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柴爾德收購以太坊
A. 羅斯柴爾德家族斥資給中國的企業方面有哪些
即將成為中國電煤進口最大「東家」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或將通過整合印尼煤炭業而進一步提升該國在中國電煤進口中的地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由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建的現金殼公司Vallar,將斥資30億美元成立一家礦業公司,以整合印尼煤炭業。新公司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國電煤供應商。 據悉,新公司將收購印尼第五大煤炭生產商Berau Coal Energy 75%的股份,並持有多家其他大型煤礦集團的股份。 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煤炭行業分析師練偉表示:羅斯柴爾德家族整合印尼煤炭業後,會使印尼對中國出口的電煤形成較大降價空間,但電煤價格卻很可能不降反升。另外,印尼作為中國最主要電煤進口國之一的地位短期內不會動搖。 練偉認為,羅斯柴爾德家族接掌印尼的煤炭行業,會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及產業整合方法,從而大大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形成煤炭的降價空間。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電煤進口國之一的印尼在傳統上即採取較高的電煤價格,不會因此而隨便調低價格。 相反,中國第四季度即將到來的階段性煤價高峰將很可能平抑掉這一整合對煤價的影響。預計第四季度全年煤炭進口量仍將保持高位,全年進...
B. 羅斯柴爾德家族還存在嗎他的資產排名到了多少,有多少資金
存在的,前兩年保守據外界估計他們家族資產在50萬億美元以上。資產拍賣毫無疑問是全球第一,但是由於老羅斯查爾德臨終遺命不得透露家族資產總數,再加上福布斯之類的都是在他們家族的掌控之下,算所謂的富豪拍賣的時候是不算他家自己的。
C. 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沒落了嗎
古人雲:「富不過三代,羅斯柴爾德家族雖富過了三代,卻也難逃衰落的命運。」
如今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的業務主要是並購重組,就是幫助大企業收購兼並其他的企業,或者對其資產結構進行重組。羅斯柴爾德的並購重組業務主要在歐洲,在2006年世界並購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羅斯柴爾德在亞洲有一個辦公室——香港,不過,這個辦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蘭銀行-羅斯柴爾德」,因為它在亞洲的業務處於荷蘭銀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發言權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權,都是由荷蘭銀行主管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目前的規模很小,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一年的營業額不到100億美元,利潤不到30億美元,估計其資本總額不會超過300億美元,不到歐美大銀行的一個零頭。
衰落的原因,首先,這是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65年出現戰略判斷失誤,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大幅度發展,於是把它在美國的分行都撤銷了。這是一個致命失誤,直接導致了摩根家族的興起。
其次,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一戰和二戰中損失慘重。它的許多位於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資產被摧毀了,其中位於法國的辦公室甚至於二戰結束後被國有化了。作為猶太人家族,羅斯柴爾德在納粹統治下受到的打擊是慘重的,雖然英國總部基本沒有損失,但歐洲大陸的家族勢力基本被消滅了。冷戰期間,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的許多資產又被蘇聯接管了,結果可想而知,這些資產是不會退回來的。
第三,羅斯柴爾德堅持家族產業,也阻礙了它的繼續發展。從1960年代開始,歐美的大銀行紛紛上市,籌集了大量資金。羅斯柴爾德則還是用自有資金發展,速度緩慢,逐漸落伍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興盛的歷史,早已在19世紀末結束了,今天的羅斯柴爾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幾到二十名的投資銀行,規模不大,也沒有什麼過大的呼風喚雨的能力。
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現狀真的如此嗎?然而大多數人認為,作為老牌金融巨頭,即便羅斯柴爾德銀行已經衰落,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已經遍布眾多行業,其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視。雖然只有極少數人能夠了解他的內幕,但事實上,羅斯柴爾德家族現在依然存在,也許他不像貨幣戰爭說的那樣強大,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些歐美學者也對他進行過研究,不過在80年代,很多關於他的著作都奇怪的消失了,他的真實情況仍然充滿謎團。蓋伊
D. 羅斯柴爾德家族到底有多少錢實力有多大是他們在控制世界嗎
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的業務主要是並購重組——幫助大企業收購兼並其他的企業或者對其資產結構進行重組。羅斯柴爾德的並購重組業務主要在歐洲,在2006年世界並購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羅斯柴爾德在亞洲有一個辦公室——香港,名為「荷蘭銀行-羅斯柴爾德」,亞洲的業務處於荷蘭銀行的控股之下,因為發言權不大,某些人事權,都是由荷蘭銀行主管的。
雖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規模已經很小,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一年的營業額不到100億美元,利潤不到30億美元,估計其資本總額不會超過300億美元,不到歐美大銀行的一個零頭。然而大多數人認為,作為老牌金融巨頭,即便羅斯柴爾德銀行已經衰落,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已經遍布眾多行業,其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視
E.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9000萬億英鎊!!!而且還是冰山一角!!!!
