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幣圈歷險
① 幣圈「搶劫」第一案始末
源頭
2018年,OKEx敵敵畏維權的風波還沒過去,幣圈「搶劫」第一案就爆出來了。搶劫 打 雙引號 ,因為 判決 是定 非法拘禁罪 。
公告說矛盾源頭是6月初對賬時,Skycoin項目方發現EVOLAB存在私自挪用、侵佔10萬個天空幣的情況。Skycoin採取凍結等處理措施後,EVOLAB相關人員非法闖入創始人家中、非法控制、毆打創始人夫婦並造成輕傷,搶劫了比特幣和天空幣。公告還說,EVOLAB當時還試圖盜取天空社區生態鏈的全線設計原型並控制天空鏈上所有資產,只是最終沒有成功。
公告還說明了處理措施:
替換中國社區運營團隊,建立新的中文社區圈子和聯絡群;追蹤了EVOLAB團隊錢包地址,向各大交易所發出了申訴,請求各交易所配合臨時凍結嫌疑人相關資產,以及凍結可疑賬戶的數字資產充提交易許可權;截至618當天18:00,嫌疑人的交易所全部持幣賬戶均被凍結,場內交易市場逐漸回穩,價格回升30%;以及上線天空幣臨時黑名單功能。
翁某說自己在2017年6月支付100萬,托朋友李某(岑李閆孫中的李)購買10萬個天空幣,並且委託李某保管。一年後,天空幣在幣安上線後,翁某想賣出一部分套現,聯系李某後卻發現「錢包被凍結、無法完成交易」。李某當時立刻聯系Synth詢問緣由,Synth說是錢包出了bug,需要時間來排查。但後來,李某得知錢包是由Skycoin方面主動凍結,目的是找回被中國團隊挪用的代幣。
關於6月12日的事,翁某說他和岑里閆孫四人以及其他四名Skycoin投資者去Synth家裡找他,是想把事情搞清楚。Synth一開始拒不承認,後來又說罪魁禍首是他的合作夥伴Steve。
翁某還說,當晚只是想拿回錢,一直坐在沙發上談話,沒有肢體接觸。半夜三點左右,Synth迫於壓力把比特幣、天空幣打入他們賬戶後,他們知道想拿回全部損失不可能了,就只能離開。
2018年6月12日21時30分許,被告人岑里閆孫和(投資人)翁某、李某1等人到了被害人住處,採用控制手機、限制自由等方式,要求Synth解鎖被凍結的天空幣賬戶。期間,閆、李對Synth夫婦有毆打和威脅(後經鑒定,構成輕微傷)。被害人被迫將持有的比特幣、天空幣轉入閆某等人指定的賬戶後,一行人才離開(13號凌晨3點左右)。
6月20日,被告人閆岑孫被傳喚到案,李某主動投案。到案後,閆某拒不交代,岑李孫供述部分犯罪事實。岑某說自己只有威脅,沒有毆打,自願認罪。孫某說自己沒有毆打行為,自願認罪。(投資人)翁某、李某1在本案中的身份是「證人」,作證證實閆某有毆打行為、岑某有威脅行為。
法院查明事實後,認為四被告構成非法拘禁罪。判決書中還提及,法院認為雙方確實存在經濟糾紛,但尚無法證實糾紛的過錯方系被害人。
01 財產損害糾紛
四被告當庭表示願意退還比特幣和天空幣,但是判決後一直沒兌現承諾,創始人夫婦就在2019年3月26日提起了財產損害民事訴訟。2019年勝訴。
02 名譽權糾紛
2019年6月27日,Skycoin創始人去法院起訴了李某,案由是名譽權糾紛,最終勝訴。
案件清單
我們看一下Skycoin在上海有哪些訴訟:
01 非法拘禁案——審結
2018年6月12日案發,2018年12月24日靜安法院一審判決岑里閆孫四人犯非法拘禁罪。2019年3月15日,上海二中院二審裁定維持原判。
02 Synth和岑某的不當得利糾紛——按撤訴處理
2019年2月18日,Synth單獨在閔行法院立案起訴岑某,案由是不當得利糾紛。4月12日法院裁定轉為普通程序,通知他補繳訴訟費,後因他未及時補交,在4月26日裁定按撤訴處理。
03 Synth和岑某、孫某、閆某的委託合同糾紛——狀態不明
2019年的某個時間點(立案日期不明),Synth在徐匯法院起訴了岑某、孫飛和閆向東。岑某認為Synth把孫、閆一起告了的原因是想把案件弄到徐匯區審理,從證據來看,這兩個人和案件無關,這個案子應該由被告住所地,也就是岑某在上海的住所地對應的閔行區法院審理。
徐匯法院認為孫、閆有沒有關系,要在實體審理中認定,被告之一的戶籍在徐匯,徐匯法院就有管轄權,因此在2019年12月16日,裁定駁回岑某的管轄權異議。岑某不服,上訴到上海一中院,2020年4月17日,一中院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案件由徐匯法院審理。2019年12月16日,一審駁回岑某起訴,2020年4月17日維持原判。
目前還不清楚這個案子是否還在審理。
04 Synth夫婦起訴岑李閆孫的財產損害糾紛案——審結
