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保德信數字貨幣

保德信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1-06-03 16:28:37

『壹』 給我出點招

網上買基金的步驟

最近見有很多人想在網上買基金,但是不知道從何下手,本來也是基金新手,

但是目前已經成功在網上作了博時精選的定投。其步驟如下:

1 辦理銀行卡並開通網上銀行業務
首先到工商銀行辦理銀行卡,並且開通網上銀行業務,其中如果有銀行卡

的可直接去銀行開通網上銀行業務即可(此項是免費開通的),銀行會給你一

個網上銀行口令卡。

2 開通基金賬戶
作基金的話首先要開通基金賬戶,點開工商銀行的網站,先登陸,點個人

網上銀行,然後輸入你的賬號和密碼以及驗證碼,進來之後點「網上證券」-

-「網上基金」在網上基金的下拉菜單中有申請賬戶,其中有好幾種賬戶,

我申請的銀行基金交易賬戶,我不知道它和TA哪些賬戶有什麼關系,這個還得

等以後研究明白了再說。之後就填寫一些資料,填完提交。這樣賬戶就申請好

了。

3 購買基金。
確保你已經登陸了。然後仍然點「網上證券」--「網上基金」,在其下

拉菜單中就有「我的基金」,你可以購買,贖回,也可以作定投設置。設置好

了 就可以了,它最後會提示操作成功。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如有不完善請各位補充。

另外我發現網上購買基金的好處挺多的,除了不用去銀行排隊,還可以有打折

優惠,很實惠的。

買基金須知的七個步驟

第一步,要了解基金的各種類型和風險。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所以重要的是一定要了解投資的品種風險有多大,只有了解了風險,才能有效規避風險。
第二步,挑選合適的基金類型。
一般來講,根據投資者的家庭財務狀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把基金分為保守型、溫和型、平衡型、自信型、進取型幾種類型。投資專家建議,保守型可以買保本基金;溫和型可以買貨幣市場基金或債券基金;平衡型可以買配置型基金,配置型基金比較靈活,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可以降低股票倉位,投資到債券等其他品種去規避風險,市場好時再加大股票倉位;自信型可以買一些配置型或者股票型的基金;進取型可以將資產大部分投資在股票型基金,並配置適當的流動性較好的貨幣市場基金,但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第三步,挑選好的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是一個投資管理機構,投資能力和對客戶的支持能力是最重要的。好的公司應該有好的管理和好的服務。
第四步,要了解怎樣買基金和買基金所發生的費用。現在購買基金的渠道主要有銀行、券商等代銷網點以及基金公司的直銷櫃台和網上購買平台。購買基金所發生的費用一般有認購費、申購費、管理費和贖回費。
第五步,買完基金後還要關注各種基金信息的披露。首先要關注投資基金的表現,留意所持基金的信息披露。其次要分析基金的各種評價數據,關注開放式基金評價表、開放式基金業績排行表、開放式基金倉位測算表等一些權威研究機構公開發布的研究數據。
第六步,要了解基金分紅的注意事項。基金分紅有三個條件:一是當期要盈利;二是當期盈利要彌補虧損;三是分紅之後凈值還在1元以上。基金分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資。紅利再投資的好處是簡化了再投資的手續,可以減少申購費。
第七步,關注兩個比較關鍵的業務。
一是基金轉換業務。基金轉換業務適合於同一家基金旗下的產品,就是說出現風險的時候,投資者把手裡風險較高的基金轉換到風險比較低的同一公司旗下的其他產品。基金轉換的手續費往往會比較優惠,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具體情況來實現資產的有效保值和增值。二是定期定額的投資業務。就是和銀行約定一個時間、約定一定金額來購買一個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這個業務有點像銀行的零存整取業務,它規避了股市多空的風險以及資金凈值起伏的風險。

『貳』 怎麼選基金

數字法海選「金雞」

根據基金業內人士的建議,基民們選擇基金其實可以參考兩個數字法則:一可以根據「100法則」或「80法則」來確定自己應該配置的基金品種,二可以進一步依據「四四三三法則」在各類基金中篩選其中的「優等生」。
現象:績優基金公司「輪庄」
與此前的行情不同,近期的股市行情表現出明顯的熱點輪換特徵。如以風格指數來看,6月份,表現最好的是高價股和大盤股,7月份表現最好的則是中價股和低價股,8月份,市場熱點再度回歸高價股和大盤股,9月至今風水又轉回中價股和低價股。
與此相對應,不同風格基金的排名也開始出現明顯的輪換特徵。
根據晨星上周末發布的最新股票型基金排名,在137隻可比的股票型基金中, 博時精選(行情 股吧)股票、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國泰金鷹(凈值持倉)增長、 華夏紅利(行情 股吧)為最近3個月凈值增長率排名前5的「優等生」,3個月時間內業績漲幅均超過了49%。
而從最近六個月和年內的情況來看,盡管上述5隻基金期間回報率也能超越同類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但它們最近六個月的排名,僅分別為第20名、第28名、第8名、第33名和第18名,年內排名分別為第36名,、第19名、第17名、第83名和第6名。
換個角度看,今年,基金「優等生」的主力也在由部分基金公司輪流「坐莊」。
如,「5•30」後至9月17日,有9隻基金的漲幅超過50%,其中,老基金公司表現突出,融通基金獨佔3席, 融通行業(行情 股吧)景氣、融通領先成長、 融通動力(行情 股吧)先鋒凈值漲幅分別為51.85%、51.41%和51.23%,國泰基金也佔到2席,國泰金鷹增長、國泰金龍行業精選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53.92%和50.31%。而在「5•30」前的上半年,業績排名居前的「優等生」除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外,卻多為東方、中郵、長信等小基金公司的基金。
建議:兩步挑選未來優等生
快速輪換的市場熱點和基金「優等生」的迅速輪換充分說明,在目前的市況下,像往常一樣,專注於周排名、月排名靠前基金已比較難選到未來的「優等生」。那麼,投資者們該如何挑選基金呢?
「100法則」定品種
業內人士認為,挑選基金的第一步應該是選擇與自己的風險偏好相符的基金品種。
如,股票基金一般會把6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股票,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而債券基金則有80%以上的資產是投資於債券的,風險就小很多,收益水平也相對較低;貨幣基金則投資於到期日不超過一年的債券和央行票據等貨幣市場工具,投資幾乎沒風險,可收益也許就只能比一年定期存款略微高些。
基民在選擇時,就應先看看自己該投多少股票基金,又該配多少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可供參考的一個簡單原理就是「100法則」,即股票或股票基金等風險資產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100減掉你的年齡再乘以100%。如,三十幾歲的投資者可以把6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股票基金上;另外40%放在債券或貨幣基金上,到了七十歲,股票或股票基金等高風險產品的比例應該降到30%。
對於比較害怕風險的人,可以將「100法則」改為「80法則」,即股票或股票基金占總資產的比重=(80-年齡)×100%。
「四四三三法則」選個基
在確定了該買什麼品種的基金後,接下來,投資者就該在各類基金中篩選「優質」基金產品。選產品依據什麼呢?首要依據自然是基金的過往業績,但卻不應單純的看基金的近期業績,而應該將其短期及長期的業績表現結合考慮。
具體操作時,可考慮採用「四四三三法則」。其原理就是,先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考察基金的業績,再看其近期的表現。即先以一年期為標准挑出前四分之一名的基金後,再在入圍名單中選出兩年及自今年以來業績表現同樣優秀的產品,最後再看看它們最近三個月及六個月表現是否波動過大,這樣長短期結合選出來的基金,具備長期業績穩定、短期進攻力又比較強的特性。
具體步驟如下:第一個「四」:即篩選出一年期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者;第二個「四」:即其中兩年、三年、五年、今年以來業績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由於2003年前,我國的開放式基金還比較少,這一步投資者也可暫且只著重對兩年期、及今年以來業績的考察;第三個「三」:即前兩步篩選出的產品,六個月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者;第四個「三」:即前三步篩選出的產品,三個月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者。
上表中基金為我們以截至今年9月14日的晨星數據為基準,以開放式股票基金和積極配置型基金為例,採用「四四三三法則」粗略篩選出的基金產品(第二步僅考察兩年期、及今年以來業績)

