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反思
1. 晶元業布局升級 難解汽車缺芯「近渴」
晶元短缺已成為威脅全球汽車業乃至經濟復甦的一大風險,從目前各國和大型廠商採取的措施來看,未來晶元業布局將逐步升級,呈現出區域轉移等特點。但是,由於全球經濟生態轉型、主要廠商恢復產能尚需時日等因素,「缺芯」困境短期難以解決,已成為汽車業核心零件的晶元供應難言樂觀。
此輪晶元廣泛性缺貨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導致上游產品8英寸晶圓在全球產能一度緊張,與此同時家庭智能電器需求激增。此外,近期日本廠商火災、美國暴風雪致使部分晶圓廠短暫停工,以及異軍突起的數字貨幣帶動挖礦設備熱潮下的晶元需求暴增。於汽車界而言,後疫情時代汽車銷量恢復速度超預期、車企晶元采購滯後、晶元漲價導致囤貨等,都加劇了晶元缺貨危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來,歐美傳統科技廠商的產業重心轉移,晶元生產陣地由亞洲把持,而此次全球短時間需求激增,讓傳統廠商開始反思並著手應對。
目前,全球大部分處理器均在亞洲生產,其中,中國台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占據主導地位。英特爾方面近期表示,晶元關鍵技術80%的供應都在亞洲,這一局面「並不讓人滿意」。這家曾經的晶元行業領先者目前的市場地位有所下降,一定程度反映了全球晶元產業當下的格局,歐美大廠將通過加大本地生產布局尋求新的產業平衡。
數據顯示,美國在全球晶元製造產能中所佔份額從1990年的37%下降到2020年的12%,同期歐洲下降了35個百分點至9%。目前,中國內地晶元製造產能所佔市場份額在15%以下,這一數字未來十年預計將增長到24%。
業界同時注意到,中國在晶元生產方面顯現出成本優勢。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晶圓廠的成本比美國低37%至50%。隨著該地區半導體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以及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其在全球晶元製造業領域的競爭力將繼續提升。
報道還指出,自2015年以來,中國內地半導體行業已經宣布了約84個外國直接投資(FDI)項目,其中44%在製造業。美國同期吸引了45個外國半導體項目,其次是印度(37個)和英國(36個)。
在一些國家的政府紛紛出台晶元生產扶植方案之際,同時短期成效預計較難顯現的情況下,跨國和跨區域合作將成為產業發展方向。
不過,針對許多廠商紛紛轉移供應鏈、加大本地化生產的舉措,業內人士提醒,這對於全球晶元短缺問題治標不治本。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無論晶元在全球哪個區域生產,短缺都會發生,原因是晶元短缺受大環境影響很大。
此外,晶元短缺也受到廠商恢復產能周期的影響。
比如,失火的日本瑞薩晶元供應中斷的時間可能會比預期更長。伊藤忠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深尾三四郎表示,要在三個或四個月完全恢復生產將是極度困難的,而這可能會影響車廠至少六個月的生產活動。德國馬牌零配件廠也受到影響,波及了廣大歐洲汽車製造廠。此外,亞洲、北美的汽車製造廠也要做好過一段「缺芯」日子的准備。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汽車晶元的供應缺口和恢復周期依然不清晰,全球汽車整車、零部件企業對晶元供應預期仍不樂觀,加上目前汽車行業恐慌性的囤貨現象,會令晶元短缺態勢進一步加劇。
此次困境給全行業敲響了警鍾,並有望推動產業未來的重塑和優化。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近期汽車晶元供應短缺既是全球共性問題,也反映出我國自主供給能力不足的深層次矛盾。汽車晶元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近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平,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中證網
2. 電子商務是個新名詞,請具體的解釋一下吧。
1.什麼是電子商務
2.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3.電子商務究竟解決什麼
4.電子商務的應用
5.電子商務整體解決方案
6.怎麼開展電子商務
7.電子商務發展的三個步驟
8.電子商務的層次
9.電子商務安全問題
10.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構成
11.走向B to B三步曲
一.什麼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基礎 1
電子商務基礎 2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電子商務的模式
總的來說,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企業(Business)對終端客戶(Customer)的電子商務(即B2C)和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兩種主要模式。
B2C
提起B2C,大家可能更為熟悉一些,它是從企業到終端客戶(包括個人消費者和組織消費者)的業務模式。今天所談的電子商務時代的B2C是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聯網技術把本企業或其它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經任何渠道,直接傳遞給消費者的新型商務模式。因為它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被人們首先認識和接受。
