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數字電子認證
1. 數字人民幣面世,到底什麼是數字人民幣
數字貨幣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
什麼是數字貨幣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央行數字錢包,那連網路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也就是說,你在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的。不像我們現在用微信也好、支付寶也好,都要綁定一張銀行卡,但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當然了,除非你要往數字錢包充錢,或者你想從數字錢包里取錢出來去理財。除此之外,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相互轉賬是不需要進行賬戶的綁定的。這就意味著,數字貨幣能像紙鈔一樣流通,你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成紙鈔的數字化替代。
首先,為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我們需要未雨綢繆。
其次,現在的紙鈔、硬幣的發行,印製、回籠、貯藏各個環節成本都非常高,還要投入一些成本做防偽技術,流通體系的層級也比較多,攜帶又不方便,現在誰也不願意帶現金了。同時,公眾其實是有匿名支付的需求的,但現在的支付工具,比如說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支付都是跟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緊緊綁定的,它滿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鈔的支付,也就是紙鈔支付。
所以,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的價值特徵,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要求。
2. 央行將推出數字貨幣(DCEP)對整個社會會產生什麼影響
3. 電子身份證與數字貨幣的關系
數字貨幣需要身份證來綁定。居民電子身份證是網路空間安全和數字經濟治理的國家級重要基礎設施,是數字貨幣的重要保障和基礎,數字貨幣是需要數字身份認證體系支撐的重要網路空間的應用之一。
4. 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盡管多國已開啟數字貨幣布局,部分國家已發行數字貨幣,但數字貨幣的發行效果欠佳。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國/地區央行紛紛開啟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討論、研發或實證實驗,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也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1、各國央行積極部署數字貨幣項目
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國際清算銀行在2021年初對中央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86%的央行正在積極研究 CBDC的潛力,60%的央行正在試驗這項技術,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關試點項目。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都在談論數字貨幣,何為數字貨幣數字華個有何涵義
據悉,央行研究發行數字貨幣並非一時之舉,從2014年至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2017年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目前已經申請了70餘項涉及數字貨幣技術的專利。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專利信息(數據來源:匯桔雲)
近年來,伴隨互聯網科技尤其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全球涌現出不少所謂的「虛擬貨幣」,如近年來爭議較大的比特幣、萊特貨幣等。那麼,此番央行提出的數字貨幣與這些商業「虛擬貨幣」有何不同?下面小桔就從專利方面給大家剖析一下。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部分專利(數據來源:匯桔雲)
什麼是數字貨幣?——[發明專利] 數字貨幣系統
雲計算是未來後台伺服器端的主流方向,數字貨幣後台系統採用基於雲的解決方案。
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因角色不同,對數字貨幣的要求也不同:客戶要求數字貨幣使用方便,存儲安全且具有匿名性;商家要求數字貨幣具有可認證性,且能兌換成真實的貨幣;銀行則要求數字貨幣不能被非法使用和偽造,因此,數字貨幣D-RMB應具有以下特徵:
1、安全性:能防止商務中的任意一方更改或非法使用數字貨幣;
2、不可重復花費性:數字貨幣只能使用一次,重復花費能被容易地檢查出來;
3、可控匿名性:銀行和商家相互勾結也不能跟蹤數字貨幣的使用,要求系統無法將電子現金的用戶的購買行為聯繫到一起,從而隱蔽數字貨幣用戶的購買歷史,但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可跟蹤數字貨幣的使用;
4、不可偽造性:用戶不能偽造假的數字貨幣;
5、公平性:支付過程是公平的,保證要麼雙方交易成功,要麼雙方都沒有損失,防止某一交易方在交易中蒙受損失;
6、兼容性:D-RMB系統中數字貨幣的發行流程與流通環節盡可能參照實物貨幣發行與流通。
並且對於數字貨幣而言,應當能夠適應於現有貨幣的各種使用場景,並能夠與現有貨幣自由兌換。
本項專利提供了一種數字貨幣系統,包括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以及認證系統。
其中,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用於產生和發行數字貨幣,以及對數字貨幣進行權屬登記;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用於針對數字貨幣執行銀行功能;認證系統用於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和數字貨幣的用戶所使用的終端設備之間的交互提供認證,以及對所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和所述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之間的交互提供認證。
數字貨幣系統的基本結構的示意圖
實現便捷性好、安全性高的數字貨幣系統,並且能夠應用於數字貨幣在現實中的多種應用場景。
數字貨幣如何兌換現金?——[發明專利] 將數字貨幣兌換為實物現金的方法和系統
用戶終端設備根據外部操作輸入的兌現金額在數字貨幣錢包內選取等值的數字貨幣,用戶終端設備將所述數字貨幣發送給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將數字貨幣發送給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生成一次性提款代碼然後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設備以呈現給用戶,以及將數字貨幣的屬主信息由用戶更改為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將用戶提供的一次性提款代碼發送給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確認一次性提款代碼有效,然後將商業銀行賬戶增加兌現金額,並且向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發送一次性提款代碼有效的通知,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接收到通知後發出供款指令,其中供款指令用於控制機器或者提示人工給付用戶數額等於兌現金額的現金。
一種將數字貨幣兌換為實物現金方法的示意圖
數字貨幣如何網上消費?——[發明專利] 使用數字貨幣晶元卡進行網上支付的方法和系統
此項專利是一種使用數字貨幣晶元卡進行網上支付的方法和系統。提供一種使用數字貨幣晶元卡進行網上支付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用戶終端設備將付款信息發送至受理終端設備,付款信息包括數字貨幣晶元卡信息以及與付款金額等值的數字貨幣;受理終端設備在接收到付款信息後,將付款信息發送至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在接收到付款信息後,向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發送變更屬主的請求;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在接收到變更屬主的請求後,將數字貨幣的屬主變更為商戶的商業銀行代碼;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更改商戶的賬戶金額。
