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屬於投機嗎
1. 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是屬於金融理財么
是的
由於數字貨幣並非央行啟動和批準的幣種,因此談不上取締。數字貨幣屬於數字資產,個人與個人之間可以自由交易。所以數字貨幣不是X銷,不是資金盤,是一種理財投資。
2. 數字貨幣怎麼投資
投資數字貨幣,簡單來說,就是找一個上線了數字貨幣的交易所去買幣,然後坐等幣升值了再賣掉,或者賠錢了選擇一下是補倉還是割肉止損,具體來說跟買股票差不多。
目前比較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如Binance 、Coinbase 、Kraken 、Bitfinex 等大多在國外,甚至有部分交易所已經停止了新用戶注冊,國內用戶購買起來都有些不便。如果想要投資數字貨幣也有一些設在境外但提供中文服務的數字貨幣P2P交易平台,不過提醒大家千萬注意風險,注意平台是否安全可靠。
數字貨幣的投資與投機其實只有一線之隔,盡管從過去幾年的價格變動來看,這類項目擁有高回報的特性,但與現存的投資渠道相比,這類項目也帶有非常高的風險。可以預期未來會有國家發行具有國家公權背書的數字貨幣,而現有的數字貨幣未來趨勢如何,我們無法做出明確的判斷。但是,不論做什麼,大家都得需要注意風險。
3. 數字貨幣交易合法嗎
國內買賣數字貨幣違法。
根據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出《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3)數字貨幣屬於投機嗎擴展閱讀:
央行表示,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
央行貨幣金銀局在其官網上發布《關於冒用人民銀行名義發行或推廣數字貨幣的風險提示》稱,近日個別企業冒用央行名義,將相關數字產品冠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發行」,或是謊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推廣團隊,企圖欺騙公眾,借機牟取暴利。
央行表示,央行尚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企業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無推廣團隊。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央行還提示,某些機構和企業推出的所謂「數字貨幣」以及所謂推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可能涉及傳銷和詐騙。
實際上,比特幣、萊特幣等虛擬貨幣就是所謂數字貨幣的代表。而央行在2016年曾表示,正在研究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此前對媒體表示,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未來有望在票據市場等相對封閉的應用場景先行先試,但推出暫無明確時間表。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有人冒用央行名義發行數字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4. 投資數字貨幣和炒股有什麼區別
區別大:首先股票對應的是實體經濟,漲跌有基本面支撐,數字貨幣沒有。其次,股市交易量活躍(即便是熊市也比數值貨幣活躍),很多技術分析都能一定程度實用。最後就是法律風險
5. 投資數字貨幣是否靠譜嗎
投資數字貨幣,如果不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其他的都是殺豬盤,數字貨幣更多的是擊鼓傳花。
6. 數字貨幣算是一種理性投資領域嗎
算是的
相比於紙幣,數字貨幣優勢明顯,不僅能節省發行、流通帶來的成本,還能提高交易或投資的效率,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還保證了金融政策的連貫性和貨幣政策的完整性,對貨幣交易安全也有保障。
雖然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但是紙幣已被一些專業人士看成「上一代的貨幣」,被新技術、新產品取代是大勢所趨。由於中國人口太多、體量太大,發行數字貨幣的時間表依然沒有確定。有人預測,數字貨幣和現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並行、逐步替代的關系。到數字貨幣時代真正到來時,人們身上帶的現金會越來越少,旅行越來越安全,扶貧越來越精準,腐敗越來越難以遁形,而小偷也越來越難當
7. 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屬於什麼領域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電子貨幣以及紙幣,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數字貨幣的。其實數字貨幣它也是貨幣的一種,不過這種貨幣並不是政府發行的,而是相關的人事自己發行的。那小編就來解釋一下,究竟什麼是數字貨幣以及數字貨幣屬於的領域。
總結
因為數字貨幣它就是一個無形的產品,是一個人們立場中的貨幣,是不能夠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的。如果沒有人願意投資他,那麼他就會沒有價值,就有可能從市場上消失。所以投資數字貨幣一定要謹慎,不要把大筆的錢都投入進去。
8. 數字貨幣可以投資嗎
隨著比特幣的造富傳奇在社會上廣為傳播,一夜之間,各種五花八門的數字貨幣悄然涌現,以病毒式的方式通過互聯網擴散到千家萬戶。近日輕言不斷接到親朋好友的電話和微信,咨詢數字貨幣的投資是否靠譜,今天輕言就來跟網友們聊聊這個話題。輕言在這里提到的數字貨幣,均是指未經任何國家監管的,由民間自主發行的野生的數字貨幣。
誰為貨幣的價值負責
我們都知道,現代經濟學賦予貨幣的概念是「一般等價物」。即為貨幣,先決條件是具有價值。那麼貨幣的價值如何體現,誰又為貨幣價值負責呢?
