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雷電網路
⑴ 區塊鏈錢包可以做些什麼
區塊鏈錢包作為基礎的token管理平台,甚至是用戶的身份管理工具。比如,當用戶要玩加密貓游戲的時候,可以打開錢包,進入DApp,選擇後使用,也可以通過錢包下載DApp應用到本地,直接使用。
隨著代幣種類的增加,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完善,當錢包不再單純是存儲代幣、發送代幣、參與眾籌的工具,會從跟交易所、眾籌項目打交道為主,逐步轉向代幣實現自身應用用途為主。
1.錢包作為支付的入口價值
支付的方式跟現有的移動支付一樣,通過掃碼確認即可完成支付。隨著,閃電網路、雷電網路等鏈外支付或者分片、子鏈等技術的成熟,一旦未來數字代幣支付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之一,那麼Cobo等錢包作為入口,就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2.錢包作為資產管理平台的價值
現在用戶端錢包有機會起來,一是用戶規模有幾千萬,都是有價值的用戶。二是隨著整個生態的發展,衍生品也開始發展起來,也有了需求。比如當用戶有了一些代幣之後,有的是長期的價值投資者,比如有的用戶會長期持有比特幣、以太坊或者EOS,但如果只是存儲,對於資產來說,沒有物盡其用,是有些浪費的。目前公鏈越來越多,協議和應用越來越多,token也越來越多,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量化交易等都在發展,這里就存在很多理財和資產管理的機會。
3.錢包作為交易的入口價值
錢包由於沉澱了很多用戶的數字資產,當用戶需要進行交易時,比較麻煩的一點就是需要轉到交易所,如果比較擁堵,時間還長,容易耽誤事。上了交易所,如果交易深度不夠,或者價格不合適,往往也難以成交。如果是較大量級的交易訴求,瞬間出貨或者進貨都會影響價格的波動。如果錢包與一些去中心化或中心化的交易所結合,比如用戶輸入自己的理想價格,可以實現盡快的撮合交易。對於用戶來說,在錢包就可實現快速的交易,也是一個很好的需求場景。
4.錢包作為DApp市場入口的價值
對於錢包來說,DApp市場入口絕對是最具想像力的前景。隨著公鏈的成熟,尤其是EOS、以太坊等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一些游戲類、金融類、社交類、泛娛樂類的DApp應用逐步發展起來。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⑵ ETC和IOTA誰將是物聯網領域的霸主
進入11月份,IOTA市值暴漲了8倍多,一躍進入數字貨幣排行榜前四,成功擊敗老牌數字貨幣瑞波幣。IOTA主要服務於物聯網,炒作的點也是物聯網,而物聯網在近兩年也是比較火的概念,因此IOTA價格暴漲也在情理之中。但作為老牌數字貨幣ETC也已經開始試水物聯網領域,把物聯網作為一個突破口。那麼,作為物聯網領域的兩個巨頭誰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呢,下面就讓我們簡單的做一個對比。
ETC是以太坊原鏈的內置加密數字貨幣,系統已長時間穩定運行。其核心開發團隊有具有豐富區塊鏈開發經驗的技術專家組成,其技術方案的決策、實施,民主而又科學。IOTA使用的技術類似於雷電網路和閃電網路,閃電網路技術本身是一種比較前衛的技術。比特幣core開發組最早提出使用閃電網路技術解決比特幣擴容的問題,但一直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並未付諸實施,社區也普遍認為這種技術缺乏實踐的檢驗,在穩定性上有待檢驗。
