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以太坊大事記

以太坊大事記

發布時間: 2022-01-30 00:30:01

A. 紐約比特幣大會什麼時候召開

據外媒報道,盡管比特幣的價格今年出現了大幅下跌,但是加密貨幣會議仍然是一件大事。

本周,知名比特幣新聞網站CoinDesk將在紐約市召開為期三天的紐約比特幣大會,門票價格約為2000美元。此次會議預計會有4000人參加,比去年2700人的參會人數增加了很多。因此,這次會議的門票收入至少會達到800萬美元。

紐約比特幣大會召開的幾天時間里,還有20個其他會議同時召開,這些會議的門票價格也很高。三年前,Consensus會議首次召開,當時只有400人參加。現在,該會議已成為Blockchain Week NYC(紐約市區塊鏈周)活動的主要特色。

在去年5月舉行的Consensus會議前後,比特幣的價格猛增到了大約2000美元。當然,這也是首次舉行的TokenSummit峰會和Ethereal峰會推波助瀾的結果。

從那以後,比特幣的價格一路飆漲,成功吸引了華爾街的興趣,並在11月舉行的Consensus Invest會議結束之後首次超過了1萬美元。在去年12月,比特幣的價格達到最高峰,超過了1.9萬美元。但是,從那以後,它的價格跌了一半以上。

演講人陣容強大

今年的演講人陣容表明加密貨幣行業向主流方向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微博網站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Dorsey)周三準備在Consensus會議上發表演講。他的移動支付公司Square還在今年推出了比特幣交易業務。其他會議專家小組成員還包括政府官員和初創公司負責人等。

「Consensus會議的名氣很大,如果你在會上發表演講,那麼說明你本人也很有知名度。」加密貨幣交易所AirSwap的聯合創始人邁克爾-歐威德(Michael Oved)說。他還是上周四舉行的Fluidity區塊鏈會議的組織者。

他表示,他故意降低了他舉辦的Fluidity會議的門票價格,將其定價為150-250美元。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個「讓我們交流我們正在研究的東西的好機會」。歐威德稱,Fluidity會議大約有700人參加,門票銷售收入達到了大約14萬美元。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主辦方收費高昂,但卻從不向演講者付費。這些演講者才是最關心區塊鏈社區發展、最熱切分享新動態的人。」她在4月28日在Twitter上發帖說。

在本周舉行的Ethereal峰會和Consensus會議上,她都會上台演講。「這兩個會議都沒有給我演講費用。」她說。她還補充稱,「在線直播是讓大眾觀看會議內容的好方法。」

「會議太多,真瘋狂」

各種會議搞得聲勢很大,也很熱鬧,但是我們並不清楚他們是否最終幫助到了初創公司,尤其是那些管理還不完善的初創公司。

「現在的會議太多,真瘋狂。」歐威德說,「僅在舊金山灣區,每周都有一場關於區塊鏈的會議。這樣我們很容易被這些會議分心。」

但是,一些人確信,這些會議最終將是比特幣價格恢復的催化劑。

「歷次Consensus會議後,比特幣的價格都會上漲。這個事實強有力地支持了我們的觀點:今年比特幣的價格已經觸底。」市場研究公司Fundstrat Global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湯姆-李(Tom Lee)在5月7日的一份研究簡報中說,「在每次會議期間,比特幣的價格都會上漲10-70%。」

他還補充說,「考慮到參會人數的大幅增加,我們認為所有加密貨幣的價格都會出現類似的增長。」

B. 1097年的大事記

1、1097年3月14日(宋紹聖四年二月二十八)北宋詩人、詞人秦觀被移送橫州編管。「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首《踏莎行》是秦觀於紹聖四年(1097年)徙居郴州時所
寫,抒發了詞人貶謫生活的苦悶情懷。「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郴江本與郴山相守,但周繞之下,仍復流走,誠如詞人謫徙異地之無可奈何。東坡最愛此二句,並在少游去世後,把其書於扇面上,痛惜道:「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2、蘇頌字子容,同安城關人。紹聖二年至四年(1094—1097年),蘇頌寫出《新儀象法要》3卷,詳細介紹了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及使用方法,繪制了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機械設計圖,附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比300年後西歐星圖紀錄的星數還多442顆。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把《新儀象法要》譯成英文在國外發行,並稱贊「蘇頌是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
3、文彥博,生於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字寬夫,汾州介休(分屬山西)人,北宋時期政治家。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文彥博為昭文館大學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發文彥博曾送蜀錦給
張貴妃,十月,被罷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彥博再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土。以後,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英宗時,文彥博任樞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開始變法,文彥博與王安石所持論有異,對其中市易、青苗諸法傷民弊端多所論及,因反對變法,文彥博被改任地方官,後以大師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經司馬光推薦,文彥博出任平章軍國重事,五年,以太師充護國軍、山南西道節度等使復致仕。紹至四年(1097年),章淳秉政,雲文彥博與司馬光曾反對王安石變法,降為太子太保,也就在這一年,文彥博去世,時年92歲。
4、1097年1月為哈爾濱的建城紀元,出土文物證實阿勒錦村的文獻根據確鑿無誤,古村的出史環境極為翔實;城市古、今名稱的女真族語詞同出一源。諸此最基本的依據,已為認定阿勒錦村的存在與哈爾濱的城史上限,排除了任何模稜兩可的解釋。所以說,在哈爾濱的歷史上,1097年和這年的1月,應該是最早的一個有資格標志城市紀元的年頭和月份。
5、1097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被貶謫只海南儋州。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稱大蘇,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到達君士坦丁堡。
1097年5月,十字軍開始進攻魯姆蘇丹國首都尼西亞。1097年6月19日,尼西亞投降。攻下尼西亞之後,拜占庭軍隊著手清理附近地區的突厥人殘部,從歐洲來的十字軍們則向東南方開始了前往聖地耶路撒冷的長途跋涉。在這片落入突厥人手中的領地上,他們分成南北兩路行軍,北路由博希蒙德和征服者威廉的兒子、有「災星」之稱的諾曼底公爵羅伯特(Rober)領軍,南路由戈弗雷統率。而魯姆國的蘇丹基利日·阿爾斯蘭一世(KilidjArslanⅠ)在尼西亞被圍攻之前就開始召集他的部隊,然而直至在尼西亞陷落之後,軍隊還是沒有集結完成。失去了首都,阿爾斯蘭極不甘心,他便與統治安納托利亞西北部的達尼什曼德結盟,組織起一支人數達十萬的大軍,在多利留姆(Dorylaeum)城外的平原上與十字軍決一死戰。1097年7月1日,阿爾斯蘭一世的大軍首先與由博希蒙德率領的北路軍交上了手,由於兵力占絕對優勢,阿爾斯蘭一世很快就佔了上風。但沒過多久,戈弗雷公爵的南路軍加入了戰場,戈弗雷親自率領數千重甲騎士從附近的山頭向突厥人的側翼發動了猛烈的突擊,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突厥人頓時亂了陣腳,在歐洲人的重甲騎士沖鋒戰術面前,突厥大軍以令人驚異的速度潰敗了,同時北路軍也發動了反攻,數小時之後,十萬大軍,除少數人倉皇逃走外,大部分都葬身在多利留姆的平原上。 1097年,十字軍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佔塞爾柱人國都尼凱亞。

