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pow共識機制
『壹』 BPC和POC共識機制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這是一個全新的區塊鏈時代
在比特幣誕生之前,全球信息傳遞都是通過互聯網的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協議來實現高速低成本的傳輸,但是隨著互聯互通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物聯網、VR/AR),人與物體、人與信息的交互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多的實體被數字化或者代幣化,僅僅是信息的分享和傳輸並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當實體被數字化或者代幣化之後,人們越來越關注到價值轉移以及如何點對點傳輸這些資產和價值。
在2008年10月31日,Satoshi Nakamoto 第一次發布了比特幣的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網路中的電子現金》,並提出了通過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網路實現價值轉移。在比特幣體系中,全網參與者均為交易的監督者,交易雙方可以在無需建立信任關系的前提下即可完成交易。區塊鏈技術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創造了一個新的分布式、點對點的生態社會。
在比特幣網路出現之前,我們一直無法在不藉助於第三方受信機構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進行點對點的價值的轉移和傳輸。比特幣網路則是運行於信息高速公路上面的第一個 Value Transfer Protocol(「VTP 協議」)。目前,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不僅限於比特幣和以太坊,BitcoinPc試圖將區塊鏈鏈上和鏈下相結合,形成第三個區塊鏈的生態環境,進一步使用 VTP 協議實現點對點價值傳輸。
自2009年以來,隨著比特幣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價格不斷地提升,幣市逐漸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投資聖地.究其原因在於相較於其他行業投資門檻的不斷提高、投資利潤空間的不斷壓縮以及過多的政策干預,而區塊鏈技術跨時代的象徵意義和幣市價值低窪成了資金不斷湧入的根本原因。
目前市場上把區塊鏈技術主要劃分為三個時代:
➢ 第一個時代即以BTC為代表的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 第二個時代即以ETH為代表的開放的智能合約完整解決方案。
➢ 第三個時代即以解決 ETH 性能不足,容易出現區塊擁堵問題,努力實現更好的商用價值的公鏈集群。
可以推斷,在經歷了幣市前期近十年的瘋狂投機後,後面十年將迎來價值投資的黃金時期,而此時如何選擇一個低估且優質的項目成了首要任務,亦如比爾蓋茨當年投資可口可樂一般。
什麼是BPC
BPC,全名BitcoinPC ,比特容量,是基於 Proof Of Capacity (以下簡稱:POC)的新型加密貨幣。
BPC是一個區塊鏈的數字資產及應用平台,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 Proof Of Capacity,並在系統底層提供了數字資產 BitcoinPcAsset 與數字身份 BitcoinPcID 等功能,使得人們可以非常方便地開展資產數字化業務,而不僅僅是在區塊鏈上創建原生代幣。
BPC通過以硬碟容量大小作為共識基礎,讓其生產更趨向去中心化方式使其更加安全可信,讓人人都能參與到加密貨幣的生產中,通過數學產生信用,通過數學產生價值。
BPC選擇計算機硬碟挖礦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計算機中能夠作為挖礦設備有CPU、GPU和硬碟三種。CPU、GPU最後都避免不了成為AISC礦機,同時CPU、GPU會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費,而硬碟天然有著抗AISC且省電的特性,硬碟只需通過簡單的掃盤就能保持其運作,BPC選擇硬碟挖礦,完美避開了CPU、GPU的缺陷,單台礦機最大挖礦容量8T,避開了部分POC幣種,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小戶進不了場,都是大戶在玩,重蹈POW挖礦的覆轍,小容量PC礦機,更容易布局生態,走進千家萬戶,實現中本聰人人挖礦的構想,POC挖礦的革命已然打響,下一波牛市將會誕生POC龍頭幣種,拭目以待!
