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元宇宙的流量入口

元宇宙的流量入口

發布時間: 2023-09-05 21:44:26

1. 元宇宙起源於什麼時候

2021年,一個新奇的概念名詞在網路上迅速躥紅,引發科技界和投資界的廣泛關注。這個概念名詞,就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起源於科幻小說,或指向互聯網的「終極形態」。Metaverse 一詞來源於1992年作家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說《雪崩》,描述了一個人們 以虛擬形象在三維空間中與各種軟體進行交互的世界。
元宇宙的起源·你了解多少?
尼爾·斯蒂芬森描述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網路世界,並將其命名為「元界」。所有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路分身」。
這個「元界」,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它由Meta和Verse兩個詞根組成,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書中所說的「網路分身」,英文單詞叫做Avatar。大家有沒有很眼熟?
是的,Avatar就是「阿凡達」。2009年,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那部經典電影,就是以它命名。
Avatar的原意是「化身」,印度教和佛教中,特指化作人形或獸形的神。如今,電腦游戲或聊天室中玩家使用的虛擬身份,也叫Avatar。
相信大家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其實,更准確來說,元宇宙是未來的虛擬世界。
說到虛擬世界,相信大家馬上又想到了另一部經典電影,那就是2018年美國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頭號玩家》。
電影《頭號玩家》就描繪了我們嚮往的元宇宙的樣子,它有完整運行的經濟體系,跨越實體和數字世界,數據、數字物品、內容以及 IP 都可以在元宇宙通行,大家既在這個世界享用已有的設施,也可以自己參與創作,進而豐富繁榮整個宇宙。
那麼元宇宙是游戲嗎?
目前元宇宙概念的游戲,特別是鏈游,由於技術和從業人員的局限,畫面渲染、游戲內容和玩法的打造都遠遠的落後於手游和端游,而且鏈游要在鏈上做分布式存儲也造成游戲反應比較慢,體驗感並不算好。
其實很多游戲,特別是 RPG 游戲,創造了一個虛擬世界,裡面有自己的社交場景,升級模式,自己世界觀,自己的經濟系統 ,有的游戲可以在上面創造自己喜歡的虛擬形象,捏臉,換衣服,打架,升級,購買裝備, 社交,甚至可以在裡面結婚,生子,飼養寵物,結拜兄弟組隊一起冒險。其實除了沒有開放共建的生態系統,他們也算是一個自己打造的虛擬世界。所以不少人認為游戲公司可能最適合率先打造元宇宙的世界,成為元宇宙的入口。
元宇宙,到底依賴哪些技術?
所理解的元宇宙 2.0 或者 3.0 版本,不僅僅只是游戲,也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鏈上開源生態系統,應用場景也不僅僅是娛樂,而是可以在平台上社交、學習、工作、購物、看劇,看展覽、運動、甚至投資理財等等同時進行的平行數字世界。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元宇宙,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搭建,沒有任何一個巨頭或者是個人能獨立完成這項工作。因此我們認為游戲和 VR 只是元宇宙的入口,但除游戲和 VR 外,還有許多投資機會。關於元宇宙的的分類方式很多,接下來我嘗試性的按投資人尋找項目的邏輯來分類闡述一下我認為元宇宙的投資機會在哪些方面,會因分類不同略有重復。
粗略來說,元宇宙包括了這么幾個方面的技術——晶元技術、網路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VR/AR/MR/XR)、游戲技術(游戲引擎、游戲代碼、多媒體資源)、AI人工智慧技術、區塊鏈技術。
元宇宙是數字宇宙,是平行世界。所以說,元宇宙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上的,和IT、CT技術密不可分。
要支持龐大的元宇宙運作,首先必須要有極其強大的算力和演算法。
算力的根基是晶元,不用解釋了吧?演算法呢?是軟體,更是長期的人才積累和生態經營。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一磚一瓦地把元宇宙搭建起來。
虛擬現實技術、游戲技術、AI人工智慧,都屬於IT范疇。站在CT通信的角度,元宇宙也是一個可以蹭的大熱點。
前面不是說「隨地」嘛?沒有通信,沒有低延時的5G/6G/全光網,用戶就不能接入元宇宙,只能在單機里自嗨,那還有啥意思?

