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比特幣幣圈
① 幣圈是什麼意思
幣圈是區塊鏈行業中的一個特定圈子,指的是一批關注虛擬加密數字貨幣,或發行自己數字貨幣籌資的人群形成的社群。以下是關於幣圈的幾個關鍵點:
主要關注點:
社群形成:
- 由於對數字貨幣的共同興趣和投資需求,形成了一批專門關注和研究數字貨幣的人群,他們構成了幣圈的主要成員。
重要數字貨幣:
-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數字貨幣之一,比特幣在幣圈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價格波動、技術創新等都會對整個幣圈產生重要影響。
監管狀況:
- 目前,幣圈是一個缺乏正式監管的領域。這意味著在參與幣圈活動時,需要特別警惕各種潛在的風險和騙局,如假交易平台、場外交易詐騙、網路釣魚以及假幣等。
綜上所述,幣圈是一個專注於虛擬加密數字貨幣的社群,其中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占據重要地位。然而,由於監管缺失,參與幣圈活動時需保持高度警惕。
② 幣姐談炒幣第一篇 2千萬的人生——從炒幣開始
歡迎幣圈朋友們,我是幣姐。這篇文章將告訴你,炒幣到底難不難。首先,炒幣對許多人來說是新領域,但對有興趣的人來說,任何時候都不算晚。我就是個例子,2017年我開始在區塊鏈創業,之前在傳統行業和互聯網領域已有多年經驗,對數字貨幣已有3年投資。那一年,我的財富增長了20倍。我追求的不是小富即安,而是更大成就。2018年1月1日,我開始在各大平台分享我的經驗和見解,目標是打造幣圈影響力。
我身邊的朋友通過炒幣實現了巨大的財務增長,我作為見證者,決定分享有價值的知識。我將進行一系列采訪,從身邊的朋友開始,歡迎朋友們投稿,分享自己的幣圈故事。
我們采訪的第一位是Brent,2017年從國外常青藤大學畢業,全職炒幣。以下是整理的采訪內容。
問1:Brent,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你來自哪裡?炒幣多久了?賺了多少錢?
答1:我是廣東人,從2013年接觸比特幣至今,賺了約2千萬。中間也錯失了許多行情。說實話,如果不是接觸比特幣,我無法想像這樣的財富。
問2:對你的投資成果滿意嗎?
答2:比我期待的財富自由來得更快。虛擬貨幣的財富浪潮已經到來,更多人能取得更好的投資成果。
問3:你能分享你開始炒幣的情況嗎?
答3:起步時,我用生活費和借同學的錢,總共投入不到3萬元。
問4:你是如何了解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
答4:通過社交軟體,第一次聽說時感到好奇。第二次後開始重視區塊鏈概念,深入系統學習,認為它們具有巨大潛在價值,能改變社會,因此開始加倉投資。
問5:賺錢過程爽嗎?有沒有推薦朋友一起投資?
答5:剛開始沒推薦,因為炒幣者有自己的圈子,交流容易。說服不了解概念的人很難,而我時間寶貴,不願浪費。下半年參與ICO和私募的圈外朋友,因看到我賺錢很信任我。
問6:對國內禁止ICO怎麼看?
答6:這對我來說是投資機會。我有國際視角,考慮因素綜合判斷,對我而言是個好機會。
問7:你用賺的錢做了什麼?
答7:買了別墅、特斯拉,投資基金和美股,分散投資,安全。部分資金放在錢包,主流貨幣和山寨幣都有。
問8:你有100個比特幣嗎?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答8:沒有那麼多,只有幾十個。相信一幣一別墅。
問9:你買過哪些數字貨幣?
答9:投資過比特幣、萊特幣、瑞波幣、以太坊、NEO、IOTA、qtum等幾十種貨幣。
問10:你怎麼看幣圈的韭菜?他們有什麼特徵?
答10:心態不好,總抱怨,將失敗歸咎於運氣;操作上追漲殺跌,沒有原則。
問11:投資過程中有特別有趣的事嗎?
