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將用央行數字貨幣發放工資
1. 央行數字貨幣推廣……是真的嗎
真的,看前陣子見聞的新聞:領導(沒記錯的話是所長)都上崗了,數字貨幣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2. 部分公務員已領數字貨幣工資,支付寶、微信支付還會有優勢嗎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有安全隱患!他們是數字支付的先驅者,未必將來就不是被淘汰者。
國家層面的東西首先你是必須接受,而且各方面的功能會逐步完善,其二,以國家為基的信任度要遠遠大於個人,其三,其他的東西想去和國家去競爭那是多餘了,只要他還想生。

將來我們會不會懷念用紙幣的日子?感覺自從用微信和支付寶以後,錢跑的更快了,往往不記得買了啥,錢卻沒有了。還有那麼多老人,偏遠山區,大家都用數字貨幣?看來是老了,對新事物接受能力下降了。
3. 首個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場景落戶豐台麗澤,數字貨幣有什麼優勢呢

蘇州相城區公函要求相城區各區屬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管委會,要與工資代發銀行簽訂數字貨幣代發協議,為全體工作人員安裝數字錢包(退休人員除外),並將每月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通過數字貨幣形式發放。
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自傳出研發消息以來的首次實際落地應用,這是一個值得被記住的歷史時刻。
讓我們回顧一下DCEP的發展歷程:
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
2016年在原小組基礎上設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8年6月,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8月,中央發文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和移動支付試點
2019年10月29日,在 「2019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目前我國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DCEP,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這是DCEP的首次亮相。
2020年4月3日,在「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央行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4月10日,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指出,「關於數字貨幣,央行正按照原定計劃,有序推進。」
4月14日,央行數字貨幣 DCEP 率先在農行內測。
4月16日,蘇州相城區實現央行數字貨幣 DCEP首個應用場景的落地,將「數字錢包」作為支付通道,以交通補貼形式發放。
從各種動作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可謂是早有準備,並且在有條不紊的持續推進中。
為什麼要發行DCEP?
從國家層面上看
眾所周知,主權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手段主要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就好像目前全球因為疫情缺乏流動性,我國通過降息和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但是,資金通過逐層傳導,真正用於目標范圍的資金卻很少。
如果是利用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就可以對大量的交易進行分析並追蹤,可以用最直接和高效的手段將資金用於所需的地方,從而釋放流動性,造福於民。
從國際層面上來看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國家信用的審查,增加國家的貨幣系統的信用,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信用也一定是遞增的,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會更加迅速。
這個理解起來很簡單,區塊鏈技術讓資產證明無法造假,讓信用可審查,自然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數字經濟時代是大勢所趨
去年,世界銀行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發布報告指出,迄今為止,有近70%的央行都在研究央行數字貨幣,也可以看出數字化浪潮是大勢所趨。就目前來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很可能領先於全球其它國家開始大規模地使用,貨幣數字化時代將要到來。
數字經濟時代越來越近
當今時代是一個數字化時代,技術革新和數字化經濟的全面興起,讓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轉變成驅動金融變革的中堅力量。數字化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全價值)與金融業不斷碰撞融合,不僅改變了個人間、企業間、國家間的結清算方式及主權貨幣發行機制,還大幅提升了產業鏈運營效率,帶來了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將對社會各行各業進行「基因改造「,那麼數字貨幣就將對金融行業進行徹底的」基因改造「。展望未來,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對傳統行業的深入融合與改造,將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
總之,數字經濟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央行數字貨幣的落地勢必將對現有的金融市場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孕育出巨大的財富機遇。未來已來,風口已至,緊跟行業大咖腳步,精準把握未來趨勢,快人一步搶占財富商業藍海。
4. 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開始試點,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會退出市場嗎
推行數字貨幣是央行未來的主要目標之一,目前數字貨幣已經在蘇州、深圳、雄安等地區試點,如果說試點中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那麼明年肯定會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直至數字貨幣在全國普及。

數字貨幣對我們普通的人來說就是支付的手段,但對於國家間的貨幣互換來說,既便捷又安全。對於公司間的業務往來,資金的監管更加有效和及時,可以有效減少非法資金的流動,轉移。總的來說,數字貨幣的全面使用是大勢所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法定貨幣的新應用場景。
5. 數字貨幣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又該如何使用
從本月開始,深圳、雄安、成都、蘇州的部分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資、補貼將通過數字貨幣發放。

