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彭博數字貨幣央行

彭博數字貨幣央行

發布時間: 2021-08-18 20:30:13

1. 歐債國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和十年期主權債務CDS的數據在哪找彭博是不是收費的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反而可能是個機會,如果應對得當,將是發展大轉機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冷靜應對,不能亂了分寸,尤其決策層。既要看到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在短期內不可避免的重大負面影響,加以妥善處理,更要有戰略眼光、高瞻遠矚,不要僅僅想到獨善其身,更要從重重風險迷霧中看到其中給中國蘊藏的長期機遇、戰略性轉折機會,抓住它並利用它。目前全球經濟的格局是,中國已然是世界工廠,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的實體財富,卻由於金融業的相對弱勢,在全球財富分配上一直處於被剝削的地位。金融財富的暴利,主要依靠對實體財富真實價值的打壓來贏取。如果這種模式延續下去,中國只能一直處於全球價值鏈的底端。但現在美國華爾街因為自己的貪婪而面臨被迫重組、整個歐美金融業都要重新洗盤的時候,給了中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經濟雖然目前也出現了很多困難,但相對還是有很多迴旋餘地。最重要的是,中國有非常高的凈儲蓄,而且經過十年來高速增長的出口凈盈餘,積累了全球最多的高達1萬8000億的外匯儲備。雖然外匯儲備的構成一直不對外公布,視為機密,但一般認為,從幣種上65%是美元,25%是歐元,從資產上看,90%是長期國債和長期機構(如「兩房」)債券。總體上看安全性和流動性較高,但收益性很低,用於股權投資的比例極低。資金為王,這是這個金融危機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最有談判權的砝碼。金融危機時候最短缺的就是資本,人心惶惶,沒有人敢拿出資本,流動性極度缺乏。萊曼兄弟和美林的倒下,直接原因是因為沒有注資可用。在動用300億美元支持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和背書「兩房」2000億美元國有化方案之後,美聯儲實在不敢也沒有能力再次向商業金融機構注資了。歐洲金融體系也自顧不暇。來自中東等地的主權財富基金曾經在去年為華爾街注資400億美元,但現在也因為石油價格回落、風險不明等原因退卻了。只有中國政府所擁有1萬8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早已被看做美國金融系統能否重新走向穩定的最重要砝碼。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前就多次請求中國繼續持有「兩房」證券,否則「兩房」早就崩盤了。據中金統計,截止08年6月,中國外匯儲備有4400億「兩房」相關證券,中國央行是「兩房」最大的單一投資者。美國政府一直防範中國的國有資本進入和影響美國經濟,設置了種種阻礙,中國的民營經濟和金融資本又過於弱小。但這次,只有這次機會,恐怕美國不得不低下頭顱,有求中國幫助了。否則美元不僅剛有的強勢肯定要逆轉,財政赤字高速擴大,經濟政策困難重重。個人以為,此次美國金融危機,跟1929大危機還是有本質不同,實體經濟基本沒有出任何大問題,純屬金融泡沫問題,住房市場的問題也是被金融工具放大的,本身沒有那麼嚴重。美國和歐洲金融界的反應過度了,但這也是金融的特點。杠杠作用過高,一有風吹草動就被放大了。雖然金融對實體經濟確有反作用,但沒有那麼厲害。一旦度過難關,美國實體經濟的復甦還是預計會很快,金融危機的過去也是遲早的。所以,過了這村就沒有那店了。中國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策略性提高要價,打入全球金融圈的核心區,在國際財富分配的頂端佔有一席之地乃至決定性發言權,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當然,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和戰略手段,絕非易事。再持有美國債券來獲取那麼一點收益毫無價值,哪怕買下一兩家頂級投行、商行都不是目標,因為金融機構的生命在於人才,光有殼子沒有意義,關鍵是要毫不客氣地用手中的砝碼,為自己爭取最大化利益,爭取到金融業的發言權、游戲的主導權、規則制定權,至少也要奪回一批重要商品的定價權。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打個翻身戰,一躍從製造大國升為真正的經濟強國。但不得不說,以現有主事官僚的眼光、境界和能力,和國內現有的人才儲備,來做這樣的大事,難度很大很大。一旦做的不好,反而有可能引火燒身,加大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災難性影響。