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快報數字貨幣
1. 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的原因是什麼
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的原因是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
法新社9月2日消息稱,印度政府宣布禁用118款中國App。
另據印度ANI新聞網消息,印度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9月2日發布公告,宣稱禁用118款「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的中國App,其中包括《絕地求生》手游、企業微信、微信讀書、名片識別軟體「名片全能王」、網路、照片編輯軟體「Cut Cut」、視訊應用「VooV」、新浪新聞、手機淘寶、優酷、支付寶等。
印度《金融快報》提到,此前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禁用59款中國App,一個月後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國App。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國App。

(1)金融快報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印度打壓中國企業的動作一直不斷
自從今年6月中印邊境發生沖突以來,印度打壓中國企業的動作一直不斷。6月,印度政府還聲稱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然而,在拿所謂「安全」理由說事引起巨大關注後,一些印度媒體開始關注到此舉將造成的不利影響:《印度快報》表示,這可能會讓「在這些平台上搞創作與工作的印度人」失去收入來源和工作;印度新德里電視台也表示,禁令將給比如TikTok平台上的一些名人賬號和政府機構號蒙上陰影。
2. 什麼是金融快報系統
一種報紙
3. 墨爾本主要報紙有哪些(比較權威的)他們的網站是多少謝謝!
婆羅洲公報》(汶萊)(Borneo Bulletion)
《經濟時報》(孟買)(Economic Times)
《金融快報》(孟買)(Financial Express)
《印度教徒報》(馬德拉斯)(Hin)
《印度快報》(新德里)(Indian Express)
《政治家報》(加爾各達及新德里)(Statesman)
《印度時報》(孟買)(Times of India)
《雅加達郵報》(雅加達)(Jakarta Post)
《朝日新聞》(東京)(Asahi Shimbun)
《讀賣日報》(東京)(Daily Yomiuri)
《每日新聞》(東京)(Mainichi Daily News)
《讀賣新聞》(東京)(Yomiuri Shimbun)
《海峽時報》(新加坡)(Strait Times, The)
《商業時報》(科倫坡)(Business Times)
《馬來郵報》(科倫坡)(Malay Mail)
《新海峽時報》(科倫坡)(New Straits Times)
《星報》(Star, The)
《星期日郵報》(科倫坡)(Sunday Mail)
《商業記事報》(卡拉奇)(Business Recorder)
《民族報》(伊斯蘭堡)(Nation, The)
《商業世界報》(馬尼拉)(Business World)
《馬尼拉旗幟報》(馬尼拉)(Manila Standard)
《菲律賓每日問訊報》(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韓國先驅報》(首爾)(Korean Herald)
《韓國時報》(首爾)(Korean times)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
《民族報》(Nation, The)
《西貢時報》(胡志明市)(Saigon Times)
《莫斯科時報》(俄羅斯)(Moscow Times)
《科威特時報》(科威特)(Kuwait Times)
《每日星報》(貝魯特)(Daily Star, The)
《土耳其每日新聞》(安卡拉)(Turkish Daily News)
《卡里時報》(阿布扎比)(Khaleej Times)
大洋洲
《堪培拉時報》(堪培拉)(Canberra Times)
《澳大利亞》(堪培拉)(Australian, The)
《布里斯班新聞》(布里斯班)(Brisbane News)
《每日電訊》(悉尼)(Daily Telegraph)
《時報周刊》(墨爾本)(Weekly Times, The)
《斐濟時報》(蘇瓦)(Fiji Times)
《星期日星報》(紐西蘭)(Sunday Star Times)
《紐西蘭郵報》(惠靈頓)(Dominion Post)
歐洲
《泰晤士報》(倫敦)(Times, The)
《星期日泰晤士報》(倫敦)(Sunday Times)
《每日郵報》(利物浦)(Daily Post)
《衛報》(英格蘭)(Guardian, The)
《每日鏡報》(英格蘭)(Daily Mirror)
《金融新聞》(英格蘭)(EFinancial News)
《快報》(倫敦)(Express, The)
《每日電訊報》(倫敦)(Daily Telegraph, The)
《經濟學家》(倫敦)(Economist, The)
《獨立報》(倫敦)(Independent, The)
《會計師時代》(英格蘭)(Accountancy Age)
《銀行家》(英格蘭)(Banker, The)
《商標戰略》(英格蘭)(Brand Strategy)