C. 684年的通鑒記載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光宅元年(甲申,公元六八四年)
春,正月,甲申朔,改元嗣聖,赦天下。
立太子妃韋氏為皇後;擢後父玄貞自普州參軍為豫州刺史。
癸巳,以左散騎常侍杜陵韋弘敏為太府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中宗欲以韋玄貞為侍中,又欲授乳母之子五品官;裴炎固爭,中宗怒曰:「我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炎懼,白太後,密謀廢立。二月,戊午,太後集百官於乾元殿,裴炎與中書侍郎劉禕之、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勒兵入宮,宣太後令,廢中宗為廬陵王,扶下殿。中宗曰:「我何罪?」太後曰:「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乃幽於別所。己未,立雍州牧豫王旦為皇帝。政事決於太後,居睿宗於別殿,不得有所預。立豫王妃劉氏為皇後。後,德威之孫也。有飛騎十餘人飲於坊曲,一人言:「向知別無勛賞,不若奉廬陵。」一人起,出詣北門告之。座未散,皆捕得,系羽林獄,言者斬,餘以知反不告皆絞,告者除五品官。告密之端自此興矣。
壬子,以永平郡王成器為皇太子,睿宗之長子。赦天下,改元文明。
庚申,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命劉仁軌專知西京留守事。流韋玄貞於欽州。
太後與劉仁軌書曰:「昔漢以關中之事委蕭何,今托公亦猶是矣。」仁軌上疏,辭以衰老不堪居守,因陳呂後禍敗之事以申規戒。太後使秘書監武承嗣齎璽書慰諭之曰:「今以皇帝諒闇不言,眇身且代親政;遠勞勸戒,復辭衰疾。又雲『呂氏見嗤於後代,祿、產貽禍於漢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初聞此語,能不罔然;靜而思之,是為龜鏡。況公先朝舊德,遐邇具瞻,願以匡救為懷,無以暮年致請。」
辛酉,太後命左金吾將軍丘神勣詣巴州,檢校故太子賢宅,以備外虞,其實風使殺之。神勣,行恭之子也。
甲子,太後御武成殿,皇帝帥王公以下上尊號。丁卯,太後臨軒,遣禮部尚書武承嗣冊嗣皇帝。自是太後常御紫宸殿,施慘紫帳以視朝。
丁丑,以太常卿、檢校豫王府長史王德真為侍中;中書侍郎、檢校豫王府司馬劉禕之同中書門下三品。
三月,丁亥,徙杞王上金為畢王,鄱陽王素節為葛王。
丘神勣至巴州,幽故太子賢於別室,逼令自殺。太後乃歸罪於神勣,戊戌,舉哀於顯福門,貶神勣為疊州刺史。己亥,追封賢為雍王。神勣尋復入為左金吾將軍。
夏,四月,開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滕王元嬰薨。
辛酉,徙畢王上金為澤王,拜蘇州刺史;葛王素節為許王,拜絳州刺史。
癸酉,遷廬陵王於房州;丁丑,又遷於均州故濮王宅。
五月,丙申,高宗靈駕西還。
閏月,以禮部尚書武承嗣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秋,七月,戊午,廣州都督路元睿為昆侖所殺。元睿暗懦,僚屬恣橫,有商舶至,僚屬侵漁不已。商胡訴於元睿,元睿索枷,欲系治之。群胡怒,有昆侖袖劍直登聽事,殺元睿及左右十餘人而去,無敢近者,登舟入海,追之不及。
溫州大水,流四千餘家。
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朔州。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於乾隆,廟號高宗。
初,尚書左丞馮元常為高宗所委,高宗晚年多疾,百司奏事,每曰:「朕體中不佳,可與元常平章以聞。」元常嘗密言:「中宮威權太重,宜稍抑損。」高宗雖不能用,深以其言為然。及太後稱制,四方爭言符瑞;嵩陽令樊文獻瑞石,太後命於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狀涉諂詐,不可誣罔天下。」太後不悅,出為隴州刺史。元常,子琮之曾孫也。
丙午,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武承嗣罷為禮部尚書。
括州大水,流二千餘家。
九月,甲寅,赦天下,改元。旗幟皆從金色。八品以下,舊服青者更服碧。改東都為神都,宮名太初。又改尚書省為文昌台,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曹為天、地、四時六官;門下省為鸞台,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御史台為左肅政台,增置右肅政台;其餘省、寺、監、率之名,悉以義類改之。
以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於道安撫大使,以備突厥。
武承嗣請太後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廟,太後從之。裴炎諫曰:「太後母臨天下,當示至公,不可私於所親。獨不見呂氏之敗乎!」太後曰:「呂後以權委生者,故及於敗。今吾追尊亡者,何傷乎!」對曰:「事當防微杜漸,不可長耳。」太後不從。己巳,追尊太後五代祖克己為魯靖公,妣為夫人;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恭肅王,曾祖儉為太尉、金城義康王,祖華為太尉、太原安成王,考士彟為太師、魏定王;祖妣皆為妃。裴炎由是得罪。又作五代祠堂於文水。
時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會眉州刺史英公李敬業及弟盩厔令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簿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皆坐事,敬業貶柳州司馬,敬猷免官,之奇貶括蒼令,賓王貶臨海丞,求仁貶黟令。求仁,正倫之侄也。盩厔尉魏思溫嘗為御史,復被黜。皆會於揚州,各自以失職怨望,乃謀作亂,以匡復廬陵王為辭。
思溫為之謀主,使其黨監察御史薛仲璋求奉使江都,令雍州人韋超詣仲璋告變,雲「揚州長史陳敬之謀反」。仲璋收敬之系獄。居數日,敬業乘傳而至,矯稱揚州司馬來之官,雲「奉密旨,以高州酋長馮子猷謀反,發兵討之。」於是開府庫,令士曹參軍李宗臣就錢坊,驅囚徒、工匠數百,授以甲。斬敬之於系所;錄事參軍孫處行拒之,亦斬以徇,僚吏無敢動者。遂起一州之兵,復稱嗣聖元年。開三府,一曰匡復府,二曰英公府,三曰揚州大都督府。敬業自稱匡復府上將,領揚州大都督。以之奇、求仁為左、右長史,宗臣、仲璋為左、右司馬,思溫為軍師,賓王為記室,旬日間得勝兵十餘萬。移檄州縣,略曰:「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溫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嘗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密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踐元後於翚翟,陷吾君於聚麀。」又曰:「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又曰:「包藏禍心,竊窺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又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又曰:「試觀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太後見檄,問曰:「誰所為?」或對曰:「駱賓王。」太後曰:「宰相之過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敬業求得人貌類故太子賢者,紿眾雲:「賢不死,亡在此城中,令吾屬舉兵。」因奉以號令。
楚州司馬李崇福帥所部三縣應敬業。盱眙人劉行舉獨據縣不從,敬業遣其將尉遲昭攻盱眙,行舉拒卻之。詔以行舉為游擊將軍,以其弟行實為楚州刺史。
甲申,以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將兵三十萬,以將軍李知士、馬敬臣為之副,以討李敬業。
武承嗣與從父弟右衛將軍三思以韓王元嘉、魯王靈夔屬尊位重,屢勸太後因事誅之。太後謀於執政,劉禕之、韋思謙皆無言;內史裴炎獨固爭,太後愈不悅。三思,元慶之子也。
及李敬業舉兵,薛仲璋,炎之甥也,炎欲示閑暇,不汲汲議誅討。太後問計於炎,對曰:「皇帝年長,不親政事,故豎子得以為辭。若太後返政,則不討自平矣。」監察御史藍田崔詧聞之,上言:「炎受顧托,大權在己,若無異圖,何故請太後歸政?」太後命左肅政大夫金城騫味道、侍御史櫟陽魚承曄鞫之,收炎下獄。炎被收,辭氣不屈。或勸炎遜辭以免,炎曰:「宰相下獄,安有全理!」
鳳閣舍人李景諶證炎必反。劉景先及鳳閣侍郎義陽胡元范皆曰:「炎,社稷元臣,有功於國,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太後曰:「炎反有端,顧卿不知耳。」對曰:「若裴炎為反,則臣等亦反也。」太後曰:「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文武間證炎不反者甚眾,太後皆不聽。俄並景先、元范下獄。丁亥,以騫味道檢校內史同鳳閣鸞台三品,李景諶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魏思溫說李敬業曰:「明公以匡復為辭,宜帥大眾鼓行而進,直指洛陽,則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響應矣。」薛仲璋曰:「金陵有王氣,且大江天險,足以為固,不如先取常、潤,為定霸之基,然後北向以圖中原,進無不利,退有所歸,此良策也!」思溫曰:「山東豪傑以武氏專制,憤惋不平,聞公舉事,皆自蒸麥飯為糧,伸鋤為兵,以俟南軍之至。不乘此勢以立大功,乃更蓄縮,欲自謀巢穴,遠近聞之,其誰不解體!」敬業不從,使唐之奇守江都,將兵渡江攻潤州。思溫謂杜求仁曰:「兵勢合則強,分則弱,敬業不並力渡淮,收山東之眾以取洛陽,敗在眼中矣!」
壬辰,敬業陷潤州,執刺史李思文,以李宗臣代之。思文,敬業之叔父也,知敬業之謀,先遣使間道上變,為敬業所攻,拒守久之,力屈而陷。思溫請斬以徇,敬業不許,謂思文曰:「叔黨於武氏,宜改姓武。」潤州司馬劉延嗣不降,敬業將斬之,思溫救之,得免,與思文皆囚於獄中。劉延嗣,審禮從父弟也。曲阿令河間尹元貞引兵救潤州,戰敗,為敬業所擒,臨以白刃,不屈而死。
丙申,斬裴炎於都亭。炎將死,顧兄弟曰:「兄弟官皆自致,炎無分毫之力,今坐炎流竄,不亦悲乎!」籍沒其家,無甔石之儲。劉景先貶普州刺史,又貶辰州刺史,胡元范流瓊州而死。裴炎弟子太僕寺丞伷先,年十七,上封事請見言事。太後召見,詰之曰:「汝伯父謀反,尚何言?」伷先曰:「臣為陛下畫計耳,安敢訴冤!陛下為李氏婦,先帝棄天下,遽攬朝政,變易嗣子,疏斥李氏,封崇諸武。臣伯父忠於社稷,反誣以罪,戮及子孫。陛下所為如是,臣實惜之!陛下早宜復子明辟,高枕深居,則宗族可全;不然,天下一變,不可復救矣!」太後怒曰:「胡白,小子敢發此言!」命引出。伷先反顧曰:「今用臣言,猶未晚!」如是者三。太後命於朝堂杖之一百,長流瀼州。炎之下獄也,郎將姜嗣宗使至長安,劉仁軌問以東都事,嗣宗曰:「嗣宗覺裴炎有異於常久矣。」仁軌曰:「使人覺之邪?」嗣宗曰:「然。」仁軌曰:「仁軌有奏事,願附使人以聞。」嗣宗曰:「諾。」明日,受仁軌表而還,表言:「嗣宗知裴炎反不言。」太後覽之,命拉嗣宗於殿庭,絞於都亭。
丁酉,追削李敬業祖考官爵,發冢斫棺,復姓徐氏。
李景諶罷為司賓少卿,以右史武康沈君諒、著作郎崔詧為正諫大夫、同平章事。
徐敬業聞李孝逸將至,自潤州回軍拒之,屯高郵之下阿溪;使徐敬猷逼淮陰,別將韋超、尉遲昭屯都梁山。
李孝逸軍至臨淮,偏將雷仁智與敬業戰,不利,孝逸懼,按兵不進。監軍殿中侍御史魏元忠謂孝逸曰:「天下安危,在茲一舉。四方承平日久,忽聞狂狡,注心傾耳以俟其誅。今大軍久留不進,遠近失望,萬一朝廷更命它將以代將軍,將軍何辭以逃逗撓之罪乎!」孝逸乃引軍而前。壬寅,馬敬臣擊斬尉遲昭於都梁山。
十一月,辛亥,以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大總管,討敬業。
韋超擁眾據都梁山,諸將皆曰:「超憑險自固,士無所施其勇,騎無所展其足;且窮寇死戰,攻之多殺士卒,不如分兵守之,大軍直趣江都,覆其巢穴。」支度使薛克構曰:「超雖據險,其眾非多。今多留兵則前軍勢分,少留兵則終為後患,不如先擊之,其勢必舉,舉都梁,則淮陰、高郵望風瓦解矣。」魏元忠請先擊徐敬猷,諸將曰:「不如先攻敬業,敬業敗,則敬猷不戰自擒矣。若擊敬猷,則敬業引兵救之,是腹背受敵也。」元忠曰:「不然。賊之精兵,盡在下阿,烏合而來,利在一決,萬一失利,大事去矣!敬猷出於博徒,不習軍事,其眾單弱,人情易搖,大軍臨之,駐馬可克。敬業雖欲救之,計程必不能及。我克敬猷,乘勝而進,雖有韓、白不能當其鋒矣。今不先取弱者而遽攻其強,非計也。」孝逸從之,引兵擊超,超夜遁;進擊敬猷,敬猷脫身走。
庚申,敬業勒兵阻溪拒守,後軍總管蘇孝祥夜將五千人,以小舟渡溪先擊之,兵敗,孝祥死,士卒赴溪溺死者過半。左豹韜衛果毅漁陽成三朗為敬業所擒。唐之奇紿其眾曰:「此李孝逸也!」將斬之,三朗大呼曰:「我果毅成三朗,非李將軍也。官軍今大至矣,爾曹破在朝夕。我死,妻子受榮,爾死,妻子籍沒,爾終不及我!」遂斬之。
孝逸等諸軍繼至,戰數不利。孝逸懼,欲引退,魏元忠與行軍管記劉知柔言於孝逸曰:「風順荻干,此火攻之利。」固請決戰。敬業置陣既久,士卒多疲倦顧望,陣不能整;孝逸進擊之,因風縱火,敬業大敗,斬首七千級,溺死者不可勝紀。敬業等輕騎走入江都,挈妻子奔潤州,將入海奔高麗;孝逸進屯江都,分遣諸將追之。乙丑,敬業至海陵界,阻風,其將王那相斬敬業、敬猷及駱賓王首來降。餘黨唐之奇、魏思溫皆捕得,傳首神都,揚、潤、楚三州平。
陳岳論曰:敬業苟能用魏思溫之策,直指河、洛,專以匡復為事,縱軍敗身戮,亦忠義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氣,是真為叛逆,不敗何待!
敬業之起也,名敬猷將兵五千,循江西上,略地和州。前弘文館直學士歷陽高子貢帥鄉里數百人拒之,敬猷不能西。以功拜朝散大夫、成均助教。
丁卯,郭待舉罷為左庶子;以鸞台侍郎韋方質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方質,雲起之孫也。
十二月,劉景先又貶吉州員外長史,郭待舉貶岳州刺史。
初,裴炎下獄,單於道安撫大使、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密表申理,由是忤旨。務挺素以唐之奇、杜求仁善,或譖之曰:「務挺與裴炎、徐敬業通謀。」癸卯,遣左鷹揚將軍裴紹業即軍中斬之,籍沒其家。突厥聞務挺死,所在宴飲相慶;又為務挺立祠,每出師,必禱之。
太後以夏州都督王方翼與務挺連職,素相親善,且廢後近屬,征下獄,流崖州而死。

D. 歷史大事年表

100萬年前,人類掌握了火的使用技術。

2萬年前,人類發明弓箭。

1萬年前,人類進入定居農業社會。

前7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有陶窯及模製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製造、冶金術、酒醋製造、顏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蘇打製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六十進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發明十進制,整數和分數計演算法,三角形和圓面積計演算法,正方角錐體和錐台體積計演算法;發明防腐劑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倫人能解兩個變數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1200年,中國殷商青銅(銅錫合金)冶鑄技術已達成熟階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時代。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7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紀,希臘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發現琥珀摩擦生電,發現磁石吸鐵現象。

前6世紀,希臘畢達哥拉斯證明了勾股定理,發現了無理數,提出了地球球形說,研究了音律。

前6世紀,印度人計算出2的平方根為1.4142156。

前594年,希臘梭倫改革,確立民主政治,制定憲法,工商業興起。

前551年,孔子誕生。

前5世紀,希臘的德謨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論,認為萬物是由大小和質量不同、運動不息的原子組成。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戰國時代。

前462年,希臘巴門尼德、芝諾等埃利亞學派指出在運動和變化中的各種矛盾,提出了飛矢不動等有關時間、空間和數的芝諾悖論。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4世紀,希臘亞里士多德對數學、動物學等進行綜合研究,在《天論》一書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說。認識到聲音是由空氣運動產生的。發表《動物自然史》等書,記載有500多種動物,第一次把生物學置於廣泛觀察的基礎之上。

前4世紀,希臘的菲洛勞斯提出中心火說,是日心說的萌芽。

前4世紀,中國的莊子(前369-286年)中記載了鑽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 「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事不竭」的觀點。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紀,希臘歐幾里德發表 《幾何原本》13卷。

前3世紀,希臘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212)發現杠桿原理和浮力定律,發明阿基米德螺旋。韓非記載司南。

前285年,埃及國王托勒密2世即位,獎勵保護學術。

前258年,希臘埃拉西斯特拉托最早從事比較解剖學和病理解剖學。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45年,希臘的克達席布斯在埃及亞歷山大發明壓力泵、氣槍等。

前230年,希臘的厄拉多塞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測定出地球的大小。

前221-前206,秦朝。

前221年,中國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其體制沿用到20世紀。

前206-公元220年,漢朝。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希臘希龍(Hero,62-150)發明蒸汽旋轉器和熱空氣推動的轉動機,這是蒸汽渦輪機和熱氣渦輪機的萌芽。發明虹吸管。

1世紀,羅馬普利尼的網路全書《博物學》問世。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00年,希臘尼寇馬寫《算術引論》一書,此後算術開始成為獨立學科。

105年,中國東漢時蔡倫造紙。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2世紀,希臘托勒密運用圓錐、圓筒等方法繪制地球,建立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體系。發現大氣折射。已知道中國。

220-581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5世紀,中國南北朝時南朝的祖沖之(429-500)算出圓周率的值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6世紀,中國北魏時賈思勰寫《齊民要術》,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618-907,唐朝唐太宗。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8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入西方,阿拉伯煉金術獲得發展,制出了硫酸、硝酸、王水等,為向化學過渡准備了條件。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葯。

9世紀,阿拉伯花剌子模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使西歐人熟悉了十進位制,他也是代數學的奠基人,阿拉伯阿爾·拉茲寫成《醫學集成》,被後人認為是醫療化學的先驅。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了火葯,這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重大發現。

10世紀,阿拉伯伊本·西拿寫成《醫學經典》,對以後6個世紀影響很深。

10世紀,中國宋代發明了膽礬溶液浸銅法生產銅,這是水法冶金術的開始。

960-1279年,宋朝。

11世紀,中國宋代沈括寫成《夢溪筆談》一書。

11世紀,阿拉伯愛薩(西方人稱為阿維森納)寫成《醫典》。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00年,歐洲人開始使用眼鏡。