ETC所使用的密碼學理論與原理,在之前也在其他IT領域廣泛應用,久經驗證和優化。是成熟、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技術。IOTA在二進制的硬體設備上使用平衡三元式(由三位數字表示的數值系統),這導致系統設計過於復雜,從而導致計算效率的降低。這種設計的另外一個嚴重問題是,必須重新設計密碼學哈希演算法,這給安全性帶來了嚴重隱患。簡單來講就是,這種技術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太過於前衛,不具備實際應用的價值。
ETC的發行完全去中心化,幣價不易被操控,並且即將實施新的貨幣政策,將從制度上保證ETC的發行量上限,使之成為緊縮型數字貨幣,從而保證其價值儲存屬性。IOTA是一個2014年的ICO項目,一直以來都是不瘟不火的。IOTA大量的代幣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價格容易被操縱,這也是為什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價格上漲8倍的原因之一。這種中心化的趨勢對社區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IOTA不需要挖礦,沒有交易費,每個參與者都為網路提供算力,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這對IOTA網路的穩定是極其不利的。
IOTA使用的是Tangle技術,這種技術不是真正的區塊鏈,只是為了解決區塊鏈擴展問題,區塊鏈只是IOTA的一個幌子。所以IOTA作為一種技術可以在物聯網中進行使用,但卻不能作為一種數字貨幣進行使用。
相比IOTA對新技術、新概念、新理論的盲目追逐,ETC則每一步走的都很穩,一步一個台階,更熱衷於成熟穩定的技術,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不斷進行創新。物聯網領域也是ETC一個最大應用場景,ETC開發團隊已經開始著手物聯網友好虛擬機的開發,使其變得具有普世性、獨立性和高效性。
另外,為了更好的使用物聯網應用,ETC社區已經達成了共識,制定了跨鏈操作功能的開發計劃。針對物聯網領域不斷劇增的交易數據,設計出了分片技術和側鏈技術,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效率。ETCDEV團隊努力的目標是讓ETC區塊鏈成為穩定易用的技術。寧可開發進度放慢也不會做一些冒進的實驗防止未來出現無法挽回的錯誤造成用戶的損失。
總之,ETC更像是一種穩定易用的技術,IOTA則更像是一種冒進的實驗。技術大規模的應用最重要的是穩定易用而不是盲目的追究新概念、新技術。因此,ETC具有IOTA無法比擬的普世性,在物聯網領域具有更強的應用支撐能力。
⑶ 區塊鏈最成功的衍生品是什麼
最火的還是比特幣唄,比特幣可以流行了很久了,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在國內我所知道的還有一個是網路互助區塊鏈,代表平台是同心互助,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網路互助行業的缺點,目前在網路互助行業中區塊鏈也是很火的。
⑷ 斗羅大陸中誰能幫我想個器武魂的自創武魂和魂獸加魂技! 自創!
自創手機魂技:
魂環配比:紫紫黑黑黑黑紅紅紅
1.藍牙(紫靈狽):和友方群體精神共享,並且提高整體百分之三十魂力和精神力。
2.導航(四眼貓鷹):探測目標所在位置,並通過手機放映其周圍環境。使友方攻擊能夠鎖定。同時牽制目標,降低其百分之五十速度。
3.錄屏(三眼金猊):能夠完全復制目標魂技,自身和友方皆可使用。復制容量隨著修為提升而擴大。
4.鎖屏(煉獄狂蛇):封印目標魂力三十秒,無視等級差距
5.手電筒(炫光猿):手機釋放光芒,對光芒之下的目標施加精神干擾。此外,修為低者陷入眩暈甚至昏迷。修為高者魂技效果削弱百分之二十。
6.截屏(蓋世保蟻):手機形成平面的一側時空靜止。