《數據戰略》(英格蘭)(Data Strategy)
《工程師》(英格蘭)(Engineer, The)
《金融顧問》(英格蘭)(Financial Adviser)
《金融時報-特刊》(英格蘭) (Financial Times-Mandate)
《金融時報-投資者》(英格蘭)(Financial Times-Investor)
《基金戰略》(英格蘭)(Fund Strategy)
《投資顧問》(英格蘭)(Investment Adviser)
《律師》(英格蘭)(Lawyer, The)
《市場》(英格蘭)(Marketing)
《金屬經營製造》(英格蘭)(Metalworking Proction)
《貨幣管理》(英格蘭)(Money Management)
《愛爾蘭時報》(都柏林)(Irish Times)
《貝爾法斯特電訊報》(北愛爾蘭)(Belfast Telegraph)
《商業與財經》(愛爾蘭)(Business and Finance)
《先驅報》(格拉斯哥)(Herald, The)
《布達佩斯太陽報》(布達佩斯)(Budapest Sun)
《布達佩斯商業報》(布達佩斯)(Budapest Business Journal)
《波蘭新聞公告》(波蘭)(Polish News Bulletin)
《歐洲技術》(比利時)(Tech Europe)
《波羅的海時報》(拉脫維亞)(Baltic Times)
《斯洛伐克觀察家》(斯洛伐克)(Slovak Spectator, The)
北美洲
《亞特蘭大日報/憲法報》(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The)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基督教科學篾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洛杉磯每日新聞》(Daily News of Los Angeles)
《達拉斯新聞早報》(Dallas Morning News)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太平洋每日新聞》(Pacific Daily News)
《今日美國》(USA Today)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The)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
非洲
《每日鏡報》(衣索比亞)(Daily Monitor)
《每日觀察家》(甘比亞)(Daily Observer, The)
《獨立報》(甘比亞)(Independent, The)
《阿克拉郵報》(迦納)(Accra Mail)
《郵報》(喀麥隆)(Post, The)
《民族日報》(肯亞)(Daily Nation, The)
《納米比亞人》(納米比亞)(Namibian, The)
《新聞》(奈及利亞)(News, The)
《開普頓東部新聞》(南非)(East Cape News)
《新視覺》(烏干達)(New Vision)
《郵報》(尚比亞)(Post, The)
《辛巴威獨立報》(辛巴威)(Zimbabwe Independent)
4. 孟加拉的簡介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簡稱孟加拉國,南亞國家,位於孟加拉灣之北,東南山區一小部分與緬甸為鄰,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並在北方邊境尚有大量飛地,全國總面積為147570平方公里。
孟加拉的少數民族大約有180萬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住在吉大港山區。這些部落民族依舊沿襲著他們的傳統文化特色。居住在孟東北部希爾赫特與印度接壤的地方的卡西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新郎在結婚之後要到新娘家裡生活,祖先的財產只傳給女兒,子女要跟隨母姓。
由於孟加拉國屬亞熱帶雨林氣候,濕熱多雨,棉布衣服很受歡迎。孟加拉國婦女傳統服裝是紗麗。在農村不論婚否,婦女都穿紗麗,在城裡已婚婦子穿紗麗,示婚姑娘則多穿衣褲。孟加拉國的男子上班通常只穿一件襯衣和長褲,有時會見客人則穿輕便套裝。在正式社交場合穿著較為講究,多是西裝革履。

(4)金融快報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區域位置:孟加拉國國土總面積約為14.7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50公里。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鄰,東南與緬甸接壤,南瀕臨孟加拉灣。
地形地貌:孟加拉國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平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85%,東南部和東北部為丘陵地帶。最高的山峰是凱奧克拉東峰,高1,229米。
氣候特徵: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濕熱多雨。全年分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氣溫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最低溫度為4℃,夏季最高溫度達45℃,雨季平均溫度30℃。
水文分布:孟加拉國被人稱為「水澤之鄉」和「河塘之國」,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水道縱橫,河運發達,河流和湖泊約佔全國面積的10%。沿海多小島和沙洲。