所以,我只是說「如果」。危機和機遇總是錢幣的兩面。然而,一個大國的躍升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要經歷種種曲折、千錘百煉,但關鍵時候能不能抓住轉折機遇,造就了大國和強國的差別。想想美國1929年大危機之後的鳳凰涅盤、不僅成功擺脫危機反而一躍為世界第一超級強國,興盛至今。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機遇,越大的危機,越大的機遇。中國能不能抓住這次機遇??這方面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對美林的股份收購可以作為一個成功的經驗案例來借鑒。但作為一個大國的戰略,中國的眼光需要比這大很多才行。美國銀行以500億美元股份收購美林,美林最大股東淡馬鍚控股因而受益,估計賺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新加坡財富基金淡馬錫由去年12月開始,陸續斥資59億美元入股美林,買入約14%美林股權,根據彭博資料,淡馬錫買美林股份,平均作價每股23.11美元。美銀透過股換股方式買美林,出價相等於每股29美元,較美林9月12日收市價每股17.05美元,溢價達70%。 狼 回答採納率:21.0% 2008-09-22 08:35 檢舉雷曼兄弟這家超過150年的金融「巨鱷」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季節,終於支撐不住,落得個「破產申請」慘淡下場,讓國人對大洋彼岸的「次貸危機」重新評估。受該事件影響,昨日中國銀行股大面積跌停,招商銀行也在跌停之列。今日,招行發布了持有雷曼兄弟債券的公告,所持債券即使全部損失,也僅僅影響每股收益0.0324元/股,實質性影響很小。但心理脆弱的投資者是否會理性對待,還得拭目以待。「雷曼兄弟面臨破產!」——這一消息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然而其帶來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顯現!繼昨日華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受到雷曼兄弟事件影響之後,今日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6.07元)也發布了受累於雷曼兄弟的消息,公告稱,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共計7000萬美元。業內人士指出,面對昨日銀行股的齊齊跌停,這一不利消息的發布,又可能被市場所放大。實質性影響有限今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公告同時稱,公司將對上述債券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審慎原則提取相應的減值准備。7000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大約相當於4.77億元,這一數字對招商銀行的影響會有多大呢?如果招商銀行對持有雷曼兄弟發行的債券計提10%的減值,那麼損失將會為4770萬元。按照招商銀行總股本147.07億股計算,那麼影響每股收益將僅僅為0.0032元/股;如果招商銀行對7000萬美元計提50%的壞賬准備,那麼對每股收益造成的影響也只有0.0162元/股;即使作最壞打算,對這7000萬美元進行全額壞賬計提,那受到的影響也不過僅為0.0324元/股,這一數字與招行今年中期每股收益0.9元相比,顯然所佔比重是相當之小的。因此,民族證券分析師認為,招商銀行雖然對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債券沒有計提相應減值准備,但這一事件即使作最壞打算,給招行帶來的實質性影響也相當有限。市場可能反應過度「實質性影響有限!」這是業內人士對招商銀行受累雷曼兄弟事件的評價,但市場會理性對待嗎?昨日,受下調貸款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的影響,銀行股幾乎全線跌停,但與其他銀行股全天不小的波動相比,招商銀行算得上是表現最弱的一隻股票。昨日,招商銀行大幅低開5.32%,之後很快就被大額賣單打到了跌停板上。雖然上午還幾度打開跌停,但午後就被牢牢封在了跌停板上,收盤仍有超過千萬的賣單封在跌停板上,顯然空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招商銀行作為機構的重倉股,昨日被牢牢打到了跌停板上,這充分顯現了機構的態度。今日,招商銀行再度發布受累雷曼兄弟的公告,這會對昨日跌停的股價「雪上加霜」嗎?業內人士認為,招商銀行作為銀行股的龍頭,昨日的走勢相當「疲軟」,而近一個月時間內,機構減持的跡象相當明顯。因此,如果沒有機構的介入,而這一不利消息完全有可能被市場放大,而導致的結果自然就是股價繼續下跌。因此短期內,對銀行股仍然需要謹慎,不宜盲目介入搶反彈。