答11:掙錢有趣,我買過礦機但沒堅持。身邊有挖礦的朋友一個月能挖20個比特幣。有浮躁的時候,畢竟比前輩容易多了。帶著家人旅遊花了幾十萬,很幸運抓住浪潮,相信浪潮將持續很長時間。
問12:你作息如何?炒幣者往往睡不著覺。
答12:先調研再投資能睡得很香。我生物鍾晚,一般凌晨兩三點睡,中午起。
問13:炒幣前後生活有何不同?
答13:炒幣前,生活艱苦,有中南海的心態,什麼都想管評論;炒幣後,自由思考,簡單生活。
問14:你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答14:好好炒幣、享受生活。
問15:沒做炒幣前,你沒想過打工嗎?
答15:不可能。打工很難實現財富自由,即便實現,代價是青春。法幣貶值會讓財富流失。我通過虛擬貨幣掙錢,享受世界,人短暫,做喜歡的事情最重要。
問16:有什麼入門且好的區塊鏈書籍推薦嗎?
答16:推薦《圖說區塊鏈》、《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區塊鏈將如何重新定義世界》、《區塊鏈革命》、《區塊鏈社會》等。
問17:有什麼投資建議嗎?
答17:長期持有公鏈相對安全,回報不差。對初創公司發行的數字貨幣,投前要考察技術實力、發展背景、白皮書,已經取得的成績。營銷和莊家影響價格走勢。投資山寨幣翻倍快,選擇投資哪個幣是個大工程,未來良幣驅除劣幣。
這篇文章分享了炒幣經歷、采訪內容和建議,希望能幫助你理解炒幣世界。我將分享更多故事、干貨和投資經驗,帶你全面了解幣圈市場。我的目標是打造幣圈影響力,與有緣的朋友一起分享和成長。
③ 比特幣賺錢怎麼樣 至於挖礦一天能賺多少錢
比特幣作為一種早期的加密貨幣,自2009年誕生以來,其價值經歷了顯著變化。最初,一美元僅能兌換1300個比特幣,相對低廉。如今,比特幣作為區塊鏈和幣圈的精神象徵,其價格波動對市場信心有重大影響。關於挖礦的盈利情況,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比特幣價格、算力投入以及市場行情。
挖礦的收益並不固定,有時甚至可能虧損。然而,如果市場行情有利,擁有礦機的參與者可能會獲得收益。礦工的收益主要取決於他們的算力佔比,也就是他們參與挖礦工作的份額。通過計算自己挖到的比特幣數量,並乘以當時的市場價,可以估算出每日收入。以目前比特幣價格大約25000元人民幣一枚為例,理論上,如果礦工的算力表現良好,一天的收入可能達到45萬元人民幣左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挖礦的競爭激烈,且電力成本和硬體維護費用也是考慮因素。因此,實際收益可能會有所波動,並非始終如常。對於想要涉足挖礦的投資者,需要充分評估市場動態和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
④ 什麼是幣圈
幣圈是指專注於炒加密數字貨幣,甚至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籌資(ICO)的人群所形成的交易圈、朋友圈、交際圈。以下是對幣圈的詳細解釋:
一、幣圈的定義
- 幣:在幣圈中,"幣"特指數字貨幣,如比特幣(BTC)、以太坊(ETH)、EOS等。這些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點,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
- 圈:而"圈"則指的是圍繞這些數字貨幣所形成的交易圈、朋友圈、交際圈。在這個圈子裡,人們不僅進行數字貨幣的交易,還分享信息、交流經驗、探討趨勢,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但又充滿活力的社群。
二、幣圈的活動
- 數字貨幣交易:幣圈的核心活動是數字貨幣的交易。投資者通過交易平台買賣數字貨幣,以期獲取利潤。
- 數字貨幣發行(ICO):在幣圈中,一些項目方會通過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來籌集資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已經禁止ICO活動,以避免金融風險。
- 信息交流:幣圈成員之間會分享市場動態、項目進展、技術分析等信息,以幫助彼此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三、幣圈的風險
- 價格波動大:數字貨幣市場具有高度的波動性,價格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上漲或下跌,給投資者帶來巨大風險。
- 監管風險:由於數字貨幣市場的監管尚不完善,存在被監管機構打擊或取締的風險。
