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以太坊分叉圖

以太坊分叉圖

發布時間: 2025-05-21 13:18:50

A. 以太坊為什麼硬分叉

以太坊硬分叉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解決網路中的某些重大問題或實現升級需求。

一、什麼是硬分叉

硬分叉是區塊鏈技術中的一種現象,當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在共識機制上達成一致意見,但由於某種原因產生不同的執行結果時,區塊鏈會分裂成兩條鏈,這就是硬分叉。在以太坊中,硬分叉往往是為了適應技術發展和滿足社區的需求。

二、解決重大問題的需要

以太坊作為一個開放的智能合約平台,其生態系統面臨的安全問題和功能需求在不斷演變。在某些情況下,以太坊的開發者團隊可能會發現一些安全漏洞或者嚴重問題,通過常規的升級方式無法解決時,就需要進行硬分叉來解決這些問題。硬分叉可以使得以太坊網路得以修復漏洞、優化性能並保障用戶資產的安全。

三、實現升級需求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日益壯大,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復雜需求和優化用戶體驗,以太坊需要進行一些重要的技術升級和改進。這些升級可能包括增加新功能、提升共識機制的效率、調整經濟模型等,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升級需要通過硬分叉來實現。硬分叉提供了一種改變和發展以太坊技術架構的機制,使其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環境。

綜上所述,以太坊之所以進行硬分叉,主要是為了解決網路中的重大問題和滿足升級需求,以確保以太坊網路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

B. 以太坊的主力有多哪些

北京時間2022年9月15日上午11點開始,以太坊團隊以視像形式直播合並情況,最終在下午2點40左右成功觸發合並。

文章圖片2
上圖是值得被所有以太坊礦工,或曾經是以太坊礦工,銘記和懷念的一刻:最後定格在740T算力,這些算力瞬間失去區塊收益,以後也不會再有。其實在合並前的12小時,部分算力已經開始提前遷移,總共約100T左右。

文章圖片3
上圖是ETC的全網算力變化。ETC是吸納ETH算力的主力幣種,占所有約6-7成份額,在下午2點40分後,算力開始暴漲,從90T到290T,整整3倍多,如果與三天前的算力相比,是6倍。即全部原ETC礦工收益下跌83%。

文章圖片4
文章圖片5
290T這個ETC總算力超出了我的預料,因為這么高的話,全部顯卡都得陣亡(付不起電費,如上圖),是我低估了礦工們的電力資源嗎?還是他們還未意識到電費問題?GPU晶元機將統治ETC!

不過我預計ETC這個算力不會維持太久,除非幣價能持續拉高。其他幣種如RVN、ERGO、FLUX基本全部算力暴漲,收益大跌,極度內卷。

文章圖片6
合並後的幣價走勢

正如我在系列4預測那樣,合並後並相關受益幣種並沒有大幅拉升,甚至還隨大盤下跌,一切利好已順利兌現,大概玩家們也是平倉收杠桿之時。

文章圖片7
合並前ETHw拉升,合並後立馬大跌

文章圖片8
ETHw這次分叉看起來很不成功,吸引了不到30T的算力,只佔原來約3%而已,離歇菜不遠。ETHw的幣價在合並前暴拉,合並後又暴跌至20塊,而且ETHw的真正拋壓還沒出現,預計真正的拋壓是未來7天,我拍個腦袋,預計可以跌到2塊以下。我聽說有些小夥伴在合並後一直沒敢在某安賣出ETH,是因為某安的快照時間要8個小時(正常以下午第一個POS區塊誕生那一刻為准拍照),就為了能賺到分叉幣,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ETH幣價跌了100塊,為了賺10塊的ETHw,完全沒必要。

ETH走勢回歸大盤隨波逐流,ETC走勢會偏強,如果ETHw分叉失敗,那ETC就是妥妥的新任顯卡幣一哥!以全網算力來看,ETC是ETHw的10倍,做大哥沒有任何爭議!

