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會取代以太坊
BTC ETH EOS均屬於數字貨幣,且都是目前比較穩定火爆的主流數字貨幣,EOS是基於以太坊演算法研製出來的,並且幣圈現在普遍認為EOS未來的價格會超過ETH,EOS在前一陣子一直到現在EOS進行超級節點競選,所以擁有獨立行情,漲跌不跟隨著比特幣的走勢。不過最近行情減弱,建議觀望吧
B. EOS,ETC,ETH這三個幣子有什麼關系
ETC硬分叉後產生了ETH,這三種幣的關系就像日元韓元美元的關系
C. ETH和EOS那個好誰更有前途
ETH目前還是最強的公鏈,綜合實力最好,知名度、投資風險僅次於比特幣。EOS性能上更好,不過技術安全缺陷很多,但也不妨礙它是最好的公鏈之一。我個人覺得V神可能最先兌現技術神童的天賦,畢竟ETH團隊一直在不斷開發、研究並突破進步;而BM在令人失望上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D. 打算買入EOS幣 這個幣有前景嗎
不建議大量購買 可以拿不用的閑錢 采購一小部分嘗試,我個人就買了500塊錢的
E. ETH穩嗎比EOS怎麼樣
我最早回答這個問題時是在EoS眾籌期第70個認籌天(EoS一個認籌天為23小時),當時這個回答下面已經一片哀鴻,因為從初始認籌的3美元高點,已經跌到接近0.5美元。當我開始侃侃而談時,幾乎無人關注。在此之後的2個月,EoS的認籌價一直徘徊在這個位置左右,如果跟進認籌,1個ETH可以換得大概500個EoS,則這個收益應該超過絕大部分參與者。
回顧EoS的融資,不僅創下了ICO的多項紀錄,在整個公開市場融資歷史上,也是一個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長達350天的認籌周期,20萬人次參與ICO,累計籌得720萬個以太幣,按當天市價折算,總額達到43億美元,這個融資額度接近谷歌(27億美元)和Twitter(21億美元)的IPO總和,是有史以來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宗ICO。這很值得進行全面的總結,我很期望所寫的內容,能夠穿透事實表面,抓到背後所隱藏的本質,成為歷史記載的一部分。
EoS的ICO是採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完成自動認籌和派籌,無任何中間人,不存在傳統證券上市的投行和發行人承銷人角色,這是一級市場。EoS幣總數10億,其中9億派發給認籌者,1億為Block.one公司保留。認籌所得資金全部歸屬於Block.one公司,同時按認籌協議,這些資金直接成為該公司利潤,並不存在與認籌者的任何其他責任和義務關系,也不存在維護和開發EoS軟體及網路的責任和義務,EoS主網將由鬆散化組織的技術論壇社區啟動,網路運行資金由代碼規則自動生成發行新的EoS代幣支付給區塊生產者節點。
ICO過程中二級市場(交易所)同步全面開放,一般的融資在一級市場認籌完成後,有一段時間才會進入二級市場流通,而這次融資周期長達350天,認籌所得以太坊EoS令牌,當天就可以進入二級市場流通,產生大量的換手交易,兩個市場的價格隨之同步波動。
EoS在ICO結束後總市值110億美元,位列數字貨幣排行榜第5位,較為逼近第4位的BCH(170億美元),與第3位的Ripple(240億美元)則差距超過一倍。相較認籌資金總額43億美元而言,按照ICO的流行說法,其實不過區區一個3倍
F. EOS能贏過以太坊嗎
EOS和以太坊的問題,是目前整個行業熱議的問題,有的支持EOS有的支持V神的以太坊;
就目前而言,EOS雖然主網已經上線,但是還是需要很多地方的完善,目前以太坊還是處於優勢地位;
V神的以太坊社區也不甘示弱的研發新的技術來改變現在以太坊的不足;
所以,未來會是以太坊勝,還是EOS勝,抑或是一個鏈完全超過兩者,這個都沒有定數;
關於EOS和以太坊(ETH)問題,可以看下整個行業大佬對他們的一些觀點(數百位大咖共話「EOS」網頁鏈接),或許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G. EOS打砸ETH,是幣圈的倒退,還是新一輪的革命
無標准答案。選擇是進步的話無非因為拿破崙所採用的一些措施(頒布民法典)是適應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是法國大革命的延伸和繼續。選擇是後退的話無非是因為因為拿破崙廢除共和體制建立帝國,還發動對外侵略戰爭。
H. 為什麼我覺得eos會是一場超級泡沫
一、EOS 與石墨烯技術
(一)更快的處理速度
首先,從底層技術來講,EOS宣稱可以達到每秒上萬次,甚至上百萬次的交易處理速度,通過什麼樣的技術來實現呢?