2. 股市裡的元宇宙是什麼意思

維基網路對元宇宙的定義是,「元宇宙是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包含所有的虛擬世界和互聯網,或許包含現實世界的衍生物,但不同於增強現實。元宇宙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互聯網的迭代概念,由持久的、共享的、三維的虛擬空間組成,並連接成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

元宇宙是區塊鏈、人工智慧、5G、VR、AR、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等前沿數字技術的集成應用。

我們也可以給元宇宙下一個更簡單的定義: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聯網,也就是第三代互聯網。

在元宇宙時代,「萬物互聯」將逐步走向「萬物互信」,再到「萬物交易」和「萬物協作」。在這個過程中,交易不僅在人與人之間發生,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交易也會頻繁發生,到那個時候,產業必須整體升級,每個環節都必須實現完全的數字化。

因為理解,所以信仰;因為信仰,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成就。與諸君共勉!

3. EDG奪冠添把火,元宇宙游戲板塊會繼續瘋狂嗎

有一個段子在朋友圈流傳:什麼叫代溝?中年人都在發下雪,年輕人都在發EDG。而對於部分股民朋友,周末已經通過意念在數元宇宙、游戲板塊的漲停板了。

有股民在股吧里表示,「元宇宙原本已經處於高潮期了,但EDG又添了把火。元宇宙的火可能會燒到游戲,題材的廣度提升了。不管怎麼樣,肯定是下周主流熱點。」有股民表示,「EDG奪冠都上了熱搜第一,元宇宙游戲板塊要瘋狂了。」

中原證券也認為,進入三季度和四季度後,前期投放推廣的游戲產品開始進入回收周期,產品ROI回升,業績有望實現環比明顯改善,鑒於未成年人流水在行業內佔比低,加強防沉迷限制的監管政策落地對游戲產品流水影響較小,可能對活躍用戶數量產生小幅影響,但更為重要的是將逐漸引導社會輿論關注點離開游戲領域,消解監管和輿論擔憂。

國金證券表示,游戲板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當前是較好投資時點。游戲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之一,元宇宙的加速發展或推動整體游戲板塊估值提升。

4. 柳夜熙是哪家公司製作的

柳夜熙賬號擁有者是一家名叫創壹視頻的特效公司。

該公司2018年開始就在用電影機做短視頻了,在視頻製作水平上完全碾壓了抖音平台上絕大多數普通的創作者。不少人認為柳夜熙的爆火,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使用的特效技術十分厲害,背後團隊「創壹科技」此前也有過不少厲害的作品。

另一大原因是近日十分火熱的話題「元宇宙」,所謂「元宇宙」概念,就是在數字化虛擬世界裡,用戶可以進行很多真實世界中的生活和交互。正因為元宇宙的設定,「柳夜熙」製作水平達到了電影CG級別,因此給一個 2 分鍾左右的視頻就帶來了如此巨大的流量。

柳夜熙不是單一的使用軟體製作的,簡單來說,柳夜熙屬於元宇宙,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VR是當前進入元宇宙的第一入口,VR也將成為元宇宙的Killer App。

柳夜熙這個虛擬人物(動漫人物)是由非非宇、慧慧周NG製作的,背後的公司是深圳創壹科技。從視頻製作上來看,人物線條輪廓清晰,妝容上有晚唐花靨、金靨、柳葉眉、胭脂點絳唇等,大有「薄妝桃臉,滿臉縱橫花靨」的感覺,同時具備精美、小巧以及淡雅的特點。

