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可控數字貨幣

可控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4-08 18:23:11

❶ 央行推行數字貨幣到底意義何在

發行數字貨幣有著諸多益處,並且勢在必行。按照央行的說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數字貨幣和紙幣將並存流通。人們到銀行取錢時,不僅可以直接提取現金,也可選擇兌換成數字貨幣。在小編看來,數字貨幣體系的建成和發行,不僅能讓人們的交易變得更加便捷、安全,也將會逐漸弱化紙幣在現實流通中的比例,對於郵幣卡電子盤來說,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當人們習慣於數字貨幣的時候,紙幣則將會一代一代地慢慢退出流通市場,從而進入收藏領域。在新的支付流通環境下,傳統的紙幣,將會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成為人們的一種回憶,那些曾經在市場上流通的紙幣也將成為一種文化藝術投資品,活躍於郵幣卡電子盤之上。而那些更早甚至更稀有的錢幣品種,也將在此形勢下刺激其價格不斷攀升。由此可見,央行循序漸進的推進數字貨幣,必將會對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投資理財產生深遠的影響,值得期待。(搜狐網)
但是,數字貨幣不一定都要用於支付,國內的一些應用型數字貨幣已經開始另闢捷徑,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理。例如,幣盈中國眾籌項目代幣;普銀集團推出的茶本位數字貨幣普銀。

❷ 數字貨幣的前景和未來

數字貨幣的前景喝未來非常廣闊和高明。發展法定數字貨幣有三個方面好處:一是可以節省成本,防範假幣,可以強化支付系統的普惠特性;二是可以實時把握結構性的貨幣流通數據,進而能夠特別精準地調控貨幣供應的總量;三是資金流的信息可以全程追蹤,有利於反腐敗、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數字貨幣已經迎來了科技與市場方面的大變革。當前,有很多區塊鏈系統不能被稱為數字貨幣系統,因為它們沒有交易性或監管性。蔡維德表示,只有把數字貨幣的支付和結算分開,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未來,一個符合現代法律法規以及現代金融交易原則的數字貨幣結算系統,將從支付開始帶領整個金融系統改革,從而帶動其他領域的改革。

❸ 2022年兩會開過,數字貨幣能流動嗎

2021年全國兩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人大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等。政協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等。

2021年全國兩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於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於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兩會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人大會議:
一、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二、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三、審查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四、審查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五、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的議案
六、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的議案
七、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八、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九、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十、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二)政協會議
一、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二、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三、列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四、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
五、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
能知道自己喜歡的又覺得不錯的就可以了用手機

❹ 數字貨幣利好哪些行業

一、鼎漢技術:(301169)
國內軌道交通電源系統龍頭企業,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服務機構之一,是國務院多個部委相關工作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發起成員單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發起的「一帶一路」 智庫合作聯盟理事單位。
二、中科創達(300496)
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主營業務為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產品的研發、銷售及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助力並加速智能手機、智能物聯網、智能汽車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公司集中資源對 Linux、 Android和RTOS等智能操作系統技術,智能視覺、智能語音等人工智慧技術,人機交互和安全等前沿技術進行持續開發投入,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眾多自有知識產權。
拓展資料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在其關於CBDC的研究報告中給出這樣的定義: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貨幣的電子形式,家庭和企業都可以使用它來進行付款和儲值。
中國版CBDC被描述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而我們所說的DC/EP是中國版的央行數字貨幣,譯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國際清算中心(BIS)與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兩個權威國際組織聯手在2018年和2019年對全球60多家中央銀行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各國央行在數字貨幣上的工作進展、研究數字貨幣的動機以及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數字貨幣的研究。

❺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dcep的區別

在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這個問題上,央行們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全球的央行都在考慮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以跟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進行競爭,卻久久不能付諸行動。

媒體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尤其是扎克伯格就 Libra 問題在國會上作證,以及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第一次媒體招待會上承認了對穩定貨幣的「清晰需求」之後,似乎有點改變了公眾對這件事的看法,讓許多加密貨幣社區的人認為 CBDCs 就在眼前了。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七年各國央行都在對這項技術進行調查,並評估其影響。參與調查的 63 家央行中的 55 家認為他們在未來三年不太可能發行,只有一家央行報告稱他們「極有可能在未來三到六年發行大規模的 CBDCs。」

盡管各國央行目前(或即將)在研究 CBDCs 的比例很高,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主要是理論上的,調查性質的工作。只有五家央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並進行了真實項目的開發或實驗——不過這仍然不能表明他們將必然發行 CBDCs。

