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元宇宙代碼
1.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創新直播觀看體驗好不好
近期,元宇宙概念大火。元宇宙概念股股價不斷走高。上周五整個板塊指數漲超4%。股市的火爆與資本紛紛搶灘「元宇宙」有著巨大的聯系。
今年3月,騰訊投資元宇宙概念股羅布樂思(Roblox);4月,位元組跳動花費1億元投資元宇宙相關游戲廠商代碼乾坤;5月,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個「企業元宇宙」。10月末,臉書(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正式更名為Meta。他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元宇宙 (Metaverse)會擁有10億用戶和數千億美元規模的數字商務業務。
Facebook改名讓元宇宙成為焦點,羅永浩11月5日在微博的發布的內容,則將元宇宙推上了熱議的前端。靠著直播帶貨還清債務的羅永浩表示,「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
雖然科技巨頭們對元宇宙的發展前景都很樂觀,但大多數人,對元宇宙是沒有概念的。
01
科技照進現實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作為2021年最熱的概念,身影不斷出現在各大內容平台上。一時間,關於元宇宙多種的定義和解讀都出現了。
那麼,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呢?
盡管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大致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在傳統互聯網的作用下,隨著各種技術進步,越來越多地將現實中的關系場景、互動、身份投射到一個虛擬世界中。元宇宙是科技發展的終極理想狀態,涵蓋VR、AR、游戲、區塊鏈多個版塊。元宇宙是高於三維空間的另一空間,是人類通過科技手段創造出來的新世界。
02
柳夜熙出圈
帶動元宇宙營銷?
元宇宙是否真的未來可期?
在抖音賬號柳夜熙出圈前,元宇宙只是模糊的概念。柳夜熙憑借著「元宇宙」、「虛擬偶像」、「國風」、「美妝」等標簽迅速躥紅,也讓元宇宙真正地走進了大眾的生活。
柳夜熙成功,元宇宙功不可沒,可虛擬偶像或直播帶貨並不是元宇宙的盡頭。柳夜熙等虛擬偶像帶貨僅僅是元宇宙這個概念其中的一個應用。柳夜熙之所以和元宇宙深度綁定,只是出於營銷目的,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和關注而已。
不可否認,柳夜熙給直播營銷提供了新的思路,可用元宇宙營銷的思路去做商業,可復制性極差。大多數企業都不能模仿。
第一,這種基於虛擬偶像的帶貨形式,需要強技術和高成本,一般中小企業根本無力承擔。紀梵希、花西子、LV等是市場上啟用虛擬主播帶貨為數不多的幾個品牌;
第二,元宇宙虛擬世界的概念更具游戲感,當商業過度依賴虛擬世界,而不能給實際生活帶來好處時,國家勢必會限制其發展,維護社會商業的良好秩序;
第三,直播帶貨中,虛擬偶像不會有人設崩塌的困擾,卻有其它潛在的隱患。拿很多虛擬美妝博主來說,美妝產品帶貨本身需要親自體驗,來表述用過後的感受,可虛擬美妝博主無法做到。用戶會認為柳夜熙這類虛擬主播純粹是營銷公司為了帶貨而帶貨的工具。長此以往,消費者對虛擬偶像的信任感必定會大打折扣。
03
除了追新概念
直播營銷還能怎麼玩?
