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幣圈韭菜
『壹』 比特幣價格暴跌,預示大牛市將至韭菜:一夜暴富機會又來了
請點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炒幣」愁白頭。
從去年12月份開始,「幣圈」以比特幣為首價格持續下跌,如今比特幣均價在6000美元不斷徘徊,對於老韭菜來說,「幣圈」長達半年的熊市似乎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尚未入場者來說,他們心中充滿了疑問,到底這是「幣圈」新一輪熊市,還是意味著比特幣褪去了所有包裝,回到了它應有的價值。也許幣圈暴跌並不是「熊市」來襲對於比特幣從2萬美元跌至6000美元,以太坊從最高1500美元跌至300多美元,各種空氣幣、山寨幣價格清零,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從8000多億美元跌至最低2600億美元,更多人稱這是「幣圈」漫長的一次熊市,當所有不良幣退場後幣圈將會重返牛市。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貳』 cnn是什麼幣
CNN 是 Content Neutrality Network 平台的一款平台代幣, Content Neutrality Network 平台致力於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更開放、高效、互信的內容生態系統 。 CNN 由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的優秀團隊以及張首晟、 Michael Arrington 、 Kunal Shah 等頂級顧問打造,將與擁有 5000 萬的印度頂級新聞應用 NewsDog 合作用戶。
CNN 項目的介紹
2018 年 5 月 14 日,區塊鏈幣圈掀起一股 妖風 , CNN 突然走紅,因為這家 CNN 的幣價單日漲幅超過 100% 。交易量達到 5 億多幣,交易額突破 1 億美元。一枚幣佔了當天 HADAX 交易量的三分之一, 「 妖幣」 誕生了。 而就在一周前, CNN 在 Hadax 上還是微不足道的幣,難免讓群眾對這枚 「 妖幣」 的來歷產生了好奇。
CNN 項目正式入駐幣安資訊,並獲得幣安資訊官方 「V」 標志認證。幣安資訊是一個區塊鏈資訊數據平台,為用戶提供數字貨幣行情以及區塊鏈資訊等服務。用戶都可以參與 Info 平台和內容的協作,包括創建新貨幣、編輯現有貨幣信息,還是進行更正錯誤信息。它為區塊鏈行業提供了一個開放的信息平台,促進了行業的透明度 與發展。
『叄』 2018年有什麼比特幣公眾號值得關注
現階段OTC場外配效率低、維權追責難,而幣幣交易門檻高,操作繁瑣。
『肆』 幣圈演講的幾個名人
李笑來 他是幣圈的元老級人物,其事跡不必多言,他參與或站台的項目有EOS、BigOne、SBTC分叉幣、雄岸基金、硬幣資本等等。他是許多人進入幣圈的引路人之一,在幣圈是接近信仰的存在。 但李笑來老師也一直爭議不斷,EOS項目僅用5天時間就融資了1.85億美元,2017年最火熱的時候,該項目的市值一度沖到50億美元。但2018年,被陳偉星點名批評為「史上最大空氣幣」,一路下跌。 7月李笑來老師炮轟幣圈的錄音流出後,他也堅決否認自己將散戶看做「韭菜」的說法; 不過沒過多久,《韭菜的自我修養》就上市銷售了; 9月30日凌晨,李笑來老師在微博上退出幣圈; ....... 從今年年初為杭州百億區塊鏈基金演講,到7月震撼整個幣圈的錄音門事件,緊接著與陳偉星互懟懟到丟掉雄岸基金合夥人的高帽,再到9月高調宣布出走幣圈從此無站台,最後新書發布會上公開解疑區塊鏈熱點。 李笑來一個人就足以承包幣圈一整年的流量。 2.陳偉星 他是出身於幣圈的嘴強王者,曾與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共同開創了互懟時代。 善於抓住每一個上位走紅的機會,屢屢口出狂言,在毀譽參半的浪潮里懟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網紅路。 即使打車鏈最終難逃夭折的命運,陳懟懟的名號也應被幣圈銘記。 3.張健 來時挾萬鈞雷霆之勢,去時則安安靜靜,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是火幣前CTO,離職後創立了Fcoin交易所,並引領了「交易即挖礦」的風潮。在FCoin最風光的時候,上幣投票可以把以太坊網路堵塞,交易量比幣安、OKEX、火幣三家交易所的總和還要多。 Fcoin的平台幣FT在當時也是風光無限,有寶二爺等人吶喊助威,價格一路上漲,大量投資者紛紛買入。可惜好景不長,6月15日FT開始下跌,在7月20日更是十幾分鍾跌了90%,不少投資者傾家盪產。 但面對維權者,Fcoin和張健神奇地消失了。8月就有投資者發現公司位於望京的辦公室人去樓空。
查看更多
『伍』 張首晟得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那些物理學獎,為何卻得抑鬱症自殺
