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計算賣出合約的多少
① 股指期貨如何計算賣出或買入期貨的合約數 要詳細的過程和解答
期現貨價值比等於β,那麼現貨價值是2.25億元,期貨價值是 合約數量*5700*300(因為滬深300指數合約每點300元),那麼就可以得出下面計算:
(225000000*0.8)/(5700*300)=105.26~106張
因為收益率達到25%,怕收益下降,所以要做賣出套期保值的一個操作。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300股指期權怎麼計算一手多少錢
滬深300期權我們以IO2207-C-4400期權合約為例,作為買方我們只需要支付權利金即可,按照7月8日最新價72.0來算,權利金=盤面價*合約乘數,因此作為買方我們只需要支付72.0*100=7200元一手的權利金。賣方因此獲得權利金7200元。
如果作為賣方採用的是保證金交易,是另外收取的費用。假設日常的保證金是15%,我們先看期權保證金計算公式:
看漲期權:每手看漲期權交易保證金=合約當日結算價×合約乘數+max(標的指數當日收盤價×合約乘數×合約保證金調整系數-虛值額,最低保障系數(暫時默認最低保障系數為0.5)×標的指數當日收盤價×合約乘數×合約保證金調整系數)
看漲期權虛值額為:max((股指期權合約行權價格-標的指數當日收盤價)×合約乘數,0)
為了便於理解看漲期權空頭的保證金:以下兩者中取大值
①期權費收入+標的資產收盤價值*15%-虛值額
②期權費收入+標的資產收盤價值*15%*0.5 (請注意這里期權費收入是用期權結算價計算)
假設標的資產收盤價為4862元,結算價是190元。
190*100+4862*15%*100-(4900-4862)*100=88130元
190*100+4862*100*0.5*0.15=55465元
二者取其大,故該合約賣方保證金應為88130
③ 期貨中的計算公式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期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期價下跌的機率大。
現手:就是剛剛自動成交的合約數目 買量就是買方成交的合約數目,賣量就是空方成交的合約數目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④ 期權權利金如何計算
期權的權利金是在期權市場的交易中,交易雙方買賣的是一種權利,在期權合約到期之前的期權交易中,合約的買賣都是通過支付權利金所獲得的,也就是說,權利金是期權交易中唯一的變數,是期權合約的成交價格。
計算公式
買(賣)期權合約需要繳納的權利金=交易平台上變動的權利金×合約張數×一張合約所包含的份數。
計算說明
根據前面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交易平台上展示的權利金是不斷變化的,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張期權裡麵包含的是一萬份(參考股票的一手等於100股)。
拓展資料
權利金(Premium)即買賣期權合約的價格,是惟一的變數,其他要素都是標准化的。權利金是期權的買方為獲取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而必須支付給賣方的費用,其多少取決於敲定價格、到期時間以及整個期權合約。對期權的賣方來說,權利金是賣出期權的報酬,也就是期權交易的成交價。
期權權利金的作用
買方通過支付一定的權利金買進認購期權獲得以合約上的執行價格在未來交割的時候買進合約標的物的權利,或者買方通過支付一定的權利金買進認沽期權獲得以合約上的執行價格在未來賣出相應的期權合約標的物的權利。
權利金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內涵價值,即期權立即執行的盈利額。只有實值期權才有內涵價值,所以又稱為實值額。二是時間價值,為權利金大於內涵價值的部份。
例如,1月強麥期貨價格為1660元/噸。執行價格為1600元/噸的1月強麥看漲期權權利金為65元/噸,則內涵價值為1660-1600=60元,時間價值為65-60=5元;
執行價格為1640元的1月強麥看跌期權權利金為20元。則內涵價值為0,20元全部為時間價值【時間價值=權利金-內涵價值=20-0=20】。
如果期權買方能夠獲利時,則可以選擇在期權到期日或有效期內按敲定價格行使權利,如果蒙受損失,就會選擇放棄權利,其所付出的最大代價便是權利金。因此,對於期權買方來說其風險是有限的和預知的,所以進行期權交易時期權買方不需要交納保證金。
期權的賣方在期權交易中面臨與進行期貨交易同樣大的風險,而期貨價格走勢又是無法確切預知的,所以期權的賣方必須交納一定金額的保證金,以表明其具有應付潛在履約義務的能力。
⑤ 期貨合約的價格怎麼計算
交易信笑費用如何計算?