『叄』 從中國的古代都出現過哪些貨幣

古代中國的貨幣

我國使用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貨幣文化,並對周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般認為,在夏商時代,我國就有了貨幣。我國最早的貨幣主要是實物貨幣,當時流通面最廣、量最大、時間最長的是貝。貝,光潔美麗,堅固耐磨,便於攜帶,便於計數。在夏商的遺址中都有大量貝出土,在商周的古文獻中也有關於貝的紀錄。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

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商代晚期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青銅仿貝成為我國最早的金屬鑄幣。隨著工人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由於諸侯稱雄割劇,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四大貨幣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廢除了各國形形式式的貨幣,定黃金和銅錢為統一使用貨幣。黃金用於大宗交易的支付,而銅錢即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則用於日常生活。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漢武帝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圓形方孔的面上鑄以「五銖」字樣,這樣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五銖錢一直用到唐高祖時期,長達七百多年,是中國古代使用最久,也是最成功的貨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五銖錢,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這四個字出自唐初歐陽詢的手筆。所謂「開元」,是開創新紀元的意思,而「通寶」則指在統一之國度內的通用寶貨。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明確標明錢的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它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開鑄,在唐代通用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從未有過中斷,這在貨幣史上也是罕見的。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唐代的「開元通寶」,開創了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個新紀元。自此,青銅鑄幣告別了以半兩和五銖標重命名的傳統,開始向抽象化、符號化轉軌。「開元通寶」還在形制和重量上樹立了中國貨幣的標准形象,它以一錢為法定重量單位,每十枚錢重一兩。十錢一兩的十進位由此產生,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出現錢荒,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鐵錢和銅錢並行。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25斤8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130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使紙幣「交子」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使用統一的紙張,有一定的形制,印有復雜的圖案,並有防偽密記。「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統一的紙幣制度,發行「中統元寶鈔」,元朝成為第一個以統一的紙幣為基本貨幣制度的朝代。

明初,白銀不是合法貨幣,明朝禁用金銀交易。明英宗時期,解除用銀禁令。至此,白銀作為通貨和價值尺度,才正式取得合法地位。明後期白銀普遍通行於全社會,在貨幣流通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

在清初的一百年間,各地仍沿襲明末鑄成錠形的銀塊,以兩計算,稱量使用。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銀塊形狀繁多,成色不一,重量在一兩以下的稱散碎銀子,一兩至五兩的稱小錁,用於一般交易;大宗買賣則用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紋銀,它是一種全國性的假象標准銀,重約十兩的中錠、重約五十兩的元寶,在支付時必須先摺合成紋銀,再換算出其所含純銀,才能完成物值交換,使用起來十分不便。

鴉片戰爭爆發前後,外國銀元相繼輸入中國內地,當地在市面上流通的各國銀元有西班牙的本洋、荷蘭的馬劍洋、英國的站人洋、墨西哥的鷹洋、日本的龍洋等等,已達幾十種之多。由於洋銀計枚核值,使用時不必稱量,因此民間樂於接受。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它在中國成為一種選用貨幣,同時也成為中國自鑄銀元的催生劑。道光、咸豐年間,仿鑄洋銀從與外商貿易頻繁的沿海城市興起,然後遍及到全國各地。在廣州稱廣板,福州稱福板,杭州稱杭板,其中以上海道台監制的最為規整,重量大體與外國銀元相符。在這種景況下,清政府為了保持民族尊嚴,維護貨幣制度,開始籌劃鑄造本國銀元。

光緒年間,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創辦廣東錢局,購進英國機器開始鑄造名為「光緒元寶」的銀元,當年鑄成100萬元。這是中國正式用機器鑄造銀元的開端,也是現代貨幣單位制度之濫觴。光緒元寶背面飾有蟠龍紋,又仿洋銀製成,因此稱作龍洋。之後清政府在天津設立了鑄造銀錢總廠,統一製造銀元。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器鑄幣的重要演變。從此,不但鑄造貨幣的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使流通了兩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壽終正寢。

『肆』 4000元購買什麼樣的基金較好

我也是學生大三養基八個月啦只能說虧得不多,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准備長期持有,短期的話希望你不碰股票型的,別看漲得時候賺錢它賠的時候也可快,去年凈值成毛的往下跌那感覺真不好,現在買也是不確定性很多誰能知道漲成什麼樣有跌成什麼樣,你想買我給你幾個建議華夏回報可以考慮它是配置型的在熊市它可以全買債券牛市可以全買股票就是這個意思,還有就是嘉實系列它有個好處就是持有它的基金超過三月轉換基金不收費,這樣對你轉變投資理念可以省一比!我建議你關注配置型的畢竟咱們學生身家不厚但是在搭上不值!希望對你有用

『伍』 舊貨幣「大博金」是哪個年代的

我們先給秦始皇填寫一個簡單的履歷表:
姓名,嬴政。
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邯鄲。
公元前246年,其父秦莊襄王逝世,立為秦王。
公元前238年,平息朝中叛亂。
公元前237年,登基加冕,親自執政。
公元前230年,滅韓。
公元前228年,滅趙。
公元前226年,滅燕。
公元前225年,滅魏。
公元前224年,滅楚。
公元前221年,滅齊。統一中國。稱始皇帝。
再:
公元前220年,西巡壟西、北地。
公元前219年,東巡,上泰山封禪。
公元前218年,東巡,至陽武博浪沙遇刺。
公元前216年,在咸陽遇刺。
公元前213年,焚書。
公元前212年,坑儒。
公元前210年,病逝於東巡路上的沙丘平台,享年五十歲,葬於驪山北麓。

關於秦始皇的一組永恆的詞:
永恆詞之一:滅六國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經過十年的南征北戰,秦王嬴政氣宇軒昂氣勢磅礴氣貫長虹氣吞山河當然也氣勢洶洶氣焰囂張,終於以一個人與一群人凝聚起的偉大意志、豪情、膽魄和實力,滅亡了六國,平定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成就、開創並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的文字是如此的豪邁。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雲,諸侯盡西來。——李白的詩句是如此的快意。

永恆詞之二:始皇帝
秦王嬴政掃平六國統一天下之後,才發現建立一個體制完備的嶄新的大秦帝國有一系列十分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王的稱號或稱呼問題,下令丞相和御史組織有關人員就此進行討論;參加討論的這有關人員先後有朝廷大臣、博士即國家的政治顧問以及文學史學文教方面的官員和專家。最後形成了較為一致的一個意見,上書秦王:古有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臣等冒死呈上尊號,王號應稱為「泰皇」,其命稱為「制」,其令稱為「詔」,王自稱為「朕」。
秦王批示:「泰皇」除去「泰」字,留用「皇」字;再用上古「帝」位的號,並稱「皇帝」。其它依照你們的建議辦理。
接到王的批示後,那幫大臣和知識分子們才知他們有多麼幼稚、淺薄和笨蛋。
王把「三皇」(一說為天皇、地皇、泰皇;一說為伏羲、神農、燧人或祝融或女媧、)、「五帝」(一說是黃帝或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一說是太昊即伏羲、炎帝即神農、黃帝、少昊和顓頊)合起來讓皇與帝集於一身,這才是王者的氣魄,這才是偉人的膽識!而我們還在那裡琢磨研究哪個皇最顯貴。

在確立稱號之後,追認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又考慮過去對死後的君主常常再根據他們的行為定立謚號,會形成兒子評價父親,臣子議論君主的弊端,遂加以廢除,從嬴政開始,稱始皇帝,後世以數字計,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皇帝,傳至無窮。
同時根據金、木、水、火、土凡五德循環往復相生相剋的原理,推算周為火德,秦代周,應為水德。遂更改年始,群臣朝賀都在十月初一這一天;衣服、符節和旗幟崇尚黑色;水德屬陰,而《易》卦中表示陰的符號陰爻叫做「元」,就把數目改成以六為終極,符節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為六寸,車寬為六尺,六尺為一步,一輛車駕六匹馬;改黃河為「德水」;國家實行法治,剛毅嚴厲,冷峻刻薄,以符合五德中水主陰的命數等等,不一而足。
那會兒,興奮亢奮的秦始皇忙得不可開交。

永恆詞之三:郡縣制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採用郡縣制,最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後來增至四十六個。但是秦郡的設置過程和郡的名目長期存有各種說法和爭論。我取1948年譚其驤《秦郡新考》說:
內史郡,為秦京師直轄區,體制與外郡不同,不在郡數之內。
始皇二十六年初並天下為36郡,按秦置郡先後,為上郡、巴郡、漢中郡、蜀郡、河東郡、隴西均、北地均、南郡、黔中郡、南陽郡、上黨郡、三川郡、太原郡、東郡、雲中郡、雁門郡、潁川郡、邯鄲郡、巨鹿郡、廣陽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碭郡、陳郡、泗水郡、薛郡,即泗水郡、九江郡、遼東郡、代郡、會稽郡、閩中郡、長沙郡、臨淄郡、齊郡,即琅琊郡。

