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中美數字貨幣
『壹』 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將走向何方
長期以來,全球各國依據比較優勢、精細化分工、成本最低原則建立全球供應鏈,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這種體系在生產效率上是當前條件下的最優解決方案。
然而,新冠的出現,自然災害的頻發,國際形勢的變幻莫測,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小到SWITCH價格暴漲,大到製造企業的核心元件被斷供,看似無關的新聞背後,是全球供應鏈的控制權的極大變遷。
要理解這場你我息息相關的戰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發布的《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革命——邁向智能、韌性的轉型之路》,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重磅學習材料。
本文圈出了這份報告中的八大必看點,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理清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歷程、現狀和未來趨勢。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定位
全球供應鏈是隨著全球分工逐步發展起來的,是跨國製造業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的結果。從發展歷程來看,全球供應鏈早期以歐美為製造中心,二戰後逐步發展成為以歐美德日為第一梯隊、亞洲四小龍為第二梯隊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憑借其高效、敏捷、智能的全球供應鏈,聯想得以靈活利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優勢來滿足市場需求,動態協調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的優勢資源,實現「全球資源、本地交付、卓越運營」。
經歷危機的洗禮,我們應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從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層面看,優化全球供應鏈建設需要:
(1)堅持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2)維護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3)堅持多邊、開放的全球貿易治理體系,完善全球投資治理
從深化對外開放,提升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來看,需要:
(1)堅持底線思維,穩定我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基本盤」
(2)加大開放力度,高質量「引進來」
(3)優化企業對外投資支持政策體系,大規模「走出去」
(4)對關系我國重點戰略物資供給的供應鏈核心節點項目提供政策支持
(5)構建供應鏈風險應對體系
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要順應時代變化,加快供應鏈調整步伐:
(1)根據美國、中國、德國三大全球製造業中心的發展趨勢靈活布局
(2)加大供應鏈扁平化和多元化建設
(3)積極打造智能化的供應鏈,降低供應鏈給企業國際化發展帶來的風險
(4)主動調整,應對「中國+X」46和「雙循環」格局
總結
除八大必看點之外,《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革命——邁向智能、韌性的轉型之路》研究報告還系統梳理了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歷程和新趨勢、工業4.0新業態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外部沖擊對全球供應鏈安全的影響、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方向、全球供應鏈建設的優秀企業案例和優化全球供應鏈建設的應對措施等熱門議題。
『貳』 ,談談你對後疫情時代中美關系有什麼看法,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走向做一個合
也許說後疫情時代有些早,畢竟美國疫情還沒有進入拐點,全球疫情依舊肆虐,但改變中美關系和全球格局的卻是疫情,就算新冠疫情過去了,還會有新的或更猛烈疫情來襲,而這些周期性的重大疫情必然會深刻改變著這個世界。
美國疫情嚴重至此,不得不說與特朗普密不可分。如果證實美國2019年大流感中就有新冠疫情,這就是特朗普任內的嚴重失職。如果說特朗普忽視了來自美國情報部門、白宮官員、中國、世衛組織等一系列疫情預警,那就是因為選舉之私而對所有預警選擇性失明,這更是特朗普的重大過失。特朗普甚至在公開場合談及「曬太陽殺毒、注射消毒水殺毒」,看似心直口快,但盡顯不尊重科學和愚昧無知,只有非洲巫師才會鼓勵信眾喝消毒水殺病毒。但盡管如此愚昧言行依舊在美國國內支持者甚眾,這既是黨爭更是民粹使然。為贏得國內選舉,共和黨甚至制定了「甩鍋」秘籍,只要是病毒問題,言必稱中國。對此,美國國內一位導演都看不過眼了,強調美國國內有三種病毒,新冠病毒、特朗普病毒、前特朗普病毒,前特朗普病毒就是民粹病毒。新冠病毒終將被戰勝,但特朗普病毒、民粹病毒會荼毒這個脆弱的星球。
『叄』 對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如何突出重圍的評價和看法總結
在後疫情時代,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將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中國以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姿態和責任感,積極配合世衛組織的抗疫工作,及時向全世界通告疫情發展情況,並近乎決定性地取得了抗疫斗爭的階段性勝利。
在此基礎上,中國進一步履行大國擔當,宣布為全球共同抗疫提供公共產品,承擔應盡的責任,這無疑提升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
另一方面,中國同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雙邊和多邊關系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中美脫鉤論」「中國賠償論」「中國病毒論」等論調甚囂塵上,美國對華戰略認知發生重大改變,自2018年以來已然惡化的中美關系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疫情所導致的經貿往來的中斷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全球經貿格局的變動和轉移,將對未來中國的開放帶來新的挑戰。

