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蘇州數字貨幣糧票

蘇州數字貨幣糧票

發布時間: 2021-09-07 02:03:40

1. 糧票在遼、寧什麼時間取締的

糧票是93年停止使用的,不是取締
1993年,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在這一年放開了糧食價格,取消了糧票的流通。 然而,由於糧食商品的特殊性,十幾年來,或者是因為全國性的大幅度的糧食漲價和各地群眾搶購糧食的風潮,或者是一面國營大中型企業破產改制使得大量產業工人下崗致使生活艱難,糧票在局部地區又得到兩次典型的回潮。
一是在1993年底,糧食市場波動引起全國性的糧食漲價和許多地區群眾搶購糧食。先是沿海後是內地,先是南方後是北方,糧價上漲風波迅速波及全國。到1994年春夏之交,糧油價格持續上漲。為此,國家曾組織拋售專項儲備糧25億公斤,儲備油3200萬公斤。陝西、山東、安徽、北京等許多省市也陸續拋售地方儲備糧油,就地平抑糧油價格。但糧價仍然居高不下,居民怨聲驟起。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自然便想起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重新發放使用糧票,用糧票來干預經濟生活中的棘手問題。1994年元月1日,江蘇崑山市率先在全國恢復使用糧票。市糧食局專門下發了有關文件和通知,規定了具體的供應品種、數量和憑票購買辦法。緊接著江蘇蘇州、常州、南京等地市,安徽蕪湖、壽縣、等市縣,遼寧沈陽、大連等主要城市,湖南湘潭、黔陽,四川甘孜自治州,河南安陽、南陽等地也都紛紛印發糧票。據統計,到1994年年底,全國已有100多個縣市恢復使用糧票,到1995年,恢復使用糧票、糧本、糧卡的地方更多。其使用期長者幾年,短者幾個月,直到市場糧食價格平穩後才取消。

2. 糧票目前價格,市場價價值多少

1955年版全國糧票

1955年9月,隨著國家開始在全國范圍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頒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名義印製的55年版糧票開始在全國各地發行使用。56年、57年,在通用糧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又進行了兩次印刷。56、57年版同55年版刷色、式樣及背面說明均完全相同。




首套全國糧票包括55、56、57年全國糧票共9枚,面額分為55年的4兩、半斤、1斤、3斤、5斤五枚,56年的1斤和5斤兩枚,57年的3斤和5斤兩枚。

目前9枚全新參考價格6000元,舊票根據品相數百到一兩千不等。

二、1962年版全國糧票

這版全國糧票又稱為火車飛機輪船專用糧票,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旅遊交通的發展而發行的,一套兩枚,1兩和2兩。




這套糧票印製發行後,由於利用價值不高,很快就被糧食部收回,然後全部銷毀處理,所以這套糧票存世量特別小,至今未發現實票,存世全部為票樣。

目前市場參考價為每套1.8萬元。

三、196x版全國糧票

該套糧票發行於1960年至1962年之間,全套6枚,面額分別為1兩、2兩、半斤、1斤、3斤、5斤。




這套糧票設計於三年困難時期,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發行。存世皆為票樣,數量稀少,而且紙質較差,沒有實票流出。

目前市場參考價為一般品相1到3萬元左右,好品每套8萬元。

四、1965版全國糧票

這是流通時間最久,大家最熟悉的一套全國糧票,後面1966版和1982年版全國糧票都是這個版本的加印。




1965年版全套五枚,面額分別為0.2、0.5、1、3、5斤,存在著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版別。其中2兩的票有發行,但沒有在市場上投入使用,因為價格上漲較快,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假票。



1965年版全套5枚,全新品相市場參考價每套100元至130元。其中半斤、1斤、3斤、5斤每張10元,2兩的票每張80元。

五、1966年版的全國糧票

1966年版的糧票比65版少了一枚2兩票,也存在著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版別,不同的是半斤和一斤均沒有水印版,而五斤這枚的水印圖案又分為大小實心五角星和空心五角星加麥穗兩種版別。



