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中文名字
1. 以太坊是什麼
以太坊(英語: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又稱「以太幣」)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稱為「以太虛擬機」EthereumVirtual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坊區塊鏈上的代幣稱為以太幣(Ether),代碼為ETH,可在許多加密貨幣的外匯市場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來支付交易手續費和運算服務的媒介。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在2014年通過ICO眾籌得以開始發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1)以太坊中文名字擴展閱讀:
以太坊平台本身沒有特點,沒有價值性。和編程語言相似,它由企業家和開發者決定其用途。不過很明顯,某些應用類型較之其他更能從以太坊的功能中獲益。以太坊尤其適合那些在點與點之間自動進行直接交互或者跨網路促進小組協調活動的應用。
例如,協調點對點市場的應用,或是復雜財務合同的自動化。比特幣使個體能夠不藉助金融機構、銀行或政府等其他中介來進行貨幣交換。以太坊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理論上,任何復雜的金融活動或交易都能在以太坊上用編碼自動且可靠地進行。除金融類應用外,任何對信任、安全和持久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比如資產注冊、投票、管理和物聯網——都會大規模地受到以太坊平台影響。
2. eos中文叫什麼幣
您好題主,就叫EOS幣,是基於以太坊的代幣。
EOS幣
EOS(中文名:EOS,英文名:EOS,縮寫:EOS)是為EOS.io區塊鏈系統發布的基於以太坊的代幣。 是由 Blockone 公司研發的一種新的區塊鏈架構,旨在實現分布式應用的性能拓展。EOS 項目的目標是實現一個類似操作系統一樣的支撐應用程序的區塊鏈架構。該架構可以提供賬戶,身份認證,資料庫,非同步通信以及可在數以百計的 CPU 或群集上的程序調度。該技術的最終形式是一個塊鏈體系架構,該區塊鏈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同時普通用戶無需支付使用費用。
EOS 代幣的功能
EOS 密碼學貨幣當前形式屬於以太坊區塊鏈上的 ERC 20 智能合約代幣,EOS ERC 20 代幣將在 EOS 區塊鏈正式上線後 1:1 兌換 EOS 系統中可用的密碼學貨幣。EOS 系統預計將於 2017 年 8 月發布測試網路,EOS 區塊鏈主網路上線預計需要 1 年時間。以下應用場景介紹是當 EOS 區塊鏈正式上線後的應用場景介紹。
EOS 密碼學貨幣主要有三大應用場景:帶寬和日誌存儲(硬碟);計算和計算儲備(CPU);狀態存儲(RAM)。
瞬時使用和長期使用的兩類組件都會消耗帶寬和計算。區塊鏈系統將維護所有消息的日誌,這些日誌將會被所有的完整節點下載和存儲。通過日誌信息,可以重構所有應用程序的狀態。
EOS 密碼學貨幣應用場景具體可解釋為:
接收方支付: 客戶從該業務中購買特定產品,而這些產品的銷售收入將用於支付業務成本,避免客戶直接為使用區塊鏈支付費用,也不會限制或阻止企業確定其產品的貨幣化策略。
授權能力:如果一個區塊鏈是使用 EOS 軟體系統開發,而其代幣是由一個持票人持有,他可能不需要立即消耗全部或部分可用帶寬,這樣的持有者可以選擇將未消耗的帶寬給予或租給他人。
將交易成本與代幣價值分開:如果應用程序所有者持有相應數量的代幣,那麼應用程序可以在固定的狀態和帶寬使用中持續運行。開發人員和用戶不會受到代幣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因此不會依賴於價格。
塊獎勵:每次生成一個塊時, EOS.IO 系統都會獎勵該區塊生成者一個新的代幣。系統可能會被配置為限制區塊生成者所得獎勵上限,這樣代幣供應的年總增長不超過5%。
社區福利應用:用戶可以選擇 3 個社區福利應用,也稱為智能合約。這些智能合約將根據每個應用程序從代幣持有者收到的選票比例來收取代幣,經選舉的應用程序或智能合約可以由新當選的應用程序或代幣持有人的智能合約所替代。
EOS有哪些技術優點?
