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跌的數字貨幣
1. 主流數字貨幣集體大跌,投資者該怎麼辦
共識機制,群體靠共識,但是到個人,全看是否能承擔得起這個風險。
對於散戶來說,不能聽風就是雨,應該辯證的分析看待市場的消息,自己看好的項目,在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范圍,那就可以繼續,要是承受不了,就不要繼續了。
根據Coinsmart顯示,2018年11月25日,比特幣再一次跌破4000美元大關,一度下跌到3600美元,本月以來很多媒體說數字貨幣蒸發了上億資產。但是coinsmart盯盤關注到,25日比特幣跌到3600美元時,已經有不少的大額交易,一萬多個的BTC在交易所以3700美元的交易價格交易, 也有可能是大機構或者交易所出手托底。
至於這次數字貨幣下跌是抄底良機還是徹底被拋棄?因人而異,投資有風險,個人承受能力范圍,又看好數字貨幣市場的,可以在低位加倉;但是承受能力低的,就不要進場了。
2. 加密貨幣全線暴跌,加密貨幣跟數字貨幣有何區別
加密貨幣全線暴跌,加密貨幣跟數字貨幣的區別啊:
1.兩種貨幣發行的機構不同;
2.兩種貨幣監控的手段不同;
3.兩種貨幣認可度不同。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新興產業不斷出現,加密貨幣和數字貨幣就成為了最近的風口,很多人對這兩種貨幣完全不了解,很多人還以為這是一種貨幣,其實完全錯誤。加密貨幣和數字貨幣的發現機構完全不一樣,加密貨幣基本上都是個人,數字貨幣基本上都是政府或者國家;加密貨幣因為去中心化沒有辦法監管,數字貨幣基本上都是政府和國家進行監管;最後就是認可度完全不一樣,加密貨幣沒有任何國家認可,數字貨幣都會得到國家認可。

三、兩種貨幣認可度完全不一樣
加密貨幣因為政府沒有辦法進行控制,所以沒有任何政府或者國家認可加密貨幣;數字貨幣完全不一樣,數字貨幣是國家發行的貨幣,這種貨幣不僅得到國家的認可還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國家認可度的不同,這是兩種貨幣最大的區別,
3. 央行推出數字貨幣,比特幣會暴跌嗎
1月5日,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第一次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數字人民幣正在加速開展。
但此舉卻引發大家對於比特幣的擔憂,甚至認為數字人民幣將會替代比特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代表的是人民幣現金的數字化。更多體現在提升國內小額高頻交易的效率,從而起到了替代人民幣現金的功能,從而鞏固我國貨幣主權。
但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貨幣,有發行總量限制,且不得進行超發。
上次還和盈富財經學院的人聊這個來,因為數字人名幣與比特幣之間存在根本上的性質區別,所以並不會對比特幣帶來多大的價格趨勢影響。
4. PIG幣下跌,這是不是代表著虛擬數字貨幣要涼涼了
這種幣並不算是主流貨幣,對於這樣的虛擬貨幣只能抱有投機的心理,不能抱有投資的態度。大多數的幣都是抱著一種割韭菜的想法來誘導人們可能會實現暴富的幻想。在這個虛擬貨幣發展的階段,每個人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這場風波中站穩腳步。交易所火幣,可以交易這些貨幣。
在前面已有的貨幣基礎上,比特幣,以太坊等都也算是取得了較大的市場與知名度,這也就造成了有人弄出各種動物幣在加入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在這個更新換代十分迅速的年代,一切都是比較短暫的,一個東西活火了,很快就會有人繼續效仿,出現一個新的東西,稍加改進可能就會更吸引人,現在的動物幣可能較吸引人,如果最後人氣流失,背後的資本家也應該不會花大代價來挽救,每天都會有新幣出現,但也會有舊幣變得一文不值,這從一開始就應該只作為一場游戲,小伙們可以放點小錢進去玩一玩,不要指望他可以賺多少、一夜暴富。不要最後把自己搭進去。
5. 20211.11數字貨幣的瘋狂暴跌原因是什
2021.03.15數字貨幣瘋狂暴漲
原因都是因為:人心。
6. 為什麼今年數字貨幣下跌額度那麼高 數字貨幣估計什麼情況上漲和下跌
貨幣是這樣的,物質飽和了,它會下跌,物質不飽和了,它會上升,
7. 數字貨幣漲跌dcep百分之百盈利是真的嗎
2020年4月16日,根據《科創板日報》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法定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簡稱「DC/EP」)將以交通費補貼的形式,在5月發放給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員工,蘇州市相城區要求區屬行政單位員工在4月份安裝DC/EP數字錢包,5月份將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通過DC/EP的形式發放給員工。目前,蘇州相城區成為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重要試點地區,正在配合央行及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推進數字貨幣(DC/EP)的試點工作,相城區各區屬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管委會,將與工資代發銀行簽訂數字貨幣代發協議,完成前述試點任務安排。同日,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數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DC/EP由央行牽頭進行,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於繳費等支付場景。