1202年,義大利斐波那契發表《計算之書》把印度-阿拉伯計數法介紹到西方。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葯,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3世紀中前葉,中國火葯傳入阿拉伯。

1279-1368年,元朝。

1284年,義大利人發明眼鏡。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紀-16世紀,文藝復興先驅義大利的但丁發表《神曲》。文藝復興的開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開辟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達芬奇設計了風力計、濕度計、降落傘、紡紗機、踏動車床等草圖。

1517年,德國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蘭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理論。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出版,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1582年,西歐許多國家實行格里歷,即現行公歷的前身。

158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

1589年,荷蘭的史特芬發現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1590年,義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體等一系列科學實驗。

1590年,荷蘭的詹森發明復式顯微鏡。

159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空氣溫度計。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葯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00年,義大利的布魯諾因擁護哥白尼地動說並宣傳宇宙無限,在羅馬被教會燒死。

1605年,英國的培根(1561-1626)著《學術的進展》,提倡以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

1607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嘗試測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國的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定律。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用其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測光速,未獲成功。

1620年,荷蘭的斯涅爾發現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貝爾發明潛水船。

1628年,英國的哈維發現血液循環。

1632年,義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對性原理。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1638年,法國的笛卡爾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馬爾西發現光的色散。

1654年,德國的蓋里克發明真空泵,表演馬德堡半球實驗。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現彈性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用三棱鏡分光。

1676年,丹麥的羅默利用木衛食測光速。

1677年,德國的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

1687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力學三定律和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

1699年,法國的阿蒙頓發現摩擦定律。

1701年,英國的貝努利創建變分法。

1728年,英國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測光速。

1745年,德國的克萊斯特發明萊頓瓶。

1750年,英國的米切爾設計測靜電力扭秤,並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國的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1752年,美國的富蘭克林作風箏引天電實驗。

1775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起電盤。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

1780年,義大利伽伐尼發現蛙腿肌肉收縮現象,認為是動物電所致。

1781年,英國的瓦特改良蒸汽機。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實驗證明靜電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國大革命。

1792年,義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現象,認為是兩種金屬接觸所致。

1798年,英國的卡文迪許用扭秤測定萬有引力常數。

1800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伏打電堆。英國的赫謝爾從太陽光譜的輻射熱效應發現紅外線。

1801年,英國的楊用干涉法測出光波波長。

1802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造出了蒸汽機車。

1808年,法國的馬呂斯發現光的偏振現象。

1808年,英國的道爾頓發表提出化學原子論。

1820年,丹麥的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1820年,法國的安培發現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愛沙尼亞的塞貝克發現溫差電效應。

1826年,德國的歐姆確立歐姆定律。

1827年,英國的布朗發現液體中的微粒作無規則運動。

1830年,義大利的諾比利發明溫差電堆。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34年,法國的珀耳帖發現電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應。

1835年,美國的亨利發現自感。

1840年,鴉片戰爭。

1845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磁場使光的偏振面旋轉。

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9年,法國的斐索用轉動齒輪法測光速。

1849年,英國的開爾文提出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國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恆定律。

1850年,中國太平軍起義。

1851年,法國的富科證明地球自轉。

1852年,英國的焦耳和湯姆生發現氣體膨脹致冷效應。

1858年,德國的普呂克爾在放電管中發現陰極射線。

1859年,德國的基爾霍夫開創光譜分析法。

1859年,英國的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開創了生物進化論。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

1869年,俄國的門捷列耶夫發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國的克爾發現電光效應。

1875年,巴黎會議簽訂米制公約。

1876年,美國的貝爾發明電話。

1879年,英國的麥克斯韋出版《電磁通論》,集電磁理論之大成。

1879年,美國的霍爾發現電流通過金屬,在磁場作用下產生橫向電動勢。

187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電燈。

1880年,法國的居里兄弟發現晶體的壓電效應。

1881年,美國的邁克爾遜發明靈敏度極高的干涉儀。

1883年,奧地利的馬赫的《力學科學》出版,批判了牛頓力學中的絕對時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質量的概念。

1885年,德國的本茨發明了汽油內燃汽車。

1887年,德國的赫茲發現電磁波,發現光電效應。

1887年,美國的邁克爾遜和莫雷試圖由地球在「以太」中運動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應,證實「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結果。

1889年,法國的拉瓦錫發表《化學綱要》,開創了化學新紀元。

1889年,英國的菲茨傑拉德提出了收縮假說,以解釋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由於發表其論文的英國《科學》雜志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才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實驗證明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

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法國的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

1896年,荷蘭的塞曼發現磁場使光譜線分裂。

1897年,英國的湯姆生從陰極射線證實電子的存在。

1899年,俄國的列別捷夫用實驗證實光壓的存在。

1899年,德國的盧梅爾和魯本斯做空腔輻射實驗,精確測得輻射能量分布曲線,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假說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德國的考夫曼從鐳輻射測β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從而發現電子質量隨速度變化。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1903年,俄國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採用多級火箭實現航天飛行的理論。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

1904年,荷蘭的洛倫茲提出時空坐標變換方程組。法國的彭加勒提出電動力學相對性原理,並認為光是一切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

1905年,俄國「波將金」號戰艦起義。

1905至1906年,法國的彭加勒闡明了電磁場方程對洛倫茲變換的不變性,並提出了四維時空理論。

1907年,德國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狹義相對論的空間-時間四維表示形式。

1908年,德國的普朗克提出動量統一定義,肯定了質能關系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國的佩蘭(J.B.Perrin)用實驗證實布朗運動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羅常數。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蘭的翁納斯發現低溫下金屬的超導現象。首次將氦液化。

1911年,英國的威爾遜發明雲室。

1911年,奧地利的海斯發現宇宙射線。

1913年,丹麥的玻爾提出定態躍遷原子模型。

1913年,德國的斯塔克發現原子光譜在電場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國的布拉格父子用晶體的x光衍射測定晶格常數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廣義相對論。

1917年,愛因斯坦提出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9年,英國的愛丁頓等人在巴西和幾內亞灣觀測日全食,證實引力使光線彎曲的預言。

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蘇聯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場方程的非定態解,據此提出宇宙膨脹假說。

1925年,美國的亞當斯發現天狼星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1929年,美國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發現星系的紅移與離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宇宙膨脹。

1931年,美國的勞倫斯建成第一台迴旋加速器。

1932年,英國的考克拉夫特和愛爾蘭瓦爾頓發明高電壓倍增器,用以加速質子。

1932年,美國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線中發現正電子。

1932年,英國的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4年,俄國的契侖柯夫發現液體在β射線照射下發光。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

1938年,德國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而發現了鈾的裂變。

1939年,奧地利的邁特納、弗立施提出鈾裂變的解釋,並預言每次核裂變會釋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國的奧本海默和斯奈德預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年,第一次實現電視直播。

1940年,敦刻爾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義大利人羅西和美國的霍耳由介子蛻變實驗證實時間的相對論效應。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

1942年,美國的阿倫間接證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國在費米等人領導下,根據鈾核裂變釋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質,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了第一個熱中子鏈式反應堆。

1942年,美日中途島海戰。

1945年,美國在奧本海默領導下製成原子彈。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ENIAC在美問世。

1946年,美國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國的肖克利、巴丁與布拉頓發明晶體三極體。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美國的格拉塞發明氣泡室。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8年,德國的穆斯堡爾實現了γ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

1960年,美國的梅曼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1961年,美國的格拉肖、溫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薩拉姆提出電弱統一理論。

1963年,發現類星體(Quasar),體積不大,能量極大,亮度劇變。宇宙中大約有106個。

1964年,美國的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檢測接收衛星信號的天線時,發現在波長7.35cm處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4年,中國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68年,英國的休伊什發現脈沖星。

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登月。

1970年,中國發射「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

1971年,美國Intel公司製成微處理器,開始計算機第二次革命。

1971年,美國的凱汀和海弗爾攜帶原子鍾環繞地球飛行80小時,證明了時間的相對性。

1973年,英國的霍金發現量子效應會使黑洞輻射粒子,並使黑洞蒸發。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美國的泰勒觀測短周期雙星證實引力波,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驗證。

1981年,美國的太空梭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國潛艇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國的哈勃望遠鏡(口徑2.4m,重12.5噸)被送上太空。

1990年,中國北京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

1991年蘇聯解體

1992年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年歐洲聯盟建立

E. 求劉邦,呂雉的譜系圖和西漢詳盡大事年表

皇後 呂雉
薄姬
曹夫人 高祖外婦
戚夫人
趙姬
兒子
長子劉肥,母曹夫人,齊悼惠王
劉盈,母呂後,漢孝惠帝。
劉恆,母薄姬,漢孝文帝。
劉如意,母戚夫人,封趙王。
劉長,母趙姬,淮南厲王。
劉友,母不詳,封梁王。
劉恢,母不詳,封淮陽王。
劉建,母不詳,封燕王。
女兒
長女魯元公主,母呂後。
有史可查者一人

1)漢高祖劉邦 ┬—┬ (2)漢惠帝劉盈
-206~-195 │ │ -194~-188
│ │
漢高後呂雉 ┘ └ (3)漢文帝劉恆 ——— (4)漢景帝劉啟 ——— (5)漢武帝劉徹 —┬— 戾太子劉據 ┐
-187~-180 -179~-157 -156~-141 -140~-87 │ │
└— (6)漢昭帝劉弗陵 │
-86~-74 │
┌— ———————— ——— ———————— ——— ———————— ——— ———————— ——— —————————— ┘

└— 史皇孫劉進 ——— (7)漢宣帝劉詢 —┬— (8)漢元帝劉奭 —┬— (9)漢成帝劉驁
-73~-49 │ -48~-33 │ -32~-7
│ │
│ ├— 定陶王劉康 ——— (10)漢哀帝劉欣
│ │ -6~-1
│ │
┌— ———————— —┘— └— 中山王劉興 ——— (11)漢平帝劉衎
│ 1~5

└— 楚孝王劉囂 ——— 廣成侯劉勛 ——— 廣成侯劉顯 ——— (12)漢儒子劉嬰
6~8
——
王莽篡西漢 西漢亡

東漢 (25——220)

西漢景帝 ┄┄┄ 長沙王劉發 ┄┄┄ (1)漢光武帝劉秀 ——— (2)漢明帝劉庄 ——— (3)漢章帝劉炟 ┐
25—57 58—75 76—88 │

┌— ———————— ——— ———————— ——— ————————— ——— ———————— ——— ————————— ┘

├— (4)漢和帝劉肇 ——— (5)漢殤帝劉隆
│ 89—105 106

├— 清河王劉慶 ——— (6)漢安帝劉祜 ——— (8)漢順帝劉保 ——— (9)漢沖帝劉炳
│ 107—125 126—144 145 │
├— 濟北惠王劉壽 ——— (7)漢少帝劉懿
│ 125