1、EOS通過創建一個對開發者友好的區塊鏈底層平台,類似區塊鏈的操作系統,性能強大,可以支持多個應用程序同時運,可以同時支持多種編程語言,為開發dApp的開發者提供底層模塊,降低開發門檻,就像是微軟的windows,你說微軟值不值錢。
2、EOS通過並行鏈和DPOS的方式解決了延遲和數據吞吐量的難題。EOS能夠實現每秒百萬級的處理量,而目前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坊是30-40筆,EOS的這一超強能力吊打比特幣和以太。如最近的CryptoKitties| Collect and breed digital cats! 這個特別火的ETH游戲,僅僅一個游戲就佔了ETH 15%左右的吞吐量,要是同時上個七八個類似的游戲,ETH估計就要掛掉了,想想就很嚇人。無法拓展帶寬的ETH在吞吐量上會有很大的挑戰,而EOS能解決上面的問題。
3. 以太坊是什麼
以太坊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網路科學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貢獻者王海俠詳情
以太坊(英語: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又稱「以太幣」)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稱為「以太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在2014年通過ICO眾籌得以開始發展。
截至2018年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中文名
以太坊
外文名
Ethereum
屬性
平台
創始人
傑弗里•維爾克
產生背景
比特幣開創了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的先河,五年多的時間充分檢驗了區塊鏈技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特幣的區塊鏈事實上是一套分布式的資料庫,如果再在其中加進一個符號——比特幣,並規定一套協議使得這個符號可以在資料庫上安全地轉移,並且無需信任第三方,這些特徵的組合完美地構造了一個貨幣傳輸體系——比特幣網路。
圖1.ETF
然而比特幣並不完美,其中協議的擴展性是一項不足,例如比特幣網路里只有一種符號——比特幣,用戶無法自定義另外的符號,這些符號可以是代表公司的股票,或者是債務憑證等,這就損失了一些功能。另外,比特幣協議里使用了一套基於堆棧的腳本語言,這語言雖然具有一定靈活性,使得像多重簽名這樣的功能得以實現,然而卻不足以構建更高級的應用,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等。以太坊從設計上就是為了解決比特幣擴展性不足的問題。
設計原則
簡潔原則
以太坊協議將盡可能簡單,即便以某些數據存儲和時間上的低效為代價。一個普通的程序員也能夠完美地去實現完整的開發說明。這將最終有助於降低任何特殊個人或精英團體可能對協議的影響並且推進以太坊作為對所有人開放的協議的應用前景。添加復雜性的優化將不會被接受,除非它們提供了非常根本性的益處。
4. 以太坊,以太幣是啥玩意
Ethereum(以太坊)是一個平台和一種編程語言,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和發布下一代分布式應用。
Ethereum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
合同和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還有得益於硬體集成的智能資產。
以太坊將使用混合型的安全協議,前期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用於分發以太幣,然後會切換到權益證明機制(POS)。自上線時起,每年都將有0.26x,即每年有60102216
*
0.26
=
15626576個以太幣被礦工挖出。轉成POS後,每年產出的以太幣將減少
英文名:Ethereum/ETH
中文名:以太坊
上架交易所:156家
發行時間:2014-07-24
5. 以太坊經典是什麼
1.什麼是以太經典?
