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虛擬幣EC幣怎麼安裝礦機挖礦

虛擬幣EC幣怎麼安裝礦機挖礦

發布時間: 2025-08-22 17:50:01

❶ gec是什麼項目是騙局嗎

gec是以虛擬貨幣為形式的傳銷項目。「GEC環保幣」不斷拉人頭入伙,靠拉下線發展資金的模式確實存在。「GEC環保幣」類似於環保幣這種交易模式,已經有點觸及一些法律的底線,類似傳銷架構的模式,用高收益吸納用戶,最終由於自身本身不產生盈利,或者說收入覆蓋不了支出,也就是只能演變成抬轎子的游戲,擊鼓傳花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投資者警惕。

如果靠發展下線,才能獲取上線收益,這種業務模式和傳銷十分類似。GEC環保幣的虛擬貨幣是其幕後操控者設計出來的新幣種,其交易的合法性沒有取得認可,建議投資者不要參與。

(1)虛擬幣EC幣怎麼安裝礦機挖礦擴展閱讀:

「GEC環保幣」的特點,很明顯符合傳銷騙局的性質。

一是以極高收益攬客,並對外宣稱只漲不跌,對投資者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二是搭建人頭傳銷架構,構建會員模式,實現GEC的病毒式銷售;

三是其銷售和運營不敢暴露在「陽光」下,只敢通過微信群等私密方式進行,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和規避監管的屬性。

以上,綜合來看,「GEC環保幣」這種收益模式已經嚴重背離了類比特幣資產的性質,甚至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建議投資者謹防類似虛擬貨幣投資模式。此類模式可以定性為ICO,核心是違規ICO,手段為傳銷模式。

區塊鏈怎麼證明工作量

號稱「區塊鏈的靈魂」的共識機制是什麼?

我們知道區塊鏈是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技術,在區塊鏈系統當中,沒有一個像銀行一樣的中心化記賬機構,如何保證每一筆交易在所有記賬節點上的一致性呢?共識機制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因此也可以說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靈魂。

目前比較常見的共識機制有:工作量證明PoW(ProofofWork)、權益證明(ProofofStake)以及委託權益證明(DelegatedProofofStake):

?01?

PoW(Proof-of-Work)

工作量證明機制

POW的全稱為ProofofWork,翻譯過來即「工作證明」或者「工作量證明」。挖礦獲得多少貨幣獎勵,取決於挖礦貢獻的有效工作,也就是說礦機的性能越好、挖礦的時間越長,所獲得的貨幣獎勵就越多。

BTC就是POW機制下最成功的加密貨幣。POW機制雖然已經成功證明了其長期穩定和相對公平,但在現有框架下,採用POW的「挖礦」形式,將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消耗的能源只是不停的去做SHA256的運算來保證工作量公平,並沒有其他的存在意義。而目前BTC所能達到的交易效率為約5TPS(5筆/秒),以太坊目前受到單區塊GAS總額的上限,所能達到的交易頻率大約是25TPS,與平均千次每秒、峰值能達到萬次每秒處理效率的VISA和MASTERCARD相差甚遠。

?02?

PoS(Proof-of-Stake)

權益證明機制

POS即權益證明或者股權證明,全稱為ProofofStake。權益證明模式就是根據所持有貨幣的量和時間,來發利息的的一個模式。

POS機制,相比於POW,POS機制節省了能源,引入了「幣齡」這個概念來參與隨機運算。POS機制能夠讓更多的持幣人參與到記賬這個工作中去,而不需要額外購買設備(礦機、顯卡等)。每個單位代幣的運算能力與其持有的時間長成正相關,即持有人持有的代幣數量越多、時間越長,其所能簽署、生產下一個區塊的概率越大。一旦其簽署了下一個區塊,持幣人持有的「幣齡」即清零,重新進入新的循環。

在POS機制下,因為區塊的簽署人由隨機產生,則一些持幣人會長期、大額持有代幣以獲得更大概率地產生區塊,盡可能多的去清零他的「幣天」。因此整個網路中的流通代幣會減少,從而不利於代幣在鏈上的流通,價格也更易受到波動。由於可能會存在少量大戶持有整個網路中大多數代幣的情況,整個網路有可能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而越來越趨向於中心化。相對於PoW而言,PoS機制下作惡的成本很低,因此對於分叉或是雙重支付的攻擊,需要更多的機制來保證共識。穩定情況下,每秒大約能產生12筆交易,但因為網路延遲及共識問題,需要約60秒才能完整廣播共識區塊。長期來看,生成區塊(即清零「幣齡」)的速度遠低於網路傳播和廣播的速度,因此在PoS機制下需要對生成區塊進行「限速」,來保證主網的穩定運行。

?03?

DPoS

委託權益證明機制

DPOS即授權股權證明(delegatedproofofstake)。

DPoS機制要求在產生下一個區塊之前,必須驗證上一個區塊已經被受信任節點所簽署。相比於PoS的「全民挖礦」,DPoS則是利用類似「代表大會」的制度來直接選取可信任節點,由這些可信任節點(即見證人)來代替其他持幣人行使權力,見證人節點要求長期在線,從而解決了因為PoS簽署區塊人不是經常在線而可能導致的產塊延誤等一系列問題。DPoS機制通常能達到萬次每秒的交易速度,在網路延遲低的情況下可以達到十萬秒級別,非常適合企業級的應用。

?04?其他共識機制

區塊鏈系統中還有其它共識機制比如聯盟鏈常用的PBFT,新經幣(NEM)用的POI等。這些共識機制是為了解決現有共識機制的一些缺點而被提出的。但目前使用的系統不如POW,POS和DPOS多。

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的核心,它決定了一個區塊鏈系統的去中心化程度,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公鏈的開發中,共識機制的設計是核心和關鍵。

工作量證明機制你真的都了解嗎?

工作量證明機制你真的都了解嗎?

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簡稱POW),簡單理解就是一份證明,感覺就是老闆用來確認你干多少活?