C. 以太坊硬分叉是什麼

硬分叉是一種不支持向後兼容的軟體升級方式。通常,這些情況發生在節點以與舊節點的規則沖突的方式添加新規則時。新節點只能與運行新版本的軟體節點進行交互。結果,區塊鏈發生了分裂,生產出兩個單獨的網路:一個按照舊規則運行,一個則按照新規則運行。節點在升級後變為藍色。之前的黃色節點拒絕藍色節點的連入,而藍色的節點之間可以相互連接。因此,現在有兩個網路並行運行。他們將繼續產生區塊和交易,但不再在同一區塊鏈上工作。在區塊鏈網路達到分叉區塊之前,所有節點都具有相同的區塊鏈(並且歷史記錄仍然存在),但是這之後它們將具有不同的區塊和交易。由於存在相同的歷史記錄,因此如果您在分叉之前持有代幣,那麼您將在這兩個網路上同時獲得代幣。假設在600,000區塊高度發生分叉時,您手裡有5 BTC。您可以選擇在區塊高度到達600,001時,在原始區塊鏈上將這5個代幣花費掉,但是在新產生的區塊鏈上並不會記錄這筆在600,001區塊高度的消費。假設加密方式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在新的分叉網路上您的私鑰中仍然會存在這5個代幣。 以太坊硬分叉的一個案例是2016 年 6 月 17 日,the DAO 合約上出現漏洞並被攻擊者乘虛而入,導致約三百六十萬 ETH 被盜取。根據該合約的設計,這些資金需要被凍結 28 天才能成功被轉移。如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的話,黑客會擁有 ETH 總額的 4.4%。為解決這個問題,備受爭議的 EIP 779 被提出來,其目的在於修改攻擊者的鎖定合約。如此一來,ETH 持有者便可以從 the DAO 合約上提出其 ETH。7 月 20 日,以太坊大部分成員支持實行硬分叉,然而少數社區成員持反對意見,並決定實行硬分叉,分叉後的原鏈改名為以太坊經典 (Ethereum Classic)。

D. ETH分叉2.0具體是什麼分別帶來什麼影響

ETH分叉2.0是指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轉向權益證明的一次重大網路升級。以下是關於ETH分叉2.0的具體內容及其帶來的影響:

一、ETH分叉2.0的具體內容

  • 軟體/網路升級:ETH分叉2.0是從工作量證明機制轉向權益證明機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旨在提高網路效率和可擴展性。
  • 新網路的啟動:為了確保不可篡改性,ETH選擇放棄舊網路,啟動新網路。同時,保留原有數據,並通過快照存儲到新網路上,以實現平滑過渡。
  • 礦工群體的選擇:礦工群體對升級的態度直接影響分叉的進程。不願接受升級的礦工將繼續支持舊網路的運行,從而導致ETH同時存在兩條網路,形成分叉。

二、ETH分叉2.0帶來的影響

  • 市場波動:分叉可能在短期內對市場造成一定的波動,尤其是對於那些關注ETH及其相關項目的投資者和礦工。
  • 礦工和開發者之間的分歧:分叉可能導致礦工和開發者之間的分歧進一步加劇,尤其是在L2解決方案領域,部分支持者可能希望維護舊網路以保持現有市場。
  • 側鏈和公鏈市場的變化:作為ETH的側鏈,BNB和MATIC在分叉後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但它們有潛力通過技術創新繼續在區塊鏈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分叉也可能促使其他公鏈項目尋求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
  • 網路安全性:盡管分叉可能帶來一定的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但從技術層面來看,ETH網路的穩定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攻擊者需要掌控51%的算力才能進行攻擊,這在ETH的市值和潛在風險面前既不經濟也不合邏輯。
  • ETH2.0的必然趨勢:盡管分叉可能在短期內帶來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但ETH2.0的推出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分叉後的ETH有望在網路效率、可擴展性和可持續性方面取得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ETH分叉2.0是以太坊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大變革,它將帶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和挑戰。然而,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ETH2.0的推出有望為以太坊及其生態系統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E. 倫敦硬分叉在即,六年前以太坊的創世地址們在幹嘛

