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幣網入金以太坊
㈠ 請問在目前比特幣交易市場中,哪個平台做的好謝謝
你可以參考一下鯨交所,它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用戶體驗與口碑都挺不錯,而且支持了全台覆蓋,不管是你通過PC端還是手機APP,都能完成交易,簡單易用。
千萬別去ZT,坑死了,上的幣不到一個月就下架。平台讓你自己去找項目方不管了。只能充錢不能體現,垃圾交易所
㈢ 最大的虛擬幣交易平台有哪些
中國十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分別是中國比特幣、OKcoin幣行、火幣網、聚幣網、雲幣網、中國比特幣 BTCC、幣安網、比特時代及微比特(ViaBTC)。
㈣ 有哪些正規的網站可以進行虛擬貨幣交易
以下是個人在交易所的一些體驗。
(1)找幣網,手續費低,提現速度秒出,幣種多,支持多種知名虛擬貨幣交易,方便購買USDT,有APP且安全性高。
(2)kucoin海外版(幣贏網背景)界面操作流暢,提幣速度還不錯,但大部分是垃圾山寨ICO幣,很多名字都沒有聽過,有APP
(3)中國比特幣海外版exx(提幣慢,坑爹)對賭平台,定點爆破期貨拉爆你,提現好像有問題,沒有APP
(4)火幣海外版,跟OK狼狽為奸,一周上幾十個垃圾幣,無底線,小問題多。支持C2C交易,有APP
(5)okcoin海外版,這個不說了,ok一生黑,雖然支持C2C交易,但是無底線上架圈錢幣,忽悠韭菜,C2C交易無法提現,侵吞用戶小數點後4位數的資產上千萬,慎入
(6)BTCC海外版,支持美元銀聯直充,但手續費高,在國內算比較低調,交易界面體驗很差
(7)雲幣網海外版,幣種少,問題多,去的都是勇士。
(8)幣安目前是國內交易所老大,幣種最全,活動也很多,提現充值都不卡你,雖然上了那麼多ICO圈錢垃圾幣,但是整體不會像火幣OK這種平台那麼問題多多,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整體素質最好的交易所,有app,需要翻Q,手機客戶端不用翻Q。
(9)元寶海外版有加拿大金融牌照,合法經營,深度不夠,幣種數量少,交易量小,UI美化不足。
(10)比特時代海外版提審核時間極長,提幣發幣慢卡你老半天,礦工費原本給得極少,現在改了給高一點點,就一點點哦,充值送0.5%,提現扣1%全宇宙提現費最高,K線圖做的垃圾,堅持不上ICO幣的此平台目前受不了利益的誘惑也上了,卡你半天才發出哦,交易量略少,目前我已棄坑此平台。
(11)中國比特幣海外版,目前剛開放交易,C2C交易獨有QASH交易區,小問題多多,慎入。
㈤ 國內以太坊幣交易網站有哪幾個
排行比較高的有領域王國、幣安、雲幣、火幣這些吧,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門檻較低的領域王國比較適合,因為它的准入門檻是從100美元起步的,非常低。
㈥ 僅支持以太坊transfer,火幣網提供了hot地址,幣安提幣完成了,我4萬個hot幣不見了。
你的帀火幣給解訣確認了嗎?
我昨天從okex充itc到火幣網也遇到相似問題
㈦ 以太坊挖礦成了現在的香餑餑,普通人應該如何入場
最近挖礦熱潮在DIY裝機市場上席捲而來,不少顯卡都被拿去了挖礦。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在大眾眼中火熱起來。以太坊這個平台也越來越多人入場。要聊聊以太坊就要先了解一下以太坊。
其實比特幣的區塊鏈事實上是一套分布式的資料庫,如果再在其中加進一個符號——比特幣,並規定一套協議使得這個符號可以在資料庫上安全地轉移,並且無需信任第三方,這些特徵的組合完美地構造了一個貨幣傳輸體系——比特幣網路。這也是比特幣的由來。
那對於普通人來說究竟要如何入場呢?1、購買雲算力;2、聯合挖礦;3、購買礦機到礦場託管。現在以太坊的價格已經千刀起價了,這樣的價格和幣圈其他幣種相比,確實價格偏高,讓很多投資者都望而卻步。只能說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
㈧ 挖礦的大佬進來,我想問下,為什麼28號挖的,到今天還沒到賬我用的是長沙礦工軟體,雲幣網的錢包以太
你選的礦池是哪個啊,選星火的話得夠1個幣子才可以轉,一般選魚池,0.1就可以轉到錢包了。
㈨ 小白想要購買比特幣和eos,應該去什麼平台最安全火幣網靠譜嗎
我用的是火幣網 挺靠譜的
㈩ ICO暴富神話背後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ICO暴富神話背後:刀口舔血的融資游戲。
除非掐斷互聯網,否則如火如荼的ICO無法隔絕。首批「試水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而前赴後繼者則如過江之鯽。
「上海一個賣手機的小夥子,兩年前用父母給的20萬元投了一個區塊鏈ICO項目,今年上半年發現賬戶資產已經暴漲至600萬元;還有一個做小私募的合夥人,這兩年用三四千萬投了數個ICO項目,如今資產已經達到30億元。」8月29日,上海一位資深ICO玩家孫傑透露,而類似的暴富傳說每天都在市場上上演著。
記者了解到,當ICO的火熱程度已經遠超市場想像,並引起監管層密切關注的時候,外界對於ICO罪與罰的爭論也甚囂塵上。然而,市場的投資者卻對這些聲音置若罔聞,因為在他們看來,不真正參與進來,根本無法體會ICO的刺激與風險。
ICO的暴富幾率到底有多高?看看上海小蟻科技完成的小蟻幣ICO就可見一斑。
根據查閱發現,截至8月25日,NEO(原小蟻股)自去年9月完成ICO並上線交易以來,漲幅已經高達282倍,這樣的收益率遠遠將IPO新股中簽漲幅甩在了後面;而排名第二的上海量子鏈(QTUM)今年3月在雲幣網進行ICO,發行價2元,在發行當日開盤價為66.66元,一天漲幅33倍之多,其後價格一路回落到20多元,接下來又暴漲至57元左右。
這樣暴漲暴跌的ICO讓無數投資者變得興奮,不顧一切地往裡沖。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近期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而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參與ICO 的人數絕對不止10.5萬人,保守估計已經超過百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