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取代比特幣
Ⅰ 比特幣會被別的貨幣代替嗎
很多人認為比特幣有價值的原因,是因為「稀有」,而如果比特幣不再「稀有」了,那麼它也就不具有價值了。
這是一個誤區,來,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所有「貨幣」,本質上是什麼?
答案是信任。美元有價值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布雷頓森林協議下對於美元建立的公信力,而不是所謂的和黃金等值兌換(雖然別人那樣說)。人民幣有價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國以及周邊國家人民幣的信任體系,而不是和美元儲備兌換(看離岸人民幣就懂了)。這能解釋部分國家的貨幣(比如俄羅斯的盧布,以及你們都知道的辛巴威幣)大幅度貶值的原因,因為政府以及當前的世界局勢導致不支持這種貨幣存在的信任體系,所謂的經濟制裁以及貨幣炒作,是很表面和膚淺的原因。
貨幣的本質是信任。
那麼,比特幣呢?
比特幣這種貨幣沒有中心化的信任衡量機構,比特幣的價值,也就是其「信用體系」,來源於對於中心化的單位的不信任。每個國家都發現鑄幣稅這玩意太好收了,飲鳩止渴,導致國與國之間信任度越來越差,甚至各國人民自己都對於國家的貨幣產生不信任。
而信任就和質量一樣,是守恆的,對於中心化貨幣的信任減少,對於去中心化的貨幣信任度自然增加。
這就是比特幣價值不斷提升的本質原因。所以對於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來說,只有2個結局,要麼各國想明白了不再超發貨幣,按照科學合理的方式增發貨幣,各國統一穩定的匯率,維持住中心化貨幣的信用體系,那麼比特幣這類的貨幣價值就會無限接近0。要麼各國之間繼續飲鳩止渴,更為瘋狂地用超發貨幣的方法來向所有人收鑄幣稅,那麼對於中心化貨幣的信任會越來越低,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貨幣總價值會無限接近於所有對政府,以及其他政府不信任,但又需要進行國際貿易的單位的勞動生產總值。
要麼價格高得瘋狂,要麼一文不值。
那麼理解了這些,接下來就可以回答本題了,比特幣會被別的數字貨幣代替嗎?
諸如**之類的騙子,甚至你隔壁老王都能來吆喝「我花了10分鍾改了一下bitcoin的core,創建了一個新的數字貨幣叫做SBC,SB們快來參與我的ICO,給我交鑄幣稅啊~」。那麼請問,假如這種事情發生了,你是否會馬上選擇使用隔壁老王的SBC呢?
答案是,投機者會有一部分參與,但是市場不會參與。原因很簡單,新的加密貨幣未得到市場的認可,應用未產生,這種貨幣沒有辦法換取到生產資料。那麼這種貨幣也就不是貨幣,只是一種投機用的虛擬商品。也就是說,就算隔壁老王ICO了一個SBC,除了那些沒腦子的投機分子以外,也沒人會選用這種幣。
目前的市場上,確實是有很多其它數字貨幣如以太坊、EOS、XRP等等,它們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技術優勢(實際上BTC也一直在進化,也會借鑒其它數字貨幣成功已被市場證明的先進技術,LTC等幣就可以說是BTC先進技術的實驗幣。),可能將來的應用場景會比BTC更多,但是它們都不可能去挑戰BTC的地位,BTC永遠都會是幣圈的第一共識,是許多人的信仰,BTC將作為幣市黃金而長期存在,不是主要用於流通的數字貨幣。
Ⅱ 比特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是什麼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紙幣的數字化,是有中央發行,而比特幣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全稱「數字貨幣電子支付」)這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將替代 M0(人民幣流通量),與紙幣的屬性功能完全一樣,任何中國機構和個人均不能拒絕接收 DCEP。同時 DCEP 採取「雙離線支付」,交易雙方均離線,即便是在沒有信號的地下商場,交易也可以發生。
首先,DCEP 和比特幣的屬性不同。DCEP 是實打實的法定貨幣,只不過藉助了區塊鏈以數字形式呈現。比特幣是一種商品或是另類資產,通縮性註定了比特幣不適合作為貨幣,並且目前為止比特幣的支付功能也比較有限,更為廣泛的應用場景是價值儲藏(數字黃金)和投機。
屬性的不同決定了 DCEP 和比特幣在幣值、發行、結算、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差異。DCEP 由中國央行發行結算,具備穩定性和法償性,而比特幣不由任何央行或機構發行,由演算法按特定挖礦規則產生,全球大部分地區也不認可比特幣,不得隨意使用比特幣兌換外匯,且價格波動劇烈。
(2)數字貨幣取代比特幣擴展閱讀: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可用於購買互聯網上的虛擬物品。
比特幣最初的概念是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人人都可以參與,由所有用戶控制,不屬於任何國家政府。
比特幣還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這同樣確保了貨幣的所有權與流通的交易性。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總數量被永久的限制在2100萬個。
Ⅲ 比特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
一、法律地位不同:比特幣在我國定性為一種特殊商品;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有國家信用背書。
二、性質不同: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心化貨幣。
三、發行量不同:比特幣發行總量2100萬枚;央行數字貨幣發行量由央行視市場貨幣流通量而定。
四、流通范圍不同:比特幣在全世界范圍內流通;央行數字貨幣暫時僅在國內流通。
五、價值量不同:比特幣價值隨著市場交易波動幅度較大;央行數字貨幣是數字化人民幣,因此價值基本穩定 。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賬戶是匿名的,即這個賬戶是誰的,沒人知道。而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央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人民幣,只不過是數字化版的人民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國家發行的中心化數字貨幣,賬戶是實名制的,交易可追溯,屬於半私密性賬本,只有政府機關才權查閱。
拓展資料
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的額另一種存在和流通形式,相對於現在流通的紙幣和硬幣而言,它是以數字的方式存在。數字貨幣的合法存在的,是法定的,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誕生的。
數字貨幣的特點
數字貨幣的是一種法定數字貨幣,其適用范圍是全世界,並且擁有貨幣的所有特性,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數字貨幣的發型單位是各國政府發行的。
數字貨幣,已存在於我們生活中。
數字貨幣的基本特徵:
1.核心是密碼學;
2.流水式記賬貨幣;
3.區塊鏈的分布賬本;
4.P2P的網路協議;
5.網路支付系統。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關系?