我們都知道直接監測工作的整個過程通常是很低效的,而直接對工作的結果進行認證來證明完成了相應的工作量,則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式。

比如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畢業證等等,也是通過畢業設計或者畢業論文,當然,也是主要看你修沒修夠學分。

學校通過檢驗結果的方式(或者通過相關的考試)所取得的證明。

而工作量證明(POW)這個名詞,則是MarkusJakobsson和AriJuels在1999的文章中提出。

工作量證明系統(或者說協議、函數),它要求發起者進行一定量的運算,也就意味著需要消耗計算機一定的時間。

PoW被認為是一種多勞多得的模式,算力高,花費的時間多,我們能夠獲得的數字貨幣也就越多。

PoW有點像是把錢存進銀行或者是余額寶。

它是通過持幣而產生利息,對節點進行獎勵,持幣越多,收益越多。

於是人們說:PoW是按勞分配,PoS就是按資分配。

工作量證明機制就是對於工作量的證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區塊鏈中的一筆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區塊)時,必須解出比特幣網路出的工作量證明的迷題。

而這道題關鍵的三個要素是工作量證明函數、區塊及難度值。

工作量證明機制構建的區塊鏈網路中,節點通過計算隨機哈希散列的數值爭奪記賬權。

求得正確的數值解來爭奪記賬權,求得正確的數值解以生成區塊的能力是節點算力的具體表現。

工作量證明機制優點

工作量證明機制的優點是具有完全去中心化,在以工作量證明機制為共識的區塊鏈中,節點可以自由進出。

比特幣網路就是應用工作量證明機制來生產新的貨幣。

工作量證明(PoW)有啥缺點呢?

一是在私有網路中挖礦獲得共識有沒有意義的可能

二是處理能源中心化的擔憂,尤其是在私有或者聯盟鏈

三是挖礦費電還要使用非常昂貴的硬體

四是節點總是能夠帶來外部處理能力,反而在私有鏈中會有更高的價值轉賬

雙花

我們之前也有分享過如何避免支付包交易中出現的雙花問題。

「雙花」的意思是這份錢只夠買蘋果,而你卻不僅拿著買了蘋果還買香蕉。

「雙花」意味著有一邊非法得到了你的錢,而你失去了這份錢。

那麼,騙子怎麼的搞手腳呢?

那我們就繼續在區塊鏈擺攤賣水果,這天,小B和我說,看我們家水果老新鮮了,想要買5斤蘋果和5斤香蕉。

我說好啊,我給了他地址,他給我轉來50塊人民幣(這是我瞎編的,你別信啊!)

但是,我還是太傻太天真了,小B使用的是化名。接著,他就毫無人性地清空了自已錢包。

然後,他又在別家買了同樣價錢的水果,也把錢給了別人。

而我也沒有等到這次轉賬完成並永久保存在區塊鏈上。

我就直接把水果給了小B,小B當然就走人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等待至少有12個區塊都有這次的轉賬信息,才不會害怕出現被鏈重組分叉影響。

也就是說小B給別人轉的錢將會先被承認,並且交易信息會永久在區塊鏈上保存下來。

而給我的錢就會由於鏈分叉而被拒絕掉,心好塞!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有關區塊鏈工作量證明的小知識,希望對你有些許幫助!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區塊鏈小知識,記得留意我們的最新動態!

FileCoin:有用的工作量證明

有用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UsefulWork)是由著名的去中心化存儲項目FileCoin在它的白皮書里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POW是實現區塊鏈的一個重要共識方式,FileCoin要實現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存儲平台。所以它也要做共識,它選擇的就是工作量證明共識。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常規的工作量證明。它是區塊鏈實現共識的一種方式。是比特幣採用的方式,所以,工作量證明就是俗稱的「挖礦」。比特幣做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交易系統,要在不同的節點上維護一個共同的完全相同的帳本,來記錄所有的交易,而且確保交易不會重復,不會一筆錢多花,就需要一個維護這個賬本一致性的規則。大家一起遵守這個規則,就是共識。區塊鏈常用的方法是,把這個賬本分成很多頁,每個頁就是一個區塊。每個區塊由一個節點來記賬,然後分發給其他節點復制,這樣所有節點上的賬本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區塊都由哪個節點來記錄,就需要一個大家都能遵守的規則。比特幣採用的方法,是讓所有的節點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題目很簡單,但是計算量很大,一般要10分鍾左右才能做出答案來。得到答案雖然很費時間,但是驗證答案是否正確很容易。然後所有的節點同時做題,第一個做出來的節點,就得到下一個區塊的記賬權。因為每個區塊都只有唯一一個最早做出題的節點,所以,每個區塊的記賬權是唯一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其他節點驗證的。節點一旦驗證到其他節點得到了區塊記賬權,就必須復制區塊,加到本地區塊鏈中,同時開始下一個區塊記賬權的競爭。通過這種方式,比特幣就能確保所有節點的區塊鏈是一致的。

節點通過大量計算競爭區塊記賬權的的過程,就是工作量證明。所以,工作量證明系統(或者說協議、函數),是一種應對拒絕服務攻擊和其他服務濫用的經濟對策。它要求發起者進行一定量的運算,也就意味著需要消耗計算機一定的時間。這個概念由CynthiaDwork和MoniNaor1993年在學術論文中首次提出。而工作量證明(POW)這個名詞,則是在1999年MarkusJakobsson和AriJuels的文章中才被真正提出。

實現區塊鏈共識的方式還有很多,如POS,DPOS,POA,PBFT等等,但是工作量證明是唯一被時間驗證過(11年)的在公鏈上運行的區塊鏈共識機制。

工作量證明存在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還是用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節點為了獲取出塊權做得那個數學題,叫哈希運算。計算量非常大,每一台參與比特幣挖礦的礦機都要時刻進行這個計算,耗費大量的電力。這個計算不像其他的如大數據處理的計算,可以產生一些價值,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競爭出一個節點,成為下一區塊的出塊者。目前比特幣每年消耗電量約25.5億瓦,這相當於全球電量的0.5%,是愛爾蘭一年的耗電量。反對POW的人紛紛指責挖礦將電力資源浪費在虛無縹緲的數字貨幣上,還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泔水」。