2018年12月6日,出色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被確以為由於得抑鬱症,不測自殺逝世,終年55歲。張首晟在不測逝世之前,他的人生是相當輝煌的。他的教師是楊振寧。包括楊振寧在內的世界上的一些頂級物理學家都以為,發現了「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張首晟,是十分有可能取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實上,張首晟在55歲生活之前,其實拿到了物理界的一切重量級獎項,包括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根底物理學獎、富蘭克林獎等。拿到這些獎項的物理學家,都被以為接著就是要拿到諾貝爾獎的。除此以外,張守成還於2013年創建了丹華資本,他擔任丹華資本董事長。丹華資本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在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應用和數字貨幣范疇投資金額到達了1.88億元。如此大的投資額,也可見這個企業是一個充溢希望的風險投資企業。
關於張首晟為什麼會自殺?有各種各樣的猜想。有一種猜想以為,這是由於張首晟投資失敗。張首晟的這個丹華投資,正如張首晟本人所說的,是一個前瞻性很好的風險投資企業。但是,由於在短期內並沒有得到效益,再加上虛擬貨幣,受世界經濟動搖影響很大。因而,張首晟短期內投資了那麼多錢,資金無法及時回籠,張首晟的壓力很大。同時,張首晟的投資團隊里,也出了問題。有些人主要的著力點,放在本身利益上。投資不是為了整個團隊,而是為了個人的利益。也就是說,張首晟固然是一個出色的物理學家,但是他在經濟范疇並不出色,在人才管理上,並沒有多大的才能管住人,因而下面的人才會胡搞。這算得上是張首晟跨界的失敗。失敗帶來了宏大的心理擔負,所以最終他才會自殺。
張首晟的家人對外傳出的話,是張首晟得了抑鬱症,多年服抑鬱症的葯。張首晟為什麼會得抑鬱症?顯然與他在企業上遇到了費事,有很大的關系。除了這種猜想以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張首晟墮入了中美貿易斗爭之中。張首晟是有愛國情懷的。從他2006年發現「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以來,他就積極與國內協作。特別是與清華大學團隊協作,並且還獲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中國崛起之前,美國對張首晟這種協作,並沒有惹起多大的注重,但是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特別是科技方面開展勢頭,對美國形成的宏大沖擊。因而使得美國關於華裔科學家,停止了緊密的監控。2018年11月10日,美國政府的出來了《301調查報告》,裡面就公開點名丹華資本。由此可見,張首晟的確墮入了美國與中國貿易戰之中。固然張首晟有一腔愛國情懷,但是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他的肉體出了很大的問題,所以才會得抑鬱症,最終自殺。當然了,這種說法,遭到了張首晟家人的反對。他們以為這不是張首晟得抑鬱症的緣由。思索到復雜的國際形勢,張首晟家人出來這么說,也是能夠了解的。
『陸』 張首晟為什麼活不了
張首晟是自殺,自殺有多方面原因,投資失敗是最後一根稻草。
具體原因如下:
1、跨界苦惱:管人比管宇宙還麻煩
2013年9月,張首晟創立了丹華資本。據傳,他的部分成員消費著他的名聲為自己謀利,這就是管理投資人團隊的麻煩。管人,是天下最耗神費力的。張首晟可以攻克自然科學難關,但揣摩不透人心。因為人心比宇宙還難測。
2、跨界失敗:此一時非彼一時
在科學拓荒時期,不僅是富蘭克林在諸多領域成為引領者,而且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大多都是這「家」和那「家」,一大堆榮譽頭銜。張首晟想效仿富蘭克林,成為科學家、企業家等等N個家,是不現實的。
3、沒有出口:風輕雲淡加重焦慮
加重張首晟焦慮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表面上的風輕雲淡。其實這是內心焦慮的掩蓋,還不如發泄一下。因為掩蓋本身又要耗神費力,必然加重焦慮。
4、單純情懷,遭遇國利壁壘
中美兩國陷入博弈,這些橋梁就是通敵的罪證。2018年11月20日,美國政府的《301調查報告》中,曾點名丹華資本。張首晟內心的郁悶可想而知。
因為面對美國政府的點名,他的跨國界規劃都會擱淺,投資會受到沖擊,甚至還有更嚴重的麻煩與危機。
5、投資崩盤,精神崩塌——幻滅
2013年9月,張首晟和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應用物理學博士谷安佳聯合創立了丹華資本,從此,張首晟的職業道路徹底變軌。
然而,紅火的區塊鏈在2018年卻迎來寒冬。10月,區塊鏈項目破發已隨處可見,機構投資者入不敷出,甚至一些區塊鏈行業到了欠薪的地步。以歷史最高價和當前價計算,基於量子鏈發行的項目菩提Bodhi,最大跌幅高達98.1%,15個項目的平均跌幅為92%。
所以,幣圈崩盤,投資巨虧,顛覆了他原有的心智,和他心目中的世界運行邏輯。對他來講,這是件超級恥辱的事情。陽光明媚的世界消失了,陡然之間被帶入黑暗至刻的另一世界。這個墨黑的世界不是他們生存的地方,乾脆離開這個世界算了。所以,他悄悄地以自己的方式離開了。
