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數字貨幣的緣起發展與未來

數字貨幣的緣起發展與未來

發布時間: 2021-06-08 17:10:30

數字貨幣有發展的未來嗎

數字貨幣當然是有發展未來的,數字貨幣的未來是非常廣闊的。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比特幣、維基鏈、比特幣現金、以太坊都是數字貨幣。中國央行在3年前也已經開始研究數字貨幣,目前正在和業內人士合作研發分布式賬本。央行已經把發行數字貨幣提上了議程。

❷ 貨幣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

貨幣的起源: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貨幣是實物貨幣。一般來說游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豬頭和下顎骨,表明豬和陶器在原始社會後期曾起過貨幣財富的職能。

但眾所周知,流通較廣的古代實物貨幣為「貝」。因為充當實物貨幣,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後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貨幣。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於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為主要貨幣。在考古發掘中,夏代、商代遺址出土過大量天然貝,貝作為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

貨幣的發展:

我國最早的貨幣是起源於商朝的貝幣。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貝幣的流通數量日益龐大。由於天然貝來源有限,不敷應用,於是便出現了仿製貝。最初的仿製貝是石貝、骨貝、陶貝,以後便發展到用銅來製造,這就是銅貝。

銅鑄幣的產生,使古代貨幣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其發展及廣泛流通是早期貨幣發展中的重大轉折。這一時流通的貨幣主要有四種——布幣、刀幣、環錢和蟻鼻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接著實行了一系列鞏固封建中央集權的措施,統一貨幣就是其中之一。規定全國使用統一的貨幣,統一的貨幣分黃金和銅錢兩種,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銅錢為下幣,按枚使用,幣面鑄有「半兩」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兩,史稱半兩錢。禁止其他財物作為貨幣流通。

(2)數字貨幣的緣起發展與未來擴展閱讀:

貨幣的分類:

1、流通幣

這是原本意義上的硬幣,發行的目的是為了「流通」。

2、收藏幣

收藏幣發行的目的不是為「流通」服務,而是為硬幣「收藏」服務,通常由主權發行機構以高於或遠高於面值的價格售出

3、投資幣

發行投資幣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規的「收藏」,而是為了保值和增值。投資幣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貴金屬(銀、金、鉑、鈀)製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幣」形金屬錠塊。

參考資料:

網路-貨幣

❸ 國內的數字貨幣未來會是怎麼一個發展狀況呢

未來數字貨幣將會走向大統一,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
我國央行在今年初的時候曾召開過數字貨幣研討會,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已經提上了日程。國際上的一些銀行巨頭和科技公司也都在研發數字貨幣,英國央行也計劃發行數字貨幣。這所有的一切都意味著數字貨幣離我們現實的生活越來越近。但是,政府主導發行的數字貨幣未來可能會流通,但比特幣、瑞泰幣、活力幣只能作為一種資產類別存在。