電子商務B2C模式的一種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實現形式就是新興的專門做電子商務的網站。現在,彷彿一夜之間,涌現出無數的這類公司,其中有網上商店、網上書屋、網上售票等等,甚至還有一些什麼都做,什麼都賣的電子商務網站,人們戲稱為「千貨公司」的。但無論怎樣,這些新型模式企業的出現,使人們足不出戶,通過網際網路,就可以購買商品或享受咨訊服務。這無疑是時代的一大進步。在這些新涌現出來的互聯網公司中,亞馬遜公司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亞馬遜最初是一家通過互聯網售賣圖書的網上書店,就在幾乎誰都沒有搞清它的店面在哪裡的時候,它在短短的兩年間一舉超過無數成名已久的百年老店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店,其市值更是遠遠超過了售書業務的本身。通過亞馬遜的WEB網站,用戶在購書時可以享受到很大的便利,比如要在100萬種書中查找一本書,傳統的方法可能要跑上幾個書店,花費很多的時間,但在亞馬遜,用戶可以通過檢索功能,只需點擊幾下滑鼠,不久就會有人把想要的書送到家裡了。亞馬遜另一個吸引人的方面是提供了很多的增值服務,包括提供了眾多的書籍評論和介紹。而在傳統銷售方式下,這些增值服務會變得非常昂貴。在「成功」地將自己發展成超越傳統書店的世界最大規模書店之後,今天亞馬遜的業務已擴展到音像製品、軟體、各類日用消費品等多個領域,成為美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公司。但它的這個「成功」現在還是劃引號的,人們質疑它在建立起自己的規模和客戶群的同時,給投資人所留下的巨額虧損。
人們在反思亞馬遜的虧損原因時意識到,也許不應該將建立起電子商務時代B2C的任務全都寄託於這些白手起家的網站上,傳統行業自覺的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革命也許會更經濟,更實惠,也更必要,不至於給投資人、給股民帶去那麼多的壓力和擔憂。也許,只有當這兩股力量都齊齊奔向同一個山頂時,這樣的電子商務世界才更精彩,真正的電子商務時代也才會更快一些到來。
傳統企業成功向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轉型最成功的例子是DELL,DELL一開始還只是一家通過電話直銷電腦的公司,盡管也很成功,但當互聯網革命開始之時,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把握機遇,將自己的全部業務搬到了網上去,並按照互聯網的要求來對自己原有的組織和流程進行梳理,開發了包括銷售、生產、采購、服務全過程的電子商務系統,並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手段,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和配送服務,大大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奇跡般地保持了多年50%以上的增長,成為今天世界最大的電腦廠商之一,也對其它轉型較慢的競爭對手造成了巨大的威協和挑戰。
B2C的這二種實現方式還有一點很大的不同,由網站起家的B2C較難發展起自有品牌的產品、實業,因此它們更象是一個百貨商店,當然與百貨商店最不同的就是百貨店是用戶上門的,而B2C網站是送貨上門的,而由傳統企業改造而來的B2C更可能象是一個專賣店,專營自己品牌的產品,與傳統專賣店不同的是:這里用戶和廠商互動性更強,可以量身定做,同時由於省去了建物理店的開銷,成本可能會降低。
B2B
談完了B2C再來說說B2B,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業務模式被稱作B2B,電子商務B2B的內涵是企業通過內部信息系統平台和外部網站將面向上游的供應商的采購業務和下游代理商的銷售業務都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而降低彼此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滿意度。實際上面向企業間交易的B2B,無論在交易額和交易領域的覆蓋上,其規模比起B2C來都更為可觀,其對於電子商務發展的意義也更加深遠。
與B2C相似,B2B在企業間的應用也有兩種主要實現形式。
B2B的一種實現是其在傳統企業中的應用。一些傳統企業的實質性業務,正在逐步向B2B轉變,更多地以WEB方式來傳遞信息和實現網上訂單,但物流方式就和以前沒什麼變化,依然是供應商到本企業,本企業再到代理商或最終客戶。以通用汽車為例,通用汽車建立了一個B2B電子商務網站——TradeXchange,計劃在今年年底之間,將其每年高達870億美元的采購業務完全通過該網站進行。並且這個網站不僅滿足通用自身的采購業務,其30000多家供應商也將在這一系統上進行交易,它將對通過TradeXchange進行的電子商務交易收取1%的的手續費,專家們估計這將為通用汽車帶來每年50億美元的收入。
但正如我在前面第一部份舉例時所提醒的那樣,不要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僅僅看作是一個工具,它同樣可能對營銷模式和管理模式帶來變革,B2B的第二種實現方式就有這樣的意味。這一類的B2B公司並不是為自身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服務的,它自身可能不生產任何產品,但它通過建立統一的基於WEB的信息平台,為某一類或某幾類的企業采購或銷售牽線搭橋,此時物流的方式就和上一類有很大不同了,它是由供應商直接到代理商。比如說我們前面第一部份中例舉的那間B公司就有一點類似這種公司。它搭建了計算機零部件這一類商品賣家和買家的橋梁,因此它沒有廠房,甚至沒有庫房,而只是通過信息系統來調配、組織供貨與銷售,並提供一些增值性服務,從而獲得傭金或增值性服務收入。當然這一類公司成功的關鍵是它要能聚攏這一類產品的賣家和買家,通過特色服務,讓它們願意到你的平台上來交易,但究竟願不願意,這也和B2C中所談到的是選擇百貨店還是專賣店方式有些類似。