2. 我想參與數字貨幣的交易,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如果想要參與數字貨幣的交易,必須要了解數字貨幣生態系統。

數字貨幣交易所

可以說,數字貨幣交易所是整個行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字貨幣交易所為投資者和交易者提供了買賣數字貨幣的資金通道,同時,交易所的交易活動決定了當前許多數字資產的價格。

據CoinMarketCap顯示,數字貨幣交易所的資金流動巨大,前五名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超過30億美元。

全球有數百個數字貨幣交易所,一些在全球范圍內針對主流市場開展業務,而一些側重於小眾市場。

例如,AAX致力於為數字貨幣交易者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將數字貨幣世界與全球經濟融合起來,並使用LSEG Technology支持的撮合引擎提供無以倫比的一流技術能力。

許多替代幣在推出後不久,就成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共同點,在於他們共同為這些替代幣提供了發展土壤。

數字貨幣不再僅限於比特幣。其他數字貨幣資產,例如ETH,XRP,BCH,USDT,LTC,EOS,XTZ等,都在許多數字貨幣交易商的投資組合和多元化策略中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數字貨幣交易與外匯交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外匯中使用的基本原理,工具,指標和策略也適用於數字貨幣交易。AAX學院的數字貨幣交易板塊,深入廣泛地討論了這些主題。

區塊鏈協議

區塊鏈是讓數字貨幣成為可能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協議多種多樣,每種協議的技術特性和優缺點都略有不同。

例如,比特幣區塊鏈依靠挖礦和POW (工作量證明) 機制來處理交易,而另一個區塊鏈可能無需挖礦而採用DPOS (委託權益證明) 機制。 除了比特幣區塊鏈之外,其他值得注意的協議還有ETH,Hyperledger,EOS,XLM,IOST,KIN,TRX和STEEM。在這些區塊鏈協議中,在推動整個數字貨幣生態系統的快速創新方面,ETH(以太坊)值得稱贊。

以太坊平台由Vitalik Buterin創建,標志著開發人員使用自帶的編程語言Solidity,能夠更好地利用該平台的資源。以太坊讓區塊鏈技術風靡一時,在智能合約和自定義通證的基礎上,創造了創新型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新世界。目前大多數替代幣都基於以太坊的ERC20標准。

區中心化金融運動,或簡稱DeFi,也基本上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協議的基礎上。

金融服務

對於傳統金融中存在的每項服務,基於以太坊的DeFi應用都有相應的替代版本供所有人訪問。 DeFi應用程序允許用戶創建穩定幣,借出資金並賺取利息,發送和接收付款,獲得貸款,進行交易,在預測市場上持倉,進入房地產領域等等。 智能合約是使去中心化服務成為可能的關鍵。一旦滿足某些條件,智能合約就會自動執行預先約定的活動。

同時,傳統金融也開始轉向為數字貨幣領域提供新的定製服務。目前,有些基金經理為投資者提供了將數字貨幣加入投資組合的選項,託管方為在數字貨幣上投入大量資金的投資者提供安全服務,而主流媒體(如彭博社)上的許多分析師也對數字貨幣產生了濃厚興趣。

數字貨幣硬體

對於喜歡親手打造安全措施的人來說,龐大的數字貨幣硬體市場可以為專業交易員和長期持有者(HODLer)提供所需的工具。Trezor和Ledger是最具盛名的硬體錢包,兩者本質上為數字貨幣交易者提供了相同的價值,即更加安全的存儲數字貨幣的方式。

當然,存儲在硬體錢包中的數字貨幣無法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因此,數字貨幣交易者通常根據自身的交易風格偏好,按照一定的比率在硬體錢包和交易所之間進行資金分配。