撰文:潘致雄

北京時間 2015 年 7 月 30 日晚上 11 點 26 分, 以太坊 0 號 區塊 被正式挖出,該區塊中包含了 8893 筆創世交易 ,為 8893 個地址分配了以太坊網路中初始的 7200 多萬個 ETH

剛剛過完 「六歲生日」 的以太坊網路即將在本周迎來 倫敦硬分叉升級 ,此次升級中的 EIP-1559 以太坊誕生以來首次經濟模型修改 ,該提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引發了部分礦工和社區的巨大爭議。截止發文時,仍有 35% 的節點未升級支持倫敦硬分叉,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將在兩天後塵埃落定。

在這個對於以太坊頗具紀念意義的時刻,我們對那幾千個創世地址的特徵和資產持有情況做了些簡單的分析,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有兩個比較直觀的維度可以參考這 8893 個地址目前持有 ETH 的情況,一個是這些地址總共持有的 ETH 和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

據鏈聞統計的數據,這 8893 個地址當前持有的 ETH 總量約為 309 萬 ETH ,相比六年前的 7200 萬 ETH 減少了 近 96%

但是如果以美元價值來看,這些地址資產價格提升的幅度很大。參考 CoinMarketCap 上 ETH 在 2015 年 8 月 7 日的開盤價格 2.83 美元,六年前 7200 萬 ETH 的總價值為 2 億美元;但是按照 ETH 目前的 2500 美元的價格計算,309 萬 ETH 的總價值超過 77 億美元,是六年前的近 40 倍,而在不久前以太坊創出 4300 美元 歷史 高點時,這一增幅更加可觀。

另一個維度是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特別是余額小於 0.01 ETH 的地址,很可能是被拋棄不用的地址。

經整理發現,目前有 5317 個創世地址 的余額小於 0.01,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60% 。如果擴大該標准為小於 1 ETH 的地址數量,則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82% (7248 個) 。

雖然這些地址已經將絕大多數的以太坊轉出,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地址背後的用戶賣掉了以太坊,因為也很有可能只是轉移到了其他地址,或用戶是在對地址進行整理,不過這些情況無法從鏈上准確判斷。

在這批創世用戶中,仍有 8% 的地址幾乎未挪動手中的 ETH,特別是在這六年的時間里,以太坊的價格從最低不到 1 美元漲到了最高 4000 多美元,這些人的浮盈至少有了幾千倍。

從具體的規則來說,我們獲取了這些地址創世時的余額和當前的余額,如果差值介於 0.01 ETH 至-0.01 ETH 之間,則符合該標准,因為其中不少的地址收到過各種各樣的空投,或創建過智能合約,所以可能會增加或者減少一些 ETH。

所有符合該標準的地址數量為 723 個,更可怕的是,這些地址持有的 ETH 數量超過 200 萬 ETH ,占 8893 個地址當前 ETH 總持有量 (309 萬 ETH) 的 65%。這 200 萬個 ETH 目前的價值約 50 億美元。

在這 8893 個地址中,有一個地址的當前余額相比創世時減少了超過 1190 萬個 ETH,也就是該地址在創世階段的幾乎所有 ETH 都已轉出,只留下了零頭 (不到 10 ETH) 。

該地址 (0x5abfec2…56f9) 在創世時收到了 1190 萬個 ETH (也是創世時余額最大的地址) ,一周後該地址創建了一個智能合約地址 (0xde0B295…7BAe) 用以管理這 1190 萬個 ETH,目前該地址在 Etherscan 上被打上了 「Ethereum Foundation」 (以太坊基金會) 的賬戶標簽和 「EthDev」 (以太坊開發者) 的姓名標簽 (一個賬戶標簽下可能有多個姓名標簽) 。

所以從 EthDev 這個地址來看,目前的余額接近 40 萬 ETH,相比創世時的 1190 萬個 ETH 減少了 97% 的 ETH。不過和上面的情況一樣,其實持有的美元價值是增長了,從創世時的 3368 萬美元 (ETH 以 2.83 美元計) 增長至如今的 10 億美元 (ETH 以 2500 美元計) 。

