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與數字貨幣
㈠ 什麼是RFID技術RFID標簽和普通標簽有什麼區別啊
射頻識別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常用的有低頻(125k~134.2K)、高頻(13.56Mhz)、超高頻,無源等技術。RFID讀寫器也分移動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
其標簽:
RFID backscatter.
電子標簽(2張)RFID標簽分為被動,半被動(也稱作半主動),主動三類。
被動式
被動式標簽沒有內部供電電源。其內部集成電路通過接收到的電磁波進行驅動,這些電磁波是由RFID讀取器發出的。當標簽接收到足夠強度的訊號時,可以向讀取器發出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包括ID號(全球唯一標示ID),還可以包括預先存在於標簽內EEPROM中的數據。
由於被動式標簽具有價格低廉,體積小巧,無需電源的優點。目前市場的RFID標簽主要是被動式的。
半主動式
一般而言,被動式標簽的天線有兩個任務,第一:接收讀取器所發出的電磁波,藉以驅動標簽IC;第二:標簽回傳信號時,需要靠天線的阻抗作切換,才能產生0與1的變化。問題是,想要有最好的回傳效率的話,天線阻抗必須設計在「開路與短路」,這樣又會使信號完全反射,無法被標簽IC接收,半主動式標簽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半主動式類似於被動式,不過它多了一個小型電池,電力恰好可以驅動標簽IC,使得IC處於工作的狀態。這樣的好處在於,天線可以不用管接收電磁波的任務,充分作為回傳信號之用。比起被動式,半主動式有更快的反應速度,更好的效率。
主動式
與被動式和半被動式不同的是,主動式標簽本身具有內部電源供應器,用以供應內部IC所需電源以產生對外的訊號。一般來說,主動式標簽擁有較長的讀取距離和較大的記憶體容量可以用來儲存讀取器所傳送來的一些附加訊息。
射頻識別技術包括了一整套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包括:
射頻識別標簽,又稱射頻標簽、電子標簽,主要由存有識別代碼的大規模集成線路晶元和收發天線構成,目前主要為無源式,使用時的電能取自天線接收到的無線電波能量;射頻識別讀寫設備以及 與相應的信息服務系統,如進存銷系統的聯網等。
將射頻識別技術與條碼(Barcode)技術相互比較,射頻類別擁有許多優點,如:
可容納較多容量。通訊距離長。難以復制。對環境變化有較高的忍受能力。可同時讀取多個標簽。
相對地有缺點,就是建置成本較高。不過目前透過該技術的大量使用,生產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㈡ RFID和ETC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RFID: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
2、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專用車道是給那些裝了ETC車載器的車輛使用的,採用電子收費方式。
二、原理不同
1、RFID: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
2、ETC: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 ETC 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進行的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後台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高速公路或橋梁收費站無需停車而能交納高速公路或橋梁費用的目的。

三、特點不同
1、RFID:RFID技術依靠電磁波,並不需要連接雙方的物理接觸;FID系統的讀寫速度極快;每個RFID標簽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RFID標簽與產品的一一對應關系,可以清楚的跟蹤每一件產品的後續流通情況;RFID標簽結構簡單,識別速率高、所需讀取設備簡單。
2、ETC:實施不停車收費,可以允許車輛高速通過(幾十公里以至 100 多公里),故可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費走向電子化,可降低收費管理的成本,有利於提高車輛的營運效益。
㈢ RFID和NFC的區別
NFC技術起源於RFID,但是與RFID相比有一定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工作頻率:NFC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13.56MHz)及超高頻。
2. 工作距離:NFC的工作距離理論上為0~20cm,但是在產品的實現上,由於採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術,使其工作距離只有0~10cm,從而更好地保證業務的安全性。由於RFID具有不同的頻率,其工作距離在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
3. 工作模式:NFC同時支持讀寫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讀卡器和非接觸卡是獨立的兩個實體,不能切換。
4. 點對點通信: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5. 應用領域:RFID更多的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和資產管理上,而NFC則工作在門禁,公交卡,手機支付等領域。
6. 標准協議:NFC的底層通訊協議兼容高頻RFID的底層通信標准,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標准。NFC技術還定義了比較完整的上層協議,如LLCP,NDEF和RTD等。

