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數字貨幣雙花

數字貨幣雙花

發布時間: 2021-08-01 01:18:20

數字貨幣雙花 拜占庭將軍是什麼意思

拜占庭將軍問題在我看來是提出了一個錯誤模型。即錯誤節點可以做任意事情(不受protocol限制),比如不響應、發送錯誤信息、對不同節點發送不同決定、不同錯誤節點聯合起來干壞事等等。總之就是說,沒有節點會出現比這更嚴重的錯誤。
很顯然,拜占庭錯誤是overly
pessimistic的模型,因為這種錯誤實際環境中比較少見。那麼為什麼要研究這個模型呢看其中最簡單的一個原因是,如果某個一致性演算法能夠保證在系統出現f個拜占庭錯誤時保持系統一致,那麼這個演算法也就能夠保證在出現f個任意其他錯誤的時候也保持系統一致。
錯誤模型有上限,肯定也就有一個下限(overly
optimistic,沒有比它還要弱的模型)。這個下限就是『fail-stop』模型。這個模型的假設是:當一個節點出錯,這個節點會停止運行,並且其他所有節點都知道這個節點發生了錯誤。用同樣的邏輯,如果某個一致性演算法不能保證在系統出現f個錯誤的時候保持一致,那麼這個演算法也就沒法處理其他f個任意其他問題。
應用這些錯誤模型,可以對不同演算法進行比較,也可以對具體演算法的cost進行討論。

Ⅱ 數字貨幣總量固定嗎

DCEP的貨幣總量是不恆定。

為什麼?

我們來看看目前DCEP的定義是什麼?

數字化的法定貨幣。

除了承載載體上和法定紙幣不一樣之外,他在其功能上和紙幣一樣: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

這個也是紙幣應有的職能。

DCEP的發行,是基於100%准備金發行,將和現金貨幣一起流通,也就是說是M0 發行。

雖然央行數字貨幣是在區塊鏈技術興起之後才慢慢推出,但是,他也不是純區塊鏈技術,只是採用了區塊鏈相關裡面和部分技術。

都知道全區塊鏈技術商用,還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像並發量,數據儲存等等問題。

像我們這么多人口的大國,如果用嚴格意義上的區塊鏈技術,目前根本承載不了。

萬向區塊鏈分析:

從人民銀行公開披露信息看,DC/EP沒有像Libra那樣用到真正的區塊鏈。

數字貨幣盡管不是區塊鏈內Token,但在不可「雙花」、匿名性、不可偽造性、安全性、可傳遞性、可分性和可編程性等關鍵特徵上,與區塊鏈內Token是類似的。

因此,DC/EP仍屬於Token範式,而非賬戶範式。

DC/EP發行登記子系統由中央銀行負責維護,是中心化的,不需要運行共識演算法,這樣就不會受制於區塊鏈的性能瓶頸。

在DC/EP中,區塊鏈用於數字貨幣的確權登記,居於輔助地位。

每個國家的基礎貨幣發行量,每年都在不斷的增發。

所以,央行數字貨幣是改進了貨幣的承載性質,紙幣天然適合原子世界,數字貨幣更加適合比特世界的消費使用場景。

供應量,肯定是之前的貨幣系統一樣,每年都增加。

Ⅲ 什麼是伽特幣

伽特幣

伽特幣是在傳統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基礎上賦予了新型的教育性質,讓科技伴隨教育更好的發展。

中文名:伽特幣外文名:JTCoin

開發時間:2017/3/12

簡寫:JTC 開發者:伽特幣團隊

演算法:Scrypt總流通量約2900萬枚

發行背景

伽特幣(JTC)是一款最新的區塊鏈技術結合教育而設計的一款具有教育性質的特色區塊鏈數字貨幣,什麼是教育呢?教育,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或許,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種教授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特點

基於區塊鏈科技與教育結合的理念,連接成熟教育模式,結合數字貨幣去中心化、分布式、人人分享的核心理念,伽特幣團隊開發了數字貨幣伽特幣,伽特幣團隊以教育為起點,廣泛探索數字貨幣及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體系下的應用場景。