1、不是的。
2、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它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和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1] 。
建立了自己的銀行產業鏈,而後伴隨著支援威靈頓的軍隊資金、淘金、開發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資助鐵路、開發石油等,家族不斷興盛。
但是在時代的起伏中,這個家族還是不可避免的衰弱了。在一戰和二戰的風雲中,巨大的損失讓這個家族幾乎喘不過氣來——英倫三島被夷為平地,希特勒的殘酷迫害以及東歐的蘇聯化使羅斯柴爾德家族血本無歸,以及最重要的現代進程——美國的崛起被錯過了(1865年撤銷了美國分部且再也未重新設立)。如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前20的投資銀行。據Paris Orléans(羅斯柴爾德集團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報數據,羅斯柴爾德家族總資產為86.2億歐元(這一數據在傳播中被廣為誤傳)。[2]
「金錢一旦作響,壞話隨之戛然而止。」「只要你們團結一致,你們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要堅持家族的和諧。」——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訓
3、進入現代
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的業務主要是並購重組——幫助大企業收購兼並其他的企業或者對其資產結構進行重組。羅斯柴爾德的並購重組業務主要在歐洲,在2006年世界並購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羅斯柴爾德在亞洲有一個辦公室——香港,名為「荷蘭銀行-羅斯柴爾德」,亞洲的業務處於荷蘭銀行的控股之下,因為發言權不大,某些人事權,都是由荷蘭銀行主管的。
雖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規模已經很小,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一年的營業額不到100億美元,利潤不到30億美元,有人估計其資本總額不會超過300億美元,不到歐美大銀行的一個零頭,但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資產剩餘極少。然而大多數人認為,作為老牌金融巨頭,即便羅斯柴爾德銀行已經衰落,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已經遍布眾多行業,其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視。
羅斯柴爾德家族依然存在,也許他不像《貨幣戰爭》說的那樣強大,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些歐美學者也對他進行過研究,不過在80年代,很多關於他的著作都奇怪地消失了,他的真實情況仍然充滿謎團。
我們應當清楚地區分,"羅斯柴爾德家族" 和 "羅斯柴爾德銀行". 銀行是其家族的一部分,因此銀行的資產不應當被用來評價其家族的現狀,這有以偏概全,誤導方向的嫌疑. 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查看網路中'拉菲酒庄'詞條就會看到,1868年至今,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拉菲酒庄.雖然單詞'Rothschild'被翻譯成了'羅富齊' 和 '羅特施德', 這不應當成為掩蓋事實的井蓋. 希望藉助這個引子,同學們懂得,我們應該更全面地,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看待網路上關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各種真真假假的描述. 客觀的態度,是網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
大事記
◆ 1769年 梅耶·羅斯柴爾德成為宮廷正式代理人;
◆ 1798年 內森·邁爾·羅斯柴爾德離開法蘭克福前往英國;
◆ 1806年 黑森公爵在逃離拿破崙時,將300萬美金交給梅耶保存;
◆ 1815年 最早獲得拿破崙戰敗消息,成為英國政府的債權人;
◆ 1822年 奧地利皇帝授予羅斯柴爾德四兄弟男爵封號;