這套票的存世量被稱為是「天文數字」,尤其是伍市斤這一枚,目前多數人手中持有的都是這一版票,也是導致這一版糧票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原因。



1966年版全套4枚,市場參考價新票每套10元,舊票5元。其中5斤票好品約0.2元一張,100張可以賣到30元。



1966年還有一個大全套的版本,面額一樣,3斤有兩個版本,有水印和無水印,5斤有三個版本,無水印,實心五角星水印,空心五角星水印加麥穗,大全套新品50元,舊票15元。

六、1978年版全國糧票

1976 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病逝,10月6日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一時國內政治、經濟、社會很不平靜;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不斷製造緊張氣氛,為防止突發戰爭,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78年絕密印製了一定數量的糧票,一套5枚,糧票印好後儲存在北京、吉林、湖南、江西和陝西等五省市「戰備」倉庫內。




3. 1966年「伍市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現在值多少錢

1966年「伍市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現在值多少錢?

生活中,我們知道什麼東西越少其價格就越貴,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如今,我們很多人都收藏貨幣或收藏一些紀念幣,其實這些東西其一具有收藏價值,其二由於發行量和現存量很少,因而如今的價值也越大,而如果我們現在來看1996年發行的五市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現在能夠值多少錢呢?



1966年版的5市斤存量是非常大的,而五市斤存量大,現在我們如果拿到市面上去能夠兌換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其實,有市面上的小攤小販給出來的價格是現在人民幣2元左右,因而,有時候我們想一想:兩塊錢,我們還不如把66年版本五市斤糧票留在自己手裡面當著收藏品,足以見得1966年版本的糧票並不值錢,不值錢的原因就是因為由於1960年版本的糧票在八九十年代人們大量的使用,並且流傳到現在的存量很大,量一大就不值錢。正所謂:我們在市場經濟中起到的一個概念,供小於求,存量一大物價就會貶值。

4. 糧票值多少錢懂的進來

原來lz也喜歡收集這樣的東西哈~~~
糧票這東西 由於是個收藏冷門 所以價格都不高 我那都一堆呢 全國性的1966年的 發行量最大 現在都在四五元一張吧 地方的可能就三塊錢一張~~~
1960年的5元「煉鋼工人」紙幣是第三套人民幣中設計最佳的品種之一,但這種紙幣目前存世量比較大,算不上珍稀品種。這種紙幣分早期印刷的「三冠字七位號碼」和後期的「二冠字八位號碼」兩種,最近在錢幣市場上的全新品零售價分別在35元和33元左右。但如果是有磨損的舊鈔票,價值就要低很多了
1965年版10元紙幣就是後來俗稱「大團結」的鈔票,它比60版5元紙幣更加常見,也分早期印刷的「三冠字七位數」券和後期的「二冠字八位數」券兩種,最近的市場零售價分別在18元和15元左右。
不過上述價格都是全新品的零售價,收購價格可能還要略低些。如果是使用過的舊鈔票,想賣出去都難了。

5. 為什麼現在中國不在使用糧票購糧了

1993年,伴隨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號角的吹響,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在這一年放開了糧食價格,取消了糧票的流通,糧票在頃刻之間便從流通領域進入到收藏領域。

然而,由於糧食商品的特殊性,十幾年來,或者是因為全國性的大幅度的糧食漲價和各地群眾搶購糧食的風潮,或者是一面國營大中型企業破產改制使得大量產業工人下崗致使生活艱難,糧票在局部地區又得到兩次典型的回潮。