藍色是 ETH 余額,黑色折線是持有 ETH 的美元總價值

另外在 8893 個地址中,有 40 多個地址 的余額相比創世時的余額還增長了,其中增長最多的一個地址增加了超過 3 萬個 ETH (現在價值 7500 萬美元) 。

該地址 (0xddbd2b9…121a) 在創世時獲得了 1 萬個 ETH,沒過幾天這位未知用戶就把 ETH 全部轉到了 Kraken,或許是在出售這些 ETH,或提供流動性。然後該地址又在 10 天後收到了一筆 8 萬多 ETH 的轉賬,後來又陸陸續續分批轉移出 (部分流向了交易所) ,剩下約 4 萬個 ETH。該地址自 2015 年 10 月以來,余額就再未變化過。

而該地址收到的 8 萬個 ETH,其實最終還是來自於上述的這個 EthDev 的。所以一個比較合理的猜測是,這位用戶 (機構) 除了參與創世之外,還和以太坊基金會有較深的關聯,或許是某個開發者、某個以太坊基金會的內部地址、某個早期投資機構等。

網路中對於該地址的信息極少,不過在 Etherscan 的 開發者文檔 中,使用了該地址作為演示,這也許並不是一個巧合。

F. 浠ュお鍧31%綆楀姏瑙f暎錛丒thermine涓嶆敮鎸丳OW鍒嗗弶 灝嗗叧闂璄TH鐭挎睜

浠ュお鍧婃渶澶х熆奼爀thermine(Bitfly)浠(19)鏃ュ彂鍑哄叕鍛婏紝瀹e竷灝嗙粨鏉熶互澶鍧奝oW鎸栫熆鐭挎睜涓氬姟錛屽皢浜庝互澶鍧婂師瀹9鏈15鏃ュ悗鍏抽棴浠ュお鍧婄熆奼狅紝灞婃椂灝嗘棤娉曚嬌鐢℅PU涓嶢SIC鏈哄櫒鍦ㄧ熆奼犱笂鎸栨帢浠ュお鍧娿俥thermine鍦ㄥ叕鍛婁腑鎻愰啋鐭垮伐浣跨敤鑰咃紝鍦ㄥ悎騫跺悗灝嗘棤娉曞湪浠ュお鍧婃湇鍔″櫒涓婅繘琛屾寲鐭匡紝鑰屼笖琛ㄦ槑涓嶄細鏀鎸佷換浣昉oW閾懼垎鍙夛紝絳夊悓鏀鎸佷互澶鍧婅漿鍚慞oS鐨勫喅瀹氾細涓鏃﹀伐浣滈噺璇佹槑閲囩熆闃舵電粨鏉燂紝Ethermine浠ュお鍧婇噰鐭挎睜灝嗗垏鎹㈠埌浠呮彁嬈炬ā寮忋傜熆宸ヤ華琛ㄦ澘涓婂皢鎻愪緵鍑嗙『鐨勫掓暟璁℃椂鍣錛屾偍鍙浠ョ戶緇寮閲囦互澶甯侊紝鐩村埌鍊掓暟褰掗浂鈥︹︾粡榪囦粩緇嗚瘎浼幫紝bitfly鍐沖畾涓嶄負浠諱綍璁″垝涓鐨凱oW鍒嗗弶鎻愪緵涓撶敤鐭挎睜銆
鉶界劧琛ㄦ槑鏀鎸佷互澶鍧婅漿鍚慞oS錛屼絾ethermine鍚屾椂涔熷湪鍏鍛婅〃鏄庯紝鎺ㄨ崘浠ュお鍧婄熆宸ュ彲浠ラ夋嫨ethermine鎵鎻愪緵鐨勪互涓婸oW鍏朵粬鐭挎睜錛屽苟琛ㄦ槑鍦9鏈堝簳鍓嶅皢鎻愪緵0%鎸栫熆鎵嬬畫璐逛紭鎯狅紝浠ュ惛寮曟棫鏈変互澶鍧婄熆宸ヨ繃搴﹁嚦鏂版椂浠o細
鎸栨帢浠ュお鍧婄粡鍏(ETC)錛宔tc.ethermine.org
鎸栨帢Ravencoin(RVN)錛宺avencoin.flypool.org
鎸栨帢Ergo(ERGO)錛宔rgo.flypool.org
鎸栨帢(BEAM)錛宐eam.flypool.org
Ethermine鍏鍛
浠ュお鍧30.83%綆楀姏鍘熷湴瑙f暎
鑷鎴紼挎椂闂翠負姝錛屾嵁ethermine鑷瀹剁殑緇熻$郴緇熸樉紺猴紝褰撳墠ethermine鍥涗釜鐭挎睜鏈嶅姟鑺傜偣鎬葷畻鍔涚害涓261.402Th/s錛岀浉杈冧簬鐢2miners璁$畻鐨勫鉤鍧囧叏緗戞葷畻鍔涚害涓859.9Th/s錛宔thermine鎵鍗犲叏緗戠畻鍔涚害涓30.83%銆
涓嶅儚鍏朵粬閮ㄥ垎鐭挎睜濡侳2pool鍑嗗囨帹鍑篜oW絳夊垎鍙夌熆奼狅紝ethermine閫夋嫨鍏ㄩ潰鏀鎸丳oS涓嶆敮鎸丳oW鍒嗗弶鐨勫喅瀹氾紝涔熸敞瀹氫互澶鍧婂綋鍓嶆渶澶х殑PoW綆楀姏灝嗕細闈涓村法澶ч告暎錛屼嬌寰桺oW鍒嗗弶閾句笌V紲炴敮鎸佺殑ETC涔嬮棿鐨勭畻鍔涗簤澶烘垬灝嗗彉寰楁洿鍔犳墤鏈旇糠紱匯
宸︿負ethermine綆楀姏鏁版嵁/鍙充負2miners璁$畻涔嬪鉤鍧囧叏緗戠畻鍔