EOS採用的是石墨烯底層工具,用石墨烯底層工具來處理高頻數據。我們簡單聊一下石墨烯底層工具是怎麼回事。
石墨烯本來其實是一個種化學物質,後來呢,區塊鏈開發者從石墨烯的分子架構獲得了靈感,認為石墨烯的分子架構可以應用到區塊鏈的底層架構。所以呢,現在我們說的的石墨烯基本上都是指區塊鏈工具組,採用C++語言來編寫的。
資料顯示:基於石墨烯底層技術,可以達到1.5S的平均確認速度,在有限條件下實現3300TPS的數據吞吐量,最高可以達到數百萬TPS,甚至可以達到毫秒級的確認速度。
(二)並發能力強
另外,EOS 的並發能力比較強,這也是和石墨烯底層架構有關。並發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指多個程序可以同時執行。
EOS是區塊鏈基礎架構,開發者可以在這個架構上構建自己的鏈。鏈與鏈之間並不會影響相互之間的資源使用。
EOS上面的DAPP是相互獨立的個體,互不影響,也不會有因為平台上個別的應用開發者消耗的資源巨大,而導致大面積的堵塞。
(三)免費
另外,比起以太坊,EOS最重要的一點是免費。免費是十分具有競爭力的,以前,我們通過銀行卡轉賬需要手續費,但是後面出現了支付寶、微信。前期通過支付寶微信之類的應用可以實現免費轉賬,相信就是在免費的那段時間,支付寶、微信之類的支付手段才逐漸普及開來的,為大眾所認可的。
那麼,我們之前講過,以太坊交易需要支付Gas,相當於每次交易你都得支付一定的以太坊作為手續費,但是在EOS上進行智能合約和轉賬交易並不需要消耗EOS代幣。
EOS的價值來源主要有3個:帶寬和日記存儲(磁碟),計算和計算積壓(CPU),以及狀態存儲器(RAM)。資源根據賬戶手頭所持有的EOS數量來分配,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大數量級別的用戶,從而滿足多商業場景。
(四)安全性強
相對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EOS增加了安全性。
我們知道,區塊鏈的世界裡是沒有立法機構的,那麼底層代碼就相當於現實生活中的法律。
但是,涉及到代碼就無法避免bug,尤其是對於智能合約來講,出現bug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你的數字資產將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雖然以太坊在智能合約方面建立了各種弄應用以及代碼標准,但是還不能滿足商業需求,而EOS規定了:僅靠代碼是無法完全執行任務的。
EOS認為,源代碼協議必須具有可讀性。通俗來講,當系統出錯的時候,區塊鏈的生產者能夠根據可讀性信息來區分這個錯誤是什麼樣的bug,並且可以通過可讀性信息,來判斷社區的修復是否正確。
二、EOS 共識機制:DPoS
EOS採用的共識機制是「DPoS」,中文意思是「委託權益證明」。
以太坊採用的是PoS(權益證明),簡單來講就是持幣越多,在以太坊系統上你的權益就會越多。
那麼,EOS在以太坊PoS(權益證明)的基礎上,提出了DPoS,也就是在權益證明前面加了個「委託」,委託給誰呢?委託給超級節點。
在EOS的設定中,EOS 的超級節點,要從 100 個備用節點中,經過所有持幣用戶投票選舉誕生,最終選出獲得記帳權的 21 個節點。
這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位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一群人民的利益;一個超級節點,則代表的是一群普通節點的利益。在委託權益證明機制(DPoS)中,不需要算力解答哈希函數,而是由持幣者投票選出生產者。因此,相對於PoW,DPoS機制處理交易的效率有了巨大提升。
不過,委託權益證明(DPoS)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它需要解決社區投票積極性的問題,以及為了高速而減少節點,進而加劇「中心化」的問題。
上述種種優勢使得EOS能夠迅速崛起,尤其是在我國,EOS社區的力量是非常龐大的。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你跟他們講EOS的技術有多麼牛x,相較於以太坊、比特幣有多麼大的提升,並沒什麼用,因為大家更關系的是自己能夠從中獲取多大的紅利。
三、為什麼有人說 EOS 是泡沫?
顯然,EOS讓人們看到了獲取巨大紅利的希望,什麼希望呢?
EOS的迅速崛起,讓人們看到區塊鏈應用DAPP真正落地的希望,人們迫切地希望能夠趕在DAPP大規模爆發之前,囤積足夠的EOS,拿到更多的籌碼,然後等待它的價格漲十倍、百倍、千倍......