◆ 1835年 羅斯柴爾德獲得了在西班牙阿爾馬登水銀供應的權利;
◆ 1845年 傑姆斯·羅斯柴爾德中標法國第一個主要的鐵路線的合同;
◆ 1847年 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
◆ 1872年 英吉利海峽隧道的第一個項目開始;
◆ 1873年 羅斯柴爾德成為力拓股東;
◆ 1875年 內森·羅斯柴爾德父子提高了英國政府的資助下,獲得了在蘇伊士運河的主要利益;
家族參與俄國石油開採的場景
◆ 1886年 羅斯柴爾德Freres開始發展在俄國石油領域的巨大利益;
◆ 1919年 第一次黃金定價在內森·羅斯柴爾德父子的辦公室;
◆ 1926年 內森·羅斯柴爾德父子重組在倫敦主要地下鐵路公司的股本;
◆ 1938年 納粹入侵奧地利,羅斯柴爾德在維也納的銀行關閉;
◆ 1953年 羅斯柴爾德在加拿大發展金融;
◆ 1962年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礦產開採在創立了Imetal後創造了新繁榮;
◆ 1963年 LCF愛德蒙·羅斯柴爾德誕生;
◆ 1965年 內森·羅斯柴爾德父子公司在倫敦和巴黎銀行搬進了新的辦事處;
◆ 1966年 傑姆斯·羅斯柴爾德資助的以色列議會大廈建成;
◆ 1981年 法國政府國有化了羅斯柴爾德銀行;
◆ 1985年 羅斯柴爾德對英國天然氣公司私有化;
◆ 1989年 羅斯柴爾德銀行返回法蘭克福;
◆ 2000年 羅斯柴爾德開發3G牌照拍賣;
◆ 2010年 幫助吉利收購沃爾沃。
F. 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麼會支持吉利收購「沃爾沃」
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應該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經是屬於羅斯柴爾德的!」
G. 羅斯柴爾德家族到底有多龐大,資產真有50萬億美元嗎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19世紀初,出身德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先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和維也納建立了自己的銀行產業鏈,而後伴隨著支援威靈頓的軍隊資金、淘金、開發蘇伊士運河、資助鐵路、開發石油等,家族不斷興盛,並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 家族簡介羅斯柴爾德家族(又稱洛希爾家族)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在19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鼎盛時期,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幾乎都曾向他們家族貸款,到20世紀末時,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是由他們家族所控制,其家族資產至少超過了50萬億美元。可以說,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 家族興衰史 第一桶金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梅耶·羅斯柴爾德,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智商,在父親的悉心調教下,系統地學習了關於金錢和借貸的商業知識。當父親去世後,年僅13歲的梅耶在親戚的鼓勵下,來到漢諾威的歐本海默家族銀行當銀行學徒。 當時,收藏古錢幣是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們的普遍雅好。因此,梅耶親自編輯《古錢手冊》,並附上詳細的解說,然後郵寄給各地的王公貴族們,希望自己的店能夠成為皇家指定店,以期獲得豐富的利潤。 雖然大部分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但梅耶梅爾的投寄行動依然沒有停止。最終,黑森公爵同意了他的要求。公爵是當時歐洲的巨富之一,擁有2億美元的身家,他所做的生意是販賣軍隊。梅耶以近乎贈送的價格向黑森公爵賣出了他收藏的珍貴古代徽章和錢幣。同時,他還極力幫助公爵收集古幣,並經常為公爵介紹一些顧客,不遺餘力地幫他賺錢,使其獲得了數倍的利潤。 日後,這種把金錢、心血和精力徹底投注於某特定人物的做法,便成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種基本戰略。