G. 以太坊的「分片」是指什麼

寫在文前:視頻版本和文字版本略有不同,想要看我深情並茂演繹,請看視頻版本 (喵懂區塊鏈22期|分片(Sharding):以太坊太慢,「盤」他!),思維邏輯怪,請看文案加長版。

最近以太坊由於君士坦丁堡升級(Constantinople)而出現了壓倒性的積極走勢,而以太坊的升級之路則猶如升級打怪一般,落入了rabbithole,誰也不知道這洞有多深。既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則把腳下的每一步走好走准,則成了至關重要的點。攻破這一難點之後,以太坊的下一技術難點---Sharding分片,則又被擺到了檯面上。本期《喵懂區塊鏈》會帶大家走進讓以太坊快起來的法寶--- Sharding分片。

什麼是sharding分片?

分片技術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概念,起初是針對大型中心資料庫提出的優化方案,具體來說就是將大型資料庫中的數據劃按照某種規則分成很多數據分片(shard),再將這些數據分片分別存放在不同的伺服器中,以減小每個伺服器的數據訪問壓力,從而提高整個資料庫系統的性能。

我們舉一個通俗的小例子:

比如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的美團,滴滴打車等軟體,就可以按照「城市」來進行分片,由於不同城市的數據不需要互通,就可以將不同城市的數據存放在不同資料庫中,這樣既可以把資料庫伺服器部署到離對應城市最近的節點上,還可以提高訪問速度,何樂而不為呢?!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大家應該對分片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那麼對應到區塊鏈場景中來說,分片又是怎麼樣的呢?

以以太坊分片為例,在原有的單鏈系統中,公鏈整體的性能取決於單個節點的性能,進行分片之後,每個節點只需要承當全網部分工作,各個分片並行工作,按照Vitalik的話來說,each shard is like a separate galaxy每個分片都像是獨立的小宇宙,這樣效率自然噌噌噌提升!原本以太坊鏈全網TPS約為20,現在若增加到100個分片,那麼全網TPS可以提升至2000,同理,全網容量也將提升至原來的100倍。

「每個節點只需要承擔全網部分工作」,這就會引出幾大問題,1.怎麼確定這個節點是負責哪個分片的工作?2.哪些交易應該歸類到哪些分片當中去?3.每個節點是否只需要儲存自己所在分片的交易信息(賬本)?