經過近距離的觀察,越來越明顯的看到,不管是 Facebook 最近發布的 Libra,還是新的穩定幣資產,都對央行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天的局面是經過上百年才形成的,然而在幾個月之內就發生了變化;之前從未想到過的,滲透到央行精英社會的最恐怖,最陌生的概念——-競爭,現在正在敲門。

可以說,目前情形的解決方案仍不明確。一些對這些事比較熟悉的人甚至說這都是虛張聲勢。不過,用拉加德自己的話來說,慢慢來以及走著瞧的監管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

1.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其它數字貨幣的區別是什麼

CBDC 是新的貨幣形式,由央行以數字的形式直接發行,以作為法定貨幣。目前的法幣形式是現金、准備金存款或余額結算。

CBDC 和其它數字貨幣(包括加密貨幣和其它形式的央行貨幣)有兩點主要的區別:

1、CBDC 與加密資產一點關系都沒有。它們不是去中心化的,它們不一定必須基於區塊鏈,而且他們肯定不是匿名的,不是無須許可的,也不抗審查。

2、與目前的數字現金相反的是,CBDC 的操作結構將與其它形式的央行貨幣不一樣。CBDC 的功能更加強大,它們是可編程的,可以產生利息,可以近乎實時的清算,手續費更便宜,開放程度更廣。

當真正設計 CBDC 時,各國央行的速度就不太一樣了。不同的央行都採用它們獨有的方法。不過總的來說,正在探索的問題有三個,CBDC 是應該基於代幣的還是應該基於賬號的,CBDC 是批量的(只對銀行開放)還是零售的(面向大眾開放),是否應該基於 DLT?

當要實際落地 CBDC 時,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有很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考慮。

比如,一旦 CBDC 推出了,是否需要取消現金?CBDC 是否應該計息?它們是否應該像現金那樣擁有面值?或跟總價格指數掛鉤?這對商業銀行會產生什麼影響?匿名和隱私問題怎麼處理?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回答。

2. 發行CBDC的動機

在 2017 年的員工討論文件中,加拿大央行在一篇題為《央行數字貨幣:動機與影響》的文章里給出了發行 CBDC 的六個理由:

1. 確保央行向大眾提供足夠的現金,以及維持央行的鑄幣稅收入

2. 降低利率下限,支持非傳統貨幣政策

3. 降低總體風險,提高金融穩定性

4. 提高支付的可競爭性

5. 促進金融包容性

6. 抑制犯罪活動

回頭看我們之前分析的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支付安全以及國內效率被選為央行最重要的動機。根據央行和其它大型金融機構發表的大量論文來看,對於發達國家來說,轉型成為無現金社會是主要的驅動因素,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金融包容性,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操作效率是主要動機。

縱觀其餘的報告和能找到的文獻,由加密貨幣行業中的比特幣以及其它創新所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對「領先一步」的明確需要,當然,都沒有被列為發行 CBDC 的原因。

3. CBDC的優勢和概率極低的潛在風險

如果央行開始推出 CBDC,並且最後成功了,那麼潛在的好處有很多。

從技術角度來說,CBDC 比現在的法幣形式要好得多,它們能更好地被追蹤,更方便地收稅,更好地傳遞貨幣政策,有更好的金融包容性,能減少生產物理貨幣的成本。

最明顯優勢是支付更便宜,更快速,無論是境內支付還是跨境支付。

除了設計和實現方面的難題之外,發行 CBDC 的一個關鍵問題是 CBDC 可能會提高銀行運營的風險。不過,這只在銀行承諾銀行的存款可按需兌換 CBDC時才會發生,根據英國央行的這份文件,這種情況不一定會發生。

4. Facts on the Ground

距離我們看到一個真正的 CBDC 在市場上出現還有多遠?這很難估計,但是,目前來說,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現在的情形:光說不練。

如果我們拋開失敗的厄瓜多、突尼西亞、及委內瑞拉的數字貨幣不談的話,我們能做的只有理論研究,少量的實驗,以及發布一些未來國家支持的可行的 CBDC 發行公告。

還在進行中的最著名的 CBDC 項目有:烏拉圭的E-peso(該項目在2018年試驗成功)、中國的 DCEP、泰國的「 Project Inthanon, 」、瑞典的 E-krona (仍在調研階段)……

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考慮到前面說的那些因素,大多數關於 CBDC 即將發布的頭條新聞都是沒有根據的。所有計劃今年發布的項目都推遲了。