一是在1993年底,糧食市場波動引起全國性的糧食漲價和許多地區群眾搶購糧食。先是沿海後是內地,先是南方後是北方,糧價上漲風波迅速波及全國。到1994年春夏之交,糧油價格持續上漲。為此,國家曾組織拋售專項儲備糧25億公斤,儲備油3200萬公斤。陝西、山東、安徽、北京等許多省市也陸續拋售地方儲備糧油,就地平抑糧油價格。但糧價仍然居高不下,居民怨聲驟起。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自然便想起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重新發放使用糧票,用糧票來干預經濟生活中的棘手問題。1994年元月1日,江蘇崑山市率先在全國恢復使用糧票。市糧食局專門下發了有關文件和通知,規定了具體的供應品種、數量和憑票購買辦法。緊接著江蘇蘇州、常州、南京等地市,安徽蕪湖、壽縣、等市縣,遼寧沈陽、大連等主要城市,湖南湘潭、黔陽,四川甘孜自治州,河南安陽、南陽等地也都紛紛印發糧票。據統計,到1994年年底,全國已有100多個縣市恢復使用糧票,到1995年,恢復使用糧票、糧本、糧卡的地方更多。其使用期長者幾年,短者幾個月,直到市場糧食價格平穩後才取消。

二是1996年以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許多大中型企業紛紛進行重組、破產改制,導致相當一部分職工或分流,或待崗,或下崗。於是,針對這些生活貧困的低收入者,一些大中城市印製、發放了一種「幫困糧票」。由地方財政、民政和糧食部門聯合發放,或由專門成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面額固定,按月購買,僅限城鎮低保人員使用。如上海市的「綠色糧卡」、北京市的「幫困糧油卡」、大連市的「城市困難職工糧油代購券」、本溪市的「低收入居民補貼糧油供應票」、太原市的「糧食供應優惠卡」等。市政府每月通過指定的幫困糧油供應點向市區低收入者免費或優惠供應一定數量的大米、麵粉、食油及其它糧油製品。上海市在1996年一年就發放綠色糧卡40萬張,有近500家糧店被指定為「幫困糧油店」,市財政每年為此要多拿出8000萬元人民幣的財政支出。北京市的幫困糧油卡從1996年12月起開始發放,一直延續使用到2002年6月底。自當年7月1日起,改為發放現金補貼

與計劃經濟時期發行的糧票相比,新時期的糧票不論從政治色彩還是經濟地位上看都淡薄多了。這說明,一本糧卡、一張糧票可以輕易恢復使用,但在市場經濟已經深入國民經濟各個角落的今天,要想借用糧票重新起到平抑糧價、滿足供應的「主渠道」作用已經不大可能了,也沒此必要了。因此,新時期糧票的經濟功能勢必要轉向保障城鎮低收入者,而不是面對所有城鎮居民。這種性質的糧票,目前在西方國家也存在。例如,美國政府向貧困人口提供福利時所發放的食品券。每當失業人數增加,美國政府就會增發食品券,以幫助失業人口擺脫飢餓。按目前的標准,處於飢餓狀態下的美國四口之家,每月可向政府申請領取價值375美圓的食品券,由農業部核實後發放。

而在收藏領域,新時期的糧票,卻扮演著另一種角色。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拿到新的糧票後,並不是去購買糧食,而是作為收藏品藏在家中。所以,在新糧票剛剛發行不久,就出現在收藏品市場上公開標價出售,使得新時期的糧票呈現經濟社會的雙重屬性。

糧食,是世界性的戰略物資。不僅我國長期以來受到糧食短缺的威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糧食問題都不敢掉以輕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家國際研究機構宣稱,全球人口在今後的幾十年裡,即使按照人們制定的增長率增長,也將超過地球糧食供應能力所能承載數,「世界食品經濟將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這一問題將會在2030年左右凸現。屆時,很可能會發行一種「世界糧票」或類似的憑證在全球使用,用來緩和糧食供求壓力。

6. 中國發行糧票的原因(初一的政治考試)要快!!!!!!!!!!!!

一、糧票發行概況

糧票是一種購糧憑證。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發行郵票,而糧票幾乎唯獨中國發行,並且全國性地使用了近40年。當時,誰擁有糧票,誰就擁有糧食。

隨著集藏熱的不斷升溫,收藏糧票的隊伍也不斷壯大,估計集藏糧票者達數百萬人之眾。在各地許多集藏品市場上,都有眾多人在買賣或交換糧票。江西九江的糧票收藏者還獨資創辦了私人糧票收藏館,並辦了民間刊物(糧友》。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相繼成立了集糧票協會。