如若遇到了諸如貴族、領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潛在利益的人物,他們會甘願做出巨大的犧牲與之打交道,為之提供情報,獻上熱忱的服務,等雙方建立起深厚的關系後,再從這類強權者身上獲得更大的利益。就拿梅耶·羅斯柴爾德的第一個服務的對像黑森公爵來說,因為當時英國需要大量的軍隊去控制北美的殖民地,公爵最大的顧客就是英國。當黑森公爵為逃避拿破崙的攻擊,離開法蘭克福前往丹麥的時候,留下300萬英鎊交給梅耶保存。這筆錢本來是英國政府支付給黑森部隊的錢,卻被黑森私自截流了並轉給了梅耶。也正是這300萬現金,為梅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和財富,成為梅耶通往他的金融帝國的第一桶金。 當梅椰得到了黑森公爵的這筆巨款了以後,便把五個兒子分別派駐到歐洲的五個心臟地區。老大阿姆斯洛鎮守法蘭克福總部,老二所羅門到維也那開辟新戰場,老三內森被派往英國主持大局,老四卡爾奔赴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據地並作為兄弟之間的信使往來穿梭,老五傑姆斯執掌巴黎業務。 主宰倫敦金融1804年,羅斯柴爾德家族三兒子內森受父親指派,隻身來到英國倫敦,開始時做一些棉布生意,他也是該家族中向國外發展的第一人。當時歐洲正 值拿破崙戰爭,一些德國貴族流亡到了英國,其中包括法蘭克福的威廉伯爵。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威廉伯爵委託內森購買了大批英國的債券,內森便借機自己也做起了債券和股票生意。他憑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幹,不久便發了財,成為倫敦金融證券界的巨頭。後來,他又不失時機向英國政府提供巨額軍費,與倫敦軍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到1815年,內森已成為倫敦首屈一指的銀行巨頭,正與其他兄弟一起密切地注視著歐洲戰況。早在戰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就非常具有遠見地建立了自己的戰略情報收集和快遞系統。他們構建起數量龐大的秘密代理人網路,這些類似戰略情報間諜的人被稱為「孩子們」。這些人被派駐歐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業中心,各種商業、政治和其他情報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維也納和那不勒斯之間往來穿梭。這個情報系統的效率、速度和准確度都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官方信息網路的速度,其他商業競爭對手更是難以望其項背。這一切使得羅斯柴爾德銀行在幾乎所有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明顯的優勢。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展開的滑鐵盧戰役,不僅是拿破崙和威靈頓兩支大軍之間的生死決斗,也是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巨大賭博。倫敦股票交易市場的空氣緊張到了極點,贏家將獲得空前的財富,輸家將損失慘重,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滑鐵盧戰役的最終結果。如果英國敗了,英國公債的價格將跌進深淵;如果英國勝了,英國公債將沖上雲霄。 正當兩支狹路相逢的大軍進行著殊死戰斗時,羅斯柴爾德的間諜們也在緊張地從兩軍內部收集著盡可能准確的各種戰況進展的情報。更多的間諜們隨時負責把最新戰況轉送到離戰場最近的羅斯柴爾德情報中轉站。到傍晚時分,拿破崙的敗局已定,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羅斯柴爾德快信傳遞員親眼目睹了戰況,他立刻騎快馬奔向布魯塞爾,然後轉往奧斯坦德港。深夜時分,羅斯伍茲跳上了一艘具有特別通行證的羅斯柴爾德快船,在付了2000法郎的費用之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水手,連夜幫他渡過了風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峽。6月19日清晨,當他到達英國福克斯頓的岸邊時,內森·羅斯柴爾德親自等候在那裡,他快速打開信封,瀏覽了戰報標題,然後策馬直奔倫敦的股票交易所。 內森先暗示家族的交易員,拋售英國公債,誤導交易所的其他投資者以為是英國將軍威靈頓戰敗,跟風大量拋售幾個小時的狂拋,英國公債的票面價值僅剩下5%。