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比鄰數字貨幣

比鄰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5-21 21:33:13

1. 什麼叫比

基本信息

比 繁體:比 拼音:bǐ 簡體筆劃:04 繁體筆劃:4 部首:比,部外筆畫:0,總筆畫:4 五筆86&98:XXN 倉頡:PP 筆順編號:1535 古文形體
拼音輸入:bi 四角號碼:2271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BD4 五筆輸入:xxn 筆順:橫折撇折 鄭碼:RRRR, GBK:B1C8 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基本字義
比 bǐㄅㄧˇ ◎ 較量高低、長短、遠近、好壞等:~賽。~附。對~。評~。 ◎ 能夠相匹:今非昔~。無與倫~。◎ 表示比賽雙方勝負的對比:三~二。 ◎ 表示兩個數字之間的倍數、分數等關系:~例。~值。 ◎ 譬喻,摹擬:~如。~方。~興(xìng )(文學寫作的兩種手法。「比」是譬喻;「興」是烘托)。~畫。~況(比照,相比)。 ◎ 靠近,挨著:~~(一個挨一個,如「~~皆是」)。~肩繼踵。~鄰。鱗次櫛~。 ◎ 和,親:~順。 ◎ 及,等到:~及。 比可以指: 比卦,六十四卦之一,見周易上經三十卦一覽#比; 比例在有些雙音節詞中也省略作比; 比率有時省略作比; 比部,中文部首之一。
詳細字義
◎ 比 bǐ 〈動〉 (1) 形聲。從二匕,匕亦聲。隸定字形已經與甲骨文字形相脫離,不能據甲骨文字形解釋。「匕」本義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義為「美味」。「比」本義為「兩種食物同美」。引申義為「等列」、「同美」。再引申義為「評定優劣次序」。 《說文》:「比,密也。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凡比之屬皆從比。」案:許慎釋比為密,顯誤(比字無「密」義)。又釋比之形為「反從」,再誤(甲骨文字開口朝向一般並不固定,「從」字向左與向右沒有區別。全部甲骨文字中,大概只有「司」與「反司」即「後」有開口朝向的區別)。據《甲骨文編》,「比」字與「申」字基本構件完全相同,為婦女肘、膝同時著地、等待性交之狀。故甲骨文比字本義為王者姬妾(相當於隸定字「妣」),與「二人相從、反從為比」無關。而王者姬妾合於「等列」、「同美」之義。隸定字形改為從二比,即從二美食,亦合於「等列」、「同美」之義。 (2) 同本義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驪。——《詩·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爾雅·釋鳥》 危東六星,兩兩相比曰司空。——《史記·天官書》 比其具。——《周禮·世婦》。注:「次也。」 及獻比禽。——《周禮·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戰國策·燕策》 篆體
納比籠中。——《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謂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類事物);比集(排比匯集);比綴(編排連綴) (4) 連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燒。——《史記·汲黯列傳》 (5) 又如:比戶(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著一家;家家戶戶);比屋(隔壁);比里(鄰里,鄉里) (6) 比較;考校,核對 [compare;contrast]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楚辭·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類(比照舊例);比句(— gōu,核對檢查簿籍);比次(考校);比並(相比);比勢(較量武藝;比試);比迸(比武較量) (8) 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軍。——《史記·項羽本紀》 (9) 比擬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擬,象徵);比傅(勉強類比並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結;偏愛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立其子,不為比(偏愛)。——《左傳·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為奸;比周(勾結);比黨(拉幫結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刑餘之人,無所比數。——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敵);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備 [possess;have] 比樂官,展樂器。——《周禮·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禮·世婦》 以敦比其事業。——《荀子·榮辱》 (15) 官府限期辦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嚴限追比。(追征。縣令嚴定期限,催促交納。)——《聊齋志異·促織》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舊時地方衙門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糧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繳,如到期不繳,拘衙受刑叫「比卯」)
漢英互譯
漢英 ◎ 比 英英 ◎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
詞性〈形〉