5. FBEC2021@陀螺研究院VR陀螺首席分析師何萬城:5G時代下的元宇宙將打造一個更廣泛的內容生態


2021未來商業生態鏈接大會暨第六屆金陀螺獎頒獎典禮(簡稱「FBEC2021」)於2021年12月10日在深圳市大中華喜來登酒店盛大召開,本次大會由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廣東省虛擬現實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互聯網文化市場協會指導,陀螺科技主辦,以「迎風破局?守正創新」為主題,聚焦游戲、電競、XR、元宇宙等互聯網前沿領域,探討行業熱旅缺鏈門話題。歲末年關,聚錦鵬城,我們與無數互聯網從業者同舟,共同探討未來商業生態鏈接的創新和變革!
在FBEC2021「Let'sMetaverse?2021元宇宙峰會」上,陀螺研究院?VR陀螺首席分析師何萬城以「5G時代元宇宙——互聯網產業格局進化與再造」為主題發表了演講。何萬城認為5G時代,狹義的元宇宙是基於3D內容形式的下一代內容平台,廣義的元宇宙是指下一代互聯網。每一代通用終端都在顯示、交互、計算、存儲和通訊五個領域實現全面的迭代和升級,正因如此,XR被認為是下一代計算平台。
以下為演講實錄:
非常感謝各位,我是VR陀螺分析師何萬城。
元宇宙這個概念非常火,現在都在廣泛討論,頭腦爆炸的階段,有句話叫做「元宇宙是個框,啥都往裡裝」,現在這個概念有點泛濫。
我們在9月份也發布了一份元宇宙報告,核心觀點是在未來5-10年,也就是5G時代,狹義的元宇宙,是指5G時代3D化的內容平台。
回顧過去,在桌面互聯網的文字時代,誕生了BBS、博客、社交網路等內容平台,在移動互聯拆孫網時代,上半場3G網路,以圖文形式為主,推特微博、朋友圈等,下半場4G時代,以視頻為主,誕生了抖音快手等內容平台。那麼接下來即將到來的5GXR時代,以3D的內容形式為主,那麼也會與之對應的誕生相應的內容平台,像Roblox、Recroom、VRchat當前最早一批喊出元宇宙世界公司,就是5G時代的狹義的元宇宙。
5G時代更廣義的元宇宙概念,我們理解成是繼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的下一代互聯網,不過我個人更喜歡全真互聯網這個叫法,全是萬物互聯全面接入、真是全息模擬的意思。
回過頭來看,互聯網換代必須同時滿足幾個條件。
第一是傳輸網路,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從桌面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我們由光纖寬頻變為3G4G網路,實現了從有線傳輸到無線傳輸的飛躍,第二是終端設備,我們由電腦變成了扮碼主機,第三是信息形式,桌面互聯網時代我們基本是文字加圖片,移動互聯網我們變成了圖片和視頻,第四是主體人群,桌面互聯網主要是X世代,也就是65-80年這代人,移動互聯網的主體是Y世代,也就是80到95年這代人。
回過頭來看全真互聯網,首先傳輸網路這個很清楚,4G到5G,大寬頻,低延時,廣連接。其次是通用終端,XR將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終端,與之匹配的內容形式也進化成了3D的內容形式,具備空間感。最後是人了,下一代互聯網屬於Z世代,也就是95-10後這一代人了。
這里再強調一下,為什麼XR,也就是VR/AR將取代手機成為下一代終端,我們總結發現每一代通用終端都在顯示、交互、計算、存儲和通訊五個領域實現全面的迭代和升級,XR也完全滿足這些條件,顯示上進化成更具沉浸感的近眼顯示,交互也進化為更自然的動捕和生物電等人機交互,計算上成為雲邊端一體的融合異構計算,儲存變成以雲存儲為主,通訊則是5G、wifi6等。綜合來看,XR成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和終端設備是產業界的共識。
回到正題,在即將到來或者說已經正在開始的全真互聯網,我們將迎來哪些變革和進化呢,這里我們也有一些思考。
首先是下一代互聯網,我們還有哪些紅利?
我們都知道,桌面互聯網是從無到有,第一紅利肯定是人數紅利,數據可以看到2007年全球互聯網網民有12億,中國1.37億,接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比電腦更簡單易用,平均價格也更低,全球相對穩定的國家,基本上都通過手機接入了互聯網,我們可以看到,截止2020年全球互聯網民數量已經由桌面互聯網的12翻了4倍,變成了47億,我們中國更明顯,從2007年的1.37億變成了9.89億,除了特別老的老人和特別小的小孩,大部分人已經通過手機入了互聯網,可以說移動互聯網的第一紅利首先還是人口紅利。在座的各位對移動互聯網時代應該非常直觀和清晰的體驗到的。
那麼接下來的全真互聯網時代我們的紅利是什麼的,大家都知道,全球人口目前也就78億左右,中國是14億,互聯網覆蓋率已經遠達到60%以上,人口紅利基本上已經沒了,因為再怎麼增長,也就那麼些人,扣除掉小孩,還有一部分戰亂的基礎設施為零的落後國家,能成為網民的也就這些人了。
基於VR/AR產品的特性,我們認為下一代互聯網的紅利應該是時長紅利,在2020年我們人均的上網時長大概是4-6小時,在全真互聯網時代,數字化信息化更加深入和全面,我們戴上AR眼鏡,就像你戴上你的現在的眼鏡一樣,除了睡覺,你可能大部分時候都戴著並且聯網,他輔助你的工作、出行、娛樂等等,大部分時間可能默默的在協助你,他不會占據你所有的注意力,但是可能一直都在你的視野里,這個在線時間,可能會達到12小時甚至更多。爭奪用戶時長將是頭部互聯網公式之間的主戰場。
接下來是運行規則的問題。