但是,認為POW是浪費的電的人不知道,正是能源和算力打造了比特幣安全不可攻破的體系。

一張100元的現金不只是你我認為他值100,而是整個社會群體都認為他值100,價值就是來自於共識。比特幣是社區行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聚集到社區,用互聯網來建立秩序,它的意義也是來自於群體共識,只要大家都相信比特幣有價值,只共識存在,那麼他就有價值,和法幣一模一樣。所以產生價值認同並不一定需要國家來驅動,比特幣改革了一種傳遞信任的載體和媒介,千百年來,人類社會通過多少流血戰爭建立的政權和共識,現在兵不血刃,只是耗費些電力就實現,豈不是更先進。

總結而言,要想設計一個去中心化而且安全的數字貨幣,能源和算力是必要的代價。工作量證明是以去中心化形式構建安全產權認證系統的唯一方案。所以認為POW是浪費的電的人不知道,正是能源和算力打造了比特幣安全不可攻破的體系。現在比特幣全網算力已經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任何人想要發動51%算力攻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POW演算法使比特幣系統牢不可破。

為締造價值而產生的消耗不叫浪費。

但是,如此多的算力,是否可以用來創造更多的價值呢?用FileCoin的話說,工作量證明,還有沒有其他用途呢?

FileCoin是分布式存儲行業的明星項目。他的開發團隊ProtocolLab就是開發IPFS協議的團隊,以至於很多人都分不清FileCoin和IPFS的區別。可以說是2017年FileCoin的1CO,把這個行業推向巔峰,也引出了一系列的同類型項目。本文無意於贊譽或者貶低這個項目,只想結合自己從事這個行業的經驗,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希望對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有一些啟發。

FileCoin在白皮書中提出要實現一個有用的工作量證明,實際上就是認可了,要打造一個安全不可攻破的區塊鏈,就必須消耗工作量。但是,他們不希望為這個工作量做出的計算完全被浪費,所以想把這個工作量利用起來。所以,他們想到的方法是,在工作量證明裡加入存儲空間的使用率。這樣,所有的節點為了形成共識,就必須提供存儲空間來存文件。這個存儲空間就可以存用戶數據,就是有用的。

那我們來看一下FileCoin是怎樣實現這種有用的工作量證明共識的。

Filecoin採用的共識機制並不是簡單的工作量證明,而是一種叫做預期共識(ExpectedConsensus,簡稱EC)的機制。和其他主流共識機制目標一樣,讓礦工爭奪某一個高度唯一的出塊權而獲得獎勵。這個獲得出塊權的礦工叫做Leader。在每一輪的出塊爭奪中,為了保證賬本的可靠性,都有一個唯一的leader來進行記賬。

也就是說,共識的核心就是選擇誰來當Leader。選Leader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互動式或者非互動式。互動式是要礦工之間互相投票的。比如PBFT就是互動式的,幾個參與選舉的人通過互發信息,得到多數票(超過2/3)的人就是Leader。預期共識採用了非互動式的方式來選舉Leader。參與的各方根本不給彼此發消息,而是每個節點各自獨立私下進行運算。最後某個節點說,我贏得了選舉,然後提供一個證明,其他人可以很容易就驗證,他確實贏得了選舉。這個驗證方法就是零知識證明。

預期共識機制會為區塊鏈網路預設一個出塊的期望值。比如每1個紀元(epoch)生成1個區塊(block),但也有一個紀元可能出現空塊或多個區塊的情況。所以在Filecoin中,每個高度不是一個區塊,而是一個區塊集,叫做TipSet,這個TipSet中可能包含了多個區塊。所以實際上Filecoin是TipSet鏈。預期共識無法保證每一輪只選舉出一個Leader,所以會出現一輪中有多個Leader的可能,這樣鏈式結構就變成了DAG的網狀結構。所以FileCoin還會對block賦權重,實現有效收斂。

FileCoin採用的EC共識有一個好處。對於傳統的POS共識機制來說,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無法控制分叉。也就是說,由於挖礦成本低,參與者可以同時挖多個鏈獲取利益。而預期共識對這一點做了設計,那就是通過權重和抵押機制來促使礦工選擇一條最好的鏈,對同時挖多個鏈的礦工進行懲罰,這樣可以非常快速地促進收斂。這說明POW和POS共同使用會是一種好的方式。

每一個礦工獲得出塊的可能與其當前有效存儲量佔全網總存儲量正相關。這種期望共識機制其實是更像是POS權益證明,只是它將POS里邊的權益(Staking)換成了有效存儲佔比。但是礦工的有效存儲從何而來呢?是通過存儲用戶數據得來。如何證明礦工存儲了用戶的數據,FileCoin創造出一個新的證明機制叫POST時空復制證明。這個POST就是FileCoin的工作量了。把耗電的算力換成存儲有用數據的存儲空間,無意義的軍備競爭變成了存儲服務市場競爭。這確實是FileCoin的進步之處。只不過,為了成功的出塊,礦工通過預期共識被選為出塊節點後,必須在一個塊的時間里(現在是45秒)做個POST證明,成功提交,才能出塊。否則就失去機會。所以,為了確保礦工能在指定時間內出塊,最終官方還是決定要使用GPU。雖然這GPU不是像工作量證明那樣一直不停的工作,但是在整個實現共識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跟有用的工作量證明思想相違背的耗能計算。

還有,談到預期共識的時候,我們說到每一個紀元出塊都不是一個塊,而是一組塊,那麼紀元這個概念就很重要了。怎麼控制紀元呢?每個礦工在參與選舉前,需要先生成一個Ticket,這個Ticket實際上是一個隨機數,他需要走一個VDF和VRF的流程,這個VDF全稱VerifiableDelayFunction,可驗證的延時函數。他的計算流程是串列的,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並且這個時間無法通過多核並行的方式進行縮減。這保證了每個礦工產生Ticket時必須要消耗的時間,沒有人可以通過優化硬體的方式來獲得加速。聽上去這函數很完美,可是,這個VDF根本還不存在!現在FileCoin測試網直接使用了一個等待函數sleep,這是UDF,UnverifiableDelayFunction。現在最接近的VDF解決方案,也是需要消耗大量計算資源的。說白了,還是要耗電,還是不環保。