根據以上問題的實現與否,我們可以將分片依次分為三種類型:網路分片,交易分片,狀態分片。

網路分片:如何將全網節點劃分到不同分片當中去。

交易分片:如何將全網交易劃分到不同分片當中去。

狀態分片:如何讓各個節點只維護各自分片內的賬本,但又不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性。

主鏈和分片鏈的區別和聯系?

分片的類型我們已經明白了,那麼主鏈(Main chain)和分片鏈(shard chain)有什麼不同呢?

向左轉|向右轉

以太坊分片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連Vitalik自己也說將會分階段來逐步實現,分片到底能不能從理論走向實踐,我們還是小小期待一下吧。

H. 以太坊分叉是什麼意思

君士坦丁堡,以太坊的下一次全系統升級,即將到達您附近的一個節點。

君士坦丁堡包括五個不同的以太坊改進建議(EIPs),已經於8月31日完成。一旦在以太坊上發布,這些提案將通過一系列新的向後兼容的升級永久地改變區塊鏈。

這意味著運行以太坊軟體的計算機網路的節點必須與整個系統一起更新,或者繼續作為單獨的區塊鏈實體運行。

系統范圍的升級在過去引發了相當多的戲劇性事件,更正式地說法應該是「硬分叉」。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部分用戶不同意這種變化的情況下,這可能導致同一區塊鏈的兩個不同版本同時運行。目前想要投資以太坊的朋友,可以到比特網交易所進行交易。

I. 以太坊硬分叉是什麼呀

以太坊硬分叉是一種不支持向後兼容的軟體升級方式,它會導致區塊鏈分裂成兩個獨立的網路。以下是關於以太坊硬分叉的詳細解釋:

  • 硬分叉的定義:硬分叉發生在區塊鏈網路中,當新節點與舊節點的規則發生沖突,並且添加了新規則時,舊節點無法識別新規則下的區塊,從而導致區塊鏈分裂。

  • 分裂成兩個網路:在硬分叉發生後,區塊鏈網路會分裂成兩個獨立的網路。一個網路繼續按照舊規則運行,而另一個網路則按照新規則運行。這兩個網路將各自產生區塊和交易,但不再在同一區塊鏈上工作。

  • 節點的不兼容性:在硬分叉後,升級後的節點只能與同樣運行新版本的節點相互連接和交換信息。而舊節點會拒絕新節點的連入,因為它們無法識別新規則下的區塊。

  • 區塊鏈歷史的分叉:在區塊鏈網路達到分叉區塊之前,所有節點都具有相同的區塊鏈歷史記錄。但在分叉區塊之後,兩個網路將具有不同的區塊和交易歷史。

綜上所述,以太坊硬分叉是一種重大的軟體升級方式,它會導致區塊鏈網路的分裂和節點之間的不兼容性。這種分裂將產生兩個獨立的網路,各自按照不同的規則運行。

熱點內容
ted區塊鏈演講 發布:2025-05-21 16:39:27 瀏覽:167
天地倉怎麼玩幣圈 發布:2025-05-21 16:39:16 瀏覽:147
btc滑鼠 發布:2025-05-21 16:36:57 瀏覽:440
比特幣破6000 發布:2025-05-21 16:36:56 瀏覽:720
萊比特比特幣挖礦地址 發布:2025-05-21 16:32:41 瀏覽:551
新的區塊鏈通過什麼賬本 發布:2025-05-21 16:17:11 瀏覽:515
比特幣美元計算 發布:2025-05-21 16:09:06 瀏覽:48
夢幻西遊比特幣事件 發布:2025-05-21 16:06:34 瀏覽:304
simplex比特幣 發布:2025-05-21 16:02:30 瀏覽:547
王力宏和周傑倫誰算國際明星 發布:2025-05-21 16:02:03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