始皇二十六年後又增設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九原郡。
後復分薛郡置東海郡,分邯鄲置恆山郡,分臨淄置濟北郡,分琅琊置膠東郡,分河東置河內郡,分九江置衡山郡。這樣,自內史以外,秦郡凡得四十六。是時北邊有胡患,故漁陽、上谷等郡,轄地最少,設戍鎮守;南方水鄉安靖,故九江、會稽等郡轄地最多,皆出李斯調度。

幹部的設置為:
中央「三公」:左右丞相(總理政務)、太尉(掌管軍事)、監察御使(掌管圖籍章奏,監察、彈劾百官)。
下設九卿:奉常(宗廟祭祀禮儀)、郎中令(宮廷警衛)、衛尉(皇宮保衛)、太僕(宮廷車馬)、宗正(皇族內部事務)、典客(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少府(山河湖海稅收和手工業製造)、治粟內史(全國財政稅收)、廷尉 (司法)。
郡:郡尉(典兵)、郡守(治民)、監御史(新置郡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
縣:縣令(萬戶以上)、縣長(不滿萬戶)。
鄉:游徼(治安)、三老(教化)、嗇夫(小鄉司法與稅收)、有秩(大鄉司法與稅收)。
亭:亭長。
里:里正。

郡縣的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和考核,稱為「上計」;規定俸祿,如郡守二千石,縣令六百石至一千石,縣長三百石至五百石等,徹底改變和廢除了過去的世卿世祿制,擴大了中央集權的界別階層和階級基礎,保證了中央政令暢通無阻,一直貫徹到基層中去。
更重要的,是秦始皇通過郡縣組織將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再通過「三公」、「九卿」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徹底實現了韓非「要在中央」的主張。
秦始皇不知道,他設計創立的這個封建制度體系有多麼完備完善完滿,一下在中國延用了二千多年沒有衰竭也沒有改變!

永恆詞之四:統一文字
自周朝東遷洛邑後,歷五百餘年諸侯兼並和七國爭霸。到了秦統一的時候,在意識形態領域,已如《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所言,各國「田疇異,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尤其文字。
據說當時「寶」字的寫法,有一百四十九種形態;「眉」字、「壽」字的寫法也都有百種以上。
在字的結體上,有的柔婉流動、有的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
從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無疑為之提供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但對統一的中國來說,卻帶來了社會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上的困難與混亂。

秦始皇對此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命宰相李斯將當時所有字體統一為一種書寫文字,這就是秦篆。即把原來的史籀大篆簡化成小篆,故又稱小篆。通令全國使用。
從秦小篆字體來看,它一方面保留了大篆字體結構和象形文字的基本特點;另一方面則對字體的結構進行較大的整理加工,使之相對統一和規范。主要的一是各種偏旁形體統一,每字所用偏旁基本固定為一種,而不用別種代替;二是偏旁的位置相對固定,不能隨便移動。三是大致確定每個字的書寫筆數和筆順。

文字的統一,實質是社會生活習俗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的變革,有一個認可接受適應的過程;加之在推廣之初,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也不太熟悉,很難一下寫得得心應手。於是,由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這三部書既作為學童的識字課本,又是推行小篆的模板,供國人學習臨摹。
這種在當時純粹以實用為主,兼輔美觀的文字書體,最後發展成了東方古老的書法藝術之一種。
可以說,小篆的出現,不僅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也意外成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次輝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至峰山今山東嶧縣境內,刻立《嶧山刻石》;後至泰山,刻立《泰山刻石》。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今山東膠南;立《琅邪台刻石》;又至之罘山今山東煙台西北,立《之罘刻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境內,刻立《碣石頌刻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第五次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刻立《會稽刻石》。
這些刻石所書文字,都是標準的小篆字體,俱出自李斯之手。

殷商之甲骨文刻辭,是早期人類與自然神靈信息溝通的一種企圖,是蒙昧時代認識未知世界的記錄和表達。
商周於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即金文或鍾鼎文,用以祭祀神靈、記錄事件、顯示富有、張顯權貴。
秦始皇刻石,則是用以歌功頌德,並將其開國大帝的豐功偉績,刻於巨石,立於名山,與天地共存,如日月恆久。
在這一顯而易見的政治目的實現的過程中,不期然使石刻成了一種可以使書法長久留存的載體和形式。秦始皇幾乎一生都在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終還是死了,而只有那些石刻還殘留至今。也算是一種意義上的恆久與不朽了。
中國書法藝術分碑、帖兩大系統,而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秦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對後世的影響巨大而深刻。

《嶧山刻石》當是秦篆早期的代表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其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須仰視而觀之。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有人分析這種整齊化一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而總體上的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范,從相當程度上則表現了秦王朝統一時代的精神內涵與指向。
《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後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於西安碑林。
《琅邪台刻石》現存於山東諸城海神祠內,始皇頌詩及從臣諸名已剝落,尚存二世從官名和詔書十三行。書體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線為主,字體皆為長方,筆劃粗細如一,顯現雍容典雅之風格。
《泰山刻石》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本質特徵,更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流暢,疏密勻停,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最具秦小篆的特點和風貌。故唐張懷瑾對其大加稱頌,贊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小篆在當時一般用於秦朝政府公布的公文、法令、詔書等。而在民間,因其實在是結構復雜,書寫困難,速寫就更是不易,一種以草書筆法書寫的篆字並能急就的字體就誕生了,這就是隸書。
相傳當時有一個叫程邈的縣吏得罪始皇,關在獄中,見當時獄官的幺牌用小篆書寫很麻煩,經十年悉心鑽研,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創立了這種新的字體。秦始皇看了大為欣賞,不僅赦免了他的罪,還封他為御史,並將這種字體普遍運用於官獄文字事物之中。因程邈是個徒隸,該書體又專供隸役應用,所以就把這一書體稱之為隸書。到了漢魏,已臻完善完美,從筆勢到結構都成了與秦篆完全不同的一種書體,並為其後楷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書法專業術語稱秦隸為「古隸」,漢隸為「今隸」。

至此,便有了後來許慎《說文解字》對秦書八體的概括:
一曰大篆:廣義的大篆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史籀文和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除秦以外的六國的古文,狹義上單指籀文。
二曰小篆:如上所述。李嗣真《書後品》贊曰:小篆之精,古今妙絕。秦望諸山及皇帝古璽,猶夫千鈞強弩,萬古洪鍾,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
三曰刻符:此類篆體專刻於符節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屬上,不能婉轉如意,故筆畫近於平直,形體近於方正,現存有陽陵虎符上的文字即是。
四曰蟲書:也稱鳥蟲書, 篆書中的花體。秦以前就有這種字體,大都鑄或刻在兵器和鍾鎛上。往往用動物的雛形組成筆畫,似書似畫,饒有情趣。也書於旗幟和符信,而漢代不乏鳥蟲書入印的實例。
五曰摹印:也稱繆篆 。其實是漢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種篆書體。形體平方勻整,饒有隸意,而筆勢由小篆的圓勻婉轉演變為屈曲纏繞。具綢繆之義,故名。
六曰署書:也稱榜書。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載:檢者,書署也,凡一切封檢題字,皆曰署,題榜曰署。
七曰左書:也稱史書,佐書。也即秦古隸。稱之為佐書,段玉裁認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近來有學者首先認為隸書之名隸,是起於徒隸所書;其佐書之佐,或是起於書佐(漢代職掌起草和繕寫的低級官吏)所書而名。
八曰隸書。為我國文字由古體轉為今體的重要里程碑。
再細分,小篆當還有玉筯篆、玉箸篆、鐵線篆、草篆等。

漢字在漫長的歷史演進和發展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書寫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而秦始皇帝為統一的文字,命李斯等獨創秦篆、秦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為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存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世漢隸、楷書、草書、行書的變革、發展和繁榮,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竇氏《述書賦並注》盛贊:斯之法也,馳妙思而變古,立後學之宗祖。
秦之後,無論歷史發生了什麼,統一的漢文字始終沒有改變。
這真是一個讓人震驚的奇跡。

