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元宇宙技術棧

元宇宙技術棧

發布時間: 2025-08-21 12:31:13

❶ 數據中心的未來三大趨勢

商業現代化、公共雲的爆炸和深層次的技術創新是2021年的基石,突出表現為生物技術、供應鏈分析、量子計算和區塊鏈的進步。2022年是關於元宇宙、加密貨幣、基因醫學以及互聯網和雲的進步,以幫助實現之前承諾。

雖然互聯網、新興技術和雲服務的發展為各行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但它也將把傳統IT架構的能力推到極限。支持下一代應用的技術棧需要類似雲的敏捷性、規模、安全性和性能來支持工作負載。

展望未來,以下是塑造互聯網發展和改變現代數據中心的三個關鍵技術趨勢。

支持軟體的DPU的崛起

計算正在向數據所在的地方靠近。5G連接與邊緣計算的創新相結合,正在改變醫療保健(病人監測)、 汽車 (自動駕駛 汽車 )和能源(智能電網)等行業。

在2022年,我們將看到更多的企業部署邊緣計算戰略。更加分散的工作負載將推動數據中心東西向流量的大量增加,強調了對類似雲計算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的需求。這就催生了DPU的部署,將CPU還給應用。

DPU的設計是為了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大規模跟蹤有狀態的連接和流量。對於服務提供商來說,這些進展將釋放客戶數據中心的CPU,用於關鍵業務和創收的處理。DPU的進步不僅改變了我們設計網路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在網路上運行的應用程序,為增強工作負載創造了更多空間。

加速人工智慧模型的發展

邊緣計算的採用導致了處理能力的大規模進步和人工智慧驅動的圖像處理的可用性增加。但是,對於這項新興技術能夠為各行業帶來的好處,我們還只是剛剛開始。在明年,不斷發展的IT基礎設施和DPU、GPU和其他SmartNIC的進步將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AI模型,並從數據中獲得更多的價值。

通過現代化的IT架構來釋放高級數據分析的新可能性,我們預計將在 健康 診斷、製造業、航空航天研究和零售等領域看到新的使用案例。

零信任的任務

在2021年出現創紀錄的復雜的勒索軟體攻擊後,美國發布了一項關於改善國家網路安全的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機構與私營部門更緊密地合作,以提高他們對網路攻擊的彈性。行政命令中的一個要求是制定一個計劃來實施 "零信任 "架構。

對企業來說,"零信任 "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是,打擊網路攻擊的激增將需要更強有力的承諾,實施 "零信任 "框架,並將這種方法納入所有硬體和軟體設計原則的核心。

2022年,企業和政府機構在邁向零信任安全架構的過程中,將尋求採用分段和微分段政策,以提高其網路對數據泄露的復原力,不過這將面臨包括調整傳統基礎設施和相應安全政策的挑戰。

結論 - 持續的數字化轉型

疫情帶來的一個意外收獲是數字轉型的加速,這將持續到2022年及以後。數字化轉型將為企業的創新提供更多的機會,但它首先要有現代化的、敏捷的架構作為支撐。這些迎來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的先進技術趨勢將為傳統的數據中心帶來範式的轉變,因此組織和行業可以為未來做好准備。

❷ 【元宇宙】元宇宙的核心技術及相關名詞解釋

一、元宇宙的六大核心技術


元宇宙的基石由以下六大核心技術構成:



  • 基礎設施:物聯網技術、網路通信及算力技術、數字孿生技術


  • 底層: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技術


  • 前端:交互技術(全息影像技術、腦機交互技術、感測技術)



1、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在元宇宙中扮演關鍵角色,為元宇宙提供去中心化保障,確保文件的原始性和唯一性。它通過防篡改和可追溯性確保數據安全,支持元宇宙中的規則、資產等。


2、交互技術


交互技術為元宇宙提供沉浸式體驗,包括VR、AR、MR全息影像技術、腦機交互技術及感測技術。用戶能直接輸入內容,探索無限可能性。


3、網路通信及算力技術


高性能網路通信技術,如5G/6G、雲計算、邊緣計算,是元宇宙運行的關鍵。5G提供高速、低延遲、高可靠性和低功率的通訊,支撐元宇宙需求。雲計算提供元宇宙所需的計算和存儲能力,邊緣計算確保低延遲體驗。


