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022
A. 全球加密貨幣、Web3.0教父肖風:ETH的「上海時刻」
ETH的「上海時刻」
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ETH)迎來了它繼2013年底初版白皮書發表、2015年7月主網上線之後的又一個歷史時刻——「合並」(The Merge)。這一事件標志著ETH的共識機制從工作量證明(POW)轉為權益證明(POS),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The Merge的深遠影響
能源消耗的大幅降低:The Merge將使得ETH的能源消耗減少99%,這對於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行量的減少:ETH的發行量將減少90%,這有助於提升ETH的價值和稀缺性。
交易費用的降低:通過分片和L2(二層協議)的合並,ETH的「燃料」(Gas)費用將趨近於零,這將極大地降低用戶的交易成本。
性能的提升:在網路安全性和健康性完全不受影響的同時,The Merge將在未來3年助ETH提升到10萬/秒,未來10年達到1000萬/秒的高性能,以及極靈活的可擴展性。這將進一步確立ETH作為元宇宙通用基礎設施的地位。
二、「上海時刻」的由來
The Merge之後,ETH要恢復正常轉賬功能,還需要在6個月後再次升級。這個再次升級的時刻,被以太坊社區命名為「上海」。這一命名源於2016年9月在上海舉辦的ETH第三次開發者大會(DEVCON2)。此次大會極大地推動了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普及速度,也標志著ETH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ETH與中國的淵源
ETH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的中國之行:維塔利克曾多次到訪中國,並在上海生活了一個多月。他對於中文的學習熱情和對中國文化的喜愛,讓他與中國區塊鏈從業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對ETH的資助:在ETH發展的關鍵時期,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向ETH基金會資助了50萬美元,幫助消除了開發者們對ETH未來現金流的擔憂。這一事件也標志著萬向正式啟動了在區塊鏈方面的戰略部署和工作進程。
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的舉辦:萬向藉助ETH社區的資源,廣泛徵集全球前沿區塊鏈話題,廣邀全球區塊鏈大咖,成功舉辦了多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推動了區塊鏈技術在中國及全球的普及和發展。
四、ETH的未來展望
區塊鏈協議堆棧的集成:類似於互聯網協議的發展過程,未來幾年時間,區塊鏈協議也會逐步被市場的力量推向集成為統一的協議堆棧。而ETH目前有意無意之間在架構區塊鏈協議堆棧,有望成為這一過程中的核心力量。
ETH與其他公鏈的關系:隨著區塊鏈世界的不斷發展,ETH之外的其他公鏈可能會成為ETH的子鏈、側鏈,或者分片、分區,從而達到一個區塊鏈世界互聯互通的理想世界。
綜上所述,ETH的「上海時刻」不僅是ETH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也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標志著ETH在性能、可擴展性、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為ETH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ETH與中國的淵源也讓我們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和無限可能。
B. 以太坊最高價格是什麼時候
截至2023年11月,以太坊加密貨幣創下的最高價格為4,878.26美元,於2021年11月10日達到峰值。
自2015年推出後,以太坊價格波動頻繁。初始價格僅0.283美元,隨後逐步上升,如2017年9月20日達到1,000.00美元,2018年1月13日漲至1,423.00美元。2021年是其價格快速增長期,5月12日達到4,000.00美元,11月10日觸及歷史最高價4,878.26美元。不過在2022年熊市時,價格大幅下跌,到2022年6月18日降至999.00美元。2023年11月15日,其價格為1,271.00美元。
C. 什麼是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支持圖靈完備的編程語言。以下從多方面為你介紹:
- 發展歷程:2013年11月,維塔利克·布特林提出以太坊;2014年,蓋文·伍德發表以太坊黃皮書;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項目正式上線;2020年,以太坊2.0推出,標志重大升級;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過渡到權益證明。
- 技術原理
- 區塊鏈: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公開區塊鏈允許任何人添加數據但不能刪除,篡改信息需控制多數電腦,安全性高。
- 無實體控制:不受特定實體控制,節點可由任何人運行,質押以太幣可參與網路安全保護,源代碼非單個實體生成,社區可參與協議更改和升級討論。
- 智能合約:是以太坊應用基石,將傳統合約數字化,由用戶交易觸發執行,使以太坊功能靈活,用戶可創建各種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
- 虛擬機:以太坊虛擬機(EVM)處理智能合約代碼,代碼在EVM內隔離運行,每個節點都有部署,不影響主鏈操作,被稱為「世界電腦」。
- 共識機制
- 工作量證明(PoW):依靠礦工解決數學難題驗證和記錄交易,首個解題成功的礦工獲以太幣獎勵並添加新區塊,確保全網共識,但能耗高、依賴ASIC設備。
- 權益證明(PoS):為解決PoW問題引入,驗證者鎖定一定數量幣作為保證金參與區塊驗證,根據賭注比例獲獎勵。
- 技術架構:採用五層架構,從上到下依次為智能合約層、激勵層、共識層、網路層、數據層。
- 加密貨幣:以太幣(ETH)是以太坊原生資產,用於支付使用以太坊網路的費用,發行方式類似比特幣但無總量上限,遵循「最低必要發行政策」。此外,以太坊上還有穩定幣、非同質化代幣(NFT)等多種代幣。
- 應用領域:涵蓋金融、藝術、社交、游戲等,如黃金投資、眾籌、支付系統、公司財務等。典型應用有視頻分享平台Vevue、去中心化虛擬世界Etheria、解決身份識別問題的KYC - Chain等。
D. 為什麼22年後就沒礦卡了
以太坊合並後,顯卡挖礦的收益不再與比特幣掛鉤,導致顯卡挖礦的收益變低,大部分礦工都停止挖礦,轉而尋找其他投資項目。
2022年後沒有礦卡的原因是因以太坊的合並。以太坊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以往的以太坊挖礦主要依賴顯卡進行計算。隨著以太坊的合並,挖礦的演算法發生了變化,顯卡挖礦的收益不再與比特幣掛鉤,導致顯卡挖礦的收益變得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