永恆詞之五:統一度量衡
所謂度量衡,基準有三,度是計量長短的標准;量是計量容積的標准;衡是計量輕重的標准。
德國偉大科學家西門子曾說,測量即是認識,它的觀念與產生幾乎與人類一樣古老。故從人類製造第一件工具開始,度量衡的概念即已形成,更因為憑依了度量衡的概念,人類才可能製作大小不同的砍砸器以獵食、刮削器以分食,尖狀器以抵禦,以保障人類自身基本的生存條件。
各種計量儀器與准則自此衍生,五花八門,分門別類,從簡單到復雜,從復雜到簡單,人類在其中一次次改變著自己的物質環境,更改善著自己的生活品質。

中國衡制起源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了。無奈黃帝製造器物之說也成了我們推測的依據。 一般認為中國的度量衡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應該是不成問題。
我們知道,衡器的製作主要在權上,以權衡之。權者,銖、兩、斤、鈞、石,所以稱物以知輕重也。《尚書·舜典》有「同律度量衡」之語。又《孔傳》載:「律者,候氣之管,度量衡三者法制皆起於律。」這就是說權衡之制也是起於黃鍾之律。
相傳黃帝命令伶倫製造十二根不同的單音竹管來模擬鳳凰的叫聲,完成後分成六陽六陰兩組,分別命名為「黃鍾」、「大呂」等十二律。把能發出黃鍾律宮音的那根律管拿來,分成九十等分,每一等分的長度就叫做一分,積十分就得到一寸,十寸為一尺。
這樣,如果我們知道了黃鍾律宮音的音高,然後製造一根竹管發出這個音高,我們就能知道古代的一尺有多長了。
這個推斷與定義只在秦朝以前有效,被歷史學家稱為「周尺」。
秦以後將律管的高度當作「度」的標准,並以秬黍,一種黑黍子的植物的淡黃色的子實,顆粒類似小米,比小米大,是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排列於律管,九十顆秬黍正好是律管的長度,於是一顆秬黍的長定義為一分,十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
而律管容量為「量」的標准,也是一樣用合適的秬黍一千二百顆,剛好可以填充律管的體積,所以這一千二百顆秬黍所佔的空間容積就是一龠(yue),一龠等於半合,二龠就是一合,十倍的合為升,十倍的升是斗,十倍的斗就是斛。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十合等於一升,十升等於一斗,十斗等於一斛。而「衡」的標准,就是把一千二百顆秬黍的重量當作十二銖,乘以二就有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叫做一鈞,四個鈞的總和是一石。

被當時用以日常生活的簡單常識,解釋起來竟是如此復雜,再說下去,怕是連我也分不清長短寬窄大小輕重了。諸位有興趣,還是自己去讀原文,譬如《漢書》、《隋書》、《宋史》之《律歷志》卷,都有相關的記載。

秦統一後,衡制仍因襲前代。但各國度量衡制度相當混亂,計量單位很不一致,秦始皇在全面的改革中,對度量衡加以了統一。
度量衡是商品交換的必須工具,又與國家賦稅收入有著直接的關系。秦統一度量衡,其用途便也十分明顯,那就是便於封建政府向農民徵收賦稅,同時也有利於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的發展與交流。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近代山東濰坊收藏家黃介祺於琅琊台西南古城址拾得秦始皇百二十斤(一石)鐵權一個,是秦始皇統一權衡的實物例證;權上嵌有銅詔版,權重清衡八百一十九兩又五銖。這種嵌有詔版的鐵權,就是秦統一度量衡以後的權度。後來,秦權雖然多次出土,但嵌有為統一而發布詔令的詔版卻十分罕見了。

秦始皇是延續商鞅的觀念將全國的度量衡統一以強化其專政,包含的內容很多,譬如將度量衡的理念用於官職的順位與管理上,便規定以他為最高統治者,下設「三公」、「九卿」;全國按「郡」、「縣」劃分;官員俸祿依等級發給;再頒定土地私有制以統一課征稅收等等。施行的措施有,頒發統一度量衡命令,確立統一度量衡標准,製造並頒發度量衡標准器,以及建立嚴格的檢定製度等,為後代樹立依循的規則和典範。

有學者認為,就度量衡自身衡制系統而言,秦極有可能因為經驗不足以及國命太短之故,有許多基準並不是非常適用,用現代的觀點來看,就是某些基準缺少穩定性、高流通性以及高精度性。因此,只能說秦朝是第一個制定度量衡的朝代。而到了漢代,對於基準的制定已經知道運用科學的技術與方法了。以至在我國整個度量衡的發展史,無論是在標準的確立,器物的製作,單位制的完備,以及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都以秦漢為重要的階段。而且始終不出秦漢的基本體制。這包括與時俱進中的度量衡質量的增大或減小,標准器的興廢與更換,單位制的改進或回復等等。
鴉片戰爭以後,外來制度不斷輸入,舊有傳統受到影響和沖擊,至民國成立,國民政府廢棄舊制改立市井制,但這個新的市井制仍保留有秦漢制的影子。
1984年,我們國家正式公布與實施法定計量單位,全面推行國際單位制,中國的舊制終於完成它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使命,功德圓滿。

永恆詞之六:統一貨幣
貨幣,既是商品交換的媒介物,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衡量價值的總的尺度。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將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大致分為物物交換時期、實物貨幣時期、金屬稱量貨幣時期和金屬鑄幣時期。
這一劃分,與中國古代貨幣發展的情形基本是相符的。
物物交換時期,相當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即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交換帶有偶然性、隨意性、原始性、等價或不等價性,交換結束,作用隨之消失。所以,此時用以交換的「物」還不能稱為「貨幣」。

實物貨幣時期,亦即原始貨幣或自然物貨幣時期。此時期的交換,是以牲畜、食品、布帛、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某些裝飾品如玉、貝等充當等價物而開始具有貨幣的職能。此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金屬稱量貨幣時期,目前的史料只能推到商周,但有關專家斷定其開始產生很可能在夏代,當然那時也「只是簡單的按重量交換罷了」。這是因為夏代的銅器製作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銅石並用」時代已出現紅銅和青銅,銅在當時應是非常珍貴而價值相當高的物品。金屬稱量貨幣的銅一直延續到春秋,金銀則到戰國,早期與貝幣並行,晚期與鑄幣並行。

金屬鑄幣時期,大致在奴隸制完全確立時期,專家分析估計夏代就應該有鑄幣,目前能夠見到實物的則為商代後期。山西保德林遮峪殷代墓葬出土的一百零九枚銅鑄貝,以及安陽殷墟出土的銅鑄貝,是其物證。
銅布幣來源於農具鏟,大約萌芽於商周時期,廣泛使用於東周時期。
金、銀屬於稱量貨幣,大約始於春秋中期。黃金稱量貨幣有冶煉澆鑄的金版、金餅、金貝等;白銀稱量貨幣也有冶煉澆鑄的銀鏟、銀版、銀餅,及銀布幣、銀貝等,主要流通於南方浪漫富庶的楚國,少量見於三晉及中山國。

春秋爭霸,戰國爭雄,紛紛攘攘,大小諸侯與國家鑄就了先秦貨幣的多姿多彩與美不勝收。現在我們把它分類為刀貨、布幣、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
在齊、燕,通行的是一種刀幣,也稱刀貨,是從實用的刀子變化來的。
韓、趙、魏通行布幣,是由古代鋤草的農具演變而來;其狀像鏟,所以又稱鏟幣。
楚國通行蟻鼻錢,是從貝殼形的銅幣演變來的。蟻鼻錢正面突起,鑄有文字,筆畫像只螞蟻,兩個小口像鼻孔,所以稱蟻鼻錢。楚國還通行爰金,爰金是方形的,每小塊一兩,十六塊為一金(斤)。
周、秦用圓形的錢。

秦統一六國後,在統一文字、度量衡的同時,也統一了貨幣。規定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錢文「半兩」與實重相符,這種方孔圓錢從此成為中國貨幣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
叫「秦半兩」。
那麼為何取這種形制呢,有人認為主要是環形便於攜帶,而方孔穿了繩索後銅錢不易旋轉,可以防止磨損。
也有人認為這種形製表達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秦朝方孔圓錢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貨幣。
後來我們把錢幽默地稱之為「方孔兄」。