2020年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簡稱「數字貨幣研究所」)對網傳測試進展回應稱,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並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結合上述信息,同時考慮到此前網上已有農行內測版本的DC/EP錢包截圖流傳,隨著蘇州率先試行使用DC/EP,未來有關其他地區測試DC/EP的消息也將逐漸增多。本文將對近期關於DC/EP試點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目前DC/EP的主要問題並就DC/EP對我國金融體系的潛在影響進行分析。
一、 為何DC/EP最先在蘇州試點
根據公開渠道披露的信息,DC/EP的試點地區包括深圳、蘇州、雄安和成都,但目前最先試點DC/EP場景使用的為蘇州相城區,原因為何?一直以來,DC/EP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主要由數字貨幣研究所負責,其屬於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的事業單位,成立於2017年1月29日。但值得注意的是,數字貨幣研究所除了DC/EP的技術研發和專利申請工作外,還進行了如下投資活動:
2018年6月15日,數字貨幣研究所以100%持股的形式在深圳投資成立了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圳金科」),經營范圍為「
一般經營項目是:金融科技相關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金融科技相關系統建設與運行維護。許可經營項目是:
」;
2019年3月1日,深圳金科與蘇州高鐵新城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蘇州高鐵新城」)共同出資成立了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為蘇州市相城區,經營范圍為「
軟體開發;從事金融科技相關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金融科技相關系統建設與運行維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其中,深圳金科持股55%,蘇州高鐵新城持股45%,蘇州高鐵新城作為一家國有獨資企業,最終由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完全持股。
根據公開渠道估算的蘇州市相城區行政單位人員數量以及政府機關關於交通補貼的一般標准,初步測算後5月份將發放的DC/EP規模可能在二十萬元至三十萬元左右,金額相對有限,考慮到目前關於蘇州DC/EP試點的信息不足,該等金額測算僅作參考。此外,以DC/EP形式發放的交通補貼如何使用也是潛在問題,獲得DC/EP的相城區人員可以在哪些場景使用?該等場景是否具備DC/EP的B端介面?這些都有待於後續進一步觀察。
通過上述事實,不難得出結論,數字貨幣研究所早已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與蘇州當地國有企業建立聯系,且子公司注冊地為蘇州市相城區,同時考慮到另一股東為蘇州當地具有交通行業背景的國有企業,DC/EP最先在蘇州相城區試點並且採用交通補貼的方式進行場景試驗並不意外。根據該等思路,數字貨幣研究所業已在深圳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圳金科,可以猜想深圳極有可能作為DC/EP的下一個場景試驗重要地區。
二、 DC/EP的特點與近期試點信息調查
根據央行相關負責人在多個場合的公開介紹,DC/EP具有以下特點:(1) 本質仍然是人民幣,屬於央行的負債,具有無限法償性,是人民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2) 目標在於替代部分M0(
即流通中現金,即紙幣和硬幣,不包括存款(例如企業存款及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可以簿記於金融機構賬戶的資產和負債
);(3) 不計付利息;(4) 採用雙層運營架構,運營機構(銀行或支付機構)需繳納100%准備金,用於兌換DC/EP;(5) 技術中立,但需要滿足「賬戶松耦合」(
降低交易對於賬戶的依賴性,實現可控匿名
)、「高並發需求」和「可離線轉賬」
8. 數字貨幣開盤跌到0這個貨幣還在嗎
數字貨幣開盤跌到零,這個貨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對於不懂的不要投風險太大了
9. 數字貨幣中的瑞士幣出現大跌情況,那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到底如何
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數字貨幣也屬於個人財產,無論是央行發行,還是個人發行的,都屬於私人財產可以得到保護。雖然部分數字貨幣的交易在國內是被禁止的,但其財產權還是得到保障的。早前上海法院對涉及海外比特幣交易的案件時,表示比特幣屬於虛擬財產,在法律上應該得到保障,任何人通過不合法手段獲得的數字貨幣都應該全部返還。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數字貨幣在國內受到法律保障了,所以數字貨幣的交易平台被禁,但在各地區的法院判決來看,這種貨幣是被看做虛擬財產從而獲得認可的。

未來中國可能只會有一種數字貨幣,就是央行發布的,只有這種貨幣可以在市場流通並且交易,其他類型的數字貨幣可以持有,但不能交易,更不能在市場流通,相關持有人只能到海外才能對持有的數字貨幣進行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