伽特幣開發運營團隊致力於將伽特幣打造成為在教育領域自由流通的加密數字貨幣,推動全球教育領域的資源加入數字經濟新生態,讓伽特幣使用者如數字信息般順暢的分享和交換價值。將伽特幣廣泛應用於教育體系下的各個角落,基於伽特幣形成的數字教育體系將逐步擴大成為領先的數字教育平台,成長為巨大且有價值的數字教育網路。

特色

1.發行背景和當今時代的主題相契合,以教育的傳播特性結合數字貨幣科技特性,使伽特幣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學習和認可,伽特幣是公開透明的,其客戶端於2017年5月1日對外公開,屆時同樣可以進行區塊瀏覽。

2.區塊確認時間更短,每個區塊的確認時間僅需要60s.

3.安全,採用了非常運用非常廣泛的scrypt演算法,安全性/公平性都有所保障。

關於區塊鏈運用

區塊鏈技術來源於比特幣系統,正是由於這項技術的去中心化、不可更改賬本的特性,比特幣系統才有能力解決一些問題,諸如交易造假、雙花等。很多人都認為比特幣系統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

比特幣系統毫無疑問是一個精巧的發明,而背後神秘的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曾將比特幣系統定義為「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在過去七年的潛移默化中,比特幣周邊的生態系統從疑雲中成長起來,如今比特幣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漲幅甚至超過了幾百萬倍。

眾所周知,比特幣不僅僅是一個新的現金系統,它同時也有區塊鏈屬性,並通過區塊鏈技術來保障比特幣的去中心化賬本。更重要的事實是,比特幣系統讓我們確信:物理性的資產可以被,也必將被數字化。區塊鏈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以密碼學的方式維護了一個不可篡改的賬本,從而讓多方在無需建立信任的環境中進行自由的價值互動或交易,這種模式可以給股權眾籌、證券交易、保險業、醫療、物流業等眾多行業帶來重大的變革和挑戰,同時也蘊含著無限的機遇。

那麼伽特幣便是在傳統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基礎上賦予了新型的教育性質,讓科技伴隨教育更好的發展!

Ⅳ 比特幣錢包

比特幣(bitcoin)誕生於2008年的一篇論文。
一個署名為中本聰的人,提出了革命性的構想:讓我們創造一種不受政府或其他任何人控制的貨幣!這個想法堪稱瘋狂:一串數字,背後沒有任何資產支持,也沒有任何人負責,你把它當作錢付給對方,怎麼會有人願意接受?
Merkle tree
跟二叉樹長得很像,只是這個是下面兩個節點取哈希值得到上面節點。只需要記住根節點,就可以檢測整棵樹有沒有被篡改。
根哈希值存在block header里,交易過程存在block body里。全節點包括block header和block body,但是輕節點(比如手機上比特幣錢包)只包括block header。這棵樹可以證明包含某個交易已經被寫進了區塊鏈。
3.共識協議
去中心化的貨幣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1.誰能發行數字貨幣:挖礦
2.怎麼驗證交易的合法性:區塊鏈。
雙花攻擊(double spending attack)
雙花攻擊是數字貨幣的一個主要挑戰。
比特幣中的交易都要有輸入和輸出,幣從哪來,花到哪去。
正常情況也可能有兩個分叉,因為兩個節點同時獲得記賬權,兩個節點打包的區塊,同時計算出了那個隨機數。此時會暫時兩個分叉共存,直到其中某一個區塊搶先找到了下一個區塊,這條就成了最長合法鏈,另一個分叉就被丟棄。

女巫攻擊(sybil attack)
某惡意節點不停產生賬戶,賬戶總數超過總賬戶的一半,則取得了區塊鏈的控制權。

比特幣中的共識協議(Consensus)
一些節點是有惡意的,大部分節點是好的。

想法1:把一些交易打包到區塊里作為候選區塊,讓每個區塊投票,如果通過就寫入區塊鏈。

不行,因為有的惡意節點一直發布一些含有惡意交易的區塊,則一直投票,佔用資源。而且有的節點不投票。

想法2:不按賬戶個數投票,而是按照計算力投票。每個節點都可以產生合法交易放入區塊,這些節點就開始試隨機數,直到找到H(block header)≤ target,則這個節點有記賬權。