(6)張首晟幣圈韭菜擴展閱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志官方微博2018年12月6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享年55歲。
另據《文匯報》2018年12月6日消息,根據他的家人和物理系的電子郵件得知,他一直在和抑鬱症作斗爭。斯坦福校方周一就請了公關專家來處理此事了。當地警方認為是自殺,已經結案。
張首晟是斯坦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一直在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做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6年提出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評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他還被楊振寧認為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所獲物理界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等。
『柒』 天才張首晟為何會活不下去
官方給出的公告是天才張首晟因抑鬱症意外離世。據其他媒體披露的消息稱張首晟教授選擇自殺的真正原因,或是因為學術生涯遇阻、無緣諾貝爾獎。
1、無緣諾貝爾獎
2018年11月,也即張首晟教授去世一個月前,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公布,張首晟在拓撲絕緣體研究領域的兩位搭檔——Charles L.Kane 和 Eugene Mele 均獲得了獎項,而張首晟教授卻未在獲獎名單中。
而在此之前,三人多次聯合獲得重大物理學獎項,包括2015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物理學獎章。此外,在2014年路透社所做的諾貝爾獎預測中,也提及了Charles L.Kane、Laurens W Molekamp 和 Shoucheng Zhang 三人的名字。
消息人士透露,「這件事為張教授本人帶來了莫大的打擊」,這意味著,他將與一直渴望的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2、學術聲望或受「天使粒子」事件影響
有業界人士向鈦媒體證實,天使粒子事件成為張教授學術生涯的分水嶺。
事實上在「天使粒子」的發現過程中,張教授團隊的貢獻甚至達不到 top 5,如果不是主動要求,一般不會進入通訊作者署名的序列,但是在對外宣傳中,張首晟教授卻成了這個團隊的主導力量。據公號左林右狸分析,張教授之所以堅持在論文署名和後續宣發中強調團隊貢獻,是因為天使粒子的發現極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張教授對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已達世界級水平,該理論也是發現天使粒子的基礎,而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天使粒子」只是時間問題,可作為第六作者的張教授,卻不太可能同時獲得諾獎。因為在諾獎歷史上,同一獎項最多頒發給三個人。因此,張教授最後一刻躋身到通訊作者、率先向媒體公布自己是發現人、向合作實驗室施壓等做法引發爭議,或進而影響到他在學術圈中的聲望。
據知情人士透露,張教授的學校同事在得知教授未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後,都了解他心情低落,還前往安慰,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其在舊金山自殺。事後便有知情人表示,自殺一事和11月獎項很可能有關——張也許認為這是學術界對他的負面意見的體現。而這一趨勢往往很難逆轉。
(7)張首晟幣圈韭菜擴展閱讀
外界對張首晟的綜合評價:
1、難得的理論物理學家
張首晟生於上海,後在斯坦福大學任教超過20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高溫超導、量子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強關聯電子系統等。
張首晟於1987年拿到博士學位,之後的學術生涯一帆風順,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和IBM研究中心做了兩期博士後之後,1993年,時年30歲的張首晟成為斯坦福大學的助理教授,2004年,剛過40的他正式成為斯坦福大學終身正教授。
在斯坦福大學的網站上,2018年12月6日刊登了一篇紀念張首晟的文章。文章中對張首晟的成就進行了高度的評價,稱其為非常罕見的理論物理學學家,他的學術用非常抽象的概念來解釋量子態物質,並對量子未來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優雅地捕捉霍爾效應