❹ 數字貨幣的崛起帶來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傳統的電子支付系統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的,依靠中心化的第三方機構來完成。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技術可以有效的將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的系統有機融合在一起。
數字貨幣的貨幣屬性已經吸引了許多目光,而支付系統背後的分布式記賬系統無疑是更具吸引力的創新之處。鑒於銀行存款以及別的一些金融資產僅僅呈現為純數字形式,這恰好給分布式記賬系統改變整個金融體系提供了更廣泛的機會。
貨幣和支付系統天然的就是聯系在一起的。而交易的媒介——支付系統,首先必須確保它是安全可靠的。任何一個交易系統都需要一個記賬系統,用以記錄你在這個系統里擁有的資產情況。
現代的支付系統通常是使用電腦存儲數據,說白了,你存入銀行的錢就是一串記錄在銀行賬戶上的數字。
這篇文章將致力於探討最近在支付領域的創新性事件,如全球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把最完美的支付系統和最完美的貨幣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用戶可以依靠它完成兌換法幣、商品買賣、購買服務等活動,而不需要第三方機構參予(比如銀行),它的創新之處還在於它是不受任何中心化銀行所管制的。
比特幣——目前最大的數字貨幣——創建於2009年,目前已經擁有全球范圍內數千家的商業機構支持,從披薩到虛擬主機應有盡有。大多數的數字貨幣,包括比特幣,都有一個設置好的固定的總量供應。本章將對它的工作原理做簡要介紹,將給大家簡單介紹如何用技術手段加固安全的支付系統,評估舊的支付系統應該由新技術取代的可能性,講解分布式記賬系統是如何去除現有系統中的諸多問題,並探討新技術可能應用到的新領域。
許多媒體報道比特幣僅僅報道他們貨幣屬性以及價格方面的討論。而本文關注的則是數字貨幣的分布式記賬系統對支付體系帶來的革命性創新——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機構參與的支付體系。這些創新還可以在別的領域拓展,比如加密通訊、決策制定、P2P網路。
各國央行有責任穩定本國的貨幣和支付系統以確保經濟的穩定運行。近期在支付技術上的創新已經涉及到「數字貨幣」這一話題。今天大多數經濟體上運行的支付系統都是延續幾個世紀前的那種模式,即用中心化的機構來進行擔保交易,例如16世紀時出現的金鋪銀行,人們可以用實物黃金兌換金票,金票可以當做金幣使用,也可以兌換金幣,但是不可以跨銀行使用。隨著社會發展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的需要一個跨行支付的系統出現,現在的做法是各種銀聯組織。
比特幣、瑞泰幣、微盟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在未來可能會消失,因為現在也只是一個小小的試驗品,但這種思想可能會延續下來。

❺ 為什麼數字貨幣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球會出現一種全球公認的數字貨幣,這種數字貨幣可以在全球流通。另一種情況是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就和現在的國際局勢很像。這種數字貨幣可能是由某個強大的國家或者聯盟發行,其它的國家也會出現自己的數字貨幣,但主要起到輔助的作用,比特幣、瑞泰幣、活力幣可能到時候僅僅作為一種資產類別而存在。

❻ 談談數字貨幣對中國未來發展的設想

知識化軍隊、智能化武器、數字化戰場、信息化戰爭、威懾化戰略,成為二十一世紀軍事發展的基本趨勢學科綜合性更加突出。未來任何軍事戰爭問題、科學技術問題、社會發展問題和環境問題的解決,都呈現高度的綜合性,幾乎所有學科專業都可以成為國防科技的研究對象。1993年,美國國防部發起了一個共同制定國防科學技術計劃的行動,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2010年聯合作戰設想》及《聯合作戰科學技術計劃》、《國防技術領域計劃》和《基礎研究計劃》,內容幾乎涉及所有與軍事有關的科學與工程領域。僅基礎研究計劃就覆蓋了物理、化學、數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學、材料科學、力學、海洋科學、地球科學、大氣空間科學、生物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等12個學科領域。我們應改變傳統思維,按照「軍事型、綜合型、研究型、開放型」的發展模式,構建先進合理的國防科學技術學科體系,創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豐富和發展國防科學技術。軍事對抗性特色鮮明。「有矛必有盾」的規律普遍存在。科學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國防科學技術則具有更為鮮明的軍事對抗性:偵察反偵察、隱身反隱身、干擾反干擾、制導反制導、摧毀反摧毀、病毒反病毒;坦克反坦克、導彈反導彈、航母反航母、衛星反衛星;空襲反空襲、登島反登島、封鎖反封鎖;信息攻防、電子對抗、導彈攻防、體系對抗;武器信息化與信息武器化、新概念武器與武器新概念等,均體現了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武器新概念層出不窮。新概念武器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它的突破具有里程碑、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在冷兵器時代,短兵格鬥,攻防難分;在熱兵器時代,攻防結合,遠距機動;在核武器時代,威力無比,威懾屈兵。在未來戰場上,新概念武器將不勝枚舉:電磁能發射器、電熱炮等動能武器,以電脈沖功率為能源,突破常規火炮系統發射炮彈的速度極限;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定向能武器,一改「槍、炮、彈」的傳統思維,實現「有槍無彈、零時飛行、直瞄即中」的夢想;基因武器竟能起到滅絕某一人種或某一種人的功效;次聲波武器於無聲處藏殺機,更讓人防不勝防;還有微米/納米武器、數字化智能機器人部隊……武器新概念就是廣義武器觀,它把所有超出了傳統軍事領域,但仍能運用於戰爭行動的手段都看作是武器。在信息網路時代,人為股災、黑客侵入、虛假情報、電力癱瘓都可被納入新概念武器之列。武器新概念為新概念武器提供指向,新概念武器則使武器新概念固定成型。新概念武器是軍事知識創新和軍事技術創新的集中體現。在國防科技日新月異的知識軍事時代,超越現代的新概念武器層出不窮,超越未來的武器新概念也會不斷涌現。軍民兩用性日益明顯。現代高科技幾乎都是兩用技術,具有通用性強的特點。信息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科索沃戰爭表明,軍與民的界限愈來愈模糊。國防科技所涉及的基礎科學和技術基礎,包括紅外技術、微光技術、激光技術、雷達技術、光纖技術、光電慣性技術、集成光學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以及管理技術等,多為通用性很強的技術,可以支撐多類武器系統的研製與改造,具有鮮明的軍民兩用性。軍民兩用,相互促進,是個方向。一方面,在新系統的設計階段就盡可能利用民用技術、產品、實踐經驗和能力,充分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許多國防關鍵技術,在商業上和國際上正在開發或業已成熟,因此軍品生產和民品生產將盡可能依賴同一工業基礎,發揮規模經濟和民用工業技術創新的優勢。同時,軍隊系統和國防部門也將維持穩定的科研經費,保持在重點國防科技領域上的投資,開展高質量的基礎研究,培養未來的科技隊伍和「精明買主」,促進軍內外科研單位之間的合作,加速技術轉移,有選擇地將技術用於滿足社會需要。