(3)rfid與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NFC和RFID的實際應用
一、內置NFC功能的設備主要以手機為主,也有不少平板電腦和藍牙音頻設備內置了NFC功能。NFC技術在手機上應用主要有以下五類:
1. 接觸通過(Touch and Go),如門禁管理、車票和門票等,用戶將儲存車票證或門控密碼的設備靠近讀卡器即可,也可用於物流管理。
2. 接觸支付(Touch and Pay),如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用戶將設備靠近嵌有NFC模塊的POS機可進行支付,並確認交易。
3. 接觸連接(Touch and Connect),如把兩個NFC設備相連接,進行點對點(Peer-to-Peer)數據傳輸,例如下載音樂、圖片互傳和交換通訊錄等。
4. 接觸瀏覽(Touch and Explore),用戶可將NFC手機接靠近街頭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電話或海報,來瀏覽交通信息等。
5. 下載接觸(Load and Touch),用戶可通過GPRS網路接收或下載信息,用於支付或門禁等功能,如前述,用戶可發送特定格式的簡訊至家政服務員的手機來控制家政服務員進出住宅的許可權。
二、RFID技術的應用主要有三大類:無源RFID產品、有源RFID產品、半有源RFID產品。
1. 無源RFID產品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成熟,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銀行卡、賓館門禁卡、二代身份證等,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屬於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
2. 有源RFID產品,其遠距離自動識別的特性,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在遠距離自動識別領域,如智能監獄,智能醫院,智能停車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聯網等領域有重大應用。有源RFID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屬於遠距離自動識別類。
3. 半有源RFID產品,結合有源RFID產品及無源RFID產品的優勢,在低頻125KHZ頻率的觸發下,讓微波2.45G發揮優勢。半有源RFID技術,也可以叫做低頻激活觸發技術,利用低頻近距離精確定位,微波遠距離識別和上傳數據,來解決單純的有源RFID和無源RFID沒有辦法實現的功能。
簡單的說,就是近距離激活定位,遠距離識別及上傳數據。該產品集有源RFID和無源RFID的優勢於一體,在門禁進出管理,人員精確定位,區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電子圍欄及安防報警等領域有著很大的優勢。
網路——近場通信
網路——射頻識別技術
㈣ RFID和NFC的區別
關注此專欄 隨時隨地樂享資訊
一鍵關注
首頁 > 科技
搜新聞
從Apple Pay看NFC和RFID技術的區別和應用!
2014-10-24 10:10 來源: 中關村在線
隨著蘋果發布了基於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移動支付應用 Pay,人們開始對NFC技術感興趣了,那麼NFC究竟是什麼?
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晶元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目前這項技術在日韓被廣泛應用,手機用戶憑著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機就可以行遍全國:他們的手機可以用作機場登機驗證、大廈的門禁鑰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其應用將給零售、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採用RFID技術的加密產品採用的是晶片密碼,是唯一無法復制的保密方式,以安全性高和壽命長著稱。
那麼,NFC與RFID的區別有哪些呢?
第一、NFC將非接觸讀卡器、非接觸卡和點對點功能整合進一塊單晶元,而RFID必須有閱讀器和標簽組成。RFID只能實現信息的讀取以及判定,而NFC技術則強調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說NFC就是RFID的演進版本,雙方可以近距離交換信息。NFC手機內置NFC晶元,組成RFID模塊的一部分,可以當作RFID無源標簽使用進行支付費用;也可以當作RFID讀寫器,用作數據交換與採集,還可以進行NFC手機之間的數據通信。
第二、NFC傳輸范圍比RFID小,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但由於NFC採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相對於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
第三、應用方向不同。NFC看更多的是針對於消費類電子設備相互通訊,有源RFID則更擅長在長距離識別。
㈤ RFID和NFC有什麼區別
NFC技術起源於RFID,但是與RFID相比有一定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工作頻率
NFC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13.56MHz)及超高頻。
2. 工作距離
NFC的工作距離理論上為0~20cm,但是在產品的實現上,由於採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術,使其工作距離只有0~10cm,從而更好地保證業務的安全性。由於RFID具有不同的頻率,其工作距離在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