(3)後疫情時代中美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疫情使得人們的服務消費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這種消費偏好在後疫情時代還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例如,疫情期間,人們發現在線會議的效果很好,不但有助於疫情防控,而且參會者省卻了舟車勞頓的辛苦,辦會者也節約了張羅食宿等辦會成本。
在中國,即便疫情防控形勢已經穩定,越來越多的人也更願意選擇在線會議而非線下會議的方式。因此,一些主營在線會議業務的企業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也就不難解釋了。
『肆』 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談談你對後疫情時代中美關系有什麼看法,中國未來社會
我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談談,你對後疫情時代中美關系有什麼看法?中國未來社會
後疫情時代,中國疫情基本控制住,而美國的疫情還在泛濫,作為未來的中國,如果美國不這樣搗亂,我們還會用仁慈的方式對待他們
『伍』 數字貨幣為什麼會有價值
價值尺度,也是貨幣的功能之一。因為數字貨幣也是貨幣,具有貨幣的一般屬性。
『陸』 央行的數字貨幣是dcep嗎
央行的數字貨幣是dcep。
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名字叫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就是數字貨幣,EP是電子支付,支付通過某種方式傳輸的是數字的東西不是紙面的貨幣,所以,電子支付本身也是有數字貨幣屬性的。
數字貨幣特點: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高度匿名性。

(6)後疫情時代中美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數字貨幣的應用
一、快捷、經濟和安全的支付結算
跨境支付助力人民幣國際化。2015 年全國涉及經常類項目跨境支付的結算量約為 8萬億元人民幣,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需要低成本、高效率、低風險的跨國支付與結算產品和方案。
二、抵押品物權數字化
目前,銀行電子化的貸款流程和處理流程仍然存在大量重復的人力工作,而作為貸款發放的基礎支撐,很多抵押品存在定價不實或抵押多次甚至無抵押品等情況。可以考慮利用數字貨幣對銀行的抵押品進行定價和交易追蹤:
三、票據金融和供應鏈金融
近年來,基於商業匯票的各類票據市場業務快速增長,票據理財產品成為互聯網理財的熱門領域,但國內現行的匯票業務仍有約70% 為紙質交易,供應鏈金融也還高度依賴人工成本。
參考資料
網路--數字貨幣
『柒』 鑒於當前新型冠狀疫情中美貿易會出現哪方面的發展趨勢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始研發的消息傳播帶來了生物科技股價的一波飆升,這場疫情過去後,中國的醫葯生物研發,基礎理論科技研究,高科技製造會更加飛速發展,國民的科學知識水平
『捌』 美國提出將發行全球通用數字貨幣,這將會取代支付寶微信的地位嗎
全球通用數字貨幣的實現不依賴於科技水平,而依賴於政治影響力。
其實美元已經具有超主權貨幣特徵,在很多國家都擁有流通貨幣的地位,只不過美元尚未數字化。

而在浪潮來臨之際,我們與其探討迎來的是Libra還是比特幣,不如探討一下,是數字美元,還是數字人民幣。
『玖』 後疫情時代的國際格局是什麼
1、美元衰弱和國際社會「去美元化」的新趨勢
為應對疫情而重新啟動的量化寬松政策,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4萬億突增到7萬億,一手發債、一手印鈔的做法,勢必導致全球美元流動性泛濫,加劇了美國和全球經濟長期衰退的風險,影響美國巨額債務償還的可持續性,如果美國國債違約,將會嚴重削弱美元的信用基礎。
2、人民幣投融資和交易功能持續深化。
從2010年開始,人民幣陸續對歐元、英鎊、盧布、韓元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直接掛牌交易。上海外匯交易中心已成為世界第八大外匯交易中心,與人民幣的交易貨幣地位相匹配。

中國機遇:
1、數字貨幣的跨境流通有利於推動中國加快金融市場開放。
相較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銀行賬戶模式,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只需開立 DC/EP 錢包,如果雙方的手機里都有數字貨幣錢包,只要手機有電,無須網路,手機碰一碰,就可以方便地完成轉賬或支付,而且是直接持有中國人民銀行的負債,方便、快捷、安全且匿名。
2、平台經濟模式的成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最終取決於國家的經濟實力,以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平台經濟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內容來源:中國經濟形勢報告網-【聚焦】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格局與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