數據聚合商和區塊鏈分析

跨區塊鏈的活動如此之多,因此產生了大量數據,也催生了子行業,即數據聚合商和區塊鏈分析行業的涌現。 CoinMarketCap這樣的公司,是快速檢查數字貨幣和交易所數據的首選來源。他們收集交易量,流動性,市值,價格走勢,流通量和整個行業的統計數據,例如貨幣總數,市場數量,行業市值和BTC市值佔比。

對區塊鏈分析更感興趣的人,可以在Blocktivity這樣的網站中找到所需數據。在這里,你可以查看每個單獨的區塊鏈協議的相關數據,包括最近24小時的操作數量,最近7天的平均操作數量,市值以及CUI指數,即當前區塊鏈協議實際用量之後的剩餘可用容量。總而言之,這些網站可以提供針對區塊鏈行業的寶貴見解。

例如,以太坊在過去7天的平均操作數量為66.7萬次,CUI略高於50%,而EOS在同一時間范圍內的平均操作數量為6,300萬次,CUI略低於50%。技術上來說,EOS協議的性能比以太坊更為強大。但是,這也無法阻止以太坊占據最主流幣種總市值的70%。

數字貨幣媒體和會議

當今世界,幾乎每個人都是內容的發布者。沒有自媒體行業,如此規模龐大的行業將不復存在。數字貨幣催生了廣泛的媒體格局,涵蓋了針對貨幣,公鏈和代碼的新聞媒體,KOL和相關會議。

數字貨幣頭部媒體包括Coindesk,Cointelegraph,Bitcoin Magazine,Decrypt,CCN,Bitcoinist,NewsBTC等。有些KOLs同樣聲名赫赫,有時受眾甚至超過了新聞媒體。

YouTube的名人,如DataDash,Dollar Vigilante,Altcoin Buzz,Ivan on Tech和Boxmining,都有200K至300K的訂閱者。在數字貨幣交易領域,CryptoTwitter的頂流明星包括VentureCoinist,CryptoCred和CryptoDonAlt,其粉絲數分別為211K,140K和120K。

如果你想要與公司和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那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會議則不容錯過。全世界每年都有許多會議面向投資者,區塊鏈達人,初創公司,機構融資,貨幣或協議的相關社區。僅在2019年,我們就贊助並參加了倫敦的Blockchain Live,新加坡的CoinMarketCap主辦的The Capital峰會以及上海世界移動大會。我們與其他數字貨幣公司和主要金融機構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會晤,並與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建立了聯系。

數字貨幣監管

隨著數字貨幣行業市場和受眾的不斷增長,大多數情況下,金融監管機構仍在開發用於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相關框架。監管機構採取的方法可能大不相同,這對於跨多個司法管轄區運營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

在2017年和2018年的ICO熱潮中,許多項目在監管框架建立之前就已啟動,而有些項目並不符合該管轄區的准則,在募資過程中就被中止。這一切都源於如何對數字資產進行分類,而關於分類的理解在不斷的變化。目前,我們將數字資產區分為證券型代幣和實用型代幣。

在過去的一年中,隨著Libra的提出,監管的推動力度也在加大。央行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對其政策和經濟活動的意義,並不斷發表報告。

數字貨幣生態系統迅猛發展

構成數字貨幣生態系統的這些組件,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增長和發展,為日趨健全的行業貢獻著力量。從2009年的小眾興趣到活躍的數字資產經濟,數字貨幣已經走過漫漫長路。

但是,為了實現行業的發展和廣泛參與,只有強大的生態系統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數字貨幣和全球金融之間建立更好的聯系。數字貨幣和傳統金融結合的越好,新人就越容易了解數字貨幣生態系統。

對於每位新手來說,隨著交易所,金融服務,媒體和監管機構逐步適應主流消費者的期望,數字貨幣行業將進一步發展,從而可能改善投資成果。

3. 外匯平台的真假 怎麼辨別

可以通過以下條件判斷外匯平台的真假:

(1)首先從事外匯交易,都要受到所在國的監管,所以是否取得了所在國的許可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准。沒有監管,或者是套牌監管都是虛假外匯交易商