現階段,元宇宙只能是一個概念,遠沒有VR、AR這些實際的技術有用。直播營銷走到瓶頸,商家尋求新的突破口沒有錯,盲目與時俱進,追新風口也並不明智。認清形勢,選擇更適合企業的方法才是經營之道。
直播營銷1.0時代,達人主播是核心。直播2.0時代,品牌自播成主流。和元宇宙、虛擬主播概念相比,踏踏實實地運營賬號、培訓主播、搭建私域才是企業最該做的事情。
2. 元宇宙股票代碼是多少
以下列舉十個:國光電器(股票代碼:002045) 、歌爾股份(股票代碼:002241) 、水晶光電(股票代碼:002273) 、寶通科技(股票代碼:300031) 、超圖軟體(股票代碼:300036)、中青寶(股票代碼:300052) 、數碼科技(股票代碼:300079、順網科技(股票代碼:300113) 、絲路視覺(股票代碼:300556) 、萬興科技(股票代碼:300624)(僅供參考)
1、國光電器(股票代碼:002045)
關聯原因:公司的音響電聲類業務主要產品主要應用於可穿戴產品(如VR/AR)2021年VR/AR所涉及的硬體和軟體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元宇宙概念成為整個生態走向成熟的標志
所屬其他概念:創投、電子元件、家電、基金重倉股、鋰電池、蘋果概念、券商重倉股、人民幣貶值、深股通、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預盈預增、元宇宙、智能音箱
2、歌爾股份(股票代碼:002241)
關聯原因: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零組件、整機供應商;公司長期布局VR/AR業務,目前在高端VR/AR設備整機代工領域中市佔率接近80%,客戶包括Facebook、Sony等
所屬其他概念:3D眼鏡、感測器、獨角獸概念、大盤藍籌、電子元件、Facebook、富士康概念、富時羅素概念、工業4.0、工業互聯網、匯金概念、華為產業鏈、基金重倉股、MSCI、蘋果概念、融資融券、深股通、生物識別、物聯網、無線耳機、小米概念、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預盈預增、元宇宙、智能穿戴、智能手錶、智能音箱
3、水晶光電(股票代碼:002273)
關聯原因: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濾光片、光學低通濾波器及組合片、智能眼鏡光學模組等,對AR、VR、MR等新型顯示技術均有相關技術儲備,旗下晶景光電已研發出相關零配件,將向設計廠商供貨
所屬其他概念:3D玻璃、3D眼鏡、安防監控、保險重倉股、超高清視頻、車聯網、長三角經濟區、富時羅素概念、匯金概念、華為產業鏈、激光雷達、基金重倉股、LED照明、寧德時代概念股、蘋果概念、全息概念、全息手機、融資融券、社保重倉、深股通、無人駕駛、小米概念、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元宇宙、證金持股、智能穿戴、智能手錶、增強現實
4、寶通科技(股票代碼:300031)
關聯原因: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海南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布局AR/VR/MR、機器人、感測器、新能源礦卡、高端裝備等成長性產業相關領域業務;旗下的哈視奇是國內頂尖AR/VR內容研發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與華為和抖音存在業務深度合作
所屬其他概念:長三角經濟區、Facebook、光刻機、基金重倉股、江蘇本地、深股通、手游、TMT、網路游戲、雲游戲、預盈預增、元宇宙
5、超圖軟體(股票代碼:300036)
關聯原因:公司在2017年已經支持了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VR頭盔設備,公司GIS為提供三維空間復雜多樣化的模型和數據中「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共同點技術,是元宇宙的真實地理空間基礎底盤