事實上,CBDC 距離誕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要想說服大眾,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聲明,還需要更多的東西。鑒於當前的情形,看起來 CBDC 與其它加密貨幣或互不影響——至少目前如此。

❻ 中國的數字貨幣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幾種數字貨幣,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外,還分別有萊特幣、瑞泰幣、PPCoin、以太幣、狗狗幣,另有元寶幣、誇克幣、點點幣、凱特幣、無限幣以及平民幣也是數字貨幣的一種。
拓展資料:
數字人民幣,字母縮寫按照國際使用慣例暫定為「e-CNY」,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另外一個點是和紙鈔和硬幣等價,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M0,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鈔和硬幣。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並存,主要用於滿足公眾對數字形態現金的需求,助力普惠金融。
目前,研發試驗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功能研發、系統調試等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的原則,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試點測試。
與比特幣等虛擬幣相比,數字人民幣是法幣,與法定貨幣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資產,沒有任何價值基礎,也不享受任何主權信用擔保,無法保證價值穩定。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最根本區別。
數字人民幣採取了雙層運營體系。即中國人民銀行不直接對公眾發行和兌換央行數字貨幣,而是先把數字人民幣兌換給指定的運營機構,比如商業銀行或者其他商業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運營機構需要向人民銀行繳納100%准備金,這就是1∶1的兌換過程。這種雙層運營體系和紙鈔發行基本一樣,因此不會對現有金融體系產生大的影響,也不會對實體經濟或者金融穩定產生大的影響。
在現行數字貨幣體系下,任何能夠形成個人身份唯一標識的東西都可以成為賬戶。比如說車牌號就可以成為數字人民幣的一個子錢包,通過高速公路或者停車的時候進行支付。這就是廣義賬戶體系的概念。

❼ 數字貨幣什麼時候開始使用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成立專門研究小組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直到今天,央行數字貨幣終於有了要落地的實感。中國或成為首個發行主權數字貨幣的經濟體,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元年!

央行發布的DCEP,是數字貨幣,使用方式上和支付寶、微信支付非常相似。但它又不同於支付寶、微信支付,是因為它更像是紙幣借款,第三方獲取不到交易雙方的信息,是匿名化、去中心化的,有國家的背書,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央行數字貨幣有什麼用?

從央行層面來看,央行想要投放資金,根本不需要這些科技手段去做條件觸發,本來都可以做。

對於用戶而言,用戶就是在支付的時候多了一個選項。用戶只需要下載央行數字貨幣錢包APP,然後關聯自己已有的銀行賬戶,就可以把以前的紙幣換成對應的數字貨幣。

就當下的移動支付而言,用戶們還是習慣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但怎麼說呢?我個人看來,支付寶起初是一款專業的支付軟體,但經過這么些年的發展,現在的支付寶界面極度復雜,用戶體驗有點不太友好,講白了就是過於臃腫了!
而微信支付呢,微信起初是社交起家,近些年也從專業的社交軟體演變成了綜合軟體。說白了,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似乎都背離了初心?這或將給央行的數字貨幣帶來機會?

央行數字貨幣什麼時候普及?

按照銀行的說法, 考慮到前期數字人民幣僅限於試點,短期內不會大量發行和全面推廣,貨幣流通速度也將保持正常水平。

很多人說數字貨幣對支付寶沒有影響,我對這個觀點不敢苟同。正如馬雲所說,有時候打敗你的,可能就是一份文件而已。央行數字貨幣到底對支付寶有何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❽ 新開發的數字貨幣