張首晟研究生學習的是超引力,不過後來他將注意力轉移至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是過去二十年中,凝體物理研究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經常受到諾貝爾獎表彰的領域。要解釋這個效應,需要用上許多量子物理中最微妙的概念。張首晟認為,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是他有生之年更有可能通過實驗來證實的。
1988年,張首晟與當時還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UNY Stony Brook)的Kivelson以及Hans Hansson教授合作,對拓撲量子場論進行延伸,並得出一種能夠用於優雅地捕捉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物理變化的方法。
3、預測大自然的天才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這是張首晟生前最愛的一首詩,也詮釋了他的人生。在張首晟看來,科學能夠通過實驗對自然界做出預測的能力是最為神奇的。他曾說:「理論最偉大的地方在於預測,它揭示了人們認知的程度。」
而張首晟本人就是一個預測天才。他曾做出非常多的重要且成功的預測。「他的科學品位很高,他擁有預判哪些研究值得哪些研究不值得的直覺,而且能給出解釋。」Moler教授說道。
4、跨界投資趕上破發潮
張首晟教授長期身在矽谷的發源地斯坦福大學,那裡創業氛圍得天獨厚,張首晟最終也難以逃脫成為投資人的命運。2013年,他與學生谷安佳一起成立了風投丹華資本,致力於將矽谷模式引進中國,為中國的高新技術做貢獻。據介紹,丹華資本的「丹」取之於斯坦福,「華」取之於中華,意在成為中國連接世界創新創業的聖地——斯坦福大學和矽谷的高速橋梁。
據丹華資本官方網站介紹,丹華資本已發展成為矽谷最大的華人風險投資基金,管理兩只美元基金和一隻人民幣基金,設有美國矽谷和中國北京兩個辦公室(上海外灘最近新設立了辦公室),管理資金規模超過 5 億美元,基金 LP(投資者)陣容包括國內外著名的互聯網企業、頂級科技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的業界領導者,有雄厚的產業資源。
『捌』 楊振寧大弟子張首晟,助華為突破5G後暴死美國,究竟有何內情
2018年12月1日,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的妻子像往常一樣,下班後前往超市購物,隨後回到他們位於舊金山裡弗斯街的公寓。然而這一日,她是註定要絕望的。她回家後敲了很久的門,沒人開門,給丈夫打電話,也沒人接。本能告訴她,自己的丈夫張首晟可能出事了,但她沒有勇氣繼續想下去,而是自欺地希望再等一會兒,丈夫就會出現,結果直到這一日傍晚,張首晟都沒有出現在妻子面前。1日晚上11點左右,她接到丹華資本(張首晟與他人聯合創辦的投資公司)大股東之一的彼得·范·尼文赫伊的電話——彼得不光是股東之一,也是張首晟的兩位導師之一(另一位是楊振寧)。彼得告訴她說:您丈夫不在了,據說他是自殺的。
『玖』 如何評價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
走出閣樓的孤獨少年,走進科學的輝煌。他的世界裡,星漢燦爛。那裡面,宇宙浩瀚、科學奇崛、人類歷史與文明,熠熠生輝。
他是躋身大洋彼岸物理學界頂級俱樂部的華裔科學家,是距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他熱愛生活,笑談已聽遍義大利歌劇,也曾帶著家人踏上地球上最美麗的各個地方;他視藝術與哲學為啟蒙,欣然為歷史類書籍做序,在其中暢談所感,那是關於藝術和科學之美的殊途同歸。
他今年55歲,對世界依然有著蓬勃的好奇心,這個夏天,他告訴友人,想去四川親眼看看三星堆,那是長江文明之源。
然而,這個冬天,終生追求美好的張首晟離開了。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在斯坦福大學逝世,年僅55歲。他家人的聲明中說,他一直在與抑鬱作斗爭。
他從時間深處走來,走向浩瀚宇宙。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張首晟教授在由西財智庫主辦的第二屆「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上發表演講。
數學的信仰
「這個偉大的時代,我用一句話來描寫,就是『In Math We Trust』。」
——張首晟
「我很難過。」電話那頭,西財智庫CEO湯繼強的語調不再飛揚,他一直計劃促成張首晟的四川之行,卻在剛著手安排的幾十個小時後,得到友人離世的消息,「有點懵,在好多斯坦福的華人校友群里,大家都在哀悼。」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張首晟教授與西財智庫CEO湯繼強教授在論壇現場
今年8月28日——這個日子,湯繼強記得很清楚,這是他和張首晟最後一次見面。那天,張首晟應他之邀參加第二屆「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這次論壇,張首晟演講的題目就是《In Math We Trust》。