所屬其他概念:北斗導航、大數據、大數據中心、富時羅素概念、國產軟體、華為HMS、華為雲·鯤鵬、基金重倉股、QFII持股、融資融券、深股通、無人駕駛、虛擬現實、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預盈預增、元宇宙、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6、中青寶(股票代碼:300052)
關聯原因:公司《慎初燒坊釀酒人(釀酒大師)》游戲以模擬經營「金沙古酒」酒廠為玩法,在游戲世界中對虛擬的現實世界進行經營管理,依託區塊鏈、雲游戲、算力和社交等元宇宙相關技術,從價值交互、內容承載、數據網路傳輸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構建元宇宙,開啟現實與虛擬的夢幻聯動
所屬其他概念:5G、邊緣計算、電子競技、區塊鏈、手游、深圳本地、騰訊、體育產業、網路游戲、虛擬現實、新三板、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虧預減、元宇宙、足球
7、數碼科技(股票代碼:300079
關聯原因:公司超高清編解碼技術、無損壓縮技術、低延時公網傳輸、DRM及完整數據傳輸安全保護等技術可為元宇宙提供底層技術支持
所屬其他概念:5G、超高清視頻、ETC、廣電、互聯網金融、基金重倉股、金融改革、區塊鏈、融資融券、深股通、網路安全、虛擬現實、元宇宙、智能電視、智能IC卡、知識產權保護
8、順網科技(股票代碼:300113)
關聯原因:公司目前已有超過10000台商業運營的高算力GPU伺服器,並在互聯網側向超過80萬用戶提供雲電腦服務,利用優勢的技術和創新賦能元宇宙Metaverse
所屬其他概念:邊緣計算、電子競技、富時羅素概念、互聯網金融、基金重倉股、融資融券、社保重倉、深股通、手游、TMT、騰訊、文化傳媒、網路安全、網路游戲、網路直播、信創產業、虛擬現實、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雲游戲、預盈預增、元宇宙
9、絲路視覺(股票代碼:300556)
關聯原因:公司主營以CG(計算機圖像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業務,擁有包括3D實時展示技術、VR虛擬現實、多媒體數字沙盤等技術多項專利,目前已為多家房企提供VR看房等服務
所屬其他概念:創業板殼股、工業4.0、機器視覺、全息概念、深圳本地、數字孿生、TMT、雄安新區、虛擬現實、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虧預減、雲游戲、元宇宙
10、萬興科技(股票代碼:300624)
關聯原因:公司已投資實時3D雲平台提供商廣州引力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後續將持續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資,進一步拓展數字創意元宇宙等全新的創意領域
所屬其他概念:國產軟體、基金重倉股、深圳本地、網紅、物聯網、信創產業、遠程辦公、移動互聯網、預盈預增、元宇宙
3. 麥客存儲-為何大廠紛紛注冊「元宇宙」商標它有何趨勢
目前很多互聯網大廠在布局元宇宙的苗頭,紛紛注冊「元宇宙」商標,包括但不局限鵝廠、阿里等。為何「元宇宙」會成為互聯網大廠中的香餑餑,它到底是什麼?未來,又會掀起什麼浪潮呢?
今天麥客存儲就帶你了解下,這個披著神秘面紗的「元宇宙」!
何為「元宇宙」?
元宇宙這一詞來源於尼爾·斯蒂芬森的自科幻小說《雪崩》,《雪崩》構建了現實世界中的人們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以數字化身在元宇宙中生活,且永不下線。
如果大家看過《頭號玩家》的電影,對元宇宙就不會太陌生,《頭號玩家》的場景,就有表現人在虛擬空間和時間節點所構成的「元宇宙」中學習、旅遊、生活等。
而當下元宇宙的切入點——超寫實數字人,清華大學的學霸華智冰,近日成為天貓數字主理人的AYAYI ,都是超寫實數字人的代表,也是元宇宙切入點的價值表現。
說了這么多,可能有人還是一頭霧水,元宇宙到底是指什麼?多位專家和從業者給出了解釋:
元宇宙,未來趨勢如何?