❼ 數字貨幣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哪裡

先來解釋一下數字貨幣。真正的數字貨幣是國家發行的,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的貨幣。這才是國家法定的可以流通的貨幣。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國家發行過數字貨幣,我國也是。因此任何自稱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的,都是詐騙。法定數字貨幣的功能和目前紙質的貨幣的功能是一樣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投資的概念。試想一下,你會花一百塊錢去買一張面值十塊錢的人民幣嗎?所謂比特幣仍然是虛擬幣,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上的一種加密演算法,得出的計算結果。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唯一性和有限性。正因為這些特點,一個國家是不可能把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所以把比特幣作為一種炒作的標的,我不反對。但是如果把比特幣上升為數字「貨幣」來宣傳,我認為有欺騙的嫌疑,因為它不具備國家法定貨幣的特徵。國際上有人願意接受比特幣交易,我認為實際上是一種「以貨易貨」交易,並不是真正的貨幣交易。目前比特網交易所能夠提供的交易對最多,投資者可以參加杠桿交易和永續合約交易等。

❽ 如何看到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

在比特幣瘋狂過後,虛擬數字貨幣該何去何從?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虛擬貨幣或將會長期持續的發展下去。由於虛擬貨幣安全性高,不能隨意被增發,以及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等特性,導致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對於虛擬貨幣有著瘋狂的追求。
2.虛擬貨幣或將會在未來涉及更廣。只要有人認可並且使用虛擬貨幣,虛擬貨幣的存在就有價值。
虛擬貨幣發展至今,繁榮和泡沫、財富和夢想、質疑和監管都在路上。投資有風險,入門需謹慎。類似比特幣這樣的玩法目前暫未得到監管部門認可,建議普通投資者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參與。

熱點內容
區塊鏈幣圈今天的話題 發布:2025-07-05 15:22:06 瀏覽:796
玩區塊鏈的人群 發布:2025-07-05 15:06:06 瀏覽:123
VP幣是傳銷還是真正區塊鏈 發布:2025-07-05 15:01:21 瀏覽:453
個人還能挖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05 14:46:43 瀏覽:680
幣圈財富自由論壇 發布:2025-07-05 14:12:52 瀏覽:844
挖比特幣有沒有風險 發布:2025-07-05 14:02:51 瀏覽:82
BE區塊鏈生態算網路傳銷嗎 發布:2025-07-05 13:34:31 瀏覽:657
幣圈是什麼控制漲跌 發布:2025-07-05 12:51:01 瀏覽:385
以太坊的運作過程 發布:2025-07-05 12:34:09 瀏覽:207
如何銷售區塊鏈會議 發布:2025-07-05 11:34:12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