孟加拉是恆河的入海口,有大小河流230多條,內河航運線總長約6000公里。全國約有50至60萬個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4個池塘。主要河流水系有博多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賈木納河),梅格納河,卡納夫里河,提斯塔河等。
5. 印度加入mtcr對中國有威脅嗎
27日,曾擔任過駐華大使的印度外長蘇傑生簽署協議,印度正式成為MTCR成員。《印度快報》稱,這標志著印度首次成為多邊出口控制機制的一員。印度外交部在聲明中說:「印度今天上午加入了MTCR……印度加入該組織成為第35個成員,將為推進國際防擴散目標帶來互利成果。感謝MTCR的34個夥伴支持印度加入。」
MTCR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目的是防止可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技術擴散,當時主要還是限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內的一些正在發展彈道導彈的第三世界國家。最初成員國包括美、英、法、德、意、日、加七國,後逐步擴大,與NSG、「澳大利亞集團」(防止生化武器擴散)和「瓦森納安排」(關於常規武器和兩用物品及技術的出口控制)共同構成全球四大出口管控機制。
《印度快報》27日稱,自從與美國達成民用核技術協議後,印度一直努力加入MTCR等機制。印度於2015年6月申請加入MTCR,但因為義大利反對,沒能成功。2012年,義大利兩名海軍士兵在靠近印度海域的公海執行反海盜護航任務時,因誤判射殺兩名印度漁民,在印度被關押兩年多時間,引發兩國外交糾紛。後來,兩名義大利士兵被釋放回國後,義大利的立場軟化。
「印度加入MTCR為何重要?」印度《金融快報》稱,加入MTCR被視為總理莫迪的外交勝利。加入MTCR將為印度采購高端導彈技術打開大門,也使印度購買美國高端無人機的願望變得更為現實。印度正與俄羅斯聯合研發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雙方希望將導彈出口到第三國,這也有望使印度首次成為重要的武器出口國。
新德里電視台27日稱,印度成為MTCR成員將為導彈技術帶來巨大提振,MTCR的成員資格將允許印度購買高端的導彈技術。《印度商業線報》以「印度今天加入導彈技術精英俱樂部」為題稱,這次加入MTCR得到美國的強力支持。加入MTCR後印度將能獲得特定敏感技術,並建設更強健的武器出口市場,極大增強其導彈出口潛力。
印度《經濟時報》則一口氣列出加入MTCR的七個好處。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受益:冷戰期間,俄羅斯拒絕向印度提供低溫技術,而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將獲得開發低溫引擎所需的限制級高端技術。二、加強對外出口「布拉莫斯」導彈。三、采購以色列的「箭-2」導彈:受MTCR規定影響,以色列此前拒絕印方的采購要求,印度加入MTCR有助於推進「箭-2」導彈采購,進而加強針對巴基斯坦和中國導彈的防禦。四、購買美國的先進無人偵察機。五、促進印度製造。六、邁出加入NSG的重要步伐,印度離NSG更近了。七、勝中國一籌:中國並不是MTCR成員。
「意味深長的是,中國不是MTCR成員」
不少印媒在報道這一消息時扯上中國,並聯繫到印度尋求加入NSG失敗一事(詳見本報今日第三版——編者注)。《印度快報》稱,在此前幾天,印度受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反對沒能加入擁有48個成員國的NSG,「意味深長的是,在剛結束的NSG漢城年會上阻撓印度加入的中國並不是MTCR成員」。
《印度商業線報》稱,加入MTCR後,印度將有能力遏制被視為「關切」的其他國家的核擴散活動。消息人士舉例稱,中國不是MTCR成員,「而印度現在對中國支持巴基斯坦核活動的行為可以發聲表態了」。《印度時報》網站的跟帖中,有人稱,印度加入MTCR有利於推進防擴散工作,在規則允許范圍內,中國要想加入MTCR,印度也應用同樣方法對待中國。
其實,中國早在2004年便已申請加入MTCR,遠早於印度,但卻尚未被正式吸納為該組織成員。中國導彈專家、鯤騰全球防務首席科學家楊承軍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MTCR是由美國主導的、西方國家控制的組織。這個組織的主要功能一方面是對導彈高端、前沿技術實現控制,另一方面是與盟國進行高端技術共享。「盡管印度不是美國的同盟國,但同意印度加入是能預測到的,這背後是美國的戰略考量。」
楊承軍說,美國對他國加入MTCR有兩套標准,將中國拒之門外,防止中國得到先進導彈技術。西方國家對中國在導彈技術領域一向都採取封鎖和制約的手段。「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就是逼迫中國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尤其是在前沿導彈技術方面,包括精確測量、飛行控制、發動機系統、推進劑材料等方面。」
另一名專家表示,未加入MTCR對中國影響不大。好處在於體現中國作為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責任和擔當。從理論上說,加入該組織後,中國可以像印度說的那樣購買高端技術。但從實踐層面可能性不大,中國目前的導彈技術水平恐怕是那34個國家中絕大多數都達不到的,中國不指望從這些國家進口導彈技術,事實上也不能。MTCR只是西方國家限制向中國出口導彈先進技術眾多壁壘中的一個,中國進入了MTCR還會有其他因素限制中國。