所以,有用的工作量證明,依然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被譽為下一個比特幣的FIL,還要繼續為實現這個顛覆性的共識而努力。

總結一下FileCoin存儲礦工獲取激勵的流程:用戶存儲數據,支付FIL費用-礦工存儲數據-生成復制證明-完成時空證明-經過EC共識,選出出塊Leader-獲取打包權-礦工獲取FIL獎勵

在這個流程圖上,可以看到,礦工可以在兩個地方獲取獎勵。一個是存儲用戶文件的時候可以得到用戶的FIL獎勵。一個是在獲取區塊打包權後獲得FIL。而得到區塊打包權的一個前提就是存有足夠多的用戶數據。所以,在存儲需求不夠大的情況下,礦工會從用戶那裡收取很低廉的費用。在用戶不夠的情況下,甚至會倒貼錢自己付FIL存數據,只為能夠存足夠多的數據,在EC共識中被選成Leader得到打包獎勵。這樣產生的效果是,FileCoin對用戶非常友好,存儲費用非常低。所以,一定會吸引很多的應用來這個平台上做開發。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如果存儲量不夠大,礦工根本沒法跟其他人爭奪出塊權,所以得不到獎勵。最後整個平台會朝著大礦工,大礦池的方向發展,這跟FileCoin想把所有閑散伺服器利用起來實現分布式存儲的初衷是違背的。或者說,一定要等到這個行業具有一定規模,技術更成熟,才有小礦機挖礦的機會。

我們先來簡單的講一講中心化存儲和去中心化存儲各自的利弊。中心化存儲設備統一管理,可靠性好,性能高,去中心化存儲數據天然分散,易於流通,容災性好,但是可靠性低。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心化存儲是重資產投入,成本高。去中心化存儲通過區塊鏈激勵層,用戶自行加入,輕資產,可降低存儲總成本。未來應用數據的存儲和處理還會是以中心化存儲為主,而去中心化存儲因為是分布式網路,主要可用於熱門數據流量分發。同時,因為沒有中心化所有權,可以成為去中心化應用的首選。

市場上有一種說法是,去中心化網路適合冷數據的備份,其實這並不是去中心化存儲的優點,實在是因為把熱數據放到去中心化網路上太不可靠,處理性能也跟不上。所以,如果去中心化存儲能實現一定的規模效應,大大降低存儲成本,把冷數據備份當作核心業務,並把目標定位在今天因為成本太高沒被企業存儲的冷數據,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如此說來,從技術上講,去中心化存儲並不一定比中心化存儲有優勢。如果能推行一種新的模式,把去中心化的經濟激勵和中心化的存儲合在一起,就能吸收兩者的長處。真正實現有用的工作量。FileCoin未來可能促成的大礦場模式的數據中心,可能更有市場。

在11年後的今天,比特幣並沒有實現它成為一個點對點的電子支付貨幣的初衷,但阻止不了人類前赴後繼的去買它,擁有它。同樣,我相信FileCoin已經得到足夠大的社群,礦工和開發者的支持,即使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不會促成分布式存儲應用的全面落地(也許這從來不是FileCoin的目標),但我還是相信會有很多人會因為它的共識去購買它,持有它。上升到哲學層面,人類在為真理買單。

那麼在實際生活中,何為有用,或者說,我們到底是在用存儲做共識還是用共識做存儲?FileCoin是前者。FileCoin想要基於存儲工作量實現的去中心化的共識,理論上是完美的,追求完美,人類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項目上我們等待了這么長的時間。但是一旦實現,它可能會為人類帶來巨大價值,對市場帶來無窮大的號召力。

只不過去中心化不是萬物的靈葯。中心化的一個最大優勢是它的效率非常高。像dPOS或者聯盟鏈這樣的弱中心化共識兼顧兩者優勢,能更快速的把應用推向市場,提前啟動分布式存儲行業,推進分布式存儲應用落地。所以,我們既追求用存儲做共識,也追求用共識做存儲,根據實際需求來做出我們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相信區塊鏈也會進一步發展,逐步優化,變得越來越有用。

區塊鏈共識機制之一: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可篡改的公共賬本,所有參與者都能驗證交易並進行記賬,即為分布式賬本。那到底由誰來記賬?又如何保證賬本的一致性、准確性呢?也就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如何的?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是解決由誰來記賬(構造區塊),以及如何維護區塊鏈的一致性問題。目前區塊鏈項目採用的共識機制有多種,如: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權益證明機制,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等。本文說明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比特幣系統採用的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即以比特幣系統為例說明POW機制,首先比特幣系統有一套激勵機制讓所有參與者競爭記賬的權利,即誰擁有記賬權誰將獲取構造新區塊的比特幣獎勵(目前獎勵為12.5比特幣),同時獲取新區塊內所有交易的手續費作為獎勵。

參與者如何競爭記賬權利呢?參與者通過自己的算力計算一道數學難題,誰先計算的結果,誰就擁有了記賬的權利,也就可獲得構造新區塊的獎勵。這道數學難題就是尋找一個隨機數Nonce,使得對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的結果小於目標值,Nonce本身是區塊頭中的一個欄位,所以通過不斷的嘗試Nonce的值,以滿足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結果小於目標值。通過動態調整目標值,即可調整計算的Nonce值的難度。

關於哈希計算Nonce的過程通常類比為擲篩子游戲,基於參與游戲的篩子的個數通過調整擲得篩子的點數可調整游戲的難度。例如:100個人參與擲篩子,總共有100個篩子,要求擲得點數為100為贏,則100個人誰先擲得點數100即為勝利者,即擁有了記賬權。如果發現大家擲出100點的時間太快,則可增加難度,要求擲得點數為80為贏。如果又有100個人參與游戲,則游戲中增加了篩子數,如:篩子數增加為200個,同樣通過設置擲得點數來調整游戲的難度。