而此時,內森又立刻示意交易員買進市場上能見到的每一張英國公債。 由於拿破崙戰敗的消息公布於眾,比內森獲得情報時整整晚了一天,從而使得內森於這一天之內,便在公債投機上狂賺了20倍的金錢,一舉成為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甚至超過了拿破崙和威靈頓在幾十年戰爭中所得到的財富的總和。 在當時,英國政府的財政支出是靠發行公債來籌集的,換句話說,英國政府因為沒有貨幣發行權而必須向私人銀行借錢花,而且要支付8%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幣結算。英國的公債就是未來政府稅收的憑證,英國人民有向政府繳納各種稅賦的義務。自滑鐵侖戰役後,內森手裡攥著具有壓倒性優勢數量的英國公債,實際上操控了公債的價格,左右了整個英國的貨幣供應量,由此,英國的經濟命脈被羅斯柴爾德家族緊緊地捏在了手中。而由於內森控制了英格蘭銀行,主導了英國日後的公債發行,這就使得全民變相向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納稅。 內森在英國的成功,鼓勵了老羅斯柴爾德。為了方便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金融和貿易往來,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兒子傑姆斯派到法國。 征服法蘭西傑姆斯在拿破崙執政時期,主要來往於倫敦和巴黎之間,建立家族運輸網路來走私英國貨。在幫助威靈頓運送黃金和英國 國債收購戰之後,傑姆斯在法國名聲大噪。他建立了羅斯柴爾德巴黎銀行,並暗地裡資助西班牙革命。 從1818年的10月開始,羅斯柴爾德家族開始以其雄厚的財力做後盾,在歐洲各大城市悄悄吃進法國債券,法國債券漸漸升值。然後,從11月5日開始,突然在歐洲各地同時放量拋售法國債券,造成了市場的極大恐慌。當眼看著自己的債券價格像自由落體一般滑向深淵,路易十八覺得自己的王冠也隨之而去了。此時,宮廷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代理人向國王進言,試圖讓富甲天下的羅斯柴爾德銀行挽救局面。原本瞧不起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路易十八,此時再也不講皇家的身份地位,馬上召見了傑姆斯兄弟。而後者也不負他的期望,一出手就制止住了債券的崩潰,成了法國上下矚目的中心。 在法國軍事戰敗之後,傑姆斯兄弟從經濟危機中拯救了法國,他們的銀行也成了人們競相求貸的地方。至此,羅斯柴爾德家族完全控制了法國金融。 問鼎奧地利當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已成為名噪一時的望族,挾征服英法之銳氣,底氣足了不少。盡管這樣,他們也不敢造次去直接和哈布斯堡的人談生意,而是找到了一塊墊腳石,他就是名震19世紀歐洲政壇的梅特涅。 在打敗拿破崙之後的歐洲,由奧地利外長梅特涅牽頭建立的維也納體維系了19 世紀歐洲最長的和平時期。他在奧地利日漸衰落而強敵環俟的不利態勢下,把制衡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1818 年的亞琛會議是討論拿破崙戰爭之後歐洲未來的一次重要會議,來自英、俄、奧、普、法等國代表決定了法國的戰爭賠款和同盟國撤軍等問題。 所羅門是梅耶的次子,在幾個兄弟中具有過人的外交才能,他說話用辭考究,巧於恭維。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羅門常年穿梭於歐洲各大城市之間,擔任家族各個銀行之間的協調角色,進而被弟兄們公推到維也納開拓歐洲心臟地區的銀行業務。 所羅門和他的弟弟卡爾都參加了亞琛會議。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經梅特涅的左右手金斯引薦,所羅門結識了梅特涅,並很快地與梅特涅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 在所羅門的大力資助之下,梅特涅開始擴張奧地利的影響力,四處派出軍隊去問題多發地區「保衛和平」。這使得原本國力日衰的奧地利陷入了更深的債務泥潭,從而更加依賴所羅門的銀箱。 1814年到1848年的歐洲被稱為「梅特涅」的時代,而實際上控制著梅特涅的是背後的羅斯柴爾德銀行。 1822 年,梅特涅、金斯、所羅門、傑姆斯和卡爾三兄弟代表家族,參加了重要的維羅訥會議,會後得到了利益豐厚的項目--資助第一條中歐鐵路。奧地利人越來越感受到羅斯柴爾德的影響力,人們開始說「奧地利有一個費迪南(Ferdinand) 皇帝和一個所羅門國王。」 1843 年,所羅門收購了Vitkovice聯合礦業公司和奧地利-匈牙利冶煉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名列當時世界10家最大的重工業公司。