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pos共識機制
1. NULS的POC共識與POS和DPOS共識機制有和區別
POC:(Proof-Of-Credit)信用共識機制,由NULS團隊首創並運用,共識機制為:節點信用達標的情況下,鎖定一定保證金即可加入共識,共識節點重新排序後每輪輪流出塊,退出共識時保證金解鎖。NULS的POC分為委託共識和節點共識,委託共識抵押2000NULS,節點共識抵押20000NULS。節點建立者維護節點,收取委託共識的部分傭金,共同維護NULS主網節點健康運行。
POC共識機制綜合了POW/POS/DPOS的優勢特點,把區塊鏈中難以統一的去中心化、效率、一致性在不同方向上的特點做到了更好的協調。
1、去中心化:在POC共識機制的中,沒有節點數量的硬性限制,節點的數量是動態的,任何滿足條件的都可以加入節點,這里每一個出塊節點都類似POW中的礦池,通過持有權益的方式來加入這個礦池中共識。在POW中礦池根據算力來獲得記賬權益,在POC中,所有的礦池獲得記賬權的機會是隨機對等的,這使得POC共識機制的節點分布相對更去中心化。
2、效率:影響區塊鏈網路效率的兩個關鍵因素是節點分布廣泛的程度和提供節點的硬體網路資源。在協調這兩個參數中,POC共識機制引入了信用系數機制,直接會影響到節點的穩定,所以每一個節點以及參與到這個節點的委託人都會做出對網路最有利的選擇,保證節點能高效穩定的提供服務,另外通過權益的方式來加入節點共識,使得節點的數量會在一定的區間內浮動,可以通過更改激勵參數來調節,參數一定的情況下市場會進行自動的調節。在這些節點中,融入了DPOS的隨機排序後出塊原則,保證了網路的的安全和高效,可提供較高的TPS承載能力。
3、一致性:在POC共識機制中,全員皆可以參與共識,節點只能向參與者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所有的人參與共識的機會是均等的,獲得的激勵根據權益和節點信用系數來決定的。節點和所有的參與者都會為了提供穩定的節點服務達成共識。
2. 運用pow+pos機制有哪些虛擬貨幣
BAcc是什麼挖礦出的幣
3. 區塊鏈目前用到哪些共識機制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是什麼
目前主要有四大類共識機制:Pow、Pos、DPos、Pool
1、Pow工作量證明,就是大家熟悉的挖礦,通過與或運算,計算出一個滿足規則的隨機數,即獲得本次記賬權,發出本輪需要記錄的數據,全網其它節點驗證後一起存儲;
優點:完全去中心化,節點自由進出;
缺點:目前bitcoin已經吸引全球大部分的算力,其它再用Pow共識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很難獲得相同的算力來保障自身的安全;挖礦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共識達成的周期較長,不適合商業應用
2、Pos權益證明,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佔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
優點: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共識達成的時間
缺點:還是需要挖礦,本質上沒有解決商業應用的痛點
3、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類似於董事會投票,持幣者投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代理他們進行驗證和記賬。
優點:大幅縮小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可以達到秒級的共識驗證
缺點:整個共識機制還是依賴於代幣,很多商業應用是不需要代幣存在的
4、Pool驗證池,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加上數據驗證機制;是目前行業鏈大范圍在使用的共識機制
優點:不需要代幣也可以工作,在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Pasox、Raft)基礎上,實現秒級共識驗證;
缺點:去中心化程度不如bictoin;更適合多方參與的多中心商業模式
在使用共識機制,保證數據一致性時的巨大優勢(共識機制則是Ripple首先提出的,數據正確性優先的網路交易同步機制,在共識網路中,無論軟體代碼怎麼變動,無法取得共識就無法進入網路,更不要提分叉了)。
——————————————————
PS:稍微自黑下,雖然共識機制絕對能確保任何時候都不會產生硬分叉。但是,這種機制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要取得與其他節點的共識,明顯要比當前Bitcoin網路漫長的多。極端情況下,在Ripple共識機制網路中掉線的後果也是很恐怖的。