├— 千乘貞王劉抗 ——— 樂安夷王劉寵 ——— 渤海孝王劉鴻 ——— (10)漢質帝劉纘
│ 146

└— 河間孝王劉開 —┬— 蠡吾侯劉翼 ——— (11)漢桓帝劉志
│ 147—167

└— 解瀆亭侯劉淑 ——— 解瀆亭侯劉萇 ——— (12)漢靈帝劉宏 —┬— (13)漢少帝劉辯
168—189 │ 189

└— (14)漢獻帝劉協
189—220

1 西漢大事記
公元前202年2月,漢王更號,即皇帝位於定陶。南郡守故臨江王共驩為項羽叛漢,漢皇帝令太尉長安侯盧綰、將軍劉賈圍之,不下。7月,南郡守故臨江王共驩降漢,漢殺之洛陽。8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9月,漢皇帝自將丞相臨武侯樊噲,太尉長安侯盧綰,太僕昭平侯夏侯嬰,車騎將軍灌嬰,中尉陶舍,將軍威武侯周勃、酈商、宣虎、蠱逢、華無害、戴野、陳夫乞、程黑,騎都尉張越,都尉劉釗、魏選、季必、朱濞,燕相國溫疥,燕丞相昭涉掉尾,代丞相張蒼擊之,至盧奴,破之,戰龍脫,復破之,10月,漢皇帝與燕王臧荼大戰易下,大破之,得燕王臧荼,誅之。漢皇帝還軍洛陽,使丞相臨武侯將兵攻定代地。
公元前201年10月,匈奴圍代王韓信於馬邑,代王韓信降匈奴,乃引匈奴兵南逾句注,擊太原。
公元前195年3月,燕王盧綰與匈奴通使。漢遣相國舞陽侯樊噲將將軍陳倉,中涓張平擊燕,破燕丞相軍,至薊南,定燕地十八縣。4月,漢遣將軍絳侯周勃代相國舞陽侯樊噲將兵擊破薊,生得燕丞相偃,燕太尉弱,燕御史大夫施,燕大將抵,漁陽郡守陘,屠渾都。又破燕軍於上蘭、沮陽,追至長城,定上谷十二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6月,燕王盧綰亡入匈奴。
公元前189年11月,漢令潁陰侯灌嬰將車騎、材官至滎陽。
公元前183年10月,漢發河東郡、上黨郡騎屯北地郡。
公元前182年7月,匈奴入寇狄道,攻河陽。
公元前181年1月,匈奴入寇狄道,殺掠二千餘人。10月,南越國侵盜長沙國,漢遣隆慮侯周灶將兵擊之。
公元前180年12月,隆慮侯周灶將兵歸長安。
公元前177年6月,匈奴右賢王入居北地郡、河南地為寇。7月,漢遣丞相潁陰侯灌嬰將八萬五千騎擊匈奴右賢王,匈奴去。發中尉材官屬衛將軍,軍長安。濟北王劉興居反,發兵欲襲滎陽。於是詔罷丞相兵,以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將十萬眾擊之。祁侯繒賀為將軍,昌侯盧卿、共侯盧罷師、寧侯魏速、深澤侯趙將夜皆屬焉,軍滎陽。8月,匈奴大入上郡,殺掠吏民。9月,漢虜濟北王劉興居,濟北王劉興居自殺。
公元前176年2月,安丘侯張說為將軍,擊胡,出代郡。
公元前169年7月,匈奴入寇狄道。
公元前167年11月,匈奴單於自將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為寇,殺北地郡都尉孫昂,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奇至雍甘泉。漢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軍上郡,拜寧侯魏速為北地郡將軍、軍北地郡,拜隆慮侯周灶為隴西郡將軍,軍隴西郡。漢皇帝拜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人,以備胡虜。
公元前166年1月,漢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內史欒布為將軍,將十萬騎,咸擊匈奴,匈奴走。
公元前165年,匈奴入寇邊郡,殺掠人民甚眾。
公元前164年,匈奴入寇邊郡,殺掠人民甚眾。
公元前163年,匈奴入寇邊郡,殺掠人民甚眾。
公元前159年11月,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郡。漢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句注,郎中令張武為將軍,屯北地郡。河內太守條侯周亞夫為將軍,屯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屯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屯棘門,以備胡。
公元前158年1月,漢兵至邊,匈奴遠塞,漢兵亦罷。
公元前156年6月,匈奴入代,殺掠吏民。
公元前154年2月,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皆舉兵反。漢遣太尉條侯周亞夫將兵擊吳楚。遣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大將軍竇嬰屯滎陽監齊趙兵。4月,吳、楚、膠西、膠東、濟南、淄川六國兵敗。曲周侯酈寄破趙兵,趙王保邯鄲城,七月不能下。12月,欒布自齊地來,決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七國之亂遂平。
公元前148年3月,匈奴入燕國,殺掠吏民。
公元前144年7月,匈奴入雁門郡,至武泉,殺掠吏民。9月,匈奴入上郡,取苑馬,漢吏卒戰死者二千人。
公元前142年2月,漢遣雁門郡太守郅都擊匈奴。4月,匈奴入雁門郡,殺掠吏民,雁門郡太守馮敬戰死。漢乃發車騎材官屯雁門郡。
公元前138年8月,閩越圍東海國,東海國告急。漢遣中大夫庄助持節發會稽郡兵,浮海救之。未至,閩越走,兵還。
公元前135年2月,閩越國攻南越國。遣大行王恢將兵出豫章郡,大司農韓安國出會稽郡擊之,未到閩越人殺其王鄒郢降,兵還。12月,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雲中郡,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門郡。
公元前134年7月,衛尉李廣、中尉程不識軍罷,歸長安。
公元前133年7月,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將三十萬眾屯馬邑谷,誘致單於,欲襲擊之。單於自將十萬騎入塞,覺之,走出。
公元前129年2月, 匈奴入上谷郡,殺略吏民。以太中大夫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郡,各萬騎,咸擊匈奴。衛青至龍城,斬首七百級。李廣、公孫敖失師而還,公孫賀無所得。11月,匈奴盜邊,遣衛尉韓安國屯漁陽郡。
公元前128年8月,匈奴二萬騎入遼西郡,殺太守,掠二千餘人。入漁陽郡,雁門郡,敗太守都尉,殺略三千餘人。遣車騎將軍衛青將三萬騎出雁門郡、將軍李息出代郡,斬首虜二千級。
公元前127年2月,匈奴入上谷郡,漁陽郡,殺略吏民千餘人。遣將軍李息出代郡,令車騎將軍衛青出雲中郡擊匈奴,斬首虜五千四百級,收河南地。
公元前126年5月,匈奴入代郡,殺太守恭友,略千餘人。8月,匈奴入雁門郡,殺略千餘人。
公元前125年5月,匈奴入代郡、定襄郡、上郡各三萬騎,殺略數千人。匈奴右賢王又入河南地,侵擾朔方郡,殺略人民甚眾。
公元前124年2月,漢令車騎將軍長平侯衛青將三萬余騎出高闕,衛尉平陵侯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各萬騎,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郡;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各萬余騎,出右北平郡:咸擊匈奴。斬首虜四千級,獲右賢王眾男女萬五千人,匈奴王十餘人。8月,匈奴萬騎入代郡,殺都尉朱英,略千餘人。
公元前123年3月,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將中將軍合騎侯公孫敖,太僕左將軍南峁侯公孫賀,前將軍翕侯趙信,衛尉右將軍平陵侯蘇建,郎中令後將軍李廣,右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六將軍兵十餘萬騎出定襄郡,擊匈奴,斬首三千餘級。還,休士馬於定襄郡、雲中郡、雁門郡。5月,衛青復將中將軍合騎侯公孫敖,太僕左將軍南峁侯公孫賀,前將軍翕侯趙信,衛尉右將軍平陵侯蘇建,郎中令後將軍李廣,右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六將軍出定襄郡、雲中郡、雁門郡,擊匈奴,大克獲,斬首虜萬六千級。前將軍翕侯趙信軍敗,降匈奴。衛尉右將軍平陵侯蘇建軍沒,獨身脫還。
公元前122年6月,匈奴萬余騎入上谷郡,殺數百人。
公元前121年4月,遣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郡,擊匈奴,斬首萬八千餘級,殺匈奴折蘭王、盧胡王。5月,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合騎侯公孫敖出隴西郡、北地郡二千餘里,擊匈奴,斬首虜三萬二百級,斬匈奴速濮王,獲稽且王等五王。合騎侯公孫敖後期。匈奴入雁門郡,代郡,殺略數百人。遣衛尉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皆出右北平郡,擊匈奴。郎中令李廣將四千騎先至,殺匈奴三千餘人,亡其軍二千人。衛尉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至,匈奴引兵去。8月,匈奴混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迎之,斬其欲亡者八千人。12月,漢減隴西郡、北地郡、上郡戍卒半。
公元前120年8月,匈奴入右北平郡、定襄郡各數萬騎,殺略千餘人。
公元前119年5月,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將郎中令前將軍李廣,太僕左將軍南峁侯公孫賀,主爵都尉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平陽侯曹襄四將軍出定襄郡,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出代郡,各將五萬騎,步兵數十萬,咸擊匈奴。大將軍長平侯衛青至幕北圍單於,斬首萬九千級,至趙信城乃還。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與左賢王戰,斬首虜七萬五百級,獲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王,封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瀚海乃還。郎中令前將軍李廣,主爵都尉右將軍趙食其皆後期。
公元前112年3月,天子遣韓千秋、繆樂將二千人伐南越。4月,南越王丞相呂嘉反,殺漢使者及南越王及王太後,遂以兵擊韓千秋等,滅之。5月,匈奴入五原郡,殺太守。漢遣兵擊之,破之。8月,漢遣衛尉符離侯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出桂陽郡,下匯水,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郡,下橫浦,皆將罪人、江淮以南樓船十萬人,擊南越。10月,西羌眾十萬人反,與匈奴通使,攻故安、圍狍旱。11月,漢發隴西郡、天水郡、安定郡騎士及中尉,河南郡、河內郡卒十萬人,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征西羌,平之。
公元前111年1月,南越國破。中郎將郭昌征西南夷,平之。8月,東越王鄒余善反,攻殺漢將吏。漢遣主爵都尉將梁侯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郡,龍額侯韓說為橫海將軍、中尉王溫舒出會稽郡,咸擊東越國。漢又遣太僕公孫賀為浮沮將軍將萬五千騎出九原,趙破奴為匈河將軍將萬余騎出令居,皆二千餘里,擊匈奴,不見虜而還。
公元前110年1月,東越國殺其王鄒余善降漢。
公元前109年5月,朝鮮王衛右渠攻殺遼東郡都尉,乃募天下死罪擊朝鮮。8月,遣主爵都尉將梁侯楊仆為樓船將軍將樓船士五萬余,自齊地浮海,左將軍荀彘自遼東郡將應募罪人,咸擊朝鮮。漢又遣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發巴郡、蜀郡兵平西南夷未服者,斬首數萬。
公元前108年7月,朝鮮斬其王衛右渠降漢。8月,武都郡氐人反,漢兵擊定之,令分徙酒泉郡。9月,趙破奴率輕騎七百人破樓蘭、車師。
公元前107年8月,匈奴寇邊,遣郭昌為拔胡將軍屯朔方郡。
公元前105年4月,益州郡昆明夷反,赦京師亡命令從軍,遣郭昌為拔胡將軍將兵擊之。
公元前104年9月,拜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往伐大宛。
公元前103年7月,李廣利兵敗,引兵留敦煌郡。8月,遣浞野侯趙破奴為浚稽將軍將二萬騎出朔方郡擊匈奴,斬首虜數千人,後匈奴兵八萬騎圍之,生得浞野侯趙破奴,漢軍遂沒。匈奴單於譴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邊而去。
公元前102年5月,漢使光祿勛徐自為出五原郡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廬句,而使長平侯衛伉、按道侯韓說為游擊將軍將兵屯其旁,遣路博德為強弩都尉築居延澤上。8月,匈奴入定襄郡、雲中郡,殺略數千人,匈奴右賢王又入張掖郡、酒泉郡,殺都尉,略數千人。漢遣任文擊匈奴,匈奴盡失所得而去。天子赦囚徒材官,益發惡少年及邊騎六萬人益李廣利以伐大宛。又發戍甲卒十八萬酒泉郡、張掖郡北,置居延、休屠以衛酒泉郡。
公元前101年2月,李廣利斬大宛王首歸長安。
公元前100年8月,漢發謫戍屯五原郡。
公元前99年6月,海西侯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將三萬騎出酒泉郡,與匈奴右賢王戰與天山,斬首虜萬余級。又遣公孫敖為因於將軍出西河郡,路博德為強弩都尉會涿邪山,無所得。遣李陵為騎都尉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與單於戰,斬首虜萬余級,李陵兵敗,降匈奴。
公元前98年8月,匈奴入雁門郡,太守坐畏懦棄市。
公元前97年2月,天子欲救李陵歸漢,乃發天下七科謫及勇敢士,遣海西侯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郡,公孫敖為因於將軍將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郡,按道侯韓說為游擊將軍步兵三萬人出五原郡,路博德為強弩都尉將步兵萬餘人與李廣利會。
公元前91年10月,匈奴入上谷郡、五原郡,殺略吏民。
公元前90年2月,匈奴入五原郡,酒泉郡,殺兩都尉。3月,漢遣匈奴降者介和王將樓蘭等六國兵擊車師,車師降服,臣屬漢。4月,漢遣海西侯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將七萬人出五原郡,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將三萬人出西河郡,重合侯馬通將四萬騎出酒泉郡咸擊匈奴。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至浚稽山,多斬首。重合侯馬通至天山,虜引去。皆引兵還。海西侯李廣利殺傷虜甚眾。9月,匈奴單於將五萬騎遮擊海西侯李廣利,海西侯李廣利敗,降匈奴。
公元前87年11月,匈奴入朔方郡,殺略吏民。漢發軍屯西河郡,左將軍上官桀行北邊。
公元前86年5月,益州郡廉頭、姑繒民反,殺長吏。爿羊柯郡談指、同並等二十四邑、凡三萬餘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呂破胡募吏民及發犍為郡、蜀郡奔命萬餘人擊益州郡、爿羊柯郡,大破之。
公元前85年11月,發習戰射士至朔方郡,調故吏將屯田張掖郡。
公元前83年8月,匈奴入代郡,殺代郡都尉。10月,姑繒、葉榆復反,漢遣水衡都尉呂破胡將郡兵擊之。呂破胡不進,蠻夷遂殺益州郡太守,乘勝與呂破胡戰,士戰及溺死者四千餘人。11月,遣大鴻臚田廣明擊益州郡,斬首捕虜二萬餘人。
公元前82年8月,復遣大鴻臚田廣明、軍正王平並進,擊益州郡,大破之,斬首捕虜三萬餘人。9月,匈奴發左右部二萬騎,為四隊,並入邊為寇。漢兵追之,斬首獲虜九千人,生得甌脫王,漢無所失亡。匈奴見甌脫王在漢,恐以為便道擊之,即西北遠去,不敢南逐水草,發人民屯甌脫。
公元前81年,匈奴復遣九千騎屯受降城以備漢,北橋余吾,令可度,以備奔走。
公元前80年4月,武都郡氐人反,遣執金吾馬適建、龍額侯韓增、大鴻臚田廣明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太常徒,皆免刑,擊定之。8月,匈奴單於使犁於王窺邊,言酒泉郡、張掖郡兵益弱,出兵試擊,冀可復得其地。時漢先得降者,聞其計,天子詔 邊警備。後無幾,右賢王、犁於王率四千騎分三隊,入日勒、屋蘭、番和。張掖郡太守、屬國都尉發兵擊,大破之,得脫者數百人。屬國千長義渠王騎士射殺犁於王。
公元前79年,匈奴三千騎入五原郡,略殺數千人。後數萬騎南旁塞獵,行攻塞外亭障,略吏民去。傅介子於龜茲國中斬殺匈奴使者。
公元前78年12月,漢以中郎將范明友為度遼將軍,將北邊七郡,郡二千騎凡二萬騎出遼東郡擊匈奴,匈奴聞漢兵至,引去 。烏桓時新中匈奴兵,范明友乘烏桓敝,擊之,斬首六千餘級,獲三王首。
公元前77年,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白遣平樂監傅介子往刺樓蘭王。介子與士卒俱賃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
公元前76年7月,發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至北軍,屯遼東郡。
公元前75年3月,烏桓犯塞,遣衛尉平陵侯范明友為度遼將軍擊之。10月,烏桓復犯塞,復遣衛尉平陵侯范明友為度遼將軍擊之。
公元前74年2月,漢遣水衡都尉趙充國擊匈奴,獲匈奴西祁王。
公元前72年9月,大發興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御史大夫昌水侯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為蒲類將軍,雲中郡太守富民侯田順為虎牙將軍,及衛尉平陵侯范明友,前將軍龍額侯韓增凡五將軍,兵十六萬騎。校尉常惠持節入烏孫,護烏孫兵。
公元前71年2月,五將軍師發長安,擊匈奴。御史大夫昌水侯田廣明將四萬余騎出西河郡,衛尉平陵侯范明友將三萬余騎出張掖郡,前將軍龍額侯韓增將三萬余騎出雲中郡,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將三萬余騎出酒泉郡,雲中郡太守富民侯田順將三萬余騎出五原郡,校尉常惠使護發兵烏孫西域,昆彌自將翕侯以下五萬余騎從西方入,咸擊匈奴。
公元前70年,漢出三千餘騎為三道,並入匈奴,捕虜數千人還。
公元前68年2月,匈奴左大且渠與呼盧訾王各將萬騎南旁塞獵,相逢俱入,行未到,會三騎亡降漢,言匈奴欲為寇。於是天子詔發騎屯要害處,使大將軍軍監治眾等四人將五千騎,分三隊,出塞各數百里,捕得虜數千人而還。時匈奴亡其三騎,不敢入,即引去。匈奴又發兩屯各萬騎以備漢。漢遣侍郎鄭吉、校尉司馬喜將免刑罪人田渠犁積谷,欲以攻車師,至秋收谷,鄭吉、司馬喜發城郭諸國兵萬餘人自與所將田士五百人共擊車師,攻交河城,破之。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會軍食盡,鄭吉等且罷兵,歸渠犁田。收秋畢,復發兵攻車師王於石城。王聞漢兵且至,北走匈奴求救,匈奴未為發兵。王來還,與貴人蘇猶議欲降漢,恐不見信。蘇猶教王擊匈奴邊國小蒲類,斬首,略其人民以降鄭吉。匈奴聞車師降漢,發兵攻車師。鄭吉,司馬喜引兵北逢之,匈奴不敢前,鄭吉、司馬喜即留一候與卒二十人留守王,鄭吉、司馬喜等引兵歸渠犁。車師王恐匈奴兵復至而見殺也,乃輕騎奔烏孫。車師王之走烏孫也,烏孫王留之不遣,遣使上書,願留車師王,備國有急,可以西道以擊匈奴。漢許之。於是漢招故車師太子軍宿在焉耆者,立以為王,盡徙車師國民令居渠犁。
公元前67年,西域城郭共擊匈奴,取車師國,得其王及人眾而去,單於復以車師王昆弟兜莫為車師王,收其餘民東徙,不敢居故地,而漢益遣屯士分田車師地以實之。11月,漢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
公元前66年,匈奴怨諸國共擊匈奴,遣左右大將各萬騎屯田右地,欲以侵迫西域。
公元前65年,馮奉世以衛侯使持節送大宛諸國客。至伊修城,都尉宋將言莎車與旁國共攻殺漢所置莎車王萬年,並殺漢使者奚充國。時匈奴又發兵攻車師城,不能下而去。莎車遣使揚言北道諸國已屬匈奴矣,於是攻劫南道,與歃盟叛漢,從鄯善以西皆絕不通。馮奉世與其副嚴昌計,以為不即擊之則莎車日強,其勢難制,以危西域,遂以節諭告諸國王,因發其兵,南北道合萬五千人進擊莎車,攻拔其城。莎車王自殺,傳其首詣長安,諸國悉平,威震西域。
公元前64年,匈奴遣左右奧楗各六千騎,與左大將再擊漢之田車師城者,不能下。
公元前62年8月,匈奴單於將十萬余騎旁塞獵,至符奚廬山,欲入邊寇。未至,會其民題除渠堂忘降漢言狀,漢以為言兵鹿奚盧侯,而遣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將兵四萬余騎屯緣邊九郡備虜。9月,單於病嘔血,因不敢入,還去,即罷兵。
公元前61年4月,西羌反。漢發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次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三河郡、潁川郡、沛郡、淮陽郡、汝南郡材官,金城郡、隴西郡、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騎士,羌騎詣金城郡。5月,遣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樂成侯許延壽為強弩將軍擊西羌。7月,拜酒泉郡太守辛武賢為破羌將軍,與兩將軍並進。
公元前60年6月,漢兵凡斬首羌虜七千六百級,降者三萬一千二百人。8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猶非首。9月,匈奴日逐王先賢撣欲降漢,使人與鄭吉相聞。鄭吉發龜茲諸國五萬人迎日逐王,口萬二千人,小王、將十二人遂鄭吉至河曲,頗有亡者,鄭吉追斬之,遂將詣京師。鄭吉便宜發諸國兵擊破車師兜訾城,車師國盡歸漢。10月,匈奴單於遣弟伊酋若王勝之入漢獻見,賀正月,始和親。
公元前59年,珠崖郡三縣反。
公元前58年6月,匈奴單於遣弟呼留若王勝之入漢朝見。
公元前56年12月,匈奴呼速累單於烏厲溫敦率眾降漢。
公元前54年2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向漢稱臣,遣弟右谷蠹王入侍。漢以邊塞無寇,減戍卒什二。
公元前53年2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遣子右賢王珠婁渠堂入侍於漢,郅支單於呼屠吾斯亦遣子右大將駒於利受入侍於漢。12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遣弟左賢王入漢朝賀。
公元前52年5月,漢遣護軍都尉張祿將兵擊定珠崖郡反者。
公元前51年1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款五原塞,願奉國珍朝漢。2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入漢朝見天子。3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歸匈奴。漢遣長樂衛尉高昌侯董忠、車騎都尉韓昌、騎都尉虎將萬六千騎送之。匈奴郅支單於呼屠吾斯率眾遠遁西方,遣使奉獻於漢。12月,漢公主劉解憂自烏孫國歸漢。
公元前50年,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匈奴郅支單於呼屠吾斯俱遣使入漢
公元前49年2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入長安朝見漢天子。3月,匈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歸匈奴。
公元前48年,珠崖郡反,漢遣兵擊之。
公元前47年,珠崖郡復反,漢復遣兵擊之。
公元前46年2月,珠崖郡山南縣反,漢兵死者凡萬人,遂罷兵。
公元前42年8月,西羌反。漢遣右將軍馮奉世擊之。9月,漢以太常任千秋為奮威將軍,別將五校並進。
公元前41年2月,漢軍凡斬首羌虜八千餘級,西羌平,漢軍罷。
公元前36年8月,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發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匈奴郅支單於呼屠吾斯。 12月,漢軍斬其首,傳詣京師,懸蠻夷邸門。公元前27年12月,牂柯郡夜郎縣迫脅其旁二十二邑反。
公元前26年1月,漢遣牂柯郡太守陳立募諸夷與都尉長史分將攻夜郎縣,平之。 公元前11年,中郎將光祿大夫段會宗發戊己校尉諸國兵擊烏孫國,誅小昆彌太子。公元6年,西羌龐恬、傅幡等怨漢皇帝奪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郡太守程永,西海郡太守程永奔走,漢皇帝誅西海郡太守程永,漢遣護羌校尉竇況擊西羌。
公元7年,護羌校尉竇況等擊破西羌。公元前1年 平帝立, 王莽為大司馬
景盧從大月氏伊存受經,佛教始傳中國