7.省電模式(神賜魂環):友方范圍內所有魂技消耗百分之五十,威力和范圍提升百分之五十。目標造成的傷害降低百分之五十。電磁感應:極大范圍內形成磁場,目標魂力越高,行動時受到的牽制越強。目標使用魂技威力越強,受到反噬作用越強。
8.飛行模式(鏡影獸):友方全體進入虛無狀態,免疫任何攻擊一段時間。靜音模式:友方全體進入隱身狀態,不會被敵方看見和察覺一段時間
9.媒體(深海魔鬼蝠鰩):手機釋放極其強大的音波,震耳欲聾,對地方造成極強的精神震盪,使其靈魂破碎,變成白痴。移動數據:可在時光中任意穿梭,可隨意穿梭到從前或未來。也可以穿梭到自己想去的任何位置。但對魂力消耗較大。
魂骨:
精神凝聚之透視頭骨:產自萬年邪眼暴君主宰,後進化為百萬年魂骨。脈絡之眼:能夠透過雙眼看穿目標的魂力流動和等級,以及身體狀態。也可以看破一切幻境。血抹回憶:用自己的一滴血則可以看到目標的過去,此技能對魂力消耗極大。心靈透視:可以看穿目標心裡在想什麼。
分身右臂骨:產自十萬年鏡影獸。鏡像分身:分身出7個自己,這些分身可幫助自己攻擊,擁有智慧,無需操控。鏡影反轉:與目標互換位置。
夢魘左臂骨:產自十萬年深海魔鬼蝠鰩。靈魂之歌:幻境技能,使敵人沉浸在極具感情波動的回憶中,一旦迷失則成為自己的傀儡,可用手機操控。魔鬼鰩吞噬:該技能擁有極強的吞噬能力
蓋世軀干骨,產自萬年蓋世保蟻。異化:可以把收到的攻擊轉移到自己的武魂身上,讓自己的武魂來承受。如果武魂承受不住將會短暫破碎,20分鍾後恢復。自身不受到任何傷害。
命運左腿骨:產自萬年三眼金猊。命運審判:可將厄運附加在敵人身上,走路都能摔跤。厄運只有施展者自己能解除。
颶風邪殺右腿骨,產自萬年煉獄狂蛇。火焰囚籠:用火焰形成的囚籠限制敵人,囚籠里的敵人將被持續灼燒,生不如死
⑸ 斗羅大陸的自創武魂和魂技,魂技要說明
武魂:雷霆戰斧
魂技
雷霆光波:雷霆戰斧落地,雷霆之光向周圍擴散,造成強力攻擊。
雷霆怒斬:單體攻擊,戰斧落下,強大的雷霆之力驚人。本體力量提升百分百,目標難以抵擋。
雷霆戰魂:力量提升百分之兩百,防禦提升百分百。戰斧附著極其細密的雷霆。
雷霆斗鎧:本體承受一定攻擊之後,消耗同等程度的魂力,將受到傷害附加雷霆屬性雙倍反饋目標。
戰滅雷盤:戰斧高速旋轉拋出,形成極強的雷電漩渦,放出雷電攻擊目標。同時戰斧高速旋轉,力道非凡,鋒利無比。
雷霆之怒:雷霆戰斧如同震怒青龍,凝聚全力飛出。必定命中,擊中目標後形成大范圍雷霆攻擊。低修為目標被擊中後骨骼震碎,高修為目標則行動能力受限。
雷斧真身:雷霆戰斧放大百倍,所有能力提升三倍。極大范圍內不時降落天雷攻擊目標。
萬劫雷隕落:數萬雷霆戰斧從天而降,每一天雷都有不同的效果,造成不同方面的傷害,若一個目標接連承受十道,靈魂剝離,萬劫不復。
雷神旋風:雷霆戰斧高速漩渦,極大范圍內魂力被電離,目標一旦使用魂力必定受到極強的反噬。本體主動攻擊時,可震碎目標武魂,重創其精神之海。
魂骨:
雷霆魔蛛頭骨,雷霆蛛網:大面積形成雷電網路,目標行動能力受限。中雷毒者越使用魂技則越虛弱。
紫電羽翼外附魂骨:可以高速飛行,不消耗魂力。
紫電雷鷹軀干骨,雷霆紫羽:發出密集雷電光束,目標難以躲閃。
雷暴左腿骨,雷霆突刺:在目標腳下凝聚雷電,出其不意,具有極強穿透力。
⑹ 以太坊帶來了那些爭議和質疑呢
以太坊和比特幣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區別在哪裡呢?比特幣定義的是一套貨幣體系,而以太坊側重的是打造一條主鏈(可以理解為一條公路),可以讓大量的區塊鏈應用跑在這條公路上。
從這一點來看,以太坊的應用場景更廣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以太坊標志著區塊鏈
1.0時代一個單純的貨幣體系,向區塊鏈2.0時代實現其他行業以及應用場景的轉變。
但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以太坊雖然拓展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還提升了處理交易的速度,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與質疑。