篩子類似於比特幣網路的算力,擲得點數類似於比特幣網路可動態調整的目標值。

區塊鏈以最長的鏈條視為正確的鏈條,如果存在同時出現兩個區塊,會暫時並行記錄兩個區塊,後續再生成的區塊基於其中的某一個區塊,將會形成的最長的鏈條作為一致性的鏈條,另外一個區塊將會被丟棄,比特幣是基於6個區塊的確認,所以被丟棄的區塊將不會獲得比特幣系統的獎勵,也就是白白將競爭記賬權的算力(電費)浪費了。基於工作量的激勵,參與者必然盡最大能力構造正確的區塊,也就是滿足區塊鏈的一致性。即全網的所有用戶可以達成唯一的一致性的公共賬本。

目前比特幣系統全網算力已達到驚人的24.75EH/s,其中1E=1000P,1P=1000T,1T=1000G,1G=1000M,1M=1000K,1K=1000,H/s為每秒一次哈希計算(哈希碰撞),也就是每秒進行24.75E次哈希計算,且仍有持續的算力加入比特幣系統。比特幣記賬權的競爭,提供算力的

❸ GEC環保幣有什麼用

這個環保幣是推廣環保的,幣的本身就像慈善幣,比特幣一樣,是共識產生價值,產生收益,舉例說吧,你現在購買的房子,20萬,10年後變成40萬,就是共識產生價值,也就是說人家願意花40購買你這個20萬的房子,道理是一樣的,希望可以幫助你。

❹ FileCoin: 有用的工作量證明

有用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Useful Work)是由著名的去中心化存儲項目 FileCoin 在它的白皮書里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 是實現區塊鏈的一個重要共識方式,FileCoin 要實現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存儲平台。所以它也要做共識,它選擇的就是工作量證明共識。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常規的工作量證明。它是區塊鏈實現共識的一種方式。是比特幣採用的方式,所以,工作量證明就是俗稱的「挖礦」。比特幣做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交易系統,要在不同的節點上維護一個共同的完全相同的帳本,來記錄所有的交易,而且確保交易不會重復,不會一筆錢多花,就需要一個維護這個賬本一致性的規則。大家一起遵守這個規則,就是共識。區塊鏈常用的方法是,把這個賬本分成很多頁,每個頁就是一個區塊。每個區塊由一個節點來記賬,然後分發給其他節點復制,這樣所有節點上的賬本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區塊都由哪個節點來記錄,就需要一個大家都能遵守的規則。比特幣採用的方法,是讓所有的節點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題目很簡單,但是計算量很大,一般要10分鍾左右才能做出答案來。得到答案雖然很費時間,但是驗證答案是否正確很容易。然後所有的節點同時做題,第一個做出來的節點,就得到下一個區塊的記賬權。因為每個區塊都只有唯一一個最早做出題的節點,所以,每個區塊的記賬權是唯一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其他節點驗證的。節點一旦驗證到其他節點得到了區塊記賬權,就必須復制區塊,加到本地區塊鏈中,同時開始下一個區塊記賬權的競爭。通過這種方式,比特幣就能確保所有節點的區塊鏈是一致的。

節點通過大量計算競爭區塊記賬權的的過程,就是工作量證明。所以,工作量證明系統(或者說協議、函數),是一種應對拒絕服務攻擊和其他服務濫用的經濟對策。它要求發起者進行一定量的運算,也就意味著需要消耗計算機一定的時間。這個概念由 Cynthia Dwork 和 Moni Naor 1993 年在學術論文中首次提出。而工作量證明(POW)這個名詞,則是在 1999 年 Markus Jakobsson 和 Ari Juels 的文章中才被真正提出。

實現區塊鏈共識的方式還有很多,如POS,DPOS,POA,PBFT等等,但是工作量證明是唯一被時間驗證過(11年)的在公鏈上運行的區塊鏈共識機制。

工作量證明存在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還是用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節點為了獲取出塊權做得那個數學題,叫哈希運算。計算量非常大,每一台參與比特幣挖礦的礦機都要時刻進行這個計算,耗費大量的電力。這個計算不像其他的如大數據處理的計算,可以產生一些價值,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競爭出一個節點,成為下一區塊的出塊者。目前比特幣每年消耗電量約25.5億瓦,這相當於全球電量的0.5%,是愛爾蘭一年的耗電量。反對POW的人紛紛指責挖礦將電力資源浪費在虛無縹緲的數字貨幣上,還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泔水」。

但是,認為POW是浪費的電的人不知道,正是能源和算力打造了比特幣安全不可攻破的體系。

一張100元的現金不只是你我認為他值100,而是整個社會群體都認為他值100,價值就是來自於共識。比特幣是社區行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聚集到社區,用互聯網來建立秩序,它的意義也是來自於群體共識,只要大家都相信比特幣有價值,只共識存在,那麼他就有價值,和法幣一模一樣。所以產生價值認同並不一定需要國家來驅動,比特幣改革了一種傳遞信任的載體和媒介,千百年來,人類社會通過多少流血戰爭建立的政權和共識,現在兵不血刃,只是耗費些電力就實現,豈不是更先進。

總結而言,要想設計一個去中心化而且安全的數字貨幣,能源和算力是必要的代價。工作量證明是以去中心化形式構建安全產權認證系統的唯一方案。所以認為POW是浪費的電的人不知道,正是能源和算力打造了比特幣安全不可攻破的體系。現在比特幣全網算力已經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任何人想要發動51%算力攻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POW演算法使比特幣系統牢不可破。

為締造價值而產生的消耗不叫浪費。

但是,如此多的算力,是否可以用來創造更多的價值呢?用 FileCoin 的話說,工作量證明,還有沒有其他用途呢?