(2)看這個平台所使用的交易軟體是否是正版,如果使用了盜版軟體,那麼就是虛假平台。

(3)從平台使用的網站域名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例如:對方說自己是一個英國大公司,可是卻發現對方的網站的域名注冊地是在中國,這就有問題。

(4)更進一步的就是去做實地調查。根據網友們的舉報,然後赴被舉報公司實地進行調查:假扮投資者,與這些公司進行正面的接觸,獲取相關信息。或者到這些公司的注冊地點去一探究竟。

(3)彭博數字貨幣央行擴展閱讀:

如何選擇和利用外匯交易平台

(1)首先要查看平台屬於什麼機構監管,監管號碼與機構名稱是否相符,平台的歷史投訴記錄與信譽度等等。這些信息可以到監管機構的網站去查證。正規外匯公司都要受監管,一定不要選擇未正規注冊、不受監管的交易商或做市商。

(2)其次找到交易費用透明的平台,減少或排除隱性成本也十分重要。任何投資者都應該知道費用的構成。注意點差並不是唯一的成本,投資者應該注意觀察隱性成本,因為這些費用每個交易商都可能不同。投資者需要的是一切費用透明化的交易商。

4. 數字貨幣能不能復活計劃經濟

從法定貨幣到數字貨幣

1918年,蘇俄開始實施特殊的經濟政策,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貿易,實行產品實物供應及主要消費品配給制;取消貨幣和核算制,實行總管理局制,國家直接給每個企業制定產、供、銷計劃;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

這就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之後,誕生的一種新的社會經濟運作形式,即「計劃經濟」。

1920年,奧地利學派第三代掌門人米塞斯發表署名文章,用詳細的理論推導,做出了當時來看非常驚人的推斷:由於蘇俄的「計劃經濟」缺乏經濟計算的有效工具,其經濟活動必定會走向失控和混亂,進而導致普遍的窮困、飢餓,直到崩潰。

米塞斯的觀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諸多知名經濟學家,都認為蘇俄模式有持續存在的意義,並且同樣會帶來經濟的繁榮。

從法定貨幣到數字貨幣,類似於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到了1989年,美國第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在他的《經濟學》教科書里寫道:「蘇聯的『計劃經濟』比美國的市場經濟更加優越;蘇聯將會在1997年全面超越美國的市場經濟。」

要知道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教科書,至今風靡全球,成為數百萬學子的經濟學啟蒙書籍。但僅僅就在薩繆爾森認為蘇聯經濟模式優於美國市場經濟兩年後,蘇聯解體,計劃經濟也不復存在。後來薩繆爾森刪除了書中關於對蘇俄經濟的看法,然後繼續穩坐經濟學暢銷書作者。

然而,從1920年米塞斯預言「計劃經濟」終將崩潰,到1991年蘇聯解體,整整過了70年。用如此漫長的時間來驗證一個推導,確實充滿了極大的挑戰和風險。這就是為什麼「計劃經濟」時至今日依然受到一些人追捧的原因,因為大部分人生活在當下,沒有人准確的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就算是一些頂級的數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依然會高估技術所帶來的作用,比如牛頓就在炒股領域賠得很慘,凱恩斯和費雪在1929年的大蕭條中虧得一塌糊塗。前兩年,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就基於對大數據的痴迷,認為未來由於大數據的存在,「計劃經濟」將是可以實現的。

其實早在1920年,也就是米塞斯預言「計劃經濟」最終會崩潰的時候,波蘭著名經濟學家蘭格就用非常詳盡和龐大的數據,逐一反駁了米塞斯的預言,蘭格用各種數據和理論,自稱解決了米塞斯提出的「經濟計算」難題,而蘭格的理論依據獲得了當時大部分人的認同,整個市場和學術界,基本都認為蘭格贏得了跟米塞斯的論戰。

到底什麼是「經濟計算」,難道大數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嗎?

