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編譯以太坊
A. 如何在ubuntu linux安裝編譯器,實現hello,word
1,安裝配置GCC編譯器:
在Ubuntu安裝完成已經有GCC了(GCC是由GNU之父Stallman所開發的Linux下的編譯器,全稱為GNU Compiler Collection, 目前可以編譯的語言包括:C, C++, Objective-C, Fortran, Java, and Ada.).但是GCC還不能編譯文件.因為缺少一些頭文件.那麼我們就要來配置這些頭文件.在這里我們需要安裝build-essential這個軟體包,安裝了這個包會自動安裝上g++,libc6-dev,linux-libc-dev,libstdc++6-4.1-dev等一些必須的軟體和頭文件的庫.
ctrl+alt+t 進入圖像模式終端界面(注意:ctrl+alt+f1字元模式終端界面 ,一般都用圖像模式終端界面)
安裝build-essential:在終端界面裡面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2,查看安裝的gcc版本號:
gcc --version
3,vi和vim的區別:
vi和vim都是Linux中的編輯器,不同的是vim比較高級,可以視為vi的升級版本。vi使用於文本編輯,但是vim更適用於coding。
4,利用vi編輯器新建文件 終端輸入:vi helloworld.c ,進入編輯寫代碼。
5,寫完代碼後在底模式wq保存退出。
6,終端輸入輸入 gcc helloworld.c,編譯生成a.out文件。
7, 終端輸入輸入 ./a.out 運行程序。
B. 如何通過配置文件修改ubuntu eth1 mtu
RAID(獨立磁碟冗餘陣列)是指把多個獨立的硬碟(圖上的黃色存儲區)組合成為一個較大的邏輯陣列(帶斜線的存儲區)。數據存儲在磁碟的此陣列,並帶有附加的冗餘信息。冗餘信息可以是數據本身(鏡像)
C. 如何編譯ubuntu linux系統的源代碼
有這個心去研究LFS吧,就是全部從源碼編譯出來的系統,不過....希望你的
電腦配置
夠好,不然就慢慢耗吧
D. ubuntu下如何編譯C語言
1、首先打開ubnutu開發環境,直接輸入組合鍵ctrl+alt+t調出命令行界面。
E. ubuntu中如何編譯a.cc文件
.cc是Linux/Unix下為C++源文件的默認擴展名,與.cpp一個意思
用GCC/G++在 Linux/Unix下可以打開和編譯
可以使用命令:g++ a.cc
當然,ubuntu不自帶c++編譯器,可以先使用下面命令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希望可以幫到你。
F. ubuntu下怎麼用gcc編譯C代碼啊!本人菜鳥!
需要在終端定位到C文件所在的文件夾下,然後再使用gcc對C文件進行編譯不然會提示找不到文件。
G. ubuntu 自己編譯安裝軟體 一般到哪個文件夾
隨便哪個文件夾,如果編譯好了就把源碼刪了的話沒有特殊要求
如果一次性大量安裝的話參考wiki:
http://wiki.ubuntu.org.cn/index.php?title=CompilingEasyHowTo&variant=zh-cn
這篇是很有用的,能防止安裝後才發現錯誤:
http://wiki.ubuntu.org.cn/index.php?title=CheckInstall&variant=zh-cn
H. ubuntu下怎麼編譯linux內核
Ubuntu 系統
1. 准備工作
切換為管理員許可權,sudo –i 輸入用戶密碼 進入root 許可權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libqt3-headers
build-essential (基本的編程庫(gcc, make 等)
kernel-package (Debian 系統里生成 kernel-image 的一些配置文件和工具)
libncurses5-dev (meke menuconfig 要調用的)
libqt3-headers (make xconfig 要調用的)
2. 下載特定版本的內核源代碼
3. 復制源碼linux-3.2.12.tar.bz2 到/usr/src 目錄,解壓縮
命令.假設源碼存放在/home 目錄下
cp /home/linux-3.2.12.tar.bz2 /usr/src
cd /usr/src
tar xvjf linux-3.2.12.tar.bz2
解壓後生成 linux-3.2.12 目錄
4. cd linux-3.2.12
接下來配置內核選項
make menuconfig 這一步比較復雜,內核選項很多,可以使用當前內核的配置選項,
但編譯內核的時間會比較長,因為裝系統的時候使用的配置是適應大多數系統的,非定
制選項。關於內核配置選項怎麼定製,網上很多。
5. 把正在使用系統中的內核配置文件/usr/src/linux-headers-2.6.38-13-generic/.config 拷到
/usr/src/linux-3.2.12 目錄下
cp /usr/src/ linux-headers-2.6.38-13-generic/.config /usr/src/ linux-3.2.12
執行:
cd /usr/src/ linux-3.2.12
make menuconfig
終端會彈出一個配置界面
注意主菜單最後有兩項:
load a kernel configuration…
save a kernel configuration…
先選第一項load ….,意思是,利用當前的內核配置詳單來設置將要編譯的內核,然後選save 這一項保存,最後退出配置界面