區塊鏈是數字貨幣發行的底層技術,這也是兩者之間的最直接的關系,它們是可以相互獨立存在,並且大放異彩的。最後,從價格/價值來說,數字貨幣一般等同於法幣,一個一元人民幣的數字貨幣與一元的人民幣紙幣是等同的;而虛擬貨幣,它一般是由平台來定價,說它是多少就是多少,而比特幣則由市場定價,因此波動巨大。
Ⅳ 央行數字貨幣不可避免,那比特幣未來會怎樣
從銀行發行穩定幣,到互聯網公司發幣,再到現在的穩定幣這一切都意味著未來數字法幣將走向人們的視野,正式登上歷史舞台,而這將會由各國央行發起,類似於目前不同架構的公鏈,各國央行的數字貨幣也將使用不同的適合本國國情的相關技術。央行數字貨幣將會在一定時期大爆發,從而促使全球貿易更加方便,資產轉移也將無比快速,甚至將會帶動傳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革新。但是對於目前數字貨幣鼻祖——比特幣來說,會不會被央行數字貨幣所取代呢?這里主要從下面的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3、支付功能而且對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支付功能,也將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實行全面放開政策,那麼也就意味著各國法幣之間的兌換受到的監管比較小,因此也有可能造成大規模的資本流失,因此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功能可能只會局限於特定地區和國家,無法隨意鋪開,這也將對其功能產生影響。
比特幣由於是一種自由的數字貨幣,因此其使用方面並沒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幣進行價值儲藏,這也方便了更多有貨幣兌換需求的人,但是由於比特幣的這種自由度太高,因此其和法幣之間的匯率是有一定的波動性的,因此也產生了炒幣的行為發生,不同時期法幣和數字貨幣都有不同的兌換匯率,因此比特幣只能在短期內做一個支付型數字貨幣,在長時間的情況下, 只能作為一種投資品,而投資和支付這兩種屬性是有一定的對立性的,這也將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
Ⅳ 有什麼可以代替比特幣
BCH,比特幣現金,這個是比特幣的第一個分叉,也是改良的比特幣,當時分叉的時候是一個比特幣換一個BCH,但是市場小白太多,還是認比特幣,所以BCH被冷落了,但是確實BCH比比特幣好,所以潛力很大
Ⅵ 比特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
比特幣屬於數字貨幣里的虛擬貨幣,數字貨幣包括很多的幣種,比特幣只是裡面的一種。
Ⅶ 未來數字貨幣會取代實體貨幣嗎
數字貨幣的價值就是取代紙幣,成為主流的貨幣形式。數字貨幣取代紙幣也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央行現在已經開始研發數字貨幣,有可能近幾年將會和我們見面。但是,這種數字貨幣剛誕生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的限制,不可能大范圍的普及。
但是,央行計劃推出的這種數字貨幣和比特幣、萊特幣、DECENT等數字加密貨幣也是不同的,但會借鑒。
Ⅷ 央行推出數字貨幣,比特幣會暴跌嗎
1月5日,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第一次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數字人民幣正在加速開展。
但此舉卻引發大家對於比特幣的擔憂,甚至認為數字人民幣將會替代比特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代表的是人民幣現金的數字化。更多體現在提升國內小額高頻交易的效率,從而起到了替代人民幣現金的功能,從而鞏固我國貨幣主權。
但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貨幣,有發行總量限制,且不得進行超發。
上次還和盈富財經學院的人聊這個來,因為數字人名幣與比特幣之間存在根本上的性質區別,所以並不會對比特幣帶來多大的價格趨勢影響。
Ⅸ 比特幣與數字貨幣有什麼關系
比特幣是數字貨幣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數字貨幣中的虛擬貨幣,還有很多像比特幣一樣依靠校驗和密碼技術來創建、發行和流通的電子貨幣,比如萊特幣、PPcoin等,購買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需要到歐易網站這樣的正規交易平台,到賬速度快,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