(1) 接近;親近 [intimate] 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周禮·夏官》 (2) 又如:比近(親近);比周(親近);比昵(親近);比善(和睦親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時,近日);比者(近來);比歲(近年);比際(此時,這時) (3) 密(與「稀」、「疏」相對) [dense] 比,密也。——《說文》 其比如櫛。——《詩·周頌·良耜》 是與比周。——《左傳·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馬甲) (5) 和諧 [harmonous] 聲比則應。——班固《漢書》
詞性〈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對偶);比興(比與興);比諷(用「比」的方法諷喻) (2) 比較兩個同類數量的倍數關系,其中一數是一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 [ratio]。如:三與五之比,等於五分之三 (3) 姓
詞性〈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再戰比勝。——《戰國策·齊策》 (2) 又如:比隆(同等興盛);比行(並行) (3) 連續,頻頻 [frequently] 比投不釋。——《禮記·投壺》 間者數年比不登。——《漢書·文帝紀》 比年日蝕。——《漢書·張延壽傳》 三人比坐事死。——《漢書·公孫賀傳》 地比震動。——《漢書·翼奉傳》 比三年日蝕。——《漢書·外戚傳》 始至之時,歲比不登。(登:豐收)——蘇軾《超然台記》 (4) 近來 [lately;recently] 臣比在晉也,不敢直言。——《呂氏春秋·先織》
詞性〈介〉
(1) 比起 [than] 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曹操比於 袁紹。——《三國志·諸葛亮傳》 (2) 又如:他比你高 (3) 為;替 [for]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till]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史記·陳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資治通鑒》 比去,以手闔門。——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常用片語
◎ 比比 bǐbǐ (1) [frequently]∶頻頻;屢屢 比比上書言得失。——唐· 元稹《白氏長慶集序》 何怪乎遭風雨霜露飢寒顛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everywhere]∶到處;處處 比比皆是 ◎ 比比皆是 bǐbǐ-jiēshì [ubiquitous;can be found everywhere] 比比:到處,處處。形容遍地都是 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紅樓夢》 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明· 陶宗儀《輟耕錄》 ◎ 比方 bǐfang (1) [analogy]∶譬喻。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淺顯易懂的話描述出來 比方說吧,A代表1,B代表2,A+B 就是1+2 比方並非等同 (2) [instance]∶用特殊的事物來說明一般的事物 拿釣魚作比方 (3) [if]∶如果;假使 比方你在現場,該怎麼辦 ◎ 比分 bǐfēn [score] 比賽中雙方得分的比較 現在的比分為15-30 請問比分怎樣? ◎ 比干 Bǐgàn [Bigan] 商代貴族,紂王叔父,官少師。相傳因屢諫紂王,被剖心而死 伍子逢殃兮, 比干菹醢。——《楚辭·屈原·涉江》 ◎ 比葫蘆畫瓢 bǐ húlú huà piáo [imitate; mechanically] 比喻照樣子模仿 ◎ 比劃 bǐhuà [gesticulate] 也作比畫。用手勢示意,尤指講話時 他邊抽煙邊比劃談個沒完 他比劃著講 ◎ 比基尼 bǐjīní [英語 Bikini] 譯音。一種女性服裝,上身為胸罩,下身是三角褲 ◎ 比及 bǐjí [when;by the time] 介詞,等到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論語·先進》 ◎ 比價 bǐjià (1) [parity;price relations] (2) 一種外國貨幣對另一種外國通貨的比率。通常以它們和黃金的交換價值進行對比 (3) 不同商品的價格比率 工農業產品比價 ◎ 比肩 bǐjiān [shoulder to shoulder] 並肩,也比喻地位相等 比肩而立。——《漢書·路溫舒傳》 與同郡陸遜、 卜靜等比肩齊聲矣。——《三國志·吾粲傳》 ◎ 比肩而立 bǐjiān'érlì [stand shoulder to shoulder] 肩並肩地站立 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戰國策·齊策三》 ◎ 比肩繼踵 bǐjiān-jìzhǒng [cheek-to-jaw;be crowded closely together;crowd against one another;walk shoulder to shoulder and follow in the footsteps of one another] 肩並肩,腳尖接腳跟,形容人多擁擠 齊之 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晏子春秋·雜下》 ◎ 比較 bǐjiào [compare] 對比幾種同類事物的異同、高下 把譯文和原文比較一下 ◎ 比較 bǐjiào [fairly;quite] 表示具有一定程度 說得比較清楚 ◎ 比較級 bǐjiàojí [comparative degree] 在英語中通常用下列方式表示的詞:在形容詞或副詞前加more(如 more natural,more clearly ),或加後綴 -er(newer,sooner )。典型的是指形容詞或副詞所表示的質、量或關系的增加 ◎ 比較語言學 bǐjiào-yǔyánxué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是研究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之間的關系和對應情況以及揭示諸語言是否具有共同原始語的方法的學科 ◎ 比來 bǐlái [lately;recently] 近來 比來天下奢靡。