它會被互聯網大廠看中,無外乎元宇宙吸納著當前科技領域中的信息革命(5G/6G)、互聯網革命(web3.0)、人工智慧革命,以及VR、AR、MR,不僅囊括了所有的數字技術,還包括區塊鏈技術成就;豐富了數字經濟轉型模式,融合 DeFi、IPFS、NFT 等數字金融成果。
歸結來說,元宇宙是後互聯網時代的起點,也是未來數字化的具象表現。隨著元宇宙的普及,線上的數字經濟與線下的實體經濟會加速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信任,控制數據,杜絕隱私泄露的區塊鏈技術價值,也會有鮮明的顯現。
畢竟數字化的元宇宙是建立在網路、算力之上,作為元宇宙關鍵技術的區塊鏈,將構建打破原有身份區隔、數據護城河的基礎設施,通過智能合約打造經濟系統。它在未來會掀起數字化的浪潮,隨著現實世界要素與虛擬網路的聯絡,元宇宙會成為我們社會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4. meta股票代碼
meta股票代碼是MVRS。
10月28日,臉書(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將更名為「Meta」。新名稱「Meta」來自於科幻詞語元宇宙(Metaverse),來描述公司在虛擬世界中工作和娛樂的願景。
據CNBC報道,在Facebook Connect年度大會上,扎克伯格表示:「今天,我們被視為一家社交媒體公司,但在我們的基因中,我們是一家構建技術以連接人們的公司,而元宇宙是下一個前沿,就像我們剛起步時的社交網路一樣。」Facebook同時還宣布,該公司的股票代碼將從12月1日起從「FB」更改為「MVRS」。
Facebook去年的收入約為860億美元(約合550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廣告,如今Facebook開始構建「元宇宙」。截至美股收盤,Facebook報收316.92美元,漲1.51%,總市值8935億美元。
【拓展資料】
Meta,Facebook的母公司,美國一家社交網路服務公司 ,於2004年2月4日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是世界排名領先的照片分享站點公司之一。
其起初是一家校園社交網站,後逐漸在各大高校擴大,隨後獲得1270萬美元投資,並於2012年5月18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2022年2月9日,福布斯發布2022年全球區塊鏈50強榜,Meta在列。Facebook的創辦人是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FB。2013年2月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網Businessinsider根據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的數據,列出全球最大網站前20名榜單,名列榜首的是Facebook 8.367億獨立訪問者。
FacebookFacebook的總部在舊金山的加利福尼亞大街。截至2012年,Facebook有350名雇員。Facebook的創始人是馬克·扎克伯格,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之前畢業於Asdsley高中。最初,網站的注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在之後的兩個月內,注冊擴展到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特福茨大學Tufts,以及羅切斯特大學Rochester、斯坦福Stanford、紐約大學NYU、西北大學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
5. Facebook改名為Meta,新名字有什麼寓意嗎
最近,社交媒體Facebook宣布將會改名為Meta的消息使得不少用戶都很驚訝,有些用戶表示不解,已經使用了這么久的社交媒體說改名就改名了,一時之間還沒能適應過來,新的名字Meta跟之前的Facebook有什麼區別的,是不少用戶現在心中想要知道的疑惑。
6. Facebook公司宣布更名Meta,如何看待該品牌新提出的元宇宙概念
什麼是元宇宙呢?我今天結合我最近的一些思考給大家做下分享。插圖是來自我的好朋友陳維,在知群中國產品設計大會的分享PPT截圖。從浪潮和趨勢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為,現在這些企業之所以要進軍元宇宙,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互聯網的下一代浪潮。上一次浪潮,是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基於智能手機誕生了很多 App,背後則是很多行業和企業的快速成長,例如移動購物、手機打車、外賣等等。下一波浪潮是什麼?很多公司都在苦苦的尋找。這個時候,大家發現全球的很多科技巨頭都開始往元宇宙靠攏。Facebook 很早就宣布自己在做元宇宙,而後來乾脆把自己定位為元宇宙公司。微軟說自己在搞企業元宇宙,而騰訊則提出了全真互聯網,馬化騰說要開始由實入虛,也要進軍元宇宙。而一些以元宇宙為概念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快速升高。投資圈裡,有投資人朋友說看到元宇宙這個詞,都看吐了,什麼項目都會往元宇宙上靠。