- 欺詐風險:在幣圈中,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投資者的貪婪心理進行欺詐活動,如發布虛假項目、操縱市場等。
綜上所述,幣圈是一個專注於數字貨幣交易、發行及相關活動的社群。投資者在參與幣圈活動時,應充分了解市場風險,並謹慎決策。
⑤ 幣圈是什麼意思
幣圈是指區塊鏈行業中圍繞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形成的一個特定圈子。以下是對幣圈的詳細解釋:
一、幣圈的主要構成
- 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幣圈的核心是各種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等。這些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點。
- 數字貨幣發行者與籌資者:除了已有的數字貨幣外,還有許多項目方通過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來籌資,這些發行者與籌資者也是幣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幣圈中的典型貨幣
-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在幣圈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價格波動較大,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 其他虛擬貨幣:除了比特幣外,還有許多其他虛擬貨幣,如網路公司的網路幣、騰訊公司的Q幣、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推出的微幣等。這些貨幣主要用於互聯網消費、金融投資,部分也可以作為新式貨幣直接用於生活中。
三、幣圈的風險與監管
- 缺乏正式監管:目前,幣圈還缺乏正式的法律監管,這導致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一漏洞進行詐騙等違法活動。
- 警惕騙局:在接觸幣圈時,投資者和用戶需要警惕各種騙局,如假交易平台、場外交易詐騙、網路釣魚、假幣等。這些騙局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幣圈是一個圍繞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形成的特定圈子,具有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點。在接觸幣圈時,投資者和用戶需要保持警惕,理性投資。
⑥ 請問各位什麼是幣圈
幣圈主要是指關注虛擬加密數字貨幣,或發行自己數字貨幣籌資的人群形成的圈子。以下是對幣圈的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 幣圈是區塊鏈行業中的一個特定說法或概念,指的是一群對虛擬加密數字貨幣感興趣或參與其中的人群所形成的圈子。
主要關注點:
- 幣圈的核心關注點是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如比特幣等。比特幣是幣圈中較為重要的一種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具有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和流通性。
風險與監管:
- 幣圈的監管環境相對復雜,且監管力度可能不夠到位。因此,在接觸幣圈時,投資者或愛好者需要提高警惕,防範各種潛在風險。
- 常見的風險包括假交易平台、場外交易詐騙、網路釣魚以及假幣等。這些風險可能導致財產損失或個人信息泄露等嚴重後果。
綜上所述,幣圈是一個關注虛擬加密數字貨幣的特定人群所形成的圈子,其中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占據重要地位。然而,由於監管環境復雜且可能存在風險,因此在接觸幣圈時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⑦ 淺談比特幣的發展
行情就是一個大舞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陳述,人是需要的某種信念來激勵和約束的,人靜而後安,安而能後定。過去, 在 無憾中微笑,才美麗;博弈,在眼淚中微笑,才多姿;成敗,在堅強中微笑,才精彩!