桌面互聯網和我們的Web1.0基本上重合,就像我們的門戶一樣,中心化可讀,平台產生內容給用戶閱讀,平台創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受益。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則進化成中心化可交互的形式,內容平台開始發展壯大,用戶可生成內容、可與他人或網站交互,但內容歸屬平台,用戶可以通過平台盈利,但是平台對規則和受益分配的話語權很大。這一點我們看微博、微信公眾號和抖音,可以很直觀的理解。
在全真互聯網時代,比較多的聲音是將進入了web3.0,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開始大規模運用,互聯網進入了去中心化交互規則時代,用戶數字身份、資產和數據回歸個人,用戶創造、用戶所有、用戶控制、協議分配。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雛形,像decentraland這個基於區塊鏈建立的平台,裡面的土地歸個人所有,平台的話語權很小了。
萬變不離其中,全真互聯網也還是要追求流量的,誰占據了流量入口,就等於圈住了用戶,同時也可以打造一個更廣泛的生態。
在桌面互聯網時代,我們的流量入口是瀏覽器,我們瀏覽門戶和搜索內容等,都是通過瀏覽器方式接入的,瀏覽器基本上也是被IE和谷歌等瓜分了,但由於瀏覽器對接入的內容話語權不大,所以瀏覽器沒有做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出來,工具的成分比較大。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入口變成了APP,大量的流量被像微信、抖音這種超級APP給佔領了。由於APP對承載的內容話語權很強,所以他們能延伸擴展的邊界很廣,社交、電商、支付、分發等等都可以做。
在全真互聯網時代,流量入口可能會變成元宇宙平台,很有可能設備開機就讓你進入元宇宙世界。因為他是虛擬的空間,可以復刻我們的真實世界一樣,社交、購物、娛樂、辦公等這些輕而易舉的就承載在裡面了,我們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會消耗在裡面。
當然很多人會說,像Roblox,recroom這些都是全虛擬的空間,人不可能戴著VR長時間的呆在裡面,我覺得等消費級AR出來以後會進化,或者是有全新的元宇宙內容平台出來,可以全虛擬的沉浸,也可以切換成虛實結合的方式,總之,他們的邊界會比現在的超級APP更寬廣,會想盡辦法的讓你長時間呆在他們的平台里,畢竟元宇宙爭奪的是時長。
接下來需要探討的問題就是變現形式。
前面提到桌面互聯網是網民人口紅利,基於桌面互聯網中心化的單向可讀規則,在桌面互聯網時代多數是基於流量的變現,廣告是最大的變現渠道,對公司的估值和評判,也是基於流量這個基礎。
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於中心化的交互形式,平台都以搶奪用戶為使命,注冊用戶,日活月活等等是各平台的核心的KPI,先圈住用戶,再挖掘變現價值,通過打造生態,比如說電商、打賞、金融等等。
全真互聯網時代會怎麼樣呢,前面我提到過全真互聯網的紅利是時長紅利,在全真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企業會大力氣的去搶奪用戶的時間,把用戶牢牢的圈住在自己的平台和生態里。通過廣告,電商,甚至創造需求,比如說大型活動、party等場地租金和基礎設施費用等等。充分發掘你的需求。對平台的估值和企業內部KPI考核,不是簡單的日活月活,而且每個用戶在你的平台里呆的時長了。
最後是應用分發的問題。
全真互聯網還是有應用的,像Roblox,Recroom這種內容平台,其實也是一種應用程序需要分發出去。在桌面互聯網時代,應用分發都是離散化的,早期通過U盤,光碟等等分發,後期通過軟體網站,比如說像什麼華軍軟體,太平洋軟體等等這種網站,或者是直接去官方網站下載。這種離散化的分發基本上不參與分成。
移動互聯網的分發就變得中心化了,大部分通過應用商店的模式,官方的像蘋果、谷歌這種商店,以及各種手機廠商的商店,第三方的像騰訊應用寶這種。還有一種是通過預裝的方式了,佔比比較小。中心化的分發有個大的商業模式就是收益分成了,三七分四六分,牛逼的平台話語權就高。
全真互聯網時代應用怎麼分發,我個人覺得會走兩種極端,一種是更加中心化的,畢竟蘋果這種封閉的生態起了很大的示範作用,巨頭已經都想做全封閉的生態,畢竟平台稅這種賺錢方式太香了。現在你看Quest這種,就在努力打造封閉的生態啊,意圖很明顯。
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更離散了,基於雲計算雲存儲,以後一些比較輕的應用,可能是隨地觸發,比如說你去某個商場,他們不想依附在某個大的元宇宙平台里被抽稅,而是自己做了一個小的元宇宙應用,你可能到了以後就地觸發,就像我們的小程序一樣,隨時用隨時扔。
最後也拋個問題給大家。
在桌面互聯網,我們通過www萬維網讓所有人互聯互通,通過圖形窗口和搜索技術,誕生了門戶和電子郵件和IM通訊工具等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於LBS、演算法等,我們誕生了O2O這種商業形態,並誕生了像美團、滴滴等各種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那麼在全真互聯網時代,會有哪些有意思的技術應用,誕生出一個大的商業模式和互聯網巨頭嗎?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也歡迎進一步的交流和討論。
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為止,謝謝大家捧場。