到1848年,所羅門和其家族已成為奧地利金融和經濟的主宰者 把持德意財政 自從拿破崙從德國撤軍之後,德國由過去 300 多個鬆散的封建小國合並成 30 多個較大的國家,並成立了德意志邦聯。留守法蘭克福的老大阿姆斯洛被任命為德意志的首屆財政部長,1822 年被奧地利皇帝加封為男爵。法蘭克福的羅斯柴爾德銀行成為德國金融的中心。 老四卡爾是家族的主要信使,往來歐洲各地傳遞信息和協助其他兄弟。在幫助五弟在法國1818年國債戰役取得輝煌勝利之後,被執掌家門的三哥內森派往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銀行。卡爾在義大利發揮了超出其他兄弟預期的水平,不僅資助了梅特涅派往義大利鎮壓革命的軍隊,同時以出色的政治手腕迫使義大利當地政府承擔了佔領軍的費用。他還幫朋友麥迪其策劃並奪回了那不勒斯財政大臣的要職。卡爾逐漸地成為義大利宮廷的財政支柱,影響力遍及義大利半島。他還與梵蒂岡教廷建立了商業往來,當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見到他時,破例伸出手讓卡爾親吻,而不是慣常地伸出腳來
H. 羅斯柴爾德家族現狀、及其50萬億資產的可信度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現狀 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目前的業務主要是並購重組,就是幫助大企業收購兼並其他的企業,或者對其資產結構進行重組。羅斯柴爾德的並購重組業務主要在歐洲,在2006年世界並購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羅斯柴爾德在亞洲有一個辦公室——香港,不過,這個辦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蘭銀行-羅斯柴爾德」,因為它在亞洲的業務處於荷蘭銀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發言權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權,都是由荷蘭銀行主管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目前的規模很小,羅斯柴爾德銀行集團一年的營業額不到100億美元,利潤不到30億美元,估計其資本總額不會超過300億美元,不到歐美大銀行的一個零頭。首先,這是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65年出現戰略判斷失誤,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大幅度發展,於是把它在美國的分行都撤銷了。這是一個致命失誤,直接導致了摩根家族的興起。 其次,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一戰和二戰中損失慘重。它的許多位於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資產被摧毀了,其中位於法國的辦公室甚至於二戰結束後被國有化了。作為猶太人家族,羅斯柴爾德在納粹統治下受到的打擊是慘重的,雖然英國總部基本沒有損失,但歐洲大陸的家族勢力基本被消滅了。冷戰期間,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的許多資產又被蘇聯接管了,結果可想而知,這些資產是不會退回來的。 第三,羅斯柴爾德堅持家族產業,也阻礙了它的繼續發展。從1960年代開始,歐美的大銀行紛紛上市,籌集了大量資金。羅斯柴爾德則還是用自有資金發展,速度緩慢,逐漸落伍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興盛的歷史,早已在19世紀末結束了,今天的羅斯柴爾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幾到二十名的投資銀行,規模不大,也沒有什麼呼風喚雨的能力。《貨幣戰爭》的危言聳聽,其實根本沒有任何證據。 如今羅斯柴爾德家族旗下資產有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自稱有1000億歐元的資產,控制了法國的解放報以及法國最大的私人收藏博物館),英國羅斯柴爾德銀行(控制了倫敦黃金、經濟學人雜志等,在全世界包括美國日本中國有自己的分支機構)。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RIT公司是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以及美國黑石集團的董事會成員。 50萬億是很有可能的!不過很大一部份是實物!
