌換 CBDC時才會發生,根據英國央行的這份文件,這種情況不一定會發生。
4. Facts on the Ground
距離我們看到一個真正的 CBDC 在市場上出現還有多遠?這很難估計,但是,目前來說,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現在的情形:光說不練。
如果我們拋開失敗的厄瓜多、突尼西亞、及委內瑞拉的數字貨幣不談的話,我們能做的只有理論研究,少量的實驗,以及發布一些未來國家支持的可行的 CBDC 發行公告。
還在進行中的最著名的 CBDC 項目有:烏拉圭的E-peso(該項目在2018年試驗成功)、中國的 DCEP、泰國的「 Project Inthanon, 」、瑞典的 E-krona (仍在調研階段)……
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考慮到前面說的那些因素,大多數關於 CBDC 即將發布的頭條新聞都是沒有根據的。所有計劃今年發布的項目都推遲了。
事實上,CBDC 距離誕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要想說服大眾,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聲明,還需要更多的東西。鑒於當前的情形,看起來 CBDC 與其它加密貨幣或互不影響——至少目前如此。
㈦ 多國央行行長發聲數字貨幣趨勢,比特幣最終會不會取代法幣,為何
多國央行行長發聲數字貨幣趨勢,比特幣最終不會取代其他法定貨幣。1.比特幣沒有辦法監管導致貨幣政策受到阻礙,2.比特幣全球流通可以讓很多犯罪組織洗錢。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比特幣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大佬也開始為比特幣站台,這讓很多人對比特幣有很高的期望,比特幣也出現了明顯的大漲。多國央行行長發聲數字貨幣趨勢,比特幣最終不會取代其他法定貨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特幣去中心化導致沒有政府能夠管理和控制比特幣,這讓比特幣可以輕松的變成很多犯罪分子的洗錢工具,從而影響國家的發展,這也是比特幣不能夠取得法定貨幣最直接的原因。
數字貨幣是國家或者政府可以控制的貨幣,這種貨幣跟比特幣有非常大的不同,國家認可數字貨幣但是還沒有國家認可比特幣,這是比特幣最終不會取代法定貨幣的真正原因。
㈧ 1992年英國央行只要狂印鈔票不就解決問題了么
那樣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鈔票多了就更加貶值了,會通貨膨脹的那樣國家很麻煩的
㈨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叫什麼
截止至2019年9月,央行數字貨幣還未發行。
央行數字貨幣發展歷史如下
2014年,中國央行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面臨的法律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8年9月,數字貨幣研究所搭建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屆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曾透露,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央行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
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上表示將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步伐。
2019年8月10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到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等創新應用。
2019年8月21日,央行官微發布兩篇有關數字貨幣的文章,一是發表於2018年1月的副行長范一飛談央行數字貨幣幾點考慮,二是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8月10日在伊春的演講。
(9)英國央行行長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現實意義
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
還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存貸款利率,同時有助於打破零利率下限。
運營體系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文中表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應採用雙層運營體系。該模式不改變流通中貨幣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改變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不會構成對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競爭,不會增加商業銀行對同業拆借市場的依賴;
不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也就不會導致「金融脫媒」現象。同時,由於不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會強化壓力環境下的順周期效應,且能提升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還具有央行背書的信用優勢。
㈩ 請問英國的央行行長是誰
Mervyn Allister King
Governor, Bank of England
Mervyn King is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is Chairman of the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He was previously Deputy Governor from 1998 to 2003, and Chief Economist and Executive Director from 1991. Mervyn King was a non-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Bank from 1990 to 1991.
Born in 1948, Mervyn King studied at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and Harvard (as a Kennedy Scholar) and taught at Cambridge and Birmingham Universities before spells as Visiting Professor at both Harvard University and MIT. From October 1984 he was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where he founded the Financial Markets Group.
Mervyn King is a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an Honorary Fellow of King』s and St John』s Colleges, Cambridge and holds honorary degrees from Birmingham, City of London, Edinburgh, London Guildhall,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Wolverhampton Universities. He is a Foreign Honorary Member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is on the Advisory Council of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is Patron of Worcestershire County Cricket Club and is a Trustee of the National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