我相信有很多剛入幣圈的的朋友僅僅知道比特幣是一種貨幣,對於他的發展過程一無所知,其實這樣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了解一個幣種其產生的過程局長覺得是有必要的,這對於你在幣圈來說,會有更深刻的見解和認知!那麼現在給朋友們科普一下比特幣的由來。
一、萌芽期:(2008~2010)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繼而引發金融危機,蔓延到全球。
2008年10月31日,一個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極客發布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在這篇論文中,中本聰描述了一種分布式賬本,以及比特幣的點對點流通模式。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創始區塊誕生,比特幣橫空出世。
然而,在最初的那段時間,這個奇思妙想成真後卻並沒有吸引很多人前來嘗試,因為比特幣的價值何在、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是否值得信賴,這些問題人們仍然感到十分疑惑。所以,當時在比特幣網路上挖礦的人非常少。
一個關鍵的時間點在2010年5月到來,一個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用1萬個比特幣買了價值25美元的兩份披薩。披薩事件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人們會震驚於那1萬個比特幣竟然就只換來兩份吃食。但是其意義卻無比深遠,因為這次交易,意味著比特幣第一次擁有了價格和匯率,而且,這也是首個用虛擬貨幣支付現實商品的案例。7月,比特幣首次被 科技 媒體Slashdot報道,吸引了大批用戶。
自此,比特幣才真正為人們所正視,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中本聰等社區元老,並非如同之後那些將比特幣視為利益工具的人,他們憑借的是對比特幣的信任和自由主義的理想主義情懷,沒有他們比特幣或將明珠蒙塵。所以,說比特幣是自由主義信仰的產物也不為過。
二、生長期:(2011~2014)
2011年,數字貨幣市場上開始出現其他幣種,比如後來與比特幣分庭抗禮的萊特幣。由於比特幣的技術代碼都是開源的,所以很多幣種的建立都是在比特幣的代碼基礎上加以改制,這樣誕生的幣種後來就被稱作為山寨幣。大部分的山寨幣也像比特幣一樣,只能用於挖礦和轉賬,沒有其他的具體用例,所以在後來都紛紛沒落了。
其中一些存活至今的山寨幣,因為有具體的應用場景或者亮眼的技術,才沒有被拋棄,如狗狗幣、萊特幣等,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各類新興項目的出現,也逐漸式微,變得邊緣化了。
在這一年,還有另外兩件大事發生,首先是Mark Karpeles接手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Mt.Gox),開始了它罪惡的一生;同年,暗網「絲綢之路」(Silk Road)建立,開始了比特幣的黑暗軌跡。
由於市場上的比特幣越來越多,交易量也隨之增大,建立於2010的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一下子占據全球70%交易量份額,成為當時最大的交易所。但由於經營不善,門頭溝的交易系統顯得格外脆弱,幾次三番維護優化依然無濟於事,經常發生暫停提現與服務的事件。
2011年6月,門頭溝受到第一次黑客攻擊,但此後門頭溝的經營者始終沒能解決其交易系統的漏洞,多次被盜卻隱瞞事實,不斷用暫停服務和凍結交易以文過飾非。其平台上的比特幣價格漲跌幅誇張,浮動區間非常大,而往往在這種時候門頭溝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導致用戶很難對自己的賬戶進行管理和操作。
2014年2月,門頭溝上的比特幣價格暴跌80%,用戶卻再一次很難將其提現;不久,門頭溝一如既往地暫停了交易業務和提現功能。用戶們蓄積已久的怒火終於爆發,但已無濟於事,因為門頭溝早已油盡燈枯,25日披露出其被盜85萬個比特幣的事實。
門頭溝被盜85萬個比特幣,成為當時震驚全球的最大幣圈新聞,也成為了比特幣發展 歷史 上難以抹去的一筆。門頭溝破產之後,比特幣價格驟降,而受到巨大損失的用戶們也開始了艱難的維權之路。此事件一出,比特幣市場受到了嚴重震盪,人們對於比特幣和交易所的信任直降冰點,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所宣揚的去中心化概念產生了嚴重質疑,整個行業開始籠罩在一片陰雲當中。