1954年3月1日,政務院發布了《關於實行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於是,自1955年我國糧食部首次發行全國糧票起,國家對糧食及糧食作物實行定人定量、計劃供應和限地區。限時使用的政策一統購統銷政策。對於這種無價證券,國家明文規定不準買賣、偽造、不得投機倒把,由此可見,糧票曾經是我國計劃經濟的標志之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是歷史年代。社會環境、人文地理、科技進步等方面的真實記載。我國歷史上發行過類似糧票一類的憑證。清朝順治初年發行過「糧串」,距今已有340多年。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為征購糧食而發行了「糧食庫券」。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發行了「股東飯證」。

但目前收藏界主要是收藏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的糧票。最早發行的地方糧票是西南區1950年:月發行的,票額為:斤半的大米票。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為解決在朝鮮戰場上臨時外出執勤人員能在就近部隊就餐的問題,特地印發了蓋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印鑒的豎式雕刻版深綠色「飯票」。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為方便部隊在調動途中的軍糧補給,又印發了「行軍糧票」。這兩種票證僅限於軍內使用。發行最早的全國糧票是我國糧食部於1955年9月公開發行的,同時還發行軍用糧票。

從此,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以及地市也先後發行限本地區使用的地方糧票。據初步估計,新中國發行的全國糧票(先後印製共計9套)、地方糧票和軍用糧票總數有14000多種。

糧票的票幅和票額可謂千差萬別。票幅最大的是國家糧食部於1957年發行的「軍用糧定額支票」,共4種,均為150x67厘米,如同一號普通信封;票幅最小的是浙江省1976年發行的10斤糧票,僅有9X8毫米,不足1平方厘米,相當於小孩的指甲;票額最大的是西藏軍區1967年發行的軍用糧票,票額一萬斤;票額最小的是南京市在1960年發行的一錢糧票。這套糧票共6枚,其餘5枚票額分別為二錢、半兩、一兩、二兩、半斤,前三枚票幅均為50 x25毫米,畫面都是一農民和麥穗;後三枚票幅均為53x32毫米,畫面左邊是工廠,右邊是農田麥穗。另外,票額較小的還有1972年和1976年先後發行的上海糧票、浙江糧票中的「半市兩」一張。

二、糧票的種類

一、按屬性分:1.全國通用糧票;2.軍用糧票;3.地方糧票。

二、按時間分:1.清代;2.民國時期;3.解放初期;4.困難時期(三年自然災害時期);5.「文革」時期。

三、按地區分:1.直轄市;2;省會城市;3.地市(專區);4.縣市。

四、按票額分:1.以「錢」為單位(一錢、二錢、五錢、二兩五錢等);2.以「兩」為單位(半兩、一兩、二兩、二兩半、三兩等);3.以「斤」為單位(半斤、一斤、二斤、三斤、五斤、十斤等);4.以公制即以「克」或「公斤」為單位。

五、按形式分:1.有齒;2.無齒;3.變體;4.本票;5.版票;6.小全張;7.專題票。

糧票上的圖案選題廣泛,異彩紛呈。各省地市盡展物華天寶,選用本地區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和工農業建設為圖案。如山西的煤礦,吉林的一汽,內蒙古的草原,新疆的葡萄,黑龍江的石油,上海的外灘,廣西的桂林風光,等等。票面上飛機、輪船。火車、汽車、大橋、拖拉機等,應有盡有。湖南省在1969年發行的一套糧票,將韶山、清水塘、第一師范、一師附小、韶山學校、橘子洲等毛澤東出生、學習過的地方風光搬上了方寸之地,每枚還配上了不同的語錄,精美絕倫。浙江省於1980至1991年發行的一套12生肖系列糧票,是我國獨一無二的「生肖」糧票,極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糧票的製作與使用變化多端。北京糧票整齊劃一,同一規格,均為長方形,四周有齒連票;浙江糧票帶存根,離根作廢;新疆糧票背面塗膠;陝西咸陽糧票還有編號;有趣的是廣西剪角糧票,剪去一角是面票,再剪去另一角是玉米票,整票為大米票,一票三用,別具一格。