有可能你家停電一天,第二天整個系統就再也無法與其它Rippled節點取得共識了(共識機制事實上需要超過80%的節點承認了你的數據,你的提交才會被其它節點接受,否則就會被排它的拒絕連接),甚至只能清空自己全部500多GB數據重新同步才能連上其它Ripple節點。
所以目前來說,現有的Rippled端並不適合民用(商用的話影響就比較小,比如RL自己的Rippled節點託管在亞馬遜雲數據中心,長時間無響應是可以高額索賠的,而且那種地方除了大型災害幾乎不會斷),這也是RL一直想改進的方面之一。
4. 什麼是POW和POS,二者區別聯系
POW:全稱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
POS:全稱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這兩者都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數字貨幣的記賬方法。
區別是:
1、POW機制:工作量證明機制即對於工作量的證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區塊鏈中的一筆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區塊)時必須滿足的要求。在基於工作量證明機制構建的區塊鏈網路中,節點通過計算隨機哈希散列的數值解爭奪記賬權,求得正確的數值解以生成區塊的能力是節點算力的具體表現。
2、POS機制:權益證明要求證明人提供一定數量加密貨幣的所有權即可。權益證明機制的運作方式是,當創造一個新區塊時,礦工需要創建一個「幣權」交易,交易會按照預先設定的比例把一些幣發送給礦工本身。權益證明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擁有代幣的比例和時間,依據演算法等比例地降低節點的挖礦難度,從而加快了尋找隨機數的速度。
(4)以太坊的pos共識機制擴展閱讀: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5. POW和POS這兩種共識機制那個更好是否可以共存PGPOW演算法是什麼
1.pow是工作量證明,就是大家熟悉的挖礦,通過數學運算,計算出一個滿足規則的隨機數,即獲得本次記賬權,發出本輪需要記錄的數據,全網其它節點驗證後一起存儲。一句話十九是 乾的越多,獲得越多,就是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2.POS 是PoS權益證明,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佔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一句話介紹:持有越多,獲得越多。PoS 就是資本主義,按錢分配,錢生錢。
3.前幾天看快訊說V神想要解決這個問題。pgpow演算法是BIUT公鏈提出的演算法,Polling Group proof of work,融合pos與pow共識演算法優勢,實現去中心化POW挖礦。
6. Gate.io芝麻開門如何理解POW、POS、DPOS共識機制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保證數字貨幣正常發行,交易確認,維護網路正常運行等,都離不開共識機制,目前最常見的便是 PoW,PoS,DPoS 三種模式。
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最先運用在比特幣挖礦中,提供算力越多的礦工,獲得記賬權的概率就越大。 這也是早期主流的挖礦方式,因為它演算法簡單,安全性比較高,但是隨著挖礦難度,交易頻次的增加,電力資源消耗過大,出塊速度慢等缺點顯現出來。無法滿足現有的交易需求。
因此,PoS,權益證明機制誕生了。 PoS 按照幣齡決定獲得記賬權的概率,幣齡是指持幣數量乘以持幣天數,一旦獲得記賬權, 幣齡就會被清空,相應也會得到挖礦獎勵,然後再進行下一輪記賬權的爭奪。 這種機制不會產生能源消耗,加快了區塊產出和交易確認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但是,PoS 也並不完美,比如擁有大量幣的用戶,越容易獲得出塊獎勵,從而加大貧富差距。 最終導致過於中心化,這是目前 PoS 無法解決的。
所以,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也應運而生了。 它通過持幣用戶投票,選舉節點進行出塊和處理交易,更大的縮短了共識時間,並且還會分紅給投票者和區塊網路維護節點,作為他們支持和維護的獎勵,優化了前兩個機制存在的不 足。但是也會面臨賄選而導致中心化的問題。
雖然每一種共識機制都有缺點,但都是為了解決區塊鏈三大問題,擴展性,安全性,去中心 化而誕生,因此無優劣之分,都有價值。
7. Filecoin的共識機制是什麼