當然不能,因為你確實可以通過我的消費數據和歷史習慣等等,甚至是我所有的財務數據等,預測我接下來的需求,還可以通過我的行動軌跡等數據,預測我的喜好和可能的傾向,但你無法計算出我會以什麼代價、什麼方式來滿足這一需求,也無法計算這些需求會給我未來的行動和更長遠的需求帶來何種影響。

也就是說,你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計算出我階段性的需求,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計算出我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會採取的行動方式,以及會付出的可能成本,但你無法在所有時間段內計算出我所有的需求,以及在所有時間內計算出我為了所有需求要採取的所有行動和願意承擔的所有成本。

從長遠看,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我在未來某一天突然蹦出什麼需求,突然因為什麼事情而貪婪或恐懼,更不知道為了滿足這種貪婪和恐懼會採取什麼行動。所以,試圖用技術的進步來實現「計劃經濟」,過去不行,未來也不可行。

那麼「經濟計算」這個難題,到底要靠什麼來解決呢?

答案是「貨幣」 和「價格」。

前一陣開始,中國市場豬肉價格上漲,這個價格上漲,就是「經濟計算」的結果,說明豬肉供不應求,這一信號會釋放給所有有意願養豬的人,刺激這些人去養豬,然後增加供給。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計劃經濟」模式下,豬肉少了,那每個人就少分點,至於豬肉需求到底是多少,大家願意為這種需求付出什麼成本,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價格,從而也就無法知道下一年應該供給多少,只能猜(也可以叫計劃)。

在實際的經濟運行當中,市場遠比豬肉價格上漲這種問題要復雜得多,在無比復雜的市場,就是通過貨幣和價格這樣一個簡單的「經濟」計算方式,來有條不紊的維持市場運轉的。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貨幣本身不是市場化的,而是一種「計劃經濟」模式,那麼市場所呈現出來的價格機制是否會失效?「經濟計算」是否會崩潰?答案是一定的。