但是,EOS上交的答卷並不那麼讓人滿意。在交易速度方面,EOS實際上每秒可以處理幾千筆交易,這個速度和宣傳中描述的「百萬級」還相距甚遠。
雖然DAPP真的出現了,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類似「資金盤」的項目或者簡單的小游戲,操作性不高,體驗又差。
前段時間有傳言說,創始人BM疑似「棄船」跑路了。
BM在EOS電報群里發言說:自己打算打破原來的設計,拋棄EOS原來的共識機制,重新設計了一套能夠完美解決中心化問題、隱私問題和擴容問題的系統,這個新設計將達到千萬級的TPS……
對於EOS後面的走向,現在還不好說,殺手級DAPP之所以沒有出現也並不能全部歸咎於EOS,這里涉及到政策、開發團隊等等方面的制約。
但不管怎麼說,相對於比特幣、以太坊,EOS的確有了一些進步和創新,所以,我們說它是區塊鏈3.0時代的代表。
I. 什麼是EOS
在介紹EOS之前,我們還要嘮叨嘮叨區塊鏈應用的發展歷程: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首次應用,代表區塊鏈1.0時代的比特幣,偏重的是貨幣屬性;
以太坊代表區塊鏈2.0時代,逐漸脫離貨幣這一單一屬性,更加偏重的是應用層面;
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EOS呢,代表的是區塊鏈3.0時代,那麼,它有什麼特點呢,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我們接下來進入正題。
第一節 落魄程序員的逆襲之作
以太坊彌補了比特幣處理交易速度過慢的問題,但是以太坊並不是非常完美的。盡管以太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處理交易的速度,但是提升之後的速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比特幣網路處理交易速度是為 7TPS/S(每秒處理 7 筆交易),以太坊處理交易的速度是35TPS/S(每秒處理35筆交易),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我們拿支付寶做一個對比,2017年的雙十一,支付寶峰值處理速度為每秒25.6萬筆交易, 試想如果雙十一全天的交易都放到比特網路上,那麼比特網路將處理 120 年,那個時候阿里巴巴是否存在都是個問題了。
所以說,如果不能解決處理速度的問題,那麼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將遙遙無期。
這時,EOS應運而生。
EOS的創始人名叫Daniel Larimer,人稱BM。
在區塊鏈領域,BM 的地位僅次於中本聰和 V 神,但是英雄並不是一朝一夕的,BM 在創始EOS之前,受到離婚官司之類的家事纏身,從一個體面的軟體工程師,變成了個即將破產的落魄程序員。
2009年,落寞的BM認識到了比特幣。那時,比特幣剛剛出現,只是存在於一些技術大咖的小圈子裡。
當時,BM 也在那個圈子裡,他認識到,比特幣網路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處理交易的速度太慢,如此之慢的處理速度是無法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在 BM 看來,比特幣應該像刷信用卡那樣迅速。
但是,BM並沒有馬上著手部署EOS,而是做了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名叫比特股,比特股很成功,BM一戰成名,一躍成為行業大佬。
2015 年,BM 離開比特股,開始著手開發 Steem 區塊鏈,並在這個公鏈上開發了一個內容社交應用——Steemit,Steemit 還沒有中文版,由於語言的限制,國內用戶都不太熟悉這個平台。
2017 年,BM 再次選擇離開,因為他有了一個更加宏大的目標——開發一款類似操作系統的區塊鏈平台,這個大型操作平台就是被稱為代表區塊鏈3.0時代的EOS。
我們剛剛講過,早在2009年BM剛接觸比特幣的時候,他就對比特幣處理交易的速度太慢提出了質疑,那麼他的新項目 EOS 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提升交易處理的速度,
EOS希望能夠達到百萬級TPS的處理速度。
2017 年 6 月,EOS代幣開始銷售,計劃 355 天銷售10億EOS代幣。但是注意,這個時候EOS並沒有自己的主網,而是基於以太坊系統的代幣,EOS承諾在主網上線後會將這個以太坊基礎版本代幣EOS轉換為其主鏈上的代幣。
EOS 的社區力量非常大,擁有眾多充滿希望和信仰的支持者,因此,在 2017 年 6 月
26-30日,短短的幾天時間,它就銷售出了2億代幣,5天融資1.85億美元,打破了當時
ICO的世界紀錄。當時,人們認為,區塊鏈應用大規模爆發的日子指日可待。
但是,EOS後面的發展比較坎坷。
2018年6月,EOS的主網上線前,被360安全衛士團隊爆出存在「史詩級」漏洞,又有一些負面新聞說它是空氣幣,創始人跑路等等,導致EOS深陷輿論漩渦。
再加上真正實用的區塊鏈應用 DAPP 並沒有出現,EOS 的信仰者也漸漸不淡定了,伴隨著新一輪熊市到來,EOS變得非常慘淡。
但不管怎麼說,相對於以太坊來講,EOS是有一些重大升級的,無論是在交易速度方面還是運作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對於整個區塊鏈的發展歷史來說,EOS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很多人現在都在擔心EOS會不會歸零,我們認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歸零暫時肯定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EOS自主網上線以來,注冊賬戶達到60萬多, EOS DApp的活躍量、交易量也超越了以太坊,而且EOS的TPS的確提升了很多。只不過,現在是熊市,所有的項目都比較慘淡,就連比特幣的形式也不是很好。熊市雖然慘淡,但是也有機會,如果真的有投資,那麼此時應該做一個復盤,總結一下經驗,對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項目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包括它的技術方案、運營方式等等。
當然,有人說,EOS最大風險是BM又跑去做別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