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有三部電影,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其中至少一部:《黑客帝國》《阿凡達》《頭號玩家》。在這些電影里,除了現實中的世界外,人們還會面對另一個世界。在《黑客帝國》里是由超級計算機母體虛擬出來的世界,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其實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在《阿凡達》里真人通過系統操縱另一個替身,可以具備另一個身份。而在《頭號玩家》里,一個外賣小哥化身為游戲世界裡的高手。元宇宙就是另一個世界。用標準的概念來說,元宇宙(Metaverse)是指以AI、AR/VR/MR、Blockchain三大技術為核心,由諸多共享基礎設施、標准和協議打造的數字化宇宙。 它跟物理世界並非割裂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通融。
其實我們現在每天用手機,也是在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有沒有想過,我們在現實世界裡要買東西,首先要去商場,在一個物理空間里,和售貨員發生信息交流,最終完成交易。而藉助手機,我們可以躺在床上,繞過這些物理限制,直接完成最後的目標,也就是買到商品。但是手機的世界並沒有很強的沉浸感,和我們的現實世界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而換個視角,想想游戲,如果你體驗過 VR 游戲,當你帶上 VR 眼鏡,會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新的世界裡,身臨其境。而如果你的虛擬世界,和別人的虛擬世界,彼此打通,大家能夠在這個共同的虛擬世界裡相遇,交流,甚至一起玩,一起工作,甚至還有新的貨幣,可以買東西,商品也是全新的,這個時候你就完全沉浸在了另外一個世界裡。游戲只是一個場景,在人們理想中的元宇宙,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矽谷的科技公司的職員都在家辦公,現在也有很多科技巨頭允許員工長期在家工作。這裡面的很多員工本身就是程序員等職業,每天的工作也是對著電腦寫代碼。那麼如果 Facebook 這家公司,完全存在於虛擬世界呢?大家要開會,都戴上 VR 眼鏡,在這裡面的各種事物,都是虛擬出來的,但是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是真實的,這樣會怎麼樣呢?很可能會發現大多數工作其實還是可以正常進行,也許比現實世界中更有效率。這就是元宇宙。人們的肉身還在現實世界,而行為都發生在了虛擬世界當中。
拉回到現實,Facebook 改名成 Meta 公司,宣布自己要專注於轉向以虛擬現實為主的新興計算平台,並且把自己旗下的產品分為兩大板塊,一塊是原來的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等業務,另一個是之前的 Oculus 等虛擬現實業務。說到 Oculus,Facebook 的虛擬現實設備 Oculus Quest 也改名叫 Meta Quest。Meta Quest 2 是一個突破性的虛擬現實頭顯設備,我也有一台,效果還不錯,比之前很多虛擬現實設備的體驗都要更好一些。而這些就是 Facebook 向元宇宙進軍的基礎。要想真正支撐起元宇宙,需要很多領域的技術。例如晶元技術、5G甚至6G等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各種游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所以現在有所謂的元宇宙概念股,就是反正能和這些領域沾上邊的產品或者公司,都可以接著這一波風來炒作一下。那麼到底現在元宇宙到了什麼程度呢?如果我們用智能手機的發展來類比,現在元宇宙大概到了早期大哥大手機的程度,甚至再早一點,步話機的程度。也就是說,元宇宙目前仍然處在極其早期的程度。目前沒有任何公司和產品能夠真正實現元宇宙的應用。為什麼元宇宙這么火呢?為什麼很多資本都在爭相投資元宇宙相關的概念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方面,從投資的角度,大家都要早點布局,如果真等到這個概念都已經實現了,可能就沒什麼機會了。大家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資本投的早期項目,特別天馬行空,聽上去不靠譜,但是就是因為在特別早期的階段,才有可能性,才能卡位成功。
今天已經特別厲害的那些互聯網公司,最早的時候講出來你可能會認為是騙子、是笑話。但是真正有幸投資了他們的資本,都大賺特賺。風險投資,正因為有風險,才能夠有高回報。所以要早早入場,早早布局。資本本身就會追逐風口,都害怕錯過機會。往往是這樣,如果沒有人投資,就真的都沒人投,但是一旦成為熱點,一下子又都會涌進來。這是市場本身的特點,因為這些風險資本的管理人也都是職業人士,他們要對資本的 LP(有限合夥人)、也就是背後的出資人負責。如果風口出現了,不管怎麼說,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都是先追上去再說。第二方面,市場目前確實也缺乏熱點。互聯網領域突出的機會沒有以前那麼多,現在需要尋找下一個增長點。而大家都知道新的機會往往誕生於新的設備、新的平台的誕生。元宇宙的概念符合這些的特點,也迎合了大家對於機會的渴望。