公元1年 王莽為太傅,加號「安漢公」
封孔子之後為褒成侯,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還有:公元6年 王莽立孺子嬰為太子,自稱「假皇帝」
公元8年 王莽篡位,改國號新西漢亡

F. 乙太網上網時突然斷開,並重啟後任斷開怎麼解決

重裝系統,還上不了就聯系網路商的客服,再解決不了就是網卡壞了,換個新的就行了

G. 以太科技的以太發展大事記

發展第一階梯:產品外包設計先驅 1999年8月,以太科技成立 ;1999年8月,青島以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軟體企業。成立之初,主要為美國和台灣提供嵌入式軟體、操作系統插件、基於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中間件等業務,同時藉助自身在操作系統方面的技術優勢,開始自主產權的操作系統ETOS的研發工作。2000年,成為國內知名中間件服務提供商,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
2000年,以太科技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開展中間件服務業務,作為美國南加州地區三家主要驅動提供商之一,為國際著名IT廠商提供外設驅動程序的核心技術支持。2002年,研發設計了國內首款自行設計的KM知識管理系統;2002年,以太科技為美國KM 公司設計的KM知識管理系統產品,成為美國外包市場上第一款由中國研發團隊自行設計的管理軟體,得到國內外同行的一片贊譽。 發展第二階梯:專業技術攻關專家 2003年,「乙太網保」成為山東省教育系統指定網路安全產品;2003年,以太科技的第一款具有智能升級特性網路安全軟體產品「乙太網保」開發完成,並成為山東省教育系統指定的網路安全類產品之一。2003年,以太ETOS嵌入式操作系統入圍國家『核高基』項目;2003年初,開發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TOS嵌入式操作系統,2009年,ETOS入圍了國家『核高基』項目操作系統專項;作為國內第一款基於國產CPU開發的全新操作系統,ETOS成為神州數碼網路計算機配套操作系統。2003年,研製基於國產CPU的「網路計算機」;2003年6月,與我國著名國產CPU廠商方舟科技結成戰略聯盟,開發完成了基於ETOS操作系統的「網路計算機」(NC),成為神州數碼指定生產廠家;2004年初,與Hard Link聯合開發列印機伺服器系統 ;2004年,以太科技再上新台階,與國際知名的 Hard Link 公司達成共識,雙方聯合開發列印機伺服器系統;2004年底,經過協商一致,和Hard Link公司在技術研發領域開始全面深入合作,Hard Link公司將其自身所有研發工作全部轉到我司,實現強強聯合。2004年6月,首批獲頒「商用密碼產品生產定點單位」證書 ;以太科技成為國家特批的商用密碼產品生產定點單位, 是2004年全國首批獲得「商用密碼產品生產定點單位」資質認證的兩家單位之一,青島以太科技憑借在該領域的專項成就,成為其中一家,奠定了我司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2005年,「乙太網保」等產品全國用戶數量突破15萬;2005年,公司先後研發的「乙太網保」、「愛孩子家庭網保」產品,在全國的使用用戶數突破15萬,「國有資產管理系統」、「所得稅匯算清繳系統」等多個產品在山東省教育系統、政府機關和稅務系統等單位得到廣泛應用,產品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05年10月,研發了全國首款安全網路資源管理器;2005年,以太科技研發了全國第一款安全網路資源管理器,整個設備從硬體(CPU、網路、主板等)、操作系統(ETOS)、網路驅動以及頂層協議分析系統實現了全部國產化,填補了我國涉密領域在該方向上的空白。2006年5月,以太科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系統面世;2006年,以太科技協助山東省地稅局經過了兩年的開發,國內最早的一套基於新稅法的所得稅匯算清繳系統面世,並首先在濟南,東營進行了試點,為2009年山東省順利完成國家關於加強所得稅徵收工作任務提供了保證。 發展第三階梯:虛擬社會管理領域領航者 2007年,網路審計系統成為全國第一批通過公安認證檢測取得銷售許可證的產品,是山東省唯一一傢具有該資質的企業;2007年,多語言電腦獲得國家專利;2007年,推出多語言電腦產品,產品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成為海爾和華清聯合推出的「數字化酒店」項目中的核心產品,同時產品成功的推廣到美國、法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2007年,以太科技承擔青島市「十一五」重點攻關項目 ;以太科技從2007年開始承擔青島市「十一五」重點攻關項目——32位網路晶元「安芯」項目的研發。這是青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啟用後最重要的項目之一,按照計劃,項目要開發出我省首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級高端晶元,也是全國第一款百兆級別的32位網關SoC晶元,這對我省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安芯」項目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家庭網關、智能化家電、安全網關以及3G通訊設備等電子產品。2008年8月 「以太多語言計算機系統」成功應用於北京奧運;2009年6月,「網路安全衛士」在第十三屆軟博會榮獲金獎;2009年,以太科技在審計領域躋身全國三強;2009年,審計產品在山東省行業應用佔有率超過80%,在審計領域排名居全國前3名,以太科技成為公安行業領域內審計產品的主要供貨商;2010年3月,以太科技榮膺「2010青島企業成長之星」;2010年,以太科技與海爾、海信並列成為青島市十大科技平台支撐單位,並被評為「青島年度企業成長之星」,成為行業最具實力和最具潛力的公司;2010年3月,「極低功耗系統晶元設計關鍵技術與應用」入圍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2010年,推出輿情雲整體解決方案 ;2010年,以太科技整合在網路審計、網路安全、輿情監測領域的產品技術和服務,推出了輿情雲整體解決方案,致力於系統解決虛擬社會的管理問題。大輿情解決方案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用戶的廣泛關注和用戶好評,這一方案的出爐為以太科技成為虛擬社會管理領域的領航者奠定了重要的基礎。2010年12月,榮獲「2010年度青島市優秀軟體企業」稱號 ;2011年5月,獲第十五屆軟博會榮獲金獎和創新獎 ;2011年5月12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上,以太科技網路審計系統榮獲「最佳技術創新獎」;以太互聯網輿情分析系統獲得金獎。2011年,以太科技入圍中央政府采購供貨商;2011年,以太科技入圍中央政府采購供貨商,「上網行為管理系統」、「無線網橋」、「負載均衡」、「流量分析」、「防DDoS攻擊硬體網關系統」五大類產品成為中央政府指定采購產品。2011年,以太科技參與《域名系統安全部署指南》國家標准編寫;2011年10月,《域名系統安全部署指南》國家標准制定項目由山東省標准化研究院牽頭,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以太科技等共同參與,正式組建形成國家標准編制項目組,啟動標準的編寫工作。2011年11月,以太科技牽頭成立中國虛擬社會專委會,並開始起草國家虛擬社會管理標准;2011年11月,以太科技、中國社科院、中國網路協會共同在北京成立虛擬社會管理專委會,並著手進行該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以太科技董事長林明貴成為虛擬社會管理標準的提出者和標准起草人。2012年1月,榮獲「青島市第二批創新型企業」;同月,青島以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市科技局、市國資委、市總工會組織授予為「青島市第二批創新型企業」;2012年4月,入選青島百強成長型優勢企業名錄;2012年4月,榮獲軍用信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2012年4月,以太科技再度榮獲軍用信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我司產品不但能夠在地方信息安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可以在國防信息建設領域全面推廣,為軍隊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安全服務和保證,是對公司產品技術實力強有力的認證。2012年4月,榮獲「青島市高成長性軟體企業」稱號;2012年4月28日,以太科技被青島市政府認定為「青島市高成長性軟體企業」,將在技術創新、技術中心和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企業上市等方面得到政府政策的優先支持。同日,以太科技股份董事長林明貴當選「青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領軍人物」。 發展第四階梯: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專家 2012年10月,設立「青島市網路信息安全技術專家工作站」2012年10月15日,我公司被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准設立「青島市網路信息安全技術專家工作站」。2013年1月,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家有實力從事智慧城市規劃的高新技術企業。
2013年1月7日,在「智慧青島」規劃項目的競標中,以太科技以絕對優勢成功中標!以太科技依託信息科學技術打造了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家有實力從事智慧城市規劃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內第一批智慧城市的規劃者。