轉相念效。——《三國志·徐邈傳》 ◎ 比例 bǐlì (1) [proportion;scale] (2) 數量之間的對比關系 起於遠近之比例。——蔡元培《圖畫》 比例失調 (3) 指一種事物在整體中所佔的分量 (4) [same example]∶相同的例子 今後有似此比例,皆不許受 ◎ 比例尺 bǐlìchǐ (1) [scale]∶表示地圖、航海圖或平面圖上的距離與相應的實際距離之間的比例關系(如一厘米等於一公里;1/250000) (2) [engineer』s scale]∶有幾種不同比例刻度的繪圖用尺 ◎ 比例失調 bǐlì shītiáo [disproportion] 指比例不協調 ◎ 比例因子 bǐlì yīnzǐ [factor of proportionality] 若兩個量 A 和 B 滿足關系式 A=μB 或 B=μA, 則稱μ為比例因子 ◎ 比量 bǐliang (1) [measure roughly]∶不持尺而大致比劃度量 (2) [have a competition]∶較量 ◎ 比鄰 bǐlín (1) [next-door;neighbour]∶近鄰,街坊 跟車站比鄰的那個工廠 生女猶得嫁比鄰。——唐· 杜甫《兵車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near;next to]∶鄰近 融與 鴻豫州里比鄰。——《後漢書·孔融傳》 ◎ 比鄰星 bǐlínxīng [a star next to the sun] 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 ◎ 比率 bǐlǜ [percentage;ratio;rate] 比值 ◎ 比美 bǐměi [rival] 媲美 ◎ 比擬 bǐnǐ (1) [compare;match]∶修辭手法的一種,包括擬人、擬物 (2) [analogy]∶對比,比較 無法比擬 比擬反差 ◎ 比年 bǐnián (1) [every year]∶每年 比年一小聘。——《禮記·王制》 (2) [in recent years]∶近年 比年以來,數陳便宜。——《後漢書·皇甫規傳》 ◎ 比偶 bǐ』ǒu [antithetic] 對偶 兩股兩相比偶的文字 ◎ 比配 bǐpèi [match;suit;go well with] 相稱,相配 ◎ 比丘 bǐqiū [monk] 和尚。梵語,khiksu的譯音 桑門為息心,比丘為行乞。——《魏書·釋老志》 ◎ 比丘尼 bǐqiūní [梵Bhiksuni;nun] 佛教出家五眾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尼姑 ◎ 比熱 bǐrè (1) [specific heat] (2) 升高物體溫度1度所需要的熱量與升高相等質量的水溫度1度所需要的熱量之比 (3) 1克物質升高溫度1°C所需要的以卡為單位的熱量 ◎ 比如 bǐrú (1)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表示下面舉例;例如——舉例時的發端語 (2) [if]∶假如 比如你要外出,首先得安頓好家務 (3) [that is]∶等於是 ◎ 比賽 bǐsài [match;competition;contest] 在競賽中比較高低 長跑比賽 ◎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bǐ shàng bùzú,bǐ xià yǒu yú [fall short of the best but be better than the worst;can pass muster] 指中等水平 這里只講一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物。——茅盾《霧重慶拾零》 ◎ 比試 bǐshì (1) [compete;emulate;match;have a competition]∶較量高下 不信,咱們比試比試 (2) [flourish;imitate]∶舞動 拿長槍比試 (3) [;imitate]∶模仿某種動作姿勢 他把花布圍在腰上,比試起來 ◎ 比手畫腳 bǐshǒu-huàjiǎo [gesticulate;make lively gestures while talking] 說話的同時用手腳來比畫(以使對方理解)。「畫」也作劃 ◎ 比天高 bǐtiāngāo [sky-high] 天一般高地 心比天高 ◎ 比武 bǐwǔ [demonstration of and competition in military stills] 比賽武藝 ◎ 比翼 bǐyì [fly wing to wing(side by side)] 飛時翅膀挨著翅膀 ◎ 比翼鳥 bǐyìniǎo [a pair of lovebirds]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比喻恩愛夫妻 ◎ 比喻 bǐyù [allegory;comparison;metaphor;figure of speech] 一種修辭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 ◎ 比照 bǐzhào (1) [according to;in the light of]∶按照 我們可以比照其它的計劃來制定計劃 (2) [contrast]∶對照 兩相比照 ◎ 比值 bǐzhí (1) [specific value;ratio]∶兩數相比所得的值 8與2 的比值是4 (2) [ratio]∶一個量除以另一個量所得的商。也叫比率 ◎ 比重 bǐzhòng (1) [specific gravity]∶ 一物質的密度與取作標準的某一物質(例如在其最大密度的溫度4°C時的純水)密度之比(兩者的密度都是在空氣中稱重而取得的) (2) [proportion]∶某事物在整體中所佔的分量 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 比作 bǐzuò [compare] 相比(如為了解釋說明的目的);比喻,比擬 將人的牙齒比作珍珠 把他比作神 ﹫光比: 兩只用來照明某一被攝對象的燈光,就其產生的總效應來說,它們之間的強度差,就稱為光比。比亞迪 @比亞迪 英文名為「build your dreams(簡稱『B Y D』)」,意為「成就你的夢想」。 品牌名稱:比亞迪 英文名稱:build your dreams
簡稱:B Y D 總裁:王傳福
所屬地區:廣東深圳 所屬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年份:1995 品牌釋義:成就你的夢想

