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看以太坊
㈠ TRX-波場是什麼
Zb的資料顯示TRX波場以推動互聯網去中心化為己任,致力於為去中心化互聯網搭建基礎設施。
估計不會回升了,這就是個騙局,木有什麼實際使用意義和價值,一開始人民對於他的設計理念比較感興趣,但是世界上確實不缺少新鮮實物,但人民一旦被割了韭菜,就會慢慢的思考這個事物,他存在這么多年了,也該慢慢的歸零的,就連馬雲的技術應用都趕不上,還流行世界呢,就是一個笑話,國家對與他的態度就是不打呀,不支持。
㈢ 你說原子幣不合法,當時的比特幣合法嗎現在又是怎樣的結果,馬雲搞支付寶的時候你說合法嗎現在都在用
偷換概念啊,支付寶是有實體貨幣支持的,不是虛擬貨幣,只是把貨幣數字化了
近年來,與虛擬貨幣相關的炒作(如ICO、IFO、IEO、IMO和STO等)花樣翻新、投機盛行,價格暴漲暴跌,風險快速聚集。相關融資主體通過違規發售、流通代幣,向投資者籌集資金或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其本質上屬於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嚴重擾亂經濟金融秩序。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對ICO和虛擬貨幣交易場所進行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規模大幅下降,有效避免了虛擬貨幣價格暴漲暴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沖擊。
㈣ 區塊鏈是什麼玩家盛宴騙局玩家盛宴是傳銷嗎以太坊是什麼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發展人員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新型傳銷: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證手機,不集體上大課,而是以資本運作為旗號拉人騙錢,利用開豪車,穿金戴銀等,用金錢吸引,讓你親朋好友加入,最後讓你達到血本無歸的地步。
層層分紅你就要小心,100%是。
問,代表已經有人分析了你。
㈤ 造富神話破滅,ICO被叫停,它到底是個什麼鬼
ICO的火爆引發了大眾關注。它的"瘋狂"有人說是金融傳銷,有人說是龐氏騙局。近日,ICO市場迎來了重拳監管,央行聯合六部委發布公告,要求停止各類ICO活動,曾經的造富神話就此破滅。同時,虛擬貨幣市場發生震盪。
一、什麼是ICO?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改編自證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發行)一詞,只是把所發行的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
通俗一點說,ICO類似於股票裡面的IPO。打個比方,一家公司要上市了,可以公開發行股票,這是IPO;但要買股票,需要支付貨幣。ICO也是融資,但是它融的不是人民幣、美元這些,而是融數字貨幣,基本上融的都是比特幣、以太幣等。
形象地說,比如F君的公司要做ICO,發行的不是股票,就是一個叫做"F幣"的虛擬貨幣,這就是"代幣";你要買這個"F幣",需要用比特幣等來買,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比例。和股票的區別是,代幣不是權益,不代表任何股權和債權承諾。
發行股票要到交易所裡面去發行,那麼發行代幣要去哪兒呢?去這些數字幣的平台。現在有專門做ICO的平台,就類似這種交易所。融資方可以在平台上發布白皮書進行路演,投資人可以在平台上對代幣進行認購,然後平台拿著投資者認購的錢用於企業發展支出。
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文,叫停代幣發行融資活動。與ICO相關的區塊鏈、比特幣也成為了大眾口中的騙子。
其實,比特幣、區塊鏈、ICO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很多人將它們混淆。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賬技術,通過演算法實現每個動作可標記;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1.0版本應用;而ICO是一種利用虛擬貨幣發行進行融資的手段。
二、ICO的造富神話
目前來看,投資人主要以代幣在二級市場的炒作升值來盈利。
上海一個賣手機的小夥子,兩年前用父母給的20萬元投了一個區塊鏈ICO項目,今年上半年發現賬戶資產已經暴漲至600萬元;還有一個做小私募的合夥人,這兩年用三四千萬投了數個ICO項目,如今資產已經達到30億元。
幣圈永遠不缺的就是造富神話,早期接觸ICO的人發現自己腰包里的錢越來越鼓。