鑒別戰國和秦朝的「半兩錢」可從書法入手。
戰國幣錢文「半兩」為大篆,而秦朝統一幣錢文「半兩」為小篆。當然斷定是宰相李斯所書。
大概受此影響,秦朝之後的錢文因襲仿效,大都出自達官貴人或書法名家之手。
到了宋朝,還出現了皇帝御書錢。
這也是中國古錢幣與西方貨幣的區別,中國古錢版面多以錢文而非圖案為主,而西方貨幣則多以動植物、人像等圖案而非文字為主。
至於古錢文的書法藝術欣賞,則是又一個饒有興趣的話題了。

所謂貨幣,說白了,就是錢,是我們無窮歡喜無窮煩惱地想它愛它花它用它的錢,我還是簡明地用條目形式排列出它的演變歷史或歷史演變。
秦漢貨幣:我們已經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秦創鑄了一種外形暗合天地方宇觀的方孔圓形,文字粗朴,書用大篆,輕重大小不一的半兩計重錢幣,現俗稱「先秦半兩」或「戰國半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統一衡制基礎並以秦衡為基礎,統一為「秦半兩」。
漢劉邦起兵之初自行鑄錢,錢文襲用「秦半兩」舊名,但實際重量僅三銖左右,並允許民間自行鑄造,大部分為輕薄小型、文字淺平的小篆體半兩,是為漢半兩。官民同鑄,異時異地,品種繁雜,半兩錢一再減重,信用降低。
漢武帝窮兵黷武發行輕錢,下令罷半兩錢而鑄三銖,同時對內又發行白鹿皮幣(時值四十萬),對外則發行百金三品,以銀錫鑄造的龍、馬、龜三種貨幣,分別值三千、五百、三百,利用不足值貨幣來搜括民財。漢元狩五年(公元18年),漢武帝下令廢除漢初郡國制幣權,改由中央統一鑄幣。設「上林三官」即鍾官(掌鑄錢)、辨銅(掌原料)、均輸(掌制范),組成中央鑄幣機構負責鑄造五銖錢,也稱上林錢和三官錢。五銖錢質量高,改變了貨幣混亂現象,有利於中央集權和經濟發展。因此從漢武帝起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歷時七、八百年,五銖一直為歷朝法定貨幣,是我國鑄期最長的貨幣。留世數量巨大,品類繁雜。
五銖錢輕重合宜,中國以「五銖」為主要形制的方孔圓錢還影響到日本、安南、朝鮮等國。泰國現在的貨幣單位仍稱「銖」,與此不無關系。

王莽時期的貨幣:王莽自居攝二年(公元七年)開始,先後實行了三次幣制改革,鑄造了舉世瞻目的精美貨幣。
第一次改幣,主要鑄造了「大泉五十」、「契刀」和「錯刀」三種高額虛值幣。
第二次,廢刀錢、禁五銖,行大小泉,即「大泉五十」與「小泉直一」。
第三次改革,始於建國二年(公元十年),實行寶貨制。區五物(金、銀、銅、龜、貝),六名(朱貨、貝貨、布貨、龜寶、銀貨、黃金)共二十八品。
「泉」是「錢」字的借用。王莽奪取劉姓天下後,為諱忌「劉」字,因繁體的劉(劉)字由卯、金、刀三字組成,故錢文中不用「金」字而用「泉」。
此一時期雖錢制混亂,但所鑄錢幣做工精絕,質量達到了空前的鼎盛;其中把古代刀幣和圓錢結合,創造出世界上第一枚雙色金屬錢幣。因而王莽雖名聲惡劣,但在歷史上享有第一鑄錢高手之稱。王莽錢書法採用懸錢篆,鑄錢無論圓錢,布幣、刀幣,外廓高挺,因而對文字保護甚佳;流傳下來的貨幣,至今讓人愛不釋手。

三國貨幣:魏、蜀、吳三國紛爭,使此一時期幣制有點復雜。魏為五銖;蜀鑄五銖外,另有直百五銖;吳有「大泉五百」,「大泉一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
另有「太平百錢」及「定平一百」。分別為益州刺史越廉所鑄和蜀所鑄。

兩晉南北朝貨幣: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分裂時期,戰爭頻繁,政局動盪,「錢法大壞」。為了省銅,五銖錢越做越小,有「鵝眼」、「雞目」之稱,更有剪鑿邊圈,稱「剪邊五銖」,一枚錢改二枚,面額卻大,百當千用。錢幣界把這一時期五銖錢統稱為「六朝五銖」。鑄造粗劣且錢文草率,筆畫不全。有將「五銖」寫成「五金」者,也有寫成反文「銖五」的。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各少數民族各自為政,自行鑄錢。
巴族首領李特、李流等,建漢於四川,鑄「漢興」,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枚以年號命名的貨幣。
石勒取代匈奴建立前趙而自立為王,史稱後趙,鑄「豐貨」。
前涼張軌鑄「涼造新泉」。
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鑄四銖,流傳甚少;後又改鑄「孝建四銖」,此泉文字纖秀,篆文筆勢飛動,有如翩翩舞袖,甚為美觀。後鑄「永光」,數月後改元景和,又鑄「景和」,二錢存世極罕。
梁武帝期間,主要鑄有輪與無輪二種五銖,其中無輪者稱「女錢」。
梁元帝遷都江陵之後,改鑄當十之「二柱五銖」。
梁敬帝在太平二年改鑄「四柱五銖」,當二十使用。
陳文帝在?

