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關於互聯網數字貨幣
A. 兩會關於網路互助平台的相關報道
金融理財的網路互助,比如那些P2P,風險是很高,不要總是想著賺錢。
不過,網路互助的確是一種很好的風險共擔的方式,那些大病互助平台,就很好。
比如,大象同舟會,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網路形式的大病互助平台,會員都來自全國各地的網路大眾,只要會員中有人患了大病,大象同舟會就會為其發起籌款,每個會員大概就是均攤一兩元錢,籌集高達30萬給到患者。不僅幫助了患病會員,自己也享有大病保障資格。這才是非常有意義的網路互助平台,與保險相結合。
B. 互聯網數字貨幣是騙人的么
互聯網數字貨幣不會騙人,只是一種虛擬的網路貨幣,外國有部分商家可以使用虛擬貨幣,例如比特幣之類的,但是中國是禁止的。
C. 互聯網數字貨幣是什麼
互聯網貨幣,又稱為虛擬貨幣、數字貨幣或者電子貨幣,這與我們現實中使用的貨幣全然不同。在「互聯網社會形態」里,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成立或者參與社區,同一社區成員基於同種需求形成共同的信用價值觀,互聯網貨幣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型貨幣形態」。
互聯網數字貨幣自身是不會去騙人的,互聯網數字貨幣只是一個工具而已,要看用它的人。
2013年以來數字貨幣風靡全球,曾一度多次登錄各大新聞頭版頭條。
但隨之而來的數字貨幣傳銷騙局也是層出不窮。
數字貨幣傳銷的典型的模式是這樣的,選擇一款現成的,或者乾脆自己編套程序,發明一種數字貨幣。
1.包裝幾個「專家」、「精英」、「政府要員」。
2.通過線上和線下雙重宣傳各種發財暴富案例。設計數字貨幣升值假象。
3.被騙者直接投資買入該數字貨幣。
4.給被騙者在投資周期結束後復利獎勵,或直接返利。獎勵也是數字貨幣本身。
5.給被騙者發展下線承兌數字貨幣獎勵。
6.組織者大量賣出數字貨幣套現,幣價將大幅下跌。
7.拒絕返錢和獎勵,賴賬。聲稱被黑客攻擊,聲稱被莊家控盤,導致幣價下跌。
8.跑路。
數字貨幣的傳銷是集一般性傳銷、龐氏騙局,和直銷大成者,數字貨幣傳銷和一般的傳銷相比有額外的三個特點:
1.有實在的產品——數字貨幣。而且被包裝的很高級。
2.參加者可以獲得拉人頭獎勵。獎品是數字貨幣本身。
3.數字貨幣會隨著參與騙局的人增加往往會升值。參與者可獲得數字貨幣本身數量增長,和賬面折演算法幣增長,包括最底層的參與者。
結論:數字貨幣傳銷,前期是傳銷,後期立刻變身為龐氏騙局。
D. 兩會上說互聯網+是什麼意思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但並不是簡單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平台,把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從而形成更廣泛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增長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互聯網+」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成果與標志,也是進一步促進信息消費的重要抓手。
(4)兩會關於互聯網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互聯網+」的行動計劃
「互聯網+」不僅正在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ITFIN)、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促進產業升級。首先,「互聯網+」行動計劃能夠直接創造出新興產業,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發展。互聯網+行業能催生出無數的新興行業。「互聯網+」令現代製造業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製造,更能滿足市場需求。
「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E. 中國互聯網數字貨幣啟動
國產的數字貨幣知名的有元寶幣、瑞泰幣、微盟幣、招財幣、比特元等等。當然,這些國產幣和沒辦法和比特幣、萊特幣、狗狗幣這些舶來品相提並論的。
F. 今年兩會有哪些惠及互聯網行業的政策和措施
今年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重點關注工業互聯網問題是什麼?圍繞工業互聯網新基建又提交了哪些建議提案?
5月29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閉幕會,2020年全國兩會結束。
新華社記者王曄攝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相比篇幅變短了,文字雖少但卻擲地有聲。尤其是今年備受關注的「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不少代表委員提案建議的重點內容。
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在「新基建」風口之下,工業互聯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關於工業互聯網的提案建議關鍵詞主要圍繞政策制定、5G、工業APP、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互聯網安全、人才培養、資金扶持等多方面展開。那麼究竟哪些內容是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方向?
提升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能力
5G未來80%的應用場景將用於工業互聯網領域已成為業內共識,5G為工業互聯網提供了理想的網路環境,工業互聯網是5G最典型、最有價值的應用場景,加速工業互聯網與5G的創新融合發展,對「新基建」可以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建議,要提升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能力,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作為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場景復雜多樣,兩者在融合創新發展方面遇到不少「絆腳石」。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移動總經理陳力認為,工業復雜的應用場景加深了融合的難度,且5G與工業互聯網在助推智能製造轉型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如5G跨界融合不充分,5G與工業互聯網領域綜合型人才缺乏,工業互聯網技術標准、信息安全、平台責任、數據保護等內容的法規體系不完善等挑戰。
對此,陳力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積極推動跨界融合;二是深入推進法律法規配套制度建立;三是健全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強化工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五是加強合作交流和經驗總結推廣。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傑從企業層面指出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存在四大難:一是「5G+工業互聯網」應用改造起步難;二是傳統製造企業的內網改造難;三是5G工業晶元和模組批量商用難;四是產業鏈面臨軟硬體「卡脖子」現象。
針對這些難題,鄭傑建議,要進一步加快「5G+工業互聯網」建設。一是加強龍頭示範項目引領;二是加快工業企業5G內網改造;三是加速推進5G終端產業成熟;四是加緊壯大「5G+工業互聯網」創新產業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針對5G工業互聯網創新融合發展則提出,一是要抓緊制定出台更有針對性、更細化的發展戰略和行動方案;二是深入推進跨界合作和產業對接;三是針對重點細分領域開展商用部署標桿示範項目;四是進一步探索互惠共贏的可行商業模式。
「數據焦慮」亟需解決
當前工業數據呈指數級增長,有人將數據比作是新的「石油」,能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的利潤。數據作為「新基建」的基礎性要素,在工業互聯網、5G等領域都可以起到提升其他要素效率、擴大要素效用的倍增作用。
但當前我國的工業大數據應用水平較弱,工業知識轉化不足,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英建議,要完善工業大數據服務體系,打造工業知識「淘寶」。她建議,工信部應加大工業大數據、工業知識圖譜的支持力度。通過國家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專項,支持鋼鐵化工、航空航天、汽車石化等重點領域組建工業演算法研究院,建立行業級知識圖譜和工業機理庫,力爭在關鍵工業軟體研發和產業化上取得突破。
G. 無紙幣時代成兩會熱點 數字貨幣何時完全進入生活
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是大勢所趨,是社會發展的潮流和必然,但是現階段,數字貨幣出來了紙幣也不會消失。雖然,在東歐一些國家正在嘗試貨幣去紙化,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實現。而且這些國家都是一些高度發達的國家,國土面積狹小,基礎配套設施完善。
在國內,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出來以後也會和紙幣並存很長一段時間,直至紙幣慢慢的被數字貨幣完全取代。當然,比特幣、萊特幣、DECENT這些數字貨幣只能作為一種補充而存在,並不能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