國家為法定貨幣的價值負責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前,各國法定貨幣通過美元來掛鉤黃金,黃金就是各國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背後對標的價值,直白一點講,全國人民排隊去央行門口用人民幣換黃金,全部的人民幣剛好能將國家黃金儲備兌換完。簡單說來,在金本位時代,國家以一國的黃金儲備為法定貨幣的價值負責。
在現代信用貨幣體系建立之後,各國自身的綜合國力形成的公信力則承載了現代各國法定貨幣的內在價值,綜合國力包括很多因素,GDP、PMI、外匯儲備等,盡管已經不與黃金掛鉤,但國家為法定貨幣的價值直接背書,只要國家沒有破產,就要為法定貨幣的價值負責。
沒有人為數字貨幣的價值負責
那麼數字貨幣的價值在哪裡呢?我們說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這是數字貨幣的本質特點,數字貨幣從產生開始,就是自由發展的,因此並沒有任何人為數字貨幣的發行負責,所以,數字貨幣背後是沒有任何國家信用作為價值支撐的。並且數字貨幣也不掛鉤任何資產,沒有任何一個創造和運營數字貨幣的組織或團體宣稱持有某種數字貨幣即可到該組織換取黃金白銀或是其他有價值的資產。
那到底是什麼支撐了比特幣、萊特幣的大漲特漲呢?專業人士們對此尚未達成統一的結論。
就個人而言,輕言認為有3個原因支撐了比特幣等非官方的數字貨幣價格的不斷攀升。注意輕言用的是「價格」,不是價值,在輕言看來,數字貨幣背後沒有價值支撐,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價值的。當然,數字貨幣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畢竟存在即合理。但這個價值是作為工具的使用價值,而非貨幣價值。
第一個原因是數字貨幣天然去中心化的無政府屬性。近幾個月關於比特幣的新聞漫天飛,大家對比特幣也已經比較熟悉,都清楚比特幣是恐怖分子獲得資金來源的主要途徑,也是各國賄賂活動、非法資產轉移、洗黑錢的主要渠道,更是地下黑市不法交易的主要支付手段。因為以上這些非法活動對私密性的要求,對無政府監督的渴求,使比特幣的需求量居高不下,有需要就有價值,比特幣就會升值。
第二個原因是國際投機資本能夠通過數字貨幣套取巨額利潤。輕言在之前關於比特幣病毒的文章里曾經提到對於國際投機資本介入比特幣的猜測。比特幣從今年4月底的7000多人民幣,短短幾個月暴漲到2萬多將近3萬,其中沒有資本的推波助瀾,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國際資本的特性永遠是看空的,看上一個有可能暴漲的熱點資產,全面炒作拉升價格,然後全盤出貨,造成資產斷崖式下跌甚至崩盤,是其慣用的套路。在輕言看來,比特幣正走在這個流程中。
第三個原因是各國政府對比特幣們底層技術的興趣,希望通過觀察各種數字貨幣模型的演化,找到適合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技術創新。有的網友看完輕言分析的第一個原因可能會很疑惑,為什麼各國政府竟然容忍數字貨幣成為恐怖主義、洗錢、涉黑的直行通道?輕言認為,與這些數字貨幣演化出來的底層技術相比,以上都是小問題,因為只有讓數字貨幣保持高度的獨立和自由發展,那些集合全球最頂尖的開放式數字貨幣研發平台才能不斷優化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在不久的將來,才能真正出現可以支撐各國政府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技術。
但是,我們看到,對於數字貨幣,市場上各個主體都在利用數字貨幣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需求,卻並沒有人為數字貨幣的價值負責。一旦目的達到,就可能離場甚至是清場,那時就將是數字貨幣的末日。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從人類產生權利的那個時刻開始,貨幣就已經具有政治屬性,除非國家的概念消亡或國家的邊界消失,否則貨幣永遠需要體現國家意志。沒有政府認可和監管的野生數字貨幣,其結局幾乎可以預見。
投資數字貨幣風險極高
看到這里,網友們可能會問,利用價值也是價值,而且現在數字貨幣價格一路走高,不進場撈一筆,感覺好像錯過了一個億。
那麼,數字貨幣到底能不能投資?輕言想說,是否能夠投資,要看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有過投資理財經驗的朋友都知道,無論是去銀行購買理財,還是去券商開股票賬戶,大多數金融機構在提供產品服務之前,都需要客戶先填寫一份風險調查問卷。很多客戶會覺得麻煩,但其實這恰恰是對客戶的一種保護。