『陸』 請問老基金有哪些

全部基金關聯一覽

管理公司名稱 基金類型及數量 基金名稱及最新凈值(元)
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9隻 華寶動力(1.2891)
華寶收益(1.8986)
寶康債券(1.1461)
寶康消費(2.4638)
寶康配置(1.1890)
華寶先進(1.4866)
華寶策略(2.1431)
華寶現金寶A(0.4719)
華寶現金寶B(0.4719)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9隻 南方高增(1.4217)
南方積配(1.0259)
南穩貳號(1.7737)
南方績優成長(1.4184)
南方穩健成長(1.0816)
南方寶元債券(1.6677)
南方避險(1.9763)
南方多利(1.0071)
南方現金增利(-)
封閉基金4隻 基金隆元(2.3309)
基金天元(2.6715)
基金金元(2.6941)
基金開元(2.8419)
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3隻 寶盈區域增長(1.3370)
寶盈鴻利(1.1442)
寶盈策略(1.0075)
封閉基金2隻 基金鴻飛(2.2925)
基金鴻陽(2.0197)
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9隻 鵬華普天債券(1.0180)
鵬華收益(1.1590)
鵬華價值(1.7970)
鵬華貨幣B(0.5800)
鵬華中國50(1.1740)
鵬華動力(1.0910)
鵬華行業成長(2.3772)
鵬華普天債券B(1.0150)
鵬華貨幣A(-)
封閉基金4隻 基金普惠(2.3826)
基金普豐(2.2403)
基金普華(2.0900)
基金普潤(2.4771)
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5隻 德盛安心(1.3320)
德盛小盤(1.9350)
德盛精選(1.1590)
德盛穩健(2.0240)
德盛優勢(1.0120)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博時現金收益(0.7995)
博時平衡配置(1.6060)
博時增長(1.0350)
博時精選(1.0390)
博時價值貳號(1.1270)
博時裕富(2.3500)
博時穩定債券(1.0038)
博時主題(1.4150)
封閉基金5隻 基金裕陽(2.5755)
基金裕隆(2.4448)
基金裕澤(2.3505)
基金裕元(2.2012)
基金裕華(2.5361)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6隻 華安富利(-)
華安宏利(1.8783)
華安創新(2.4240)
華安A股(2.4340)
華安寶利(1.4170)
180ETF(6.1470)
封閉基金4隻 基金安順(2.8263)
基金安信(2.6346)
基金安久(2.2801)
基金安瑞(2.3660)
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國泰混合(1.1880)
國泰貨幣(-)
金象保本增值(1.3070)
國泰金馬(2.5070)
國泰金龍債券(1.1460)
國泰金龍行業(2.3390)
國泰金鷹增長(2.3980)
國泰金鵬藍籌(1.0020)
封閉基金4隻 基金金鼎(2.0236)
基金金盛(2.1946)
基金金泰(2.0585)
基金金鑫(1.8022)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1隻 易策二號(1.7970)
易基平穩(1.2260)
深100ETF(2.6350)
易基價值(1.7301)
易基策略(2.9140)
易基積極(1.0213)
易方達收益B(1.0011)
易方達收益A(1.0011)
易方達貨幣B(-)
易方達貨幣A(-)
易基50(2.0993)
封閉基金4隻 基金科訊(2.5777)
基金科瑞(2.7367)
基金科翔(3.2397)
基金科匯(2.6055)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融通巨潮(1.2960)
新 藍 籌(1.0312)
融通貨幣(-)
融通行業(1.0140)
融通藍籌(1.0140)
融通深證100(1.2360)
融通債券(1.1140)
融通動力先鋒(1.3150)
封閉基金2隻 基金通乾(2.0211)
基金通寶(2.1684)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9隻 大成精選增值(1.0632)
大成藍籌穩健基金(1.9632)
大成成長(1.0170)
大成300(2.1787)
大成價值增長(1.0777)
大成債券(1.0351)
大成債C(1.0300)
大成財富(1.2400)
大成貨幣A(-)
封閉基金5隻 基金景福(1.8702)
基金景宏(2.0950)
基金景博(1.6160)
基金景陽(2.7779)
基金景業(1.4813)
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1隻 嘉實300(1.0880)
嘉實貨幣(-)
嘉實服務(2.3720)
嘉實增長(2.7350)
嘉實穩健(1.4810)
嘉實成長(1.1029)
嘉實保本(1.3380)
嘉實短債(1.0022)
嘉實策略(1.0710)
嘉實主題(1.8790)
嘉實債券(1.1310)
封閉基金2隻 基金泰和(2.5747)
基金豐和(2.6521)
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富國天利債券(1.2083)
富國天合穩健(1.3533)
富國天時貨幣(-)
富國動態平衡(2.0093)
富國天時貨幣B(-)
富國天惠(1.0666)
富國天益(1.8472)
富國天瑞(1.4028)
封閉基金4隻 基金漢興(1.7832)
基金漢博(2.4206)
基金漢鼎(2.2406)
基金漢盛(2.4540)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2隻 華夏紅利(1.5330)
50 ETF(2.1740)
華回報二(1.2880)
華夏回報(1.3520)
華夏債券A/B(1.0490)
華夏成長(1.1360)
華夏大盤(3.5800)
華夏優勢(1.1880)
中小板(1.7290)
華夏債券C(1.0450)
華夏現金(0.8266)
華夏穩增(1.0680)
封閉基金5隻 基金興安(2.7042)
基金興和(2.1757)
基金興華(2.3277)
基金興科(2.4690)
基金興業(1.0701)
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6隻 長盛同智(1.0184)
長盛成長(1.1070)
長盛貨幣(-)
長盛債券(1.1221)
長盛精選(1.5960)
長盛100(1.1983)
封閉基金4隻 基金同盛(2.0514)
基金同益(2.3688)
基金同智(1.5499)
基金同德(2.2244)
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6隻 長城久富(1.0067)
長城貨幣(-)
長城安心回報(1.3726)
長城股票(1.1589)
長城久泰(2.6484)
長城久恆平衡(1.0520)
封閉基金2隻 基金久富(2.1161)
基金久嘉(2.5543)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國投股票(1.7655)
國投瑞銀創新(1.5156)
國投景氣(1.0423)
國投融華(1.0928)
封閉基金1隻 基金融鑫(2.4372)
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銀華道瓊斯88(1.2057)
銀華保本增值(1.0002)
銀華優勢企業(1.2951)
銀華富裕(1.3606)
銀華優質增長(1.8023)
銀華貨幣市場A(0.3984)
銀華貨幣市場B(0.3984)
銀華優選股票(2.6431)
封閉基金1隻 基金天華(1.9928)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9隻 招商先鋒(1.1024)
招商現金增值(1.0547)
招商價值(-)
招商安泰平衡(1.8964)
招商債券(1.1296)
招商成長(1.0042)
招商安本增利(1.0736)
招商安泰股票(2.3558)
招商債券B(1.1258)
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荷銀貨幣(-)
荷銀效率(1.5283)
荷銀風險預算(1.1181)
荷銀精選(2.8104)
泰達荷銀首選(1.1726)
荷銀成長(1.2904)
荷銀穩定(1.0416)
荷銀周期(1.0722)
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2隻 金鷹小盤(1.2541)
金鷹優選(1.9345)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海富股票(1.0370)
海富優勢(1.0830)
海富回報(1.4760)
海富通貳號(-)
海富精選(2.5850)
海富收益(1.1630)
海富通貨幣A(-)
海富通貨幣B(-)
天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5隻 萬家公用(1.1322)
萬家180(1.3771)
萬家保本(1.2417)
萬家貨幣(-)
萬家和諧增長(1.2932)
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8隻 景順內需增長(2.6980)
景順內需增長2(1.5860)
景順長城貨幣(1.0242)
景順鼎益(1.5870)
景順長城優選(0.9975)
景順長城動力(1.4385)
景順成長(1.7660)
景順資源(1.5330)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6隻 廣發優選(1.7020)
廣發貨幣(-)
廣發小盤(1.7702)
廣發聚富(1.5441)
廣發聚豐(2.5706)
廣發穩健(1.3242)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泰信優質(1.1367)
泰信先行(1.2220)
泰信天天(0.8447)
泰信短債(1.0006)
中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中信紅利(1.3254)
中信雙利(1.0624)
中信經典(1.7537)
中信貨幣(-)
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3隻 巨田貨幣(-)
巨田基礎行業(1.5625)
巨田資源(1.5927)
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興業全球(1.8454)
興業貨幣(-)
興業趨勢(3.1705)
興業轉基(1.3377)
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5隻 諾安貨幣(-)
諾安平衡(1.0664)
諾安債券(1.0052)
諾安股票(1.2433)
諾安價值(1.2783)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天治品質(1.8835)
天治核心(1.0271)
天治財富(1.0714)
天治天得利(-)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光大增長(1.6362)
光大貨幣(-)
量化核心(2.2853)
光大紅利(2.0408)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3隻 中海分紅(1.0897)
中海成長(1.3963)
中海能源(1.0043)
中銀國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中銀收益(1.4601)
中銀增長(1.6690)
中銀中國(1.1784)
中銀貨幣(-)
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2隻 東吳動力(1.1798)
東吳嘉禾(1.2938)
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3隻 華富成長(0.9988)
華富貨幣(-)
華富優選(1.3004)
友邦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友邦盛世(1.3011)
友邦短債(1.0029)
紅利ETF(2.4000)
紅利ETF(2.4000)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 開放基金7隻 上投貨幣(0.4979)
上投貨幣B(-)
上投摩根貨幣(0.4979)
上投優勢(2.9053)
上投先鋒(1.5658)
上投α(3.1672)
上投雙息(1.2600)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3隻 國富收益(1.5876)
國富彈性(1.0747)
國富潛力(0.9995)
新世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隻 新世紀優選(1.0329)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隻 天弘精選(1.2204)
申萬巴黎基金管理公司 開放基金5隻 新動力(1.6091)
新經濟(1.3043)
盛利配置(1.1430)
收益寶(-)
盛利精選(1.0660)
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長信金利(1.7718)
長信利息(0.8917)
長信增利(1.4810)
長信銀利(1.0940)
銀河基金管理公司 封閉基金1隻 基金銀豐(2.2670)
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匯添均衡(1.6537)
添富優勢(2.6401)
匯添富貨幣(-)
添富焦點(1.0028)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工銀貨幣(-)
工銀價值(2.2243)
工銀精選(1.4311)
工銀穩健(1.1357)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2隻 益民紅利(1.4125)
益民貨幣(-)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 開放基金4隻 交銀貨幣(-)
交銀穩健(1.6954)
交銀精選(0.9908)
交銀成長(1.5104)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4隻 建信配置(1.0237)
建信價值(1.8309)
建信貨幣(-)
建信成長(1.2893)
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3隻 匯豐2016(1.5212)
匯豐策略(-)
匯豐龍騰(1.5689)
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2隻 信誠四季(1.3791)
信誠精萃(1.2485)
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隻 中郵核心(1.4577)
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隻 中歐趨勢(1.0376)
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開放基金1隻 信達澳銀增長(1

『柒』 區域鏈塊是什麼意思

它最早出現在1991年,由一群研究人員用來給數字化文檔打時間戳。以使得這些文檔不能被篡改,看上去區塊鏈技術就像一位公證人一樣。

一文說透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然而這個技術自從那之後就沒有再發揮其它作用,直到2009年一個叫中本聰的人採用區塊鏈技術創造了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

一文說透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一條區塊鏈就是對所有人完全公開的分布式賬本,它有一個很有趣的屬性:一旦數據被記錄到區塊鏈中後就很難再發生改變。那麼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來讓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單個區塊的組成。

一文說透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每個區塊都包含了三個重要的部分:數據,哈希值,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其中數據部分跟區塊鏈的類型有關,例如:比特幣區塊鏈中的區塊保存了相關的交易信息,包括賣家買家以及交易比特幣的數量。

一文說透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下哈希值,它就像區塊的指紋一樣,用來標識區塊和它包含的數據。

一文說透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一旦某個區塊被創建,它的哈希值就被唯一的確定下來啦,改變區塊中任何一丁點兒的內容,都會使得它的哈希值發生很大的變化。也就是說當你需要檢查區塊是否被篡改時只需要檢測它的哈希值是否發生變化就可以了。如果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發生了變化,那它的內容一定發生了改變。它就再也不是之前的區塊啦!

