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介面元宇宙
『壹』 元宇宙是什麼,是不是騙人的,有沒有未來
不是騙人的,有未來。
目前,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而該概念的正式提出者,則是美國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
斯蒂芬森升華了文奇教授的構思。1992年,在其著名小說《雪崩》中,他提出了關於元宇宙的雛形,一個平行於真實世界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可以通過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當前,各種研究報告、文章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但不難發現,這兩位科幻大師在上世紀提出的對元宇宙的見解仍然沒有過時。
當前,在元宇宙掀起熱潮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有人提出元宇宙是一個偽命題,甚至有人認為元宇宙只不過是一場新的割韭菜資本騙局。其中蘋果公司 CEO 庫克關於元宇宙的發言就引起廣泛關注。
庫克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候表示,「不要講什麼元宇宙,就是增強現實 (AR)」。
不過,庫克這句話倒不是反對元宇宙,只是表明蘋果公司不會隨便亂用流行詞。
其實,不僅僅是元宇宙,蘋果公司對於新技術、新概念一直採取一種比較慎重的態度。如作為數字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對於區塊鏈就一直比較「冷淡」。
這其實與蘋果公司的重視實際應用的務實風格密切相關,不做到技術非常成熟一般不輕易說出來。
庫克的話恰恰說明了蘋果公司對於元宇宙未來場景的認可,只不過他認為這樣的場景應該是通過AR技術來實現。
『貳』 元宇宙是什麼意思
元宇宙是指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映射現實世界的在線虛擬世界,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人們利用腦機介面、VR等科學技術,進入沉浸式體驗的數據世界,切換另一種身份,體驗第二種生活。發展歷程:「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中提到「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如今看來,小說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