這個案子是針對6月12日非法拘禁案中涉及的18.88個比特幣和6466個天空幣提起的訴訟。
Synth和李某艷,2019年3月26日去閔行法院起訴了岑里閆孫,案由是財產損害賠償。2019年6月5日,閔行法院一審裁定本案轉為普通程序。2019年8月29日,一審判決四被告向李某、Synth返還18.88個比特幣和6466個天空幣,若不能返還,則比特幣按每個42,206.75元、天空幣按每個80.34元賠償。2020年5月6日,一中院二審改判為僅返還比特幣(因為被上訴人自願放棄追索6466個天空幣)。
05 Synth妻子和李某的名譽權糾紛——撤訴
2019年6月18日,Synth妻子李某艷認為李某發布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和微信群中的言論侵犯她的名譽權,在2019年6月18日起訴了李某,後來撤訴了。
06 Synth和李某的名譽權糾紛——審結
2019年6月27日立案,2020年5月27日一審判決李某書面賠禮道歉並賠償6000元;2020年8月3日二審調解結案,從網路新聞看,調解部分應該是免除6000元的賠償款。
附:名譽權糾紛
名譽是對自然人或法人的品德、才幹、聲譽、形象等方面的綜合 社會 性評價。自然人享有名譽權,法律禁止他人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自然人的名譽。
司法實踐中,法院會從受害人名譽是否被損害、行為人行為是否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四方面,來分析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侵害名譽權的責任。
02 李某在公眾號文章中寫道:
03 隨後,李某在微信群「EVOLABCommunity」轉發了這篇文章,並請求群成員幫忙轉發。她在群里還發表了一系列言論,內容大致是:
原告認為李某的言論屬於捏造虛假事實、發表詆毀性言論,惡意貶損他的人格,讓文章閱讀者把他和騙子、准備跑路、坑人等負面印象相關聯,造成他的 社會 評價降低,侵犯他的個人隱私和名譽權。
李某在庭審時辯解說公眾號的文章已經刪除了,微信群里(那個用戶名)的發言很多不是我說的,我也記不清哪些話是我說的了。
李某還說:
她認為這些言論都不構成侵犯名譽權。
01 構成誹謗,導致原告 社會 評價降低、侵犯名譽權的內容:
涉案文章中出現的原告被美國政府謀殺逃來中國,原告當時很落魄,被告提供了救濟以及由於原告系美國公民,被告等人才被詳細調查等內容。微信群中被告發表了原告的海外賬戶有存款,辦理好護照隨時准備跑路等言論。
法院指出:
因此,法院認定上述文章內容及言論 構成誹謗,導致原告 社會 評價降低 ,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02 導致原告 社會 評價降低、侵犯名譽權的內容:
對於李某主張屬於個人 情感 宣洩的「坑人錢,還把受害者弄進監獄,這個實在太沒底線了,比黑 社會 還壞」、「荒唐可笑至極,明明是我們要告他們詐騙,結果他們告我們詐騙」等內容, 法院認為 ,從被告使用的詞語來看, 上述言論所傳遞的系被告個人情緒的非理性宣洩 , 且表達的內容也並無事實依據 ,上述言論亦 會令他人將負面形象與原告相關聯 , 導致原告 社會 評價降低 ,因此上述言論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原告認為被告披露的他的婚姻狀況、銀行賬戶信息等隱私,捏造他承諾給報酬等事實,同樣構成侵犯名譽權。
至於原告認為李某 以宣揚隱私(婚姻狀況、銀行賬戶信息)的方式侵犯他的名譽權,依據不足,不予確認 。
② NB雲礦詐騙跑路,傳銷式雲礦機騙局收割再次來襲
新年第一天,幣圈又上演了一出「割韭菜」的戲碼。NB雲礦投資者們,打著退還保證金、網路競價廣告、網路品牌維護、礦機實體考察的旗號,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然而,這一切都是資金盤的套路。一旦投資者的錢無法提現,應立即聯系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如果公司的資質是購買的、銀行卡也是非法獲取的,那麼追回資金將異常困難。因此,維護自己的權益,引以為戒。
幣圈的資金盤玩法多種多樣,其中「雲算力」成為資金盤的重災區。雲算力最初是將礦機、礦場運營的成本以算力形式打包銷售,供投資者購買。然而,這種模式很難盈利,甚至無法收回成本。資金盤的操盤手則利用雲算力的幌子,向投資者提供高額回報的承諾。劣幣驅逐良幣,在幣圈,雲算力已成為資金盤的集散地。