比特幣經歷門頭溝事件後元氣大損,幣價因之低迷了很久一段時間。兩年後隨著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回暖,比特幣又煥發了勃勃生機;暗網也迎來了長達兩年時間的穩定,其中流通的比特幣,依然占據著整個比特幣交易市場的最大份額。
三、擴容、分叉期:(2014~2017)
山寨幣潮流之後,很多項目開始著眼於數字貨幣在點對點交易之外的應用,區塊鏈對於應用領域的拓展開始了。比如受之前門頭溝這種中心化交易所影響而誕生的第一所去中心化交易所比特股,採用全新的加密代碼和共識機制,分發機制採用的也是當時新興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幣發行),類似股市中的公開招股,將代幣當做股票進行融資。
ICO最早出現在2013年,Mastercoin(萬事達幣OMNI)是最早進行ICO的區塊鏈的項目之一,起初的ICO募集的正是市值最高的比特幣。這種分發方式引起了後來無數項目效仿,但進行ICO的項目中,也普遍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狀況,很多項目都是騙局。
2014年,以太坊建立,開啟了區塊鏈2.0的里程,公鏈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使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可以應用到更廣闊的的場景當中。以太坊雖然使用PoW共識機制,但代幣「以太坊」的分發也是以ICO的形式,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市值 僅此於 比特幣的第二大數字貨幣。
比特幣的拓展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損害了很多礦工的利益。比特幣社區的中堅技術力量core開發組提出隔離見證(SegWit)的建議,經過當時開發人員和礦工的一致協商,最終達成了「香港共識」:先對一部分區塊進行隔離見證,將非隔離部分擴容至2M在進行隔離。
ICO、分叉幣的繁榮是整個區塊鏈市場繁榮的一種表象,其中的亂象亦是 層出不迭 ,空氣項目、空氣幣的產生令投機者眼花繚亂辨別不清。同時缺乏監管也加劇了這些亂象的產生和猖獗。
2017年年末,比特幣的價格出現了暴漲,在12月18日達到了19299美元的峰值。作為數字貨幣之首的比特幣,反映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風向,故各種代幣也隨著大行情暴漲了一波。整個冬天,加密幣市場都是一派春意盎然。
四、迷茫期:區塊鏈3.0時代(2018)
2018年新年之後,高漲的行情開始回落,但回落了將近大半年也一直未見底,市場開始進入寒冬。在這一年裡,比特幣的市值也大幅度縮水,但比特幣的網路依然在正常運行。
幣圈很多人又開始了迷茫,很多項目也開始惶恐不安,但區塊鏈技術始終未停下腳步,區塊鏈3.0時代到來。除去金融和商業公鏈領域,區塊鏈的觸手開始向非商業領域延伸,進入向版權、數據、醫療、食品、租房等深入 社會 生活的各個領域。
雖然總體而言區塊鏈行業仍屬於初級階段,但對於比特幣來說,似乎已經垂垂老矣。比特幣依然會平穩運行下去,但其應用場景的限制將會令比特幣逐漸成為一種保值手段。
然而比特幣自身的發展是否會停滯不前或者到此為止?總體而言,有人完全不擔心,認為這就是比特幣的最好歸宿,它不僅僅是市值第一的流通幣種,更是一種象徵和信仰;而有人認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比特幣會逐漸失去現在的地位,被後來的幣種取代。
比特幣的未來如何,難以斷言。
五、十年:追捧與質疑並存
比特幣經過將近十年的發展,也獲得了全球范圍的眾多認可,有些國家已經接納了比特幣,將其視為與法幣同等地位的一種支付方式。
即使受到了很多認可,但在不同的國家,對於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依然採取著觀望甚至抵制的態度。很多人認為比特幣雖然有區塊鏈技術作為支撐,但和目前乃至以後的技術相比,它在技術這一方面的價值正在逐漸降低;比特幣並沒有具體的應用場景作為支撐,終究是一場泡沫,有很多商業大佬,如巴菲特、馬雲等,都表現出了不看好的態度。
比特幣這十年,追捧與質疑並存,有很多人後來改變了看法,認為它並不是一場騙局,也有很多人堅信,比特幣依然是一場泡沫。但直到現在,比特幣依然是數字貨幣市場的風向標,也依然是最廣為人知的數字貨幣。
