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數字貨幣
① 1980年的美國
8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的政策和結構調整的主線十分清楚:一是把供給管理 和促進生產力發展放在首位。二是美國體制結構調整在公平和效率的取捨上明顯 偏向效率。三是高度重視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四是摸索並建立了對付經濟衰退 和金融動盪的體制。五是形成了以擺脫國際競爭對手為中心的發展新模式。因此 ,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來,美國出現的以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先導、以知 識為基礎、以生產率增長和結構轉換為特徵的新經濟,與上述政策是分不開的。 一、從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是美國新經濟產生的宏觀政策環境 從二戰結束到70年代末,美國宏觀經濟的調控目標一直是強調解決總有效需 求不足問題。為此,美國政府採取了相機抉擇的財政貨幣政策,即當總有效需求 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時,採取赤字財政和通脹型貨幣政策,解決需求和就業不 足問題;當經濟出現過熱和通脹時,則採取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反通脹。當時 人們普遍認為,通脹與失業之間有相互替代關系,只要通過合理的需求管理政策 ,就能夠把失業率保持在自然率水平(當時認為約5—5.5%),把GDP保持在潛在 增長率水平(當時認為約2.5%)。這套政策組合雖然保證了美國經濟在50至60年 代的穩定增長,卻無法解決美國生產率增長緩慢、競爭力日漸低下的供給問題。 由於政府幹預擾亂了經濟內在穩定機制,到60年代末和整個70年代,美國經濟陷 入「滯脹」,通脹與失業的相互替代關系消失了。
80年代初期,美國宏觀政策的重點從擴大有效需求轉向了反通脹,同時實施了由需求管理政策向供給管理政策的轉變,即由政府幹預經濟的凱恩斯信條轉向 促進生產力增長,加快供給結構調整。為此,里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結構調整政 策,包括:(1)大幅度調減稅負,改變高稅負對生產、投資和消費產生的激勵機 制扭曲,使勞動者、投資者和消費者有更多稅後收入用於儲蓄、資本積累和長期 消費,從而刺激私人投資和消費大幅度上升,使供給與需求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協 調增長,(2)大幅度削減社會福利開支,減少人們對政府公共支出的依賴,在公 平和效率的政策導向上向效率傾斜;(3)對電信等自然壟斷行業引入競爭對象, 擴大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范圍,提高整個經濟體系的運行效率;(4)政府增加對 研究與開發投入和國防投資,促進軍用高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鼓勵技術創新和 擴散,為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創新基礎和創業環境;(5)政府學習日本扶持出口 的政策,從貿易立法和貿易規則制定等方面入手鼓勵出口,打開國外市場;(6) 確定以技術領先產業為核心的競爭提升戰賂。這一系列供給管理措施奠定了90年 代美國的整體競爭優勢。 美國在80年代的經濟增長態勢是強勁的,但政策調整一直伴隨著結構不平衡 性發展:減稅和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的政策組合,為企業創業、創新和私人消 費提供了激勵,但聯邦政府預算赤字佔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從1980年的1.94% 上升為1985年的5.34%,到1990年仍高達3.99%,人們擔憂美國預算赤字將導 致財政危機。1980—1985年美元持續升值3,5%,抑制了通脹,但嚴重削弱 了美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使貿易赤字從1980年的314億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 1336.5億美元。為此,美國在1985年第一次召開了七國集團會議,迫使其他國 家貨幣升值,到1987年美元貶值了34%,但1988年美國的商品貿易赤字仍高達 1433億美元,人們擔憂美國貿易赤字難以為繼。實施「緊」貨幣與「松」財政的政策搭配,同時增加外資流入,美國利率始終保持在高位水平。80年代 美國股市價格大起大落,也反映了人們對結構調整後的經濟前景抱不確定預期。 由於供給結構和效率發生轉變,在經過80年代高財政赤字、高外貿赤字、高 利率的困擾,美元匯率大升大貶的貨幣動盪以及1989—1991年經濟衰退後,美國 經濟從1991年3月以後進入了戰後最長的增長期。 二、創新是推動美國供給結構轉變的主要動力,使其成為新技術策源地 美國世界技術領先地位與其經濟規模、要素稟賦、企業制度以及重視教育和 研發投入有密切聯系。但80年代以來,美國在汽車、造船以及一般製成品領域面 對著東亞等新興工業國(和地區)的競爭,在電子、化工、家用電器、金融等產業 面對著日、歐企業的競爭。為此,美國政府除積極推行供給管理政策外,還把鼓 勵技術創新作為一項重振競爭力和國力的重要舉措。
② 注冊新加坡基金會要做法律意見書嗎
一般還是最好要做的!