第三方面,扎克伯格等人一直在推波助瀾。在科技和投資領域,一定是需要有一些人、一些公司的帶動。他們把聲勢帶起來,讓更多的人都覺得萬一有可能呢?於是就會有更多資金和人才進來,然後整體的技術和市場又會再往前前進,這樣原本可能是夢想,就有可能真的變為現實。這也是一種冷啟動。但是我們也發現,現在市場上很多所謂的元宇宙公司,其實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往往是因為自身缺乏概念,而硬套了一個概念,燃起了一波虛火。剛說了很多和資本、和市場相關的概念,可能都還是離我們很遠。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來說,保持開放的心態,開拓視野,多主動學習,尋找一些可能性。不要盲目相信,不要盲目追熱點,但是同時,也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我猜測這條視頻發布之後,一定會有人說這都是騙人的,都是炒作等等。如果這個世界真可以這么幾句話就概括,那也太簡單了。哪怕你就把這些都當做一個新知識,知道也許這是未來的趨勢,很多公司在做相關的事情,以後遇到一些機會的時候,再多進一步了解,這樣會更有意義。這也是我希望提倡的一種態度,讓我們一起觀察這個饒有趣味的世界,保持好奇心,也許,又發現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機會呢?
7. 元宇宙的發展前景
「元宇宙」,即「Metaverse」,一個在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將Facebook的公司名稱更改為Meta之後被「引爆」的新興概念名詞。科技界因之轟動,資本界因之「瘋狂」,而文學藝術界的各位在了解了元宇宙概念後,或許會生出許多期待——小說中的世界或有望實現。
來自科技界的轟動:扎克伯格將其推上高峰
2021年三月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沙盒游戲公司Roblox上市首日股價上漲54.4%,市值超過400億,2021年7月以社交起家的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要在五年內將Facebook打造為「元宇宙」公司。2021年10月,Facebook公司改名為「Meta」徹底將「元宇宙」概念推向頂峰。2021年11月,微軟在Ignite會議上宣布將推出新的Mesh for Microsoft Teams軟體,待該平台上線後,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可獲得協作和共享全息體驗,實現加入虛擬會議、發送聊天、協作處理共享文檔等更多功能。
元宇宙淺談:科技創新是永恆發展之道
元宇宙世界由來已久,但彼時的元宇宙更多的被看做「科幻」的一種表現方式。在文學作品中,藝術家們通過合理想像,在文學作品中構建出了一個超脫現世的虛擬互聯世界,人們通過某一設備媒介(游戲方艙或虛擬現實頭盔等)進入一個被某家或某幾家大廠搭建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們的生活與現實生活一般無二。
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我們似乎與小說中構建的科幻世界距離變近,全息投影、AR/VR技術創新、雲端生態搭建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創新科技使得小說中的虛擬現實世界似乎近在咫尺,於是「元宇宙」的提出似乎也變得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現階段「元宇宙」搭建仍然存在眾多技術困難,其未來發展也可能會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和法律法規層面的規范性問題。從現階段技術發展來看,我們僅僅解決了通往元宇宙媒介的部分,如何真正意義上搭建一個虛擬世界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因此概念炒作需要慎重,科技創新才是永恆的生存發展之道。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應當立足於不斷堅持科技創新的現在!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虛擬現實(VR)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8. 美股meta是什麼公司
美股meta是由Facebook公司從社交媒體轉型為「元宇宙」公司。
日前,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大會上宣布,Facebook將更名為「Meta」,來源於「元宇宙」(Metaverse),來描述新公司在虛擬世界中工作和娛樂的願景。也就是說,Meta由美國媒體平台Facebook部分品牌更名而來。
Facebook還表示,計劃於12月1日開始以股票代碼「MVRS」進行交易。Facebook的同名服務降級為該公司的子公司之一,與Instagram和WhatsApp並列,而不是總體品牌。這意味著,Facebook公司從社交媒體轉型為「元宇宙」公司。
【拓展資料】