2、電子商務的實質
盡管今天無論是B2C也好、B2B也好,無論是傳統企業e化也好,新型互聯網企業誕生也好,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股市要求大家講的故事也好,模式也好,都已經幾乎沒有縫隙地佔滿了人們全部的想像空間,但能夠就此說我們已經進入了電子商務的世紀或社會了嗎?不能!因為即使是我們今天不少打著電子商務旗號的公司,甚至也還沒有理解電子商務的全部和真正的內涵,當然更談不上去完完全全地實現它們。
有一個測驗題:我開了一個賣花的網站,用戶能從網上訂花,我會給用戶送貨上門, 所以我就是一個電子商務的企業了,對嗎?如果對!那你就可能會遇到下面這段錄象的情景了。
好,笑完之後我們前面的命題應該也有結論了。很顯然,僅僅只有一個網站的企業,無法實現電子商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沒有一定的管理基礎,包括確定的組織結構、工作流程、工作規范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有管理但沒有信息化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只有網站而沒有管理和信息化的所謂電子商務,是高速公路連著了小胡同,沒有不塞車的。
其實,並不是只有在今天的新興互聯網企業才會看到前面的情景,它同樣是那些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我們的傳統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對於長期在計劃經濟氛圍下經營的中國企業來說又尤為嚴峻,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就是依照年初上面下達的計劃采購,依計劃生產、看庫存銷售這樣的反向經營模式,缺乏依市場而變、高速反應的彈性機制和意識,因此如何使傳統企業電子商務化同樣是一個嚴峻的話題。
那反過來問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算是電子商務企業呢?那當然利用互聯網、WEB網站實現業務是基本的特徵,但更為核心的是企業內部必須運營在一個基於完善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之上。
這個資源計劃系統是企業開展業務的基礎平台,用戶的訂單在經過公司商務部門的過濾之後進入這個系統,成為系統最主要的輸入,系統另外的輸入是當前庫存的實際情況(包括材料、成品、在產品的數量和地域分布),運輸資源和周期、采購資源和周期、生產產能和周期等,系統在固定的時間運行一次(聯想是每二小時),每次運行得到的輸出結果是:一份用戶訂單的確認情況表、一份采購計劃、一份生產計劃、一份配送計劃。其中用戶訂單確認結果將直接反饋到每一個定單用戶,告訴他能不能供貨、能供貨的確切時間、供貨地點、運輸方式等信息,這些信息是系統根據企業制定的明確的供貨優先次序模型和一定的邊界條件計算出來的。比如說前面買花的例子,如果庫房有,那麼供貨的時間就只是配送所需的時間(依照地理位置不同);如果沒有,那麼還要加上采購周期;如果一個訂單含多種產品,那麼供貨時間就要選擇最後齊套的時間了,等等,這些都是由系統自動控制的,減少了人為控制的難度和差異性,用戶的滿意度一定會因此而改善。而企業所有的采購、生產、配送系統也都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工作,缺貨了再去買,看成品庫去生產,備齊了就(才)去送,而是完全依系統計劃指令、依信息行事,有條不紊。完全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避免錄象中所出現的場景,這樣不僅是用戶滿意的保障,也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的保障。系統在一定的時間運行一次,而不是在每個訂單進來後都運行一次,原因也是為了使得企業內資源相對能夠更優化地被利用。比如說采購可能是批量更經濟,也更體現人工作的效率,生產亦然,而且生產過程本身也還有個信息化的問題。下面就請再看一段錄象,這個錄象基本是以聯想自身為背景錄制的,反映一個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是怎樣在運行的。
看完這段錄象,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真正電子商務的實質其實是企業經營各個環節的信息化過程,並且不是簡單地將過去的工作流程和規范信息化,而是依新的手段和條件面對舊有的流程進行變革的過程。
下面就是我們根據聯想的經驗所總結出的、中國較大型企業的電子商務可以怎樣來走的一個模式,當然不可能都能照搬照抄,但希望給大家有所啟發。作為自己的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聯想今後也會針對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提供我們有針對性的咨詢、建議、甚至於實施方案。
3. 金融危機下企業所得稅的反思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形勢簡析
⑴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產生主要由於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桿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聯儲長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泡沫及經濟的虛假繁榮;
2、 美國衍生工具和信用評級的金融監管不力,致使類似網路泡沫的經濟重現,使世界各國深受其累;
3、 美國對次貸危機的危害性估計不足,沒能在早期及時糾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現在難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國金融危機的後果:
1、 造成美國及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很多貌似強大的國家一夜之間就達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2、 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都較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要大,因為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放大了危機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⑶美國及全球經濟趨勢預測:
1、 雖然全球各國都已經信誓旦旦的聯合起來救市,為此出台了天文數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後幾個月的觀察。而且救市產生的金融國有化問題、救市所需資金的來源問題及其後續影響、救市單單只針對金融的流動性手段是否合適問題、今後實體經濟也面臨「救市」問題(如汽車行業)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聯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時間也很漫長,經濟的中長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1、 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 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 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 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1、 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目前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並且,出口型企業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將在此次合駿集團的倒下後展開,更多的外向型企業死掉將是必然的;
2、 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我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 房地產業的冬天現在還是剛剛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滅後,一些不利因素紛紛顯現,比如體制上的土地分配製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紛紛出現,地面價值迅猛拉高)、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工資的上漲速度、股市的持續下跌使大量資金套牢(消費者財產性收入嚴重縮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改革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此避免了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
4、 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也將放鬆固定資產投資。對於鋼鐵及機械製造業來說中期看好,至少不會嚴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也可能由於中國內需的快速啟動致使能源價格不致下降過快,而且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季取暖期,對能源的需求將在未來半年內是穩定和持續的。
6、 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更多的資金將撤出這個市場,消費者對實物的購買也將直線下降;
四、關於救市
1、 房地產業:現在針對房地產業的救市論甚囂塵下,本人認為此時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變相利益輸送。
⑴ 從此次房地產冬天的形成因素來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過程中房地產業的暴利是眾所周知的,這部分利潤必須在市場的調節下回吐;
⑵ 現在房價相對消費者的工資來說還是太高,特別是中小城市後期的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未明顯下降,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房地產業的未來;
⑶ 房地產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的不足,但這正是房價過高造成的。中國百姓有嚴重的「買房情節」,潛在購買力是巨大的,只是因為房價過高,一旦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大量的購買力將使房地產業自然復甦,所以無需救市。
2、 汽車業
相對於房地產業,汽車業的危機即將體現,表現在汽車購買力的持續下降,也許這才是關注的重點。眾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華爾街到全世界,從金融界到實體經濟,各國政府都在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那麼從這一次危機中我們能夠看到什麼?我國經濟和中國的企業受到了什麼影響?對我們而言,中國企業到底是機遇大還是挑戰大?