近期,P2P大佬的加入使得雲算力騙局再次升級。在2019年,幣圈資金盤項目層出不窮。幣圈大佬、資本紛紛湧入資金盤模式,導致大量投資者受害。與此同時,比特幣價格的復甦也推動了挖礦領域的資本流入。資金盤瞄準挖礦這塊蛋糕,開始蹭雲算力的熱點。
雲算力是什麼?簡單來說,礦場主、礦工購買礦機,安裝上架,投資者則購買礦機的算力,獲得挖礦收益。然而,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往往沒有真實的實體礦機作為支撐。近期,比特礦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比特礦場聲稱投資者無需購買實體礦機,無需關注比特幣價格波動,只需購買「虛擬礦機」,即可獲得固定收益。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理財平台,投資者購買虛擬礦機後,幾天後平台會返還資金,並獲得高額利潤。
比特礦場APP上的虛擬礦機回本周期短,利潤高,注冊門檻低。李勇是比特礦場的玩家之一,他被小利誘惑,放下了警惕。在一次次復投後,比特礦場以跑路收場,李勇最終血本無歸。比特礦場還加入了推廣傭金機制,吸引投資者。但最終,10月12日,比特礦場APP上的資金無法提現,疑似跑路。盡管比特礦場給出的理由是系統正在升級大額提現通道,但最終等來的卻是APP的下架。
雲算力資金盤的套路不僅於此。除了比特礦場,還有吉比特推出的同享租借挖礦項目。雖然吉比特聲稱是同享挖礦項目,但收益卻固定,與幣價和挖礦難度無關,同時引入動態收益,讓下線獲得10%-100%的收益。這明顯是資金盤而非雲算力挖礦。
雲算力職業的最大痛點在於,真正運營挖礦業務的雲算力渠道也很難為投資者帶來收益。今年年初,比特小鹿雲算力渠道出現,很快被發現與比特大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盡管背靠全球最大的礦機企業,比特小鹿的雲算力產品的真實性有一定保障,但投資者很難從中獲得收益。
雲算力挖礦與自己建礦場、購買礦機不同,礦工可以按法幣計算成本和收益,而雲算力投資者則需要按幣本位計算。礦工的挖礦周期長,受到礦機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小,而雲算力渠道則以金融合約的方式運作,算力價格隨著幣價波動大幅波動,且投資者購買和收益都使用數字貨幣。因此,即使雲算力投資者在某些情況下賺了錢,也可能是以法幣本位計算。如果按照幣本位計算,他們很可能還是虧損的。
雲算力挖礦之所以成為幣圈資金盤橫生的重災區,產品模式上需要投資者先投入資金後獲取收益,很容易被包裝成資金盤或龐氏騙局。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效應吸引散戶參與挖礦,但實體挖礦門檻高,正規雲算力渠道收益低,因此許多人選擇了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同時,一些從P2P行業退出的大佬也殺入了雲算力市場,他們利用雲算力的幌子吸納資金,再慢慢將資金返還給投資者,但只要渠道賺夠了,隨時都可能跑路。
鑒別一家雲算力渠道是否可靠,最重要的因素是看其是否支持自定義礦池。如果連自定義礦池都不支持,投資者的錢可能根本沒有用於挖礦。盡管如此,礦工仍然不建議投資雲算力。近期幣價不景氣,許多礦場主機位空置,也開始接收小型礦工。現在進入挖礦領域門檻並不高,但在魚龍混雜的雲算力行業,真實可靠的渠道往往賺不到錢,而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卻在大量收割投資者。
③ 幣圈中的獨行者——丁洋
摘要:韌性是持續下去的砝碼。
「我之所以堅定地立足於數字貨幣行業,是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這是他經常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丁洋,有很多身份,onetop評級合夥人,可信樹基金創始人,區塊鏈早期投資人。
01.初入幣圈
幾年前,他還是一個在股票幻海中沖浪的一員,也曾歷經了A股的高光時刻,當然高光之後股市成為了一片殘酷得血海。可能他天生對金融敏感,急流勇退避開了股市的血洗收割,望著身邊不少朋友被股市套牢或是輸得傾家盪產,除了心有餘悸外,他還在反思著:以後的路當如何走?