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真正要跟公眾見面了。10月8日,深圳宣布向個人發放1000萬數字人民幣紅包,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紅包數量共計5萬個。
與此前小范圍的試點相比,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范圍首次擴大到了公眾層面,而且是首次以現金紅包的形式「露面」。
從開始研究至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探索已有六年時間。目前,隨著試點范圍的不斷擴大,數字人民幣逐漸露出真正面容。盡管官方還未公布真正的推出時間,但以當前的進度來看,數字人民幣距離真正的「呼之欲出」應該不遠了。
拓展資料
一、數字貨幣的特性
對數字貨幣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認為數字貨幣具有以下特性。其一,數字貨幣無須聯網,手機碰一下便可完成支付。現如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銀行卡,進行跨行、跨地區、跨境業務時,必須要通過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簡稱銀聯),由銀聯統一進行轉接、清算和安排,最終的支付清算信息才能夠讓中央銀行有效掌握。
但隨著近幾年像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業務迅速地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支付結算系統選擇直接與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系統相互連接,繞開了央行銀聯的管理,這種迅捷的第三方網路支付方式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們的日常支付。但會導致央行無法掌握具體支付清算信息,也難以追蹤資金流向。
所以我國央行在2017年成立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台(簡稱網聯),並發布通知要求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支付業務都必須通告網聯平台統一處理。
但是今後央行未來要是能夠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在辦理支付清算業務時,既不需要相關聯的商業銀行的間接介入,也無需專門的網聯、銀聯機構直接介入。直接由中央銀行對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清算業務進行統一管理。
其二,具有比微信更加便捷的特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安全性更高相比較實體貨幣和私人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其具有不易偽造性和可控的匿名性。假幣是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偽造、變造的貨幣,雖然貨幣上的冠字型大小碼具有唯一性,但造假者依然可以進行作假,對同一冠字型大小碼重復復制。
而法定數字貨幣一經發行,任何個體在交易時便無法輕易更改或者非法使用,其安全性不僅依賴於硬體上的安全來保障。更可以通過P2P網路架構,在區塊鏈技術的適用下依賴其特有的密碼學技術來保障其安全性,有效防止其被篡改、竊取。
並且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也不是完全的匿名,理想化設計是可控的匿名性,具體表現為前台是否實名可由賬戶持有者自願決定,但後台必須是完全的實名制。
這樣一旦發生法定數字貨幣被盜竊、通過法定數字貨幣洗錢、逃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可以及時追蹤發現,有效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但我們必須指出由於當前我國的數字貨幣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目前還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❾ 數字貨幣是什麼

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數字貨幣的核心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①由於來自於某些開放的演算法,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

②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

③由於交易過程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

(9)可控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特點:

1、交易成本低

與傳統的銀行轉賬、匯款等方式相比,數字貨幣交易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費用,其交易成本更低,特別是相較於向支付服務供應商提供高額手續費的跨境支付。

2、交易速度快

數字貨幣所採用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不需要任何類似清算中心的中心化機構來處理數據,交易處理速度更快捷。

3、高度匿名性

除了實物形式的貨幣能夠實現無中介參與的點對點交易外,數字貨幣相比於其它電子支付方式的優勢之一就在於支持遠程的點對點支付,它不需要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作為中介,交易雙方可以 在完全陌生的情況下完成交易而無需彼此信任。

因此具有更高的匿名性,能夠保護交易者的隱私,但同時也給網路犯罪創造了便利,容易被洗錢和其它犯罪活動等所利用

❿ 央行數字貨幣分為哪幾種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批發型央行貨幣,主要是面向商業銀行等機構類主體發行,多用於大額結算。另一種是零售型央行貨幣,主要是面向公眾發行,可以用於日常交易。

大多數研究認為,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不會對現有金融體系帶來影響。對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的認識分歧是比較大的,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會不會引發金融脫媒、會不會削弱貨幣政策、會不會加劇銀行擠提等,爭論比較集中。

數字人民幣示範效應凸顯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數字人民幣示範效應日益凸顯,有望加速全球貨幣數字化步伐。德意志銀行7月7日發表研究報告,就中國人民銀行(下稱:中國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的動因、架構、屬性及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梳理與深入解讀。

數字人民幣是中國央行設立的法定貨幣,採用央行中心化管理模式,由指定機構參與運營,應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

此外,數字人民幣的可控匿名屬性可在滿足更高等級的用戶隱私保護需求的同時,仍保留交易記錄,以便追蹤洗錢和逃稅等非法活動。由於公眾在使用數字人民幣交易時可向交易對手方隱藏個人信息,這也將加大線上平台收集用戶信息的難度。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央行:數字人民幣白名單用戶已達1000萬

熱點內容
eth改裝靜音風扇 發布:2025-07-09 12:24:13 瀏覽:316
區塊鏈有哪多個公司嗎 發布:2025-07-09 12:13:24 瀏覽:29
以太坊會超時嗎 發布:2025-07-09 12:05:09 瀏覽:622
以太坊郵箱 發布:2025-07-09 11:50:11 瀏覽:194
以太坊發幣架構 發布:2025-07-09 11:40:34 瀏覽:682
去社保中心領社保卡要帶什麼 發布:2025-07-09 11:16:09 瀏覽:82
怎麼創作區塊鏈 發布:2025-07-09 11:15:19 瀏覽:7
挖以太坊什麼參數最重要 發布:2025-07-09 11:14:10 瀏覽:741
BTC區塊鏈經濟 發布:2025-07-09 11:08:44 瀏覽:412
以太坊4g不能挖 發布:2025-07-09 11:06:43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