10月14日,一大把網站特別策劃《觀天下》活動第一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就以上問題與業內專家進行了探討。
首先,對這次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國本次金融動盪最終轉化成危機,是由價格泡沫所引起,價格泡沫主要體現在房地產市場。美國將問題轉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問題就是房地產泡沫過渡膨脹,最終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國的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導致經濟發展較快,但其經濟發展在一定階段是以價格不斷上漲來支撐它整體總的經濟發展局面。正是因為這一點細微差別,導致一旦某個領域出現問題,就會使整個價格體系崩盤。
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施慧洪博士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還在於美國的金融機制,即信用衍生產品,普通的債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預期的,衍生化後,本金變化了,利率也變化了。如利率可以與匯率掛鉤,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掛鉤,這樣就使風險更加擴大化。尤其是期貨,利率一高,虧損的數字就成了天文數字,這使整個經濟分為兩極,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虧損,經濟體系就無法平衡。
面對這種局面,目前各國政府都在盡力挽回金融危機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現在歐洲、美國所有的注資,包括成立各類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讓市場穩定,整體在根上並沒有做實質性的動作,目的就是各國央行聯合起來,給市場信心,先讓金融系統穩定,讓實體經濟正常運營。
談到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目前的影響,侯玉成認為,其主要負面影響在我國的外貿出口及金融領域,但從另一個角度,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危機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逼迫我國出口結構進行升級,這就需要宏觀決策層給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緩沖的時機。
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總部投資經理連傑表示,在中國目前自主動力並不充分的環境下,生存環境愈加惡劣,在產業升級和行業結合的過程中才能誕生出更強有力的企業。另一個層面,剛性的內需支持的行業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我們現在內需增長並不快,但是這種增長基本是剛性的,不會突然變成負增長,比如農業、快速消費品,這些都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侯玉成認為,在目前經濟局面下,可以在穩定或者盡可能減少出口影響基礎上加強對內需的關注,從近期召開的黨代會可以發現,內需的啟動,或者內需的製造,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我國大的經濟政策方向。而對於農業甚至與農相關的整體領域,可能是我國未來加強內需發展的一個點。下一步我國很可能在科學、技術行業給予適當扶持和推動,一方面發展科學技術基礎,另一方面試圖從這個領域製造出新的消費熱點。
對於什麼樣的行業在這次危機中能夠很好的發展,企業如何在這次危機中全身而退?各位專家對中小企業提出建議:
侯玉成:中小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變和提高。今年乃至未來,靠過去單純的密集性、低成本生產模式會逐步遇到發展瓶頸,這需要未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兩個方面必須要准備,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業技術需要進行提高和准備。第二方面,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以出口型為主的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對一些經濟和金融領域熟悉的人才,做一個必要的配備。
連傑:談到中小企業發展有一點要提出,就是中國金融環境。在中國金融環境整體落後於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下,金融行業是有機會的,金融行業將來也會產生很多種小企業,有可能也會生活的很好。投資公司選企業,在實務中考慮幾個因素,第一是行業空間,即使排名第一,但行業中只有一百萬的生長空間,是不考慮的;第二是行業壁壘,這是限制競爭的因素,設計壁壘讓後者無法追趕,甚至不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競爭,這就很有價值了。
對於中小企業轉型的問題,施慧洪認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而侯玉成認為,中小企業一定要從自身發展著手,不能把發展希望完全寄託在國家身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企業優勝劣汰是正常現象。
最後,三位專家談到我國企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何時突圍時,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業要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包括非洲市場、歐洲市場,甚至亞洲市場,通過危機的鍛煉,來提高與國際企業的競爭能力,及國際市場的開拓能力等,不斷提升自我實力,前進的步伐不能停止,機會終究會到來。
4. romanex交易所(羅馬交易所)、MARK交易所,exczc數字貨幣交易所正規嗎
我是職業交易員,以交易為事業,歡迎和我交流。
投資市場有一個共識,做期貨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看水只是打個比方,所指的其實是期貨市場的行情走勢,K線圖走勢。當一個新人什麼也不懂的時候進到市場中來,看到陰線就是下跌,看到陽線就是上漲,這是最簡單的,其實這就是市場最根本的本質。
進入到第二個層次,對市場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知道K線圖、指標,背離之後,開始去猜測市場。在上漲中賣出,認為市場該進入調整了,在下跌中買多,總想抄底,結果就是這樣的不斷猜測,把資金一點一點都損失殆盡,最終卻什麼也得到。
很多人退出就是在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很漫長,不知道會有多久。如果悟性較差,那麼可能一直處於虧損中,直到爆倉,然後退出市場。有的交易者爆倉後,再次入金進來,因為這些錯誤,結果一樣是離開。
直到經過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反思,不斷的自我磨煉,終於知道了止損的重要性,開始慢慢的知道只要按照規則嚴格遵守,也是能夠盈利的。這又回到市場的本質中,沒有想法,只做行情的跟隨者。
說這些,都是交易的理念升華,無論是保證金制度、或者扛單、都是對交易缺乏理念的認知,所以才會做的不夠徹底,不夠純粹。
期貨之所以難,原因莫過於這些,懷疑,對虧損後的自我懷疑,對市場的不信任,按照自己的想法交易,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各樣虧損的理由。
感嘆市場如此的不容易,其實不是期貨難,是你自己想的太復雜,把本來簡單的事情考慮太復雜了。
看完點贊,盈利無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5. 中信銀行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你怎麼看
最近幣圈不太平。多重因素影響下,比特幣價格再現大跳水。據英為財情數據,截至5月13日晚18點,比特幣價格報49972美元,跌破50000美元關口,較當日開盤價下跌11%左右,較本周的高點已跌去16%左右。
日前中信銀行還發布了禁止使用該行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的聲明,引起市場熱議。事實上,這並非銀行首次封堵比特幣,早在2014年,包括招商銀行、華夏銀行、農業銀行等在內多家銀行就曾密集宣布禁止比特幣交易的信息,理由與此次中信銀行公布的相似,均為保護社會公眾的財產權益,防範洗錢風險。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銀行封堵比特幣的舉措並不代表官方的監管要求或傾向發現明顯轉變,更多還是銀行為避免監管追責以及反洗錢等自身業務需要而採取的常規商業行為,對加密貨幣交易的實際影響有限。
6. 100萬元人民幣有多少斤
一般來說,我們對於錢的概念往往都是以數量多少計算?比如說,有幾萬元或者幾十張。但有時候,往往聽說查出某某有人民幣多少噸?甚至黃金多少噸等?