古書註解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比字部】 比 康熙字典
〔古文〕夶?? 【廣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匕。校也,??也。【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注】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 【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注】比,校也。【齊語】比校民之有道者。 又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丑類。【疏】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 又《詩》有比體。【毛詩序】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雲: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與興,同附托外物,比顯而興隱。 又比例。【禮·王制】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鄭注】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後漢·陳忠傳】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者。未施行,寵免,後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為決事比。【注】比,例也。又綴輯書史曰比。【前漢·儒林傳】公孫弘比輯其義。【唐藝文志】??宗命馬懷素為修圖書使,與褚無量整比。 又謚法之一。【左傳·昭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詩·大雅】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注】比,必里反。正義引服??雲:比方損益古今之宜而從之也。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義。卽今??部。【正韻】音皮,誤。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比陽縣。應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 又【集韻】【正韻】??普弭切,音諀。與庀同。治也,具也。【周禮·春官】大胥比樂官。【注】錄具樂官也。與庀通。 又【廣韻】【韻會】毗至切【集韻】毗義切【正韻】毗意切,??音避。【爾雅·釋詁】比,俌也。【郭注】俌,猶輔。【易·比卦·彖辭】比,輔也,下順從也。【卜氏傳】地得水而柔,故曰比。 又親也,近也。【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注】比,猶親也。 又和也。【周禮·春官】??人辨九??之名,六曰巫比。【注】巫讀為筮,比謂筮與民和比也。又近鄰之稱。【周禮·地官】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 又案比。【周禮·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數,乃頒比法於六鄕之大夫,及三年,則大比。【又】鄕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疏】三年一閏,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則大案比。 又及也。【詩·大雅】比於文王,其德靡悔。【注】比於,至於也。【前漢·高帝紀】自度比至皆亡之。 又頻也。【禮·王制】比年一小聘。【漢志】比年,猶頻年也。又比比,猶言頻頻。【前漢·成帝紀】郡國比比地動。 又??也。【書·牧誓】比爾干。【正義】楯則??以扞敵,故言比。【史記·蘇秦傳】騎不得比行。 又齊也。【詩·小雅】比物四驪。【注】比物,齊其力也。 又偏也,黨也。【書·洪範】人無有比德。【正義】人無阿比之德,言天下眾民盡得中也。【論語】君子周而不比。【鄭注】忠信為周,阿黨為比。 又從也。【論語】義之與比。【朱注】比,從也。【晉語】事君者比而不黨。【注】比謂比義。 又合也。【禮·射儀】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注】比,親合也。【漢·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比意同力,冀得廢遺。【師古注】訓合。 又密也。【詩·周頌】其比如櫛。 又比余,櫛發具。【史記·匈奴傳】漢文帝遺單於比余。【漢書】作比疎。【廣雅】比,櫛也。【蒼頡篇】靡者為比,麤者為疏。今亦謂之梳。【顏師古·急就篇注】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小而細,所以去蟣蝨者,謂之比,言其齒密比也。皆因其體以立名。 又矢括曰比。【周禮·考工記】矢人為矢,夾其陰陽以設其比,夾其比以設其羽。【鄭司農注】比,謂括也。 又【揚子·方言】比。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必至切,音畀。近也。倂也,密也。義同。 又【正韻】兵媚切,音秘。先也。【禮·祭義】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鄭注】比時,猶先時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音毗。和也。一曰次也,??也。比鄰,猶??鄰。【杜甫詩】不敎鵝鴨惱比鄰。 又比蒲,地名。【春秋·昭十一年】大蒐於比蒲。 又臯比,虎皮也。【左傳·庄十年】蒙臯比而先犯之,後人以為講席。【戴叔倫詩】臯比喜接連。【朱子·張載銘】勇撤臯比。 又師比,胡革帶鉤也。【戰國策】胡服黃金師比。通作毗紕。 又【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簿必切【正韻】簿密切,??音邲。比次也。【增韻】比比,猶總總也。【張九齡荔枝賦】皮龍鱗而騈比。【顧況·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鱗櫛比。皆讀如邲。又【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是矣。李軌讀。【說文】二人為從,反從為比。 考證:〔【左傳·庄十年】蒙臯皮而先犯之。〕謹照原文臯皮改臯比。 《說文解字》 【卷八】【比部】比 中華書局影印本《說文解字》
密也。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凡比之屬皆從比。夶,古文比。毗至切
方言集匯
◎ 粵語:bei2 bei6 pei4◎ 客家話:[客英字典] bi3 [陸豐腔] bi3 [梅縣腔] bi3 [寶安腔] bi3 [東莞腔] bi3 [沙頭角腔] bi3 [客語拼音字匯] bi3 [海陸豐腔] bi3 [台灣四縣腔] bi3
編輯本段詩經的表現手法之一
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比是比喻的意思,相當於現在的比喻修辭方法。 「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詩經》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於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人》連續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都是《詩經》中用「比」的佳例。
編輯本段數學中的比
比的含義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例如:長方形的長是6,寬是4,長和寬的比是6比4,寬和長的比是4比6。
比的各部分名稱及讀、寫方法
6÷4用比的形式寫作6:4。「:」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本例中6是這個比的前項,4是這個比的後項。
比值
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後項得到一個數,這個數就是比值。比值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比跟除法、分數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被除數、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除數、分母,比值相當於商、分數值,比號相當於除號、分數線。因為除數和分母不能為「0」,所以比的後項也不能為「0」。如果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a:b=a÷b=a/b(b≠0)。
比的基本性質
①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比值不變。 ②最簡比的前項和後項互質。 ③比值通常用比(橫式)表示,也可以用分數(分式)或小數表示。 ④比的後項不能為0。
編輯本段《易》比卦
比(卦八) ——團結的學問
原文
(坤下坎上)比(1):吉。原筮(2),元永貞,無咎。不寧方(3)來, 後夫凶(4)。 初六:有孚,比之(5)。無咎。有孚,盈缶(6)。終來有它(7),吉。 六二:比之自內(8),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9)。 六四:外比之(10),貞吉。 九五:顯比(11)。王用三驅(12),失前禽。邑人不誡(13),吉。 上六:比之無首(14),凶。
注釋
(1)比是本卦標題。比的本義是親密,在本卦中為一詞多義。由於「比」字 多次出現,本卦用它來作標題。全卦的內容主要講交往和團結。 (2)原筮: 再筮,指三人同時再占問。 (3)不寧方:不安寧的邦國,不願臣服的邦國。 (4)後夫:遲到的諸侯。 (5)比:親近、安撫。 ⑹缶(fou):瓦盆。 盈缶:用瓦盆裝滿酒飯。 (7)終來:即使。有它:有變故,有意外。 (8)比:團結一致。自內:自己內部。 (9)比:結黨營私。匪人:不正派的 人。 (10)外:外部,外國。 (11)顯:外,這里表示廣泛。 (12)王用三 驅:君王打獵時讓衛隊從左右後三面把獵物驅趕到中間以便射獵。 (13)誡: 用作「駭」,驚嚇。 (14)比:互相傾軋。無首:沒有頭腦,指沒有核心。
譯文
比卦:吉利。三人同時再占問,占問長久吉凶,沒有災禍。不願服從的邦國來了,遲遲不來的諸侯要受罰。 初六:抓到俘虜,安撫他們。沒有災禍。抓到俘虜,裝滿酒飯款待他們。即使有變故,結果吉利。 六二:自己內部團結一致,貞兆吉利 六三:與不正派的人結黨營私。 六四:與外國結盟親善,貞兆吉利。 九五:廣泛親善。君王打獵時三麵包圍,只留一面讓獵物逃走。邑中百姓毫不驚駭,吉利。 上六:小人互相傾軋,不能團結一心,凶兆。
讀解
講了戰爭,緊接著講團結、外交。古人真是聰明無比,深諳「胡蘿卜加大棒」的真諦。真正能王天下的人,必定能抓住時機,恰到好處地施展軟硬兩招,絕不會四面樹敵,把自己逼到火山口上,也不會不以實力為後盾而盲目親善妥協。 團結和外交也是一門大學問。上下左右,圈內圈外,國內國外,東西南北中,都要納入視線之中。對弱者,為其撐腰打氣。對叛逆,三面合圍,給一條出路。對強者,謙恭又不失節。對君子, 彬彬有禮,動口不動手。對小人,威脅加利誘。手腕眾多,可操作性很強,可借鑒的歷史經驗也不少,反正,要隨機應變,靈活 機動,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四海之內皆兄弟,普天之下皆王土。講團結,搞外交,請不要忘了這個道義上的准則。[1]