H. 唐朝皇帝唐憲宗李純歷史越詳細越好,多多益善.謝謝

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諱純,順宗長子也,母曰庄憲王太後。大歷十三年二月生於長安之東內。六七歲時,德宗抱置膝上,問曰:「汝誰子,在吾懷?」對曰:「是第三天子。」德宗異而憐之。貞元四年六月,封廣陵王。順宗即位之年四月,冊為皇太子。七月乙未,權勾當軍國政事。

八月丁酉朔,受內禪。乙巳,即皇帝位於宣政殿。先是,連月霖雨,上即位之日晴霽,人情欣悅。丙午,昇平公主進女口十五人,上曰:「太上皇不受獻,朕何敢違!其還郭氏。」丁未,始御紫宸對百僚。己酉,以道州刺史路怒為邕管經略使。庚戌,荊南獻龜二,詔曰:「朕以寡昧,纂承丕業,永思理本,所寶惟賢。至如嘉禾神芝,奇禽異獸,蓋王化之虛美也。所以光武形於詔令,《春秋》不書祥瑞,朕誠薄德,思及前人。自今已後,所有祥瑞,但令準式申報有司,不得上聞;其奇禽異獸,亦宜停進。」癸丑,劍南西川節度使、檢校太尉、中書令、南康郡王韋皋薨。甲寅,以常州刺史穆贊為宣歙池觀察使,以前宣歙觀察使崔衍為工部尚書。己未,以中書侍郎、平章事袁滋為劍南東西兩川、山南西道安撫大使,時昌韋皋卒,劉辟據蜀邀節鉞故也。辛酉,太上皇誥冊良娣王氏為太上皇後。癸亥,以朝請大夫、守尚書左丞、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鄭余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寅,以饒州刺史李吉甫為考功郎中,夔州刺史唐次為吏部郎中。並知制誥。

九月丁卯朔。己巳,罷教坊樂人授正員官之制。辛未,河陽三城節度使元韶卒。癸酉,以陳州刺史孟元陽為懷州刺史、河陽三城孟懷節度使。丙子,敕申光蔡、陳許兩道比遭亢旱,宜加賑恤,申、光、蔡賑米十萬石,陳、許五萬石。丁丑,前戶部侍郎蔡弁卒。襄州於頔進鷹,詔還之。己卯,京西神策行營節度行軍司馬韓泰貶撫州刺史,司封郎中韓曄貶池州刺史,禮部員外郎柳宗元貶邵州刺史,屯田員外郎劉禹錫貶連州刺史,坐交王叔文也。辛巳,給事中陸質卒。

冬十月丙申朔。丁酉,集百僚發曾太皇太後沈氏哀於肅章門外。檢校司空兼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國公賈耽卒。戊戌,以宰臣劍南安撫使袁滋檢校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觀察等使,以西川行軍司馬齊辟為給事中。舒王誼薨。庚子,南詔使趙迦寬來赴山陵。浙東觀察使賈全卒。辛丑,吐蕃使論乞縷貢助山陵金銀衣服。太常上大行曾太皇太後沈氏謚曰睿真皇後。丙午,以華州刺史楊於陵為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丁未,改桂州純化縣為慕化縣,蒙州純義縣為正義縣。乙酉,葬德宗皇帝於崇陵。甲寅,以刑部尚書高郢為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使,御史中丞李鄘為京兆尹。貶京兆尹王權為雅王傅。久雨,京師鹽貴,出庫鹽二萬石,糶以惠民。乙巳,祔睿真皇後神主、德宗皇帝神主於太廟。壬申,貶正議大夫、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執誼為崖州司馬,以交王叔文也。潤、池、揚、楚、湖、杭、睦、江等州旱。貶劍南西川節度使袁滋為吉州刺史,以其慰撫三川逗留不進故也。以左驍衛將軍李演為夏州刺史、夏綏銀等州節度使,以右庶子武元衡為御史中丞。己卯,再貶撫州刺史韓泰為虔州司馬,河中少尹陳諫台州司馬,邵州刺史柳宗元為永州司馬,連州刺史劉禹錫朗州司馬,池州刺史韓曄饒州司馬,和州刺史凌准連州司馬,岳州刺史程異郴州司馬,皆坐交王叔文。初貶刺史,物議罪之,故再加貶竄。辛巳,宣、撫、和、郴、郢、袁、衢七州旱。壬午,吏部尚書鄭珣瑜卒。甲申,以湖南觀察使楊憑為洪州刺史、江西觀察使,以虢州刺史薛蘋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鄂、岳、婺、衡等州旱。癸巳,宣歙觀察使穆贊卒。

十二月丙申朔。庚子,以東都留守韋夏卿為太子少保,以兵部尚書王紹為東都留守。壬寅,改淳縣為清溪縣,姓淳於者改姓於。甲辰,襄陽於頔加平章事。丙申,月犯畢。己酉,以新除給事中、西川行軍司馬劉辟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歲星犯太微西垣。庚戌,金州復析漢陰縣置石泉縣。壬子,以右諫議大夫韋丹為梓州刺史,充劍南東川節度使,以常州刺史路應為宣州刺史、宣歙池觀察使。壬戌,以朝請大夫、守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上柱國鄭絪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學士。以考功郎中、知制誥李吉甫為中書舍人,以考功員外郎裴<注自>為考功郎中、知制誥,並充翰林學士。

元和元年春正月丙寅朔,皇帝率群臣於興慶宮奉上太上皇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丁卯,御含元殿受朝賀。禮畢,御丹鳳樓,大赦天下,改元曰元和。自正月二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辛未,以鄂岳沔觀察使韓皋為鄂、岳、蘄、安、黃等州節度使。丁丑,太子少保韋夏卿卒。辛巳,以興元元從功臣、右神策護軍使副薛盈珍為右神策護軍中尉。壬午,成德軍節度使、檢校司空王士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癸未,詔以太上皇舊恙愆和,親侍葯膳,起今月十六日已後,權不聽政。以左神策長武城防秋都知兵馬使高崇文檢校工部尚書,充神策行營節度使。甲申,太上皇崩於興慶宮,遷殯於太極殿,發喪。乙酉,宰相杜祐攝冢宰,杜黃裳為禮儀使,右僕射伊慎大明宮留守,視事於尚書省。壬辰,復置斜谷路館驛。戊子,制:「劍南西川,疆界素定,籓鎮守備,各有區分。頃因元臣薨謝,鄰籓不睦,劉辟乃因虛構隙,以忿結仇,遂勞王軍,兼害百姓。朕志存含垢,務欲安人,遣使諭宣,委之旄鉞。如聞道路擁塞,未息干戈,輕肆攻圍,擬圖吞並。為君之體,義在勝殘,命將興師,蓋非獲已。宜令興元嚴礪、東川李康掎角應接,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神策兵馬使李元奕率步騎之師,與東川、興元之師類會進討。其糧料供餉,委度支使差官以聞。」甲午,高崇文之師由斜谷路,李元奕之師由駱谷路,俱會於梓潼。辛卯,群臣請聽政。

二月乙未朔,以度支郎中敬寬為山劍行營糧料使。嚴礪奏收劍州。乙丑,入朝奚王梅落可銀青光錄大夫、檢校司空,封饒樂郡王,放還蕃。癸卯,贈宣武軍節度使陸長源為右僕射,贈故吉州刺史姜公輔禮部尚書。甲辰,以錢少,禁用銅器。癸丑,以魏博田季安同平章事。戊戌,謂宰臣曰:「前代帝王,或怠於聽政,或躬決繁務,其道如何。」杜黃裳對曰:「帝王之務,在於修己簡易,擇賢委任,宵旰以求民瘼,舍己從人以厚下,固不宜怠肆安逸。然事有綱領小大,當務知其遠者大者;至如簿書訟獄,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決事。見嗤前代;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罰以上皆自省之,亦為敵國所誚,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書擬事,陳矯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聽政,令衛士傳餐,文皇帝亦笑其煩察。為人主之體固不可代下司職,但擇人委任,責其成效,賞罰必信,誰不盡心。《傳》稱帝舜之德曰:'夫何為哉?恭己南面而已!'誠以能舉十六相,去四凶也。豈與勞神疲體自任耳目之主同年而語哉!但人主常勢。患在不能推誠,人臣之弊,患在不能自竭。由是上疑下詐,禮貌或虧,欲求致理,自然難致。苟無此弊,何患不至於理。'上稱善久之。以京兆尹李鄘為尚書右丞,以金吾大將軍鄭雲逵為京兆尹。