FileCoin 是分布式存儲行業的明星項目。他的開發團隊 Protocol Lab 就是開發 IPFS 協議的團隊,以至於很多人都分不清FileCoin 和 IPFS 的區別。可以說是2017年 FileCoin 的1CO,把這個行業推向巔峰,也引出了一系列的同類型項目。本文無意於贊譽或者貶低這個項目,只想結合自己從事這個行業的經驗,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希望對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有一些啟發。

FileCoin 在白皮書中提出要實現一個有用的工作量證明,實際上就是認可了,要打造一個安全不可攻破的區塊鏈,就必須消耗工作量。但是,他們不希望為這個工作量做出的計算完全被浪費,所以想把這個工作量利用起來。所以,他們想到的方法是,在工作量證明裡加入存儲空間的使用率。這樣,所有的節點為了形成共識,就必須提供存儲空間來存文件。這個存儲空間就可以存用戶數據,就是有用的。

那我們來看一下FileCoin是怎樣實現這種有用的工作量證明共識的。

Filecoin採用的共識機制並不是簡單的工作量證明,而是一種叫做預期共識(Expected Consensus,簡稱 EC)的機制。和其他主流共識機制目標一樣,讓礦工爭奪某一個高度唯一的出塊權而獲得獎勵。這個獲得出塊權的礦工叫做 Leader。在每一輪的出塊爭奪中,為了保證賬本的可靠性,都有一個唯一的 leader 來進行記賬。

也就是說,共識的核心就是選擇誰來當 Leader。選 Leader 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互動式或者非互動式。互動式是要礦工之間互相投票的。比如 PBFT 就是互動式的,幾個參與選舉的人通過互發信息,得到多數票( 超過 2/3 )的人就是 Leader。預期共識採用了非互動式的方式來選舉 Leader。參與的各方根本不給彼此發消息,而是每個節點各自獨立私下進行運算。最後某個節點說,我贏得了選舉,然後提供一個證明,其他人可以很容易就驗證,他確實贏得了選舉。這個驗證方法就是零知識證明。

預期共識機制會為區塊鏈網路預設一個出塊的期望值。比如每1個紀元(epoch)生成1個區塊(block),但也有一個紀元可能出現空塊或多個區塊的情況。所以在 Filecoin 中,每個高度不是一個區塊,而是一個區塊集,叫做 TipSet,這個 TipSet 中可能包含了多個區塊。所以實際上 Filecoin 是 TipSet 鏈。預期共識無法保證每一輪只選舉出一個 Leader,所以會出現一輪中有多個 Leader 的可能,這樣鏈式結構就變成了DAG的網狀結構。所以 FileCoin 還會對 block 賦權重,實現有效收斂。

FileCoin 採用的 EC 共識有一個好處。對於傳統的 POS 共識機制來說,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無法控制分叉。也就是說,由於挖礦成本低,參與者可以同時挖多個鏈獲取利益。而預期共識對這一點做了設計,那就是通過權重和抵押機制來促使礦工選擇一條最好的鏈,對同時挖多個鏈的礦工進行懲罰,這樣可以非常快速地促進收斂。這說明 POW 和 POS 共同使用會是一種好的方式。

每一個礦工獲得出塊的可能與其當前有效存儲量佔全網總存儲量正相關。這種期望共識機制其實是更像是 POS 權益證明,只是它將POS里邊的權益(Staking)換成了有效存儲佔比。但是礦工的有效存儲從何而來呢?是通過存儲用戶數據得來。如何證明礦工存儲了用戶的數據,FileCoin 創造出一個新的證明機制叫 POST 時空復制證明。這個 POST 就是 FileCoin 的工作量了。把耗電的算力換成存儲有用數據的存儲空間,無意義的軍備競爭變成了存儲服務市場競爭。這確實是 FileCoin 的進步之處。只不過,為了成功的出塊,礦工通過預期共識被選為出塊節點後,必須在一個塊的時間里(現在是45秒)做個 POST 證明,成功提交,才能出塊。否則就失去機會。所以,為了確保礦工能在指定時間內出塊,最終官方還是決定要使用 GPU。雖然這 GPU 不是像工作量證明那樣一直不停的工作,但是在整個實現共識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跟有用的工作量證明思想相違背的耗能計算。

還有,談到預期共識的時候,我們說到每一個紀元出塊都不是一個塊,而是一組塊,那麼紀元這個概念就很重要了。怎麼控制紀元呢?每個礦工在參與選舉前,需要先生成一個 Ticket,這個 Ticket 實際上是一個隨機數,他需要走一個 VDF 和 VRF 的流程,這個 VDF 全稱 Verifiable Delay Function,可驗證的延時函數。他的計算流程是串列的,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並且這個時間無法通過多核並行的方式進行縮減。這保證了每個礦工產生 Ticket 時必須要消耗的時間,沒有人可以通過優化硬體的方式來獲得加速。聽上去這函數很完美,可是,這個 VDF 根本還不存在!現在 FileCoin 測試網直接使用了一個等待函數 sleep,這是 UDF,Unverifiable Delay Function。現在最接近的 VDF 解決方案,也是需要消耗大量計算資源的。說白了,還是要耗電,還是不環保。

所以,有用的工作量證明,依然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被譽為下一個比特幣的 FIL,還要繼續為實現這個顛覆性的共識而努力。

總結一下FileCoin存儲礦工獲取激勵的流程:用戶存儲數據,支付FIL費用 -> 礦工存儲數據 -> 生成復制證明 -> 完成時空證明 -> 經過EC共識,選出出塊Leader -> 獲取打包權 -> 礦工獲取FIL獎勵