交易費用是指在交易過程中,由交易雙方支付的費用,它可以是買方支付的買方費用,也可以是賣方支付的賣空散方費用。交易費用的計算方式有很多,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常見的交易費用計算方式。
買方費用
買方費用是指買方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費用,一般來說,買方費用是按照交易金額的百分比來計算的,買方費用的計算公式為:買方費用=交易金額買方費率。買方費率一般是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買方費率的大小取決於交易雙方的實力,一般來說,買方費率越高,買方的實力就越強。
賣方費用
賣方費用是指賣方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費用,賣方費用的計算方式也是按照交易金額的百分比來計算的,賣方費用的計算公式為:賣方費用=交易金額賣方費率。賣方費率一般也是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賣方費率斗坦氏的大小取決於交易雙方的實力,一般來說,賣方費率越高,賣方的實力就越強。
手續費
手續費是指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費用,一般來說,手續費是按照交易金額的百分比來計算的,手續費的計算公式為:手續費=交易金額手續費率。手續費率一般也是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手續費率的大小取決於交易雙方的實力,一般來說,手續費率越高,交易雙方的實力就越強。
交易稅
交易稅是指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稅款,一般來說,交易稅是按照交易金額的百分比來計算的,交易稅的計算公式為:交易稅=交易金額交易稅率。交易稅率一般也是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交易稅率的大小取決於交易雙方的實力,一般來說,交易稅率越高,交易雙方的實力就越強。
交易服務費
交易服務費是指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服務費,一般來說,交易服務費是按照交易金額的百分比來計算的,交易服務費的計算公式為:交易服務費=交易金額交易服務費率。交易服務費率一般也是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交易服務費率的大小取決於交易雙方的實力,一般來說,交易服務費率越高,交易雙方的實力就越強。
總之,交易費用的計算方式有很多,具體的計算方式要根據交易雙方的實力和協商結果來確定。在交易過程中,雙方要認真研究交易費用的計算方式,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⑥ 商品期貨合約的價值計算
合約價合主要在計算保證金上。合約價值*期貨公司保證金率=期貨保證金。透支的情況就是保證金不足。合約價值計算很簡單,就是當前合約的交易價格*交易單位。主要行情軟體里,查看合約走勢圖上,一般均有單位顯示,提示投資者每手交易單位的大小。
期貨合約的計算公式
當日損益=(賣出成交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量+(當日結算價-買入成交價)*最後買入量+(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前一當日結算價)*(前一交易日賣出持倉量-前一交易日買入持倉期貨),期貨是保證金制,保證金一般為期貨,合約價值的10%,合約價值為當日結算價。
當日交易保證金=當日結算價*當日交易後持倉總金額*交易保證金比率。這兩個公式顯示了期貨公司如何在當日交易後收集客戶持倉部分的損益結算和保證金(不考慮當日客戶開倉和平倉時當天交易的損益)。
合約價值等於期貨股價指數乘以乘數,因此合約價值在期貨股價指數和合約乘數的影響下發生變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合約乘數越大,合約價值就意味著股指的期貨合約價值越大。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合約價值隨著標的指數而增加,期貨的合約價值也是如此。當合約價值在期貨, 恆指,推出時,合約價值但健康指數低於2000點(合約乘數為50港元),因此期貨的合約價值不超過10萬港元。恆生指數2009年合約價值超過2000點,恆指期貨合約價值超過100萬港元。
近年來,為了吸引投資者參與股指交易,期貨合約價值海外期貨市場紛紛推出迷你股指期貨合約,降低了單一期貨合約的價值。合約價值有助於減少投資者對期貨股指的參與,因此期貨迷你股指流動性水平高,交易選舉活躍。
期貨合約的解釋
期貨合約是由交易所設計並且經過批准上市的標准化合約。期貨合約的持有人可以通過接受現貨或對沖交易來履行或履行其合約義務。
期貨合同是指期貨證券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同,規定在未來特定時間和地點交付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貨物。它是期貨交易的對象,期貨交易參與者正在期貨證券交易所交易期貨合約,以轉移價格風險並獲得風險回報。期貨合同是在即期合同和遠期合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兩者最本質的區別在於期貨合同條款的規范化。
在期貨市場交易的期貨合約在標的物的數量、質量等級和交割等級、替代品的溢價標准、交割地點和交割月份等方面實現了標准化,這使得期貨合約具有了普遍性。在期貨合約中,只有期貨價格是唯一的變數,它是由交易中的公開競價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