很明顯,我們直接說幾萬塊或者多少張都比較直觀。但猛一聽到幾噸或者多少斤?是不是會一頭霧水呢?至少一下子根本不知道具體多少錢的概念。今天我們簡單說一下1公斤百元人民幣到底是多少錢?
按照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張100元新版人民幣約重1.15克,如果是一萬元就是100張100元人民幣,即重115克。
不過,錢的重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根據錢幣的使用頻次不一,其重量也會隨之有些差異化,尤其是使用次數較多的、更陳舊的、污漬較多的紙幣肯定要比剛出版的略微重一些。
因此,我們接下來就只能按照新鈔票計算,一公斤就是1000克,那麼按照1張新版100元人民幣1.15克的標准,則1000克÷1.15克*100=86956.5217元。
另外,如果將一萬元疊加在一起,按照每張面額100元計算,則厚度大概1厘米,100萬元疊在一起,就是1米厚。
從以上結果就可以發現,1斤100元的人民幣大約就是4.3萬元。因此今後當有人告訴你,他有幾斤重的百元新鈔,也就有了心中的答案。
,目測99.9%的網友這輩子是沒機會面對這堵牆了,於是他們就將興趣點轉移到了其他話題上,比如,一億人民幣大概會占據多少空間?
但是,一億人民幣也很多啊!網友們就再次精簡了一點——網路里就有這樣一個問題,100萬人民幣重量是多少?
還真沒多重。
據說,剛出庫的新鈔,一張一百元約重1.15克,所以1萬元新鈔票就是115克,100萬就是11500克,約23斤。
這么一想,100萬的鈔票我們成年人一隻手就能提起,還真是有點小激動呢
7. 中信銀行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對此你怎麼看
中信銀行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引發許多網友的關注。那麼中信銀行為什麼要取消比特幣的交易呢?這裡面還是有非常多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實在是太不穩定,而且比特幣也不是一種國家政府和官方賦予授權交易的貨幣,雖然比特幣也是一種電子貨幣,但是安全和實用性能還是有著巨大的差異,現在比特幣的價值主要還是用來炒錢。
數字貨幣
挖礦
我國已經發行數字貨幣
一,數字貨幣是未來貨幣發展的新方向貨幣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一個智慧的產物,它的出現,使人類從物品和物品之間的交易,變化成為直接購買和出售,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從以物換物,到一些貴重金屬物品充當等價替代物,再到紙幣的發行,隨著互聯網路的發展,數字貨幣也已經是勢在必行的趨勢。
8. 數百億的產業面臨關停,央行為什麼要關閉比特幣礦場
近期,關於「中國悄然下令關閉比特幣礦場」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媒體通過知情者獲悉,央行召開了閉門會議,對一些存在用電情況不規范的礦場進行整頓。
其實關於對礦場的整頓和處理,去年就開始了,尤其是在去年國內關閉交易所之後,相關監管機構也討論過關於礦場的存留問題,但結論是關閉礦場的理由並不充分,而且礦場並沒有引起更多的社會性問題,風險點並不明確,因此沒有做具體的安排。但各地方都是接到了「窗口指導」,就是當地的企業不能參與到數字貨幣挖礦當中。
2016年中國的發電量世界第一,而且發電總量佔到全球的25%,這情況下,如果按照常識,在中國挖礦電力確實是最充裕的,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本身被浪費掉的電力資源在增多。
電站的電是儲存不了的,但如果把電轉換成數字貨幣,就可以儲存,實際上如果把中國多餘的發電量,都能轉換成比特幣來保存,那應該是一種效率最高的生產經營方式。相當於用電在生產美元,是附加值最高的一種加工出口方式。