注冊新加坡基金會怎麼出法律合規意見書注冊新加坡基金會非營利性擔保公司項目運營目前有三種走勢:一、是注冊一個新加坡基金會主題自己開展項目、運營及做技術,二、注冊新加坡基金會根據中意的交易所要求做法律合規發幣開展區塊鏈項目,三、注冊新加坡基金會做交易所,總之注冊新加坡基金會想把項目做大做強做到有一定影響合規運營,持牌運營是趨勢,下面說一下新加坡基金會合法合規的法律意見書。法律意見書:白皮書指企業發展方向公司發展規劃,做法律意見書時會用到白皮書新加坡律師會根據新加坡法律對白皮書進行修改,做法律意見書合規(符合法律經檢)法律合規TOKEN合規:TOKEN非證券性性質證明(證券性質易被查且要求資質極高)做法律意見書所需資料:1.白皮書2.注冊證書3.注冊紙4.章程5.董事信息注冊新加坡基金會需要以下資料:新加基金會名稱:**FOUNDTATION LTD.或**FOUND LTD.注冊董事資料:省份證和(護照,駕駛證,水電煤氣單等任意一項地址證明)注冊資金:1新幣(隨機分配在其中一位股東的名下)經營范圍:軟體開發編程、信息技術安全咨詢、信息技術服務、數據方面的、IT研究、商務管理咨詢、(任意兩項)其他所需資料:我們提供(不需客戶提供):1.新籍董事(只做掛名不參與經營管理不分享利益不承擔責任)2.新加坡公司地址3.新加坡秘書4.律師審計師擔保5.首年官費及服務費掛名秘書:後期年審由秘書遞交,後期改或曾成員由秘書遞交(秘書必須持有新加坡秘書牌照,有登記)注冊時間:10至20工作日
③ 新加坡MAS牌照怎麼申請
1、「貨幣兌換」牌照
貨幣兌換牌照用於兌換貨幣服務,該牌照監管范圍較小,業務涉及到的商業規模較小、風險較低。
2、「標准支付機構」牌照
該牌照在開戶、境內外轉賬、商業采購、電子支付、貨幣兌換類行業,對支付/轉賬額度有所限制,即年均月度業務涉及金額≤300萬SGD/或年均月度業務涉及流水額≤600萬SGD。
3、「大型支付機構」牌照
業務涉及金額超過「標准支付」牌照中所列行業,牌照審批較為嚴格。
新加坡MAS監管金融牌照申請條件:首先要注冊新加坡當地的公司:
1. 至少有一名股東(可以是法人,沒有國籍限制或居留限制)。
2. 至少有一名新加坡董事(只能是自然人,至少有一名是新加坡居民/新加坡工作準證持有人)。
3. 會計要求 – 提交年度財務報表是必需的審計 - 必需的。
4. 當地辦公室 – 必需的注冊的辦公室。
5. 必需的當地秘書。
應用范圍:
1. 數字貨幣
2. 電子貨幣發行
3. 境內轉賬
4. 跨境轉賬
5. 商戶收單
6. 賬戶發行
7. 貨幣兌換
8. DPTS(數字支付代幣服務)
買入,賣出,兌換,入金,轉賬
牌照申請基本要求
公司要求:必須是新加坡公司或外國注冊公司的新加坡分支機構。
實體辦公室要求:需要在新加坡設立永久性營業場所或注冊辦事處。
董事要求:至少有一名執行董事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如果至少有一名董事持有新加坡僱傭簽證,並且至少有一位非執行董事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那麼執行董事可以是外國人。
基礎資本要求:標准支付牌照,100000新加坡元(7.3萬美元),大型支付機構牌照,250000新加坡元(18.2萬美元)。
牌照申請流程和費用
提交文件:除申請表格外,公司還必須提交其業務概括,財務報表,反洗錢合規計劃。
對於加密貨幣,除了代幣服務風險評估外,還必須提供支持的數字代幣的完整列表。
牌照申請費和牌照的年費取決於公司要提供的支付服務類型和支付服務數量。(詳情咨詢卓志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