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億p2p數字貨幣
1.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縮寫BTC)是一種總量恆定2100萬的數字貨幣,和互聯網一樣具有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特性。向地球另一端轉賬比特幣,就像發送電子郵件一樣簡單,低成本,無任何限制。比特幣因此被用於跨境貿易、支付、匯款等領域。
比特幣由於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遐想空間,自2009年誕生後價格持續上漲,2011年幣價達到1美元,2013年最高達到1200美元,超過1盎司黃金價格,有「數字黃金」的美稱(目前幣價約450美元)。
比特幣始於2008年神秘人物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中文版)》。在誕生後的六年裡,比特幣作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貨幣,經歷了無數的市場考驗和技術攻擊,始終屹立不倒。現在比特幣已成長為一個在全球有著數百萬用戶,數萬商家接受付款,市值最高達百億美元的貨幣系統。
2. 跨國網路傳銷案告破,比特幣騙局為何屢禁不止
案件原委:2019 年初,江蘇鹽城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陳某等人涉嫌利用虛擬幣交易平台組織領導傳銷犯罪的線索後,立即成立專案組。同年 6 月,在公安部協調組織下,專案組民警分赴萬那杜、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加強警務執法合作,成功將藏匿在境外的 27 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2020 年 3 月,涉嫌傳銷犯罪的 82 名骨幹成員被全部抓獲。
為何總有人上當?
除了傳銷犯罪手段不斷翻新,隱蔽性、迷惑性不斷增強這些原因導致的有人上當以外,還和人的本性離不開。
人都是貪婪的、趨利的,正是這種看起來“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過於吸引人,才導致不斷有人跳進坑裡。
3. 數字貨幣中比特幣價值最高 一個比特幣值多少人民幣
4萬多
4. 數百億的產業面臨關停,央行為什麼要關閉比特幣礦場
近期,關於「中國悄然下令關閉比特幣礦場」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媒體通過知情者獲悉,央行召開了閉門會議,對一些存在用電情況不規范的礦場進行整頓。
其實關於對礦場的整頓和處理,去年就開始了,尤其是在去年國內關閉交易所之後,相關監管機構也討論過關於礦場的存留問題,但結論是關閉礦場的理由並不充分,而且礦場並沒有引起更多的社會性問題,風險點並不明確,因此沒有做具體的安排。但各地方都是接到了「窗口指導」,就是當地的企業不能參與到數字貨幣挖礦當中。

2016年中國的發電量世界第一,而且發電總量佔到全球的25%,這情況下,如果按照常識,在中國挖礦電力確實是最充裕的,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本身被浪費掉的電力資源在增多。
電站的電是儲存不了的,但如果把電轉換成數字貨幣,就可以儲存,實際上如果把中國多餘的發電量,都能轉換成比特幣來保存,那應該是一種效率最高的生產經營方式。相當於用電在生產美元,是附加值最高的一種加工出口方式。
另外,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未來的電力,大部分可能要消耗在計算機上,這是我做出的一個判斷,我們這一代人是可以作見證的。人類日常的生活,對電的消耗佔比,會越來越低。人類未來要用數字化、區塊鏈化的方式解決各類問題,「礦場」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宇宙探索等領域的發展,對算力的要求,將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電力僅僅是一種能量,就像一個人,真正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不是四肢,而是大腦,人腦就是一台24小時工作的機器,一個愛思考的人,其大腦每天要消耗掉肝臟儲存血糖的75%,而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20%,大腦思考得越多,其神經元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
兩百年前電燈發明的時候,人們以為電的最好的用途就是把燈泡點亮。未來電用在什麼地方最有效,應該是市場說了算。
電這個東西,誰也看不見,到現在,很多人也很難理解其存在的奧秘,但電改變了世界。很多虛擬的東西,其影響力往往比實體的東西要大,「數字資產」對中國及世界到底意味著什麼,我覺得很多人,包括政府層面,也很難在此時搞清楚。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四大發明,電、電燈、電話、電腦、數字貨幣等等,正在推動人類大步向前的東西,有幾個是中國發明的?