唯一產生比特幣的途徑
coinbase transaction。這個不用指出幣的來源,有了記賬權的節點(找到了隨機數)會有出塊獎勵。

50BTC->25BTC->12.5BTC,每21萬個比特幣,獎勵就減半。

比特幣爭奪記賬權的過程叫挖礦。爭奪記賬權的節點叫礦工。

Ⅳ 條件成熟時數字人民幣可實現跨境交易,你覺得數字人民幣怎麼樣

我覺得數字人民幣非常好,這是時代的進步。

一、支付方式的區別。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必須要在有網路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或者說至少需要收付雙方有一方必須在線的情況下,才能完成交易;而數字貨幣可以離線支付!也就是說,收付雙方都不需要在線,只要拿著手機互相靠近,我手機裡面的數字人民幣就能跑到你手機裡面去了,這就跟紙幣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了。

數字貨幣是個新鮮事物,開始時難免有欠缺,慢慢會越來越好!

Ⅵ 上海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比普通付款方式好在哪裡

上海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於亦鳴醫生成為「嘗鮮者」,他用新辦理的屏顯卡式硬錢包在支付終端上「靠了靠」就完成了支付。

這是繼深圳、蘇州手機掃碼、碰一碰支付之後,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首次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模式。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屏顯卡式硬錢包支付還不是完全意義的「雙離線」支付,而是「單離線」支付。

那麼,數字人民幣如何真正實現安全的「雙離線」支付?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了本次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提供技術支持的銀行,多家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暫無披露口徑。

而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也未公布雙離線支付的細節。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了他理解的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邏輯:「付款錢包在斷網時構造交易報文並簽名,通過近場通信發給收款錢包,收款錢包在後續聯網時提交給中國人民銀行的數字人民幣系統入賬」。

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

記者了解到,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於亦鳴醫生率先使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供的屏顯卡式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醫院員工餐廳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

於亦鳴醫生在點餐以後,取出醫院新辦理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屏顯卡式硬錢包,在餐廳的支付終端上輕輕「靠一靠」,硬錢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散了散」就完成了支付。

支付終端隨即將消費小票打出,硬錢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窗口中,也清晰顯示著消費金額、卡內余額、離線支付次數。「第一次用數字人民幣消費,很方便,能夠看到余額,也很放心。」於亦鳴表示。