數字貨幣晶元卡進行網上支付的方法流程圖近年來,商業虛擬貨幣飽受爭議,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未來數字貨幣發展趨勢還是基於國家信用、由各國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目前,中國在數字貨幣方面還處於加快研發階段。比如,央行8月2日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而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表示「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數字貨幣到底什麼時間能和大家見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6. 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分別是什麼
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
1、概念不同
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固定數量的現金或者存款從貨幣發行者手中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或者通過銀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務,通過使用某些電子化途徑將銀行中的余額轉移,從而能夠進行交易。也就類似於支付寶、財付通之類支付方式。
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的「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應該屬於虛擬貨幣,但又不完全等同於,因為也曾應用於實物的交易中,比如比特幣,以太幣等等。目前,國家央行不承認也不發行此類貨幣。
2、支付方式不同
電子支付方式,交易時所用的錢都是通過銀行賬戶而來,也就是說里的錢實際上還是對應著一張張鈔票,而數字貨幣就是錢。在實際使用體驗中,數字貨幣可能與電子支付方式感受類似,但是兩者從本質上還是有著較大區別。
7. 數字貨幣系統定製開發 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區別
互聯網金融對電子商務的作用: (1)信息時代金融機構與系統的規劃和發展戰略問題。電子商務要求在網上進行支付和結算,因此,銀行業只有在網上設立銀行,才能更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同時各證券交易所及證券公司,只有設立網上證券交易業務,才能有效的佔有市場,各保險公司只有在網上設立保險銷售,才能降低成本,擴大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2)電子貨幣的發行與管理。電子商務是在虛擬的網路空間進行的,不可能用現金結算,只能用信用卡、智能信用卡、數字貨幣、網路貨幣等電子貨幣來支付,在國際上,非金融機構也發行電子貨幣並進行結算,如維薩和萬事達國際信用卡組織發行的電子錢包也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支付,這樣由誰來發行電子貨幣和進行管理涉及到電子商務的結算能否順利完成。 (3)金融監管部門對新的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和金融服務信息的監管。《中國人民銀行法》第2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法律也規定,證監會對證券業進行監督管理。由於電子商務不受時空限制可以繼續24小時進行,在網上設立的金融機構也是持續24小時運行交易,同時網上金融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關繫到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如單獨開設網上銀行、那將產生如何徵收儲備金的問題,這都涉及到金融監管部門如何設立網上監督機構並使之良好運行的問題。 (4)金融機構對傳統業務轉型和網路系統的建設,原有系統的改造及標准統一問題。建立在原子基礎上的傳統金融機構和業務已無法適應電子商務、金融電子化這一比特基礎上的業務發展的需要,這必然要求金融機構減少分行、儲蓄所的建立和精減人員以減少成本、加大網上金融機構的業務量,使傳統手工作業向金融電子化轉變。這也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並對原有系統進行改造和更新換代,同時,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商務要想得支付和結算最終完成,除了通過認證中心進行數字簽章,確保電子合同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之外,還要求有一個安全性高的支付網關,這就涉及到各網上金融機構的認證中心(CA)支付網關標准要統一並與國際接軌和根認證中心如何設立的問題。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給金融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統的業務模式已不能適應需要。銀行業為了在未來的網路經濟環境中求得生存並取得競爭優勢,它們努力在信息技術上投入巨資並極力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網上銀行的發展給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要求銀行對內部管理和運營機制進行戰略性的調整。服務方式的變革給客戶帶來了便利,同時,銀行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定製的客戶化服務。從前以銀行為中心的服務供給制正轉變成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需求制,這是銀行經營理念的根本性變革。銀行網上支付能力的提高也必將推動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網上支付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支付系統的發展和創新。傳統支付變革的目的在於減少銀行成本、加快處理速度、方便客戶、減少欺詐等,而網上支付創新改變了支付處理的方式,使得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經互聯網獲得銀行的支付服務,而無需再到銀行傳統的營業櫃台。 不兼容的網上支付機制無疑會阻礙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因此,支付方式的革新必需依賴中央銀行的支持。另一方面,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必然會影響到傳統的支付系統。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具有維護支付清算系統正常運作的職能。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處於初期階段,為防範支付風險,確保銀行安全,金融系統有必要建立行業內的、為網上支付清算服務的安全認證體系,以保證網上支付系統和網上銀行的健康發展。
8. 數字貨幣如何使用
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
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數字貨幣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數字貨幣的核心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由於來自於某些開放的演算法,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
2、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
3、由於交易過程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 。
比特幣的出現對已有的貨幣體系提出了一個巨大挑戰。雖然它屬於廣義的虛擬貨幣,但卻與網路企業發行的虛擬貨幣有著本質區別,因此稱它為數字貨幣。從發行主體、適用范圍、發行數量、儲存形式、流通方式、信用保障、交易成本、交易安全等方面將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進行了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