ETC(Ethereum Classic)是以太坊在1,920,000個塊後硬分叉出的分叉幣種,功能和以太坊極為類似。ETC秉承去中心化理念,支持區塊鏈保證的共識機制。ETC堅信,區塊鏈一旦開始運行,它的發展方向就不被任何中心團隊所左右,而是按照參與整個網路人員的共識和全網算力的共識所決定。
2016年7月份進行的以太坊區塊鏈硬分叉旨在將被黑客盜竊的The DAO資金轉移到一個由投資者掌控的賬戶,並讓舊的交易記錄被歷史遺忘。大多數以太坊開發者都參與了這次逆轉,交易所、創業公司和該生態系統中的其他成員也參與了。幾天之後,該項目恢復了常態。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想將舊的交易記錄忘記。於是一小部分礦工繼續使用原來的區塊鏈,以此作為一種抗議,他們將硬分叉描述為是對The DAO這個廢棄項目的抽資行為。於是Ethereum Classic(ETC)就誕生了。
2.詳細參數
中文名:以太經典 英文名:Ethereum Classic 英文簡稱:ETC
研發者:以太經典團隊 核心演算法:Ethash 共識證明:POW
發布日期:2016/7/20 區塊時間:約15-17秒/塊
貨幣總量:固定為2.1億,最高不超過2.3億,每500萬個區塊減速20%,第一次減產時間預計為2017年12月
主要特色:獨立的加密貨幣
6. 各種數字貨幣的簡稱是什麼
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幾個主流的數字貨幣,讓大家有個粗略認知。在之後,我會不定時詳細聊一聊具體的貨幣。
比特幣
數字貨幣鼻祖,最具價值的虛擬貨幣。因勒索病毒點名只收比特幣而進入大眾視野,2017年比特幣自身價格的暴漲更是吸引了大批投資者進入數字貨幣市場。由於數量較少只有2100萬,具有強烈的通縮屬性。
對於比特幣的未來,我當然是極其看好的。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數字貨幣。在這里,引用克魯格曼的觀點最為中肯:
「至少目前來說,買入比特幣還是一筆好的投資。但是這並不說明這次實驗成功了。我們建立一個貨幣制度的初衷不是使得那些持有貨幣的人變得富有,而是讓交易變得便利,讓整個經濟體獲益。而這些比特幣都沒能帶給我們。」
瑞波幣
由瑞博公司發行的一種協議幣,瑞波網路的基礎貨幣,它可以在整個瑞波網路中流通,總數量為1000億,並且隨著交易的增多而逐漸減少,瑞波幣是ripple系統中唯一的通用貨幣,其不同於ripple系統中的其他貨幣,瑞波幣的運營公司為Ripple Labs(其前身為OpenCoin)。
和比特幣不同,瑞波幣是一種交易協議,專業術語叫智能合約。支持人民用任意貨幣進行支付交易,而且無需中央數據交換中心的特性使Ripple的交易確認時間僅為35秒,而比特幣則需要10-40分鍾。
以太幣
以太幣是以太坊中使用的貨幣名稱,用於在以太坊虛擬機內支付計算。以太坊是一種能夠用於部署去中心化應用的區塊鏈,是一個開源計算機平台和區塊鏈平台。2013年末由俄羅斯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創建。
以太坊和比特幣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之間存在著關鍵性區別,以太坊的數據處理比比特幣的速度更快,因為一經同意,以太坊的系統會自動適用於合同中的條款和條件。
不同於比特幣,以太幣的價值取決於以太坊這個平台上應用是否繁榮,就像使用石油的機器多了,石油價格就會上漲。
比特幣現金
比特幣現金是比特幣的一個分叉。為了解決比特幣交易時間過長的問題,在2017年8月1日20:20,一小部分礦機開始使用8M的區塊開始挖礦,交易確認速度是使用1M區塊的比特幣的數千倍。
不過嚴格來說,這是比特幣的新的分支還是另外一種「山寨幣」,業內論調不一。不過現在比特幣現金的報價已經近20000元,當做一種瓜分比特幣流量的「山寨幣」也並不為過。
艾達幣
艾達幣,英文為 ADA,是Cardano項目的產物。艾達幣總量45億,30億參與認購。其中25億ADA用於平台認購,5億用於開發公司運營公司的資金支持,還有15億個ADA幣以區塊獎勵的形式不斷發放中。
Cardano是一項從2015年開始的項目,旨在改變加密貨幣的設計和開發的方式。這個項目定位的是技術上的改良派,對於比特幣和現有平台的技術改良。如果說比特幣,以太坊以及其他的項目大大小小的很多其他缺點,那麼cardano就是能解決他們的補丁。
萊特幣