三月乙丑朔。戊辰,詔常參官寒食拜墓,在畿內聽假日往還,他州府奏取進止。辛未,御史中丞武元衡奏:「中書門下御史台五品已上官、尚書省四品已上、諸司正三品已上、從三品職事官、東都留守、轉運鹽鐵節度觀察使、團練防禦招討經略等使、河南尹、同華州刺史、諸衛將軍三品已上官除授,皆入合謝,其餘官許於宣政南班拜訖便退。」詔曰:「如此例中有加使及職掌並准此。」又「兵部、吏部、禮部貢院官員,每舉選限內,有十月至二月不奉朝參。若稱事繁,則中書門下、御史台、度支、京兆府公事至重,朝謁如常。況旬節已賜歸休,又許分日,一月之內,才奉十日朝參,甚暑甚寒,又蒙矜放。臣求故實,以為王顏任中丞日嘗論其事,舉對甚詳。伏請准貞元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敕,永為常式。」從之。丙子,嚴礪收梓州。丁丑,制削奪劉辟在身官爵。先是韓全義入朝,令其甥楊惠琳知留後,俄有詔除李演為節度,代全義。演赴任,惠琳據城叛,詔發河東、天德兵誅之。辛巳,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斬惠琳,傳首以獻。壬辰,大行太上皇德妃董氏卒。以右神策行營節度高崇文檢校兵部尚書、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戊戌,以安南經略副使張舟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使。己亥,以前劍南東川節度使韋丹為晉絳觀察使。壬寅,以前安南經略使趙昌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癸卯,前嶺南節度使徐申卒。丙午,命宰臣監試制舉人於尚書省,以制舉人先朝所征,不欲親試也。丁未,以檢校司空、平章事杜祐為司徒,所司備禮冊拜,平章事如故;罷領度支、鹽鐵、轉運等使,從其讓也,仍以兵部侍即李巽代領其任。戊申,以隴右經略使、秦州經略使、秦州刺史劉澭為保義軍節度使。賑浙東米十萬石。己未,武元衡奏,常參官兼御史大夫、中丞者,准檢校省官例,立在本品同類之上。壬戌,邵王約薨。武元衡奏:「正衙待制官,本置此官以備問。比來正衙多不奏事。自今後請以尚書省六品以上職事官、東宮師傅賓詹、王傅等,每坐日令兩人待制,退朝,詔於延英候對。」從之。

五月甲子朔。丁卯,京兆尹鄭雲逵卒。辛未,以兵部侍郎韋武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壬申,貶劍南東川節度使李康為雷州司馬。陳、許、蔡等州旱。以橫海軍留後程執恭橫海軍節度使。庚辰,左丞、同平章事鄭余慶為太子賓客,罷知政事。辛卯,冊太上皇後王氏為皇太後。

六月癸己朔,以冊太後禮畢,赦天下繫囚,死罪降從流,流以下遞減一等。文武內外官加母邑號,太後諸親,量與優給。丙申,冊德宗充容武氏為崇陵德妃。大風折樹。丁酉,高崇文破賊萬人於鹿頭關。加幽州劉濟侍中,淄青李師古檢校司徒。癸卯,高崇文收漢州。閏六月壬子朔,淄青李師古卒。戊辰,以秘書監董叔經為京兆尹。壬午,諫議大夫去左、右字,只置四員。以前司封員外郎韋況為諫議大夫。甲申,吐蕃論勃藏來朝貢。

秋七月壬辰朔。壬寅,葬順宗於豐陵。己酉,太子少保致仕韓全義卒。八月辛酉朔。癸亥,以左衛大將軍李願檢校禮部尚書、夏州刺史,充夏、綏、銀節度使。甲子,郇王母王昭儀、宋王母趙昭儀、郯王母張昭訓、衡王母閻昭訓等,各以其王並為太妃。以許氏為美人,尹氏、段氏為才人。潯陽公主母崔昭訓為太妃。韓全義子進女樂八人,詔還之。丁卯,封王子平原郡王寧為鄧王,同安郡王寬為澧王,建安郡王宥為遂王,彭城郡王察為深王,高密郡王寰為洋王,文安郡王寮為絳王,第十男審為建王。己巳,以建王審為鄆州大都督、平盧淄青節度使;以節度副使李師道權知鄆州事,充節度留後。乙亥,冊妃郭氏為貴妃。靈武李欒奏,黃河岸塌處得古錢三千三百,其形小,方孔,三足。壬午,左降官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准、程異等八人,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癸未。,京兆尹董叔經卒。甲申,御史台奏,常參官在城未上及在外未到、假故等,在外未到,計水陸程外,滿百日,並停解,從之。丙戌,以尚書右丞李鄘為京兆尹。

九月辛卯朔。癸卯,詔自今後兩省官每坐日一人對。丙午,以太子賓客鄭余慶為國子祭酒。辛亥,高崇文奏收成都,擒劉辟以獻。癸丑,以山人李渤為左拾遺,征不至。甲子,易定張茂昭來朝。丙寅,以劍南東川節度使、檢校兵部尚書、梓州刺史、封渤海郡王高崇文檢校司空,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充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度支營田觀察使、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及西山八國雲南安撫等使,仍改封南平郡王,食邑三千戶。戊戌,以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為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以將作監柳晟檢校工部尚書,兼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庚辰,以吉州刺史袁滋為御史大夫,充義成軍節度使。壬午,以淄青節度使留後李師道檢校工部尚書,兼鄆卅大都督府長史,充平盧淄青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丙戌,以渤海國王大嵩璘檢校太尉。戊子,斬劉辟並子超郎等九人於獨柳樹下。

十一月庚寅朔。己巳,以簡王傅王權為河南尹。丁未,以司農卿李上公為陝州大都督府長史,充陝虢觀察使。甲申,以武寧軍節度張愔為工部尚書,以東都留守王紹檢校右僕射,兼徐州刺史、武寧軍節度使、徐泗濠等州觀察等使。庚戌,以吏部侍郎趙宗儒為東都留守、東畿汝防禦使,以國子祭酒鄭餘慶為河南尹。甲寅,以給事中劉宗經為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等使。丙辰,以內常侍吐突承璀為神策護軍中尉。十二月丙申朔,太常奏隱太子、章懷、懿德、節愍、惠庄、惠文、惠宣、請恭、昭靖以下九太子陵,代數已遠,官額空存,今請陵戶外並停。乙亥,工部尚書張愔卒。丙戌,新羅、渤海、牂柯、回紇各遣使朝貢。

二年春正月己丑朔,上親獻太清宮、太廟。辛卯,祀昊天上帝於郊丘,是日還宮,御丹鳳樓,大赦天下。先是,將及大禮,陰晦浹辰,宰臣請改日,上曰:「郊廟事重,齋戒有日,不可遽更。」享獻之辰,景物晴霽,人情欣悅。丁酉,司徒杜祐辭知政事。詔令每月三度入朝,便於中書商量政事。庚子,回紇請於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許之。乙巳,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南陽郡開國公杜黃裳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河中尹、河中晉絳等州節度使。停諸陵留守。己卯,以戶部侍郎、賜緋魚袋武元衡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賜紫金魚袋,以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丁巳,停中和、重陽二節賜宴;其上巳宴,仍舊賜之。

二月辛酉,詔僧尼道士全隸左右街功德使,自是祠部司封不復關奏。丙寅,左右羽林軍應管月飜騎總五千六百一十三人,並停。己巳,起居舍人鄭隨次對,面受進止;令宣與兩省供奉官,自今已後,有事即進狀,次對官宜停。庚午,司天造新歷成,詔題為《元和觀象歷》。壬申夜,月掩歲星。丁丑,寒食節,宴群臣於麟德殿,賜物有差。壬午,以第五國軫為右神策軍中尉。

三月辛卯,賜群臣宴於曲江亭。癸卯,判度支李巽為兵部尚書,依前判度支鹽鐵轉運使。

夏四月甲子,禁鉛錫錢。以右金吾衛大將軍范希朝為檢校司空、靈州長史、朔方靈鹽節度使。戊寅,近置英武軍額,宜停。庚辰,嶺南節度使趙昌進瓊、管、儋、振、萬安六州《六十二洞歸降圖》。

六月丁巳朔,始置百官待漏院於建福門外。故事,建福、望仙等門,昏而閉,五更而啟,與諸坊門同時。至德中有吐蕃囚自金吾仗亡命,因敕晚開門,宰相待漏於太僕寺車坊。至是始令有司據班品置院。戊午,鳳翔節度使張敬則卒。乙丑,五坊色役戶及中書門下兩省納課陪廚戶及捉錢人,並歸府縣色役。己巳,停舒、廬、滁、和四州團練使額。癸酉,東都庄宅使織造戶,並委府縣收管,乙亥,停潤州丹陽軍額。丙子,左神策軍新築夾城,置玄化門晨耀樓。辛巳,以京兆尹李鄘為鳳翔尹、鳳翔隴右節度使。蔡州水,平地深七八尺。

秋七月丙戌朔,敕刑部侍郎許孟容等刪定《開元格後敕》。丁亥,敕外命婦朝謁皇太後,多有前卻,今後諸親委宗正寺,百官母妻委台司,如有違越者,夫子在一月俸,頻不到,有司具狀奏聞。戊子,錄配享功臣之後,得蘇瑰孫系,用為京兆府司錄;崔玄暐孫元方、張說孫騑,並為監察御史;狄仁傑後玄范,為右拾遺;敬暉孫元亮、袁恕己孫德師,相次敘用。癸巳,太僕寺丞令狐丕進亡父亘所撰《代宗實錄》四十卷,詔贈峘工部尚書。

八月丙辰朔。辛酉,宰相武元衡兼判戶部事。壬戌,刑部奏改《律》卷第八普《斗競律》。甲子,以職方員外郎王潔為嶺南選補使,監察御史崔元方監之。甲戌,中書奏:「先停諸道奏祥瑞。伏以所獻祥瑞,皆緣臘饗、告廟、元會奏聞,今後諸大瑞隨表聞奏,中瑞、下瑞申有司,其元日奏祥瑞,請依令式。」從之。辛巳,封杜黃裳為邠國公,於頔為燕國公。沒蕃僧惟良闡等四百五十人自蕃中還。九月乙酉,密王綢薨。

十月己酉,以浙西節度使李錡為左僕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為潤州刺史,鎮海軍、浙西節度使。庚申,李錡據潤州反,殺判官王澹、大將趙琦。時錡詐請入朝,署澹為留後,因諷詔:「李錡屬列宗枝,任居方伯,赫奕之跺,飽綢繆之恩。待以親賢,報之以逆節;授其師旅,用元以亂常。屢獻表章,亟請朝會,初則詐疾,後萬縱兵。僚佐以獻規受屠,王臣以傳命見脅。朕切於含垢,未忍發明,累降中人,令遵前旨。無軺車之戒路,有沴氣之滔天。加以日逞淫刑,月興暴賦。朕為人父母,聞甚惻然,顧惟紀綱,焉敢廢墜!李錡在身官爵,並宜削奪。」以淮南節度使王鍔充諸道行營招討使,內官薛尚衍為監軍,率汴、徐、鄂、淮南、宣歙之師,取宣州路進討。丁卯,以門下侍郎、平章事武元衡檢校吏部尚書、兼門下侍郎、平章事、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使,仍封臨淮郡公。將行,上御安福門慰勞之。癸酉,潤州大將張子閬、李奉獨等執李錡以獻。辛巳,錡從父弟宋州刺史銛、通事舍人銑坐貶嶺外。

十一月甲申,斬李錡於獨柳樹下,削錡屬籍。丙戌,以擒李錡潤州牙將張子良為左金吾衛將軍,封南陽郡王;田少卿、李奉仙等為羽林將軍,並封公。甲辰,詔司徒杜祐筋力未衰,起今後每日入中書視事。十二月甲寅,宰相李吉甫封贊皇侯。丙辰,上謂宰臣曰:「朕覽國書,見文皇帝行事,少有過差,諫臣論諍,往復數四。況朕之寡昧,涉道未明,今後事或未當,卿等每事十論,不可一二而止。」丁巳,東都國子監增置學生一百人。癸亥,御史台奏:「文武常參官准乾元元年三月十四日敕,如有朝堂相弔慰及跪拜、待漏行立失序,語笑喧嘩;入衙入閣,執笏不端,行立遲慢;立班不正,趨拜失儀,言語微喧嘩穿班穿仗,出入閣門,無故離位;廊下飲食,行坐失儀喧鬧;入朝及退朝不從正衙出入;非公事入中書等:每犯奪一月俸。班列不肅,所由指摘,猶或飾非,即具聞奏貶責。臣等商量,於舊條每罰各減一半,所貴有犯必舉。」從之。丙寅,以劍南西川節度使高崇文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邠州刺史、邠寧慶節度使,充京西諸軍都統。壬申,禮部舉人,罷試口義,試墨義十條,五經通五,明經通六,即放進士。舉人曾為官司科罰,曾任州縣小吏,雖有辭藝,長吏不得舉送,違者舉送官停任,考試官貶黜。丙子,令宰臣宣敕:百僚游宴過從餞別,此後所由不得奏報,務從歡泰。保義軍節度使劉澭卒。己卯,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國計簿》,總計天下方鎮凡四十八,管州府二百九十五,縣一千四百五十三,戶二百四十四萬二百五十四,其鳳翔、鄜坊、邠寧、振武、涇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范陽、滄景、淮西、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戶口。每歲賦入倚辦,止於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合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萬戶。比量天寶供稅之戶,則四分有一。天下兵戎仰給縣官者八十三萬餘人,比量天寶士馬,則三分加一,率以兩戶資一兵。其他水旱所損,征科發斂,又在常役之外。吉甫都纂其事,成書十卷。是歲,吐蕃、回紇、奚、契丹、渤海、牂柯、南詔並朝貢。

三年春正月癸未朔。癸巳,群臣上尊號曰睿聖文武皇帝。御宣政殿受冊,禮畢,移仗御丹鳳樓,大赦天下。庚子,涇原段祐請修臨涇城,在涇州北九十里,扼犬戎之沖要,詔從之。戊申,罷左右神威軍,合為一,號天威軍。