2. 江蘇考生。344,比一本少一分。理科。排名74674。物理B生物A

差一分,降段的話有希望,不過個人建議再選選,如果不是一定要留江蘇的話,可以看看 大學類的比如常州大學這種大學,不是學院。都說能選大學不要選學院,當然帝都魔都什麼的個別學校除外。

3. 哪個國家有10000元錢幣

阿富汗1979年版的1萬阿富汗尼紙幣,這是柬埔寨2001年版的10000瑞爾紙幣,哈薩克2006年版的10000堅戈紙幣,伊拉克新版的10000第納爾紙幣,越南的1萬盾塑鈔還有很多很多。。

(3)比鄰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錢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金屬鑄幣之一,由鏟形工具錢演變而來。有銀質的,多數為青銅的,後代專指銅鑄幣。原始的錢幣與工具錢同形狀,後來逐漸脫離,具有自己的特點。這種貨幣便稱為錢。「錢」字由此成為貨幣的名稱之一。錢的使用地區,最初是在西周、東周、晉國,後來擴及燕國與秦國以及與它們接壤的國家之邊界地區。錢幣以釿為貨幣單位。秦始皇統一方孔半兩錢,廢各國錢幣。

鑄幣: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額價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在中國,金銀鑄幣的出現盡管比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主要還是在近代現代。

貝幣:中國古代以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貝幣以「朋」為計算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 貝產於海,不敷流通 ,就用仿製品來代替,遂有珧貝、蚌制貝、骨貝、石貝、陶貝等,乃至出現向金屬貨幣形態過渡的銅貝。

4. 義大利的簡介,快!!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該國首都位於羅馬;而米蘭是世界時尚之都;都靈是義大利工業之都。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民主共和國,亦為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服務業、旅遊業及對外貿易尤為突出,同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擁有47項世界遺產並位居世界第一。