4、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讓設備能接入互聯網,實現信息交互。無線模組是設備聯網的關鍵,為元宇宙提供感官鏈接,提升沉浸感。


5、數字孿生技術


數字孿生技術通過物理模型、感測器數據、運行歷史等,構建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虛擬映射,模擬真實世界的復雜系統。


6、人工智慧技術


人工智慧技術,如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為元宇宙提供智能支撐,實現更高效、人性化的交互體驗。


二、元宇宙相關名詞解釋


1、元宇宙(Metaverse):一個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2、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構建元宇宙的基礎技術,包括網路雲服務、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等。


3、實時服務(Live Services):基於互聯網支持復雜虛擬世界和在線游戲的軟體平台。


4、發現(Discovery):了解元宇宙中可參與活動的方式,包括傳統營銷和去中心化市場。


5、低代碼平台(Low Code Platform):簡化應用程序開發的平台,支持無編碼製作。


6、人機界面(Human Interface):包括傳統屏幕、虛擬現實設備和腦機介面等。


7、控制論(Cybernetics):彌合人類與機器感知動覺系統差距的技術。


8、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使用戶沉浸式進入計算環境並與周圍對象進行計算。


9、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向環境增加信息的技術。


10、模擬現實(Simulating Reality):准確模擬現實世界的技術趨勢。


11、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技術。


12、智能眼鏡(Smartglasses):結合了虛擬現實功能的增強現實設備。


13、5G:第五代無線網路,提供高速、低延遲和高連接能力。


14、圖形處理單元(GPU):專門用於渲染3D圖形和AI的晶元。


15、3D引擎(3D Engine):支持實時生成三維圖形的軟體。


16、區塊鏈(Blockchain):確保信息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技術。


17、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使用加密演算法和區塊鏈的虛擬貨幣形式。


18、非同質化代幣(NFT):區塊鏈上的資產所有權證書。


19、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基於區塊鏈的編程方式交換價值。


20、權益證明(Proof-of-Stake):一種處理交易的去中心化方法。


21、分布式網路(Distributed Network):由多個節點機互連的網路。


22、創作者經濟(Creator Economy):軟體和市場為元宇宙創造內容。


23、邊玩邊賺(Play-to-Earn):通過游戲賺取虛擬物品或貨幣的經濟模型。


24、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權力和控制分散到網路中的各個節點。


25、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鏈上治理形式,成員通過投票指導方向。


26、去中心化金融(DeFi):無信任、無許可的金融合作。


27、數字全息圖(Digital Hologram):物理空間中的相干圖像投影。


28、數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數字化的真實身份信息。


29、數字孿生(Digital Twin):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虛擬映射系統。