區塊中包含的第三個元素是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這個元素使得區塊之間可以形成一個鏈條。並且能夠使得區塊鏈十分的安全

『捌』 郵政有哪幾種貨幣基金、起買點多少

*(: -3*˙;7.˙:C-˙*5; .點: -C*、;0, '、`M*); ,專'~` .為:~- *男; ,~'人`。* ;提,~'供`全.~:面-服.~;務,!'絕`~.對:飛-完*~;衣,物'!`聽.~;你,控' `~*制;!,任:~-你*擺;~,布:!- * `7.k:f,l'n-4*o;a,s: 憑證式和記帳式冰火兩重天 兩類國債您該選哪種

同為「金邊債券」的兩種國債,究竟有何差異?

解讀一 概念差異

憑證式國債是儲蓄性國債,不印製實物券面,通過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的方式購買,特點是收益固定並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這個特點造成了近來每期憑證式國債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記賬式國債是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的一種國債,主要特點是價格上是波動比較大,正是這個特點使得老百姓敬而遠之。「國債的價格還能夠波動,這讓人心裡太沒底了。我肯定不敢買!」在銀行購買了憑證式國債的李女士斷然否定了選擇購買記賬式國債作為儲蓄的做法。

解讀二 購買流程差異

憑證式國債主要依賴銀行和郵政儲蓄渠道銷售,記賬式主要通過交易所銷售,二者在購買的方便性上相差不大。

憑證式國債的購買和兌付非常方便,遍布全國的40多家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櫃台近8萬個網點均可辦理此項業務。投資者可在發行期間內到各網點持款填單購買,由發行點填制憑證式國債收款憑單,其內容包括購買日期、購買人姓名、購買券種、購買金額、身份證件號碼等,填完後交購買者收妥。

記賬式國債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但也有部分記賬式國債通過銀行櫃台交易。投資者需持有上海或者深圳股東代碼卡,並通過開戶的證券公司進行購買,開戶費一般為5元。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最少為1000元面值,即10手(1手為100元面值),超過1000元面值時,必須是1000元面值的倍數。

該種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債券憑證,債券託管機構開立的債券託管賬戶會記載投資人持有的債券。投資者在家裡使用電話委託、網上交易系統便可購買國債,免除去銀行排隊之苦。

同時,記賬式國債也可通過銀行櫃台買賣,購買此類國債需開立債券託管賬戶,開戶費一般為10元,並使用銀行資金賬戶進行交易,交易時不需交納任何費用。

解讀三 收益差異

目前所有的憑證式國債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還本付息,並不在中途支付利息,這是一種類儲蓄的投資方式。一旦提前兌取,投資者將會面臨損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風險。

對於記賬式國債而言,持有到期的收益也是固定的,這與憑證式國債的儲蓄功能沒有任何區別。

記賬式國債分為面值(100元)發行和貼現(低於100元)發行兩種。按面值發行的國債,會公布票面利率,每年到期後,國家均會按照票面利率支付利息,折價發行則不會規定票面利率,用面值100元減去發行價則是持有期間的利息收入.

但記賬式國債更誘人的地方在於其實際收益率有可能超過其票面利率,交易所掛牌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是帶來這種額外收益的主因。

列:購買10萬元3年期的儲蓄國債,每到期一年就可以取到100000*5.74%=5740.00元的利息。連續取3年的5740.00元。如果從利息也可以生利息的觀點來說:「它比憑證式國債3年一次性取17220.00元的利息會多點。」但是他的缺點就是半年內不能提前支取,而憑證式國債是可以隨時支取,不受時間限制的

解讀四 流動性差異

憑證式國債在流動性方面相對處於劣勢。投資者在發行期間購買的種種麻煩不再贅言,並且憑證式國債沒有二級市場,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資者如需要變現,則需要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現,但要按兌取本金的0.1%支付手續費,並按實際持有時間及相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這種按持有時間分檔記息的方法,使購買者充分避免了因為提前兌現而帶來的利息損失,也算是對流動性相對不足的一種彌補。另外由於老百姓對於憑證式國債「特別」的青睞,兌取後的國債往往無法再買回,也就造成對於同一位投資者而言,出售國債的行為將只發生一次。

記賬式國債在證交所上市,流動性較強。在證券公司開戶後,投資者即可以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在二級市場買賣,還可通過電話委託、網上交易等手段進行買賣。

除去在證交所交易的方式外,銀行櫃台也是投資者進行記賬式國債交易的重要場所。目前工、農、中、建四大國商業銀行都會根據每天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的行情,在下屬營業網點櫃台掛出國債買入和賣出價,以保證投資人及時買賣國債。

不過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銀行櫃台的買入賣出價格都存在差價。因此即使在商業銀行買賣記賬式國債無需繳納手續費用,但是對於投資者而言,高賣低買的差額事實上就是交給銀行的傭金。

四家商業銀行的記賬式國債報價都是自行決定的,因此他們之間同一天的報價有可能不同。有人試圖通過轉託管的方式來進行跨行間買賣的操作進行套利。但由於每筆交易的轉託管手續費為50元,而根據央行的規定,商業銀行公布的國債買入賣出價差不得超過1%,因此真正能夠提供給投資者超越交易成本的買賣差價的機會實在太少。不過也有銀行業資深人士透露,在央行出台重大貨幣政策,如加息等措施後,各家商業銀行准備不足,可能有較大的報價價差,從而產生套利的機會。

通過上述對比,讀者也許對這兩種國債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憑證式重在穩妥,記賬式強調收益

記賬式國債銀行櫃台交易,在大多數投資者眼裡還是陌生的。為此,有關專家通過記賬式與憑證式國債的對比,為投資者講個明白。

首先,從利息收入來說,憑證式國債利息收入比較固定,;而記賬式國債,按照國債的凈價交易原則,規定的利息將一直算到交易的前一天。

其次,從資本收入來說,憑證式國債由於不能買賣,還談不上資本收入。而投資記賬式國債,投資者看重的就是資本收入。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存款利率下調,國債的投資價值將會凸顯。由於復利的計算公式比較復雜,簡單來說,如果人民幣存款利率下調1個百分點,十年期面值為百元的國債收益率大約在10%左右,這意味著銀行里國債當天的報價很可能會漲到110元,猛賺一把的投資者可以馬上出手。當然,由於影響記賬式國債報價的因素比較多,這就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根據物價、經濟增長指數等相關數據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預測國債的未來走勢。

當然,收益與風險也是一對結伴而行的兄弟。從風險角度而言,憑證式國債由於可提前變現,不參與利率制定,投資者幾乎不承擔風險,銀行倒是把流動性和變現風險都擔了起來;記賬式國債的風險由投資者個人承擔。不過,如果投資者在5年、10年的國債期限里不與銀行進行交易,則利息收入仍是相對固定,風險並不大。

但是,對於真正的投資者,毫無疑問,還是應該選擇記賬式國債;

註:上述分析沒有考慮隨著剩餘期限的變化,市場利率的變化.

記賬式國債持有時間越長,越趨近於到期收益率,無論什麼樣的市場利率,收益率曲線都在到期日匯總到一點上.也就是說,持有記賬式國債到期,收益率風險為0.