一位資深玩家總結:ICO的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在幾倍甚至數十倍的利潤下,任何理性都是笑話。
三、代幣融資潛在的風險
"很多人輸就輸在,對於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馬雲如是說。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任何事物一有點苗頭,人們就瘋狂涌進。散戶來了、莊家來了、韭菜來了、知名投資人來了、互聯網大佬、連娛樂界的明星也來了,都想在這塊大蛋糕之中分得一杯羹。
媒體稱,目前我國代幣發行融資潛在風險不容忽視。項目魚龍混雜,虛假風險很大。市場上在做的項目有美容、白酒、競技,有的在融資過程中根本沒有項目,有的是虛假項目。融資資金到位後,大部分"白皮書"承諾的計劃不會落地實施。
與此同時,投機炒作風險非常嚴重。大部分投資者缺乏專業知識,完全不關心基礎資產的情況。
ICO的火爆更是吹大了比特幣的價值泡沫。年初以來,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從5000元左右漲至3萬元。更值得警惕的是,比特幣當前不僅被作為虛擬商品來炒作,更成為走私、販毒、洗錢等非法交易的重要支付手段。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指出,ICO是涉眾型(公募)集資。一是ICO是向不特定的對象發行"代幣",此代幣可以在指定的交易平台上進行T+0式集中競價進行交易;二是購買代幣的人數遠遠超過200人。根據我國《證券法》第十條規定,ICO這是典型的涉眾型(公募)的集資行為。
涉眾型集資行為就存在道德風險,金融發展史的鬱金香泡沫事件與1929年及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已充分證明拿別人的錢去經營會有道德風險,拿別人的錢如是涉眾的,一旦發生道德風險就會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因此各國從法律制度層面對涉眾集資行為都進行強監管,如公開集資的必須經過管理的部門的批准,未經批准不允許向眾人進行集資,否則構成非法犯罪。
四、七部門聯手叫停ICO
代幣和比特幣的泡沫雙重疊加,讓中小投資者面臨更大的投資風險。針對這種情況,監管果斷出手。
9月4日,央行聯合六部委發布公告,要求停止各類ICO活動,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作出清退等安排。公告明確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事實上,其他國家的監管當局對於火爆的代幣發行融資也給出風險提示。美國證監會8月發布風險提示函,對於上市公司利用區塊鏈、代幣炒作、抬高股價的行為進行警示,新加坡等國也提示了代幣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認為,ICO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是很正常的,ICO具有眾籌、募集資本的嫌疑,放任發展不予以監管是有很大風險的。
五、虛擬貨幣應聲暴跌
此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可以說是吸睛無數,價格也一路走高,然而隨著央行正式叫停ICO,比特幣、萊特幣和以太坊等虛擬貨幣全部暴跌。
據交易平台火幣網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在4日下午3點以後放量下跌,10分鍾就跳水600元,最低探至26000元。截至9月5日下午5時,比特幣報價為26800元,比9月2日最高點32350元已經下跌5000多元,跌幅為17.6%。
萊特幣9月4日也是一根大陰線走勢,下午3點之後直接從480元左右跌至395元左右,兩個小時就暴跌17%。截至9月5日下午5時,萊特幣報價為433元,比9月2日596元的最高價下跌163元,跌幅高達27%。以太坊也從兩天前的高點2514元,直落到1886元,跌幅高達26%。
業內人士指出,央行出重拳要求ICO暫停和清退,對於與ICO項目關聯的比特幣價格構成直接打擊。比特幣此前的大漲,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ICO創造出來的需求。
一位比特幣玩家說,此次監管針對的是ICO,並不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
不過也有一些玩家警惕其中的風險,早早把資金撤了出來。有比特幣玩家說,比特幣就是一串代碼,大家都有信心時可以擊鼓傳花,但大家都沒有信心時,你就是接盤俠。
財經評論人余豐慧指出,比特幣沒有像股市那樣的漲跌停限制,而且交易是24小時開放,單純從追逐投機收益的角度看,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投資風險相當高。虛擬貨幣的價值來源不明,無物質價值,沒有政府或實體經濟支撐,投資風險更需要投資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