BPC特點
1.確定性:程序的行為是確定性的,達成一致共識,在設計系統時排除了非確定性的因素。
2.時間:BPC基於POC機制提供了基於區塊時間戳的系統調用,可以將整個區塊鏈看成一個時間戳伺服器,並取得任意一個區塊被構造時的時間戳。
3.隨機性:BitcoinPC的運行有兩種方式來獲取隨機數:
(1)每個區塊在被構造時,共識節點都會對一個隨機數達成共識並填充到區塊的欄位中,挖礦程序可以讀取到任意區塊的欄位
(2)挖礦程序可以利用區塊的散列值作為隨機數的生成手段,由於區塊的散列值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這種方式可以得到一個較弱的隨機數。
4.數據源:BitcoinPC提供了兩種確定性的數據源:
(1)區塊鏈賬本
程序可以通過互操作服務來訪問到整個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包括完整的區塊和交易,以及它們的每一個欄位。區塊上的數據都具有確定性和一致性,所以可以安全地訪問。
(2)合約存儲空間
部署在 BitcoinPC 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僅可由該節點本身來存取的私有存儲區,BitcoinPC的共識機制確保了每一個節點上的存儲狀態都是一致的。 對於需要訪問鏈外數據的情況,BitcoinPC沒有提供直接的方式,需要通過交易來將鏈外數據發送到鏈內,從而轉化成以上兩種類型的數據源,才能被訪問。
5.節點調用:BitcoinPC的節點具有相互調用的能力,但不能遞歸調用。
6.高性能:BitcoinPC 採用了輕量級的 VM(Virtual Machine)作為其節點的執行環境,它的啟動速度非常快,佔用資源也很小,適合像節點這樣短小的程序。通過 JIT(即時編譯器)技術對熱點進行靜態編譯和緩存可以顯著提升虛擬機的執行效率。
7.拓展性:BitcoinPC的節點之間的調用關系是靜態的,無法在運行時指定調用的目標。
8.低耦合:BitcoinPC的系統採用低耦合的設計,區塊程序在執行時,通過互操作服務層與外部通信。
9.高效節能:POC的挖礦經濟模型使礦工成為生態利益的共同體、並用幣作為新型生產資料代替了原本的電力消耗資源,使BPC整個生態不停的自動擴張。全球只要買得到硬碟的國家,人人可以參與挖礦。
BPC應用場景
超導交易:BitcoinPC未來會孵化區塊鏈超導交易的項目。
智能基金:BitcoinPC未來會在智能基金項目上加大投資,它和基於以太坊的 TheDAO 項目非常相似,但試圖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安全性,避免重蹈 TheDAO 的覆轍(被黑客攻破)。
跨鏈互操作:BitcoinPC為跨鏈互操作的實現提供支持,不但可以實現跨鏈資產交換,還可以運行跨鏈分布式事務,在不同區塊鏈上運行,並保證它們的一致性。
BPC分配機制
BPC發行總量:4200萬枚
420萬枚(總量的10%):用於激勵BitcoinPc的開發者和BitcoinPc的理事會成員(預挖)
210萬枚(總量的5%):用於激勵BitcoinPc 社區建設(隨挖礦的每個塊產出)
3570萬枚(總量85%):用於礦工挖礦
出塊時間:10分鍾
初始塊大小:100BPC/Block
區塊容量:10M
減半周期:4年
初始TPS:70筆交易/秒
『貳』 為什麼filecoin的挖礦模式區別於比特幣以太坊的挖礦模式
主要是共識機制不一樣,比特幣和以太坊挖礦都是採用PoW機制,需要耗費大量能源做哈希運算,對環境不友好,且沒有對實體經濟產生實質性的價值。
Filecoin採用PoSt機制,PoSt機制中的算力基於實實在在的有用的存儲服務,使用一段時間內一個礦工所擁有的數據量作為算力大小的證明。基於這一點,PoSt機制是區塊鏈共識機制的一次全新的具有未來意義的探索。
隨著5G的商用,越來越多的數據需要存儲,PoSt機制的出現和發展可為後續的商業生態提供前提條件。
『叄』 達克幣怎麼挖礦
達克幣每日教學,關於達克幣pow➕pos共識機制,是區塊鏈3.0技術,pow維護區塊鏈區塊穩定,pos維護區塊鏈的管理,pos就是權益證明機制,幣的數量和幣齡決定你的挖礦,最低幣齡兩周,在你錢包沒有往外轉幣情況下,從你收幣日起計算幣齡,幣齡超過兩周開始挖礦,挖到礦後,幣齡清零! 也就是說不需要礦機和電腦挖礦,不會浪費電力資源污染環境,兩周多打開一次錢包就行,以太坊也在籌劃升級為pow➕pos共識機制!