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同樣是30萬人民幣,對A客戶來說,是一輩子的積蓄,養老錢,對B客戶來說,可能只是買幾件衣服的零花錢。那麼,假如這30萬因為投資了比特幣,正好趕上比特幣崩盤,血本無歸,你覺得對A客戶和B客戶的影響各是怎樣的呢?答案顯而易見。對A客戶來說,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覺,可能會讓人崩潰;而對於B客戶,少買幾件衣服而已,雖然會心疼,但也不算什麼大事。
數字貨幣有價格的波動,理論上就具有可投資性。而對於投資風險的控制,關鍵還是要做好投資調研和信息監控:
(1)選擇好可靠的數字貨幣,投資之前多上網查看目標數字貨幣在國內外的發行新聞,尤其是要看這種數字貨幣開發者的開放式研發平台和論壇,弄清楚數字貨幣本身是否真實存在,同時,對於提供數字貨幣交易的平台網站相關信息也要進行調查,去工商網查詢平台運營商的營業執照和信用信息,去通管局網站查看網站最下面給出的ICP許可證是否存在且確實屬於該網站等,只有充足的信息收集和調研才能排除金融欺詐的風險。
(2)量力而行,合理分配投入的資金。因為數字貨幣屬於高風險類產品,建議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20%為宜。投資風險很大一部分來源於過多的投入資金。
(3)投資以後,需要經常瀏覽數字貨幣相關信息,一旦發現風向不對,及時清倉。會買的是專家,會賣的才是贏家,貪婪是原罪。
盲目投資不啻於賭博
但輕言個人給大家的建議還是:不要投資。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信息收集的渠道窄小,整理和分析信息的專業知識也不足夠,血本無歸的概率遠遠大於一夜暴富的幾率。
金融機構每年花費大量的成本購買專業的信息和資料庫,並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對信息和數據進行專業的整理和分析,例如華爾街80%的雇員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各種信息和數據,輸出支持投資決策的報表和圖表。金融行業賺錢的原理,就是依靠有限時間內對於信息的搶先分析和利用專業知識對投資風險的判斷與平衡。如果節省這部分成本,投資無異於一場豪賭。
但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這部分高昂的成本卻是難以負擔的,因此輕言認為,個人投資者不適合投資這種每天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消息,隨時准備清倉的高風險產品,盡管數字貨幣貨幣可能帶來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但收益有多大,風險就有多高。如果一定要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可以找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代為投資,盲目投資不啻於賭博。
如果你已經買了某種數字貨幣,投資入場了,那麼請記得:少一點貪婪,多一點警醒;少一點僥幸,多一點理性。
十賭九輸,贏的一個在坐莊。
9. 數字貨幣在中國合法嗎
不合法。
央行提示稱,尚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企業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無推廣團隊。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
此外,某些機構和企業推出的所謂「數字貨幣」以及所謂推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可能涉及傳銷和詐騙。
10. 中國數字貨幣是合法的么
不合法。
央行提示稱,尚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企業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無推廣團隊。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
此外,某些機構和企業推出的所謂「數字貨幣」以及所謂推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可能涉及傳銷和詐騙。
(10)數字貨幣屬於投機嗎擴展閱讀:
虛擬貨幣是非法幣的電子化,其最初的發行者並不是央行。這類虛擬貨幣主要限於特定的虛擬環境里流通。而數字貨幣是可以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但只有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才是法定數字貨幣。
2013年央行聯合五部委曾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將比特幣等非法定數字貨幣定義為虛擬商品,它不是以貨幣和法幣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