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數字貨幣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數字貨幣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9-22 21:29:48

1. 貨幣政策工具及其優缺點

⑴ 法定存款准備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繳中央銀行作為准備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備率調整的幅度很小,也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巨大波動; ② 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備金為基礎; ③ 即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種種原因持有超額准備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的調整也會產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備金維持不變,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備率調整的效果比較強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傾向; ② 存款准備金對各種類別的金融機構和不同種類的存款的影響不一致,因而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因這些復雜情況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⑵ 再貼現政策: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持有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所做的政策規定。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時再貼現率的確定與調整;二是規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的資格。效果: ① 再貼現率的調整可以改變貨幣供給總量; ② 對再貼現資格條件的規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並能夠改變資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動權並非只在中央銀行,甚至市場的變化可能違背其政策意願; ② 再貼現率的調節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貼現率易於調整,但隨時調整引起市場利率的經常波動,使商業銀行無所適從。
⑶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量的政策行為。效果:①主動性強,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動進行操作; ②靈活性高,買賣數量、方向可以靈活控制;③調控效果和緩,震動性小;④影響范圍廣。局限性:①中央銀行必須具有強大的、足以干預和控制整個金融市場的金融實力;②要有一個發達、完善的金融市場,且市場必須是全國性的,市場上證券種類齊全並達到一定規模;③必須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2. 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如何影響貨幣供給

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准備率、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存款准備率是說商業銀行根據吸收的存款數量要放到中央銀行一部分現金作為保證金,避免發生支付風險;貼現率是說企業拿著手中的未到期票據可到商業銀行兌換現金,同時支付一定的利息,這個比率就是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就是指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常見的就是買賣國債,通過這三種工具達到調控流通中貨幣量的作用。

3. 討論數字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僅僅只是替代紙鈔和鑄幣,它實際上就是一種電子現金,對貨幣政策和商業銀行的影響都不大。在傳統的貨幣發行中,流通中現金其實也是央行對公眾的直接負債,只是由於技術限制和成本方面的考慮,央行通過商業銀行來發行現金。隨著技術的進步,央行通過數字貨幣形式直接將貨幣發行至個人和企業賬戶成為可能。電子現金流轉仍然通過央行和金融機構再至企業和個人,在貨幣製造渠道、流轉環節、功能上與紙幣完全相同。

電子現金流轉仍然通過央行和金融機構再至企業和個人,在貨幣創造渠道、流轉環節、功能上與紙幣完全相同,沒有脫離傳統貨幣政策調控的范圍。電子現金的主要功能在於便利交易支付。
考慮到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發展已經極大地便利了交易支付,電子現金對貨幣交易需求的影響有限,對貨幣政策的總體影響不顯著。電子現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公眾接受,取決於其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

4.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分別是如何影響貨幣供應量的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和再貼現。
1. 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當經濟處於過熱時,中央銀行賣出政府債券回籠貨幣,使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資減少,達到壓縮社會總需求的目的。當經濟處於增長過慢、投資銳減不景氣的狀態時,中央銀行買進政府債券,把貨幣投放市場,使貨幣流通量增加,導致利息率下降,從而刺激投資增長,使總需求擴大。
2. 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准備金率,貨幣供應量就會減少。反之,貨幣供應量就會增加。
3. 再貼現。再貼現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央行通過提高再貼現率,來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反之,則為寬松性貨幣政策。

5. 貨幣政策對金融產品的影響,詳細一點,謝謝各位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政府購買,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勞務上的花費——購買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體(如老人或失業者)的收入。稅收是財政政策的另一種形式,它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整體經濟。首先,稅收影響人們的收入。此外,稅收還能影響物品和生產要素,因而也能影響激勵機制和行為方式。其內容包括: ◆社會總產品 ◆國民收入分配政策 ◆預算收支政策 ◆稅收政策 ◆財政投資政策 ◆財政補貼政策 ◆國債政策 ◆預算外資金收支政策等 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財政政策是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不斷發展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於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制約,國家不可能大規模組織社會經濟生活。奴隸主和地主階級的財政政策主要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的政治職能服務在資本積累階段和資本主義形成時期,統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奪性財政政策,以加速資本積累的過程。 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實行簡政輕稅、預算平衡的財政政策,以利於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經濟職能逐漸增強,財政政策不僅為實現國家政治職能服務,而且成為政府幹預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產生,財政政策成為調節經濟、挽救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經濟蕭條時期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刺激社會總需求,加快經濟復甦;在經濟高漲時期,則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以減少社會總需求,延緩經濟危機的來臨。 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國家集中了全體人民的意志,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覺地根據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制定財政政策。一方面促進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一方面組織和協調社會經濟生活,為鞏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服務。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通過政府對國家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制的管理來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採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較合適。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採取的政策手段。貨幣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投資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系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幣值穩定。根據央行定義,貨幣政策工具庫主要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存款准備金、再貸款或貼現以及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等。從學術角度,它大體可以分為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價格工具集中體現在利率或匯率水平的調整上。數量工具則更加豐富,如公開市場業務的央行票據、准備金率調整等,它聚焦於貨幣供應量的調整。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第五,調整再貼現率。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6. 為什麼電子貨幣會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產生影響