同時,數字貨幣的支付是匿名的,並不會留下大家的支付痕跡,也不會有銀行賬號的賬戶流水,只會有數量上的增加減少。但是雖說數字貨幣對老百姓來說支付是匿名的,但是從國家層面來說,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因為國家本身是可以數字化追蹤這些數字貨幣從哪裡來、經過了哪些環節、最後到了哪裡去的
當然,數字貨幣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比如數字化之後很環保、再也不會有假幣的概念等等。大家也不用著急,先了解即可。因為目前央行的數字化貨幣還只是試點,離正式落地、發行、全面鋪開,還需要一些時間。
關於數字化貨幣,商商覺得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儀式感。想想以後逢年過節,小朋友們收到的那一個個鼓鼓的大紅包都變成了線上的數字代碼,多沒快感。
你對數字貨幣怎麼看呢?歡迎來下方留言,和商商說說你的看法!
6. 數字人民幣終於能用了,體驗怎麼樣
近日,深圳發放千萬數字人民幣紅包的活動,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從12日起,5萬名中簽的「幸運兒」開啟了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買買買」的新奇體驗。
圖為數字人民幣app內顯示的數字人民幣樣式。
數字人民幣到底什麼樣子?如何使用?
在深圳市羅湖區的寶安南路,有幾十家包括商超、零售、生活服務等在內的商戶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
深圳某超市負責人鄧彩蓉表示,我們所有門店都經過了數字人民幣交易流程的操作培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迎接每一位顧客的到來。
相關人員稱,被抽中的5萬名市民將受邀下載一個叫做數字人民幣的App,點進去顯示的就是200元面額的數字人民幣,下劃收款,上劃付款,頁面上還有轉錢的字樣,未來應該可以提供轉賬服務,不過此次試點沒有開通。
用戶在超市裡體驗了購物付款和退貨退款兩項業務,和支付寶微信的體驗感基本相同。
10月19日,「深圳發布」官方披露,截至2020年10月18日24時,共有47573名中簽個人成功領取「數字人民幣紅包」,使用紅包交易62788筆,交易金額876.4萬元。數據顯示,部分中簽個人還對本人數字錢包進行充值,充值消費金額90.1萬元。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表示,這個測試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在不同的場景當中,如何更順暢地作為支付中介;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未來的條件下,受到網上的風險沖擊,既是一種壓力測試,又是一種應用測試。中長期來看,它的影響還是值得期待的。
數字人民幣露出真面目,哪些猜想被證明是「誤讀」?
隨著數字人民幣錢包正式出現在大眾視野,露出真面目的數字人民幣證明此前一些猜想是「誤讀」。
——數字貨幣不等於區塊鏈。
正如此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介紹,數字人民幣在研發工作上不預設技術路線,可以在市場上公平競爭選優,既可以考慮區塊鏈技術,也可採取在現有電子支付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新技術,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法定數字貨幣不是數字加密資產,也不拘泥於某種技術,不是只有採取區塊鏈技術才是數字貨幣。記者了解到,數字人民幣在某些環節的確採取了區塊鏈技術,但基於區塊鏈的某些技術特徵,不適宜在零售環節應用。
——數字人民幣對商戶並非強制使用。
按照現行規定,商戶不可拒收現金。盡管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替代部分現金,但支持數字人民幣消費必須進行相關支付系統改造,所以對接受的商戶有條件要求。
一位參與數字人民幣運營的機構人士表示,數字人民幣流通和運行是市場化行為,需要運營和服務機構提升客戶和商戶的使用體驗,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數字人民幣廣泛可得。
——數字貨幣不是要替代第三方移動支付。
數字人民幣在流通過程中,需要支付鏈條上各方共同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與京東數字科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促進數字人民幣落地應用。螞蟻集團也透露,積極參與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 。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明確表示,數字人民幣是「人民幣的數字化」。作為純公共產品,數字人民幣將成為電子化支付的重要補充,而不尋求替代哪一類支付方式。
7. 數字貨幣工資來了以後能發給本人信息嗎
應該能給本人發信息
8.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後我的i養老金怎麼領
還是跟以前一樣領,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目前為止還是處在實驗階段,現在的實物貨幣將來會跟數字貨幣同時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