一、以太坊的擴展性不足的解決之道: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以太坊的底層設計,最大的問題是以太坊只有一條鏈,沒有側鏈,這就意味著,所有程序都要對等地跑在這條鏈上,消耗資源的同時,還會引發系統擁堵。正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以太坊游戲「加密貓」,這個游戲火爆的時候,一度引發以太坊網路癱瘓。
對於提升處理能力這個問題,以太坊提出兩種方式:一個是分片技術(shard),一個是雷電網路,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技術。
(一)分片技術
以太坊創始人 V 神(Vitalik Buterin)認為,諸如比特幣這種主流的區塊鏈網路,之所以處理交易的速度很慢,是因為每一個礦工要處理全網的每一筆交易,這樣的效率其實是非常低下的。分片技術的構想是:一筆交易不必發動全網所有節點都去處理,只要讓網路中的一部分節點(礦工)處理就好了。於是,以太坊網路被劃分成很多片,同一時間,每一分片都可以處理不同的交易,這樣一來,會大大提升網路性能。
但是,分片技術也是有一定爭議的。我們知道,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思想是去中心化,全網都去見證(處理)同一交易,這才具有最高的權威性。而以太坊分片技術,並不是所有節點共同見證,而是類似於分小組見證,這樣一來,它便失去了絕對的「去中心化」屬性,只能通過犧牲掉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來達到高性能的目的。
(二)雷電網路
雷電網路使用的是鏈下交易的方式。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使用雷電網路的參與者在互相轉賬時,不需要通過以太坊主鏈交易確認,而是通過參與者之間創建支付通道,在鏈下完成。
不過,雷電網路並不是脫離主鏈的,在建立支付通道之前,需要先用主鏈上的資產做抵押,生成余額證明(Balance Proof),擁有餘額證明才能表明你能做出相應余額的轉賬。在交易雙方都持有餘額證明的情況下,雙方可通過支付通道在鏈下進行無限制次數的轉賬。
只有在完成鏈下交易,需要將資產轉回鏈上時,才會在以太坊主鏈上登記主鏈賬戶的余額變化信息,而這期間不管發生多少次交易在主鏈上是不會有記錄的。
雷電網路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可以為你省下礦工費用。目前我們在以太坊主鏈上進行交易,需要消耗 Gas,需要支付礦工費用,那麼一旦將交易搬到鏈下,就可以節省這一部分的成本。
當然,雷電網路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雷電網路時需要用主鏈上的資產作抵押;而這部分資產作為抵押物,在使用者完成鏈下交易之前是不能使用的。這也就決定了,雷電交易只適合小額交易。
上面就是以太坊擴展性不足的問題,以及目前提出的兩個主要解決方案:分片技術和雷電網路。
二、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與臭名昭著的 The Dao 事件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很強大,但是,凡是代碼都會存在漏洞的,以太坊智能合約最大的爭議就在於所謂的漏洞,也就是安全性問題。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基於以太坊的近100萬個智能合約上,發現有34200(約3%)個含有安全漏洞,將允許黑客竊取ETH、凍結資產或刪除合約,比如說,臭名昭著的The Dao 事件。
(一)Dao是什麼意思?