中文名稱: 義大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Italy
簡稱: 義大利(Italy)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羅馬(Rome)
主要城市: 米蘭,都靈,佛羅倫薩,那不勒斯
國慶日: 1946年6月2日
國歌: 馬梅利之歌
國家代碼: ITA
官方語言: 義大利語
貨幣: 歐元(EUR)
時區: +1,東一時區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總理馬里奧·蒙蒂
人口數量: 60,114,021人(2009年)
人口密度: 199.5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義大利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301,338平方公里
水域率: 2.4%
GDP總計: 2.03萬億美元(2010年)
人均GDP: 33828美元(2010年)
國際電話區號: +39
國際域名縮寫: .it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5. 杭州姑娘銀行卡被盜刷10萬,面對盜刷什麼才是正確處理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路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什麼重要的一部分。網路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讓人們不出家門就可以知道遠在千里的事情,可謂是天涯若比鄰。隨著網路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興起,網路又與人們口袋裡的貨幣聯繫到了一起,中國從紙質貨幣變成了數字化貨幣,網路與貨幣以及人們的資金安全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

首先,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不要慌張。其次,我們要立刻保存好證據,這樣是對自己挽回損失最有利的。第三點,遇到問題要立馬向銀行有關部門反映,及時地維護自己的權利,保障自己的安全!

6. 南方的富豪很多,這是什麼原因造就的呢

7. 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有什麼區別

現金流量表是企業的第三張重要的財務報表,它是在收付實現制下反映企業「血液(資金)」流通狀況的報表。企業的利潤表反映了企業的收入的獲得與成本費用的耗費情況,但從企業實際現金流動看,企業獲得收入,並不意味著實際收到現金。比如企業年底應收款比年初增加較多,說明企業有一部分收入沒有實現現金流入。同樣地,企業年底應付賬款比年初增加較多,說明企業有一部分采購材料沒有支付現金。可見,按權責發生制編制的企業的利潤表,並不能准確反映企業現金的流入流出的情況。一般而言,企業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都是不一致的。
為了反映企業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之間的差額及具體原因,現金流量
表的補充資料列示了企業凈利潤調整為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過程與項目。
這也是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報表間最明顯的鉤稽關系。
利潤表中的「凈利潤」=現金流量表補充材料中的「凈利潤」。 會計報表之間的關系
企業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日期或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報表。新企業會計准則增加了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所有項目的增減變動情況。雖然財務報表反映的內容各不相同,但是不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編制財務報表的目的是向有關方面提供能夠反映本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的相關信息,這些財務信息是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為滿足不同利益主體的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企業經營決策者必須利用財務報表,對企業的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發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以及時發現問題,採取對策,規劃和調整市場定位目標、策略,進一步挖掘潛力,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穩定增長奠定基礎。
一、財務報表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分析
財務報表從外表形式上看是獨立的,各自反映不同的會計要素及相關內容,一個企業或者投資者要對被投資企業進行投資時,必須搜集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對此進行預測、分析和評價,決定投資行為。而任意一張會計報表都不能滿足這種需要,只有將財務報表綜合在一起時,才能對企業做出正確的分析與評價。
(一)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之間的關系。
1、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之間的聯系。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會計年度採用公歷制,即每年12月31日為編制
年度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是靜態指標,即某一時刻的財務信息;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例如,反映某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經營成果的利潤表,反映的是動態指標,即某一時期的財務信息。企業的資產如何運用、資產使用效率如何,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都不能提供所需財務決策的有用信息,而只有將利潤表中信息與資產負債表中的信息相結合才能反映出企業資金周轉情況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便於報表使用者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
2、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之間關系的分析。由於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屬性不同,反映的指標不可比,因此在分析時,就需要將資產負債表中的靜態指標換算成動態指標,這樣就將資產負債表中和利潤表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對企業進行營運能力的分析。營運能力是指企業運用經濟資源從事經營取得收入的效率和能力。營運能力的分析,不僅可以為評價和改進資產的利用效率及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供依據,而且有助於深入地研究企業的盈利能力,判斷資產的變現能力。營運能力包括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分析、固定資產周轉情況分析和總資產周轉情況分析。
(1)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①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賒銷凈額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之間的比率,它表明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數)=全年賒銷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賒銷收入凈額=賒銷收入總額-銷售退回與折扣
平均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余額+期末應收賬款余額)/2 平均應收賬款=計算期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評價企業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和管理效率的財務比率。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高,平均收賬期越短,說明企業組織收回應收賬款的速度快,造成壞賬損失的風險小,流動資產流動性好,短期償債能力強;否則,企業的營運資金則過多地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其正常的資金周轉。
②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收賬企業一定時期內的銷售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之間的比率,它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其計算公式: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率
一般來說,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資金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而如果存貨周轉速度越慢,則變現能力越差。
存貨是流動資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往往達到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貨的質量和流動性對企業的流動比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並進而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計算存貨周轉率時應注意的問題:①存貨計價方法對存貨周轉率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分析企業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時,應注意存貨計價方法的口徑是否一致;②分子、分母的數據應注意時間口徑上的一致性。