I. 羅斯柴爾德銀行(洛希爾國際投資銀行)大中華區總裁背景
俞麗萍
英國羅斯柴爾德國際投資銀行大中華區總裁 俞麗萍
簡介
俞麗萍,女,英國羅斯柴爾德國際投資銀行大中華區總裁。英國羅斯柴爾德國際投資銀行是《貨幣戰爭》中的羅斯柴爾德銀行。
俞麗萍-助吉利拿下沃爾沃
2010年3月30日下午,據國外媒體報道,羅斯切爾德銀行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銀行負責汽車業務的三巨頭之一梅瑞克·考克斯(Meyrick Cox)等「超級四人團隊」幫助吉利拿下沃爾沃。
在吉利收購沃爾沃這筆交易中,羅斯柴爾德銀行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銀行負責汽車業務的三巨頭之一梅瑞克-考克斯(Meyrick Cox)、羅斯柴爾德公司顧問漢斯·奧諾夫·奧爾森(Hans-Olov Olsson)和羅斯柴爾德歐洲公司的副董事長培爾·吉林哈默(Pehr Gyllenhammar)促成了這筆業務。
2010年3月28日,李書福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18億美元收購了福特旗下汽車品牌沃爾沃,為雙方長達數月的艱苦談判劃下完滿句號。
知情人士表示,俞麗萍幫助吉利取得政府的支持,這對吉利至關重要。痴迷汽車的考克斯則在復雜的知識產權問題談判上發揮了關鍵作用。考克斯曾是高盛的合夥人,2002年來到羅斯柴爾德銀行。
奧爾森曾擔任沃爾沃的首席執行長和董事長,隨後任職福特公司的首席營銷長。他幫助吉利與沃爾沃的員工、工會和供應商進行溝通。
細節
一名中國最資深的女銀行家、兩名頂尖的瑞典籍汽車業內人士、一名倫敦市長的兒時夥伴,由這四人領導的羅斯切爾德團隊幫助吉利成就了中國最大一宗海外汽車業收購案。
收購協議的簽署有助於鞏固羅斯柴爾德汽車業龍頭顧問的地位,也進一步凸顯這家家族式銀行無懈可擊的過往成就。
2010年3月28日,李書福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18億美元收購了福特旗下品牌沃爾沃,為雙方長達數月的艱苦談判劃下完滿句號。
除了吉利收購沃爾沃的交易,羅斯切爾德在過去12個月中共承接了總價值高達892.5億美元的汽車業並購交易,遠超其他銀行。近期客戶包括大眾汽車、寶馬和英國、美國政府。
有知情人士表示,羅斯切爾德銀行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和銀行負責汽車業務的三巨頭之一梅瑞克?考克斯幫助促成了該交易。
知情人士表示,是她幫助吉利疏通與中國政府的關系,中國政府的支持對吉利至關重要。知情人士說:「她是通過機場安檢時會被人前呼後擁的那種人。這讓人印象深刻。」
痴迷汽車的考克斯則在復雜的知識產權問題談判上發揮了關鍵作用。考克斯曾是高盛的合夥人,2002年來到羅斯切爾德銀行。
當考克斯還是個孩子時,他就和他的朋友、現任倫敦市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一起獲得了伊頓公學的獎學金。
漢斯·奧諾·奧爾森和皮哈爾·吉林哈默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前者是羅斯切爾德公司的顧問,後者是羅斯切爾德歐洲公司的副董事長。
奧爾森曾擔任沃爾沃的首席執行長和董事長,隨後任職福特公司的首席營銷長。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奧爾森是一個「典型的瑞典商人:剋制、分析力強」,他幫助吉利與沃爾沃的員工、工會和供應商進行溝通。
吉林哈默在沃爾沃的前母公司Volvo AB工作過23年,他還同時是湯森路透集團旗下Trustee Directors的董事長。[1]
編輯本段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俞麗萍
簡介
俞麗萍,碩士,副教授。1963年出生。1980—1984年,就讀浙江工業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1986—1988年就讀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1989—1993年期間就職於西南交通大學軟科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94—2005年就職於西南交通大學外資利用研究所,從事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的社會經濟調查與評價工作;2005年至今,就職於公共管理學院,從事教學工作和社會經濟調查和評價工作。
科研經歷
專職從事科研工作16年,主持4個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移民安置監測任務;主研10個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社會經濟調查和評價工作、移民安置行動計劃編制、移民安置監測任務等;參與10多個其他項目的研究工作。曾3次受聘作為亞洲開發銀行技術援助小組專家,參加3條申請亞行貸款的大型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社會評價工作和移民安置計劃編制工作;5次受聘作為亞行和世行項目移民安置培訓班主講教師。 教學方面,主要承擔課程有:人力資源管理學、組織行為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應用社會心理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