在這個流程圖上,可以看到,礦工可以在兩個地方獲取獎勵。一個是存儲用戶文件的時候可以得到用戶的FIL獎勵。一個是在獲取區塊打包權後獲得FIL。而得到區塊打包權的一個前提就是存有足夠多的用戶數據。所以,在存儲需求不夠大的情況下,礦工會從用戶那裡收取很低廉的費用。在用戶不夠的情況下,甚至會倒貼錢自己付FIL存數據,只為能夠存足夠多的數據,在 EC 共識中被選成 Leader 得到打包獎勵。這樣產生的效果是,FileCoin 對用戶非常友好,存儲費用非常低。所以,一定會吸引很多的應用來這個平台上做開發。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如果存儲量不夠大,礦工根本沒法跟其他人爭奪出塊權,所以得不到獎勵。最後整個平台會朝著大礦工,大礦池的方向發展,這跟 FileCoin 想把所有閑散伺服器利用起來實現分布式存儲的初衷是違背的。或者說,一定要等到這個行業具有一定規模,技術更成熟,才有小礦機挖礦的機會。

我們先來簡單的講一講中心化存儲和去中心化存儲各自的利弊。中心化存儲設備統一管理,可靠性好,性能高,去中心化存儲數據天然分散,易於流通,容災性好,但是可靠性低。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心化存儲是重資產投入,成本高。去中心化存儲通過區塊鏈激勵層,用戶自行加入,輕資產,可降低存儲總成本。未來應用數據的存儲和處理還會是以中心化存儲為主,而去中心化存儲因為是分布式網路,主要可用於熱門數據流量分發。同時,因為沒有中心化所有權,可以成為去中心化應用的首選。

市場上有一種說法是,去中心化網路適合冷數據的備份,其實這並不是去中心化存儲的優點,實在是因為把熱數據放到去中心化網路上太不可靠,處理性能也跟不上。所以,如果去中心化存儲能實現一定的規模效應,大大降低存儲成本,把冷數據備份當作核心業務,並把目標定位在今天因為成本太高沒被企業存儲的冷數據,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如此說來,從技術上講,去中心化存儲並不一定比中心化存儲有優勢。如果能推行一種新的模式,把去中心化的經濟激勵和中心化的存儲合在一起,就能吸收兩者的長處。真正實現有用的工作量。FileCoin 未來可能促成的大礦場模式的數據中心,可能更有市場。

在11年後的今天,比特幣並沒有實現它成為一個點對點的電子支付貨幣的初衷,但阻止不了人類前赴後繼的去買它,擁有它。同樣,我相信 FileCoin 已經得到足夠大的社群,礦工和開發者的支持,即使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不會促成分布式存儲應用的全面落地(也許這從來不是 FileCoin 的目標),但我還是相信會有很多人會因為它的共識去購買它,持有它。上升到哲學層面,人類在為真理買單。

那麼在實際生活中,何為有用,或者說,我們到底是在用存儲做共識還是用共識做存儲?FileCoin 是前者。FileCoin 想要基於存儲工作量實現的去中心化的共識,理論上是完美的,追求完美,人類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項目上我們等待了這么長的時間。但是一旦實現,它可能會為人類帶來巨大價值,對市場帶來無窮大的號召力。

只不過去中心化不是萬物的靈葯。中心化的一個最大優勢是它的效率非常高。像dPOS或者聯盟鏈這樣的弱中心化共識兼顧兩者優勢,能更快速的把應用推向市場,提前啟動分布式存儲行業,推進分布式存儲應用落地。所以,我們既追求用存儲做共識,也追求用共識做存儲,根據實際需求來做出我們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相信區塊鏈也會進一步發展,逐步優化,變得越來越有用。

❺ 采礦Filecoin有哪些硬體要求

雖然目前Filecoin沒有正式上線,礦機的參數也沒有確定。但基於IPFS技術開展的Filecoin挖礦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全新戰場,優秀的礦工當然要先人一步,下面就來了解Filecoin挖礦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配置。<div><div><h2><b>一、網路寬頻</b></h2><p><b>1.擁有上下行對等的專線帶寬。</b></p><p>由於IPFS需要從網路上其他節點下載數據,同時還要給別的節點提供上傳數據服務,所以對上行帶寬和下行帶寬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挖礦前一定要擁有上下行對等的專線帶寬。</p><p><b>2.設置一個公網靜態IP地址</b></p><p>Filecoin挖礦,必須要保證一個穩定的訪問速度,如今辦公場所和家用寬頻一般都是動態IP,需要經過N層ISP轉換,無法保證遠距離伺服器之間的正常訪問。為了保障挖礦的效率,設置一個公網靜態IP地址是非常重要的。</p><h2><b>二、硬碟存儲</b></h2><p>Filecoin挖礦雖然有兩種方式,但最重要的還是硬碟存儲挖礦,畢竟帶寬挖礦對網路傳輸要求非常高,而且這種大型流量下載上傳渠道不是一般的礦工所具備的。</p><p><b>1.大容量的硬碟</b></p><p>硬碟容量越大,Filecoin挖礦的潛力和能力就越大。如果因為硬碟價 格的影響,也可以通過增加硬碟數量來達到大容量的要求。</p><p><b>2.兼容性</b></p><p>既然要增加硬碟的數量,那麼硬碟的兼容性設計就要重視起來。要保證不同品牌不同容量不同性能的硬碟放在一起要和諧共存共用。只有這樣,硬碟利用率才會提高,礦工後期的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升。</p><p><b>3.全天24小時工作</b></p><p>既然選擇硬碟挖礦的方式,數據的下載上存都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如果因為硬碟自身質量的問題,導致所有數據都全部丟失,那麼面臨的就是抵押的代幣被系統沒收,所以選擇硬碟時候要考慮這一方面。</p><p><b>4.狀態顯示</b></p><p>硬碟有狀態顯示,才能清晰確認出當前的硬碟是否處於讀寫工作狀態、正常加電狀態、還是故障狀態。這樣有助於在硬碟出現故障時及時發現,及時更換,不影響礦機的有效挖礦工作。</p><p><b>5.熱插拔設計</b></p><p>熱插拔設計就是指礦機系統支持帶電插拔硬碟,允許在帶電狀態下更換硬碟,而且不會損壞硬碟和數據。這樣的設計也能提升Filecoin挖礦工作效率,降低礦機設備損壞幾率。</p><h2><b>三、地理位置</b></h2><p>Filecoin代幣的挖礦方式,會選擇就近原則。</p><p>用一個角度解釋,就是你有事情需要外出,在路邊肯定會選擇距離你最近的計程車上車,而不是穿過幾個街道,尋找一輛好看的計程車上車,Filecoin也是這樣分配挖礦的。</p><p>所以Filecoin挖礦的地理位置最好選擇在一線城市,進行分布式布局。</p><h2><b>四、硬體配置</b></h2><p><b>1.CPU</b></p><p>Filecoin挖礦的本質就是存儲伺服器,重點是存儲的I/O性能,對整機的運算性能要求不高。所以CPU只需要滿足礦機的基本性能即可。</p><p><b>2.內存</b></p><p>Filecoin礦機在進行讀寫時,信息主要暫時存儲在內存上,內存容量大小,直接影響礦機的讀寫性能和整體挖礦性能。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礦機的內存當然越大越好。這里建議選擇採用Linux操作系統,內存4G以上的礦機。</p><p><b>3.網路介面</b></p><p>Filecoin礦機的性能,主要體現在I/O讀寫上,網路介面性能低或介面數量少,會嚴重影響礦機的工作和效率。建議家用礦機至少要標配一個千兆乙太網口(RJ45介面),有兩個千兆乙太網口當然更好了。</p><p><b>4.礦機設計</b></p><p>雖然Filecoin挖礦對礦機的配置要求不高,但有點地方還是要引起注意的。</p><p>1)散熱設計</p><p>Filecoin礦機需要全天24小時工作,硬體的散熱設當然要重視。散熱設計主要看風扇、風道、和機箱三個方面。入手礦機時要多留意這方面。</p><p>2)靜音設計</p><p>畢竟礦機是24小時運轉,如果看礦機的分貝過大,時間長了,人的心情肯定也會變得煩躁。</p><p>3)防塵設計</p><p>看礦機專不專業,防塵設計可是關鍵的指標之一。</p><p>4)防震設計</p><p>Filecoin礦機的運轉,肯定會產生輕微抖動。如果多台礦機擺放在同一個位置,這些抖動就會形成共振。共振不僅對硬碟,對整個礦機都是有危害的。所以Filecoin礦機需要擁有防震設計。