2017年3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區塊鏈行業,「哈希加密」、「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圍繞著區塊鏈這門技術,但他更關注著是「去中心化」,如果金融與「去中心化」碰撞在一起,那麼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金融體系。
想到這里,他覺得區塊鏈是未來的趨勢,也是顛覆傳統行業的一次革新,便踏上了區塊鏈的「征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當他踏入區塊鏈這個行業,他才知道這個行業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光鮮亮麗,由於行業亂象環生,不少項目魚目混珠,攪渾了這片澄清的藍海,但凡與區塊鏈相關的項目均與傳銷「沾親帶故」,風評極差。身邊的人紛紛勸他退出幣圈,他報以微笑,眼神充滿著堅定,依舊選擇固守,也許因為信仰,也許因為不甘心。
02.幣圈往事
2017年9月4日,這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天,一場「暴風雨」正以萬鈞之勢向區塊鏈行業襲來。「九四」政策既出,ICO被叫停,項目開始退幣,火幣、OK 和比特幣中國相繼宣布停止交易業務。那時他感受到行業真正的黑暗,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出現暴跌。他心中有了一絲動搖:這條路是不是選錯了?
沒多久,比特幣和以太坊卻轉而開始了馬不停蹄的瘋漲,頻頻破新高,終於在12月漲到至高點:分別在兩萬美元與1400美元。
狂歡的背後,有人在哭泣。有人在這場變革中完成了階層的跳躍,也有人在這次狂歡中損失慘重,但更多的人只是充當旁觀者的角色,如今想來,懊悔不已!
2017的9月4日,是幣圈的黑暗,然而對於丁洋來說,六個月後才是他進入行業的低谷。
潮起潮落,盛衰交替,自是天道,亦是常理。
03.百折不撓
2018年3月,才是他入行中最灰暗的時刻,幣圈下的熊市,沒有多少人能夠全身而退,他的投資似如覆水難收,第一桶金也在那段時間盡數吐回。那時的他,毅然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從投資轉去做區塊鏈服務創業。
他成為了onetop評級合夥人,因為這個行業太亂了,亂得讓人分不清哪個是好項目,哪個是壞項目。這個行業是需要一個權威中立的媒體機構去評判,就像法官一樣去審批著正義與邪惡。
2018年,9月4日,又是一次「9,4」,先前的「風聲鶴唳」在幣圈媒體得到了應驗,不少頭部媒體相繼封號,幣圈又提前進入了寒冬,區塊鏈服務行業並不好做,一如當年的互聯網。
對於他來說,區塊鏈行業是一艘滿是金礦的開往外太空的飛船!
這是丁洋對於區塊鏈的信心。2019年,他成立可信樹,其初衷是希望用專業的團隊為身邊擁有大量區塊鏈資產的人去做專業化的資產管理,讓他們在牛市賺得更多,熊市虧得更少。
此時的他距離第一次接觸數字貨幣已經過去3年。對於「幣圈一天,人間十年」的這個行業來說,他已經算是老人了。
商場如戰場,更何況是在瞬息萬變的幣圈,稍不留意便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對於投資,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投資行業向來是一個充滿風險的行業,每個人都像是蹣跚學步的小孩,大步流星的走註定是要吃虧的。有時,走的慢,走得穩,反而成了快。
憑借著多年的投資經驗,他自製了11期數字貨幣分析投資直播課程,從投資的基礎理論,到K線入門,再到高勝率的MACD交易系統,完美將系統的交易理論與交易實際操作經驗進行投機融合,課程一經上線,好評如潮。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光明前景及自身在行業的積累,促使著他繼續前行。
04.邂逅合約
歷經了行業的風霜雨雪,看慣了幣圈的大起大落。他選擇了差價合約的賽道,因緣際會之下,他與ASPMEX菠蘿合約結緣。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眾所周知,現貨行情低迷,多空雙向收益高的合約戰場成為了不少玩家的聖地,他也未能免俗。當然,收益高的合約往往也伴隨著高風險,盡管如此依舊阻擋不住人性的貪婪,「惠軼期貨合約爆倉」的結局令人唏噓。
如果說,憑運氣/實力輸掉了合約那是再正常不過了。可是,不少平台屢次出現插針、拔網線、宕機等致使用戶爆倉,這就是作惡!