Ⅶ LBTC是什麼

從代碼機制層面分析 LBTC 優點
DPOS機制
近年來由於POW的資源浪費、出塊不夠穩定、存在算力攻擊等問題,雖然POW被公認為使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共識機制,但對於全網算力不夠大的區塊鏈,還是存在很大被攻擊的風險。越來越多的共識機制被提出運用到區塊鏈項目中加以嘗試及實驗。DPoS則是目前主流共識機制中的一個,LBTC便採用了這個機制。DPoS保障了投票權在持幣人手中,因此持幣人將可以通過投票選擇是否通過議案,從而決定項目的發展方向。這同時也意味著,項目的發展方向取決於關心項目本身的人群手中,眾智的力量將推動項目更好地發展。同時DPoS機制的優點還有不存在算力攻擊、嚴格遵守時間出塊和節約資源等。
LBTC的DPoS優點
LBTC的DPoS機制也有其項目本身的特點: LBTC的節點個數為101個,比起21或51個節點,持幣人在LBTC的錢包中最多一次可給51個節點投票,更加降低了中心化的風險; LBTC能夠穩定3秒出塊,再加上2M的區塊大小,保證了LBTC是比特幣效率的400倍,每秒的交易速度可達2000筆以上; 最重要也區別於其他項目、令人感到頗具新意的是,LBTC的DPoS機制存在不可逆塊的規則。當一輪出塊,出塊代理人數達到90%以上或連續兩人出塊,出塊代理人大於70%則都可認為上一輪的第一塊,是不可逆的,從而防止分叉。
LBTC的防禦措施
除了基於DPOS共識機制,LBTC的技術層面還有其他的亮點。
首先,LBTC可以防止【重放攻擊】。什麼是重放攻擊?每個比特幣賬戶內將根據他的比特幣余額,同時存在對應數量的LBTC。如果每條鏈上的地址和私鑰、演算法等都相同,交易格式也完全相同,導致在其中一條區塊鏈上發起的交易,完全可以放到另一條區塊鏈上去重新廣播,可能也會得到確認。這就是「重放攻擊」。簡單來說,當用戶轉賬LBTC的時候,BTC也可能同時被轉走。LBTC修改了交易簽名中的哈希演算法。在哈希演算法中,LBTC新增了「LBTC」欄位。LBTC與BTC生成的HASH將不一樣,LBTC和比特幣相互不承認彼此的交易,以此防止了重放攻擊。
其次,防止【偽造挖礦】。比特幣交易中沒有投票和余額概念,為了LBTC的最大穩定,在Coinbase交易中新增加一個由OP-return組成OUTPUT,OP-RETURN數據由Publickey、Time,Sign(Time)三個欄位組成,Time代表交易的時效性,Publickey驗證Sign(Time),即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原理防止偽造別人挖礦。LBTC有101個節點,假設攻擊者有30個節點,如果偽造剩餘71個節點,則可讓其他節點誤認為攻擊者的鏈為最長鏈,而進行出塊,這就是偽造挖礦攻擊。
第三, 防止【雙花攻擊】。雙花攻擊就是一筆錢花了兩次,也可以稱之為雙重支付攻擊。比如之前引起廣泛關注的BTG近期遭受51%攻擊。一名惡意礦工獲得了BTG網路至少51%算力,臨時控制了BTG區塊鏈,在向交易所充值後迅速提幣,再逆轉區塊,成功實施雙花。LBTC由於前文提到過的不可逆塊,當LBTC的區塊的交易確定後,將不可能回滾,以此來實現防止雙花攻擊的目的。
第四,【多線程執行】。在LBTC的交易一致性、合法性檢查中,將可以合並整合的數據合並,採用多線程執行,這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強了LBTC的性能。
LBTC的代碼邏輯
此外,再從代碼邏輯上來講,LBTC分為協議層、共識層和應用層。 當需要傳輸價值的時候,通過協議層鏈接,以共識層完成交易,這個過程不只是能夠作為價值的互換,也能夠在三方連接中充當價值中介。而應用層則主要是基於智能合約來實現。在未來的發展路線中,LBTC將基於智能合約實現網關的功能。支付網關實現的是資產發行、資產交易、法幣兌換、鏈上交互等。
所以LBTC才能這么有底氣地說它要做全球價值互聯網協議,通過支付網關可以實現任意貨幣間地兌換,不僅是幣幣間,法幣和數字貨幣,法幣間都可以。這不是非常方便嗎?一鍵轉換即可用越南盾買到ETH,轉給遠方的英國表妹,被她嫌棄,立即換成EOS,隔了1秒又換成英鎊,再也不用多餘的轉換步驟,一步到位,豈不美滋滋?這么一分析,其實從技術代碼層面分析LBTC還是挺靠譜的。不過比起那些專家,小編可不會忽悠你們,未來LBTC是否能實現去中心化的價值互聯網協議,關注代碼會是一種更為直觀的方式。(LBTC的Github:https://github.com/lbtcio/lbtc-core)