3. 工作模式
NFC同時支持讀寫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讀卡器和非接觸卡是獨立的兩個實體,不能切換。
4. 點對點通信
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5. 應用領域
RFID更多的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和資產管理上,而NFC則工作在門禁,公交卡,手機支付等領域。
6. 標准協議
NFC的底層通訊協議兼容高頻RFID的底層通信標准,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標准。NFC技術還定義了比較完整的上層協議,如LLCP,NDEF和RTD等。綜上,盡管NFC和RFID技術有區別,但是NFC技術,尤其是底層的通信技術是完全兼容高頻RFID技術的。因此在高頻RFID的應用領域中,同樣可以使用NFC技術。
轉載請註明:NFC之家
㈥ RFID 和 NFC 有什麼區別
RFID是射頻識別技術,它主要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可讀寫數據,但僅僅是單向的讀取。
RFID有低頻(幾mm的傳輸距離)、高頻(13.56Mhz)、超高頻、微波頻段等,頻段不同,導致功率不同,導致傳輸的距離不同。
NFC是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晶元具有相互通信能力,並有計算能力。NFC可以看作是RFID的子集,用的是RFID的高頻(13.56MHz)的標准,但卻是雙向過程。
他們的區別基於兩點。
首先,NFC技術增加了點對點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藍牙設備之間的無線通信.NFC設備彼此尋
找對方進而建立通信連接。在通信模式上,NFC不同於RFID網路,後者是建立於主從關系之下,並且晶元以被動的方式通過昂貴的、需要能源支持的「讀取」設備來讀取。而NFC設備卻能被設置為被動和主動兩種模式,即使在設備關機的情況下(被動模式),仍然可以發送識別數據,也正是這一特點使其成為智能卡應用的理想選擇。同時,它也可在主動模式下,與其他主動或被動的RFID設
備進行通信。
其次,NFC和RFID針對的應用不同,除了點對點通信的應用之外,NFC的主要應用是移動小額支付。NFC的應用針對移動性的特點,用於識別和數據交換,而RFID的主要用途是識別。
㈦ RFID 和 NFC 有什麼區別
NFC是在RFID的基礎上發展而來,NFC從本質上與RFID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基於地理位置相近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信號傳輸。 但NFC與RFID還是有區別的,NFC技術增加了點對點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藍牙設備之間的P2P(點對點)無線通信,NFC設備彼此尋找對方並建立通信連接。P2P通信的雙方設備是對等的,而RFID通信的雙方設備是主從關系。 其餘還有一些技術細節方面: NFC相較於RFID技術,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一些特點。詳細內容: 1.NFC只是限於13.56MHz的頻段!而RFID的頻段有低頻(125KHz到135KHz),高頻(13.56MHz)和超高頻(860MHz到960MHz之間。 2.工作有效距離:NFC(小於10cm,所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RFID距離從幾米到幾十米都有! 3.因為同樣工作於13.56MHz,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所以很多的廠商和相關團體都支持NFC,而RFID標准較多,統一較為復雜(估計是沒可能統一的了),只能在特殊行業有特殊需求下,採用相應的技術標准! 4.應用:RFID更多的被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資產管理上,而NFC則在門禁、公交、手機支付等領域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㈧ NFC和RFID的區別
NFC與RFID的關系和區別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電子標簽)、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比較火熱的兩個關鍵字,兩者都是標簽技術(Tagging)。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識別技術,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主要的工作原理是,RFID閱讀器發出射頻,經過電子標簽的線圈,產生信號,閱讀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完成整個識別過程。通常,有源標簽(主動標簽)也可以主動發出信號。RFID系統主要由閱讀器(Reader)和應答器(Transponder)組成。
NFC是近年來在手機上應用較多的技術,主要是兩個NFC設備之間,在相當近的距離內靠近時,互相交互信息,並完成對應的交易等功能。NFC最大的特點是將閱讀器和應答器整合到同一個晶元中。
兩者的關系是,可以認為NFC是RFID的一個子集,即通信距離在10cm或4inch以內的RFID是NFC。這種區別主要是由於,在一些設計現金支付、信用卡的應用中,RFID的通信距離情況下,其他設備也可以收到個人RFID信息,存在不安全因素;這就是NFC提出的原因。如果使用一些特殊的信號採集設備,可以在相當遠的距離外讀取到RFID的信息
NFC是RFID技術的一個擴展;
RFID可以在數米的距離內收發信息而NFC僅允許10厘米的安全距離;
RFID的應用范圍很大,而NFC僅在需要安全的情況下使用;
很多手機已經裝備了NFC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