『肆』 區塊鏈共識機制
PoW:工作量證明 (Proof of Work,簡稱 PoW ) ,簡單的解釋就是一份證明,用來確認你做過一定量的工作。因為監測工作的整個過程通常是極為低效的,而通過對工作的結果進行認證來證明完成了相應的工作量,則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式。比如現實生活中的畢業證、駕駛證等等,都是通過檢驗結果的方式所取得的證明。這就是說,你獲得多少幣,取決於你對挖礦貢獻的有效工作。簡單的理解,你電腦性能越好,你獲得的收益就會越多,這就是根據你的工作量來執行幣的分配。大部分的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萊特幣等等,都是基於 PoW 模式的虛擬貨幣(算力越高、挖礦時間越長,你獲得的幣就越多)。
PoS:PoS 是一種在公鏈中的共識演算法,可作為 PoW 演算法的一種替換。PoW是保證比特幣、當前以太坊和許多其它區塊鏈安全的一種機制,但是 PoW 演算法在挖礦過程中因破壞環境和浪費電力而受到指責。PoS 試圖通過以一種不同的機製取代挖礦的概念,從而解決這些問題。
PoS 機制可以被描述成一種虛擬挖礦。PoS 主要依賴於區塊鏈自身里的代幣。在PoW 中,一個用戶可能拿 1000 美元來買計算機,加入網路來挖礦產生新區塊,從而得到獎勵。而在 PoS 中,用戶可以拿 1000 美元購買等價值的代幣,把這些代幣當作押金放入 PoS 機制中,這樣用戶就有機會產生新塊而得到獎勵。在 PoW 中,如果用戶花費 2000 美元購買硬體設備,當然會獲得兩倍算力來挖礦,從而獲得兩倍獎勵。同樣,在 PoS 機制中投入兩倍的代幣作為押金,就有兩倍大的機會獲得產生新區塊的權利。
『伍』 比特幣、以太坊與IPFS挖礦的區別
比特幣和以太坊是pow算力挖礦。ipfs是存儲即挖礦,新型模式。
『陸』 Filecoin的共識機制是什麼
復制證明(PoRep)+時空證明(PoSt)+預期共識(EC)
復制證明是PoS(Proof-of-Storage)的優化版,在PoRep下可以有效防範去中心化網路中的三種常見攻擊,三者的共同點是攻擊礦工實際存儲的數據大小要比聲稱存儲的小,這樣就獲得了本不該獲得的系統獎勵。

時空證明全稱為Proof-of-Space-time,提出了證明鏈(Proof-chain)的數據結構,把一些挑戰和證明鏈接起來形成,在證明鏈的基礎上添加時間段,這樣就得到了一段時間內的礦工存儲數據的證明。時空證明方便驗證礦工在一段時間內確實存儲了特定數據,利用時間戳錨定這些證明鏈。
預期共識(Expected Consensus,EC),新的區塊創建權,通過每輪選舉,礦工獲得選舉的可能性跟礦工當前的有效存儲(算力)成正比,亦即把礦工在網路中當前的存儲數據相對於整個網路的存儲比例轉化為礦工投票權。
Filecoin還引入了一種稱為時限性(Time Bounded)的協議,有效解決去中心化網路中常見的三種攻擊。所以,Filecoin在共識機制上較之比特幣和以太坊,更為復雜。
『柒』 什麼是POW和POS,二者區別聯系
POW:全稱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
POS:全稱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這兩者都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數字貨幣的記賬方法。

區別是:
1、POW機制:工作量證明機制即對於工作量的證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區塊鏈中的一筆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區塊)時必須滿足的要求。在基於工作量證明機制構建的區塊鏈網路中,節點通過計算隨機哈希散列的數值解爭奪記賬權,求得正確的數值解以生成區塊的能力是節點算力的具體表現。
2、POS機制:權益證明要求證明人提供一定數量加密貨幣的所有權即可。權益證明機制的運作方式是,當創造一個新區塊時,礦工需要創建一個「幣權」交易,交易會按照預先設定的比例把一些幣發送給礦工本身。權益證明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擁有代幣的比例和時間,依據演算法等比例地降低節點的挖礦難度,從而加快了尋找隨機數的速度。
(7)以太坊pow共識機制擴展閱讀: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捌』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什麼優缺點有哪些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有很多,說一個影響力最大的比特幣背後的pow共識機制,好處是安全 不可篡改 全球流通 缺點是速度太慢了 一秒鍾只能處理7筆交易
『玖』 以太坊到2021年12月14日沒賣的咋辦呀
『拾』 以太坊架構是怎麼樣的
以太坊最上層的是DApp。它通過Web3.js和智能合約層進行交換。所有的智能合約都運行在EVM(以太坊虛擬機)上,並會用到RPC的調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內容,包括:blockChain, 共識演算法,挖礦以及網路層。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戶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戶端就是Geth(Go-Ethere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