⑧ 90後「幣圈大佬」孫宇晨到底是什麼來頭
⑨ 一萬個以上的BTC的人,圈內尊稱「大佬」
這是一個在17年資產翻萬倍的神人。幣一代中典型的技術咖。張博士(化名),北京人,北京某學科研究所負責人,典型的高級工程師。不過,張博士的薪資並不高,2015年月薪僅5000元左右,年終獎甚至不如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普通產品經理月薪高。機緣巧合下,張博士在技術網站論壇了解到以太坊,並開始研究代碼,繼而深入投資。憑借對技術的敏銳洞察力,他用2015年的2萬塊年終獎投資了一些心儀的項目。和許多初入幣圈的人一樣,他只是想湊個熱鬧,賺點零花錢。然而,張博士自己也沒想到,幣圈對他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2016年,他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專職投資區塊鏈項目。與其他投資者不同,張博士有自己的投資原則:不做短線,只做長線;不看站台人,只看技術代碼和團隊進展。多年的理工思維訓練,使他的投資格外理性和周密。他不僅研究白皮書,還深入研究技術代碼,見項目負責人。投資後,他會定期了解項目進展,並審核團隊對外發布的進展是否真實。他是一個深入型理性投資人。從學術界精英到投資人的身份轉變,張博士做得非常完美。
在幣一代中,還有另一群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的人群——互聯網老兵。「墨跡天氣」創始人趙東,如今已是幣圈歐洲場外交易的大佬。他的投資經歷幾乎就是這個圈子投資者的縮影。2012年,「墨跡天氣」發展最快時,他賣掉了自己的股份變現。很短時間內,他在「車庫咖啡」認識了中國最早玩幣的那一班風雲人物,並開始了自己的幣一代成長之路。趙東的第一次試水是用一萬塊人民幣買了10個比特幣。兩周後,他嘗到了甜頭,用這筆錢買了人生中第一部蘋果手機。那是2013年。他的第一次真正投資是在同年3月,用100萬人民幣購入了2000枚比特幣。到12月,他的身價已千萬。然而,那年底,國內比特幣價格一天之內暴跌了38%。趙東卻在最低點進入,當幣價很快回升至100美元時,他瞬間身價過億。他的這一舉動也在圈內一戰成名。然而,大起之後是大跌,他膨脹的心態讓自己在比特世界裡的身家打了水漂。從身價過億到負債6千萬,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很快,憑借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用了兩年時間又打了個翻身仗,並在歐洲場外交易市場做成了大佬級人物。如今,他每每被問到投資經驗,都會說:你的精力可以all in,但你的資產不要all in。幣一代們,在這個圈層里快速積累財富。同時,也有人迅速身無分文。只有少數人可以笑傲江湖。幣一代們,碰上了風口,也造就了風口。
在互聯網圈,一個「故事」一個月內融資幾百萬,一個火爆的app一兩年時間融資一兩個億已經讓圈外人咋舌。而在幣圈,個人身份的投資者就動輒身價幾個億、幾十個億。幣一代們很輕松地就可以通過個人代幣資產幫助項目迅速建立、啟動、運營、起勢。EOS當年就在李笑來的幫助下,5天時間融資1.85億美元。風口裡的世界風雲變幻,真正進入圈層才發現,憑借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對高收益的嚮往、對革新式技術項目的看好,摸著石頭過河的「幣一代」,並不是簡單的投機者。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項目的判斷力以及掌控金錢而不被金錢控制的能力。超高的利益吸引著各個領域的精英分子,迅速壯大這個圈層。短短幾年時間,由幣一代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大交易市場上線的就有2000多個。新的圈層,新的階層。你手握百萬,卻可能是個貧民……這就是幣圈的世界。法定傳統貨幣已經不是衡量一個人階層的唯一方法。也許你身價幾百萬,而在幣圈的世界裡,你卻還是個「貧民階層」。即便你曾是互聯網久經沙場的大佬,在幣圈也僅僅是個「新人」。一千個比特幣以上的人才算真正入場;一萬個以上比特幣的人,圈內人尊稱「大佬」;那些手握幾個ETH就自稱投資人的,並不被這個圈子內的人認可。美圖董事長蔡文勝,18年1月之後的一個月時間陸續購入1萬個比特幣,正式踏進了幣圈。在采訪時他還感嘆自己入場太晚。這就是幣一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