因為他本人從事多年量化基金,自然而然對滑點和深度比較敏感,所以對平台這些行為嗤之以鼻,甚至一度曾拒絕玩合約。直到ASPMEX菠蘿合約的出現,以正向差價合約的打法沖擊著這個行業,正如一位武林新秀向火幣、BitMEX、OKEX、幣安發起新的挑戰。他重新踏上了合約的征程,甚至戰績不俗。
2020年3月12日,幣圈再一次迎來了「大行情」,一場史無前例的黑天鵝事件血洗了整個加密資產市場。比特幣幣價單日減半,市值蒸發千億美金。他身邊不少玩合約的用戶紛紛爆倉,損失一片慘重,原本想做空合約的用戶卻因為一些平台問題無法做空,錯過了一次財富增值的機會。
然而,他在ASPMEX菠蘿合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他聲稱道:「因為ASPMEX菠蘿合約的正向差價合約自帶「無滑點、無限深度」的天然屬性,使得他的合約交易平穩如常,極速平倉。當然這也歸功於其強大的交易平台,即便遭遇著極端行情,交易依舊流暢無阻,並沒有像其他交易所出現宕機、插針、拔網線的問題。」
鏖戰極端行情,是對ASPMEX菠蘿合約一次考驗,也是他本人對ASPMEX菠蘿合約這個平台一次考核,他認為它已經交了一份很完美的答卷。更令他欣喜的是,在這次極端行情中,他和另外兩個好友在菠蘿合約頻繁短線交易獲得了大量的利潤。並且,他還說道,身邊有朋友一個早晨的利潤率超過100倍,收益之高都讓他有點眼紅。
顯然而然,這在正常的交割合約中幾乎不可能做得到。
言及ASPMEX菠蘿合約,他似乎在合約行業中看到了一絲希望。他這樣說道:「一般而言,玩合約的人要麼浸淫這個行業已久,或者是從事傳統金融等相關行業,也就說玩合約的門檻很高,學習成本也不低。所以這對很多小白極為不友好。然而,在這個平台中卻推出一鍵跟單,打破了傳統合約的桎梏,極大降低了用戶的門檻。」當然,對於他本人而言,更多憑借自己對行情的把握,進行做多做空合約策略。
最後,他看了一下手機上的合約收益,會心一笑:看著數字金融與區塊鏈融合愈發成熟,也期待真正有價值的商業級公鏈能夠不斷落地,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④ 比特幣今年突破幾萬美金
從上周末開始,BTC一路飆升,從周五6400奪命狂奔到7500,今天直破8000美金,這個飆升讓群眾猝不及防,讓投資者者欣喜若狂。
2019年可謂是比特幣的「旺」年,強勢擺脫2018年持續低迷的橫盤下調的走勢,迎來回暖,紛紛突破6000點、6400點、6800點等大關,甚至沖到8000美元,讓幣圈重現久違的火熱。
BTC也重登各大社交媒體的焦點,就讓我們一探背後爆漲的原因:
比特幣的上漲與其說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地震」,倒不如說是一場醞釀已久的「風暴」。
首先是比特幣馬上迎來每四年減產一次的慣例,而逢減產必然引起幣價的上升。其次是富達公司——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在今年五月份也加入了投資比特幣的大軍。與黃金、石油等傳統投資相比,比特幣這兩年平均高達457%的回報率讓傳統金融巨頭蠢蠢欲動。
今年1月份,美國國會討論兩份關於虛擬貨幣的法案,比特幣期貨ETF重新回到大眾視野。而USDT貨幣的市場失信,讓大量USDT的用戶投入BTC的懷抱。
當然,臨門一腳的功勞非美國總統特朗普莫屬,自此特朗普決定將中國出口關稅從10%提高到25%,中國出口產業面臨滅頂之災,國內股市狂跌,熱錢從股市流入了加密貨幣市場,對比特幣的暴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Bitoffer透露,比特幣可能再現高峰
據新加坡STO交易所Bitoffer的COO表示,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已回到去年4月的價格水平,預測今年會突破10萬美金。
45%的人認為當BTC達到1萬美元時將會出現FOMO效應
Fundstrat聯合創始人Tom Lee在推特上發起一項「BTC在什麼價格將會出現FOMO(害怕錯過)效應」的調查問卷。截至目前,調查數據顯示,32%的人認為在BTC超過2萬美元(新高)時;45%的人認為當BTC達到1萬美元;23%的人認為是現在。
Bitoffer是一家來自新加坡STO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為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數百萬用戶提供安全、可信賴的比特幣交易及資產管理服務。
⑤ 綠洲大學:幣圈小白經驗分享