介紹 The Dao 事件之前, 我們先見到介紹一下 DAO 是什麼。DAO 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簡稱,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從以太坊的角度來理解,DAO 是區塊鏈上的某一類合約,或者一個合約組合,用來代替政府的審查以及復雜等中間程序,從而實現高效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的系統。所以,DAO 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也就說呢,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二)臭名昭著的The Dao事件
但是,我們現在提到DAO,基本上所指的都是The DAO事件,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個臭名昭著的黑客攻擊事件。我們知道,英文中的 The是特指的意思,The DAO事件呢就
是特指的那個DAO事件,因為我們剛剛說了DAO不是特定的某個組織,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種各樣的DAO。
2016 年的時候,德國一家專注「智能鎖」的公司 Slock.it,為了實現去中心化的實物交換(比如說:公寓啊,船隻啊),在以太坊上發布了 DAO項目。並且於2016年4月
30日開始,融資窗口開放了28天。
沒想到,這個DAO項目的人氣非常高,短短半個月就籌得了超過一億美元,而到整個融資期結束,一共籌集到1.5億美元,由此呢,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眾籌項目。然而好景不長,到了6月份,黑客利用智能合約裡面的漏洞,成功轉移了超過360萬個以太幣,並投入到一個DAO子組織中,這個組織和The DAO有著同樣的結構。以至於當時以太幣價格從20多美元直接跌破13美元。
這個事件說明智能合約的確是有漏洞的,而且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這就是現在很多人批評以太坊,說它的智能合約不智能。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國外有很多公司為了解決智能合約的漏洞問題 ,開始提供代碼審計服務。而從技術的角度來說,目前一些團隊正在對智能合約進行檢驗,這些團隊多數由哈佛、斯坦福和耶魯的教授帶隊,部分團隊已經獲得了頭部機構的投資。
除了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擴展性不足、智能合約漏洞問題,對於以太坊的爭議還在於它所追求的POS共識機制,也就是權益證明機制,在權益證明機制下,如果說誰持幣的數量越大、持幣時間越久,獲得的「權益」(利息)就越多,還有機會得到記賬權力,記賬又可以獲得獎勵,那麼這樣一來,容易造成「強者越強」的寡頭優勢。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ICO亂象的問題。ICO是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咱們可以理解為預售。以太坊上ICO項目的爆發,滋生了打著ICO旗號進行資金盤、詐騙圈錢等不法行為,對社會和金融穩定造成安全隱患。
⑺ 安卓模擬器怎麼連接 wifi
在天天模擬器桌面點擊系統工具
⑻ 青海有5G信號塔項目是不是騙局
盼望著、盼望著,萬物互聯的5G時代即將來了!
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騙子都是天才,5G時代還沒到來,紛雜的5G騙局早已經風靡。
下面,我們就帶大家見識一些5G騙局。
開通5G埠
沒錢,怎麼辦?
騙啊,反正錢多人傻不在少數。
第一天:「喂,我是XX科技公司的技術總監,你的網路域名不錯,有人要收購你的網路域名。」
當初花了很多錢注冊的網路域名,老於也知道不錯啊。
第二天:「喂,我是XX科技公司的老總,你的網路域名不錯,我們對收購很感興趣。」
慧眼啊,一個頂級網路域名價值上千萬,給的價錢也很有誠意,那就聊聊收購合同唄。
「不過,你的網路域名雖然很有商業價值,但是必須開通了5G埠才會收購。」
老於花了1萬多,讓他們幫忙開通了所謂的5G埠,那就應該收購了吧。
老於突然發現原來的域名即將到期,怕影響收購,主動咨詢了對方。
「域名到期一文不值,不會收購。」
然後,老於花了6萬多懇求他們進行域名續費。
走完了最後一步,老於等啊、等啊,卻等不來收購的協商和實質行動。
老於懷疑這是一個騙局,選擇報警。經核實,所謂的5G埠證書是假的。
5GC資金盤
來來來,我們統一高呼三遍:騙子的口號是什麼?
暴富!暴富!暴富!
5GC(5G CHINA)資金盤,蹭的就是5GC智能手機和5G區塊鏈增值支付。
騙子是如何包裝5GC資金盤的呢?