糧票上的文字也是多種多樣。糧票正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發行的叫,『全國通用糧票」或「軍用糧票」;各地區發行的糧票稱「××省地方糧票」或「××市地方糧票」。票額單位分別為市斤、市兩、半市兩、錢;1986年國家將16兩制的市斤制改為公斤制,因此票額出現了公斤、克,反映了我國度量衡單位的變化,「文革」時期,有些糧票上還印有「最高指示」、語錄、題詞等,如北京等地的糧票上印有「反對大吃大喝」和「備戰、備荒。為人民」等。所有糧票下端中間均註明發行年度,但有的用漢字有的用阿拉伯字,如「一九六六年」或「1974」。糧票背面,均有「使用說明」若干條,僅目前所見,凡地方糧票背面均有「使用說明」四個字,而全國糧票並無此四個字,只有「一、二、三、四」四點說明。地方糧票均蓋有「調XXX糧食局」圓形紅色印鑒(「文革」時期蓋用「XXX 調革命委員會糧食局」圖章);全國糧票均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的圓形紅色印鑒,並有國徽圖案(50年代發行的全國糧票印鑒均蓋在正面,且為紅色正方形,左右兩枚印鑒對稱,沒有國徽)。

三、糧票珍稀品種

一、早期發行的糧票。如清代,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50年代);

二、票幅最大和最小的糧票。如1957年發行的「軍用糧定額支票」, 1976年浙江發行的10斤糧票;

三、票額最大和最小的糧票。如1967年西藏軍區發行的軍用糧票,1960年南京市發行的一套小票額糧票共六枚(一錢、二錢、半兩、一兩、二兩、半斤), 1960年上海發行的五錢, 1960年浙江發行的二兩五錢, 1961年湖北發行的半兩, 1965年河南發行的三兩, 1972年上海發行的半兩, 1976年浙江發行的半兩、二兩半等;

7. 蘇州哪裡收購江蘇糧票

糧票取消多年,恐怕沒人收

8. 減少糧票對中國當時有什麼影響

1993年,伴隨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號角的吹響,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在這一年放開了糧食價格,取消了糧票的流通,糧票在頃刻之間便從流通領域進入到收藏領域。

然而,由於糧食商品的特殊性,十幾年來,或者是因為全國性的大幅度的糧食漲價和各地群眾搶購糧食的風潮,或者是一面國營大中型企業破產改制使得大量產業工人下崗致使生活艱難,糧票在局部地區又得到兩次典型的回潮。

一是在1993年底,糧食市場波動引起全國性的糧食漲價和許多地區群眾搶購糧食。先是沿海後是內地,先是南方後是北方,糧價上漲風波迅速波及全國。到1994年春夏之交,糧油價格持續上漲。為此,國家曾組織拋售專項儲備糧25億公斤,儲備油3200萬公斤。陝西、山東、安徽、北京等許多省市也陸續拋售地方儲備糧油,就地平抑糧油價格。但糧價仍然居高不下,居民怨聲驟起。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自然便想起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重新發放使用糧票,用糧票來干預經濟生活中的棘手問題。1994年元月1日,江蘇崑山市率先在全國恢復使用糧票。市糧食局專門下發了有關文件和通知,規定了具體的供應品種、數量和憑票購買辦法。緊接著江蘇蘇州、常州、南京等地市,安徽蕪湖、壽縣、等市縣,遼寧沈陽、大連等主要城市,湖南湘潭、黔陽,四川甘孜自治州,河南安陽、南陽等地也都紛紛印發糧票。據統計,到1994年年底,全國已有100多個縣市恢復使用糧票,到1995年,恢復使用糧票、糧本、糧卡的地方更多。其使用期長者幾年,短者幾個月,直到市場糧食價格平穩後才取消。