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投資時通常會優先考慮風險較小、收益穩定的項目。然而,幣圈似乎並不適合我這樣的人。盡管如此,我認為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進入幣圈是實現財務躍進的唯一機會。因此,在2018年,我決定加入這個領域。從一無所有到勉強達到a7的水平,這三年來我經歷了許多。以下是我作為小白積累的一些經驗,希望能為其他幣圈新手提供一些幫助。
剛進入幣圈時,我抱著倖存者偏差的僥幸心理,總認為成功投資依賴運氣。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與他共同投資了一些資金在一個小眾幣種上,並且一度嘗到了甜頭。於是,我沉醉於幣圈操作簡單的幻想中,持續投入。然而,由於缺乏知識和市場行情的變化,我幾乎損失了所有投資。雖然朋友可能不會有意割韭菜,但項目方卻很可能這么做。靠運氣賺到的錢,最終都會因為實力不足而失去。韭菜之所以被稱為韭菜,就在於既沒有足夠的資產去冒險,也沒有經驗和知識去做出判斷。
我意識到,實踐是加深認知的最有效方式,但我沒有足夠的資本繼續這樣「交學費」。我只能循序漸進,通過系統學習幣圈相關知識來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我通過各種網站、公眾號、社群等進行學習,但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一個重大難題——對行業術語和行話的陌生。這不是說無法解決,但這對時間有限的我來說是一個重大阻礙。在我困惑之際,我偶然發現了一個學習工具——《區塊鏈紅寶書》。這本書相當於一個詞典,匯集了幣圈的熱門詞彙和行業黑話的基本釋義,條目清晰,實用性很強。書中還根據不同情況提供了通俗易懂或正確的案例,節省了我大量查找詞彙的時間。雖然它不是全能的,但對我當前的問題來說是最優解決方案。
然而,理解黑話只是入門的第一步,它幫助我理解交易邏輯和規則,為我之後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在建立了自己的思維邏輯之後,我發現主流幣對於我目前的情況是合適的。由於我對合約和杠桿的認知不全面,很難避免新的風險。而主流幣經歷了市場的洗禮和沉澱,漲幅變動相對穩定,買入後不太可能被割,只需耐心等待時機。因此,我在2019年用有限的資產布局比特幣,並成功賺取了一筆,為自己配置了人生的第一輛車。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推薦使用CSDN、GitHub等平台查找問題,以及Oasis Uni(可以免費領取紅寶書)、巴比特資訊、Imtoken、藍狐筆記等深度分析類資源。
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和學習,我對於普通人是否適合進入幣圈有了自己的答案——這取決於個人的認知水平和心態。人永遠無法賺取認知范圍外的錢,想在幣圈站穩腳跟,普通人必須不斷增長自己的認知。希望我的分享能對那些在幣圈感到迷茫的人有所幫助。
⑥ 爆倉!跑路!涉案1000億,近200萬人受害!普頓資金盤模式轉投幣圈重生!
普頓PTFX外匯平台的崩盤事件,震撼了投資界。這個平台憑借其獨特的模式吸引了大量散戶,會員數量達到近兩百萬,涉及資金超千億元,堪稱當時國內最大的資金盤。然而,2019年底的突然跑路,導致無數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
12月19日,普頓平台宣告破產,投資者賬戶瞬間清零,六個帶單團隊幾乎全部爆倉。普頓公司發布的聲明將責任推給了投資者,聲稱黑天鵝事件導致本金損失,這個決定讓投資者感到無助和絕望。
普頓PTFX曾自稱印尼十大券商之一的pruton公司產品,聲稱採用自動跟單模式,但實際上,官網展示的證件被證實為虛假。平台承諾的靜態收益每月10%到30%的高回報,實則是誘餌,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投入資金,與操盤手和平台共享收益,卻不知背後的數據操縱和操縱者的真實身份。
平台通過傳銷模式吸引投資者,通過拉人頭獲取傭金,成立領聖商學院進一步規模化運作。然而,早在2019年10月,就有人反映出金問題,但當時被壓制,最終在12月全面爆發,項目方消失無蹤。
普頓模式在幣圈的延伸同樣引人擔憂,X Metaverse Pro資產管理計劃和分投趣SCF等項目,打著資金託管的旗號,重復了普頓的圈錢套路,無數投資者再次陷入騙局。
這些資金盤項目從一開始就存在問題,設計成吸引更多人參與,達到資金規模後便撤資跑路。這種建立在參與者不斷投入與項目方良心的賭博游戲,最終導致的慘烈教訓,讓一些投資者甚至走上了無法挽回的道路。
⑦ GCG Asia鉅富金融的外匯騙局,變身GIB數字銀行四處招搖詐騙!發行GUSDT代幣害人無數!