另外,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未來的電力,大部分可能要消耗在計算機上,這是我做出的一個判斷,我們這一代人是可以作見證的。人類日常的生活,對電的消耗佔比,會越來越低。人類未來要用數字化、區塊鏈化的方式解決各類問題,「礦場」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宇宙探索等領域的發展,對算力的要求,將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電力僅僅是一種能量,就像一個人,真正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不是四肢,而是大腦,人腦就是一台24小時工作的機器,一個愛思考的人,其大腦每天要消耗掉肝臟儲存血糖的75%,而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20%,大腦思考得越多,其神經元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
兩百年前電燈發明的時候,人們以為電的最好的用途就是把燈泡點亮。未來電用在什麼地方最有效,應該是市場說了算。
電這個東西,誰也看不見,到現在,很多人也很難理解其存在的奧秘,但電改變了世界。很多虛擬的東西,其影響力往往比實體的東西要大,「數字資產」對中國及世界到底意味著什麼,我覺得很多人,包括政府層面,也很難在此時搞清楚。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四大發明,電、電燈、電話、電腦、數字貨幣等等,正在推動人類大步向前的東西,有幾個是中國發明的?
當一個現象出現的時候,一定要研究背後的大背景和大邏輯,未來的競爭,可以說是軍事的競爭、經濟發展的競爭、金融的競爭,但也可以說,是思想和算力的競爭。關閉礦場容易,阻止趨勢比較難。
9. 怎麼讓自己知道在什麼位置,我需要做些什麼 怎麼認知自己努力不白費
今天我們聊聊什麼叫做長線思維。為什麼我要講這個話題呢?我想先來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大家一定都聽過「風口」這個詞彙,最近幾年特別的流行。很多人都相信:站在風口前,豬都能飛的起來。
曾有一個次次都站在風口上的人,早在2006年,淘寶都還沒有特別出名的時候,他還在讀高中,他就在淘寶上注冊了一個賣樂器的店鋪。那個時候他趕上了一個特別好的風口,開淘寶店之後沒多久,淘寶網的用戶量劇增,這樣一個選擇給他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益,成為了身邊的小土豪。
但是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嫌樂器的運輸成本太高了,又換了一個賣寵物用品的生意。過了一段時間,又覺得寵物用品的熱潮淡下去了,就把店鋪轉給了自己的朋友,跟風和網紅合作,開了一個服裝店鋪。玩了一段時間,又決定去投資影視、玩數字貨幣。
他其實特別聰明,因為每一次風口到來之前,他都能夠非常及時地趕上這個潮流。從他開始做生意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里,陸陸續續開了快十家公司。他也非常的努力,每天都在陪客戶喝酒、吃飯,找關系、談合同,忙到凌晨。但是他成功嗎?其實並沒有,已經三十歲了,既沒成家也沒立業,每個月還在為一身債務發愁。
回過頭去看他轉手賣給別人的樂器店、寵物用品店還有服裝店,都已經成為了淘寶上的十年老店,成為了細分行業的佼佼者。
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大家覺得他為什麼還沒有成功呢?
其實他犯了很多年輕人都會犯的一個錯誤:急於求成。什麼能賺錢他就去做什麼,風口在哪裡他就去哪裡。在他過去的十幾年裡,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打游擊上,從來沒有系統地、有階段性地規劃過自己的未來。
這就是比較典型的缺乏長線思維,缺少長線思維的人可能會有暫時的小成就,但是一定做不到傑出。
那我相信大家在未來一定都不會只滿足於一點點小成就,所以我今天就要來講一講,用長線的思維模式來明確學習方向的兩個個策略。
一、不做平行選項,而做疊加式的技能積累;
首先,第一條策略就是:我們一定不要做平行選項,而要做有疊加效應的技能積累;
所以與其去找風口,大家不如先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你這輩子究竟希望做什麼樣的事情?希望去解決社會的一個什麼樣的痛點。確定了人生目標之後,我們再來嘗試不同的方法。
所以有人說:
傑出的人目標一直不變,方法一直在變;
而平庸的人方法一直不變,目標一直在變。
這句話我覺得特別的智慧,我建議大家好好的琢磨,時刻提醒自己,是圍繞目標改變方法,還是死守一套方法不停尋找目標?