當一個現象出現的時候,一定要研究背後的大背景和大邏輯,未來的競爭,可以說是軍事的競爭、經濟發展的競爭、金融的競爭,但也可以說,是思想和算力的競爭。關閉礦場容易,阻止趨勢比較難。
5. 小金理財風險高嗎,成交額已過百億,為什麼在P2P排名中還是看不到小金的名字
判斷一家p2p公司的風險可以從以下方面析
一、企業的審核機制是否完善,借款人來源是否清晰,投出去的錢都用來做什麼了,投資人最好是能知道借款的流向。
二、投資風險程度,p2p平台提供的投資項目金額額度,要規避大額借貸資金或者資金池操作。
三、投資人所投資的資金是由p2p公司掌控,還是第三方平台託管。
四、是否有投資擔保公司擔保。
五、信息數據保密,投資人在進行資金操作時,信息在傳遞時是否安全。
6. 千億億借貸,近百億未還,杭州第一大P2P公司為何被查
此前,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出現在網路上,杭州警方依法對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微貸網」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與此同時,警方又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希望通過微貸網借款的且尚未還款的借款人,應當積極主動地歸還借款。
事實上,早在今年的5月31日,微貸網就已經宣布不再經營網貸中介業務,因為確實這塊業務不太賺錢,我們不妨來看看微貸網2019年的收入情況,根據微貸網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凈營收人民幣33.58億元,同比下降14.2%。按業務劃分,貸款服務營收29.55億元,去年同期為34.98億元。其他業務營收2.73億元,同比增長44.1%。凈財務營收1.45億元,同比下降41.3%。微貸網全年凈利潤2.63億元,同比下降56%。攤薄後每股收益3.60元,同比下降67%。

事實上,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微貸網相關風險高達2918條,其中司法案件338件,只2020年法院下發的裁決文書就達到194個,基本是借款合同糾紛。還有另一組數據,截至今年2月,微貸網借款余額為85.83億元,累計借貸金額2986.63億元,涉及出借人11.55萬人。可見,微貸網的規模其實也是不小的,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撐,想要做到良性的發展,可謂是難上加難,稍微出現一些差錯,就有可能滿盤皆輸。微貸網早就5月31日就宣布要退出網貸行業,但是接下來就被警方立案偵查,顯然是內部出了一些事情,至於什麼事情,恐怕只有內部人才會知道。
7. 百億P2P平台錢爸爸為何會停止運營
在上海、杭州出現「雷潮」之後,深圳一家百億平台也宣布停止運營。7月9日晚間,深圳P2P平台錢爸爸發布公告稱,目前平台位於福田區大中華金融中心的總部和南山營業部以及南山區特發信息科技大廈的運營中心從2018年7月10日起暫停營業,進入依法整改程序。目前,寶安區經偵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百億平台曾經被投資人稱為網貸界的「定海神針」,但最近不少百億平台出現問題也引起業內嘩然,在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李濤看來,這些百億平台貌似實力強勁,最終在監管的導火索下垮掉,外因於收緊的監管政策,而主要原因則歸於自身創立不合規、運營模式不合理、甚至是「不勞而獲」的違法經營動機等。
行業退出潮起,作為互金領域曾經一度十分活躍的新穎產品,P2P產品在未來能不能投資也成為業內關注的話題,李濤進一步指出,雖然至今爆出過很多關於「P2P」發展的負面新聞,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跑路的「P2P」機構,僅僅披著P2P的外衣,卻並非是正規的金融機構,自然也算不上真正的P2P。對於投資者,專家建議應關注標的機構的以下四點問題:第一,資金存管路徑是否清晰;第二,經營信息披露充分程度;第三,運營模式的合理性;第四,監管方對機構出具的意見、以及社會輿論看法。
8. 前幾年是p2p.現在又是區塊鏈數字貨幣
現在區塊鏈非常火爆,國家也在大力提倡區塊鏈的發展,但是有一些小公司打著區塊鏈的口號騙錢,現在做區塊鏈項目賺錢一定要注意資金安全,不要被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