復制證明(PoRep)+時空證明(PoSt)+預期共識(EC)
復制證明是PoS(Proof-of-Storage)的優化版,在PoRep下可以有效防範去中心化網路中的三種常見攻擊,三者的共同點是攻擊礦工實際存儲的數據大小要比聲稱存儲的小,這樣就獲得了本不該獲得的系統獎勵。
時空證明全稱為Proof-of-Space-time,提出了證明鏈(Proof-chain)的數據結構,把一些挑戰和證明鏈接起來形成,在證明鏈的基礎上添加時間段,這樣就得到了一段時間內的礦工存儲數據的證明。時空證明方便驗證礦工在一段時間內確實存儲了特定數據,利用時間戳錨定這些證明鏈。
預期共識(Expected Consensus,EC),新的區塊創建權,通過每輪選舉,礦工獲得選舉的可能性跟礦工當前的有效存儲(算力)成正比,亦即把礦工在網路中當前的存儲數據相對於整個網路的存儲比例轉化為礦工投票權。
Filecoin還引入了一種稱為時限性(Time Bounded)的協議,有效解決去中心化網路中常見的三種攻擊。所以,Filecoin在共識機制上較之比特幣和以太坊,更為復雜。
8. 區塊鏈幾大共識機制及優缺點
首先,沒有一種共識機制是完美無缺的,各共識機制都有其優缺點,有些共識機制是為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而生。
1.pow( 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
一句話介紹:乾的越多,收的越多。
依賴機器進行數學運算來獲取記賬權,資源消耗相比其他共識機制高、可監管性弱,同時每次達成共識需要全網共同參與運算,性能效率比較低,容錯性方面允許全網50%節點出錯。
優點:
1)演算法簡單,容易實現;
2)節點間無需交換額外的信息即可達成共識;
3)破壞系統需要投入極大的成本;
缺點:
1)浪費能源;
2)區塊的確認時間難以縮短;
3)新的區塊鏈必須找到一種不同的散列演算法,否則就會面臨比特幣的算力攻擊;
4)容易產生分叉,需要等待多個確認;
5)永遠沒有最終性,需要檢查點機制來彌補最終性;
2.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一句話介紹:持有越多,獲得越多。
主要思想是節點記賬權的獲得難度與節點持有的權益成反比,相對於PoW,一定程度減少了數學運算帶來的資源消耗,性能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依然是基於哈希運算競爭獲取記賬權的方式,可監管性弱。該共識機制容錯性和PoW相同。它是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佔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
優點: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共識達成的時間;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挖礦。
缺點:還是需要挖礦,本質上沒有解決商業應用的痛點;所有的確認都只是一個概率上的表達,而不是一個確定性的事情,理論上有可能存在其他攻擊影響。例如,以太坊的DAO攻擊事件造成以太坊硬分叉,而ETC由此事件出現,事實上證明了此次硬分叉的失敗。
DPOS與POS原理相同,只是選了一些「人大代表」。
BitShares社區首先提出了DPoS機制。
與PoS的主要區別在於節點選舉若干代理人,由代理人驗證和記賬。其合規監管、性能、資源消耗和容錯性與PoS相似。類似於董事會投票,持幣者投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代理他們進行驗證和記賬。
DPoS的工作原理為:
去中心化表示每個股東按其持股比例擁有影響力,51%股東投票的結果將是不可逆且有約束力的。其挑戰是通過及時而高效的方法達到51%批准。為達到這個目標,每個股東可以將其投票權授予一名代表。獲票數最多的前100位代表按既定時間表輪流產生區塊。每名代表分配到一個時間段來生產區塊。所有的代表將收到等同於一個平均水平的區塊所含交易費的10%作為報酬。如果一個平均水平的區塊含有100股作為交易費,一名代表將獲得1股作為報酬。
網路延遲有可能使某些代表沒能及時廣播他們的區塊,而這將導致區塊鏈分叉。然而,這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製造區塊的代表可以與製造前後區塊的代表建立直接連接。建立這種與你之後的代表(也許也包括其後的那名代表)的直接連接是為了確保你能得到報酬。
該模式可以每30秒產生一個新區塊,並且在正常的網路條件下區塊鏈分叉的可能性極其小,即使發生也可以在幾分鍾內得到解決。
成為代表:
成為一名代表,你必須在網路上注冊你的公鑰,然後分配到一個32位的特有標識符。然後該標識符會被每筆交易數據的「頭部」引用。
授權選票:
每個錢包有一個參數設置窗口,在該窗口裡用戶可以選擇一個或更多的代表,並將其分級。一經設定,用戶所做的每筆交易將把選票從「輸入代表」轉移至「輸出代表」。一般情況下,用戶不會創建特別以投票為目的的交易,因為那將耗費他們一筆交易費。但在緊急情況下,某些用戶可能覺得通過支付費用這一更積極的方式來改變他們的投票是值得的。
保持代表誠實:
每個錢包將顯示一個狀態指示器,讓用戶知道他們的代表表現如何。如果他們錯過了太多的區塊,那麼系統將會推薦用戶去換一個新的代表。如果任何代表被發現簽發了一個無效的區塊,那麼所有標准錢包將在每個錢包進行更多交易前要求選出一個新代表。
抵抗攻擊:
在抵抗攻擊上,因為前100名代表所獲得的權力權是相同的,每名代表都有一份相等的投票權。因此,無法通過獲得超過1%的選票而將權力集中到一個單一代表上。因為只有100名代表,可以想像一個攻擊者對每名輪到生產區塊的代表依次進行拒絕服務攻擊。幸運的是,由於事實上每名代表的標識是其公鑰而非IP地址,這種特定攻擊的威脅很容易被減輕。這將使確定DDOS攻擊目標更為困難。而代表之間的潛在直接連接,將使妨礙他們生產區塊變得更為困難。
優點:大幅縮小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可以達到秒級的共識驗證。
缺點:整個共識機制還是依賴於代幣,很多商業應用是不需要代幣存在的。
3.PBFT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實用拜占庭容錯
介紹:在保證活性和安全性(liveness & safety)的前提下提供了(n-1)/3的容錯性。
在分布式計算上,不同的計算機透過訊息交換,嘗試達成共識;但有時候,系統上協調計算機(Coordinator / Commander)或成員計算機 (Member /Lieutanent)可能因系統錯誤並交換錯的訊息,導致影響最終的系統一致性。
拜占庭將軍問題就根據錯誤計算機的數量,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這無法找到一個絕對的答案,但只可以用來驗證一個機制的有效程度。
而拜占庭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法為:
在 N ≥ 3F + 1 的情況下一致性是可能解決。其中,N為計算機總數,F為有問題計算機總數。信息在計算機間互相交換後,各計算機列出所有得到的信息,以大多數的結果作為解決辦法。
1)系統運轉可以脫離幣的存在,pbft演算法共識各節點由業務的參與方或者監管方組成,安全性與穩定性由業務相關方保證。
2)共識的時延大約在2~5秒鍾,基本達到商用實時處理的要求。
3)共識效率高,可滿足高頻交易量的需求。
缺點:
1)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停止工作後,系統將無法提供服務;
2)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聯合作惡,且其它所有的記賬人被恰好分割為兩個網路孤島時,惡意記賬人可以使系統出現分叉,但是會留下密碼學證據
下面說兩個國產的吧~
4.dBFT: delegated BFT 授權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介紹:小蟻採用的dBFT機制,是由權益來選出記賬人,然後記賬人之間通過拜占庭容錯演算法來達成共識。
此演算法在PBFT基礎上進行了以下改進:
將C/S架構的請求響應模式,改進為適合P2P網路的對等節點模式;
將靜態的共識參與節點改進為可動態進入、退出的動態共識參與節點;
為共識參與節點的產生設計了一套基於持有權益比例的投票機制,通過投票決定共識參與節點(記賬節點);
在區塊鏈中引入數字證書,解決了投票中對記賬節點真實身份的認證問題。
優點:
1)專業化的記賬人;
2)可以容忍任何類型的錯誤;
3)記賬由多人協同完成,每一個區塊都有最終性,不會分叉;
4)演算法的可靠性有嚴格的數學證明;
缺點:
1)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停止工作後,系統將無法提供服務;
2)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聯合作惡,且其它所有的記賬人被恰好分割為兩個網路孤島時,惡意記賬人可以使系統出現分叉,但是會留下密碼學證據;
以上總結來說,dBFT機制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最大限度地確保系統的最終性,使區塊鏈能夠適用於真正的金融應用場景。
5.POOL驗證池
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加上數據驗證機制。
優點:不需要代幣也可以工作,在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Pasox、Raft)基礎上,實現秒級共識驗證。
缺點:去中心化程度不如bictoin;更適合多方參與的多中心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