基於比特幣協議的一種貨幣,但是並不要求極高的計算能力,使用普通電腦也可進行挖掘。萊特幣的演算法,源於Dr Colin Percival為Tarsnap安全在線備份服務(供linux及其他開源操作系統備份)設計的演算法。
長期原來一直有種聲音「萊特幣會取代比特幣」,這是不可能的。將來的世界很可能存在多種密碼學貨幣,但任何一種山寨幣都取代不了比特幣的主流地位,無論它的演算法與比特幣相比是多麼優秀。
恆星幣
恆星幣(Stellar),一個由前瑞波幣(Ripple)創始人Jed McCaleb發起的數字貨幣項目,用於搭建一個數字貨幣與法定貨幣之間傳輸的去中心化網關。將通過免費發放的形式提供給用戶,其供應上線為1000億,其中95%數量的恆星幣用於免費發放。
恆星是一個多元化的團隊,董事會成員有包括前Square首席運營官Keith Rabois,Stripe首席執行官Patrick Collison,而狗狗幣聯合創始人Jackson Palmer以及AngelList聯合創始人Naval Ravikant 將作為該項目的顧問。
新經幣
新經濟運動—— New Economy Movement 簡稱NEM,創始於2014年1月19日。創始人是一個名為Utopianfuture的Bitcointalk.org論壇神秘人士。Utopianfuture起初的意圖僅僅是建立一個二代數字貨幣NXT的副本。他隨後意識到NXT的分配模式不合理,於是投身於擁有平等主義分配方式的NEM。
作為一種加密貨幣,新經幣不需要多少運算資源來維持節點運轉,NEM的重要性證明(POI)引擎使得參與無傳統區塊鏈的運算資源門檻降低。
達世幣
曾用名暗黑幣,一種比特幣的山寨幣,主打匿名功能。有很多創新,主節點網路、快速支付、混幣匿名技術、有提案能投票、開發者有固定預算支持。核心由獨特的激勵制P2P網路構成。 礦工們維護區塊鏈安全得到獎勵;而主節點持有者則是為用戶驗證交易、存儲數據以及提供多種服務而獲得獎勵。
匿名的特性滿足了一些投資者對絕對隱私的需求。雖然比特幣也因為具有匿名性而被廣泛運用於洗錢和其他違禁物品等非法交易,但其實只是「偽匿名」,比特幣的交易仍可以追本溯源到交易者本身。
7. 以太經典是什麼以太坊和以太經典關系
以太坊的構思誕生於2013年。當年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幣圈一般都稱呼為V神)還在比特幣社區擔任程序員的時候,向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建議開發一套面向應用開發者的語言,以方便各種應用的開發。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不同意這個意見。於是V神決定開發一個新的平台作此用途。
V神在2013年寫下了《以太幣白皮書》,在白皮書中說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標。在2014年,通過眾籌得到開發資金,於是開發了以太系統。(更好用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幣匯」)
誕生之後,到目前為止共進行了四次的硬分叉。
第一次為了調整難度;
第二次發布了穩定版本「家園」;
第四次為了防止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和減重。
只有第三次硬分叉,因為發生了黑客攻擊,而迫不得已進行了分叉。這就是The DAO事件。
The DAO事件
2015年7月30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會創建了第一個智能合約平台,並設計了TheDAO以太坊合約。
2016年4月30日正式部署了The DAO智能合約,並完成了當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眾籌,達到了驚人的1.5億美元!(說句題外話,如今時間上最大的眾籌事件當屬EOS眾籌了,達到了更加驚人是50億美元!)
2016年6月17日,The DAO被黑客攻擊,黑客共盜取了約5000萬美元的以太幣,價格也從20美元暴跌到15美元,對以太坊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為了挽回投資人的損失,社區最後決定硬分叉。
於是,在2016年7月20日,在區塊高度1920000硬分叉成功,新鏈被稱為以太坊ETH,而原鏈就是現在的以太經典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