5. 以太經典的投資價值有哪些

  1. 市值高,以太經典在數字貨幣市場市值排名前15

  2. 名氣較大,作為以太坊的分叉幣,有一定名氣

  3. 波動相對穩定,比起空氣幣來說,沒有那麼大起大落

  4. 更好用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幣匯」

6. 現在香港對數字貨幣交易要搞沙盒監管了,交易所最快什麼時候能拿到監管的牌照

還早。現在哪些交易所加入沙箱都還沒定的,Coinsuper已經表態想要加入沙盒監管了。據彭博的報道,Coinsuper正在考慮加入沙盒,其他交易所都還沒表態呢。

7. 彭博:為什麼美國國債不會永遠是一個避風港

200年金融危機爆發時,股票收益的波動性急劇增加,股市暴跌。同時,美國國債價格迅速上漲。從那時起,債券價格和股票價格之間主要表現為負相關的關系。 這是有道理的:在困難的時候,我們拋售股票,並購買安全的國債,其價格應該成反比。這也意味著,在美好的日子中,我們購買股票並出售債券,因為我們認為國債和股票之間應該始終為負相關。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20世紀60年代到上世紀末以來,股市和長期國債之間的關系是主要是正相關的。只是在新的千年裡,股票和國債之間的關系轉為負相關,而且是強負相關,尤其是在過去兩年的經濟衰退期。 我們考慮到,投資者在任何時間都不知道他們處於哪種通貨膨脹機制中,但他們至少可以利用歷史資料和統計數據找出其中最有可能的一個,就像任何熟練計量經濟學家那樣。 歷史資料對利用歷史數據來建立對經濟制度的信心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他們對當前的經濟制度缺乏信心,任何新的觀察數據都會導致長期前景預期的大修改。 股票和長期債券的價格取決於這些預期,因此,前景預期的大修改意味著大的價格變動。市場消息的不斷流動導致投資者信心的變化,從而產生市場波動和價格的共移性(同向或反向)。投資者觀察到的數據越多,其不確定性也就降低。但投資者的不確定性也可能隨著異常值的出現而增加。我們考察這種洞察力,並利用的股票和債券的數據以了解投資者的信念,尤其是他們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信念。 在用我們的模型描述過去十年的情況之前,我們應該看看20世紀70年代末的狀況。我們的估計表明,當時的投資者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不知道美國是否會進入一個持久的滯脹期。任何高於預期的消費者物價數據(CPI)都被作為一個跡象,表明美國進入了低增長、高通脹的時期。低增長的預期使股票價格下降,高通脹的預期使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因此,這種由數據驅動的投資者信念波動導致股票和國債價格的共移現象,並增加了兩者的不確定性。 在最近的經濟大蕭條期,股價和債券價格發生了負相關的共移。市場現在畏懼通貨緊縮,因為它帶來經濟的低增長,就像在大蕭條期中那樣。在這種情況下,高於預期的CPI數據對經濟來說是好消息,因為投資者將它們作為通貨緊縮可能被避免的一個信號。 通貨緊縮時期 股市因為CPI高於預期而歡呼,國債收益率因為通貨膨脹加速的預期而上升。因此,這種由數據驅動的關於經濟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的信念導致股票和國債價格的反向移動。有關通縮的較大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股票和債券的波動性,就像我們在數據中觀察到的那樣。換句話說,通貨膨脹的信號作用顯著地改變了股票和債券的相關表現。 我們的模型也表明,投資者可能有一個比較強的信念,相信美國經濟在2001年可能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表示了這樣的顧慮,然後央行決定降息(降至了當時的歷史低點),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是隨後5年中出現房地產泡沫的原因之一。 我們的模型中有許多關於股票和債券表現的研究。例如,研究人員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為什麼新的千禧年帶來了 「美聯儲模型(RISKPRE)」——股票收益率與國債收益率之間的正相關關系¬¬¬¬——的崩潰。我們的模型顯示,通脹的信號作用正好預測到這一點:當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的概率增大時,國債收益率將降低(因為預期通貨膨脹率較低),但股票的收益率將上升(因為預期經濟增長速度較慢)。 同樣,股票和長期國債之間的關系從正相關變為負相關,意味著美國國債從一種風險投資變成一種避險投資。 也就是說,最近購買長期國債的投資者往往會獲得較低的平均回報,因為國債的對沖屬性已經抬高了它的價格。國庫券現在被認為是一個避風港。然而,它並非永遠如此,僅僅只是在通貨膨脹時期回來之前如此。(子問) (亞歷山大大衛是卡爾加里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彼得羅韋羅內西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大學金融學教授)

8. 彭博社是哪個國家的

美國。

彭博社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其數據終端系統「彭博專業服務」可以幫助客戶查閱和分析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並進行交易。使用該數據終端的客戶遍布全球,包括交易員、投行、美聯儲、美國其他官方機構以及全球各大央行等。

該終端年費為2萬美元,全球315000個用戶每年為彭博貢獻79億美元的收入。彭博旗下的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終端,包括其媒體部門超過2400名新聞記者。

(8)彭博數字貨幣央行擴展閱讀

彭博社前身是美國創新市場系統公司成立於1981年,主營業務其數據終端系統「彭博專業服務」可以幫助客戶查閱和分析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並進行交易。

1982年,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成為公司的第一位客戶,購買了22台終端機(MarketMasterterminal)並投資3,000萬美元獲得公司30%的股份。

1986年,公司正式更名為彭博有限合夥企業(Bloomberg L.P.),並沿用至今。

1990年,邁克爾·布隆伯格和溫以樂(Matthew Winkler)創立彭博新聞社。

9. 比特幣是貨幣嗎為什麼大多數國家要封殺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

封殺原因:

1.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幣網路很健壯,但比特幣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會遭到黑客攻擊,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

2.交易確認時間長。比特幣錢包初次安裝時,會消耗大量時間下載歷史交易數據塊。而比特幣交易時,為了確認數據准確性,會消耗一些時間,與p2p網路進行交互,得到全網確認後,交易才算完成。

3.價格波動極大。由於大量炒家介入,導致比特幣兌換現金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幣更適合投機,而不是匿名交易。

4.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活躍網民了解p2p網路的原理,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