「數學的信仰。」論壇上,張首晟將自然科學和加密經濟學聯系起來,在他看來,區塊鏈技術可以把經濟行為加上隨機的數學演算法,使網路達到共識。而共識是貨幣產生的前提,在自然界中,電子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同樣的特性,可以看做達成一種自然共識。
如似這般,嚴謹精密的科學論證和飛揚浪漫的藝術文明,在張首晟的世界裡,二者有著同樣的美好。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童年,在張家上海靜安區租屋的閣樓上,幼年的張首晟接觸到《西方哲學史》《三國演義》等書籍,他在為吳軍所著的《文明之光》作序時坦言,稚子之時所閱讀的歷史故事曾讓他感覺,歷史似乎就是一盤棋,命運時時在那些偉人的掌控之中。
到了15歲,在復旦大學的課堂,物理又將他帶入另一個世界,他寫到,「牛頓方程下的宇宙,就像一個瑞士手錶,每分每秒都在精密地運轉。小到樹上的蘋果,大到太陽系的行星,用一個簡單而優美的萬有引力定律就能描述。」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都神秘地吸引了他,並回饋給他豐厚耀眼的美好,在旁人看來,這份美好表現在,他懂得生活,也活得清醒。
湯繼強和張首晟結識時,張首晟已是享譽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盛名光環之下,他卻是極其溫的個性,「他對祖國有著眷念和自豪,所以遇見同胞,總會有幾分他鄉遇知己的喜悅。」
張首晟和湯繼強聊天,兩人聊國際國內時事,也說上下古今歷史,湯繼強來自四川,張首晟看好四川發展,他希望有機會能去看看,畢竟,天府之國有著太多吸引他的元素。偶爾談到家人,說起和妻子散步郊遊,和所有家庭和睦的丈夫一樣,這位物理學家也總是充滿了平和的喜悅。
張首晟逝世後,家人所發布的訃告,剋制沉痛,摯親眼中,這是一位珍視和家人在一起美好時光的丈夫和父親,他會盡一切可能與家人在一起,共同分享參觀的每個地區的古代歷史故事,鼓勵最新想法和興趣。
「首晟給全世界帶來了一種富有感染力的好奇心。」訃告中如是寫道。一如他生前,總是告訴學生, 「對一個人來說,最可貴的是要有好奇心伴隨一生」。
量子的世界
量子的世界是平行的,他想他的人生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張首晟
若有高潔藏於心,時光從不敗君子。很多時候,物理學家張首晟都維持著「出世」和「入世」之間的平衡。
今年8月,應邀參加「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他做了很詳實的准備,在接近4000字的演講稿中,他直言,區塊鏈的革命會使互聯網的作用放大十倍、百倍。對此,他相信,互聯網時代只是信息交換,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交換,通過產生數據的市場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而所有的經濟的行為都建立在數學上。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張首晟教授與西財智庫CEO湯繼強教授在論壇現場
「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公司,做的事情必然不是自己創造全新的東西,而是把已有的東西做一個重新的排列組合。」論壇上,張首晟堅信,區塊鏈技術會導致新的時代。
在更早一點,2013年,張首晟與學生聯合創立丹華資本,去世前,他曾擔任丹華資本的創始董事長。據媒體報道,張首晟曾表示,對前沿科技的投資非常重要,但社會上懂前沿科技和懂投資的人往往是分開的:做科研的大多沉浸在象牙塔中,不了解投資;做投資的大多是商科背景,對前沿科技不了解。
自由意味著,絕對內心的選擇。
一如在科學和藝術世界中的徜徉無阻,在科學家和風險投資人的身份之間,張首晟找到了自己的平衡,在他看來,科學家的身份對做風險投資是有幫助的,同樣,無論是做科學家,還是做風險投資人,其共性是做一個好老師,因為兩者都需要帶團隊。
張首晟很忙,在湯繼強的記憶中,作為斯坦福大學的高級訪問學者,每次他去美國,張首晟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即使這樣,這位物理學家依然保持著對世界旺盛的好奇心。
游泳、旅行、閱讀、寫作、音樂,這些都是張首晟的愛好,私底下,他沒有任何「包袱」,任何人想要和他合影他都會欣然應允,他的微信朋友圈對所有好友開放,當聽到沒聽過的義大利歌劇節選時,他會像發現新玩具的孩子一樣開心,笑著感嘆,「我還要多學習呀。」
忙碌也是充實,張首晟曾說過,這個真正完美的世界是一個量子的世界,就是量子的一個粒子,它的確是可以百分百可以平行做兩件事情,量子的世界是平行的,他想他的人生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個12月,出走半生的閣樓少年,最終走向了宇宙深處。一如他最愛的詩歌,來自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恆納進一個時辰,
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