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的提前兌付收益率曲線的交點,也就是在某個期限兌付,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收益率相同,這個期限隨著市場利率的升高而延長,例如上述例子,當市場利率為5%時,收益率相同的持有年限為1年左右,當利率為8%時,收益率相同的持有年限為3年多。如果未來市場利率為3%,則任何時候,買入記賬式國債都比憑證式國債有利。

二、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的價值背離差異分析

按照常規,同樣是國債,不會因為發行地點,發行對象而產生這么大的收益率差異,但是在我國國債市場的的確確長期存在,這才發達國家的市場是不可想像的,分析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原因:

非理性投資的習慣是最重要的因素,老百姓習慣在銀行購買國債,不習慣其他方式。

老百姓厭惡學習新的交易工具,例如:證券商的交易系統和交易規則。

記賬式國債的利率風險比憑證式國債大。老百姓的風險承受能力極差,即使持有時間的延長能夠減少這種風險並最終獲得穩定收益。

三、投資者如何選擇?

對於真正的投資者,買入記賬式國債的理由非常簡單――收益率高

我們在解決了選擇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之後,進一步要解決買入哪種記賬式國債,這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購買者的資金使用計劃,預期持有期限是最重要的前提。

在上述期限范圍內選擇內部收益率最高的記賬式國債。

如果預期持有期限不確定,那麼可以買入短期國債或者進行國債投資期限的組合。

面臨的問題,如何有效地規避市場利率的變化風險,如下方案可以解決:

降低風險的方式之一,滾動買入比較短期的記賬式國債,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的程度比較小,代價是到期收益率比長期國債低。

買入多種期限國債的組合,可以有效地在收益率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玖』 關於秦朝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的典故

天圓地方,春秋時期,由於政治的原因造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但同時也使「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出現了私營手工業和個體工商業和商人階級,逐步的分化出來。第三次社會大分工發生了。金屬鑄幣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逐步代替了貝幣以及各種實物貨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但形式上比較單一,主要有三種「空首布、刀幣、蟻鼻錢。

這種貨幣形式單一的局面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徹底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確立的大變革時期。由於生產力的解放,經濟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農業、治鐵、水利事業都有了的長足進步,手工業與農業的完美分離使得部分手工業奴隸獲得了解放。《考工記》記載,當時手工業產品不但種類多,質地也高。這就更加刺激了新興的封建領主對奢侈品的需求。商品的生產、交換范圍的擴大,貨幣的需要量大從而導致了金屬貨幣的增多。另一個方面由於當時群雄割據的局面已經形成。從而導致了貨幣的多樣性,呈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據說當時世面上的貨幣有100多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五大地區的貨幣,三晉兩周地區的貨幣,齊國的貨幣,楚國的貨幣,燕國的貨幣,秦國的貨幣。從這里我門不難看出當時貨幣種類之多,內容之豐富,已經超出了我門的想像。除了春秋時期已經有的布幣、刀貨、蟻鼻錢外,還多了許多的貨幣。比如說圓錢、楚金版、秦十二銖等。這從側面也反映了當時的經濟繁榮。但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持續時間並不長,只持續到了秦統一六國後就消失了。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並了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在治國思想上,秦始皇獨尊法家。讀到《韓非子》時,秦始皇大為感動,盛贊「寡人得與此人游,死不恨矣!」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明確指出,「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秦始皇的近臣趙高也認為「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裡」。在法家思想的基礎上,秦始皇逐步形成了大一統的治國方略:在政治上,統一中央集權,「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衛、監」;在社會生活上,「一法度量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在經濟上則推出了統一貨幣的壯舉,然自秦襄公封侯以後,經過二十幾代人的苦心經營,至秦始皇時終於實現了「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但在這一片曾經分崩離析、各自為王、」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廣闊土地上如何建設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如何維護和鞏固這種統一的局面,實現」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確實是一個前無古人的課題。

那秦朝是如何統一貨幣的呢?1、統一貨幣的形式:戰國末期在原來刀、布、流通的區域內都出現了一種較為統一的圓錢,秦始皇在此基礎上,廢除了原來六國的刀、布、貝等貨幣體系,以「秦半兩」圓錢為法定貨幣,通行全國。《史記*平淮書》記載: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鐵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銀錫之屬為器飾,不為幣。中國古代貨幣在形式上第一次得到了統一。2、建立了屬於國家專署機構:為了進一步掌握了鑄幣權,建立了國家鑄造貨幣的體系和專署國家機構。從而使經濟真正的把握在國家的手中。中國古代貨幣在形式上第一次得到了統一。從而使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社會生產力也隨之提高。

那為什麼要統一貨幣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戰國時期,七雄割據,關卡林立,幣制十分復雜、幣種達到了一百多種。幣幣之間的轉換十分煩瑣。給各國間的貿易交往帶來了不便,阻礙了各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統一幣制既有利於加強中央財權,便於國家賦稅的徵收,也可以從財權、財力上防止六國殘余勢力,利用其原來的貨幣破壞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防止地方分離。同時,貨幣統一為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2、秦始皇統一貨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捍衛王權,鞏固國家統一。追求大一統是歷代君王的夢想。董仲舒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王權就是要在天地人中貫而通之,追求政治、經濟乃至思想、行為、社會生活的統一圓融。那如何在貨幣的載體貨幣載體凸顯「王權」和「統一」思想。秦在統一貨幣上頗費了一番心思。其一改過去刀形、鏟形、貝形等貨幣形態,統一為外圓內方的秦半兩,「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造型代表天地乾坤,體現了秦始皇自己標榜的「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e的皇權思想。管子指出,貨幣是「先王以守財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的工具,「故與奪貧富,皆在君上,是以人戴君如日月,親君若父母,用此道也」,「權制之術,實在乎錢」。秦始皇已經意識到貨幣不僅僅是一個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皇權和統一思想的載體,所以他要統一貨幣。、

那麼秦始皇在當時關卡林立,幣制復雜的情況下為什麼能統一貨幣呢?它主要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和專門的法律。秦國之強大在六國中是有目共睹的。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國家可以與之抗衡,才會出現合縱,連橫的策略。秦一統天下前,雖然存在四大貨幣體系,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軍事形勢的變化,四大貨幣區並不是孤立和隔絕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秦憑借著自己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強大,特別是通過無數次的攻城掠地,統一六國前,秦半兩錢已經很有影響力,流通區域漸廣,逐遍全國各地。以秦半兩錢為全國法定貨幣,既便捷,又易行。同時他用《金布律》賦予貨幣無上權力,「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詳細規定官府管理貨幣的責任。《金布律》成為我國最早的貨幣立法,而秦半兩外圓內方的形態被秦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所沿襲,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拾』 貨幣市場基金是什麼

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s,簡稱MMF)是指投資於貨幣市場上短期(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有價證券的一種投資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銀行承兌匯票、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等短期有價證券。

貨幣基金只有一種分紅方式——紅利轉投資。貨幣市場基金每份單位始終保持在1元,超過1元後的收益會按時自動轉化為基金份額,擁有多少基金份額即擁有多少資產。而其他開放式基金是份額固定不變,單位凈值累加的,投資者只能依靠基金每年的分紅來實現收益。

(10)保德信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美國第一家貨幣市場共同基金作為銀行存款的一個替代物創建於1972年,是在市場變化環境下金融創新的一個最好例子。

1973年僅有4家基金,資產總額只有1億美元。但到了70年代末,由於連續幾年的通貨膨脹導致市場利率劇增,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庫券和商業票據的收益率超過了10%,遠遠高於銀行與儲蓄機構為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5.5%的利率上限。

隨著儲蓄機構的客戶不斷地從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中抽出資金投向收益更高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總資產迅速擴大,從1977年的不足40億美元急增到1982年有200多家基金持有2400億美元的資產,並在總資產上超過了股票和債券共同基金。

在銀行和其它存款機構以超級NOW賬戶和MMDAS的反擊下,1982年末和1983年初,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總資產開始下降。

熱點內容
阿爾法區塊鏈順風車 發布:2025-07-11 05:51:02 瀏覽:681
區塊鏈第一資金盤跑路 發布:2025-07-11 05:17:37 瀏覽:216
宇宙盡頭二次元 發布:2025-07-11 04:54:05 瀏覽:469
武漢體育中心去南湖 發布:2025-07-11 04:52:45 瀏覽:230
北京數字貨幣交易員 發布:2025-07-11 04:46:09 瀏覽:246
國外對元宇宙的積極探索例子 發布:2025-07-11 04:41:13 瀏覽:872
以太坊錢包地址在哪兒顯示 發布:2025-07-11 04:33:32 瀏覽:852
比特幣的上限真的不能改嗎 發布:2025-07-11 04:33:23 瀏覽:233
原價usdt 發布:2025-07-11 04:31:51 瀏覽:643
緬交所怎樣充值usdt 發布:2025-07-11 04:31:49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