6. 元宇宙之路究竟走得怎麼樣了它還有沒有發展前景呢

元宇宙之路今年走的其實還算是比較順暢的,畢竟這個概念從興起到存活的時間已經快超過一年,這個概念其實還是不一定會具備相應前景的,畢竟從各家公司的態度以及投資失敗的案例就可以得知。

一、元宇宙之路走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盡管很多人都願意相信凡事都具備雙面性,但是元宇宙所帶來的風險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目前不少媒體以及機構關於該概念的介紹是很多的,同時大家也都願意在這一個概念起步的同時進行初步投資。但在這種投資心理的驅動之下,我們更加的注意到,我們必須嚴格把控自己的投資心理。隨著元宇宙產業逐漸發展起來,而且越來越多的騙子也擅長利用這一個概念進行騙錢,我們普通人更要警惕這一新產業的出現。

熱點內容
收到假eth幣 發布:2025-10-20 08:58:16 瀏覽:973
暗黑破壞神2eth打孔 發布:2025-10-20 08:42:58 瀏覽:105
BTC和CBT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10-20 08:42:57 瀏覽:233
華碩trx40Pro供電 發布:2025-10-20 08:33:26 瀏覽:432
曬人民幣編號的朋友圈 發布:2025-10-20 08:25:32 瀏覽:687
doge格式 發布:2025-10-20 08:02:00 瀏覽:382
以太坊會爆發嗎 發布:2025-10-20 08:01:59 瀏覽:772
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功率 發布:2025-10-20 07:39:24 瀏覽:925
trx輔助帶 發布:2025-10-20 07:35:29 瀏覽:48
比特幣哈希值有多少位 發布:2025-10-20 07:31:20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