二、不盲目決策,做長遠思考
第二個關於選擇的策略是:不要盲目下決策,而是長遠的思考在10年、20年之後,當時的選擇是否還能夠為自己所用?
大家在選擇到底應該學什麼,應該從事什麼行業、什麼職業的時候,往往會有當下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沖突。比如說,我到底應該是現在選擇賺快錢,還是先積累經驗?我的同齡人都出去打工賺錢了,那我到底應不應該堅持繼續念書?
那麼在自己很迷茫,被誘惑的時候,怎麼才能讓自己靜下心來,用長線的思維思考問題呢?
心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發現,抽象性的思維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鍛煉系統思維的能力。
具體怎麼做呢?我會非常建議大家在特定的時間,例如每年生日、新年,給自己寫一封信。在這封信里,我們盡量客觀地問自己這4個問題:
1、你的大目標是什麼?
2、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里,你為了這個大目標做了什麼樣的努力?
3、你通過這些努力,發現了自己什麼樣的局限性?
4、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你覺得什麼樣的選擇可以更好地幫助你打破這些局限性?
堅持做這樣的反思,它是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培養長線思維能力的。
拿我自己來舉例,其實剛從哈佛畢業的時候,我就面臨了一個很大的選擇:到底是繼續讀博深造,還是直接走向工作崗位。
很多時候,一個相對穩定、舒適的工作聽上去會特別地誘人,但是如果我們用以上四個問題來做一個反思。
你真的甘心只是安安穩穩,不出大差錯地過一生嗎?還是你的大目標是成為一個更有價值、更有建樹的人?
你曾經的工作裡面,發現了環境的什麼優勢和局限性呢?你做了什麼樣的努力,有沒有發現自己的一些弱勢?
拿著鐵飯碗,或者做小池塘里的大魚,能不能很好地幫助你提高自己欠缺的領導力、專業知識和決策力呢?
如果不能的話,我們是否應該改變策略,逼迫自己離開一個看似舒適的工作環境?
如果你眼前也遇到了類似的糾結迷茫,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相信你心裡就有答案了。
這樣自我反思的過程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的長線思維能力,更好地為自己的未來做投資,創造更長遠的價值。
作者:范宇航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28453548/answer/13043337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曾經也彷彿在尋找這個答案,就像是在同齡人中尋找優越感。除了這個,好像沒有太大的意義。先來一波中國各階層分析,脖子不好的可以把手機橫過來:<img src="https://pic2.mg.com/50/v2-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1912" data-size="normal"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mg.com/50/v2-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v2-_r.jpg?source=1940ef5c"/>一般能看到這個問題的,基本上是在4-6這個階層徘徊。然而現實是,所處的圈子會蒙蔽你的雙眼。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地位。與同齡人相比也會讓你越來越懵逼。我第一份工作,團隊有十個人,8個女生,講道理看著表面過的都比我舒服,想吃啥買啥眼鏡都不帶眨的。隔壁銷售團隊評論月薪兩萬,月薪6千的我都想轉過去了。(但現實是我不會做銷售)後來我做到內容總監,說是總監,團隊算上我一共五個人,我是後加入的,剩下幾位都是關系戶,而且年紀都比我大,說吧也說不動,拿月薪跟人家比吧顯得好像是sb,人家根本不看這個好吧。我住的公寓,大家年紀都差不多,來咱們比一比,我工資是最多的,然後呢?A當兵回來,手裡退伍費瀟灑了兩年還能開個店。 B上海本地人,名下兩套房產;C日本留學回來,在日本對象經營了兩家店;DEFG…不說了。腦殼疼。第三個維度,我的圈子,就說互聯網的圈子,1是美的上海的總監,親口跟我說的年薪90+;2是二代,一家設計公司,一家咖啡廳;3是從丁香園出來的,現在在杜子建那玩培訓。比我強的太多太多了,可是呢,在我收入線以下的人也很多。要比,拼的不是那點老闆可憐你的工資,是睡後收入,是家底兒,是老丈人
10. 古玩市場蕭條到關門,文玩商家的出路在哪裡
99.99%都是假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