(9)彭博數字貨幣央行擴展閱讀: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

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並要求能盡快採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

10. 比特幣暴跌是什麼原因賠了一套房。。。

大概「一夜暴富」是每個人都有夢想過的事情,但「一夜破產」應該沒有人想過吧?
其實這話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畢竟我們從沒有經歷過「暴富」,何談「破產」?
比特幣可以算是虛擬貨幣當中帝皇般的存在,一枚的價格都讓人嘆為觀止。
前段時間比特幣暴跌後,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段子:
一個幣圈的朋友,去年還在聊帝都二環買房的事情,今天相遇的時候,他對我說的是:您好,這是您的外賣!
曾經依仗比特幣身價數十億的人,在短短幾天之內淪落至此,如何不讓人唏噓!
一天內下跌12%,一個月42%,一年狂降77%,蒸發了1.6萬億,不亞於十級地震了。
8年間翻翻2500萬倍飛入天堂的比特幣,現如今變成了掙扎求生的無邊地獄。
2017年末的時候,兩萬美元一枚的高價令人驚嘆不已,
10個比特幣就能買輛賓士S500
100個就能在深圳買一套三居室,看起來並不多,是嗎?
但在2009年的時候,一美元就可以買到1309個比特幣,是不是覺得自己錯過了好幾十個億?
但到了如今接近年底的時候,比特幣卻成了我們談之心酸的無奈。
在比特幣最開始下跌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爭相抄底入手,卻不曾想
它就像跳進了無盡深淵,底一次次的被打破,傾家盪產就在你一念之間。
炒幣的傷心,沒炒幣的大概會更加後悔。
在11年的時候知乎有人提問手頭有6800,求推薦理財產品。
但最終她並沒有選擇購買比特幣而是出去旅遊花掉了。
如果購買的話,在17年底的時候大約價值一億!即便是跌倒4千美元,也有2000萬!
原來我們很多時候,就這么與億萬家產擦肩而過,卻並不知曉。
如若我們想要賺錢,炒股炒房都弱爆了,哪兒比得上炒比特幣!
當然,有人曾經研究過,每一次比特幣的暴跌,都會預示著下一次的暴漲:
2011年11月,30美元下跌至2美元,93%的跌幅;
2013年12月,從1166美元跌至170美元,85%的跌幅;
2017年至今,跌破4000美元,77%的跌幅。
意味著每一次的下跌,在之後都會迎來更加猛烈的上漲。
不過,很多時候人在被套牢之後會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越套牢越堅信比特幣的稀缺,之後必然會迎來萬倍狂漲的將來!
畢竟,很多時候依靠比特幣暴富的人們並不願意相信自己會傾家盪產。
股神巴菲特曾告誡過我們:比特幣是幻影,是轉移資金的途徑,是老鼠葯的二次方,加密貨幣沒有底,你能做的就是要離得越遠越好。
我們並不知道比特幣未來一段時間是繼續下跌還是在短期內一夜狂漲,能做的只是靜待。
入場?這就得看你自己的選擇了,畢竟每一次理財都有相應的風險。
入市需謹慎,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股市,同樣可以用於比特幣圈。
不過常言道: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各位自己決定就好!米小粒,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

熱點內容
收到假eth幣 發布:2025-10-20 08:58:16 瀏覽:973
暗黑破壞神2eth打孔 發布:2025-10-20 08:42:58 瀏覽:105
BTC和CBT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10-20 08:42:57 瀏覽:233
華碩trx40Pro供電 發布:2025-10-20 08:33:26 瀏覽:432
曬人民幣編號的朋友圈 發布:2025-10-20 08:25:32 瀏覽:687
doge格式 發布:2025-10-20 08:02:00 瀏覽:382
以太坊會爆發嗎 發布:2025-10-20 08:01:59 瀏覽:772
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功率 發布:2025-10-20 07:39:24 瀏覽:925
trx輔助帶 發布:2025-10-20 07:35:29 瀏覽:48
比特幣哈希值有多少位 發布:2025-10-20 07:31:20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