二月丙申,宰相李吉甫進封趙國公。己丑,以武昌軍節度使韓皋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浙西觀察使。辛未,贈故布衣崔善真睦州司馬,忠諫而死於李錡也。癸丑,以鄜坊節度使裴玢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丙子,以右金吾衛大將軍路恕為鄜州刺史、鄜坊節度使。戊寅,咸安大長公主卒於回紇。

三月癸巳,郇王總薨。庚子,以定平鎮兵馬使朱士明為四鎮、北庭、涇原等州節度使。乙巳,御宣政殿試制科舉人。

夏四月癸丑,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殺之,金吾薛伾、巡使韋纁皆貶逐。賜朱士明名曰忠亮。乙丑,貶翰林學士王涯虢州司馬,時涯甥皇甫湜與牛僧孺、李宗閔並登賢良方正科第三等,策語太切,權幸惡之,故涯坐親累貶之。壬申,大風毀含元殿欄檻二十七間。乙亥,以嶺南節度使趙昌為江陵尹、荊南節度使,以戶部侍郎楊於陵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丁丑,以荊南節度使裴均為左僕射、判度支。敕五月一日御殿受朝賀禮宜停。己卯,裴均於尚書省都堂上僕射。其送印及呈孔目唱案授案,皆尚書郎為之,文武三品已上升階列坐,四品五品及郎官、御史拜於下,然後召御史中丞、左右丞、侍郎升階答拜。雖修故事行之,議者論其太過。

五月壬辰,兵部請復武舉,從之。甲午,敕東都畿、汝州都防禦使及副使宜停,所管將士三千七百三十人,隨畿、汝界分留守及汝州防禦使分掌之。辛丑,右僕射裴均請取荊南雜錢萬貫修尚書省,從之。丙午,正衙冊九姓回紇可汗為登啰里汨蜜施合毗伽保義可汗。六月戊辰,詔以錢少,欲設畜錢之令,先告諭天下商貢畜錢者,並令逐便市易,不得畜錢。天下銀坑,不得私扌采。癸亥,以邕管將黃少卿為歸順州刺史,弟少高、少溫並授官,西原蠻酋也,貞元中屢寇邕管,至是歸款。乙丑,罷江淮私堰埭二十二,從轉運使奏也。甲戌,以河南尹關除慶為東都留守。丁丑,沙陀、突厥七百人攜其親屬歸振武節度伎范希朝,乃授其大首領曷勒河波陰山府都督。

秋七月辛巳朔,日有蝕之。己亥,復以度支安邑、解縣兩池留後為榷鹽使。丁未,涪州復隸黔中道。八月庚申,復置東都防禦兵七百人。九月己丑,淮南節度使王鍔來朝。庚寅,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守司空、同平章事;以右僕射裴均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襄州長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加宣武韓弘同平章事。丙申,以戶部侍郎裴洎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戊戌,以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吉甫檢校兵部尚書、兼中書侍郎、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以淮南節度使王鍔檢校司徒、河中尹、河中晉絳慈隰節度使。河中節度使、檢校司空、同平章事邠國公杜黃裳卒。是秋,京師大雨。

十月己酉朔。癸亥,以太常卿高郢為御史大夫。甲子,以御史中丞竇群為湖南觀察使,既行,改為黔中觀察使。群初為李吉甫所擢用,及持憲,反傾吉甫,吉甫謐其陰事,故貶之。丁卯,度支使下判案官,以四員為定。

十一月甲午,橫海軍節度使程執恭來朝。十二月庚戌,以臨涇縣為行原州,命鎮將郝玼為刺史。自玼鎮臨涇,西戎不敢犯塞。甲子,南詔異牟尋卒。辛未,以諫議大夫段平仲使南詔弔祭,仍立其子驃信苴蒙閣勸為南詔王。是歲,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東道旱。

夏四月丙子朔。戊寅,國子祭酒馮伉卒。壬午,裴均進銀器一千五百兩,以違敕,付左藏庫。甲申,令皇太子居少陽院。武功人張英奴撰《回波辭》惑眾,杖殺之。丙申,撫州山人張洪騎牛冠履,獻書於光順門,書不足采,遣之。庚子,制故太尉、西平郡王李晟宜編附屬籍。以太常卿李元素為戶部尚書、判度支,以商州刺史元義方為福建觀察使。甲辰,以兵部侍郎權德輿為太常卿,仍賜金紫。以御史大夫高郢為兵部尚書,以刑部郎中、侍御史知雜李夷簡為御史中丞。五月丙午朔。辛酉,刑部尚書鄭元卒。丁卯,鹽鐵使、吏部尚書李巽卒。六月乙亥朔。丁丑,以河東節度使李鄘為刑部尚書以充諸道鹽鐵轉運使;以靈鹽節度使范希朝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以右衛上將軍王佖為靈州大都督府長史、靈鹽節度使。辛丑,五嶺已北銀坑任人開采,禁錢不過嶺南。

秋七月乙巳朔,御制《前代君臣事跡》十四篇,書於六扇屏風。是月,出書屏以示宰臣,李籓等表謝之。丁未,渭南暴水,壞廬舍二百餘戶,溺死六百人,命府司賑給。乙卯,右羽林統軍高固卒。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簡彈京兆尹楊憑前為江西觀察使時贓罪,貶憑臨賀尉。戊辰,以尚書右丞許孟容為京兆尹,賜金紫。八月甲戌朔。癸未,兗州魚台縣移置於黃台市。丙申,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王國三萬餘人,獲戰象、兵械,並王子五十九人。癸卯,贈太師裴冕宜配享代宗廟庭,贈太師李晟、贈太尉段秀實宜配享德宗廟庭。

九月甲辰朔。庚戌,以成德軍都知兵馬使、鎮府右司馬王承宗起復檢校工部尚書,充成德軍節度使;以德州刺史薛昌朝檢校左常侍,充保信軍節度、德棣等州觀察等使。昌朝,薛嵩之子,婚於王氏,時為德州刺史。朝廷以承宗難制,乃割二州為節度,以授昌朝。制才下,承宗以兵虜昌朝歸鎮州。丁卯,邠寧節度使、檢校司空、同平章事高崇文卒。

冬十月癸酉朔,以右羽林統軍閻巨源為邠州刺史、邠寧慶節度使,以少府監崔頲為同州刺史、本州防禦、長春宮等使、癸未,詔:「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頃在苫廬,潛窺戎鎮。而內外以事君之禮,叛而必誅;分土之儀,專則有辟。朕念其先祖嘗有茂勛,貸以私恩,抑於公議。使臣旁午以告諭,孽童俯伏以陳誠,願獻兩州,期無二事。朕亦收其後效,用以曲全,授節制於舊疆,齒勛賢於列位。況德、棣本非成德所管,昌朝又是承宗懿親,俾撫近鄰,斯誠厚澤,外雖兩鎮,內是一家。而承宗象恭懷奸,肖貌稔惡,欺裴武於得位之後,囚昌朝於授命之中。加以表疏之章,悖慢斯甚,義士之所興嘆,天地之所不容。恭行天誅,蓋示朝典,承宗在身官爵,並宜削奪。」以神策左軍中尉吐突承璀為鎮州行營招討處置等使,以龍武將軍趙萬敵為神策先鋒將,內官宋惟澄、曹進玉、馬朝江等為行營館驛糧料等使。京兆尹許孟容與諫官面論,征伐大事,不可以內官為將帥,補闕獨孤郁其言激切。詔旨只改處置為宣慰,猶存招討之名。己丑,詔軍進討,其王武俊、士真墳墓,軍士不得樵採,其士平、士則各守本官,仍令士則各襲武俊之封。
字數達到限制

I. 急求中國在1870~1997年見發生的大事!

1860-1990洋務運動
1883-1885中法戰爭
1894-1895中日甲午戰爭
1895簽訂《馬關條約》
1898戊戌變法
1900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
1901簽訂《辛丑條約》
1905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黃花崗起義
1912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
1915新文化運動
1916袁世凱復辟、袁世凱復辟失敗
1919五四運動
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
1924中國國名當第一次代表大會、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孫中山逝世、
1926北伐
1927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民革命失敗
1927南昌起義、八七會議
1928井岡山會師
1931九一八事變
1934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遵義會議、一二九運動
1936西安事變
1937盧溝橋事變、平型關大捷、南京大屠殺
1938台兒庄戰役。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百團大戰
1941皖南事變
1942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本宣布投降、重慶談判
1946人名解放戰爭開始
1948遼沈、淮海、平津戰役開始
1949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國民政府滅亡、中華人名共和國成立
1950土地改革運動開始、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抗美援朝
1951西藏和平解放
1953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1954第一屆全國人名代表大會自己召開、中華人名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中共進行整風和反右派斗爭
1958「大躍進」運動、人名公社化運動
1959「反右派」斗爭
1964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聯合國恢復我國的合法席位
1972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周恩來逝世、四五運動、朱德逝世、毛澤東逝世、「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中共第十一屆山中全會召開
1982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香港回歸、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J. 12年的大事記

王莽中始建國四年(壬申,公元一二年)
春,二月,赦天下。
厭難將軍陳欽、震狄將軍王巡上言:「捕得虜生口驗問,言虜犯邊者皆孝單於咸子角所為。」莽乃會諸夷,斬咸子登於長安市。
大司馬甄邯死。
莽至明堂,下書:「以洛陽為東都,常安為西都。邦畿連體,各有采、任。州從《禹貢》為九;爵從周氏為五。諸侯之員千有八百,附城之數亦如之,以俟有功。諸公一同,有眾萬戶;其餘以是為差。今已受封者,公侯以下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以圖簿未定,未授國邑,且令受奉都內,月錢數千。諸侯皆睏乏,至有佣作者。
莽性躁擾,不能無為,每有所興造,動欲慕古,不度時宜,制度又不定;吏緣為奸,天下謷謷,陷刑者眾。莽知民愁怨,乃下詔:「諸食王田,皆得賣之,勿拘以法。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然它政悖亂,刑罰深刻,賦斂重數,猶如故焉。
初,五威將帥出西南夷,改句町王為侯,王邯怨怒不附。莽諷牂柯大尹周歆詐殺邯。邯弟承起兵殺歆,州郡擊之,不能服。莽又發高句驪兵擊匈奴;高句驪不欲行,郡強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為寇。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為所殺。州郡歸咎於高句驪侯騶,嚴尤奏言:「貉人犯法,不從騶起;正有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猥被以大罪,恐其遂畔,夫餘之屬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餘、濊貉復起,此大憂也。」莽不尉安,濊貉遂反;詔尤擊之。尤誘高句驪侯騶至而斬焉,傳首長安。莽大說,下書更名高句驪為下句驪。於是貉人愈犯邊,東、北與西南夷皆亂。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專念稽古之事,復下書:「以此年二月東巡狩,具禮儀調度。」既而以文母太後體不安,且止待後。
初,莽為安漢公時,欲諂太皇太後,以斬郅支功奏尊元帝廟為高宗,太後晏駕後,當以禮配食雲。及莽改號太後為新室文母,絕之於漢,不令得體元帝,墮壞孝元廟,更為文母太後起廟;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為文母篡食堂,既成,名曰長壽宮,以太後在,故未謂之廟。莽置酒長壽宮,請太後。既至,見孝元廟廢徹塗地,太後驚泣曰:「此漢家宗廟,皆有神靈,與何治而壞之!且使鬼神無知,又何用廟為!如令有知,我乃人之妃妾,豈宜辱帝之堂以陳饋食哉!」私謂左右曰:「此人慢神多矣,能久得祐乎!」飲酒不樂而罷。自莽篡位後,知太後怨恨,求所以媚太後者無不為,然愈不說,莽更漢家黑貂著黃貂;又改漢正朔、伏臘日。太後令其官屬黑貂;至漢家正、臘日,獨與其左右相對飲食。 羅馬元老院任命提比略為終身保民官,並與奧古斯都同為軍隊的統帥。
奧古斯都指定提比略為其繼承人。
提比略平定伊利里亞,凱旋
大事記: 羅馬帝國: 阿努斯 魯弗斯被任命猶太太守。 奧古斯都下令越過萊茵河入侵日耳曼地區。 格馬尼庫斯和猶 馮特維斯 卡皮托成為羅馬執政官。 居里扭從猶太返回成為一個提比略教育官。 亞美尼亞阿卡埃特賽得王朝被羅馬人推翻。

熱點內容
元宇宙概念股怎麼分析 發布:2025-08-02 20:25:59 瀏覽:662
漂亮比特幣圖片 發布:2025-08-02 20:25:44 瀏覽:690
移動合約套餐用了3年不退怎麼辦 發布:2025-08-02 20:07:01 瀏覽:140
浜崎真緒doge 發布:2025-08-02 20:02:32 瀏覽:382
linuxtcpdump監聽網卡eth0 發布:2025-08-02 20:01:04 瀏覽:789
聯通號合約沒到期怎麼注銷手機號 發布:2025-08-02 19:58:54 瀏覽:308
以太坊重復 發布:2025-08-02 19:41:13 瀏覽:360
區塊鏈游戲安裝 發布:2025-08-02 19:30:13 瀏覽:244
績效發展合約怎麼寫 發布:2025-08-02 19:25:53 瀏覽:899
以太坊愛好者國內鏡像下載頁 發布:2025-08-02 19:23:07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