二是1996年以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許多大中型企業紛紛進行重組、破產改制,導致相當一部分職工或分流,或待崗,或下崗。於是,針對這些生活貧困的低收入者,一些大中城市印製、發放了一種「幫困糧票」。由地方財政、民政和糧食部門聯合發放,或由專門成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面額固定,按月購買,僅限城鎮低保人員使用。如上海市的「綠色糧卡」、北京市的「幫困糧油卡」、大連市的「城市困難職工糧油代購券」、本溪市的「低收入居民補貼糧油供應票」、太原市的「糧食供應優惠卡」等。市政府每月通過指定的幫困糧油供應點向市區低收入者免費或優惠供應一定數量的大米、麵粉、食油及其它糧油製品。上海市在1996年一年就發放綠色糧卡40萬張,有近500家糧店被指定為「幫困糧油店」,市財政每年為此要多拿出8000萬元人民幣的財政支出。北京市的幫困糧油卡從1996年12月起開始發放,一直延續使用到2002年6月底。自當年7月1日起,改為發放現金補貼

與計劃經濟時期發行的糧票相比,新時期的糧票不論從政治色彩還是經濟地位上看都淡薄多了。這說明,一本糧卡、一張糧票可以輕易恢復使用,但在市場經濟已經深入國民經濟各個角落的今天,要想借用糧票重新起到平抑糧價、滿足供應的「主渠道」作用已經不大可能了,也沒此必要了。因此,新時期糧票的經濟功能勢必要轉向保障城鎮低收入者,而不是面對所有城鎮居民。這種性質的糧票,目前在西方國家也存在。例如,美國政府向貧困人口提供福利時所發放的食品券。每當失業人數增加,美國政府就會增發食品券,以幫助失業人口擺脫飢餓。按目前的標准,處於飢餓狀態下的美國四口之家,每月可向政府申請領取價值375美圓的食品券,由農業部核實後發放。

而在收藏領域,新時期的糧票,卻扮演著另一種角色。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拿到新的糧票後,並不是去購買糧食,而是作為收藏品藏在家中。所以,在新糧票剛剛發行不久,就出現在收藏品市場上公開標價出售,使得新時期的糧票呈現經濟社會的雙重屬性。

糧食,是世界性的戰略物資。不僅我國長期以來受到糧食短缺的威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糧食問題都不敢掉以輕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家國際研究機構宣稱,全球人口在今後的幾十年裡,即使按照人們制定的增長率增長,也將超過地球糧食供應能力所能承載數,「世界食品經濟將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這一問題將會在2030年左右凸現。屆時,很可能會發行一種「世界糧票」或類似的憑證在全球使用,用來緩和糧食供求壓力。

9. 央行數字貨幣推廣……是真的嗎

真的,看前陣子見聞的新聞:領導(沒記錯的話是所長)都上崗了,數字貨幣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10. 糧票有收藏價值嗎為什麼會有人收藏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關於錢幣收藏的知識,包括硬幣在類的一些收藏技巧,但近期有些收藏者反應,在收藏錢幣的過程中,也會碰到糧票之類的,比如1965年發行的糧票,有半市斤的、1市斤或者2市斤等都有,就想知道這些糧票中有沒有收藏價值。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糧票對於一些喜愛收藏的人來說,也一直徘徊不定,也不知道自己手裡收藏的糧票收藏價值屬性,所以對於糧票這一塊並沒有多少人敢去涉及,可見糧票並不適合屬於大眾收藏類別,如果你手裡有這樣的糧票,而且在品相上還能過的去,不妨自己先保留起來,等以後再拿出來看看。

熱點內容
收到假eth幣 發布:2025-10-20 08:58:16 瀏覽:973
暗黑破壞神2eth打孔 發布:2025-10-20 08:42:58 瀏覽:105
BTC和CBT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10-20 08:42:57 瀏覽:233
華碩trx40Pro供電 發布:2025-10-20 08:33:26 瀏覽:432
曬人民幣編號的朋友圈 發布:2025-10-20 08:25:32 瀏覽:687
doge格式 發布:2025-10-20 08:02:00 瀏覽:382
以太坊會爆發嗎 發布:2025-10-20 08:01:59 瀏覽:772
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功率 發布:2025-10-20 07:39:24 瀏覽:925
trx輔助帶 發布:2025-10-20 07:35:29 瀏覽:48
比特幣哈希值有多少位 發布:2025-10-20 07:31:20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