隨著金融電子化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方式已逐漸成為商務應用的一大發展趨勢。而作為電子商務的基礎——電子貨幣也就應運而生。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電子貨幣是指在零售支付機制中通過銷售終端、不同的電子設備之間以及公開網路上執行支付的「儲值」和預付支付機制。
央行現在已經明確表示要發行數字貨幣,已經完成了兩次修訂版本。當然,央行要發行的數字貨幣和比特幣萊特幣、歐陸眾籌平台推出的代幣是不同的。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具有貨幣的屬性。

7. 金融學。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哪些影響基礎貨幣,哪些影響貨幣乘數請詳細點

三大貨幣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備金;再貼現(再貸款);公開市場業務。

8. 貨幣政策工具 對銀行影響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達到貨幣政策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根據本法第三條的規定,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為「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中央銀行要控制一般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貸活動,從而控制貨幣供應,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為了調節金融,穩定貨幣,中央銀行要運用經濟手段,同時輔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調節市場的信貸數量。

(一)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依據法律所賦予的權力,要求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按規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總額中提取一定的金融繳存中央銀行,並藉以間接地對社會貨幣供應量進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額被稱為存款准備金,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率稱為存款准備率或存款准備金率。

存款准備金制度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法定準備金;二是超額准備金。法定準備金是指以法律形式規定的繳存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其運作的原理是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調整商業銀行上繳的存款准備金的比率,藉以擴張或收縮商業銀行的信貸能力,從而達到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比如提高法定準備金比率,由一定的貨幣基數所支持的存貸款規模就會減少,從而使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減少;反之,則會使貨幣供應量增加。超額准備金是銀行為應付可能的提款所安排的除法定準備金之外的准備金,它是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一部分資產。我國的超額准備金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存入中央銀行的准備金;二是商業銀行營運資金中的現金准備。前者主要用於銀行間的結算和清算,以及用於補充現金准備,而後者是用於滿足客戶的現金需要。

9.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它們存在的不足

准備金率工具成為對沖流動性和貨幣信貸調控的常規性手段,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縮減超額存款准備金、鎖定部分基礎貨幣、降低貨幣乘數→影響金融機構信貸資金供應能力,調控貨幣信貸總量•主動性較強,且能及時、快捷、長期、「深度」凍結流動性,更適合中長期和嚴重的流動性過剩局。反之,則釋放流動性。傳統的貨幣政策理論存款准備金率是作用最強、影響范圍最廣、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的一劑「猛葯」。近年來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流動性環境是流動性過剩,小幅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對金融機構的影響總體溫和。
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在公開市場上買入或者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央行可以主動通過經常的、連續的公開市場操作對銀行體系流動性進行預調和微調。公開市場操作與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政策並稱為央行貨幣政策「三大法寶」,是當前各國央行最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特點具有主動性、靈活性、時效性、市場化。公開市場操作必須具備幾個方面的條件:以間接調控為主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央行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監測和預測能力。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發展較為成熟。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較為順暢。
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持有的未到期已貼現票據予以貼現的行為。西方國家的再貼現功能,是金融機構獲得流動性的最後閥門,通過再貼現利率宣示貨幣政策松緊。在我國,再貼現是中央銀行根據一定時期貨幣政策的需要,買入金融機構持有的已貼現票據而投放基礎貨幣的行為。我國再貼現的功能定位與西方國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調控基礎貨幣,為商業銀行解決臨時資金需求,調整信貸資金投向。再貼現工具的使用具有被動性。
希望你能列為滿意答案,以表鼓勵。

熱點內容
區塊鏈幣圈今天的話題 發布:2025-07-05 15:22:06 瀏覽:796
玩區塊鏈的人群 發布:2025-07-05 15:06:06 瀏覽:123
VP幣是傳銷還是真正區塊鏈 發布:2025-07-05 15:01:21 瀏覽:453
個人還能挖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05 14:46:43 瀏覽:680
幣圈財富自由論壇 發布:2025-07-05 14:12:52 瀏覽:844
挖比特幣有沒有風險 發布:2025-07-05 14:02:51 瀏覽:82
BE區塊鏈生態算網路傳銷嗎 發布:2025-07-05 13:34:31 瀏覽:657
幣圈是什麼控制漲跌 發布:2025-07-05 12:51:01 瀏覽:385
以太坊的運作過程 發布:2025-07-05 12:34:09 瀏覽:207
如何銷售區塊鏈會議 發布:2025-07-05 11:34:12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