30、角色化身(Avatar):個人數字身份的圖形表示。


31、自我主權身份(Self-Sovereign Identity):個人控制和擁有身份。


32、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支持多人交互的持久環境。


33、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虛擬世界內的記賬單位。


34、虛擬經濟(Virtual Economy):控制虛擬貨幣和物品的系統。


35、虛擬物品(Virtual Item):游戲或其他虛擬世界體驗中的物品。


36、虛擬主流化(Virtual Mainstreaming):數字身份、虛擬財產與實體財產平等化。


37、虛擬存在(Virtual Being):游戲或其他元宇宙體驗中的角色。


38、網真(Telepresence):通過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遠程傳送。


39、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實現人腦與計算機直接連接的技術。


40、體驗(Experiences):元宇宙中的活動,如游戲、社交、辦公等。


41、未來辦公(Future of Work):遠程協作的能力。


42、沉浸式社交(Immersive Social):面向社交互動的元宇宙體驗。


43、游戲(Games):推動元宇宙體驗的硬體和軟體技術(GameTech)。


44、免費游戲(Free-to-Play):基於游戲的貨幣化模式。


45、游戲技術(GameTech):支持現代電子游戲的技術棧。


46、修改(Mods):游戲或虛擬世界的修改。


47、電競(Esports):電子游戲競賽形式。


48、開放平台(Open Platforms):無需許可的內容和應用程序創作平台。


49、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無需許可即可使用的技術。


50、OpenXR


51、WASM


52、Web3.0


53、零知識證明(Zero Knowledge Proof):無需提供額外信息即可驗證特定內容的技術。


54、圍牆花園(Walled Gardens):元宇宙中的特定域,限制內容創作。


55、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網路價值增長的理論。


56、高性能計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具有極高計算能力的計算系統。


57、量子計算


58、雲計算


59、邊緣計算

❸ Web3.0概念到底是什麼

近期,Web3.0概念頗受市場關注。11月10日,Web3.0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天地在線獲10天8板,榕基軟體4連板。那麼,表現強勢的Web3.0概念到底是什麼?以下為多家機構關於Web3.0的論述:。在Web3.0中,用戶為滿足自身需求進行交互操作,並在交互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從而實現價值的創造、分配與流通。綜合多方論述,Web3.0是一種生態網路,關鍵詞是「去中心化」、「基於區塊鏈」。綜合多方觀點,Web 3.0發展處於早期階段、技術上存在限制。第一批可行的Web 3.0應用有望在2025年實現落地。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相繼表示已布局Web3.0業務。東方國信:目前Web3.0的概念尚不明晰,還處在應用場景探索階段。
Web3.0概念到底是什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跟隨我一起看看吧。

近期,Web3.0概念頗受市場關注。11月10日,Web3.0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天地在線獲10天8板,榕基軟體4連板。

Web 3.0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綜合多方觀點,Web 3.0發展處於早期階段、技術上存在限制。

華泰證券:Web 3.0尚處早期階段。由於技術和資金上仍存在限制,Web 3.0尚未做到真正的去中心化。第一批可行的Web 3.0應用有望在2025年實現落地。中信證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應用層仍處萌芽階段。從Web3技術棧來看,根據Web3Foundation,Web3主要由基礎設施與網路層(Layer0)、協議層(Layer1)、中間件層(Layer2&3)及用戶接入層(Layer4)構成。隨著L1多鏈並存生態發展、以太坊共識機制的變遷、側鏈及Layer2的擴展,Web3基礎設施的可拓展性正不斷增強,以支撐繁榮發展的上層生態。應用方面,盡管NFT、GameFi等領域不斷有明星項目出圈,但對穩定的商業模式、經濟系統的探索仍處於早期階段。東吳證券:行業當前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在投資確定性上一定程度上仍受到發展階段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相繼表示已布局Web3.0業務。

東方國信:目前Web3.0的概念尚不明晰,還處在應用場景探索階段。公司有Web3.0底層技術棧儲備,包括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數字孿生/元宇宙。中文在線:公司在web3.0領域持續關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政策動態,與行業內優質公司充分交流溝通,在符合各地區政策前提下開展相關業務布局,目前公司已在新加坡設立COL WEB全資子公司。超圖軟體:Web3.0作為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超圖在相關的技術與GIS結合方面進行了布局。包括空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GIS技術、大數據GIS技術、融合AR與VR的新一代三維GIS技術等。東港股份:公司目前已經在開展web3.0相關技術的研究,未來計劃在數字金融、智慧辦稅等相關業務領域結合Web3.0有關技術進行產品化的應用與推廣。

機構建議關注相關產業機遇

市場前景方面,據GrandView報告,到2030年,全球Web3.0區塊鏈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35.3億美元,從2022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4.9%。

東方證券觀點是,現階段Web3.0處於發展初期,底層基礎設施的搭建尤為重要,建議關注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的運營商、分布式存儲服務供應商。

中信證券認為,Web3仍處於探索階段,在技術及全球監管環境仍不成熟的背景下,依然面對較多的不確定性及風險,建議更多關注Web3技術創新帶來的產業機遇,以及相關互聯網公司的布局及發展。

東吳證券則表示,依然對未來的變化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政策的持續出台也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總量排行 發布:2025-08-21 14:08:33 瀏覽:717
eth礦機配置內存 發布:2025-08-21 13:40:00 瀏覽:502
2017年btc日k走勢 發布:2025-08-21 13:39:56 瀏覽:718
政府如何監控區塊鏈 發布:2025-08-21 13:32:41 瀏覽:350
ceth和eth 發布:2025-08-21 13:15:14 瀏覽:150
比特幣的運轉及其風險 發布:2025-08-21 13:14:01 瀏覽:869
區塊鏈新消息發布平台雲評價 發布:2025-08-21 12:31:17 瀏覽:506
元宇宙技術棧 發布:2025-08-21 12:31:13 瀏覽:456
信號ltc 發布:2025-08-21 12:26:05 瀏覽:189
ETH備注名是什麼 發布:2025-08-21 12:02:44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