Meta平台成為一個全新的、功能更多元的互聯網社交媒體形式,部分媒體將這一模式翻譯為「元宇宙」(Metaverse),即藉助VR和AR技術及設備,吸引用戶在這個3D的虛擬世界中,建立一種類似於現實生活一樣可以進行人際互動,能滿足工作、交流和娛樂的空間。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2021年12月,入選《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熱詞;12月6日,入選「2021年度十大網路用語」。12月8日,入選《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 [30] 2022年1月,智庫公布2021年度十大熱詞,入選。
9. 一篇看懂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元宇宙網路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始於1992年國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表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以及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
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如5G、6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強調虛實相融。
元宇宙主要有以下三項核心技術
一、是擴展現實技術,包括VR和AR。擴展現實技術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可以解決手機解決不了的問題。
二、是數字孿生,能夠把現實世界鏡像到虛擬世界裡面去。這也意味著在元宇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虛擬分身。
三、是用區塊鏈來搭建經濟體系。隨著元宇宙進一步發展,對整個現實社會的模擬程度加強,我們在元宇宙當中可能不僅僅是在花錢,而且有可能賺錢,這樣在虛擬世界裡同樣形成了一套經濟體系。
為何要關注元宇宙?
每一項技術的迭代和革新,都將意味著一個新的契機、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業界面對元宇宙踐行了一系列的動作,包括臉書(Facebook)對外公布更名為「Meta」,來源於「元宇宙」(Metaverse)。這樣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決定更名,從側面昭示了元宇宙已真真切切地凱滾臨近,現實社會與虛擬世界同構的時代正在呼嘯而至。
當前,互聯網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內卷化的平台形態,在內容載體、傳播方式、交互方式、參與感和互動性等方面長期缺乏突破,導致「沒有發展的增長」。技術渴望新產品、資本尋找新出口、用戶期待新體驗,有專家分析指出,元宇宙就好比是一個具身性的互聯網,在元宇宙你不是簡單地再去瀏覽內容,而是身處在內容之中。
從互聯網1.0、2.0再到移動互聯網,元宇宙可能是接替手孫禪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由於在游戲領域的應用,有一部分人認為元宇宙就等同於電子游戲和虛擬世界。對此有專家表達出不同的看法,元宇宙不能簡單等同於電子游戲,也不能等同於虛擬世界。它是創造性遊玩、開放式探索畢塵、與現實連通。
近年來,網路依託包括智能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在內的一系列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能力,藉助網路推出的虛擬現實內容平台、虛擬現實交互平台,元宇宙世界內容的製作成本將迎來大幅的降低,並推動硬體消費體驗的升級和內容生產效率的提升。「元宇宙將成為平行於現實世界的人類第二空間。」
網路副總裁馬傑認為,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元宇宙有哪些方面值得關注?
元宇宙的概念想要成真,涉及的不僅是畫面,還要解決多人互動的訴求。不同於傳統的網路游戲、在線會議,元宇宙的高實時性、高互動性和高沉浸感要求虛擬空間需要能夠容納數以萬計、甚至數以億計的用戶實現同時交流。
元宇宙的發展過程中,也將遇到價值倫理、虛擬空間管控等新問題,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進行規范。當現實空間遇到虛擬空間,除了要關注技術發展帶來的變革,更需關注『價值』本身的意義,要將有序的政策監管納入其中,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現階段,元宇宙仍是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概念,不同參與者也會不斷豐富它的含義,需要警惕資本綁架、倫理風險、立法監管空白等問題。有一部分公司蹭元宇宙的熱度開始圈錢,還有的把么東西都往元宇宙裡面裝,這些現象值得關注。對於元宇宙中出現的泡沫、負面問題,需精準治理。
元宇宙是一種未來,一種很大程度上會實現的未來,而現在正是一個可以占據主動權的最佳時機。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它,還需要整個社會的有機配合,無論是科技公司、內容公司還是資本,都需要從底層技術出發,找到內容生態系統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