③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在一定時期內所完成的周轉額與流動資產平均佔用額之間的比率關系,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速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額/流動資產平均佔用額 流動資產平均佔用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周轉率
一般來說,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等於相對擴大了流動資產投入,增強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要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造成資金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1)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分析。反映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固定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銷售收入凈額與固定資產平均凈值的比率,是衡量企業固定資產利用效果的一項指標。其計算公式: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其中:固定資產平均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年初數+固定資產凈值年末數)/2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固定資產周轉率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周轉率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夠充分發揮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不高,則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產成果不多,企業的營運能力不強。
(2)總資產營運能力分析。總資產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其對企業經營狀況的綜合作用程度。其評價指標是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銷售收入凈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可以用來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利用效率。其計算公式: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總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周轉率
一般來說,總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越好;反之,如果該指標低,則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的效率較差,最終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3)資金盈利能力分析
① 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率又稱資產收益率、資產利潤率、資產凈利率或資產報酬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之間的比率。它反映企業運用資本總額獲得凈利潤的水平,體現企業全部資產獲得凈經營效益的能力。其計算公式:
投資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企業的資產是由投資人或舉債形成的。凈利潤的多少與企業資產的多少、資產結構、管理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投資報酬率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指標。一般來說,投資報酬率越高,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率越高,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所有者權益報酬率是指凈利潤與企業所有者權益進行對比所確定的比率。它是反映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是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核心。其計算公式: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100%
其中:平均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年末所有者權益)/2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是評價企業資本運營的績效最具有綜合性與代表性的指標。一般認為,該指標越高,企業自有資金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果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的保證程度越高。
(二)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系。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反映的都是一定時期的財務信息,屬於動態報表。利潤表是將不同性質的收入和費用進行對比,從而可以得出一些中間性的利潤數據,便於使用者理解企業經營成果的不同來源。
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基礎編制的,將現金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按照收付實現制原則編制,將權責發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現金流量信息。
1、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原則的分析。從理論上說,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賒銷賒購業務,所發生的一切經濟業務都實現貨幣的收付,那麼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取了一定數量的凈利潤就應該增加相當數量的現金流量,就是說利潤表上的凈利潤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一致,但是在實踐中,卻往往不相等,甚至出現相反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原則不同所致。
(1)權責發生制—利潤表的編制原則。當企業銷售收入實現或者勞務已經提供,不論現金是否流入,利潤表確認收入;而當企業確認一項費用,雖然現金沒有流出企業,但在利潤表中也要報告。例如,以商業信用售出產品時,應報告銷售收入和利潤。反之,即使當期已經實際支付全部費用但是並不應由當期全部承擔,或即使當期取得了現金收入但需在以後各期逐步實現的收入,都不應在利潤表中全額反映。正是由於收入和費用的這種確認方式,利潤表上所顯示的數額並不一定代表該期間內實際的現金流入與流出,這就是說利潤表中的項目,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編制的。
(2)收付實現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則。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正好相反,不論收入還是費用一律以現金的收付實現為標准,當企業的財產價值增值,但尚未實現時,企業不能確認收入,如企業的存貨在會計期末發生增值100萬元,該存貨沒有實現對外銷售,利潤表中確認了收入,但是現金沒有流入企業,則不能確認現金流入,所以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凈利潤與現金流量凈增加額不一致.其實企業在一定時期獲取的凈利潤都是由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由此,在編制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通過採用間接法,要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即將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轉化為收付實現制下的現金凈流量。正是現金流量的這種確認方式,使金流量表上所顯示的數額同樣也並不能說明企業的盈利情況。
2、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之間關系的分析。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的分析主要是償債能力的分析,償債能力對於企業的債權人來說是最為重要的,但是對於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投資者來說,企業只有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才可能有良好的理財環境,才有可能籌集到更多的資金,並節省籌資費用,才有可能把握有利的投資機會,從而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利潤。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
①現金比率,即企業的現金與企業的流動負債總額的比例,現金比率是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特別是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
現金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一般來說,現金比率在0.2以上為好,但也不能認為這項指標越高越好,該指標越大雖然表明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保障程度越高,但該指標過大可能是由於企業擁有大量不能盈利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所致。因此,採用現金比率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時應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評價結合起來。
② 現金流量指標,運用現金流量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主要是將本期取得的收入和本期償付的債務進行比較,即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凈增加額與現金流量表中的籌資活動中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進行比較,來確定企業的償債能力,作為一個充滿競爭力的企業應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務,提高企業的資信程度與融資能力。
(三)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系。在我國傳統會計實踐中,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通常表現為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期末數與期初數之差,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列示的指標,是貨幣資金運動的結果,而現金流量表則清晰的展示了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運動的全過程。
(四)資產負債表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之間的關系。過去,我國企業管理者關心的是企業利潤表能否獲利?獲利多少?關注利潤表,即利潤觀;而美國及西方國家關心的是有多少資產,關注的是企業的資產是否保值增值,即資產觀.2006年《企業會計准則》借鑒了美國的理念,由利潤觀向資產觀轉變,更加看重資產負債表,於是產生了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突出了所有者權益的重要地位.其實,所有者權益期初到期末的變化,已在資產負債表中得到列示,但是所有者權益具體的變化過程卻沒有得到反映。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不僅揭示了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的增減變動情況,還反映了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讓報表使用者准確理解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的根源。
二、財務報表之間的外在聯系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的聯系
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期末數與期初數之差等於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相等。
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的聯系
利潤表中的凈利潤與現金流量表中的補充資料的凈利潤相等。
資產負債表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聯系
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期末數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未分配利潤本年年末余額相等;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數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所有者權益本年年末余額相等。
總之,資產負債表給企業提供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管理者對企業的資產必須進行有效的運營,激活盤存的資產,合理組織投放的資金,才能使利潤表充盈起來,由此,我們將財務報表綜合在一起,判斷企業的資產運營情況,收入、費用(成本)多少?經濟效益如何?企業的現金是如何籌集的,獲得的這些現金是如何運用的,現金流量表除了能說明企業資產、負債及凈資產的變動原因外,可以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是聯系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橋梁。