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底層協議。解釋起來就是:(5GC智能手機)內置區塊鏈輕節點,擴展雷電網路協議,實現代幣的5G支付。
怎麼包裝的無所謂,主要看資金盤如何運作圈錢的。
首先,5GC智能手機,5GC阿拉丁計劃——5GC 自主知識產權手機。3500元一台5GC手機+1800枚5GC;申購10台送兩台,外加18000枚5GC;申購100台送35台,外加180000枚5GC;申購1000台送400台,外加1800000枚5GC……
說句實話,即使讓美國害怕顫抖的華為,都不敢號稱推出5GC自主知識產權手機,我覺得美國不應該針對華為,應該針對能推出5GC自主知識產權手機的5GC資金盤啊。
其次,數字貨幣。5G高科技嘛,和區塊鏈結合,當然是要發行數字貨幣的啦。恆量發行,以後肯定大漲,一幣難求,用戶趕緊出錢認購,認購後進行託管,託管時間越長收益越高,這為靜態收益。至於動態收益嘛,拉人頭、做推廣,拿提成,傳銷的老套路了。
呵呵,所有資金盤都一個套路,換湯不換葯。
第三,5GC手機智能擼錢,手機越多,擼錢越多。達達卡(5GC專屬智能信用卡)、賺多多(會員搶紅包、發紅包)、美美賺(手機自動收益)。
能擼到錢嗎?這么低智商的問題,我不想回答。至於想知道怎麼擼錢的,自己查去。(賺錢是不可能的,只有被騙錢)
大家都知道,數字貨幣不流通是沒有價值的。對此,5GC資金盤解釋:代幣用於話費充值、油卡充值、購車、旅遊、購房、火車票、智能設備、掃一掃八大場景。
這些場景都能用人民幣結算,而且也都是用人民幣結算,幹嘛要用代幣結算啊。不過,我相信這問題難不倒5GC資金盤發明者。此外,如果不是這么說,估計也沒有人會被騙啊。
⑼ 什麼是跨鏈技術
跨鏈,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能讓價值跨過鏈與鏈之間的障礙,進行直接的流通。跨鏈本質上和貨幣兌換是一樣的。跨鏈並沒有改變每個區塊鏈上的價值總額,只是不同的持有人之間進行了一個兌換。
跨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鏈對鏈外的信息的獲取與驗證,需要節點有單獨的驗證能力等等。跨鏈技術主要有四種實現模式:公證人模式、側鏈/中繼、哈希鎖定和分布式私鑰控制等。
一、公證人模式
公證人模式(Notary schemes)是鏈與鏈之互相操作最簡單的使用方法,由某個或某組受信任的團體來聲明A鏈對B鏈上發生了某件事情。公證人模式中較為出名的應用是瑞波Interledger協議。
Interledger協議是在2012年由瑞波實驗室提出的,通過第三方「連接器」或「驗證器」將兩個不同的區塊鏈(記賬系統)連接起來,使它們能夠自由地兌換貨幣。在這個過程中,記賬系統無需信任「連接器」,因為協議採用密碼演算法為這兩個記賬系統創建資金託管,當所有參與方對交易達成共識時,才可相互交易。
二、側鏈/中繼
側鏈也是一個區塊鏈,它能夠驗證來自其它區塊鏈的數據,能夠實現比特幣和其它資產在區塊鏈之間互相轉移,形成了一個全新開放的開發平台。前段時間很火的項目以太坊雷電網路就是採用的側鏈技術。使用雷電網路的的參與者在互相轉賬時,不需要通過以太坊主鏈交易確認,而是通過參與者之間創建微支付通道在主鏈下完成。側鏈的主要應用有:RSK、BTC Relay等。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過側鏈技術,想要了解更多的小夥伴,可以戳這里回顧。
三、哈希鎖定
哈希鎖定(Hash-locking)最早起源於閃電網路的HTLC(Hashed TimeLock Contract)。它是通過形成智能合約來保障任意兩個人之間的轉賬都可以通過一條「支付」通道來實現,完成「中介」的角色。交易的雙方通過智能合約,先凍結部分錢,並提供一個Hsah值。誰能在合約設置時間內匹配上Hash值,那麼這部分凍結的錢就歸誰了。
哈希鎖定雖然實現了跨鏈資產的交換,大部分場景能夠支持資產的抵押,但是沒有實現跨鏈資產的轉移,更不能實現跨鏈合約,所以它的應用場景相對受限。
四、分布式私鑰控制
分布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是利用一個基於協議的內置資產模板,根據跨鏈交易信息部署新的智能合約創建新的資產。當一種已注冊資產由原有鏈轉移到跨鏈時,跨鏈節點會為用戶在已有的合約中發放相應等值的代幣。
實現和解除分布式控制權管理的操作稱為:鎖入(Lock-in)和解鎖(Lock-out)。鎖入是對所有通過密鑰控制的數字資產實現分布式控制權管理和資產映射的過程。這時需要委託去中心化的網路掌管用戶的私鑰,用戶自己掌握跨鏈上那部分代理資產的私鑰。當解鎖時再將數字資產的控制權交還給所有者。分布式私鑰控制主要的應用有:WanChain、FUSI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