6. 開如編譯安裝新內核
執行:make mrproper (清除以前曾經編譯過的舊文件,如果是第一次編譯,可不執行)
執行:make (編譯,加-j4,必須加,雙核並行編譯,速度快很多,不過使用原先配置
選項)
然後:make install
再:make moles (編譯模塊)
再:make moles_install (安裝模塊)
最後創建initrd 文件:
mkinitramfs -o /boot/initrd.img-linux-3.2.12
7. make install 以後,系統自動更新了啟動項,可以cat /boot/grub/grub.cfg 看下.之前的啟動項不能刪除,如果編譯內核不成功,之前的啟動項又不見了,系統也就跪了
8. reboot
I. Ubuntu Linux下如何用源碼文件安裝軟體
下面就介紹這種手工安裝方式的詳細步驟。 一、 安裝編譯程序因為要編譯源代碼,所以第一步就是安裝編譯和構建之類的程序。如果你已經安裝過了,可以跳過此步。在Ubuntu系統中非常簡單,只要執行下面命令就行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該命令執行後,從源文件安裝軟體所需的工具,如gcc、make、g++及其他所需軟體就安裝好了。 二、下載並編譯軟體的源代碼當我們下載源文件時,一定要弄清該軟體所依賴的庫文件和其他程序,並且首先將它們裝好。這些信息,通常都能在該開源項目的主頁上查找到。做好這些准備工作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面的工作了。因為,軟體的源代碼通常以壓縮文件形式發布,所以需要將其解壓到指定目錄。命令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 tar xvzf program.tar.gz OwnLinux@ubuntu:~$ cd program/ 如果你的對tar命令不熟悉請點擊這里閱讀《tar命令詳解》 在Linux下從源文件安裝程序時,有一個通用模式,即配置(./configure)–> 編譯(make) –> 安裝(sudo make install)。但是,此前你最好還是閱讀源文件中附帶的安裝說明,因為對於每個程序,其開發者的指示才是最具權威性的。程序開發者通常將安裝說明存放在名為INSTALL或README。到哪裡找這些文件呢?它們在項目主頁或源代碼主目錄中都能找到。 1.配置 構建應用的第一步就是執行configure腳本,該腳本位於程序源文件的主目錄下: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該腳本將掃描系統,以確保程序所需的所有庫文件業已存在,並做好文件路徑及其他所需的設置工作。如果程序所需的庫文件不完全,該配置腳本就會退出,並告訴您還需要哪些庫文件或者是哪些版本太舊需要更新。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僅弄到含有該庫文件的軟體包還是不夠的,同時還要找到具有該庫文件所有頭文件的開發包,在Ubuntu中,這樣的包一般以-dev作為文件名的結尾。安裝好所有需要的庫文件後,重新運行配置腳本,直到沒有錯誤提示為止,這說明需要的庫文件已經全部安裝妥當了即滿足了依賴關系。 2.編譯 當配置腳本成功退出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編譯代碼了。具體操作為在源文件的主目錄中運行make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make 這時,您會看到一串編譯輸出數據迅速從屏幕上滾過,如果正常的話,系統會返回的提示符狀態。然而,如果編譯過程中出現錯誤的話,排錯的過程可就不像配置步驟那麼簡單了。因為,這通常要涉及到源代碼的調試,可能源代碼有語法錯誤,或其他錯誤等等。怎麼辦?如果您是編程高手,那就自己調試吧!否則,檢查該軟體的郵件列表等支持渠道,看看是不是已知的bug,如果是就看看別人是怎麼解決的,不是就提交一份bug報告吧,也許不久就會有解決辦法。 3.安裝 當軟體成功編譯後,最後一步就是將它們安裝到系統上。大部分程序的makefile文件中都會有一個用於安裝的函數。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時候我們必須作為root用戶來安裝程序,這樣程序就把文件安裝到/usr或其他只有超級用戶才有寫許可權的目錄中。依舊是在源文件的主目錄下,執行如下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sudo make install 好了,這樣程序就會安裝到您的計算機上了。另外,當您不再使用該程序時,可以使用軟體所帶的卸載功能,一般程序都會具備此功能。切換至源文件的主目錄下,執行以下命令即可: OwnLinux@ubuntu:~/program$ sudo make uninstall 多數情況下,利用上面介紹的方法安裝的程序,都位於/usr/local下面。若想讓安裝的程序文件與Ubuntu巡視的文件系統隔離開的話,可以為命令添加項,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prefix=/opt 盡管這樣做一般都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些程序根本不理會項;有些程序如含有內核模塊的程序,會把它們自己全部放進您的文件系統。
J. ubuntu下怎麼編譯 代碼編輯器geany
編譯啥?
geany只是個編輯器啊。下個deb就裝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