8. bi一聲到四聲的漢字怎麼寫

  • 一聲→逼,讀 bī,意思是:

  • 強迫,威脅:逼迫。逼促。逼命。逼使。逼問。逼租。逼債。

  • 切近:逼近。逼真。逼視。逼肖(xi刼 )(很相似)。

  • 狹窄:逼仄。逼側。逼狹。

  • 二聲→鼻, 讀 bí,意思是:

  • 嗅覺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鼻竇。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煙(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狀的煙)。仰人鼻息。嗤之以鼻。

  • 三聲→比,讀 bǐ,意思是:

  • 較量高低、長短、遠近、好壞等:比賽。比附。對比。評比。

  • 能夠相匹:今非昔比。無與倫比。

  • 表示比賽雙方勝負的對比:三比二。

  • 表示兩個數字之間的倍數、分數等關系:比例。比值。

  • 譬喻,摹擬:比如。比方。比興(x宯g )(文學寫作的兩種手法。「比」是譬喻;「興」是烘托)。比畫。比況(比照,相比)。

  • 靠近,挨著:比比(一個挨一個,如「比比皆是」)。比肩繼踵。比鄰。鱗次櫛比。

  • 和,親:比順。

  • 及,等到:比及。

  • 四聲→幣,讀 bì,意思是:

  • 交換各種商品的媒介:貨幣。外幣。人民幣。幣值(貨幣的價值)。

9. 北京地區可以提供區塊鏈服務的公司

北京這樣的公司有,但目前並不多,因為區塊鏈比較特殊,國內的只有個別的公司可以做到不一定是大公司,但是有真正做過區塊鏈落地項目的才可以,例如人人鏈。

10. 支付寶AR實景紅包被指抄襲:對手是鄰萌寶

12月23日,對於支付寶來說應該是有喜有憂。


囍的是,支付寶剛剛上線的「AR實景紅包」功能在營銷圈被刷爆,用戶體驗也非常的好。


憂的是,有一家叫做鄰萌寶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微信發文稱支付寶「AR實景紅包」是抄襲他們的,一語因行業驚訝,紛紛瞪眼關注鄰萌寶。


12月22日,支付寶新版本推出了AR實景紅包,含藏紅包、找紅包、紅包地圖等多種玩法。其原理是基於「LBS+AR+紅包」的方式,用戶使用支付寶客戶端,前往藏紅包的實景拍攝地點,通過掃描紅包藏匿點揭開紅包,用戶在發、搶紅包時,需要滿足地理位置和AR實景掃描兩個條件。


何事紛爭一角牆?


鄰萌寶怒氣沖沖的表示,「支付寶不僅玩法上抄襲我們鄰萌寶,流程設計和呈現方式上也套路之前的抄襲模式:復制到底!」看來是真的生氣了。

宏民找到的較早一篇介紹鄰萌寶商業模式的文章是2016年5月。這確實比支付寶的AR實景紅包整整早了7個多月。


關於鄰萌寶VS支付寶之戰,目前鄰萌寶首先發聲,對此,支付寶團隊尚未有任何回應。在社交媒體上,支付寶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一直是一個可愛、犀利的萌妹風格,且不知本次支付寶妹妹將會如何回應?

熱點內容
山東礦機停牌原因分析 發布:2025-08-24 09:51:47 瀏覽:672
amd只能挖eth嗎 發布:2025-08-24 09:43:30 瀏覽:138
區塊鏈上門服務 發布:2025-08-24 09:05:13 瀏覽:27
比特幣俱樂部原始幣 發布:2025-08-24 09:05:09 瀏覽:20
區塊鏈架構有哪幾種 發布:2025-08-24 08:56:41 瀏覽:105
eth雙挖怎麼用 發布:2025-08-24 08:55:05 瀏覽:273
幣圈大型錢包 發布:2025-08-24 08:42:27 瀏覽:41
比特幣什麼是合約 發布:2025-08-24 08:22:21 瀏覽:847
區塊鏈技術應用測試 發布:2025-08-24 08:16:56 瀏覽:531
石油數字貨幣是真的嗎 發布:2025-08-24 08:10:26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