如何使用網關?
接下來談談網關的「轉換流通」的具體實現,可以大致分為3種:
第一,當LBTC系統搭建好網關技術後,以網關為橋梁,用戶A可以將任何的貨幣兌換成LBTC,之後可以發送給任意想發送的用戶B,而用戶B則將LBTC兌換成自己需要的任意幣種即可,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大家平時在交易所的操作?我想這也是LBTC提出要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緣由之一。
第二,用戶A可以將資金存放在用戶B信任的網關,經過網關轉給B。
第三,由於LBTC在網關建設前期,將提供「任意用戶皆可發行Token」的功能。因此,在LBTC系統中,如果用戶A的信譽好,被大家認可,且又自己發行了A Token(當然這其中應該包含的是資產抵押實現的資產上鏈),A就可以把自己的A Token用於用戶B的貨幣交換。用戶A在此後也可贖回交換給B的A Token。A即是交易過程中的網關角色。
在以上提到的過程中,分別實現了資產發行、資產交易、法幣兌換、鏈上交互的功能。
網關的使用類似於銀行的功能,最主要可以解決跨境轉賬的問題,再加上LBTC的高TPS和低廉的手續費,實現跨境轉賬將變得非常便捷。比如需要在中國往美國匯款,需要向中國的LBTC網關匯入人民幣,其後美國的網關將收到到來自中國網關的LBTC,再轉換為美元,轉發給美國的賬戶。 在如上網關系統中,可以得出,支付雙方都不需要加入網路,只需要信任網關即可。
雖然網關解決了傳統轉賬支付的慢速及手續費高的難題,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
除了LBTC邀請的符合標準的機構或項目方可以成為網關之外,普通用戶之間,除了熟識者之間的相互買賣(實際上這種行為更傾向於借貸,如果僅是熟識者間的買賣,將會形成一個個相互獨立的小網路),如何證明網關是值得信賴的機構或個人?
如何將LBTC的網關推廣到與大型機構合作顯然是擺在團隊面前的問題。Ripple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目前已與日本的MUFG、澳洲的Westpac、英國的渣打銀行等進行了合作,在有Ripple、恆星幣等支付數字貨幣在前的鋪墊,LBTC想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線,還需要有更多的特色,這一點可在後期的智能合約路線規劃中有所期待。
但是,Ripple也因為分配方式被指責太過中心化,LBTC卻因採用的DPOS機制擁有101個節點,並且由於是分叉幣,發行時1:1分發給比特幣的持有者,這可以說也是LBTC的先天優勢——擁有廣闊的分散性,如果在未來能夠得到大眾的支持和認可,達成共識,那麼將會形成先天性的分布廣的優勢。
此外,在資產上鏈過程中又如何證明資產是確實存在於現實之中可用作抵押的呢?除了大型的機構列如銀行之外,小型網路也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資產上鏈的資產證明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加以規則和認證,那極有可能出現網關跑路或者虛假網關的事件。雖然網關被舉例為「淘寶」平台,理論上平台是管不了商家的買賣內容的,但是平台對於商品質量是存在監管的,否則必將引起混亂。
去中心化交易所
再接回前面的第一點,就去中心化交易所再稍微談一談我的想法。目前,礦場和中心化交易所是區塊鏈早期發展的主角,隨著越來越多的交易所的崛起,中心化交易所陷入操縱丑聞等等,都給去中心化交易所得成長帶來了空間。去中心化交易極有可能將價值真正帶到區塊鏈領域,成為區塊鏈時代真正的主角。 LBTC憑借網關技術,可以實現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LBTC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戶自己的幣,將交由自己保管,防止了幣於中心化交易所丟失的可能。同時還能防止系統交易不透明、運營及技術的風險。 根據之前的網關采訪介紹文章所說,LBTC還將聯合靠譜項目方,上架交易所,為所有社區成員謀福利。總體來講LBTC的發展路線比較清晰,於支付領域的目標也很明了,拿住了,夥伴們,未來可期!