❻ 今天GEC一個幣價格是多少人民幣

環保創業幣(GEC)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你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幣。不同於以往那些注冊送幣或者認購買幣,這個用注冊後免費送的礦機挖幣,然後賣出即可。現在很多平台都是仿照他,價格一直上漲,目前用送的礦機,趕緊上車,一個月最少可賺600元以上環保創業幣(GEC)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你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幣。不同於以往那些注冊送幣或者認購買幣,這個用注冊後免費送的礦機挖幣,然後賣出即可。現在很多平台都是仿照他,價格一直上漲,目前用送的礦機,趕緊上車,一個月最少可賺600元以上環保創業幣(GEC)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你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幣。不同於以往那些注冊送幣或者認購買幣,這個用注冊後免費送的礦機挖幣,然後賣出即可。現在很多平台都是仿照他,價格一直上漲,目前用送的礦機,趕緊上車,一個月最少可賺600元以上環保創業幣(GEC)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你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幣。不同於以往那些注冊送幣或者認購買幣,這個用注冊後免費送的礦機挖幣,然後賣出即可。現在很多平台都是仿照他,價格一直上漲,目前用送的礦機,趕緊上車,一個月最少可賺600元以上環保創業幣(GEC)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你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幣。不同於以往那些注冊送幣或者認購買幣,這個用注冊後免費送的礦機挖幣,然後賣出即可。現在很多平台都是仿照他,價格一直上漲,目前用送的礦機,趕緊上車,一個月最少可賺600元以上環保創業幣(GEC)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你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幣。不同於以往那些注冊送幣或者認購買幣,這個用注冊後免費送的礦機挖幣,然後賣出即可。現在很多平台都是仿照他,價格一直上漲,目前用送的礦機,趕緊上車,一個月最少可賺600元以上

❼ 誰知道GEC環保幣是騙人的嗎

理論上講,GEC環保幣的生成是虛擬出來的,所謂的礦機是虛擬的,礦機的價格和環保幣的價格都是系統虛擬和人為操控產生的,沒有市場交易的生成機制。但是人為操縱生成的礦機和環保幣的價格對礦機和環保幣的持有人當然會產生吸引力,尤其是通過交易變現掙錢的時候。這里邊的關鍵是,交易變現的資金來源在哪裡?資金如果來自會員購買礦機的交易資金,那平台一定是非法的騙局,如果是來源於平台運營方的基金會,那就應當是合法的。但問題在於如果平台運營方的基金會資金來源是合法的,如何維持持續的交易?基金會的資金又來自哪裡?會員把聯系電話、身份信息和銀行賬號信息全部提供給了基金會,是否存在泄密的風險?如果這些信息被非法銷售獲利,平台的運營還是非法的。總之現在看來,騙人的可能性比較大!建議大家謹慎介入!

熱點內容
Ariana的和Doge 發布:2025-08-22 19:35:59 瀏覽:841
rtx3060tieth 發布:2025-08-22 19:30:52 瀏覽:415
瑞波幣用區塊鏈了嗎 發布:2025-08-22 19:29:17 瀏覽:341
shib幣前景怎麼樣 發布:2025-08-22 19:27:17 瀏覽:130
劍橋科技和區塊鏈有聯系嗎 發布:2025-08-22 19:18:35 瀏覽:941
比特幣和礦幣 發布:2025-08-22 19:17:08 瀏覽:263
幣圈的人是怎麼炒幣的 發布:2025-08-22 19:10:38 瀏覽:891
萊特幣一台挖礦機能耗多少電 發布:2025-08-22 19:08:12 瀏覽:201
eth9月13日行情預測 發布:2025-08-22 18:48:14 瀏覽:659
比特幣大陸螞蟻礦機 發布:2025-08-22 18:39:19 瀏覽:411