該專家介紹,中國在制定導彈出口管制條例和清單時,已經借鑒了MTCR准則和技術附件。在各大航展上,中國展出的各類對地打擊武器,包括彈道導彈、空地導彈都嚴格把射程限制在300公里以內,載重小於500公斤。所以,經常能看到一些導彈的射程在280公里、260公里左右,實際上這些武器都是為了滿足出口要求而降低指標。
結婚的目的不是經營婚姻,而是「找第三者」
對於印媒宣稱的MTCR「將為印導彈技術帶來巨大提振」,專家認為有誇大之嫌或者過於樂觀。楊承軍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印度加入MTCR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加快縮小印度與中國在導彈技術領域的差距,但印度對先進技術的吸收、加工和生產有一個過程。此外,盡管美國等國家會出讓一些技術、工藝和材料,但最核心的技術一定會有所保留。楊承軍表示,印度導彈技術最大的制約因素是作戰系統的信息來源和情報來源以及命中精度等。這方面,印度的相關技術存在很大缺陷。
「事實上,根據MTCR指導方針,成員國彼此之間交易應該克制,並承擔責任。就像MTCR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交易一樣。」與眾多印媒的興奮不同,印度《商業標准報》保持了冷靜。文章稱,在實踐中,印度不會因為加入MTCR就自然可以獲得導彈或無人機技術。此外,印度加入MTCR也不意味著MTCR之外或之內的國家能更容易地向印度出口相關物項。許多媒體報道稱加入MTCR將使得印度有權出口「布拉莫斯」導彈。事實上,加入MTCR後印度出口此類物項的政策只可能變得更嚴格。
「MTCR機制的目的是防止導彈擴散,現在印度媒體卻完全把心思放到了獲得先進導彈技術和出售導彈上。」一名中國防擴散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印媒把焦點放錯了地方,「就好比兩人結婚,目的不是經營婚姻,而是想著有利於找第三者。如果這種算盤得逞,將是MTCR機制的失敗」。
6. 中國做的什麼事讓美國人服氣印度人眼紅
「中國打贏治污首戰了!」
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污染治理的報告,經過主體媒體報道後,在國際社會引發熱議。
「中國 僅 用了4年時間,就讓城市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了32%」,報道稱中國已創紀錄的速度打贏了這場污染治理戰。

或許,群眾的呼聲還是有效果的,報道稱,印度政 府近日制定了一項「全國清潔空氣規劃」,致力於在未來3年內100個城市中減少35%的空氣污染,在接下來的5年裡減少50%。
當然,雖然中國在空氣污染防治上「初戰告捷」,但當前大氣污染治理還處在負重爬坡、任重道遠的階段,來不得半點鬆懈。
7. 孟加拉國曾有過什麼反壟斷措施
據孟加拉金融快報報道,為應對通脹壓力,孟加拉國中央銀行將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本月初,孟央行已將儲蓄准備金率提升了0.5個百分點,達到6%,並於本月中旬生效。據統計,9月份孟加拉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已達8.12%,較上月上漲了0.25%。孟加拉國貨幣塔卡繼續趨向貶值,以保持出口競爭力優勢。消息還指出,2011至2012財年,孟加拉GDP預計增長6%。 (首發子站:駐孟加拉國經商參處子站)
8. 印度人仍追捧中國手機,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在安卓手機日益同質化的今天,要想銷量好,就必須做出自己的特色。國產手機廠商深諳此道,分別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量身訂制。比如有些手機專注拍照,有的主打HIFI,還有些手機在背殼上下功夫,推出各種個性的手機背殼。總體來說,國產機在外觀設計和功能細化方面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
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很多國產手機廠商在國內做的風生水起,但是想在國際市場上立足,品牌認知度更為關鍵。簡單來說,消費者不太可能購買一款自己從未聽說過的手機。對於華為和小米等國內廠商來講,提升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尤其重要。今年華為通過給谷歌代工Nexus手機,很好的向歐洲地區推廣了自己的品牌。聯想也通過收購摩托羅拉,藉助其在手機市場的地位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除了主打性價比,國產機想在高端市場與蘋果或三星競爭,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品牌認知度。
雙卡雙待解決出行問題當今世界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國際間的交流和旅行日益頻繁,而出國後的手機使用問題日益突出。相比國外手機,國產機有個必殺技,那就是雙卡雙待!隨著網路制式的普及,你可以攜帶一部手機和兩張SIM卡出行,非常地方便。
9. 為何久其金融財務快報系統參數升級不了
問你們經理去,這么個垃圾公司,剛畢業的最好別來,真他-媽-的是誤人子弟。高層領導的斗爭也非常殘酷,為了自己那點業績大會小會不斷,明爭暗鬥不惜員工利益,真他-媽-的是一群吸血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