Ⅷ 區塊鏈技術上的節點是什麼

節點就是各區塊相連的地方,各區塊需要鏈起來才有用。
最核心的解析:
一.透明性,二.開放性,三.信息不可篡改,四.去中心化,
五、詳細的解析。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1、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2、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Ⅸ 區塊鏈中的時間戳是什麼

為了防止雙花問題,系統會給每一個區塊的交易信息都自動加上時間戳,給它打上時間烙印,這個時間你花了多少錢,花了就是花了,已經記錄上了,不能再用它買別的東西了。
具體怎麼記錄的呢?其實還是通過計算,把時間戳和區塊上的其他交易信息,通過復雜的計算,得出一個加密數值,這個加密數值叫作「哈希值」,每一個新區塊都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由此形成一條區塊鏈。
所以我們說:比特幣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層層嵌套、永不停歇的、非常強大的時間戳
系統,它利用的是時間戳,保證每一個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鏈接成「鏈」(也就是區塊鏈)。
從這里我們這樣理解,時間戳,字面意思是給區塊打上時間印記,它的實際作用在於:為之後計算哈希值提供一個重要參數,是計算和核對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信息。
最後,我們總結本節的內容。本節主要介紹了兩個名詞:UTXO和時間戳,這兩個概念呢,是解決「雙花問題」的重要手段,能夠保證比特幣可以在沒有第三方機構的情況下,不被多次使用。

Ⅹ 雙花理論是什麼概念

在學習區塊鏈的過程中,大家一定對會聽到「雙花」這個詞,意思就是雙重支付,或者更直白點就是一筆資金被花費了兩次。這篇文章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雙花,比特幣是如何避免雙花的。

在傳統的交易中,因為有銀行這樣的中心化機構,所以是不會存在雙花問題的:每一筆支付都將從你的銀行賬戶中扣除相應的資金,所有的明細在銀行都有記錄。但是在比特幣中,因為沒有賬戶的概念,而是引入了UTXO即未花費交易輸出。因為沒有銀行這樣的中心化機構的保證,當發生一筆交易時就可能存在著雙花的危險:比方說A有一個比特幣,然後他同時構造兩筆交易T1和T2來花費這1個比特幣,其中一個給了B,從B那裡買件衣服,一個給了C,從C那裡買雙鞋。如果不引入某種機制來避免這種情況,那作為數字貨幣的比特幣將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接下來就來分析一下比特幣是如何做到防止這種「雙花」攻擊的。

(1) 正常情況

首先我們來看看正常情況,說白了就是絕大多數時候,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能將雙花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還是以上面提到的例子來做說明:

假設A構造了兩筆交易T1和T2,將自己價值1btc的UTXO分別轉給了B和C,妄圖同時從B和C那裡獲得好處。然後A幾乎在同一時間將構造好的這兩筆交易廣播至網路。

假設網路中的礦工節點先收到了交易T1,發現這筆交易的資金來源確實沒有被花費過,於是將T1加入到自己的內存交易池中等待打包進區塊。

大部分情況下,這個礦工節點會在不久後又收到交易T2,此時因為T2所指向的交易輸入與已經加入交易池的T1相同,於是礦工節點會拒絕處理該交易。網路中其他的礦工節點都類似,因此A試圖雙花的嘗試胎死腹中。

(2) 分叉情況

上面說的是正常的情況,但是也有非正常的情況要考慮:假設礦工節點M1和M2幾乎在同一時間挖出了區塊,並且很不幸M1挖到區塊時只收到了交易T1,而M2挖到的區塊時只收到了交易T2,這樣交易T1和T2被分別打包進兩個區塊。因為這兩個區塊是差不多同一時間被挖出,於是造成了區塊鏈的分叉:

網路中某些節點(可能是離M1近的)先收到了M1打包的區塊BLK1,於是用該區塊延長自己的區塊鏈,而另外一些節點(鄰近M2的)則先收到M2打包的區塊BLK2,用該區塊延長自己的區塊鏈,於是整個區塊鏈網路

熱點內容
btc和eth雙向開倉 發布:2025-08-21 16:44:25 瀏覽:545
華大基因區塊鏈負責人 發布:2025-08-21 16:32:56 瀏覽:803
如何將ltc文件包 發布:2025-08-21 16:27:07 瀏覽:322
幣圈熊市什麼時候抄底 發布:2025-08-21 16:22:06 瀏覽:333
元宇宙游戲頭號玩家 發布:2025-08-21 16:15:02 瀏覽:733
EAY數字貨幣 發布:2025-08-21 16:11:31 瀏覽:266
eth通脹率是多少 發布:2025-08-21 15:49:23 瀏覽:524
基於區塊鏈的加密 發布:2025-08-21 15:44:20 瀏覽:77
系統漏洞固定時間買比特幣 發布:2025-08-21 15:43:26 瀏覽:8
eth的一個區塊十幾個幣 發布:2025-08-21 15:41:23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