GIB數字銀行,丘富豪及其變種項目,被揭示為金融詐騙的黑手。早在2019年初,GCG Asia鉅富金融就因涉嫌金融詐騙遭受印尼警方通緝。官方通告明確指出,鉅富金融實為龐氏騙局,投資者血本無歸。丘富豪,臭名昭著的幕後操盤手,及其妻子為馬來西亞籍。
去年5月17日,丘富豪及其妻子在柬埔寨被捕,罪名是「龐氏騙局」詐騙。盡管妻子獲釋,丘富豪仍被拘留。大批GCG Asia投資者,多數為中國公民,至今損失慘重。
2019年,GCG Asia的詐騙項目在中國大陸地區通過大團隊長鄭某推廣,憑借其誘人的收益模式,迅速風靡網路。同年5月17日,丘富豪被柬警方逮捕。隨後,項目陷入提現困難,鄭某繼續以「五五報單」模式維持運轉。
2019年10月,丘富豪出獄後,試圖通過忽悠會員解決本金問題,但無濟於事。2020年5月,丘富豪以開通「數字銀行」為名,向會員收取開戶費,意圖二次收割。然而,承諾的本金釋放只兌現了1個月,會員本金被要求換成GUSDT代幣。
2020年11月,丘富豪宣稱GUSDT即將上線交易所,要求會員購買3000個GUSDT,承諾最低翻10倍。眾多會員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購買了所謂的空氣幣。2020年12月,GUSDT在三線交易所上線,幣價從1美金漲至38美金,但提現被限制,要求會員在交易所充值10倍資金後才能提現。
2021年1月19日,平台宣布為了維護幣價穩定,會員資金將以場外交易所10:1的比例釋放。會員資金被強制換為代幣後,提現困難,且需要額外充值才能提現。這無疑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誘使會員一步步落入圈套。
丘富豪從外匯圈到幣圈,一而再再而三地詐騙,受害者不斷上當受騙。現在,面對GIB數字銀行的騙局,建議投資者保持警惕,避免進一步損失。
⑧ 巴厘島情侶遇害,命案懸案不斷,幣圈富豪人人自危
在2022年,Netflix推出了一部名為《別信任何人》的紀錄片,聚焦於虛擬貨幣領域的重大懸案。這部紀錄片揭示了幣圈內的一個著名謎團,涉及加拿大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QuadrigaCX的創始人傑拉爾德·柯登的神秘死亡,以及該平台上價值2.5億美元的數字貨幣的下落。
2019年1月15日,傑拉爾德·柯登因克隆氏症死於印度,而他是唯一掌握著這些數字貨幣密鑰的人。這意味著用戶永遠無法取出這筆資金。這起事件彷彿是一個無法解開的秘密,彷彿一個被遺忘的所羅門寶藏。
柯登的死亡非常離奇,人們傾向於懷疑他可能是在印度辦了假死證明,然後捲走了所有資金。在幣圈內,這類事件並不罕見。自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加密貨幣催生了眾多年輕億萬富豪,但同時也與洗錢、灰色行業保持緊密聯系。幣圈內離奇死亡、失蹤的大佬層出不窮。
這類命案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被認為詐死捲走了投資者的資金,然後隱匿在世界某個角落;另一類是死亡證據確鑿,但屬於非正常死亡,死前可能被劫匪威脅說出密鑰後遭殺害。
幣圈的命案大多成為懸案,主要原因在於加密貨幣的追蹤難度以及劫匪通常不劫財不劫色的特殊行徑,導致警方難以找到線索。過去的幣圈事件往往涉及廣為人知的大佬,他們龐大的財富就像誘人的蛋糕,但今年5月1日發生在印尼巴厘島的中國情侶遇害案,讓幣圈所有人感到不安。
這對年輕情侶在酒店內遇害,引起了廣泛猜測,有人認為兇手是為了獲取男死者手中的2億元加密貨幣。雖然案件尚未破案,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了幣圈人士的身份。死者李先生的社交媒體賬號內容,以及與ABC三名幣圈人士有關的線索,讓這起案件的調查方向更加清晰。
李先生的朋友圈內容提到了ABC三個人名,暗示他們可能是關鍵線索。死者李先生生前的社交媒體活動,以及他與A先生的聊天記錄,都提供了關於他生活和心理狀態的線索。這些線索不僅有助於還原事件經過,也引發了關於李先生是輕生還是被謀殺的討論。
盡管警方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但已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這對中國情侶的遇害與加密貨幣有關。警方正在調查是否存在第三方進入房間的情況,以及是否涉及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犯罪行為。隨著調查的深入,這起案件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引發了幣圈內外的廣泛關注。
這一事件警示了幣圈人士需要更加謹慎地保護自己的財富和個人安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犯罪形式也在出現,幣圈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和危險。幣圈人士應學會低調生活,避免在社交媒體上露富,以降低風險。
在加密貨幣領域,技術的進步與人文關懷同樣重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需要同時關注科技的正面影響,以及如何防範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確保科技發展與社會道德價值觀相協調。
⑨ 瘋狂的比特幣傳銷!層級3000,案值超500億,兩百萬人捲入
文 | 華商韜略 楊揚
這是中國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交易的特大跨國網路傳銷犯罪案。
案件案值超500億,涉及31萬余個比特幣、917萬余個以太坊幣等數字貨幣,200多萬人參與,傳銷層級竟然高達3000多個。
老套的作案手法,不同的交易媒介。這個「價值連城」的案件,就是由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破獲的「Plus Token」網路傳銷案。
該案目前已進入審理階段,這是我國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交易的特大跨國網路傳銷犯罪案。
2019年初,鹽城市公安局首次發現Plus Token平台涉嫌從事互聯網傳銷犯罪。同年6月,專案組民警分赴多個國家和地區,配合當地警方成功抓獲躲藏到境內外的28名主犯。隔年3月又一舉將涉案的82名骨幹成員全部抓獲。
這個曾被業內稱之為「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Plus Token平台來頭確實不小。據悉,當該平台主犯被抓時,一度使得比特幣價格狂跌30%。
據鹽城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梅繼軍介紹,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這一年多時間里,Plus Token平台共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境外會員,層級關系錯綜復雜最高可達3000餘層。
為了掩人耳目,Plus Token不接受現金交易,會員必須通過比特幣、以太坊幣等數字貨幣入會。但收益和傭金卻是以「Plus幣」的方式支付給會員,而所謂的「Plus幣」是由犯罪嫌疑人自創的「虛擬貨幣」,根本不受市場認可。
據悉,該平台收取的會員比特幣達31萬余個,另外還有以太坊幣等數字貨幣917萬余個。按案發時市場行情計算,這些數字貨幣摺合人民幣總值500多億元。
和以往的各種傳銷案件相似,此案也是通過製造一個「高大上」的概念來掩蓋背後的騙局:犯罪嫌疑人們將Plus Token包裝成一個集 科技 與夢想的錢包。讓這個國內的傳銷平台成了披著羊皮的狼,搖身變成國外知名品牌開發的數字貨幣增值平台。
不過要想加入這個「高大上」的平台,必須要獲得平台的「智能搬磚收益」,也就是必須要交出至少500美元的數字貨幣「門檻費」。而會員後續為了多賺錢,則必須發展更多層級的下線。
外人看來如此明顯的騙局,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上當?事實上還是人們的防範意識不夠強,總幻想著「不勞而獲」和「一夜暴富」,最終理想破碎,還落得個害人害己。
近年來通過創新與實踐,經偵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盡管我們已經在此類新型涉網經濟犯罪中取得了進展,但警方也特別提醒,在各大傳銷活動中,除組織者和少數等級較高的骨幹成員外,絕大多數人都是血本無歸。
天上不會掉餡餅,廣大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對此有網友呼籲:「炒幣的,炒區塊鏈的,炒通證的都差不多是這種模式,監管部門和民眾都要擦亮眼睛,繼續嚴抓打數字貨幣擦邊球的不法分子。」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